TW200403055A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amma atcivetor and a diuretic - Google Patent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amma atcivetor and a diuretic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3055A
TW200403055A TW092117200A TW92117200A TW200403055A TW 200403055 A TW200403055 A TW 200403055A TW 092117200 A TW092117200 A TW 092117200A TW 92117200 A TW92117200 A TW 92117200A TW 200403055 A TW200403055 A TW 2004030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substituted
diuretic
scope
substituent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7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ichi Kurakata
Kosaku Fujiwara
Kazushi Araki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Co filed Critical Sankyo Co
Publication of TW200403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30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5Thiazoles
    • A61K31/427Thiazoles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atoms, e.g. piperazine or tetrazines
    • A61K31/4965Non-condensed pyr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8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 A61K31/585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containing lactone rings, e.g. oxandrolone, bufa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63Compounds containing para-N-benzenesulfonyl-N-groups, e.g. sulfanilamide, p-nitrobenzenesulfonyl hydrazide
    • A61K31/635Compounds containing para-N-benzenesulfonyl-N-groups, e.g. sulfanilamide, p-nitrobenzenesulfonyl hydrazide having a heterocyclic ring, e.g. sulfadiaz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403055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爲關由於含有利尿劑而預防或治療起因於過氧化 物酶體增殖因子活性化受體(p p A R) r活性化劑之浮腫之新 穎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又本發明爲有關含有利尿劑及p p A R r活性化劑而增強 制癌活性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先前技術) 已知ppar r活性化劑可當作癌、糖尿病等疾病之治療劑。 n 又知利尿劑爲促進將多餘體液(胸水、血漿等)當作尿排
V 泄之藥劑。利尿劑中,一般知蹄係利尿劑(例如氟謝密德等) 比其他利尿劑具有強力之利尿效果,但ENaC抑制劑(例如 阿米洛來德等)及噻疊氮系利尿劑(例如氫氯噻疊氮等)多與 其他利尿劑組合使用,利尿作用緩和。 P P A R 7活性化齊[|臣品床使用時副作用有心臟重量之增力口 、心肥大、浮腫、胸水貯留等等有害事象出現。認爲此等 副作用與體液貯留關連。 φ 於是本發明者等爲預防此等副作用而致力硏究之結果, 發現投與PPAR r活性化劑(尤其癌之治療劑)時發生之心 臟重量之增加等副作用起因於PPAR T之增強,更發現倂用 利尿劑,則無心臟重量之增加等副作用。 又本發明者等倂用P P A R r活性化劑及利尿劑,則制癌活 性增強,終於完成本發明。 -6- 200403055 (發明內容) 本發明爲有關含有ppar r活性化劑及利尿劑之醫藥組 成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一之PPAR r活性化 劑爲例如,選自1種或2種以上如下式(I)稠合雜環化合物
X-(CH2)m-Y1 (I) [式中X爲苯并咪唑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 1之1〜5個 基取代), Υ 1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Ζ爲
R爲氯原子、Ci_6院基、Ci_6院氧基、鹵素原卞、經基、 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 2之1或2個基取代)或 C7-! !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 3之基取代), m爲1〜5之整數。 「取代基群α 1」爲由Cu烷基、Cm烷氧基、C.n !芳 烷氧基、鹵素原子、羥基、C ; _! !脂肪族醯氧基、C ! _ 6烷硫 200403055 基、鹵化Ci_6烷基、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 2之 1或2個基取代)、Cno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3之1〜 5個基取代)及C 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3之丨〜5 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α2」爲(3】.6院基、〇7·ιι芳烷基' c6 1Q芳基 、Ci-u脂肪族醒基、C7_u芳烷羰基及C7ii芳香族醯基而 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α 3」爲由C】_6烷基、C ! _6烷氧基、鹵素原子 、羥基、硝基、Cm G芳基、鹵化Cl_0烷基及胺基(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α 2之1或2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如下式(III)取代稠合雜環
R3 R2 [式中R1爲
L式中R爲苯基< 或卩比啶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丨、莖砰Θ 1之1〜Μ固基取代), r5爲由氫原子、鹵素原子 频 u系原于、羥基、Cu6烷基、鹵化c 火兀基、C ! _ 6院氧基、丨完& ]·6丨兀k基 '肢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β J之基取代)、C 3 _丨〇環院其f研右 ;基(司有远自取代基群々2之1 個基取代)、Cuo芳基(可有嗖 」有一自取代基群/3 2之1〜3倡 •8- 200403055 取代)、c7 _丨6芳烷基(可有選丨_ U 自取代基群々2之丨〜3個基取 代)、C6_1Q芳氧基(可有選自取 K基群yS 2 Z 1〜3個基取代) 、C7_i6芳烷氧基(可有選自取 飞^群/3 2 /Z 1〜3個基取代) 、〇6·1()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 収代基群/5 2之1〜3個基取代)、 c"脂肪族醯氧基、含有氮原子之卜7員飽和雜環基、含 有氮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_基、硝基或氰基, 〇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芳院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卢 R6爲氫原子、C!_6烷基、c /3 2之1〜3個基取代)或c7_ 2之1〜3個基取代),
Y4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E1爲=CH-基或氮原子],
Rz爲氫原子、鹵素原子、羥其 匕基、Cm j:元基 _化Ci 6烷 基、c"院氧基、Cl.6院硫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η 之基取代)、C3·】。環院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3個 基取代)、Cm芳基(可有選自取 似K基群/3 2之1〜3個基取 代)、C7_16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 收代基群β 1之1〜3個基取代)
、Cm芳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其 A八S群Θ 2之1〜3個基取代)、 C7·丨6芳烷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其搿a 〇 # 1、S辟万2之1〜3個基取代)、 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2之!〜3個基取代he" 脂肪族醯氧基、含有氮原子之4〜7員飽和雜環基、含有氮 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雑環基、硝基或氰基, R3爲如下式基 -9 - 200403055
A 2爲C 1 - 6伸;^元基, Y3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取代基群β 1 a」爲鹵素原子、羥基、C】4烷基、_化 C i _6烷基、C ! ·6烷氧基、c I ·6 k硫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 基群Θ 3之基取代)、Cno環院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 1〜3個基取代)、C 6 _! 〇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石2之1〜3 個基取代)、C 7 6芳院基(可有运自取代基群^ 2之1〜3個 基取代)、C 6 ·! 〇芳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丨〜3個基 取代)、C7_10芳烷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丨〜3個基 取代)、C6_1Q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々2之1〜3個基取 代)' c,_7脂肪族醯氧基、含有氮原子之4〜7員飽和雜環 基、含有氮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雜環基、硝基及氰基而 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3 2」爲由鹵素原子、p其 a a C] 取代)、 〜 ?工盎、Ci 6烷基、鹵化 院基、C卜6烷氧基、胺基(可有潠白 句进13取代基群々3之基
C 〇芳基、C 7 . ! 6芳烷 81基、C 8 _ ! 2芳香脂肪族
基、C C 6 - 1 0方基及硝基而成之取代基君羊 取代基群3」爲由C丨· M)烷基、 脂肪族醯基、C7·! i芳香族 -10^ 200403055 醯基、C 4 _ 1 1環院羰基及含有氮原子之5〜6員 而成之取代基群],或 如下式(I V )胺衍生物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
R7\ r8/
[式中R 7爲胺甲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1之j Μ Θ I硫胺甲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1之 姻棊们 ^ 2 ^ ^ j _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1之1個基)或壤 _取 選自取代基群r 1之1個基), (’有 R 8 次r9各自爲氫原子、Cmo烷基、C6_1G芳基(可有選自 取代基群7 2之1〜3個基取代)或c7_1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 有®自取代基群7 2之1〜3個基取代), m
A ' A4及a5各自爲單鍵或C!.6伸烷基
Y ' Y 6及Y7各自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2, 爲基或氮原子, Al·爲苯環或萘環,
L爲A r環上之丨〜4個取代基,各爲氫原子、c 1 _ 6烷基 C ^ 1 〇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2之1〜3個基取代)或 C7·16艿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2之!〜3個基取 代), 取代基群r 1」爲c丨·】〇烷基、_化c】_ 6烷基、c 3」〇環 烷^ ^ ^ 1 〇芳基(司有選自取代基群7 3之丨〜3個基取代) Cr! 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γ 3之丨〜3個基 200403055 、)心11 丨兀羰基、c7 _ n芳香族醯基(芳基部分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Η》1〜3個基取代)、C8_”芳烷鑛基(芳基部 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η之i〜3個基取代)、5或6員芳香 族雜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之卜3個基取代)、5或6 員芳香^環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73之卜3個基取代: k化、釀基鹵化C ! _ 6 j:完擴醯基、C 6 ·】〇芳擴醯基(芳 基』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γ 3之;!〜3個基取代)及C716芳 k磺醯基(方基邰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3之丨〜3個基取代 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7 2」爲c ! _6院基、鹵化C】_6院基、c】_ 6燒氧 基、鹵素原子、羥基、C6_1Q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74之 1〜3個基取代)、.C^10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r 4之丨〜3個基取代)、氰基、硝基及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r 4之1或2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7 3」爲C I _ 6丨兀基、鹵化c 1 - 6院基、C 1 _ 6院氧 基、豳素原子、羥基、氰基、硝基、C3_1G環烷基、c6_10 芳基(¾]有選自Ci_6烷基、鹵化Cu烷基、Cm烷氧基及鹵 素原子之1〜3個基取代)、C?.!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 1 6〗τι:基、鹵化Cijfct;基、C]_6院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3 個基取代)、C ! _7脂肪族醯基、C !」脂肪族醯氧基、胺基、 一 e 1 - 6院胺基及C 1 - 4伸烷二氧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7’ 4」爲兀基、C6·]。方基(司有選自Ci-6 火兀基、_化c ! _ 6烷基、C U 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3個基 取代)、c7_]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C!_6烷基、鹵化Cl_6 院基、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3個基取代)、C Μ脂肪 -12- 200403055 方矢―基、C 4 · 1 1環院羰基、C 7 · H芳香族醯基(可有選自C i _ 6 院基、鹵化C!_6烷基、Cu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3個基 取代)、Clh芳烷羰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Cj_6烷基、鹵化 C 1 ·6院基' C】_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i〜3個基取代)、5或 6員芳香族雜環羰基(可有選自Cl_6烷基、鹵化Cl_6烷基、 C!-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3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上述中,「Cu烷基」、「(:卜8烷基」或「C】-】G烷基」 分別爲碳數1〜6個、1〜8個或1〜1 〇個之直鏈或分枝院 基。 