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303123A -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 Google Patents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303123A
TW200303123A TW092102364A TW92102364A TW200303123A TW 200303123 A TW200303123 A TW 200303123A TW 092102364 A TW092102364 A TW 092102364A TW 92102364 A TW92102364 A TW 92102364A TW 200303123 A TW200303123 A TW 2003031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complementary
optical
signal
bina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2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mothy E Dimmick
Heider N Ereifej
Kenneth J Ritter
Original Assignee
Optiu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ium Corp filed Critical Optiu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3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312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04B10/2513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 H04B10/2513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due to chromatic dispersion using pulse shaping at the transmitter, e.g. pre-chirping or dispersion supported transmission [D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pr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7Duo-binary; Alternative mark inversion; Phase shaped binary transmission

Description

200303123 玖、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係相關於2002年2月8日提出申請之審查中 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其檔案編號爲OPT-005,此處以引用 的方式將其倂入本文中。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資料傳輸器。明確地說,本發 明係關於相較於慣用的NRZ光纖光學傳輸器更能夠容忍光 纖色散與非線性現象之光學資料傳輸器。 【先前技術】 在資訊的年代中,對於低成本高資料容量之資料網路 的需求與日倶增。造成此項需求的原因甚多,例如網際網 路與全球資訊網的快速成長便是其中一項原因。網際網路 與全球資訊網中線上使用者的數量不斷地增加,使得因爲 需要極大量頻寬之應用(例如語音與視訊資料流以及檔案傳 送)的不斷增加而大幅地提高對於頻寬的需求。 在提高電信網路頻寬的領域中,光纖傳輸扮演著非常 關鍵的角色。與銅纜比較起來,光纖可提供更高的頻寬, 而且比較不會受到各種電磁干擾及其它不良效應的影響。 因此,對於高速資料率與長距離的資料傳輸而言,其係一 種較佳的媒體。 在非常高速的資料率中,光纖傳輸線中的色散現象會 導致波形惡化,因而變成標準單模光纖中的一項限制因素 。雖然有色散位移光纖可以使用,而且該種光纖在光纖傳 200303123 輸波長中的色散情況非常的低;不過卻已經安裝了大量的 標準單模光纖。因此,非常需要有容忍色散之光學資料傳 輸系統。 可以使用關聯性編碼技術來增強對光纖色散與其它非 線性效應的容忍度。關聯性編碼技術(亦稱爲部份響應信號 處理)係於I960年代所發展出來的。其中一種關聯性編碼 技術稱爲雙二進制信號處理。雙二進制編碼處理最先係由 A.Lender 於 1963 年在 1963 年 5 月的 IEEE Trans. Commun· Electron,vol. CE-82第214-218頁中所發表的文章,名稱 爲用於高速資料傳輸之雙二進制技術(Duobinary Technique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〇 雙二進制(DB)信號的產生方式係藉由將一二進制位元 序列延遲一個完整的位元,然後於原始的位元序列中加入 該延遲二進制位元序列。舉例來說,可參看Franck等人所 提出的美國專利案第5,917,638號。該DB信號可以下面的 方式來表示: DB^nii + mi.! (1) 該DB信號係一三位準序列,其頻寬爲該二進制位元 序列m之頻寬的一半。雙二進制編碼處理可將欲進行傳輸 之具有兩個位準的二進制資料信號映對至具有三個意義値 或位準的三位準信號,以縮減該信號的頻寬。舉例來說, 可參看Pdce等人所提出的美國專利案第5,867,534號。被 該接收器所接收到的信號則係利用三個位準進行解譯,而 非以兩個位準進行解譯。縮減該信號的頻寬之後便可減少 200303123 因色散現象所導致的波形惡化結果。 已經有人利用光學信號來實現雙二進制編碼處理,其 利用的係一偏壓於正交點處的馬赫-曾德爾(Mach-Zehnder) 干涉調變器,並且以一三位準強度的檢波器作爲接收器。 舉例來說,可參看 X.Gu 及 L.C.Blank 於 Electronics Letters Vol.29 No.25第2209-2210頁中所發表的文章,名稱爲100 公里標準光纖之10GB/S未重複三位準光學傳輸(10GB/S unrepeatered three-level optical transmission over 100km of standard fibre)(收錄於 1993 年 10 月 8 日)。 已經有人提出使用二位準(開、關)方式的光學雙二進制 傳輸系統。舉例來說,可參看K.Yonenaga、S.Kuwano、 S.Norimatsu 及 N.Shibata 於 Electronics Letters Vol.31 Νο·4 第302-304頁中所發表的文章,名稱爲無接收器靈敏度降 級之光學雙二進制傳輸系統(Optical duobinary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no receiver sensitivity degradation》(收錄方令 1994年12月7日)。因爲典型的光學檢波器可響應於與振 幅相對的光強度,所以可在該檢波器處自動完成解碼,並 且不需要進行雙二進制解碼。該系統規定處於「開」狀態 之信號的相位的値必須爲「〇」或「7Γ」。該等兩個「開」 狀態對應的係該雙二進制信號中的「+1」與「-1」狀態, 而該「關」狀態對應的則係該雙二進制信號中的「〇」狀態 〇 該光學雙二進制信號的產生方式係藉由驅動一具有推 拉操作之雙驅動的馬赫-曾德爾調變器。其可利用兩個雙二 200303123 進制編碼器從原來的二進制信號中產生出用以驅動該馬赫-曾德爾調變器的兩個雙二進制信號。該等兩個雙二進制信 號則會被送至該馬赫-曾德爾調變器的兩個電極中。該雙二 進制信號中的「〇」狀態等於零位準;而對於推拉操作而言 ,「+1」與「-1」狀態的大小相同,但是算術符號相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容忍色散之光學資料傳輸器會實施前置編碼 。前置編碼可於該線路速率下達成,或於較低的速率下達 成(如果有使用多工器的話)。利用平方律檢波器於接收器來 實施解碼。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可以採用小於一個完整位 元週期的延遲。 相較於習知的光學傳輸器,本發明的容忍色散之光學 資料傳輸器受到色散影響的程度約爲四分之一。而且本發 明的容忍色散之光學資料傳輸器亦比較不會受到光纖非線 性現象的影響,並且可以較高的功率位準進行傳輸,由於 抑制了載波的大小,所以可以傳輸更長的距離。 因此,於其中一項觀點中,本發明係具體實現一種包 括一前置編碼器的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前置編碼器可 將一輸入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輸出位置處的二進制前置編 碼資料信號以及互補輸出位置處的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前置編碼器係一串列前置 編碼器。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前置編碼器係一平行前置編碼器 ,其具有η組平行資料輸入用以接收η組平行資料。該平 11 200303123 行前置編碼器會利用該等η組平行資料於η組平行輸出處 產生η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該平行前置編碼器亦包括一 多工器,其具有分別被耦合至該平行前置編碼器之該等η 組平行輸出的η組平行資料輸入。該多工器會分別產生輸 出位置處的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互補輸出位置處 的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亦包括一被耦合至該前置編碼器之 輸出與互補輸出中其中一者的延遲元件。該延遲元件會將 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 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該延遲元件輸出處的另一者延遲一 段時間,該段時間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 位元週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會將該互補二進制前 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 相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時間,該時間係介於該二進制前置 編碼資料信號之位元週期的0.4倍至0.9倍之間。於其中一 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包括一可變的延遲元件。於其中一 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經過選擇之後可增加包含該光學資 料傳輸器之通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該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包括一差動放大器,其具有 一被耦合至該延遲元件之輸出的第一輸入,以及一被耦合 至該前置編碼器之輸出與互補輸出中其中一者的第二輸入 。該差動放大器可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該互 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位置處的 12 200303123 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互補差動輸出位置處的互補四位準資 料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四位準資料信號包括最小振幅 、第一中間振幅、第二中間振幅以及最大振幅。該最小振 幅與該最大振幅的平均値實質上等於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 第二中間振幅的平均値。 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亦包括一光學資料調變器,其具有 一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之差動輸出與互補差動輸出中其 中一者的資料輸入。該光學資料調變器可響應該四位準資 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以便對 被送至該光學資料調變器之光學輸入處的光學信號的振幅 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後的光學輸出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包括一單輸入 零響聲的馬赫-曾德爾調變器。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 料調變器包括一被耦合至該差動輸出與該互補差動輸出中 另一者的第二資料輸入。該光學資料調變器可響應該四位 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以便對該光學輸入 信號的振幅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後的光學輸出信號。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包括一差動輸入的馬 赫-曾德爾調變器。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調變器包括一經過選擇的預設 操作點,當該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質等於該四位準資 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時,該調變後的 信號之強度會最小。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調變器包括— 13 200303123 經過選擇的預設操作點,當該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質 等於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而且該 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質等於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 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時,該輸出光學信號之強度會 最小。