「C】_6烷基」可爲如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 丁基、異丁基、桌一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 2 -甲基丁基、新戊基、1-乙基丙基、正己基、舞己基、4· 甲基戊基、3 -甲基戊基、2 -甲基戊基、1-甲基戊基、3,3_二 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二甲基丁基、二甲基 丁基、1,3-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或2-乙基丁基,宜 碳數1〜4個之直鏈或分枝鏈院基。 「C ! _8烷基」可爲例如前述「C ! 烷基」例示之基或庚 基、卜甲基己基、2 -甲基己基、3 -甲基己基、4、甲基己基、 5 -甲基己基、1-丙基丁基、4,4-二甲基戊基、辛基、丨_甲基 庚基、2-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4-甲基庚基、5_甲基庚基 、6 -甲基庚基、1-丙基戊基、2 -乙基己基或5, 5、二甲基己基 ,宜碳數1〜4個之直鏈或分枝鏈烷基。 「C丨· 1 ◦烷基」可爲例如前述「c I 烷基」例示之基或壬 基、3 -甲基辛基、4 -甲基辛基、5_甲基辛基、6 —甲基辛基、 200403055 1- 丙基己基、2 -乙基庚基、6J -二甲基庚基、癸基、1-甲基 , 壬基、3 -甲基壬基、8 -甲基壬基、3 -乙基辛基、3,7 -二甲基 % 辛基或7,7 -二甲基辛基,宜碳數1〜4個之直鏈或分枝鏈烷 基。 「鹵化C!_6烷基」可爲用鹵素原子取代之前述「C^6烷 基」,例如,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甲基、二氯甲基 、二溴甲基、氟甲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 2- 溴乙基、2-氯乙基、2-氟乙基、2-碘乙基、3-氯丙基、4-氟丁基、6 -碘己基或2,2 -二溴乙基。 「C 3 _ i 〇環烷基」乃指碳數3〜1 0個之飽和環烴基,例如 、 ,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環辛基、 環壬基或環癸基,宜5〜1 0員飽和環狀烴基。 「C ! _ 4伸烷基」、「C , _ 6伸烷基」或「C , _ 8伸烷基」分 別指碳數1〜4個、碳數1〜6個或碳數1〜8個之直鏈或分 枝狀之伸烷基。 「C ! _4伸烷基」可爲例如亞甲基、甲基亞甲基、伸乙基 、三亞甲基、四亞甲基、1-甲基三亞甲基、2-甲基三亞甲 基或3-甲基三亞甲基。 「C ! _6伸烷基」可爲前述「C ! _4伸烷基」例示之基或五 亞甲基、卜甲基四亞甲基、2-甲基四亞甲基、3-甲基四亞甲 基、4-甲基四亞甲基、5-甲基四亞甲基、1-乙基三亞甲基、 2 -乙基三亞甲基、3 -乙基三伸乙基、1,1-二甲基三亞甲基、 1,2 -二甲基三亞甲基、1,3 -二甲基三亞甲基或六亞甲基。 「C ! _8伸烷基」可爲前述「C ! _6伸烷基」例示之基或七 -14- 200403055 亞甲基或八亞甲基。 「C 1 _ 4伸院·—氧基」可爲則述「C 1 _ 4伸院基」在兩V而仲 介氧原子結合之基,例如亞甲基二氧基、甲基亞甲基二氧 基、伸乙基二氧基、三亞甲基二氧基、1-甲基三亞甲基二 氧基、2 -甲基三亞甲基二氧基、3 -甲基三亞甲基二氧基或 四亞甲基二氧基。 「C2_8烯基」乃指碳數2〜8個之直鏈或分枝狀烯基,例 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1-甲基-2-丙烯基、l-甲 基 - 1 - 丙 烯基、 2 - 甲基 - 1 - 丙 烯基、 2 - 甲基 - 2 - 丙 烯基、 2 -乙基-2-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卜甲基-2-丁烯基、 1-甲基-1-丁烯基、3 -甲基-2-丁烯基、1-乙基-2-丁烯基、3-丁烯基、1 -甲基-3 - 丁烯基、2 -甲基-3 - 丁烯基、卜乙基-3 -丁烯基、1-戊烯基、2-戊烯基、1-甲基-2-戊烯基、2-甲基 -2 -戊烯基、3 -戊烯基、卜甲基-3 -戊烯基、2 -甲基-3 -戊烯基 、4-戊烯基、1-甲基-4-戊烯基、2-甲基-4-戊烯基、卜己烯 基、2 -己烯基、3 -己烯基、4 -己烯基、5 -己烯基、3 -庚烯基 或3 -辛烯基。 「C 2.8炔基」乃指碳數2〜8個之直鏈或分枝狀烯基,例 如乙炔基、2 -丙炔基、1-甲基-2 -丙炔基、2 -甲基-2 -丙炔基 、2 -乙基-2 -丙炔基、2 - 丁炔基、1 -甲基-2 - 丁炔基、2 -甲基 -2-丁炔基、1-乙基-2-丁炔基、3-丁炔基、1-甲基-3-丁炔基 、2 -甲基-3 - 丁炔基、1-乙基-3 - 丁炔基、2 -戊炔基、1 -甲基 -2 -戊炔基、2 -甲基-2 -戊炔基、3 -戊炔基、1 -甲基-3 -戊炔基 、2 -甲基-3 -戊炔基、4 -戊炔基、1 -甲基-4 -戊炔基、2 -甲基 -15- 200403055 -4 -戊炔基、2 -己炔基、3 -己炔基、4 -己炔基或5-「C 6 _】〇芳基」乃指碳數6〜1 0個之芳香族烴基 基、萘基,宜苯基。 芳烷基」、「C7.M芳烷基」或「C7_16: 分別指碳數7〜1 1個、碳數7〜1 4個或碳數7〜] 述「芳基」在前述「烷基」結合之基。 芳烷基」可爲例如,苄基、α-萘甲基' 基、1-苯乙基、2 -苯乙基、1-苯丙基、2 -苯丙基、 、1-苯丁基、2-苯丁基、3-苯丁基、4-苯丁基、1 2- 苯戊基、3-苯戊基、4-苯戊基或5-苯戊基,宜苯 烷基結合之芳烷基,更宜苄基。 「C7_14芳烷基」可爲例如前述「C7_M芳烷基」 或二苯甲基、1-萘乙基、2-萘乙基、1-萘丙基、2 3- 萘丙基、1-萘丁基、2-萘丁基、3-萘丁基、4-萘 苯己基、2 -苯己基、3 -苯己基、4 -苯己基、5 -苯c 苯己基,宜苯基在C ! _4烷基結合之芳烷基,更宜 「C 7 _ i 6芳烷基」可爲例如前述「C 7 _ ! !芳烷基」 「C7-14芳院基」例不之基或5 -奈戊基或6 -奈己基 在C ! _4烷基結合之芳烷基,更宜苄基。 「鹵素原子」乃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 宜氟原子。 「Cu烷氧基」或「C^8烷氧基」分別指前述 基」或「Ci_8烷基」仲介氧原子結合之基。 「C i _6烷氧基」可爲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 己炔基 ° ,例如苯 芳烷基」 .6個之上 、/3 -萘甲 3 -苯丙基 -苯戊基、 基在 C 1 - 4 例示之基 -萘丙基、 丁基、1-i基或6 _ 苄基。 或前述 ,宜苯基 碘原子, C 1 - 6 院 基、異 -16- 200403055 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 、正戊氧基、異戊氧基、2 -甲基丁氧基、新戊氧基、1-乙 基丙氧基、正己氧基、異己氧基、4 -甲基戊氧基、3 -甲基 戊氧基、2 -甲基戊氧基、1-甲基戊氧基、3,3 -二甲基丁氧基 、2,2 -二甲基丁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1,2 -二甲基丁氧 基、1,3-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或2-乙基丁氧基 ,宜碳數1〜4個之直鏈或分枝鏈烷氧基。 「C ! _8烷氧基」可爲例如前述「C ! _6烷氧基」例示之基 或庚氧基、1-甲基己氧基、2-甲基己氧基、3-甲基己氧基、 4 -甲基己氧基、5 -甲基己氧基、1-丙基丁氧基、4,4 -二甲基 戊氧基、辛氧基、1-甲基庚氧基、2 -甲基庚氧基、3 -甲基庚 氧基、4-甲基庚氧基、5-甲基庚氧基、6-甲基庚氧基、1-丙基戊氧基、2 -乙基己氧基或5, 5 -二甲基己氧基,宜碳數1 〜4個之直鏈或分枝鏈烷氧基。 「C6_1Q芳基」乃指前述「C6_1G芳基」與氧原子結合之基 ,例如苯氧基、節氧基或萘氧基,宜苯氧基。 「C 7 _ ! !芳烷基」或「C 7 _ ! 6芳烷氧基」分別前述「C 7 - ! i 芳烷基」或「C 7 _ i 6芳烷基」與氧原子結合之基。 「C7-II芳院氧基」司爲如平氧基、奈甲氧基、/3-奈 甲氧基、1-苯乙氧基、2 -苯乙氧基、1-苯丙氧基、2 -苯丙氧 基、3 -苯丙氧基、1-苯丁氧基、2 -苯丁氧基、3 -苯丁氧基、 4 -苯丁氧基、1-苯戊氧基、2 -苯戊氧基、3 -苯戊氧基、4-苯戊氧基或5-苯戊氧基。 「C 7 _ ! 6芳烷氧基」可爲如前述「C 7 _! !芳烷氧基」例示之 -17- 200403055 基或二苯甲氧基、1-萘乙氧基、2-萘乙氧基、1-萘丙氧基、 2-萘丙氧基、3-萘丙氧基、1-萘丁氧基、2-萘丁氧基、3-萘丁氧基、4 -萘丁氧基、卜苯己氧基、2-苯己氧基、3 -苯己 氧基、4 -苯己氧基、5 -苯己氧基、6 -苯己氧基、5 -萘戊氧基 或6 -萘己氧基,宜苯基與Ci.4烷基結合之芳烷氧基,宜更 苄氧基。 「Cu烷硫基」乃指前述「C^6烷基」與硫原子結合之 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異丙硫基、正丁硫 基、異丁硫基、第二丁硫基、第三丁硫基、正戊硫基、異 戊硫基、2 -甲基丁硫基、新戊硫基、1 -乙基丙硫基、正己 硫基、異己硫基、4 -甲基戊硫基、3 -甲基戊硫基、2 -甲基戊 硫基、1 -甲基戊硫基、3,3 -二甲基丁硫基、2 J -二甲基丁硫 基、1,1-二甲基丁硫基、1,2-二甲基丁硫基、1,3 -二甲基丁 硫基、2,3 - _>甲基丁硫基。 「C6_1G芳硫基」乃指前述「C6_1Q芳基」與硫原子結合之 基,例如苯硫基、茚硫基或萘硫基。 「c i _ 8烷羰基」乃指前述「C ! _ 8烷基」與羰基結合之基 ,例如,乙醯基、丙醯基、丁醯基、異丁醯基、戊醯基、 異戊醯基、己醯基、庚醯基或辛醯基。 「C i _7脂肪族醯基」或^ C ! . ! !脂肪族醯基」乃分別指碳 數1〜7或碳數1〜1 1個之直鏈或分枝狀飽和或不飽和脂肪 族醯基。 「C ! _7脂肪族醯基」乃指例如甲醯基、乙醯基、丙醯基 、丁醯基、異丁醯基、特戊醯基、戊醯基、異戊醯基或己 -18- 200403055 醯基等院羰基;(E)-2-甲基-2-丁烯醯基等烯醯基羰基;或 · 3 -丁炔醯基等炔醯羰基。 「c ! q !脂肪族醯基」可爲例如前述「c ! _7脂肪族醯基」 例示之基或辛醯基、壬羰基、癸羰基、3_甲基壬羰基、8-甲基壬羰基、3 -乙基辛羰基或3,7_二甲基辛羰基等烷羰基 等。 「C ! 脂肪族醯氧基」或「C I _ 1 !脂肪族醯氧基」乃分別 指前述「C ! _ 7脂肪族醯基」或「C ! _ ! i脂肪族醯基」與氧原 子結合之基。 _ 「C^7脂肪族醯氧基」可爲例如甲醯氧基、乙醯氧基、 -丙醯氧基、丁醯氧基、異丁醯氧基、特戊醯氧基、戊醯氧 基、異戊醯氧基或己醯氧基等烷羰氧基;(E)-2 -甲基_2_ 丁 醯氧基等細鐵基氧基;或3 -丁炔醯氧基等炔鑛氧基。 「C i !脂肪族醯氧基」可爲例如前述「^_ 7脂肪族醯氧 基」例示之基或辛醯氧基、壬羰氧基、癸羰氧基、甲基 壬羰氧基、I甲基壬羰氧基、3 -乙基辛羰氧基或3,[二甲 基辛羰氧基等烷羰氧基等。 φ 「Cm環烷羰基」乃指前述「C3-1G環烷基」與羰基結合 之基,例如環丙羰基、環丁羰基、環戊羰基、環己鐵基或 環庚羰基,宜C6.8環烷羰基。 「芳香族醯基」乃指前述「c^6芳基」與簾基結合 之基,例如苄醯基、α -萘甲醯基或Θ -萘甲醯基。 「c 8 · 12芳院羰基」乃指前述「C 7 4芳烷基」與羯基結合 之基,例如苄羰基。 -19- 200403055 「C 8 _〗7芳烷羰基」可爲例如前述「c 8 _ ! 2芳烷缴其 遇」例示 之基或萘戊羰基。 「C 8 _ i 2芳脂族醯基」乃指由直鏈或分枝狀飽和球 忒不飽和 烴基而成之芳脂族基與羰基結合之基,例如前述「r CL]2 芳 烷羰基」例示之基或苯丙醯基。 「C ^ 6烷磺醯基」乃指前述「c ! -6烷基」與磺醯基^fc ^ 之基,例如甲磺醯基、乙磺醯基、正丙磺醯基、異汽擴_ 基、正丁磺醯基、異丁磺醯基、第二丁磺醯基、第Ξτ石黃 醯基、正戊磺醯基、異戊磺醯基、2 -甲基丁磺醯基、正己 磺醯基、4 -甲基戊磺醯基、3,3-二甲基丁磺醯基、2,2~二甲 基丁磺醯基、3 -二甲基丁磺醯基或2,3 -二甲基丁磺_基。 「C^o芳磺醯基」乃指前述「Cl_6芳基」與磺醯基結合 之基’例如苯磺醯基、茚磺醯基或萘磺醯基。 「C7·!6方;):元礦酸基」乃指則述「(2;7·16芳院基」與擴酿基 結合之基,例如苄磺醯基、α -萘甲磺醯基、Θ -萘甲磺醯 基、1-苯乙磺醯基、2-苯乙磺醯基、1-苯丙磺醯基、2、苯丙 磺醯基、3 -苯丙磺醯基、1 -苯丁磺醯基、2 -苯丁磺醯基、3 -苯丁磺醯基、4-苯丁磺醯基、b苯戊磺醯基、2-苯戊磺醯基 、3 -苯戊磺醯基、4 -苯戊磺醯基、5-苯戊磺醯基、二苯甲磺 醯基、1-萘乙磺醯基、2-萘乙磺醯基、1-萘丙磺醯基、2-萘丙磺醯基、3 -萘丙磺醯基、1-萘丁磺醯基、2 -萘丁磺醯基 、3 -萘丁磺醯基、4 -萘丁磺醯基、1 _苯己磺醯基、2 -苯己磺 醯基、3 -苯己磺醯基、4 -苯己磺醯基、5 -苯己磺醯基、6 -苯己磺醯基、5-萘戊磺醯基或6-萘己磺醯基。 -20- 200403055 「二C ! 4烷胺基」乃指以前述「C ! 6烷基」2取代之胺 基,這些取代基可相同或相異。這些基可爲例如二甲胺、 乙基甲胺、二乙胺、甲基丙胺、甲基異丙胺、丁基甲胺、 第三丁基甲胺、甲基戊胺或己基甲胺基。 「5或6員芳香族雜環基」乃指含硫原子、氧原子或/及 氮原子1〜3個之5或6員芳香族雜環基,例如呋喃基、嗤 吩基、吡咯基、吖庚因基、吡唑基、咪唑基、噚嗤基、異 噚唑基、噻唑基、異噻唑基、1,2,3 -噚二唑基、三坐基、四 唑基、噻二唑基、吡啶基、嗒畊基、嘧啶基或吡哄基。 「3〜1 0員脂肪族雜環基」乃指含硫原子、氧原子或/及 氮原子1〜3個之3〜1 〇員脂肪族雜環基,例如嗎啉基、硫 嗎啉基、吡咯啶基、吡咯啉基、咪唑啶基、咪唑_基、口比 唑啶基、吡唑啉基、哌啶基、哌哄基。 「含氮原子之4〜7員飽和雜環基」乃指含至少1個氮原 子,可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之4〜7員飽和雜環基,例如_ 基、硫嗎啉基、吡咯啶基、吡咯啉基、咪唑啶基、咪1!坐_ 基、吡唑啶基、吡唑啉基、哌啶基或哌畊基。 「含氮原子之5〜6員芳香族雜環基」乃指含至少1個^ 原子,可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之5〜6員芳香族雜環基,例% 吡咯基、吖庚因基、吡唑基、咪唑基、噚唑基、異噚ϋ坐_ 、噻唑基、異噻唑基、1,2,3 -噚二唑基、三唑基、四唑基、 噻二唑基、吡啶基、嗒畊基、嘧啶基或吡阱基。 「5或6員芳香族雜環氧基」乃指前述「5或6員芳香方矣 雜環基」與氧原子結合之基,例如呋喃基、噻吩氧基、% -21- 200403055 咯氧基、πγ庚因氧基 ' 壯π坐氧基、咪η坐氧基、曙_氧基、 異噚唑氧基、噻唑氧基、異噻唑氧基、l5 2,3 _曙二_氧基、 三唑氧基、四唑氧基、噻二唑氧基、吡喃氧基、吡啶氧基 、嗒阱氧基、嘧啶氧基或吡畊氧基。 「5或6員芳香族雜環羰基」乃指前述「5或6員芳香族 雜環基」與羰基結合之基,例如呋喃羰基、噻吩羰基、口比 咯羰基、吖庚因羰基、吡唑羰基、咪唑羰基、曙哗碳基、 異曙坐羰基、_Π坐鑛基、異噻D坐鑛基、1,2,3_卩萼二ρ坐碳基、 三D坐鑛基、四唑鑛基、噻二唑羰基、吡喃鑛基、啦卩定嫉基 、嗒哄羰基、嘧啶羰基或吡哄羰基。 「取代基群α 1」乃由C 1 _ 6烷基、C】_ 6烷氧基、c 7 -! !芳 院氧基、鹵素原子、羥基、Clell脂肪族醯氧基、Ci6烷硫 基、鹵化(^_6烷基、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2之 基1或2個取代)、C^1()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 3之基1 〜5個取代)及C 7 _ Μ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3之基1 〜5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6院基、C 7 _ ! i芳烷基、C 6 . ! 〇芳 Μ芳院羰基及C 7 _ ! !芳香族醯基 「取代基群α 2」乃由C ! 基、c 1 · 1 1脂肪族醯基、C 7 -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α 3」乃由c ^6烷基、C ! _ 6烷氧基、鹵素原子 ^基、硝基、C6.1G芳基、鹵化C!.6烷基及胺基(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α 2之基丨或2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上述中,「取代基群及「取代基群卢lb」乃由鹵 原子、羥基、C 1 · 6烷基、鹵化C 1 · 6烷基、C ! ~ 6烷氧基、 -22- 200403055 C】-6烷硫基、胺基 ί-Ρ甚丨1 t J有进自取代基群占3之基取代)、C3 ,。 “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幻 代)C"。 k自取代基群…基卜3個取代)、c… (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c7_16方烷基 奸P 2 Z基1〜3個取代 _甘/1 有選自取代基群点 方基(可 千A 2之基1〜3個 有選自取代sg¥y3 ""m e7·16方院氧基(可 P Z Z基1〜3個取什、、Γ 〜 選自取代基群点2,其], 取代)方硫基(可有 干d之基1〜3個取件、^ 口匕门丄 含有氖厣名5 )、Ch7fi日肪族醯氧基、 ^ 之4〜7員飽和雜環基、含右f賠之 芳有热原子之5或6員 、 硝基及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宜鹵素原子 6兀基、鹵化c卜0烷基 e 夕其]$ 政S ("」有进自取代基群P 3 ^或2個取代)、含氮原子之4〜7昌鉤和^ 有筒商之 /貝鲍和雑環基及含 ; 之5或6員芳香族雜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二代基君” 2」乃由鹵素原子、羥基、C,_6烷基、鹵化 C 1 , 6 ΓΛ ^ 1 _6丨兀氧基、胺基(司有選自取代基群Θ 3之基 、c^o芳基及硝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基、代基群/5 3」乃由Cl-IG烷基、c6,芳基、C716芳烷 基c Cl.7脂肪族醯基、CM1芳香族醯基、c8.12芳脂族醯基 ' c^i環烷羰基及含氮原子之5〜6員芳香族雜環羰基而 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r 1」乃由C】」。烷基、鹵化Ci6烷基、c3i〇 環院某 C^IQ方基(可有运自取代基群γ 3之基1〜3個取