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亦包括一偏壓 電壓源,其可調整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 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的平均振幅,用以改變該光學資料調 變器之操作點。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包括一 濾波器,其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之差動輸出與互 補差動輸出中其中一者的輸入,以及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光 學資料調變器之資料輸入的輸出。該濾波器可縮減該四位 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的頻 寬。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濾波器可提供一可調整之截止 頻率。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包括第 一濾波器與第二濾波器中至少其中一者。該第一濾波器包 括一被耦合至該差動輸出的輸入,以及一被耦合至該調變 器之第一資料輸入的輸出。該第二濾波器包括一被耦合至 該差動放大器之互補差動輸出的輸入,以及一被耦合至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之第二資料輸入的輸出。該等第一與第二 濾波器可分別縮減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 信號的頻寬。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與第二濾波器 14 200303123 中至少其中一者可提供一可調整之截止頻率。 於另一項觀點中,本發明係具體實現一種用於編碼一 光學資料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一輸入資料信號轉換 成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 資料信號。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將該輸入資料信號轉換成 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包括將η組平行資料信號轉換成n組平行前置編碼 資料信號,並且對該等η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信號進行多 工處理,以產生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 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該方法亦包括藉由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 遲一段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的 時間,以產生一延遲資料信號。於其中一實施例中,產生 該延遲資料信號包括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 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 一段介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之位元週期的0.4倍至 0.9倍之間的時間。 於另一實施例中,產生該延遲資料信號包括延遲一段 時間,以便提高使用該方法來編碼一光學資料信號之通信 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該延遲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 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另 一者轉換成一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 15 200303123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四位準資料信號包括最小振幅、第 一中間振幅、第二中間振幅以及最大振幅。該最小振幅與 該最大振幅的平均値實質上等於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 中間振幅的平均値。 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利用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 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來調變一光學信號,從而產 生一具有四個振幅位準的調變後光學輸出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相對於該最小 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 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以便提高使用該方法來編碼 一光學資料信號之通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於另一實施 例中,相對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 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包括對該 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 者進行濾波處理。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相對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 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 其中一者包括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 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小 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當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 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實質等於包含該四位準資 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之該等 四個位準之振幅的平均値時,該調變後的光學輸出信號之 16 200303123 振幅便實質爲零値。 【實施方式】 圖1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00的 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104。該傳輸器100 包括一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該串列雙二進制前置 編碼器102具有一串列資料輸入104,其可接收一輸入資料 信號。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亦具有一輸出106以及 一互補輸出,用以分別產生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該傳輸器100亦包括一延遲元件110,其具有一被耦合 至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之互補輸出108的輸入112。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0會將該互補二進制前 置編碼資料信號相對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延遲一 段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 〇 該傳輸器100亦包括一差動放大器114,其具有一被耦 合至該延遲元件Π0之輸出120的第一輸入118,以及一被 耦合至該前置編碼器102之輸出1〇6的第二輸入122。於另 一實施例中(圖中未顯不),該延遲兀件11 〇係被親合於該雙 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之輸出106與該差動放大器114之 第二輸入122之間。於此實施例中,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 器102之互補輸出108則係被直接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 之第一輸入11 8。 於另一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該延遲元件11〇係被耦 17 200303123 合於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之互補輸出108與該差動 放大器114之第一輸入118之間。第二延遲元件(圖中未顯 示)則係被耦合於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之輸出106與 該差動放大器114之第二輸入122之間。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則可將該延遲元件110整合至一 條纜線(圖中未顯示)中,該條纜線可將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 器102之互補輸出108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第一輸 入118。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0則包括該條纜線 本身,透過該條纜線來傳播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 號便可產生該延遲。於此實施例中,該條纜線的長度必須 經過選擇以對應該延遲。 該差動放大器114可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124 之上的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輸出126之上的互補差 動信號-g⑴。該差動信號g(t)以及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都係 四位準資料信號。四位準資料信號意謂著該差動信號g⑴ 以及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皆包括四個(4個)有意義的數値或 位準。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存在一偏壓網路(例如T型偏壓源 128),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 動信號-g⑴中其中一者。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T型 偏壓源128係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用 以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於 另一實施例中,則係由該差動放大器114產生一含有偏壓 18 200303123 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⑴。 此外,該傳輸器1〇〇包括一光學資料調變器130。本發 明之傳輸器100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光學資料調變器。於 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係一差動輸 入的馬赫-曾德爾干涉(MZI)資料調變器,其具有分別被耦 合至該差動放大器Π4之差動輸出124與互補差動輸出126 的第一資料輸入132與第二資料輸入134。 差動輸入MZI資料調變器的優點非常多,因爲與單輸 入的MZI資料調變器比較起來,其僅需要較低的驅動電壓 。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每個輸入所需要的驅動電壓 僅爲一單輸入資料調變器(圖中未顯示)所需要的驅動電壓的 一半導體裝置。 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114係以推拉 的方式直接驅動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因此,於此實 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114既是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 的驅動器;同時也是一放大器,用以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 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 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傳輸器100進一步包 括一濾波器135,其會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差動輸 出124與互補差動輸出126中其中一者,並且會被耦合至 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輸入132與第二資料輸 入134中其中一者。該濾波器135可縮減該四位準資料信 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的頻寬。於其 19 200303123 中一實施例中,該濾波器135可提供一可調整之截止頻率 〇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傳輸器100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爐波器1 3 5與一第二濾波器1 3 7。該第一濾波器1 3 5 會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H之差動輸出124,以及被耦合 至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輸入132。該第二濾波 器137則會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互補差動輸出126 ,以及被耦合至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134 。該等第一濾波器135與第二濾波器137可分別縮減該四 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的頻寬。於其中一 實施例中,該等第一濾波器135與第二濾波器137中至少 其中一者可提供一可調整之截止頻率。 該資料調變器130亦包括一光學輸入136,用以從一光 源(例如雷射138)接收一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130可響 應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 -g(t)+vbias對一連續波光學信號的振幅進行調變,並且產生 一經過調變的光學輸出信號。 與習知的NRZ光纖傳輸器及先前技術中的雙二進制傳 輸器比較起來,該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對於光纖色散效 應的容忍能力比較強,其至少部分原因係因爲該延遲元件 110所產生的延遲小於一個完整的位元週期而使得該經過調 變的光學信號之光學振幅會以零値爲中心進行震盪。當該 信號沿著該條光纖進行傳播時,該等震盪結果會趨於衰減 成零値,因而便可保留1位準的振幅,而且不會損及零位 20 200303123 準的信號品質。該等震盪的峰値係出現在該等位元的邊界 處,因此該等震盪並不會損及消失率(extinction rate)。在 先前技術具有完整位元週期之延遲時間的雙二進制信號中 ,則不會出現該些震盪情形。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爲一單輸入 零響聲的馬赫-曾德爾調變器(圖中未顯示)。於此實施例中 ,該零響聲的MZI調變器包括一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 114之差動輸出124與互補差動輸出126中其中一者的單一 輸入。該零響聲的MZI調變器可由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 互補差動信號-g(t)中其中一者來驅動。 與操作於相同位元率的光學資料調變器比較起來,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130的頻寬比較低,其係因爲用以驅動該 調變器130的四位準資料信號具有較低頻寬的關係。因此 ,本發明的傳輸器1〇〇可以使用較廉價的光學資料調變器 ,從而便可降低該光學資料傳輸器1〇〇總體的成本。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之前置設 定偏壓點的設計可使其不需要使用一分離的偏壓電壓。於 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包括一分離的輸入( 圖中未顯示)用以施加一偏壓電壓給該調變器130。於此實 施例中,會施加一分離的偏壓電壓源(圖中未顯示)給該輸入 ,以便設定該調變器的操作點。 於操作中,該光學傳輸器100會在該雙二進制前置編 碼器102的串列資料輸入104處,以1/T的位元率接收一 連串的二進制資料位元(d)流,其中T爲該位元週期。該雙 21 200303123 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會對該等二進制資料位元(d)進行編 碼。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則會在該雙二進制前置編 碼器102的輸出106處及互補輸出1〇8處分別產生一二進 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m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 叾。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可根據下面的公式產生該二進制前 置編碼位元序列m : mfmM ㊉ < (2) 其中i爲位元指標,而㊉爲邏輯互斥或(XOR)運算元。 時間變動電氣信號m⑴及;^t)則分別對應該二進制前置編 碼位元序列m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 該延遲元件110會將該互補前置編碼資料信號5⑴相對 於該前置編碼資料信號m⑴於時間上產生延遲。於其中一 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0會將該互補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4t)相對於該前置編碼資料信號m⑴於時間上實質產生介 於0.4T至0.9T之間的延遲長度。最佳的時間延遲則係取決 於該等信號的頻寬以及該差動放大器114的線性特性。舉 例來說,當頻寬爲位元率之百分之七十五(75%)而且是一線 性差動放大器時,最佳的時間延遲約爲0.75T。 該差動放大器Π4會接收該前置編碼資料信號m(t)以 及該延遲互補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並且將該二進制前 置編碼資料信號m⑴以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w(t)分別轉換成該差動輸出124之上的四位準資料信號g(t) 以及該互補差動輸出126之上的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t) 。該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的表示如下: 22 200303123 g(t)=k(m(t)-m(t- r )) (3) 其中k是該放大器的增益。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差 動放大器114並非AC耦合。於此實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 114包括一 DC偏壓位準,因此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便 會變成,而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則會變成- g ⑴+ V0ffSet。 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τ型偏壓源128會增加一 偏壓電壓Vbias給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用以產生一 含有DC偏移偏壓電壓之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t)+Vbias。 因此,該差動放大器114與該T型偏壓源128便會產生兩 個信號,即該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偏壓 電壓之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_g(t)+Vbias。 該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偏壓電壓之 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t)+Vbias與雙二進制編碼信號的差異 在於其總共有四個位準,也就是該等信號除了具有最大與 最小位準之外,還具有兩個中間位準。該等中間位準的形 狀就如同峰値出現於該等位元槽之邊界處的漣波。 該差動輸入(MZI)資料調變器130會接收雷射138所產 生的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130亦會從該差動放大器114 與該T型偏壓源128接收該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以及該含 有DC偏移偏壓電壓之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t)+Vbias。該 資料調變器130會產生一經過調變的光學資料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114的增益經過選 擇之後,會使得該差動輸入MZI資料調變器130所接收到 23 200303123 的g(t)之峰至峰振幅變成Vtt。於另一實施例中,當該資料 調變器爲單輸入零響聲的調變器(圖中未顯示)時,該差動放 大器114的增益經過選擇之後則會使得g(t)之峰至峰振幅 變成2Vtt。該些實施例對應的便係經由該調變器的最大光 學傳輸。 由該傳輸器1〇〇所傳輸的信號可藉由二進制強度直接 檢波法直接進行解碼或還原。將所接收到的光學振幅信號 平方之後便可達到二進制強度直接檢波的目的。因爲對光 學振幅進行平方係一平方律光學檢波器之固有功能,因此 並不需要於該接收器處提供特殊的處理功能便可還原該原 始的二進制資料序列d。 圖2A顯示的係可配和本發明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使用的 MZI資料調變器之被傳輸光學振幅傳輸特徵200。該MZI 資料調變器可能是一單輸入零響聲的MZI資料調變器或是 一差動輸入MZI資料調變器。 根據本發明,該MZI資料調變器係由一四位準輸入資 料信號202加以驅動。該四位準輸入資料信號202可能是 直接被送至一單輸入零響聲的MZI調變器的輸入處,或是 藉由將信號送至該差動輸入MZI資料調變器之兩個輸入處 之後而產生出來的一差動信號。該MZI資料調變器會產生 一經過調變的光學振幅資料信號a(t) 204,其爲一雙極性信 號並且包括四個振幅位準。該調變器偏壓電壓經過選擇之 後,當該四位準輸入資料信號202等於包含該四位準輸入 資料信號202之該等四個位準之平均値時,該MZI資料調 24 200303123 變器的光學輸出便會成爲零値。 圖2B顯示的係可配合本發明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使用的 MZI資料調變器之被傳輸光學強度傳輸特徵。該四位準輸 入資料信號202可能是直接被送至一單輸入零響聲的MZI 調變器的輸入處,或是藉由將信號送至該差動輸入MZI資 料調變器之兩個輸入處之後而產生出來的一差動信號。該 MZI資料調變器會產生一光學強度資料信號I(t) 212,其於 零強度處具有最小値並且與該光學振幅資料信號a(t) 204( 圖2A)的平方成正比。 圖3顯示的係圖1中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00作業的代 表性位元序列與信號300。該等位元序列與信號300係代表 一會產生0.75T之延遲時間的延遲兀件110(圖1),該0.75T 之延遲時間對應的係頻寬約爲該位元率之百分七十五(75%) 時的最佳時間延遲。 代表性二進制資料位元圖形302顯示的係位元率等於 1/T時(T爲位元週期),二進制資料位元4的代表性信號流 。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圖形304顯示的係經過該雙二進制 前置編碼器1〇2(圖1)處理之後,對應於二進制資料位元圖 形302中之二進制資料位元序列d的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 序列m。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圖形306顯示的係經過 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處理之後,對應於二進制資料 位元圖形302中之二進制資料位元dn的互補二進制前置編 碼位元序列叾。 時間變動電氣信號圖形308顯示的係對應該二進制前 25 200303123 置編碼位元序’列m的時間變動電氣信號m⑴。延遲互補時 間變動電氣信號圖形310表示的係經過延遲元件110(圖1) 延遲之後的互補時間變動電氣信號。 四位準資料信號圖形312顯示的係由該差動放大器 114(圖1)於該差動輸出124處所產生的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 。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圖形314顯示的係由該差動放大器 114於該互補差動輸出126處所產生的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 -g⑴。該資料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資料信號-g⑴都係四位準 資料信號,因爲經由該延遲元件110所產生的延遲都小於 一個完整的位元週期。如果經由該延遲元件11〇(圖1)所產 生的延遲等於一個完整的位元週期的話(圖中未顯示),那麼 該資料信號g(t)以及該互補資料信號-g⑴便都係三位準之雙 二進制信號。 調變後光學振幅圖形316顯示的係響應該四位準資料 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g⑴而調變之後的調變 光學信號之光學振幅a(t)。該調變光學信號之光學振幅爲一 雙極性信號並且包括四個位準。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圖1)包括 一經過選擇的預設操作點,當該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 質等於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時,該 調變後的光學信號之強度會最小。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130包括一經過選擇的預設操作點,當該 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質等於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 四個位準的平均値,而且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 26 200303123 質等於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時 ,該調變後的光學信號之強度會最小。 該光學振幅信號之該等兩個中間位準的峰値係出現於 該等位元槽之邊界處。該些峰値的符號會不斷地交替,因 此當於色散的影響下而增寬時,其振幅平均値會等於零値 。峰値交替變換的優點在於可以保留相鄰1位準(即最大與 最小位準)的振幅,並且保留零位準的信號品質。如此便可 較先前技藝之三位準雙二進制傳輸方式大幅地改善對色散 的容忍能力。 光學強度圖形318顯示的係響應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而調變之後的光學信號之光學功 率I(t)。該光學功率I⑴會與該光學振幅a⑴的平方成正比 。該光學功率I(t)爲一三位準信號。 由該傳輸器100所傳輸的信號可藉由二進制強度直接 檢波法直接進行解碼或還原。