代)、C 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τ 3之基i :3 ^取代)、q.u環院羯基、q-n芳香族醯基(芳基部分 可有選自取代基群τ 3之基]〜3個取代)、C817芳烷羰基 -23- 200403055 (方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之基1〜3個取代、 員芳香族雜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或6 、5或6員$香族雜環幾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 ^代/ :3個取代)、C"院擴醯基、鹵化完擴醒基、〇6二 -酶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之基丨〜3個取:二 及C7、W芳烷磺醯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其群T 1〜# 、丄則?」基1 〜3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r 2」乃由Cu烷基、鹵化Ci 6烷基、 l 1 ·6 3 _基、鹵素原子、經基、C 6 .! 〇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4之基1〜3個取代)、C7_M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 '^群T 4之基1〜3個取代)、氰基、硝基及胺基(可有選自 取代基群r 4之基1或2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r 3」乃由C ! _ 6烷基、鹵化C ! _ 6烷基、C h 6 k氣基、鹵素原子、經基、氰基、硝基、C3_l〇環院基、C6m( 方基(可有選自Cm烷基、鹵化Cu烷基、Ch6烷氧基及_ 素原子之基1〜3個取代)、^7·】6芳院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 Cl-6院基、鹵化Cm院基、CU院氧基及鹵素原子之基1 〜3個取代)、C 7脂肪族醯基、C ^ 7脂肪族醯氧基、胺基 、=c ! _ 6烷胺基及C Ϊ - 4伸烷二氧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r 4」乃由C】· 1 0烷基、C 6 - ! 0芳基(可有選自 Cl-6院基、鹵化Cm〗完基、Cl-6院氧基及鹵素原子之基1 〜3個取代)、c7_1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C!_6烷基、 _化c!_6烷基、Cu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基1〜3個取代) C 1 - 7脂肪族釀基、C 4 - M ^灰基、C 7 - 1 1 τΐτ*香族酸基(可 -24- 200403055 有選自Ci-6烷基、鹵化C!_6烷基、Cm烷氧基及鹵素原子 之基1〜3個取代)、C 8 - 1 7芳院羰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c卜< 烷基、鹵化c丨-6烷基、C丨-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基1〜3個 取代)、5或6貝方香族雜ΪΗ每基(C 1 _ 6院基、鹵化C 1 _ 6院基 、C 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基1〜3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 群。 本發明「PPAR r活性化劑」只要能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 因子活性化受體(P PAR) r活性化之藥劑則無特定,例如下 式⑴宜, (1 ) X 爲
(式中,w1及w2各自爲氫原子或選自取代基群之基) 之化合物, (2) (1)中W1爲氫原子或Cu烷基之化合物, (3) (1)中W1爲甲基之化合物, (4) (1)中W2爲Cu烷氧基或C7-!i芳烷氧基之化合物’ (5) W2爲苄氧基之化合物, (6) Y1爲氧原子之化合物, (7) m爲1之化合物, (8 ) R爲氫原子之化合物, (9) Z爲下式基之化合物 200403055
(10)上述(1)〜(4)、(5)、(6)、(7)、(8)及(9)適宜組合之化 合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一之化合物(ΠΙ)宜, (1 1 ) R 1爲下式之化合物
(12)R5爲氫原子之化合物, (1 3)R6爲甲基之化合物, (1 4) Y4爲氧原子之化合物, (15) R4爲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々lb之基1〜5個取代) 或吡啶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3 1 b之基1〜4個取代)之化合 物, (16) Y3爲氧原子之化合物, (17) R2爲氫原子之化合物, (1 8)A2爲亞甲基之化合物, (19)R3爲下式之化合物
-26- 200403055 或 (20)上述(11)、(12)、(13)、(14)、(B)、(16)、(17)、(18) 及(1 9 )適宜組合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醫樂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一之化合物(IV)宜 (2 1 ) R7爲磺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1之基1個)之化合物, (22)R7爲磺醯基(有選自CU6烷基、鹵化Ci6烷基及c6_10 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之基1〜3個取代)之基取代) 之化合物, (2 3 ) R 7爲磺醯基(有C ! _6烷基取代)之化合物, (24) R8爲氫原子或C!_6院基之化合物, (25) A3爲單鍵之化合物, (26) A4爲單鍵之化合物, (27) A5爲亞甲基之化合物, (28) Y5爲氧原子之化合物, (29) Υ6爲氧原子之化合物, (30) Υ7爲硫原子之化合物, (31) Ε2爲=CH-基之化合物, (32) Ar爲苯環之化合物, (3 3 ) L爲氫原子或C 6烷基之化合物,或 (34)上述(21)〜(23)、(24)、(25)、(26)、(27)、(28)、(29) 、(3 0)、(3 1)、(3 2)及(3 3)適宜組合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一之化合物(I)記載於 特開2 0 0 〇 - 〇 〇 1 4 8 7號公報(W 0 0 0 / 1 8 0 8 1號公報)、化合物 (ΠΙ)記載於特開平1 1- 1 9 3 2 7 6號公報(WO 9 9/ 1 8 0 8 1號公報) -27- 200403055 、化合物(IV)記載於特開2000-351779號公報(WO 00/61581 號公報),而可製造。 5 一 [4-(6 -甲氧基-卜甲基_;^_苯并咪唑-2_基甲氧基)苄基] 噻唑啶·2,4-二酮及其藥理容許鹽在特開平9-2 9 5 9 70號、EP 第0 7 4 5 6 0 0號、美國專利第5,8 8 6,0丨4號及國際公開第 00/7 1 5 4 0號公報記載而製造。 本發明中「利尿劑」只要能將增加尿排泄量之藥物,則 無限疋’例如乙醯_胺(A c e t a ζ ο 1 a m i d e)、卩坐謝密德(Α ζ 〇 s e m i d e) 、阿米洛來德(A m i 1 o r i d e)、異山梨酸酯(I s 〇 s 〇 r b i d e)、艾大 克林酸(Ethacrynic Acid)、莰列諾(Canrenone)酸鉀、氯大 利酮(Chlorthalidone)、環戊噻疊氮(Cyclope nth iazide)、聚 噻疊氮(Polythiazide)、螺甾內酯(Spironolactone)、德拉謝 密德(Torsemide)、三阿姆特連(Triamterene)、三氯甲噻疊 氣(Trie hlor m ethiazide)、氨氯薩疊氮(Hydrochlorothiazide) 、氣寂甲 _ 疊氮(Hydroflumethiazide)、皮歹ij 達尼(Pi r eta 11 ide) 、普美達尼(Bumetanide)、氟謝密德(Furosemide)、苄基氫氯 噻疊氮(Benzylhy dr 〇 chi or 〇 thiazide)、五氟吉利德(penflutizide) 、甲氯瞳豐氣(Methyclothiazide)、美多拉宗(Metolazone) 、甲氟西德(Mefruside)、阿米洛來德。宜氫氯噻疊氮、氯 噻疊氮等噻疊氮系利尿劑、氟謝密德、艾大克林酸等蹄係 利尿劑、或阿米洛來德、三阿姆特連等EnaC(Epitherial N a + C h a η n e 1 s )抑制齊1| 。 本發明中,「蹄係利尿劑」乃指抑制亨利氏蹄係之粗上 行腳之Na + -K + -2C1-共輸送體之藥劑,宜氟謝密德。 本發明中,「EnaC抑制劑」乃指抑制腎上皮Na +管道 (R e η a 1 E p i h e r i a 1 N a + C h a η n e 1 s )之藥劑,宜阿米洛來德。 本發明中’ 「噻暨氣系利尿劑」乃指抑制尿細管中N a + 、cr再吸收之藥劑,宜氫氯噻疊氮。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I )、化合物 (I Π )、化合物(IV )、利尿劑中形成鹽者各可隨所望依常法 -28- 200403055 作成鹽,此等鹽也可包括在本發明。此等鹽中,與酸之鹽 可爲例如鹽酸鹽、氫渙酸鹽、硫酸鹽、硝酸鹽、磷酸鹽等 無機酸鹽;乙酸鹽、富馬酸鹽、馬來酸鹽、草酸鹽、丙二 酸鹽、丁二酸鹽、檸檬酸鹽、蘋果酸鹽等羧酸鹽;甲磺酸 鹽、乙磺酸鹽、苯磺酸鹽、甲苯磺酸鹽等磺酸鹽;麩胺酸 鹽、天冬胺酸鹽等胺基酸鹽等,與鹼之鹽可爲例如鋰鹽、 鈉鹽、鉀鹽等鹼金屬之鹽;鈣鹽、鎂鹽等鹼土類金屬鹽; 或銨鹽、三乙胺鹽、二異丙胺鹽、環己胺鹽等有機鹼鹽。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I)、化合物 (III)、化合物(IV)、利尿劑各有立體異構物及/或幾何異構 物存在,其各個或這些之混合物皆包含在本發明。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化合物 (ΙΠ)、化合物(IV)、利尿劑有時各以水合物或溶劑合物存 在,其各個或這些之混合物皆包含在本發明。 本發明中「倂用」乃指用2種以上藥劑,例如將各藥劑 同時投與之形態,隔時間各別單獨與之形態,混合成物理 上單一組成物來投與之形態等。 本發明中「同時投與」只要大致同時投與之投與形態則 無知*疋’惟宜以單一組成物投與。 又「隔時間各別投與」只要在不同時間分別投與之投與 形態則無特定,例如最初投與利尿劑,次在所定時間後投 與化合物(I)、化合物(III)或化合物(IV)。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中,宜: 5 (4 (6 -甲氧基-卜甲基-1H-本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4 -二酮, -29 - 200403055 5 - ( 4 - ( 6 -乙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 5 4 -二酮, 5 - ( 4 - ( 6 -異丙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 噻唑啶-2 5 4 -二酮, 5-(4-(6 -苄氧基-1-甲基-1Η-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 5 4 -二酮, 5-(4-(1-甲基-6-五氟苯氧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4-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4-(6-(3-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 -二酮, 5 一(4-(6-(4 -胺基-3, 5 -二甲苯氧基)-卜甲基-1H -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 一(4-(1-甲基- 6- (吡啶-2-基氧基)-1Η-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 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4-(6-(5-胺基吡啶-2-基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二酮, 5-(4-(6-(4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 - ( 4 - ( 6 - ( 3 -異丙基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6-(4-(乙基異丙胺基)苯氧基)-1-甲基-1Η-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_唑啶-2,4 -二酮, 200403055 5-(4-(6-(3-(乙基異丙胺基)苯氧基)_b甲基_11}_苯并咪唑 · -2 -基甲氧基)平基)噻π坐陡-2,4 -二酮, 5-(4-(6-(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甲基^^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甲基_1H_,并咪唑 -2 -基甲氧基);基)pgD坐π定-2,4 -二酮, 5 一(4-(6-(4-(乙基甲胺基)苯氧基)_卜甲基并咪唑_2_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3-(乙基甲胺基)苯氧基)_丨_甲基_1H-苯并咪唑_2- A9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 5-(4-(6-(4_( 丁基甲胺基)苯氧基)_〗_甲基-1H-苯并咪唑-基甲氧基);基)噻D坐D定-2,4 -二g同, 5-(4-(6-(3-(丁基甲胺基)苯氧基)_丨_甲基-;111_苯并咪唑_2_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I, 5-(4-(6-(4-二乙胺基-苯氧基)_丨_甲基_1}1_苯并咪唑-2_基甲 氧基);基)_卩坐Π定-2,4 -二酮, 5-(4-(6-(3 -二乙胺基-苯氧基)_丨_甲基_1H_*并咪唑-2-基甲 _ 氧基)平基)噻D坐Π定- 2,4-二酮, 5-(4_(6-(4-(丁基乙胺基)苯氧基)_〗_甲基_1H•苯并咪唑_2_ 基甲氧基)韦基)噻哗D定-2,4 -二酮, 5-(4-(6-(3-( 丁基乙胺基)苯氧基)_〗_甲基-1H-苯并咪唑_2- 基甲氧基);基)噻哗H定-2,4 -二酮, 5 - ( 4 - ( 1 -甲基-6 - ( 4 -苯胺基—苯氧基丨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 基);基)噻U坐I淀-2 5 4 -二酮, -31- 200403055 5 - ( 4 - ( 1 -甲基-6 ~ ( 3 -苯胺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 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 - ( 4 - ( 1 -甲基-6 - ( 4 -吡咯啶-卜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 - ( 4 - ( 1 -甲基-6 - ( 3 -吡咯啶-1 -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 甲氧基)卡基)瞳Π坐卩定-2,4 - 一酬’ 5 - ( 4 - ( 1 -甲基-6 - ( 4 -哌啶-1 -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4-(1-甲基- 6·(3-哌啶-1-基苯氧基)-1Η -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平基)噻哗D定-2,4 -二酮, 5-(4-(1-甲基- 6- (4 -嗎啉-4-基苯氧基)-1Η-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1-甲基- 6- (3 -嗎啉-4-基苯氧基)-1Η-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1-甲基- 6-(4-甲磺醯胺基苯氧基)-1Η-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 -二酮, 5-(4-(1-甲基- 6- (3-甲磺醯胺基苯氧基)-1Η -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與利尿劑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之醫 藥組成物,最好: 5-(4-(6 -甲氧基-1-甲基-1Η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 5 4 -二酮, 5-(4-(6-苄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 5 4 -二酮, 200403055 5 - ( 4 - ( 1 -甲基-6 -五氟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4-胺基-3, 5-二甲基苯氧基)-1-甲基-1Η-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4-(6-(4 -異丙胺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基)_ 坐卩定-2,4 -二酮, 5-(4-(6-(3 -異丙胺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4-(乙基-異丙胺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 -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 - ( 4 - ( 6 - ( 3 -(乙基-異丙胺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6-(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1-甲基-1Η -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6-(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卜甲基-111-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4-二甲胺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3-二甲胺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 _( 4 - ( 6 - ( 4 -二乙胺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 _( 4 - ( 6 - ( 3 -二乙胺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200403055 5 - ( 4 - ( 1 -甲基-6 - ( 4 -吡咯啶-1 -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 - ( 4 - ( 1 -甲基-6 - ( 3 -吡咯啶-1 -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1-甲基- 6- (4 -嗎啉-4-基苯氧基)-1Η -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 - ( 4 - ( 1 -甲基-6 - ( 3 -嗎啉-4 -基苯氧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1-甲基- 6-(4-甲磺醯胺基苯氧基)-1Η-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1-甲基- 6- (3-甲磺醯胺基苯氧基)-1Η -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與利尿劑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之醫 藥組成物,最好: 5-(4-(6 -甲氧基-1-甲基-1Η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 5 4 -二酮,
5-(4-(6-苄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4 -二酮, 5-(4-(1-甲基-6-五氟苯氧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 4 -二酮, 5-(4-(6-(4 -胺基- 3,5 -二甲基苯氧基)-卜甲基-1H -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 - ( 4 - ( 6 - ( 4 -異丙胺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34- 200403055 5 - (4 - ( 6 - ( 3 -異丙胺基-苯氧基)丨_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5-(4-(6-(4-(乙基-異丙胺基)_苯氧基)_卜甲基-1Η-苯并咪哗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_二酮, 5-(4-(6-(3-(乙基-異丙胺基卜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_二酮, 5-(4-(6-(4-(異丁基-甲胺基)_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味口坐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 5-(4-(6-(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卜甲基~1H -苯并咪哩、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4-(1-甲基-6-(4-甲磺醯胺基苯氧基苯并味嗤-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二酮, 5-(4-(卜甲基- 6-(3-甲磺醯胺基苯氧基)-lH-苯并咪哗-2-基 甲氧基)平基)噻哩H定- 2,4-二酮, 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與利尿劑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之醫 藥組成物,最好: 5-(4-(6-(扣胺基_3,%二甲基苯氧基)_卜甲基-1H-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基)噻π坐聢,2,4-二酮,或 5 - ( 4 - ( 6 - ( 3 -異丙胺基-苯氧基卜卜甲基_丨H -苯并咪唑· 2 _基甲 氧基)韦基)噻ΰ坐卩疋-2,4-二酮, 或适些之樂理谷許鹽與阿米洛來德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 之醫藥組成物, 5 - ( 4 - ( 6 - ( 4 -胺基^,5 - 一甲基苯氧基^_甲基_ 1 η _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基)«_1淀.2,^二酮,或 200403055 5 - ( 4 - ( 6 - ( 3 -異丙胺基-苯氧基)甲基-1 Η -苯并咪η坐—2 _基甲 氧基)1^基)嚷哗D定- 2,4-二酮, 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與氫氯噻疊氮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 之醫藥組成物,或 5-(4-(6-(4-胺基-3, 5-二甲基苯氧基)-1-甲基-1H_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或 5-(4-(6-(3 -異丙胺基-苯氧基)_卜甲基-1H -苯并咪d坐-2_基甲 氧基)韦基)噻1:1坐D定-2,4-二酮, 或這些之藥理容許鹽與氟謝密德同時或隔時間各別投與之 醫藥組成物。 本發明之醫樂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I )、化合物 (111)或化合物(I V )與利尿劑可調製爲各單獨分別之單位投 與形態,或混合成物理上單一投與形態。 將此等各單獨之單位投與形態或混合之單一投與形態之 本發明醫藥組成物當作上述疾病之預防藥或治療藥使用時 ,本發明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I)、化合物(111) 或化合物(IV )、及/或利尿劑各以本身或適宜之藥理容許之 賦形劑、稀釋劑等混合,以錠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 或糖漿劑等經口,或以注射劑或坐劑等非經口投與。 這些製劑可使用如賦形劑(例如,乳糖、白糖、葡萄糖、 甘露糖、山梨糖等糖衍生物;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α 澱粉、糊精等澱粉衍生物;結晶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 阿拉伯膠;聚葡萄糖;聚二葡萄糖等有機系賦形劑,及, 輕質矽酸、合成矽酸鋁、矽酸鈣、偏矽酸鋁鎂等矽酸鹽衍 -36- 200403055 生物’ ί濟^氮耗等磷酸鹽;碳酸鈣等碳酸鹽;硫酸鈣等硫 · 酸鹽等無機系賦形劑等)、滑齊彳(例如,硬脂酸、硬脂酸鈣 . 、硬脂酸錶等硬脂酸金屬鹽;滑石;膠狀矽石;蜂膠、鯨 鱲等繼頻’硼酸、己二酸、硬酸鈉等硫酸;乙二醇;反丁 燒二酸;苯甲酸鈉;DL白胺酸;脂肪酸鈉鹽;十二基硫酸 鈉鹽 Η —基硫酸鎂等十二基硫酸鹽;砂酸、砂酸水合物 等砂酸類’及上述澱粉衍生物)' 結合劑(例如,羥丙基纖 維素、經丙基甲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二醇及 則述賦形劑等)、崩散劑(例如,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羧 丨 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鈣、內部架橋羧甲基纖維素鈉 〜 等纖維素衍生物;羧甲基澱粉、羧甲基澱粉鈉、架橋聚乙 烯基吡咯啶酮等化學改質之澱粉纖維素)、安定劑(例如, 對羥苯甲酸甲酯、對羥苯甲酸丙酯等對羥苯甲酸酯類;氯 丁醇、苄醇、苯乙醇等醇;苄烷氯化銨;苯酚、甲酚等酚 類;硫柳汞;脫氫乙酸;及山梨酸)、矯味劑(例如,習用 之甜味劑、酸味料、香料等)、稀釋劑等添加劑,依習用方 法製造。 <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1)、化合物 (111)或化合物(IV )與利尿劑之投與量及投與比率依各個藥 劑之活性、患者之症狀、年齡、體重等而異,例如口服時 ,對成人每曰每次下限0.1毫克(宜爲0.5毫克),上限1〇00 毫克(宜爲5 0 0毫克),非經口的投與時對成人每日每次下 限0.01毫克(宜爲0.05毫克)’上限100毫克(宜爲50毫克) ,依症狀每日可作1〜6次投與。 -37- 200403055 %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之有效成分之化合物(I)、化合物 (111)或化合物(IV )與利尿劑之投與量之投與比率也可大幅 '變化’例如化合物⑴、化合物(111)或化合物(IV)與利尿劑 之投與量比率依重量比在丨:5 〇 〇〜5 0 0 : i之範圍內。 (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說明製造例、試驗例、及製劑例,但本發明不 限於此。 製造例1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甲基_1H-苯并咪唑-2_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 2,4 -二酮.二鹽酸鹽 〇.74g參考例2所得N-(2-胺基- 5-(3-異丙基胺苯氧基)苯基) -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〇.7 〇g 4- (2,4·二氧噻唑啶-5-基甲 基)苯氧基乙酸(特開平11-193276)、0.41g氰膦酸二乙酯、 〇 · 2 5 g三乙胺及3 0 m 1無水四氫呋喃之混合物在室溫攪拌 4.5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加水,以乙酸乙酯萃取。萃 取液以無水硫酸鈉乾燥後,蒸除溶劑,所得殘渣以矽膠柱 層析(溶出溶劑:乙酸乙酯/正己烷=2 / 3 )精製,得中間體 N-(5-(3 -異丙基胺苯氧基)-2-(4-(2,4 -二氧噻唑啶-5-基甲基) 苯氧乙醯胺基)苯基)-N -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將此中間體 在5 0ml之4N鹽酸/1,4-二噚烷溶解後,在室溫放置16小 時,濾取析出沈澱,以乙酸乙酯洗淨,得標題化合物(0.7 6g ,產率64%)。 -38- 200403055 Ή-ΝΜΚ ( DMSO-de) δ : 1.21( 6Η, d, J=6.4Hz ), 3.11( 1H, dd, J=14 及(9·0Ηζ ), 3,34( 1H, dd, J=14 及 4.4Hz ),3·57、3·65( 1H, m ),3.95( 3H, s ),4·91( 1H, dd,J=9.0 及 4.4Hz ),5.63( 2H, s ),·6·70-7.20( 3H, m ),7·14 ( 2H, d, J=8.7Hz ), 7.25( 2H, d, J^8.7Hz ), 7.25( 1H, d, J=3.3Hz ), 7.35^7.45( 1H, m ), 7.68( 1H, d, J=1.9Hz ), 7.83( 1H,d,J二8.9Hz ),12.05( 1H,s ;重水添加而消失)· 製造例2 5-(4-(6-(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二酮·二鹽酸鹽 製造例l之N-(2-胺基-5-(3-異丙基胺苯氧基)苯基)-N-甲 基胺甲酸第三丁酯代之以參考例5所得N-(2-胺基-5-(3-異 丁基甲胺基)苯氧基)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仿製造 例1製得標題化合物。 Ή-NMR ( DMSO-de) 5 : 0.86( 6H, d, J=6.7Hz ), 1.90-1.99( 1H, m ), 2,91( 3H, s ), 3·08-3.14( 3H, m), 3.34( 1H, dd, J=14 及 4·4Ηζ ),3·94( 3H, s ),4.91( 1H, dd, J=9.0 及 4.4Hz ), 5.65( 2H, s ), 6.21( 1H, br ), 6.39 ( 1H, br ), 6.53( 1H, br ), 7.15-7.27( 6¾ m), 7.62( 1H, d, J=2.1Hz ), 7.80( 1H, d, J=8.9Hz ), 12.04( 1H, br ; ’ 重水添加而消失)。 製造例3 5-(4-(6-(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〆-二酮·二鹽酸鹽 製造例1之N-(2-胺基- 5-(3-異丙基胺苯氧基)苯基)-N_甲 基胺甲酸第三丁酯代之以參考例8所得N-(2-甲基-5-(4-異 丁基甲胺基)苯氧基)苯基)甲胺,仿製造例1製得標題化合 物。 200403055 iH-NMR ( DMSO-de) δ : 0.90( 6H, d, J=4.4Hz ), 1.75-2.05( 1H, m ), 1.99( 3H, s ): 2·90-3·10( 2H, m ),3.11( 1H, dd, 及 8.9Hz ),3.34( lH, dd, J=14 及 4,4Hz), 3.92( 3H, s ),4·91( 1H, dd, J=8,9 及 4‘4Hz ),5.62( 2H,s ), 6.65·7.20( 5H, m ),7.13 (2H, d, J=8.7Hz ), 7.25( 2H, d, J=8.7Hz ), 7.45-7.60( 1H, m ), 7.78( 1H, d, J=8.9Hz ), 12.05( 1H, s ;重水添加而消失 ). 製造例4 5-(4-(6-(3-乙基異丙胺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62 Omg製造例1所得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卜甲基 -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二鹽酸 鹽、66mg乙醛、90mg乙酸、318g三乙醯氧基硼氫化鈉及 1 5 ml無水四氫呋喃之混合物在室溫攪1小時。將反應混合 物濃縮,加水,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以無水硫酸鈉乾 燥後,蒸除溶劑,所得殘渣以矽膠柱層析(溶出溶劑:乙酸 乙酯/正己烷=1/1)精製得標題化合物(2 6 0mg,產率48%)。 iH-NMR (DMSO-de) <5 : 1.06 (3H, t, J=7.0Hz), 1.11 (6H, d, J=6.6Hz), 3.05 (lH, dd, J=14 及 9.2Hz), 3.18 (2H, q,J=7.0Hz), 3_31 (1H, dd,J=14 及 4.3Hz), 3.79 (3H, s), 3.94-4.04 (1H, m), 4*87 (1H, dd, J=9,2 及 4.3Hz), 5.63 (2H, s入 6.11 (1H, dd,J=7.9 及 2·0Ηζ ),6·Μ (1H, t, J二2.2Hz), 6·46 (1H,dd, J=8.5 及 2.3Hz), 6·92 (1H, dd, J=8-8 及 2.2Hz), 7.06-7.11 (3H, m), 7.19 (1H5 d, J=8.7Hz), 7.28 (1H, d, J=2.3Hz), 7.63 (lH, d, J=8.7Hz), 12.02 (1H, s ;重水添加而消失). 製造例5 5 - ( 4 - ( 6 - ( 4 -異丙基胺苯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製造例4之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卜甲基-1Η-苯并 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 5 4 -二酮·二鹽酸鹽代之以 -40- 200403055 5-(4-(6-(4-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二酮.二鹽酸鹽(特開平1 1 - 1 9 3 2 7 6)、乙醛 代之以丙酮,仿製造例4製得標題化合物。 Ή-NMR ( DMSO-de) δ : 1.13( 6H,d,J二6.3Hz ),3.05( 1H, dd, J=14 及 9,1Hz), 3.31( 1Η7 dd,J二 14 及 4.3Hz ),3.45-3.52( 1H, m ), 3.75( 3H,s ),4.87( 1H, dd, J=9.1 及 4.3Hz ),5.24( 1H,br ;重水添加而消失),5.34( 2H,s ), 6.56( 2H,dd, J=12 及 3·3Ηζ ),6,81( 2H7d,J=8.6Hz ),6,83( m,dd,J=8.2 及 2.3Ηζ),7.04·7·07(3Η, m ), 7.19( 2H, d, J=8.6Hz ), 7.57( 1H, d, J=8.8Hz )3 12.02( 1H, br ;重水添加而消 失).