將所接收到的光學振幅信號 平方之後便可達到二進制強度直接檢波的目的。因爲對光 學振幅進行平方係一平方律光學檢波器之固有功能,因此 並不需要於該接收器處提供特殊的處理功能便可還原該原 始的二進制資料序列d。 此外,圖3中所示的代表性位元序列與信號包括一用 以闡述被接收信號s(t)的接收信號圖形320,其代表的係利 用150km長、具16ps/(km.nm)色散係數的光纖進行傳播之 後,於一無雜訊檢波器中所接收到之電氣輸出。與利用雙 二進制信號處理方式進行編碼的信號比較起來,該被接收 27 200303123 信號S(t)於色散容忍能力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改善程度。被接 收位元序列圖形322顯示的則係對應該被接收信號s⑴之被 接收位元序列。 圖4A顯示的係被接收訊號的模擬lOGb/s光學眼圖350 ,該訊號係以圖1中具有一可產生一等於一個完整位元週 期之延遲(l〇〇ps延遲)之延遲元件110的傳輸器100,利用 15 0km長、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與習知的先 前技藝之傳輸器比較起來,該傳輸器1〇〇具有改良的色散 容忍能力。不過,該光學眼圖350中的開口比較窄,表示 會有大量的色散損失。不良的色散容忍能力會表現於符號 間的干擾中,而且該些干擾並非因爲各種組件(例如光纖放 大器)所產生之光學雜訊累積之後所造成的,因爲此等效應 並未涵蓋於模擬圖中。將該延遲元件Π0所產生的延遲時 間降低至小於一個完整位元週期便可改良圖1之傳輸器1〇〇 的色散容忍能力。 圖4B顯示的係被接收訊號的模擬lOGb/s光學眼圖352 ,該訊號係以圖1中具有可產生0.75T延遲(75ps延遲)之延 遲元件110的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00,利用150km長、 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與該使用完整位元週期 之延遲時間的傳輸器1〇〇比較起來,該使用小於一個位元 週期之延遲時間的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會在光學眼圖352 中產生較大的開口。與圖4A中較窄的光學眼開口比較起來 ,圖4B中較大的光學眼開口表示的係爲已經改良對色散的 容忍能力,如此便可降低接收器處的位元錯誤率。 28 200303123 因此,與使用雙二進制編碼處理之先前技術所產生的 三位準信號比較起來,該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00所產生的 四位準信號經過傳播之後可產生較大的光學眼。所以,與 習知的NRZ光纖傳輸器及先前技藝中的雙二進制傳輸器比 較起來,該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對於光纖色散效應及非 線性現象效應的容忍能力比較強。 如前面所討論般,色散容忍能力的改良其至少部分原 因係因爲該延遲元件11〇(圖1)所產生的延遲小於一個完整 的位元週期而使得該光學振幅會以零値爲中心進行震盪。 當該信號沿著該條光纖進行傳播時,該等震盪結果會趨於 衰減成零値,因而便可保留1位準的振幅,而且不會損及 零位準的信號品質。該等震盪的峰値係出現在該等位元的 邊界處,因此該等震盪並不會損及消失率。在先前技藝具 有完整位元週期之延遲時間的雙二進制信號中,則不會出 現該些震盪情形。 爲能產生最高的色散容忍能力,該延遲元件11〇(圖1) 所產生的最佳延遲係取決於該信號頻寬。一般來說,當延 遲降低或信號頻寬增加時,該等震盪的峰値振幅便會提高 。舉例來說,當將信號頻寬限制在該位元率之百分之七十 五(75%)時,該延遲元件110所產生的最佳延遲時間便約爲 0.75T。如此便可使得該四位準信號之中間位準的振幅約爲 該四位準信號之對應峰値振幅的百分之五十(50%)。 圖5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400的 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平行資料輸入406。該平行輸入之 29 200303123 容忍色散之傳輸器400與配合圖1所述之串列輸入之容忍 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相似。 不過,該傳輸器400包括一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402及一分時多工器404。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 包括一平行輸入資料匯流排406,其寬度等於w ;而資料輸 入則爲f至d—n。該平行編碼率則等於i/w乘以等效串列 資料流之位元率。 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會以平行的方式對資 料匯流排406上的資料進行編碼。與配合圖1所述之串列 輸入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比較起來,平行編碼率的速率 較低。因爲可以場可程式化閘極陣列或特定應用積體電路 (ASIC)來實現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所以其成本 比較低廉。利用可程式化閘極陣列或ASIC可大幅地降低該 平行輸入傳輸器400的成本。 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可產生一寬輸出408, 其表示方式如下_· j3[l,w] (4) c:=c::;®d: 其中η爲低速平行資料流之取樣數,而w則是輸入通 道之數量。 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之w寬輸出408會被耦合 至分時多工器404。該分時多工器404會分別在輸出410之 上產生一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m以及在互補輸出412 之上產生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其中 30 200303123 m丨=cS:) ⑸ 其中int(i/w)係當位元率比被送至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 編碼器402之資料輸入…至d(w^的資料信號之位元率快w 倍時’ i/w之商數的整數部份。時間變動電氣信號m⑴及 G⑴則分別對應該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m及該互補二 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S,就如同配合圖1之傳輸器100所 述般。 該平行輸入傳輸器400包括一延遲元件110,其具有一 被耦合至該分時多工器404之互補輸出412的輸入112。此 外,該平行輸入傳輸器400包括一差動放大器114,其具有 一被耦合至該延遲元件110之輸出120的第一輸入11 8,以 及一被耦合至該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410的第二輸入122 〇 於另一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該延遲元件110係被耦 合於該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410與該差動放大器114之 第二輸入122之間。於此實施例中,該分時多工器404之 互補輸出412則係被直接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第一 輸入118 〇 於另一實施例中(圖中未顯示),該延遲元件Π0係被耦 合於該分時多工器404之互補輸出412與該差動放大器114 之第一輸入118之間。第二延遲元件(圖中未顯示)則係被耦 合於該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410與該差動放大器114之 第二輸入122之間。 該差動放大器Π4可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 31 200303123 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124 之上的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輸出126之上的互補差 動信號-g⑴。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都係 四位準資料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存在一偏壓網路(例如T型偏壓源 128),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 動信號-g(t)中其中一者。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T型 偏壓源128係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用 以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 此外,該平行輸入傳輸器400包括一光學資料調變器 130。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係一 差動輸入的馬赫-曾德爾干涉(MZI)資料調變器,其具有分 別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Π4之差動輸出124與互補差動 輸出126的第一資料輸入132與第二資料輸入134。 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亦包括一光學輸入136,用以從 一光源(例如雷射138)接收一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130 可響應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對一 連續波光學信號的振幅進行調變,並且產生一經過調變的 光學輸出信號。 如配合圖1之傳輸器1〇〇所述般,由該平行輸入傳輸 器400所傳輸的信號可以利用二進制強度直接檢波法之接 收器(圖中未顯示)進行還原。會有一(l:w)分時解多工器(圖 中未顯示)對該等被檢測到之信號進行解多工處理,以還原 該輸入資料信號d。 32 200303123 圖6顯示的係可供圖5之平行輸入傳輸器4〇〇使用的 四位元寬(w=4)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電路45〇之一具體 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電路450 包括四個D型正反器452。每個該等正反器452都會於資 料輸入454處接收該等四個輸入資料信號^至d3中其中一 者。每個該等正反器452都具有一被連接至一共用時脈457 的時脈輸入456。 每個該等正反器452之互補輸出458會被連接至一互 斥或閘462之其中一個輸入460。每個該等互斥或閘462之 輸出464會被連接至四個D型正反器468的資料輸入466 。每個該等互斥或閘462之另一個輸入470則會被連接至 該等互斥或閘462中其中一個之輸出464或是被連接至該 等四個D型正反器468中其中一個之輸出472。 每個該等四個D型正反器468之輸出472都可能會被 賴合至一緩衝器474。該四位元寬(w=4)平行雙二進制前置 編碼器電路450具有一四位元寬之平行雙二進制資料輸出 476,用以輸出該等輸出資料信號c。至c3。圖5之平行輸入 傳輸器400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電路。 圖7A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〇〇的 另一具體貫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圖7A之傳輸器 5〇〇與圖1之傳輸器100類似。不過,於此實施例中,於該 等輸入及該差動放大器之間並沒有任何的淨延遲。 該傳輸器500包括一如圖1所述之串列雙二進制前置 33 200303123 編碼器102。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具有一串列資料輸 入104,其可接收一輸入資料信號。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102亦具有一輸出106以及一互補輸出108,用以分別產生 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 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的輸出106係被連接至該 差動放大器114之第二輸入122。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102的互補輸出108係被連接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第一輸 入118。於其它實施例中,則會將一單輸入的放大器(圖中 未顯示)連接至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之輸出106及互 補輸出108中其中一者。於本文中配合圖7B所述之其它實 施例中,並未使用該差動放大器114,而該雙二進制前置編 碼器102則會產生輸出電壓足以直接驅動一調變器的信號 〇 該差動放大器114可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124 之上的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輸出126之上的互補差 動信號_g⑴。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存在一偏壓網路(例如T型偏壓源 128),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 動信號-g⑴中其中一者。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T型 偏壓源128係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互補差動信號_g⑴,用 以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於 另一實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114則包括一偏壓電壓,用 34 200303123 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動信號_ g(t)中其中一者。 該傳輸器500包括一延遲元件no,其具有一被耦合至 該差動放大器114之互補差動輸出126的輸入112。於另一 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0則係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Π4 之差動輸出124。於另一實施例中,則會有一第二延遲元件 (圖中未顯示)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差動輸出124。 該延遲元件110會將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 號-g(t)+Vbias相對於該差動信號g⑴延遲一段時間r,用以 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互補差動信號)+Vbias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τ係表示對應於小於該二進制前置 編碼資料信號之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於其中一實施例中 ,r的範圍介於0.4Τ至0.8Τ之間。爲能產生最高的色散容 忍能力,該延遲元件110所產生的最佳延遲係與該等信號 g(t)及-g⑴的頻寬成函數關係。舉例來說,當該些信號的頻 寬爲該位元率之百分之七十五(75%)時,最佳的延遲時間便 約爲〇 · 6 T。 此外,該傳輸器500包括一光學資料調變器130。於圖 中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係一差動輸入 MZI資料調變器。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 輸入132係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差動輸出124 ;該 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134則係被耦合 至該延遲元件110的輸出120。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當該延遲元件110係被耦合至該 35 200303123 差動放大器114之輸出124時,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 之第一資料輸入132便會被耦合至該延遲元件110的輸出 120,而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134則 會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的互補差動輸出126。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則可將該延遲元件110整合至一 條纜線(圖中未顯示)中,該條纜線可將該差動放大器114之 互補輸出126耦合至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 料輸入134。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〇則包括該條 纜線本身,透過該條纜線來傳播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便可產生該延遲。於此實施例中,該條纜線的長度 必須經過選擇以對應該延遲。 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亦包括一光學輸入136,用 以從一光源(例如雷射138)接收一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 130可響應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 互補差動信號-g(t- r )+Vbias對一連續波光學信號進行調變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偏壓電壓Vbias經過調整之後,當 8〇)+8〇1)-¥15&等於8〇)+8〇〇-¥15&最大値及§的+§〇 r )-Vbias最小値的平均値時,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所 輸出的光學輸出功率便會處於最小的功率位準處。 圖7B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50的 另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圖7B之傳輸器 550與圖7A之傳輸器500類似。不過,於此實施例中,該 傳輸器550並不包括一差動放大器114。該串列雙二進制前 置編碼器552則會產生一信號,用以直接驅動一光學資料 36 200303123 調變器,而不必使用任何的外部放大作用。 該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具有一串列資料輸入 104,其可接收一輸入資料信號。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552亦具有一輸出554以及一互補輸出556,用以分別產生 一差動信號g⑴以及一互補差動信號-g⑴。於其中一實施例 中,該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包括一內部放大器(圖 中未顯示),用以將該等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信號-g(t)放大至足以直接驅動一光學調變器之位準。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存在一偏壓網路(例如T型偏壓源 128),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 動信號-g⑴中其中一者。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T型 偏壓源128係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用 以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 該傳輸器550包括一延遲元件110,其具有一被耦合至 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之互補輸出556的輸入112。該 延遲元件110會將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相對於該差動信號g⑴延遲一段時間r,用以產 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互補差動信號-g(t-r )+Vbias。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τ表示對應於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 資料信號之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 此外,該傳輸器550包括一差動輸入ΜΖΙ資料調變器 130。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輸入132係被 耦合至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之輸出554 ;該差動輸入 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134則係被耦合至該延遲 37 200303123 元件110的輸出120。 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亦包括一光學輸入136,用 以從一光源(例如雷射138)接收一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 130可響應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 互補差動信號-g(t- r )+Vbias對一連續波光學信號進行調變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偏壓電壓Vbias經過調整之後,當 g(t) + g(t-r)-Vbias 等於 g⑴+ 8〇〇-¥1)&最大値及 g⑴+g(t-r )-Vbias最小値的平均値時,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所 輸出的光學輸出功率便會處於最小的功率位準處。 圖8顯示的係圖7A中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00作業的代 表性位元序列與信號。該等位元序列與信號550係代表一 會產生0.6T之延遲時間的延遲元件110,該0.6T之延遲時 間對應的係頻寬約爲該位元率之百分七十五(75%)時的最佳 時間延遲。該等用以顯示圖7A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00作 業情形的代表性位元序列與信號550與該等用以顯示圖1 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1〇〇作業情形的代表性位元序列與信 號300類似,不同的地方僅在於該等位元序列與信號550( 即g⑴與-g(t-r ))都係二進制信號,而非四位準的信號。 代表性二進制資料位元圖形552顯示的係位元率等於 1/T時(T爲位元週期),二進制資料位元(1„的代表性信號流 。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圖形554顯示的係經過該雙二進制 前置編碼器1〇2(圖7A)處理之後,對應於二進制資料位元 圖形552中之二進制資料位元序列d的二進制前置編碼位 元序列m。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圖形556顯示的係經 38 200303123 過該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〇2(圖7A)處理之後,對應於二 進制資料位元圖形552中之二進制資料位元dn的互補二進 制則置編碼位兀序列m。
差動信號圖形558顯示的係該差動放大器114(圖7A) 於差動輸出124處所產生的差動信號g(t)。延遲互補差動 信號圖形560顯示的係該差動放大器114以及可產生0.6T 延遲之延遲元件110所產生的延遲的互補差動信號-g(t-r) 〇 光學強度圖形562顯示的係響應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 延遲互補差動信號-g(t- τ )而調變之後的光學信號之光學功 率I(t)。與配合圖3之光學強度圖形318中所闡述的傳輸器 100所產生之光學功率波形I⑴相同,光學強度圖形562所 顯不的光學功率波形I(t)亦爲一三位準信號,其具有以該等 位元邊界爲中心的較小峰値。 此外,圖8中所示的代表性位元序列與信號包括一用 以闡述被接收信號s⑴的接收信號圖形564,其代表的係利 用150km長、具16ps/(km.nm)色散係數的光纖進行傳播之 後,於一無雜訊檢波器中所接收到之模擬電氣輸出。與利 用具有T延遲之先前技藝中的方法所取得邊界信號處理方 式進行編碼的信號比較起來,圖8中該被接收信號s⑴於色 散容忍能力方面表現出明顯的改善程度。 圖9A顯示的係接收信號的模擬l〇Gb/S光學眼圖600, 該信號係以圖7A中具有一可產生一等於一個完整位元週期 之延遲(lOOps延遲)之延遲元件110的傳輸器500,利用 39 200303123 150km長、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與先前技藝 中慣用的NRZ傳輸器比較起來,該傳輸器500具有改良的 色散容忍能力。不過,該光學眼圖600中呈現出較爲閉合 的形狀,表示利用150km長、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 行光學信號傳播之後,對色散的容忍較差。不良的色散容 忍能力會表現於符號間的干擾中,而且該些干擾並非因爲 各種組件(例如光纖放大器)所產生之光學雜訊累積之後所造 成的,因爲此等效應並未涵蓋於模擬圖中。將該延遲元件 110所產生的延遲時間降低至小於一個完整位元週期便可改 良圖7A之傳輸器500的色散容忍能力。如此作法便可於圖 8所示之光學功率波形562中的位元邊界處產生具最大値的 峰値。該些峰値的優點係可以藉由破壞於光纖色散的影響 下使得該等1位準增寬時而發生的干擾情形,以保留連續1 位準的振幅。 圖9B顯示的係被接收訊號的模擬lOGb/s光學眼圖602 ,該訊號係以圖7A中具有可產生0.6T延遲(60ps延遲)之 延遲元件110的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00,利用150km長、 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與該使用圖7A中完整 位元週期之延遲時間的傳輸器500比較起來,該使用小於 一個位元週期之延遲的容忍色散之傳輸器500會於該光學 眼圖602中產生較大的開口。該較大的光學眼開口表示已 經改良對色散的容忍能力,如此便可降低接收器處的位元 錯誤率。 圖1中傳輸器1〇〇的色散容忍能力大於圖7A中傳輸器 200303123 500的色散容忍能力。圖7A中傳輸器500的色散容忍能力 比較低的原因係因爲並非使用等振幅且相反符號之信號來 驅動該調變器130的關係。如此便會於該光學信號中造成 部份頻率聲響,而對傳播造成不利的影響。 圖10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650的 另一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平行資料輸入。該平行輸入容 忍色散之傳輸器650與配合圖7A所述之串列輸入容忍色散 之傳輸器500相似。不過如配合圖5所述般,該傳輸器650 包括一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及一分時多工器404。 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包括一平行輸入資料匯流 排406,其寬度等於w ;而資料輸入則爲f至d(w-1)。該平 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會以平行的方式對資料匯流排 406上的資料進行編碼。該平行編碼率則等於1 /w乘以等效 串列資料流之位元率。 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之w寬輸出408會被耦合 至分時多工器404。該分時多工器4〇4會以串列資料的方式 分別在輸出410之上產生一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列m以 及在互補輸出412之上產生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位元序 列^,其位元率則比被送至該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402之資料輸入dQ至d^·1)的資料信號之位元率快w倍。 