製造例6 5-(4-(6-(4-第二丁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製造例4之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 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二鹽酸鹽代之以 5-(4-(6-(4-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二酮·二鹽酸鹽、乙醛代之以甲基乙基甲酮 ,仿製造例4製得標題化合物。
iH-NMR ( DMSO-de ) 5 : 0.90( 3H, t, J=7.4Hz ), 2:17( 3H, d, J=6.4Hz ), 1.34-1.46( 1H, m ), 1.48-1.59( 1H, m ), 3.06( 1H, dd; J=14 及 9·2Ηζ〉, 3·24·3·34( 2H,m ),3.75( 3H,s ),4.87( 1H,dd,J=9,2 及 4·3Ηζ ),5·23( 1H,br ; 重水添加而消失),5.34( 2H, s ), 6.57( 2H, d3 J=8.7Hz ), 6.81 ( 2H, d, J=8.9Hz ), 6.84( 1H, dd5 J=8.8 及 2·2Ηζ ),7.01-7.09( 3H, m X 7.19( 2H, d, J=8.7Hz ),7.57( 1H, .d3 J=8.8Hz ),12.01( 1H,br ;重水添加而消失). 製造例7 5 一(4-(6-(4-異丁基胺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41- 200403055 製造例4之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幷 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二鹽酸鹽代之以 5-(4-(6-(4 -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4-二酮·二鹽酸鹽、乙醛代之以異丁醛,仿製 造例4製得標題化合物。 Ή-NMR ( DMSO-de) (5 : 0.94( 6H, d, J=6.7Hz), 1.77-1.88( 1H, m ); 2.78-2.81( 2H, m ),3.05( 1H, dd, J二 14及 9·3Ηζ ),3.31( 1H,dd,J=14 及 4·3Ηζ ),3.74( 3H,s ), 4.86( 1H, dd, J=9.3 及 4_3Hz ),5.34( 2H,s ),5.50( 1H,s ;重水添加而消失), 6·57( 2H, dd,J=6.8 及 2·0Ηζ ),6·81 ( 2H,d, J=8.8Hz ),6.83( 1H,dd, J=8.6 及 2.4Hz ), 7.04-7.07( 3H, m ), 7.19( 2H, d, J=8.6Hz ), 7.56( 1H, d, J=8.8Hz ), 12·01(1Η, s;重水添力_消失). 參考例1 N-(5-(3-胺苯氧基)-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 於含2. 1 8g氫化鈉(55重量%)之80ml無水Ν,Ν-二甲基甲 醯胺懸浮液中加5.45 g 3-胺苯酚,在室溫攪拌20分。次徐 徐加14.3g N-(5-氯-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特 開平1 1 - 1 9 3 2 7 6 ),在1 0 0 t:攪拌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濃 縮,加水,以3 N鹽酸及碳酸氫鈉粉末中和。濾取析出之不 溶性沈澱,水洗後,減壓下乾燥,得標題化合物(1 6 . 6 g, 產率92%)。 Ή-NMR ( DMSOd6) δ : 1.23 及 1·42(計 9H,各 s ), 3.18( 3H, s ),5.38( 2H,s ;重 水添加而消失),,6.25( 1H,dd,J二7.6 及 2.4Hz ), 6.31( 1H,s ),6.46( 1H,dd, 及· 1.0Hz),6.88( 1H,dd,J=9,0 及 2·ΐΗζ ),7.09( 1H,^ J=8.0Hz ),7.16( 1H, s ),8.00 ( 1H, d, J=9.0Hz). -42- 200403055 參考例2 N-(2 -胺基- 5- (3 -異丙基胺苯氧基)-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 三丁酯 14.4g N-(5-(3-胺苯氧基)-2-硝苯基)·Ν-甲基胺甲酸第三 丁酯、2 · 9 0 g丙酮、3 · 0 0 g乙酸、1 0 _ 6 g三乙醯氧基硼氫化 鈉及2 0 0 m 1無水四氫呋喃之混合物在室溫攪拌4日。將反 應混合物濃縮,加水,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以無水硫 酸鈉乾燥後,蒸除溶劑,所得殘渣用矽膠柱層析(溶出溶劑 :乙酸乙酯/正己烷=2/3)精製,得中間體N-(5-(3-異丙基胺 苯氧基)-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將此中間體溶 在2 00ml甲醇,加2.02g 15 %鈀-碳,在氫氣下室溫激烈攪 拌2.5小時。反應終了後,濾除觸媒,蒸除溶劑,得標題 化合物(1 2.0 g,產率8 1 % )。 Ή-NMR ( DMS0-de)(5: 1.08( 6H, d7 J=6.4Hz ), 1.29( 9H, s ), 2.98( 3H, s ), 3.40-3.47( 1H, m ), 4.78( 2H, s ;重水添加而消失),5·45( 1H,d,J=7.8Hz ;重水 添加而消失),5.96( 1H,d,J=7.2Hz X 6·07( 1H,t, X 6.20 ( 1H,dd, l 及 1,9Hz ), 6.60( 1H, s ),6.71( 2H,s ),6,93( 1H,t,J=8.lHz ). 參考例3 N-( 5-(3-溴苯氧基)-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 於含2.5 g氫化鈉(5 5重量。/◦)之5 0 m 1無水N 5 N -二甲基甲 醯胺懸浮液中加l〇.〇g 3-溴苯酚,冰冷下攪拌15分。次滴 下16.6g N-(5-氯-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於 70ml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者,在100°C攪拌3小時。将 反應混合物濃縮,加水,以3 N鹽酸中和,以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液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以無水硫酸鈉乾燥。從窣# -43- 200403055 液蒸除乙酸乙酯,析出之不溶性沈澱以己烷洗淨後濾取, 減壓下乾燥,得標題化合物(2〇.2g,產率83%)。 1H-NMR ( CDC13 ) δ : 1.24( 9H,s ),3.19( 3H, s ),6·97( 1H, dd,J二9,0 及 2.4Hz ), 7.22( 1H, d, J=7.9Hz ), 7.29 ( 1H, d, J=1.7Hz ), 7.42-7.51( 3H, m ),8.03 ( 1H, d, J = 9.0Hz). 參考例4 N-(5-(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 第三丁酯 7 0 0.0 m g參考例3所得N - ( 5 - ( 3 -溴苯氧基)-2 -硝苯基)-N -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0.24 ml異丁基甲基胺、15 1.0 mg 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1 1 5 · 7 m g 2 -(二環己膦基)聯苯及 2 7 7 · 7 m g第三丁氧基鉀懸浮在4 m 1無水甲苯,在1 0 0 °C攪拌 1 . 5小時。反應混合物中加水,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以 飽和食鹽水洗淨,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後,蒸除溶劑,所 得殘渣用矽膠柱層析(溶出溶劑:乙酸乙酯/正己烷=1/7)精 製,得標題化合物(2 0 4 · 2 m g,產率2 9 % )。 1H-NMR ( CDC13 ) δ : 0.80(6H, d, J=6.6Hz), 1.25( 9H, s ), 1.88-2.01( 1H, m ),2.85(3H, s), 2.95(2H, d, J=7.3Hz), 3.14(3H, s), 6.20-6.27( 2H, m ), 6.43( 1H, dd, J=8.8 R 2.2Hz ), 6.72-6.83( 2H, m ), 7.11( 1H, t, J=8.lHz ), 7.81 ( 1H, d, J=9.5Hz ). 參考例5 N-(2-胺基- 5- (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苯基)_N_甲基胺 甲酸第三丁酯 2 04.2 mg參考例4所得n-(5-(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 200403055 -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溶解於l〇ml乙醇,力口 1 0 0.0 m g 1 0 %鈀-碳,在氫氣下室溫激烈攪拌2.5小時。反 應終了後,濾除觸媒,蒸除溶劑。所得殘渣用矽膠柱層析 (溶出溶劑:乙酸乙酯/正己烷=1/4— 1/3)精製,得標題化合 物(1 4 5 · 4 m g,產率 7 7 °/〇)。 Ή-NMR ( CDCla) δ : 0.9〇(6H, d, J=6.6Hz)5 1.57( 9H, s ), 1.98^2.09( 1H, m ),2.92(3H, s), 3.06(2H, d, J=7.3Hz), 3.13(3H, s), 3.64(2H,s;重水添加而消失)· 6.30( 1H, t, J=2.2Hz), 6.35( 1H? dd, J=8.1 2.2Hz ), 6.70-6.88( 3H, m ), 7.08 ( 1H, t, J=8.2Hz ), 7.25*7.31(1H, m). 參考例6 (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 5 ml (4-溴苯氧基)第三丁基二甲基矽烷、2.9ml異丁基甲 基胺、4 5 8.0 mg乙酸鈀、1.2g 2-(二-第三二膦基)聯苯及2.9g 第三丁氧基鈉懸浮在40ml無水甲苯,在100 °C攪拌1.5小 時。濾除觸媒後,加水,萃取液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以無 水硫酸鈉乾燥後,蒸除溶劑,所得殘渣用矽膠柱層析(溶出 溶劑:乙酸乙酯/正己烷= 1 /40— 1 /2 0)精製,得標題化合物 (3.83g,產率 64%)。 O-NMR ( CDC13) δ : 0·16(6Η,s), 0.91(6H, d,J=6,6Hz),0.97(9H, s), 1.94·2、05(1Η, m), 2.87(3H, s), 2.98(2H, d, J=7.3Hz), 6.57(2H, d3 J-8.8Hz), 6.72(2H, d, J=8.8Hz). 參考例7 N-(5-(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2-硝苯基)甲胺 3.83g參考例6所得(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第三丁基 二甲基矽烷溶解於2 0 m 1無水四氫呋喃,加2 0 m 1之1 Μ氟 化四正丁基銨-四氫呋喃溶液,在室溫攪拌3 0分。將反應 -45- 200403055 混合物濃縮,加水,以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以飽和食鹽 水洗淨’在無水硫酸鈉上乾燥後,蒸除溶劑,所得殘渣用 矽膠柱層析(溶出溶劑:乙酸乙酯/正己烷=1 / 5 )精製。所得 沈澱用4 N鹽酸-1,4 _二噚烷溶解,在室溫攬拌3 〇分。將反 應液濃縮,以乙醚洗淨後,得中間體4 -異丁基甲胺苯酚. 一鹽酸鹽。將含此中間體5 0 0 · 0 m g及2 · 6 g碳酸鉀之2 0 m 1 無水N,N-二甲基甲醯胺懸浮液在室溫攪拌15分。次加 6 64.7mg N-(5-氯-2-硝苯基)-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於 1 5 0 °C攪拌3小時間。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加水,以乙酸乙 酯萃取。萃取液以飽和食鹽水洗淨,以無水硫酸鈉乾燥後 ,蒸除溶劑,所得殘渣用矽膠柱層析(溶出溶劑:乙酸乙酯 /正己烷=1/30)精製,得標題化合物(2 5 6.1 mg,產率34%)。 1H-NMR ( CDC13 ) (5 : 0.96(6H, d, J=6.8Hz), 2.0〇-2.13(lH, m), 2.92(3H3 d, J=5.9Hz)3 2.98(3H5 s)} 3.12(2H, d, J=7.8Hz), 6.19-6.23(2H, m)5 6.68(2H, d, J-8.8Hz), 6.96(2H, d, J=8.8Hz), 8.13(lH, d, J=9.8Hz). 參考例8 N-(2-甲基- 5-(4-(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苯基)甲胺 參考例5之Ν-(5-(3·(異丁基甲胺基)苯氧基)-2-硝苯基) -N-甲基胺甲酸第三丁酯代之以參考例7所得N-(5-(4-(異 丁基甲胺基)苯氧基)-2-硝苯基)甲胺,仿參考例5製得標題 化合物。 1H-NMR ( CDC13 )δ: 0.88(6H, d, J=6.6Hz), 1.94-2.04(lH, m), 2.77(3H, s)5 2.87(3H, s), 2.99(2H; d, J=7.3Hz), 3.22(2H, s), 6.16(1¾ dd, J=8.1 及 2.5
Hz),6,33(1H, d,J=2.5Hz),6.57(1H,d, J二8.1Hz), 6.59(2H,d,J二8·8Ηζ),6·8 7(2H, d, J-8.8Hz). -46- 200403055 試驗例1 投與5-(4-(6-(4-胺基-3, 5-二甲苯氧基)-卜甲基_1H-苯并 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 -二酮(化合物X)或 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_甲基-1H_苯并咪唑-2_基甲 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化合物γ)而血液稀釋,心肥大 作用之利尿劑倂用投與之改善效果。 C5 7BL/ksj-db/db小白鼠(雄性,5週齡)從日本克力亞購 入,自由攝取飼料(F2,船橋農場),自來水,馴化1週。 從6週齡之小白鼠在非絕食下由尾靜脈採血經肝素被覆之 血球容積管1支。離心後,採集血漿,血糖値以自動分析 裝置(Gluc〇rderGXT(A&T))測定。採血時也測定體重,分一 組4隻使血糖値與體重大致相等。對照組只投與飼料,其 餘各組均投與PPAR γ活性化劑(化合物X或化合物Y),利 尿劑倂用組則將利尿劑(氟謝密德、阿米洛來德、氫氯噻疊 氮或螺甾內酯)使各藥物在飼料以規定濃度含有來調製而 投與。組之構成如以下a〜k組。括弧內表示藥物濃度。 a組對照組 b組化合物X(〇 . 〇 〇 1 %)投與組 c組化合物X (0.0 0 1 %)及氟謝密德(0 · 1 %)倂用組 廿組化合物X(0.001%)及阿米洛來德(0.0 0 3 %)倂用組 e組化合物X (0.0 0 1 %)及氫氯噻疊氮(0 . 1 %)倂用組 f組化合物X (0.0 0 1 %)及螺甾內酯(0 · 1 %)倂用組 g組化合物γ (〇 . 〇 3 °/〇)投與組 h組化合物Y (〇 . 〇 3 % )及氟謝密德(0 . 1 % )倂用組 -47- 200403055 i組化合物Y(0.03%)及阿米洛來德(ο ·〇〇3%)倂用組 J組化合物Υ(〇·〇3%)及氫氯噻疊氮(〇.1°/〇倂用組 k組化合物Υ(〇·〇3%)及螺甾內酯(0.1%)倂用組 小白鼠分1組/1籠飼育,攝食·飮水自由攝取。以分組之 曰爲第〇日’測定第7日之體重後,非絕食下由尾靜脈採 血經肝素被覆之血球容積管1支,離心後,採集血漿,血 糖値以自動分析裝置(G 1 u c 〇 r d e r G X T (A & Τ))測定。小白鼠在 乙醚麻醉下心採血,採取全血約5 0 0 μί,立即移入經ED ΤΑ 被覆之採血管,充分混和,予以抗凝固處理。從採血死亡 之小白鼠採取心藏,測定重量。採取之全血以血液自動分 析裝置(Κ X - 2 1 Ν,S y s m e X )測定紅血球、血紅素等血液學參 數,觀察血液之稀釋。 各組中平均値及標準機差如表1及第1圖。 表1 群 血糖値 (mg/dl) 心重量 (g) 血球容積 (%) 紅血球數 (xlOOOOcell/μΙ) 血紅素 (g/dl) a 594±44 0.104±0.002 57·4±〇·7 954±14 1 5 ·6±0.2 b 222±6 0·118土0.004 49.2+12 794±1 9 1 3.0±0.3 c 2 1 2± 1 5 0.092±0.002 53 .0±0.4 879±10 14·3±〇. 1 d 2 5 8±22 0.083±0.002 52.7+0.6 8 8 0±1 5 14.2±0.2 e 2 3 2±9 0·111±0.003 5 1 ·7±〇·4 8 4 3 ±8 1 3 . 7±〇.1 f 213±1 7 0·106±0.003 5 1 .2±〇·8 849±33 13.8±〇·5 g 1 84±6 0. 1 24±(K003 47·0±1.4 7 6 5 ±2 1 1 2.5±0.3 h 180±1 5 0.096±0.001 54·4±1·1 9 0 3 ±2 1 14.6土0.3 i 193土 1 1 0.080±0.003 52·4±〇·8 897±14 14.3土0.2 j 1 95±1 3 0. 109±0.003 50.5±0.7 832±13 1 3·6±0.2 k 1 68土 1 〇 0· 106±0.002 49.1+0.8 819±1 5 1 3·3±0.2 (平均値±標準機差) -48 - 200403055 血糖値在化合物X或化合物Y單獨投與組(b組及g組) 顯著下降。 各利尿劑與各化合物之倂用中對血糖値下降作用無影響 ;不減弱作用。 心重量在化合物X或化合物Y之各單獨投與組(b組及g 組)增加1 〇 m g以上,因利尿劑之倂用而增加之程度被抑制。 血球容積、紅血球濃度、血紅素濃度在化合物X或化合 物Y之各單獨投與(b組及g組),均顯著降低,但由利尿劑 之倂用而降低程度被抑制。 由以上結果得知,與被視爲P P A R r活性化劑之副作用因 血槳量增加之血液稀釋(血球容積及紅血球數降低)及血槳 量之增加關連之心肥大,因與利尿劑倂用而抑制。現在市 售之PPAR τ活性化劑之羅吉克力達宗、匹歐克力達宗等以 體液貯留爲原因之浮腫·心衰竭成問題,這次之結果,顯示 這些PPAR r活性化劑特有之副作用可與利尿劑倂用而減 輕〇 又阿米洛來德其利尿作用本身雖弱,但在強力利尿劑之 氟謝密德倂用組中利尿劑投與量之1 /3,則可得同等以上顯 著之倂用效果。(d組及i組)。 由以上得知,將利尿劑與PPAR r活性化劑倂用,則維持 PPAR r活性化劑之藥效,只將副作用專一減輕。又在阿米 洛來德倂用組,呈現超乎ENaC抑制劑之利尿作用之強度 以上之顯著倂用效果。呈現這種顯著倂用效果之原因,可 推定PPAR r活性化劑爲使EnaC之發現亢進,ENaC抑制 -49- 200403055 劑阿米洛來德呈現更強倂用效果。 