該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410與互補輸出412都係被 連接至一差動放大器114。於另一實施例中則會將一單輸入 的放大器(圖中未顯示)連接至該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410 與互補輸出412。於其它實施例中,則未使用該差動放大器 41 200303123 114,而該分時多工器404則會產生輸出電壓足以直接驅動 一調變器的信號。 該差動放大器114可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124 之上的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輸出126之上的互補差 動信號-g⑴。該等差動信號g⑴以及互補差動信號-g⑴都係 頻寬有限的二位準資料信號。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存在一偏壓網路(例如T型偏壓源 128),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 動信號-g⑴中其中一者。於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該T型 偏壓源128係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互補差動信號-g⑴,用 以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號-g(t)+Vbias。於 另一實施例中,該差動放大器114則包括一偏壓電壓源, 用以增加一偏壓電壓給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互補差動信 號-g⑴中其中一者。 該傳輸器650包括一延遲元件110,其具有一被耦合至 該差動放大器114之互補差動輸出126的輸入112。於另一 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0則係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 之差動輸出124。於另一實施例中,則會有一第二延遲元件 (圖中未顯示)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差動輸出124。 該延遲元件110會將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互補差動信 號-g(t)+Vbias相對於該差動信號g⑴延遲一段時間r,用以 產生一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互補差動信號-g(t-r )+Vbias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r表示對應於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 42 200303123 碼資料信號之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於其中一實施例中, r的範圍介於0.4T至0.8T之間。如配合圖5所述般,爲能 產生最高的色散容忍能力,該延遲元件110所產生的最佳 延遲係與該等信號g⑴及-g⑴的頻寬成函數關係。舉例來說 ,當該些信號的頻寬爲該位元率之百分之七十五(75%)時, 最佳的延遲時間便約爲0.6T。 此外,該傳輸器650包括一光學資料調變器130。於圖 中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光學資料調變器130係一差動輸入 MZI資料調變器。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 輸入132係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之差動輸出124 ;該 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134則係被耦合 至該延遲元件110的輸出120。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延遲元件11 〇則係被耦合至該差 動放大器114之輸出124。於此實施例中,該差動輸入資料 調變器130之第一資料輸入132會被耦合至該延遲元件11〇 的輸出120,而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之第二資料輸入 134則會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114的互補差動輸出126。 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亦包括一光學輸入136,用 以從一光源(例如雷射138)接收一光學信號。該資料調變器 130可響應該差動信號g⑴以及該含有DC偏移電壓之延遲 互補差動信號-g(t- r )+Vbias對一連續波光學信號進行調變 。於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偏壓電壓Vbias經過調整之後,當 g⑴+g(t- r )-Vbias 等於 g⑴+ g(t- r )-Vbias 最大値及 g⑴+g(t-r )-Vbias最小値的平均値時,該差動輸入資料調變器130所 43 200303123 輸出的光學輸出功率便會處於最小的功率位準處。 雖然已經詳細地參考較佳的實施例而特別顯示本發明 且予以說明,不過對於熟習本技術的人士而言應該瞭解的 係,在不脫離本文所界定之本發明精神與範疇下,可對其 進行各種形式上及細節上的修改。 【圖式簡單說明】 (一)圖式部分 配合圖式,便可非常淸楚本發明的優點,其中於不同 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的結構元素與特徵。該 等圖式並不需要等比例縮放,反倒是在闡述本發明之原理 時還會加以放大。 圖1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的一具 體實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 圖2A顯示的係可運用於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中 的MZI資料調變器之被傳輸光學振幅轉換特徵。 圖2B顯示的係可運用於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中 的MZI資料調變器之被傳輸光學強度轉換特徵。 圖3顯示的係圖1中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作業的代表性 位元序列與信號。 圖4A顯示的係爲被接收信號的模擬l〇Gb/S光學眼圖 ,該訊號係以圖1中具有一可產生一等於一個完整位元週 期之延遲(l〇〇ps延遲)之延遲元件的傳輸器,利用150km長 、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 圖4B顯示的係爲被接收信號的模擬l〇Gb/S光學眼圖 200303123 ,該信號係以圖1中具有可產生0.75T延遲(75ps延遲)之延 遲元件的容忍色散之傳輸器,利用150km長、 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 圖5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的一具 體實施例,其包括一平行資料輸入。 圖6顯示的係四位元寬(w=4)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電路之一具體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其可配合圖5之平行 輸入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使用。 圖7A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的另一 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 圖7B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的另一 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串列資料輸入。 圖8顯示的係圖7A中容忍色散之傳輸器作業的代表性 位元序列與信號。 圖9A顯示的係被接收信號的模擬10Gb/s光學眼圖, 該信號係以圖8中具有一可產生一等於一個完整位元週期 之延遲(l〇〇ps延遲)之延遲元件的傳輸器,利用150km長、 16ps/(km.nm)色散的光纖進行傳輸。 圖9B顯示的係被接收信號的模擬10Gb/s光學眼圖, 該信號係以圖8中具有可產生0.6T延遲(60ps延遲)之延遲 元件的傳輸器,利用150km長、16ps/(km.nm)色散的光纖 進行傳輸。 圖10顯示的係根據本發明之容忍色散之傳輸器的另一 具體實施例,其包括一平行資料輸入。 45 200303123 (二)元件代表符號 1〇〇550〇?550 包括串列資料輸入之容忍色散之傳輸 器 102,552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104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552的串 列資料輸入 106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 02的輸出 108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102的互補 輸出 110 延遲元件 112 延遲元件110的輸入 114 差動放大器 118 差動放大器114的第一輸入 120 延遲元件110之輸出 122 差動放大器114的第二輸入 124 差動放大器114的差動輸出 126 差動放大器114的互補差動輸出 128 T型偏壓源 130 光學資料調變器 132 光學資料調變器130的第一資料輸入 134 光學資料調變器130的第二資料輸入 135 濾波器(第一濾波器) 136 資料調變器130的光學輸入 137 第二濾波器 46 138200303123 400,650 402 404 406 408 410 412 450 452,468 454 456 457 458 460 462 464 466 470 472 474 雷射 包括平行資料輸入之容忍色散之傳輸 器 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 分時多工器 容忍色散之傳輸器400的平行資料輸 入 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402的輸出 分時多工器404之輸出 分時多工器404之互補輸出 四位元寬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電 路 D型正反器 正反器452的資料輸入 正反器452的時脈輸入 共用時脈 正反器452的互補輸出 互斥或閘462之其中一個輸入 互斥或閘 互斥或閘462的輸出 正反器468的資料輸入 互斥或閘462的另一個輸入 正反器468的輸出 緩衝器 47 200303123 476 554 556 平行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電路450之 資料輸出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的輸出 串列雙二進制前置編碼器552的互補 輸出
48

Claims (1)

  1. 200303123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光學資料傳輸器,其包括: a) —前置編碼器,用以將一輸入資料信號分別轉換成 輸出位置處的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互補輸出位置 處的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b) —被耦合至該前置編碼器之輸出與互補輸出中其中 一者的延遲元件,該延遲元件會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 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 該延遲元件輸出處的另一者延遲一段時間,該段時間小於 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 c) 一差動放大器,其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延遲元件之輸 出的第一輸入,以及一被耦合至該前置編碼器之輸出與互 補輸出中其中一者的第二輸入,該差動放大器可將該二進 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分別轉換成差動輸出位置處的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互補差 動輸出位置處的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 d) —光學資料調變器,其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 器之差動輸出與互補差動輸出中其中一者的資料輸入,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可分別響應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 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以便對被送至該光學資料 調變器之光學輸入處的光學信號的振幅進行調變,以產生 一調變後的光學輸出信號。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光學資料調 49 200303123 變器包括一單輸入零響聲的馬赫-曾德爾調變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包括一被耦合至該差動輸出與該互補差動 輸出中另一者的第二資料輸入,該光學資料調變器可響應 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以便對該光 學輸入信號的振幅進行調變,以產生一調變後的光學輸出 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光學資料調 變器包括一差動輸入馬赫-曾德爾調變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延遲元件可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 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的一段時 間,該時間介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之位元週期的 0.4倍至0.9倍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四位準資料信號包括最小振幅、第一中間振幅、第二中間 振幅以及最大振幅,該最小振幅與該最大振幅的平均値實 質上等於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的平均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調變器包括一經過選擇的預設操作點,當該四位準資料信 號的振幅實質等於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 均値時,該輸出光學信號之強度會最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50 200303123 調變器包括一經過選擇的預設操作點,當該四位準資料信 號的振幅實質等於包含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 的平均値,而且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的振幅實質等於包 含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之該等四個位準的平均値時,該 輸出光學信號之強度會最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 包括一偏壓電壓源,其係調整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 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的平均振幅,用以改變該 光學資料調變器之操作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前置編碼器包括一串列前置編碼器。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前置編碼器包括: a) —平行前置編碼器,其具有η組平行資料輸入用以 接收η組平行資料,該平行前置編碼器會利用該等η組平 行資料於η組平行輸出處產生η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以 及 b) —多工器’其具有分別被耦合至該平行前置編碼器 之該等η組平行輸出的n組平行資料輸入,該多工器會分 別產生輸出位置處的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互補輸 出位置處的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I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 包括一濾波器’其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之差動輸 出與互補差動輸出中其中一者的輸入,以及具有一被耦合 51 200303123 至該光學資料調變器之資料輸入的輸出,該濾波器可縮減 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 者的頻寬。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該濾波器提供一可調整之截止頻率。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步 包括第一濾波器與第二濾波器中至少其中一者,該第一濾 波器具有一被耦合至該差動輸出的輸入,以及一被耦合至 該調變器之第一資料輸入的輸出,該第二濾波器具有一被 耦合至該差動放大器之互補差動輸出的輸入,以及一被耦 合至該光學資料調變器之第二資料輸入的輸出,該等第一 與第二濾波器分別縮減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 資料信號的頻寬。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該等第一與第二濾波器中至少其中一者係提供一可調整之 截止頻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延遲兀件包括一可變的延遲元件。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該 延遲元件經過選擇之後可增加包含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之通 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18,一種用於編碼一光學資料信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a)將一輸入資料信號轉換成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 52 200303123 號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b) 藉由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 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小於 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以產 生一延遲資料信號; c) 將該延遲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 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另一者轉換成一四位 準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 d) 利用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 至少其中一者來調變一光學信號,從而產生一具有四個振 幅位準的調變後光學輸出信號。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當該四位準 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實質 等於包含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 至少其中一者之該等四個位準之振幅的平均値時,該調變 後的光學輸出信號之振幅便實質爲零値。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將該輸入資 料信號轉換成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二進 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包括: a) 將η組平行資料信號轉換成n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 信號;以及 b) 對該等η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信號進行多工處理, 以產生該一進制則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 編碼資料信號。 53 200303123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產生該延遲 資料信號包括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 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時 間,該時間係介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之位元週期 的0.4倍至0.9倍之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產生該延遲 資料信號包括藉由延遲一段時間,以提高使用該方法來編 碼一光學資料信號之通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該四位準資 料信號包括最小振幅、第一中間振幅、第二中間振幅以及 最大振幅,該最小振幅與該最大振幅的平均値實質上等於 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的平均値。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相對 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一中間振 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以便提高使用該方 法來編碼一光學資料信號之通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相對於該最 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 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包括對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進行濾波處理。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相對於該最 小振幅以及相於該最大振幅來g周整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 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包括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 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 54 200303123 於另一者延遲一段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 位元週期的時間。 27. —種光學資料傳輸器,其包括: a) 轉換構件,用以將一輸入資料信號轉換成一二進制 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b) 產生構件,用以藉由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 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 者延遲一段小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 期的時間,以產生一延遲資料信號; c) 轉換構件,用以將該延遲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二進 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另一 者轉換成一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一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 以及 d) 調變構件,用以利用該四位準資料信號與該互補四 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中一者來調變一光學信號,從而產 生一具有四個振幅位準的調變後光學輸出信號。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用以將該輸入資料信號轉換成一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以及一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的構件包括: a) 轉換構件,用以將η組平行資料信號轉換成η組平 行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及 b) 多工處理構件,用以對該等η組平行前置編碼資料 信號進行多工處理,以產生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以 及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 55 200303123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用以產生該延遲資料信號的構件包括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 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 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該時間係介於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之位元週期的0.4倍至0.9倍之間。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用以產生該延遲資料信號的構件包括藉由延遲一段時間, 以提高使用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之通信系統的色散容忍能力 〇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該四位準資料信號包括最小振幅、第一中間振幅、第二中 間振幅以及最大振幅,該最小振幅與該最大振幅的平均値 實質上等於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的平均値。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進一 步包括調整構件,用以相對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 大振幅來調整該第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 中一者,以便提高使用該光學資料傳輸器之通信系統的色 散容忍能力。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用以相對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 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的構件包括 對該四位準資料信號以及該互補四位準資料信號中至少其 中一者進行濾波處理。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光學資料傳輸器,其中 56 200303123 用以相對於該最小振幅以及相對於該最大振幅來調整該第 一中間振幅與該第二中間振幅中至少其中一者的構件包括 將該互補二進制前置編碼資料信號與該二進制前置編碼資 料信號中其中一者相對於另一者延遲一段小於該二進制前 置編碼資料信號的一個位元週期的時間。 拾壹、圖式 如次頁 57