試驗例2 5-(4-(6-(4-胺基-3, 5-二甲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 -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化合物X )之藥效及對 體液貯留作用之各利尿劑之倂用效果 6週齢購入之Zucker fatty老鼠(SLC ’靜岡)馴化環境1 週後供實驗。飼育在1籠2、3隻施行,飼料(F 2,船橋農 場)及水予以自由攝取。 實驗開始當日之上午實行體重測定及採血,依體重、血 糖値、血中中性脂質濃度、血球容積、紅血球數爲基準,1 組5隻分5組施行。對照組只投與飼料,其餘各組均投與 化合物X( l〇m g/ml 0.5 %羧甲基纖維素(CMC)溶液懸浮),利 尿劑倂用組投與利尿劑[氟謝密德(l〇〇mg/ml 0.5%CMC溶 液懸浮)、氫氯噻疊氮(l〇〇mg/ml 0.5%CMC溶液懸浮)、螺 甾內酯(1001!^/〇112 0%丁〜6611 8 0/8 0 %丙二醇溶液懸浮)]。各 藥物均用極量。藥物之投與各藥物均lml/kg,每日午後1-3 點施行。採血於實驗開始當日、第7日、第1 4日由尾靜脈 經肝素及EDTA處理之毛細管各2支來施行。 組之構成爲對照組及以下(i)〜(iv)組。 (i)組 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 (i i)組 化合物X及氟謝密德倂用組 (i i i)組 化合物X及氫氯噻疊氮倂用組 (iv)組 化合物X及螺甾內酯倂用組 血糖値、中性脂質、血球參數在採血當日測定。血糖値 -50- 200403055 及血球參數用自動分析裝置(血糖値:G 1 u c 〇 r d e r G X - Τ,A & Τ , ’血球參數·· K X - 2 1 N,S y s m e x )測定。紅血球、中性脂質 依吸光度法套組(三甘油酯-E Test Kowa,和光純藥)測定。 ώι槳容量之測定用艾凡藍之色素稀釋法。 結果如第2及3圖。 化合物X(1 〇mg/kg)連投2週,中性脂質顯著降低,同時 觀察到因體液貯留而血液稀釋(血球容積及紅血球數之降 低),實際上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i)組)血槳容量顯著增加 。又觀察到因長期體液貯留爲原因推察之心肥大。 _ 各利尿劑所用之用量縱然與化合物X倂用也對化合物X ^ 之藥效(中性脂質降低作用)無大影響。又氟謝密德倂用組 ((Π)組)之體重,則未如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i)組)增力口, 呈比對照組低之値。氫氯噻疊氮倂用組((i i i)組)之體重也未 如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i)組)增加。 由以上結果,利尿劑皆有抑制血液稀釋之傾向。又在這 次實驗對血液稀釋(血槳容量之增加)·心重量增加之抑制作 用爲按氟謝密德 > 氫氯噻疊氮 > 螺甾內酯之順序。 鲁 試驗例3 5-(4-(6-(4-胺基-3, 5-二甲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 -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化合物X)之藥效及對 體液貯留作用之各利尿劑之倂用效果 6週齡購入之Zu eke r fatty老鼠(SLC,靜岡)馴化環境1 週後供實驗。飼育在1籠2、3隻施行,飼料(F 2 ’船橋農 場)及水予以自由攝取。 -51- 200403055 貫fe開始當日之上午實行體重測定及採血,依體重、血 糖値、血中中性脂質濃度、血球容積、紅血球數爲基準,1 組5隻分5組施行。對照組只投與飼料,其餘各組均投與 化合物X ( 1 〇 m g / m 1 0 · 5 %羧甲基纖維素(c M C )溶液懸浮),利 尿劑倂用組投與阿米洛來德(〗〇 1Ώ g / 1T11水溶液懸浮)。藥物 之投與各藥物均lml/kg,每日午後點施行。採血於實 驗開始當日、第1 4日由尾靜脈經肝素及e D T A處理之毛細 管各2支來施行。 組之構成爲對照組及以下(v)〜(vii)組。 (v) 組 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 (vi) 組 化合物X及阿米洛來德倂用組 〇ii)組 阿米洛來德單獨投與組 血糖値、中性脂質、血球參數在採血當日測定。血糖値 及血球參數用自動分析裝置(血糖値:Glucorder GX-T,A&T ,血球參數:KX-21N,Sysmex)測定。中性脂質依吸光度 法套組(三甘油醋-E T e s t K 〇 w a,和光純藥)測定。血獎容量 之測定用艾凡藍之色素稀釋法。 結果如第4及5圖。 化合物X (1 0 m g / k g)連投2週,中性脂質顯著降低,同時 觀察到因體液貯留而血液稀釋(血球容積及紅血球數之降 低)’實際上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v)組)血槳容量顯著增加 。又觀察到因長期體液貯留爲原因推察之心肥大。 阿米洛來德所用之用量縱然與化合物X倂用((v i)組)也 對化合物X之藥效(中性脂質降低作用)無大影響。反觀副 200403055 作用之血攸稀釋(血藥容量增加)·㈣量增加,在倂用組未 知化合物X單獨投與組增加,呈比對關低之値。 由以上結果’得知阿米洛來德與p p A R ^活性化劑倂用, 則維持PPAR r活性化劑之藥效,只將副作用專一減輕。 試驗例4 5-(4_(6_甲氧基甲基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 D疋· 2,4-一嗣之鹽酸鹽(化合物A)及利尿劑氟謝密德同時 丰又與之心臟重量增加及浮腫之呈現改善作用 (1 )心臟重量增加及循環血槳量之增加 5-(4-(6 -甲氧基-1-甲基_11{_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 噻哩陡-2,4-二酮之鹽酸鹽(2〇〇111§/14/心)〇對雌,^^老鼠 (7週齡’日本查爾斯河)強制經口投與3及7日後,循環血 藥量依艾凡藍法測定並測定心臟重量。結果如表2。 表2 投與量 對於對照組比 心臟重量 循環血槳量 3 1 .03a) 1 · 1 8 a ) * 7 1 .22b)* * 1 .30b)** 註· a),η = 5 〜6; b),η = 1 2 · * 5 p < 0.0 5 ; ? P^^O.O^Stu dent's t-test) 循環血槳量在投與3日後顯著增加,心臟重量在7日後 顯著。故5-(4-(6-甲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基甲氧基) 苄基)噻唑啶_2,4-二酮之鹽酸鹽反複投與之心臟重量增加 ,參與起因於P P A R τ之活性化之循環血槳量之增加起因之 - 53- 200403055 二次容量負荷。 (2)5-(4-(6 -甲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 噻唑啶-2,4 -二酮之鹽酸鹽投與對循環血槳量及心臟重量增 加作用及對浮腫利尿劑氟謝密德倂用投與之改善效果 5-(4-(6 -甲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 噻唑啶-2,4-二酮之鹽酸鹽(2〇〇!^/1^)對雌^31&1老鼠(7週 齢,日本查爾斯河)強制經口投與7日,氟謝密德(120mg/kg 、2 4 0m g/kg)與混合飼料倂用投與。結果如第3圖及表3。 表3 化合物A 200 200 200 氟謝密德 0 120 240 褐色細胞組織 12/12 12/12 10/12 胸腺間質 1/12 0/12 0/12 (平均胸腺重量(m g ) 52 1.4 4 5 0.6 375.9) 皮下組織 1/12 0/12 0/1 2 6/1 2 2/12 0/12 由於氟謝密德之倂用投與,起因於5-(4-(6-甲氧基-1-甲 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之鹽 酸鹽之循環血槳量之增加回復,也未心臟重量之增加。同 時紅血球數之減少也回復。故再確認心臟重量之增加與循 環血槳量之增加關連。又紅血球之減少也爲循環血槳量之 增加起因之變化。更確認與5-(4-(6 -甲氧基-1-甲基-1H -苯 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之鹽酸鹽之投 與關連發現之浮腫及胸水之發現也減輕’這些變化與循環 -54- 200403055 血槳量之增加關連。 試驗例5 5-(4-(6-甲氧基-1-甲基-1H_苯并咪唑-2_基甲氧基)苄基)噻 口坐D定-2,4 -二酮之鹽酸鹽(化合物A )之投與對血槳量增加、 心臟重量增加作用之利尿劑阿米洛來德之倂用投與之改 善效果 實驗用Zucker fatty老鼠(7週齡,SLC,靜岡),分1組 5隻’使體重、血槳量、血中中性脂質濃度、血球容積値 及紅血球之平均呈近似値,飼料(F 2,船橋農場)及水自由 攝取。對照組只投與飼料,其餘各組均將5 - (4 - (6 -甲氧基 -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_2,4 -二酮 之鹽酸鹽(1 m g / m i 0.5 %羧甲基纖維素(c M C )溶液懸浮) 1 ml/kg強制經口投與,氟謝密德倂用組將氟謝密德 (1 0 0 m g / m 1 0 · 5 % C M C溶液懸浮)1 m 1 / k g、阿米洛來德倂用 組將阿米洛來德(10mg/ml蒸餾水懸浮)imi/kg強制經口投 與1 4日。在第1 4日絕食1晚,在第1 5日由尾靜脈經肝 素及EDTA處理之毛細管採血。 血槳量及血球參數之測定用自動分析裝置(血糖値: Glucorder GX-T,A&T,血球參數:K-1000,Sysmex)測定 。中性脂質依吸光度法套組(三甘油酯-E Test Kowa,和光 純藥)測定’胰島素濃度及列普亭濃度之測定用RIA套組 (R a t I n s u 1 i n RI A K i t,L i n c ο 1· e s e a 1. c h,I n c )。循環血槳容量 之測定用艾凡藍之色素稀釋法。 結果如弟7圖。 -55- 200403055 5_(4-(6 -甲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 噻唑啶-2,4 -二酮之鹽酸鹽投與組η Ο M A - R,及中性脂質顯 著降低。同時也觀察到因血槳量之增加所致之血液稀釋 (血球容積及紅血球數降低)及長期血槳量增加關連之心臟 重量增加)。 反觀氟謝密德投與組及阿米洛來德倂用組,血液之稀釋 (血球容積及紅血球數降低)及心臟重量之增加被抑制,循 環血槳量之增加也顯著被抑制。又阿米洛來德其利尿作用 本身雖弱,以強利尿劑氟謝密德倂用組中利尿劑之投與量 之1 /1 〇,呈現同等以上顯著之倂用效果。 又各利尿劑以所用之用量與5 - (4 - ( 6 -甲氧基-1 -甲基-1 Η -苯并咪唑-2 -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之鹽酸鹽倂 用,其藥效血糖降低作用及中性脂質降低作用未減弱。 由以上得知,利尿劑與PPAR r活性化劑倂用,則維持 P P A R r活性化劑之藥效,只將副作用專一減輕。 更在阿米洛來德倂用組,呈現超乎EN a C抑制劑之利尿 作用強度之顯著倂用效果。此等顯著之倂用效果之原因, 推定爲因PP AR r活性化劑使EnaC之發現亢進,故ENaC 抑制劑阿米洛來德呈現更強倂用效果。 試驗例6 (1 )利尿劑氟謝密德之對5 - ( 4 - ( 6 - ( 4 -胺基-3,5 -二甲苯氧基) -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化合物X)之抗腫瘤活性之影響,及由(2)化合物X誘發之 浮腫,心肥大之利尿劑氟謝密德之倂用投與之改善效果 -56 - 200403055 (1 )對人大腸癌株WiDr之腫瘤增殖抑制活性 - 1組1 0隻之BALB/c裸鼠(雌性,9週齡:日本克力亞) , 之皮下移植人大腸癌株WiDr (從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購入)之腫瘤片(5mmx 5mm)。被檢化合物中 PPAR r活性化齊!J之化合物X懸浮在〇.5 %羧甲基纖維素 (CMC,岩井化學)溶液,以img/kg或i〇mg/kg之用量經口 投與。又利尿劑之氟謝密德(SIGMA)懸浮在0.5 %CMC溶液 ,以40mg/kg或8 0mg/kg之用量經口投與。投與程序乃將 P P AR r活性化劑與利尿劑兩者在移植次日〜第4日、7日 · 〜11日、14曰〜18日、21日〜25日與28日〜32曰及35 " 日之共2 5次施行。 效果之判定乃將腫瘤之短徑(mm)及長徑(mm)以電子數 位尺(三豐公司)計測,腫瘤片移植後第3 5日之腫瘤增殖抑 制率(GI%)以如下計算式算出。 GI ( % ) = ( 1 - A / B ) X 1 0 0 A :化合物投與組第3 5日之平均腫瘤體積(* ) B :無處置對照組第3 5日之平均腫瘤體積(* ) · * :腫瘤體積乃指1/2 X [腫瘤長徑]X [腫瘤短徑]2 用至此時經時測定之腫癌體積,將對擔癌對照組之各試 驗組之顯著差檢定反複測定分散分析。檢定之2組間呈 p < 0 · 0 5時視爲顯著。 化合物X與利尿劑氟謝密德之倂用之腫瘤增殖抑制活 性如表4。 -57 - 200403055 表4 投與群 擔癌 對照群 化合物X 1 Omg/kg 氟謝密德 40mg/kg 氟謝密德 80mg/kg 化合物X 1 Omg/kg + 氟謝密德 40mg/kg 化合物X 1 Omg/kg + 氟謝密德 80mg/kg 腫瘤增殖 - 38* 4 11 39* 40* :P<〇.0 1 由上述結果顯示,化合物X單劑投與呈顯著抗腫瘤活性 ’利尿劑氟謝密德本身無抗腫瘤活性,且將化合物X與氟 謝密德倂用投與也未減弱化合物X之抗腫瘤活性。 (2)投與小白鼠之心重量與紅血球數之測定 由化合物X投與之心肥大之程度乃在腫瘤片移植後第 3 5日之最終投與次日令小白鼠在乙醚麻醉下安樂死,從各 實驗組4隻摘出心臟,測定其濕重。測定之小白鼠之腫瘤 體積換算爲腫瘤重量(1 m m3 = 1 m g )從小白鼠體重扣除,算出 小白鼠實體重。用這些數値算出平均心重量/體重(各組個 體之心重量/各組個體之實體重)之各實驗組之平均。 因化合物X投與之浮腫程度由循環血槳量之增加伴隨 之紅血球數降低來判定。即腫瘤片移植後第3 5日之最終 投與次日對各組4隻小白鼠從眼窩採血,紅血球數以 K X - 2 1 N ( S y s n e X )測定。 在各實驗組之心重量/體重及紅血球數乃以同週齡之非 擔癌B a 1 b / c裸鼠之間施行S t u d e n t1 s -1 e s t之顯著性差檢定 -58- 200403055 。檢定之2組間呈p<〇. 〇5時視爲顯著。 化合物X與氟謝密德倂用投與時之平均紅血球數,平均 心重量/體重如第8、9圖。 由以上結果得知,10 mg/kg化合物X之投與、平均紅血 球數顯著減少、及平均心重量/體重之顯著增加。他方面 將氟謝密德40mg/kg或80mg/kg與化合物X倂用投與,則 這些現象被抑制。由這些得知,因PPAR r活性化劑投與 之浮腫與心肥大之發現可投與利尿劑來減輕。
製劑例 錠齊U 將製造例之化合物(30.0g)、利尿劑(30.0mg)、乳糖 (4 0 8.Omg) >玉米澱粉(50.0mg)及硬脂酸鎂(2.0mg)混合, 以打錠機打錠,使1錠爲5 0 0 mg之錠劑。此錠劑必要時可 予以加衣(宜糖衣)。
注射齊U 將1 . 5重量%之製造例1之化合物及1 . 5重量%之利尿劑 在1 〇容量%之丙二醇中攪拌,次以注射用水作成一定容量 後,滅菌而製造。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依本發明,P P AR r活性化劑與利尿劑倂用,則可預防或 治療投與PPAR 7活性化劑時發生之心肥大、浮腫、體液 貯留、胸水貯留等副作用。 又依本發明,P P A R r活性化劑與利尿劑倂用,則可無減 弱其制癌活性,而減輕浮腫及心肥大之發現,故可當作醫 -59- 200403055 藥(尤其胃癌、肺癌、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胰臟癌 , 、肝癌、白血病、頭頸部癌、脂肪肉瘤等癌之預防劑或治 · 療劑或細胞增殖抑制劑)。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乃示投與各化合物對血液之稀釋、心肥大作用之 利尿劑倂用投與之改善效果。 第2及3圖乃示各化合物之藥效及對體液貯留作用之各 利尿劑之倂用效果。 第4及5圖乃示各化合物之藥效及對體液貯留作用之各 _ 利尿劑之倂用效果。 ' 第6圖乃示化合物A及利尿劑氟謝密德同時投與之心臟 重量增加及浮腫之發現改善作用。 第7圖乃示化合物A投與對血槳量增加、心臟重量增加 作用之利尿劑之改善作用。 第8、9圖乃示化合物X投與對浮腫、心肥大之利尿劑 之改善作用。 -60-

Claims (1)

  1. 20040305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含有利尿劑及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因子活性化受體 (PPAR) r活性化齊ϋ之醫藥組成物。 2 .如申日円專利範圍弟1項之醫藥組成物,宜中p p a r γ活性 化劑爲:¾自1種或2種以上如下式(丨)稠合雜環化合物 R
    Z [式中X爲苯并咪唑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α丨之i 個基取代), Y 1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z爲
    R爲氫原子、Cu烷基 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 C7-! !芳烷基(可有選自
    Cl·6烷氧基、鹵素原子、羥基 代基群α 2之丨或2個基取代) 取代基群a 3之基取代)’ m爲1〜5之整數, 取代基群 C 7 - 1 1 、C 1 - 6 烷基、C κ 6烷氧基、 芳烷氧基、鹵素原子、羥篡 暴、C】· 1 1 g曰肪族醯氧基 〜61 - 200403055 火完石荒甚 ;,L 、鹵化c 1 ·6烷基、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f 1或2個基取代)、c0.1()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α之1〜5個基取代)及Cl,,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α 3之1〜5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代基群α2」爲(^·6院基、C7-ii芳院基、C6_1()芳 基、Cl^i脂肪族醯基、芳烷羰基及C7_n芳香族醯 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α 3」爲由Cj_6院基、Ci·6院氧基、_素原 子、經基、硝基、C 6 〇芳基、鹵化c 6院基及胺基(可 有選自取代基群α 2之1或2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但5-(4-(6-甲氧基甲基苯并咪唑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4 -二酮除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X爲如下式:
    (式中,W1及W2各自爲氫原子或選自取代基群以丨之基), 「取代基群α 1」爲(^6烷基·、Cl6烷氧基、c卜1 1芳 烷氧基、鹵素原子、羥基、C ! ·!】脂肪族醯氧基、c 烷 硫基、鹵化c!_0烷基、硝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Q 2之基1或2個取代)、C6_1()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之基1〜5個取代)及c^H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Q 2 之基1〜5個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爲氯原子 -62- 200403055 或C 1 _ 6院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W 1爲甲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W 2爲C ! _ 6烷氧基或C 7. ! !芳烷氧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W2爲苄氧基。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Y 1爲氧原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m爲1。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 R爲氫原子。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 0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Z爲下式基: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PPAR r活性 化劑爲1或2種以上選自如下式(III)取代稠合雜環化合物
    [式中R1爲
    200403055 代)或吡啶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ia之1〜4個基取代), R5爲由氫原子、鹵素原子、羥基、Cy烷基、鹵化c 1 -( 院基、Cl-6院氧基、Cl.6院硫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β3之基取代)、環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p 2 $ 1〜3個基取代)、Cno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02之j 〜3個基取代)、C^6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 $ i 〜3個基取代)、C6_1G芳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02之J 〜3個基取代)、C?-!6芳烷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 $ 1〜3個基取代)、C 6 · i 〇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 1〜3個基取代)、C!_7脂肪族醯氧基、含有氮原子之4〜 7員飽和雜環基、含有氮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雜環_ 、硝基或氰基, R6爲氫原子、C〗-6烷基、C0_1G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yS 2之1〜3個基取代)或C^6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8 2之1〜3個基取代), Y4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E1爲=CH-基或氮原子], R2爲氫原子、鹵素原子、羥基、Cm烷基、鹵化Ci 6 烷基、C〗^烷氧基、C!_6烷硫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3 3之基取代)、Cm環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石2之 -64 - 200403055 1〜3個基取代)、C6」ο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1 〜3個基取代)、(:?_10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1之1 〜3個基取代)、Cm芳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2之1 〜3個基取代)、C*7_i6芳院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02之 1〜3個基取代)、C6_1G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0 2之1 〜3個基取代)、Ci·7脂肪族酸氧基、含有氮原子之4〜7 員飽和雜環基、含有氮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雜環基、 硝基或氰基, R3爲如下式基
    A2爲Cm伸烷基, γ3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取代基群々1 a」爲鹵素原子、羥基、C】_6烷基、_ 化院基、Cl·6院氧基、Ci_6院硫基、胺基(可有選自 取代基群/3 3之基取代)、Cno環烷基(可有選自取代g 群Θ 2之1〜3個基取代)、Cm 〇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万2之1〜3個基取代)、C^6芳烷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石2之1〜3個基取代)、Cno芳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 ^ 2之1〜3個基取代)、C?-!6芳烷氧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65- 200403055 群/5 2之1〜3個基取代)、c 6 · 1 〇芳硫基(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点2之1〜3個基取代)、C ! J脂肪族醯氧基、含有氮原 子之4〜7員飽和雜環基、含有氮原子之5或6員芳香族 雜環基、硝基及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々2」爲由鹵素原子、羥基、C 1 -6烷基、_ 化C!-6烷基、Cl_6烷氧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万3 之基取代)、C 6 · 1 〇芳基及硝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3 3」爲由Ci.1()j:完基、C6-1()芳基、c7_16 芳院基、Cm脂肪族醯基、Cm!芳香族醯基、C8_12芳香 脂肪族艦基、CU-11環院羰基及含有氮原子之5〜6員芳 雜環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 1爲如下式
    1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5爲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或丨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S 氫原子。
    中R6爲甲基。
    中γ4爲氧原子。
    -66- 200403055 取代基群/3 1 b」乃由鹵素原子、c ! _ 6烷基、鹵化c , < k基、胺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θ 3之基1或2個取代) 、含有氮原子之4〜7員飽和雜環基及含有氮原子之5或 6員芳香族雜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3 3」乃由Ci-IG院基、C6-10芳基、C7-I6 芳;C完基、c】.7脂肪族醯基、C7_! !芳香族醯基、C8_12芳脂 族醯基、C4_M環烷羰基及含氮原子之5〜6員芳香族雜 環羰基而成之取代基群。 1 8 .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丨2〜1 6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Y爲氧原子。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i 6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R2爲氫原子。 2 0 ·如申g靑專利範圍第1 2〜1 9項中任一^項之醫樂組成物,其 中A2爲亞甲基。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20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R3爲下式: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2〜2 1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式(ΠΙ)爲如下式(IIIa)基
    (Ilia) -67- 200403055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pp AR τ活性 化劑爲1或2種以上選自如下式(^ ν)胺衍生物
    :8Va3^)a4—丫 (IV) [式中R7爲胺甲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1之1或2個 基取代)、硫胺甲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丨之丨或2個 基取代)、5貝醯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τ丨之丨個基)或羰 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7 1之1個基), R8及R9各自爲氫原子、Ci-I0烷基、Cno芳基(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r 2之i〜3個基取代)或c7_i6芳烷基(芳基部 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2之1〜3個基取代), A3、A4及A5各自爲單鍵或Ci 6伸烷基, Y5、Y6及Y7各自爲氧原子或硫原子, E2爲=CH-基或氮原子, Ar爲苯環或萘環, 乙爲Al•環上之;1〜4個取代基,各爲氫原子、Ci 6烷 基C 6 ·1G方基(可有进自取代基群7 2之1〜3個基取代) 或C7-U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了 2之1〜3 個基取代), 「取代基群r 1」爲Cl.1Q烷基、鹵化Ci6烷基、C3ic 環烷基' cm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τ 3之丄〜3個基 取代)' 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73之i 〜3個基取代)、C4-h環院簾基、芳香族酿基(芳基部 ~68- 200403055 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之丨〜3個基取代)、c8i7芳院碳 基(方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之丨〜3個基取代)、5 戈6貝方香族雜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γ 3之1〜3個基 取代)、5或6員芳香族雜環羰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τ 3 之 3個基取代)、C 1 ·6烷磺醯基、鹵化C ! _ 6烷磺醯基 C H 〇方磺醯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3之1〜3 個基取代)及(:7_10芳烷磺醯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代基 群r 3之1〜3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r 2」爲烷基、鹵化Cl_6烷基、Ci_6院 氧基、鹵素原子、羥基、Cno芳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4之1〜3個基取代)、Chu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選自取 代基群r 4之1〜3個基取代)、氰基、硝基及胺基(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r 4之1或2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取代基群7 3」爲c 1 _ 6院基、鹵化C ! _ 6院基、C ! _ 6院 氧基、鹵素原子、羥基、氰基、硝基、C3_1G環烷基、c6_10 芳基(可有選自Cu烷基、鹵化c】_6烷基、Ch6烷氧基及 鹵素原子之1〜3個基取代)、C7_16芳烷基(芳基部分可有 選自院基、鹵化院基、Ci.6院氧基及鹵素原子 之1〜3個基取代)、C ! _7脂肪族醯基、C ! _7脂肪族醯氧基 、胺基、二Ci.6烷胺基及伸烷二氧基而成之取代基 群, 「取代基群T4」爲Cl-l〇fei基、C6-i〇方基(可有選自 Cu院基、鹵化Cm烷基、Cl·6院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 〜3個基取代)、C 7 _ ! 6芳院基(芳基邰分司有選自C ! _ 6院基 -69- 200403055 、鹵化C 6烷基、C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3個基取 代)、c!_7脂肪族醯基、C4_! !環烷羰基、c7_! !芳香族醯 基(可有選自Cm烷基、鹵化Cm烷基、C!_6烷氧基及鹵 素原子之1〜3個基取代)、c8-17芳烷羰基(芳基部分可有 選自Cm烷基、鹵化Cm烷基、c!_6烷氧基及鹵素原子 之1〜3個基取代)、5或6員芳香族雜環羰基(可有選自 Ci-6烷基、鹵化Cm烷基、Cu烷氧基及鹵素原子之1 〜3個基取代)而成之取代基群]。 2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7爲磺醯 基(可有選自取代基群r 1之基1個)。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 7爲磺醯 基(有選自c】_6院基、鹵化c] 6烷基及c6_1G芳基(可有選 自取代基群r 3之基1〜3個取代)之基取代)。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R7爲磺醯 基(有C 1 _6院基取代)。 2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26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R8爲氫原子或C!_6烷基。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26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A3爲單鍵。 2 9 ·如申專利範圍第2 3〜2 8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A4爲早鍵。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2 9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A5爲亞甲基。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3〇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70- 200403055 中γ5爲氧原子。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3 1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Υ6爲氧原子。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3 2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Υ7爲硫原子。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3 3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Ε2爲=CH-基。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3 4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Ar爲苯環。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3 5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L爲氫原子或烷基。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醫藥組成物,其中pp Ar r活性 化劑爲5-(4-(6-(4 -胺基-3,5 -二甲苯氧基)-1-甲基-1H -苯 并咪D坐-2-基甲氧基)平基)噻Π坐υ定-2,4-二酮,或 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乙醯卩坐胺(Acetazolamide)、卩坐謝密德(Azosemide) 、阿米洛來德(Amiloride)、異山梨酸酯(Isosorbide)、艾 大克林酸(Ethacrynic Acid)、莰列諾(Canrenone)酸鉀、 氯大利酮(Chlorthalidone)、環戊藤疊氮(Cyclopenthiazide) 、聚噻疊氮(Polytliiazide)、螺留內酯(Spiro nolactone)、 德拉謝密德(Torsemide)、三阿姆特連(Triamterene)、三 氯甲噻,疊氮(Trichlormethiazide)、氫氯_疊氮 (Hydrochlorothiazide)、氫氟甲 疊氮(Hydroflumethiazide) 、皮列達尼(Piretanide)、普美達尼(Bumetanide)、氟謝密德 (Furosemide)、苄基氫氯噻疊氮(Benzylhydrochlorothiazide) 、五氟吉利德(Penflutizide)、甲氯噻疊氮(Methyclothiazide) 、美多拉宗(Metolazone)及甲氟西德(Mefruside)所選出之 1種或2種以上。 -71- 200403055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選自ENaC抑制劑之1種或2種以上。 4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選自噻疊氮系利尿劑之1種或2種以上。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選自蹄係利尿劑之1種或2種以上。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 7項中任一項之醫藥組成物,其 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4 5 · —種含有利尿劑及PPAR 7活性化劑之癌之預防劑或治 療劑。