TW092102364A 2002-02-08 2003-02-06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TW20030312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071,288 US6623188B1 (en) 2002-02-08 2002-02-08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3123A true TW200303123A (en) 2003-08-16

Family

ID=2773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2364A TW200303123A (en) 2002-02-08 2003-02-06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23188B1 (zh)
AU (1) AU2003216138A1 (zh)
TW (1) TW200303123A (zh)
WO (1) WO2003067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4472B1 (en) * 2002-11-18 2004-10-12 Stratalight Communications, Inc. Transmitter and method using half rate data streams for generating full rate modulation on an optical signal
US20040165893A1 (en) * 2003-02-20 2004-08-26 Winzer Peter J. Optical modulator
KR100520648B1 (ko) * 2003-05-16 2005-10-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광 증폭기를 이용한 듀오바이너리 광 전송장치
US7447278B2 (en) * 2003-05-21 2008-11-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7039258B2 (en) * 2003-08-15 2006-05-02 Luxtera, Inc. Distributed amplifier optical modulators
US7515775B1 (en) 2003-08-15 2009-04-07 Luxtera, Inc. Distributed amplifier optical modulator
KR100593998B1 (ko) * 2003-09-25 2006-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리코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 듀오바이너리 전송장치
ATE347197T1 (de) * 2004-04-08 2006-12-15 Cit Alcatel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igitalen signalen über ein optisches übetragungssystem
US7787778B2 (en) * 2004-12-10 2010-08-31 Ciena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polar optical transmitter
US7676161B2 (en) * 2004-12-10 2010-03-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odulation E-field based control of a non-linear transmitter
US7057538B1 (en) * 2005-01-10 2006-06-06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1/N-rate encoder circuit topology
US7734190B2 (en) * 2005-02-24 2010-06-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ptical return-to-zero signals with differential bi-phase shift
GB2428149B (en) * 2005-07-07 2009-10-28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mode optical fibr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92433B2 (en) 2005-08-22 2010-09-0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ptical return-to-zero signals with differential bi-phase shift and frequency chirp
US8317956B2 (en) 2005-09-14 2012-11-27 Greer Robert W System,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adhering preformed thermoplastic traffic control signage to pavement
US20070116476A1 (en) * 2005-11-18 2007-05-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ptical duo binary signals with frequency chirp
ATE493806T1 (de) * 2006-10-05 2011-01-15 Alcatel Lucent Verbessertes psbt system mit beschränkter bandbreite
US8238757B2 (en) * 2007-01-18 2012-08-0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ptical duobinary signals with enhanced receiver sensitivity and spectral efficiency
KR20220026773A (ko) * 2020-08-26 2022-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전력 입출력을 위한 송신기, 수신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9441A (en) 1991-01-18 1992-04-2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Fiber optic external modulator
FR2719175B1 (fr) 1994-04-20 1996-05-31 Cit Alcatel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optique présentant une sensibilité réduite à la dispersion, et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pour la mise en Óoeuvre de ce procédé.
US5543952A (en) 1994-09-12 1996-08-06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FR2734677B1 (fr) 1995-05-24 1997-06-20 Alcatel Nv Procede d'inscription de donnees binaires sur une onde porteuse, notamment optique, et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utilisant ce procede
FR2745451B1 (fr) 1996-02-23 1998-04-17 Cit Alcatel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optique de donnees numeriques
JP3027944B2 (ja) 1996-08-16 2000-04-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ュオバイナリ信号光の生成方法および光送信装置
US5917642A (en) 1996-09-23 1999-06-29 Integrated Optical Components Limited Optical modulator
US5917638A (en) 1997-02-13 1999-06-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uo-binary signal encoding
US6188497B1 (en) * 1997-02-13 2001-02-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uo-binary signal encoding
US5892858A (en) 1997-03-27 1999-04-0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uobinary coding and 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124960A (en) 1997-09-08 2000-09-2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cross-phase modulation compensation
JP4141028B2 (ja) 1998-11-25 2008-08-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デュオバイナリ伝送用の符号変換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送信装置および光受信装置
JP3474794B2 (ja) 1999-02-03 2003-12-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符号変換回路及び符号変換多重化回路
US6424444B1 (en) * 2001-01-29 2002-07-23 Stratalight Communications, In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uobinary multilevel pulse-amplitude-modulated optical signals using finite-state machine-based enco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16138A1 (en) 2003-09-02
US6623188B1 (en) 2003-09-23
WO2003067791A1 (en) 200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3123A (en)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CN101313496B (zh) 产生带频率啁啾的光双二进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722647A (zh) 用于crz-dpsk光学信号生成的方法和设备
CN1571307A (zh) 用于缓解符号间干扰的多信道光均衡器
JP3371857B2 (ja) 光伝送装置
JPH09236781A (ja) 光送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伝送システム
EP16011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Z-DPSK optical signal generation
EP1404036B1 (en)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7280767B1 (en) Half rate precoded data RZ transmitter
JP3984220B2 (ja) デュオバイナリ光伝送装置
KR100492971B1 (ko) 듀오바이너리 광 전송장치
JP4940564B2 (ja) 光送信器及び位相変調方法
CN101141199B (zh) 一种光发送系统及其方法
KR100592878B1 (ko) 전기적으로 대역 제한된 광학적 디피에스케이(dpsk)변조 장치 및 방법
CN1293709C (zh) 双二进制光发射机
KR20050027713A (ko) 듀오바이너리 광 전송장치
TW200302934A (en) Dispersion tolerant optical data transmitter
US7333553B2 (en) Tunable duobinary transmitter
JP3447965B2 (ja) 光送信装置
Kaiser et al. A simple system upgrade from binary to duobinary
Fukuchi et al. 10 Gbit/s-120 km standard fiber transmission employing a novel optical phase-encoded intensity modulation for signal spectrum compression
Wichers et al. Optical duobinary modulation schemes using a Mach-Zehnder transmitter for lightwave systems
Fan et al. Duobinary encoded polarization shift keying (PolSK) modulation in long-haul optic transmission
KR20040046381A (ko) 듀오바이너리 광 전송장치
Costa et al. Evaluation of Optical Fibre Transmission Systems Based on Optical AM-PSK Signal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