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其中 PPAR r活性化劑爲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卜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4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或4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或4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或4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72- 200403055 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5 0 · —種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含有利尿劑及PPAR r活性化 劑,具有浮腫、心肥大、體液貯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或 治療作用。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其中 PPAR τ活性化劑爲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坐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或5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或5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或5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5 5 . —種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含有利尿劑及PPAR r活性化 劑,具有起因於PPAR r活性化劑之浮腫、心肥大、體液 貯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或治療作用。 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其中 PPAR τ活性化劑爲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或5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73- 200403055 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或5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 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豐慰ί °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5或5 6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6 〇 .—種含有P P A R r活性化劑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含有 利尿劑而具有浮腫、心肥大、體液貯留或胸水貯留之預 防或治療作用。 6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0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其中 φ PPARr活性化劑爲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 , 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6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0或6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6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0或6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φ 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0或6 1項之癌之預防劑或治療劑, 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65 . —種癌之預防或治療方法,係將利尿劑與PPAR τ活性化 劑同時或相前後分別投與。 6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5項之癌之預防或治療方法,其中 PPAR r活性化劑爲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74- 200403055 5-(4_(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π坐、2·其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6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5或6 6項之癌之預防或治療方法, 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6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5或6 6項之癌之預防或治療方法, 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6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5或6 6項之癌之預防或治療方法, 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7 〇 . —種利尿劑與P P A R τ活性化劑之倂用。 7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0項之倂用,其中P P A R r活性化劑 爲5-(4-(6-(4-胺基- 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 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或 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7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或7 1項之倂用,其中利尿劑爲阿 米洛來德。 7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〇或7 1項之倂用,其中利尿劑爲氫 氯噻疊氮。 7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0或7 1項之倂用,其中利尿劑爲氟 謝密德。 7 5 . —種起因於浮腫、心肥大、體液貯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 方法,包括投與利尿劑。 7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5項之起因於浮腫、心肥大、體液貯 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方法,其中利尿劑爲阿米洛來德。 -75- 200403055 7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5項之起因於浮腫、心肥大、體液貯 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方法,其中利尿劑爲氫氯噻疊氮。 7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5項之起因於浮腫、心肥大、體液貯 留或胸水貯留之預防方法,其中利尿劑爲氟謝密德。 79 · —種利尿劑之使用,用以預防或治療起因於PPAR 7活性 化劑之浮腫、心肥大、體液貯留或胸水貯留。 8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9項之利尿劑之使用,其中利尿劑爲 阿米洛來德。 8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9項之利尿劑之使用,其中利尿劑爲 氫氯噻疊氮。 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9項之利尿劑之使用,其中利尿劑爲 氟謝密德。 83 ·〜種利尿劑之投與,用以預防起因於PPAR r活性化劑之 浮腫、心肥大、體液貯留或胸水貯留。 8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3項之利尿劑之投與,其中利尿劑爲 阿米洛來德。 8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3項之利尿劑之投與,其中利尿劑爲 氫氯曝疊氮。 8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3項之利尿劑之投與,其中利尿劑爲 氟謝密德。 87·〜種醫藥組成物,含有阿米洛來德及5-(4-(6-(4-胺基 -3, 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唑啶-2 5 4 -二酮,或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76- 200403055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 2,4-二酮。 88. —種醫藥組成物,含有氫氯噻疊氮及5-(4-(6-(4-胺基 -3, 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 基)噻1:1坐D定-2,4 -二酮,或 5-(4-(6-(3-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 -二酮。 89. —種醫藥組成物,,含有氟謝密德及5-(4-(6-(4-胺基-3,5-二甲苯氧基)-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甲氧基)苄基)噻 唑啶-2,4 -二酮,或 5-(4-(6-(3 -異丙基胺苯氧基)-1-甲基-1H -苯并味哩-2-基 甲氧基)苄基)噻唑啶-2,4-二酮。
TW092117200A 2002-06-25 2003-06-25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amma atcivetor and a diuretic TW2004030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84462 2002-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3055A true TW200403055A (en) 2004-03-01

Family

ID=2999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7200A TW200403055A (en) 2002-06-25 2003-06-25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amma atcivetor and a diuretic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AU (1) AU2003246187A1 (zh)
TW (1) TW200403055A (zh)
WO (1) WO20040003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3071B2 (ja) 2006-02-09 2013-01-30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抗癌医薬組成物
TW201336497A (zh) * 2007-02-08 2013-09-16 Daiichi Sankyo Co Ltd 噻唑啶二酮化合物之結晶型及其製法
JPWO2010013769A1 (ja) 2008-07-31 2012-01-12 第一三共株式会社 チアゾリジンジオン化合物の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305673A4 (en) 2008-07-31 2011-11-02 Daiichi Sankyo Co Ltd CRYSTAL OF A THIAZOLIDINE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18474A (en) * 1995-06-01 2001-08-08 Sankyo Co Benzimideol derivatives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hem
DE69739828D1 (de) * 1996-12-11 2010-05-12 Dana Farber Cancer Inst Inc Methoden und pharmazeu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zur Inhibition des Tumorwachstums
JP2001507706A (ja) * 1996-12-31 2001-06-12 ザ ソールク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 フォア バイオロジカル スタディズ Ppar―ガンマ活性化物質を使用する新生細胞増殖の結果である疾病状態の処置及びこの処置に有用な組成物
ES2221203T3 (es) * 1997-10-08 2004-12-16 Sankyo Company Limited Compuesto heterociclico fusionado sustituido.
WO2000030628A2 (en) * 1998-11-20 2000-06-02 Genentech, Inc. Method of inhibiting angiogenesis
TR200103183T2 (tr) * 1999-04-07 2002-05-21 Sankyo Company Limited Amin türevi bileşimler
AU2001278738A1 (en) * 2000-08-16 2002-02-25 Sankyo Company Limited Medicinal composition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can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00356A1 (ja) 2003-12-31
AU2003246187A1 (en) 2004-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6499A (en) Sulphenamides
JP5525456B2 (ja) Ampk調節因子
WO2016201354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cancer
US20130183297A1 (en) Method of treating cancers and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hat may be used in practicing said method
CN101222850B (zh) 治疗对药物有抗性的癌症的方法
CS261851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pyridylmethylsulphinylbenzimidazoles
CN105555785B (zh) 作为dyrk激酶抑制剂的2,3-二氢苯并呋喃-5-基化合物
RU2434851C1 (ru) Циклические n, n'-диарилтиомочевины или n, n'-диарилмочевины - антагонисты андрогенных рецепторов, противораков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я
JP2013523766A (ja) キ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のイミダゾリル‐イミダゾール
EA008779B1 (ru) 4-замещённые бензимидазолы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в качестве ингибиторов желудочной секреции
TW200838512A (en) Crystalline forms of a thiazolidinedione compoun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U2014364732B2 (en) Substituted piperidinyl-tetrahydroquinolines and their use as alpha-2C adrenoreceptor antagonists
JP5371246B2 (ja) 転移した腫瘍の治療
TW200538452A (en) Novel 4-benzimidazol-2-ylpyridazin-3-one derivatives
WO1992012976A1 (en) Use of pyridine compound as selective drug and novel pyridine compound
TW200843766A (en) Treatment of melanoma
RU2184113C2 (ru) Новые соединения
CN102140099A (zh) 新的吡啶衍生物
MX2007013741A (es) Uso de derivados de pirimidilaminobenzamida para el tratamiento de mastocitosis sistemica.
TW200403055A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a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 gamma atcivetor and a diuretic
JPH0633253B2 (ja) 新規なベンズ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
JP2002510293A (ja) 抗潰瘍剤として新規なベンゾイミダゾール誘導体、それら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を含有する薬学的組成物
JPH0348680A (ja) 抗菌剤
WO2014086102A1 (zh) 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吲哚满酮衍生物
CN105658645A (zh) 作为mpge-1抑制剂的哌啶基苯并咪唑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