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206701U - 卷盘承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盘承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7206701U
CN87206701U CN 87206701 CN87206701U CN87206701U CN 87206701 U CN87206701 U CN 87206701U CN 87206701 CN87206701 CN 87206701 CN 87206701 U CN87206701 U CN 87206701U CN 87206701 U CN87206701 U CN 87206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disc loading
friction
aforementioned
cont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 872067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進作
城户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ashin Den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ashin Den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ashin Den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ashin Denki Co Ltd
Priority to CN 872067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87206701U/zh
Publication of CN87206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206701U/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卷盘承受装置包括立着设置在基座上的卷轴,在旋转自如地装在该轴上的卷盘承受本体上,设置结合于卷带盘的结合部及在轴向上相面对的一对相向面;在该本体的外周上旋转自如地安装用以摩擦传送电动机的旋转力给该本体的摩擦传送机构;同时将藉由结合于随着前述本体的旋转、停止而动作的机构所成的摩擦连接构件装在上述本体的一对相向面间,且在该摩擦连接机构与一方相向面之间设置弹簧构件,以便推压该摩擦连接构件向他方的相向面。

Description

卷盘承受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通过摩擦传送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送至卷盘承受本体,以及使其与卷盘承受本体的旋转、停止发生关联并使例如自动反向机构或自动停止机构等动作的摩擦连接构件的卷盘承受装置。
在录音机中的卷盘承受装置,例如图2所示,其构成以旋转自如地装在立着设置在基座1上的卷轴2上,且由嵌装在卷轴2的前端部上的止脱构件(例如E形环)4来防止脱落的卷盘承受本体3为主体。
该卷盘承受本体3,系由在下端设有突缘5的圆筒体6,被压入到该圆筒体6的上端部上的盖7,以及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被安装在该盖7的外周边上的卷盘驱动翼轮8所构成。该卷盘驱动翼轮8,具有在旋转方向上与卷带盘(未图示)相结合的结合突起8a(通常有三个),并由第1弹簧构件9从其下侧经常给予向上(卷轴2的前端方向)的力。
又,在前述圆筒体6的外周上,并在突缘5的上侧旋转自如地装有齿轮10。上述第1弹簧构件9插装在该齿轮10的上面和上述卷盘驱动翼轮8之间。该齿轮10是通过旋转传送机构20受到来自电动机的旋转力的作用而被旋转驱动的。
另一方面,在前述突缘5和基座1之间,旋转自如地相对于前述卷轴2装有摩擦连接构件11。该摩擦连接构件11有臂部13从圆盘部12的外周边向离心方向延伸。该臂13则与随着该卷盘承受本体3的旋转、停止而动作的机构(例如自动反向机构、或自动停止机构)14相结合。
又,前述突缘5与齿轮10之间,以及突缘5与圆盘部12之间各自插装有片状摩擦构件(例如毛毡)15、16。而由于受到装在齿轮10与前述盖7之间的第2弹簧17弹力的作用,齿轮10和突缘5通过摩擦构件15而压到一起,使得上述齿轮10的旋转可通过摩擦构件15而摩擦传送到突缘5。同时,由这些摩擦构件15,第2弹簧构件17,前述突缘5以及齿轮的各面构成将给予齿轮10的旋转力传送到卷盘承受本体3的摩擦传送机构19。
又,装在圆盘部12和基座1之间的第3弹簧构件18,通过摩擦构件16将圆盘体12向突缘5侧推压加力,然后将上述突缘5的旋转力通过摩擦构件16摩擦传送到圆盘体12。由此,和卷盘承受本体3的旋转、停止发生关联,将推压力给予摩擦连接构件11。而且,摩擦连结构件11被作成为:由于使其臂部13与机构14相结合以阻止其旋转,故圆盘体12一面与摩擦构件16之间产生滑动,一面对机构14在其旋转方向上产生推压力。
即,在这样构成的卷盘承受装置上,若将卷带盘(未图示)装到前述卷盘驱动翼轮8上,通过旋转传送机构20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送给齿轮10,则齿轮10因而旋转,其旋转通过摩擦传送机构19传送给卷盘承受本体3,旋转驱动上述卷带盘。
于是,当被卷收在卷带盘上的录音带到达终端时,卷盘承受本体3的旋转在前述齿轮10和摩擦构件15之间的滑动中停止。其结果是,摩擦连接机构11对机构14所产生的推压力消失,此时如上述机构14为自动反向机构,则将随着该推压力的消失,而作转换录音带行走方向的动作;但如机构14为自动停止机构,则将作使录音机停止的动作。
前述第1弹簧构件9是辅助第2弹簧构件17使得在齿轮10和摩擦构件15之间加上推压力的同时,自己单独作用付给卷盘驱动翼轮8向上的力。因此,当在安装卷带盘之际,其卷盘心接触结合突起8a的顶端时,卷盘驱动翼轮8先下降,然后由于卷盘承受本体3旋转开始而上述卷盘心与结合突起8a的结合脱离时再上升复位,从而和卷盘心嵌合。因此,以第1弹簧构件9而言,其所需的轴向弹性力极小。
对此,第2弹簧构件17由于需要在齿轮10与摩擦构件15之间加上充分的压接触力,而要求具有相当大的轴向弹性力。
再就第3弹簧构件18的轴向弹性力而论,由于视摩擦部件11对机构14的推压力的有无来传送卷盘承受本体的旋转与否的信息,故并不需要那样大的轴向弹性力。
即,最好减小第1以及第3弹簧构件9、18的弹性力,而加强第2弹簧构件17的弹性力。
然而,由上述的构造可知,第1以及第2弹簧构件9、17与第3弹簧构件18存在有将齿轮10、突缘5、以及摩擦连接构件11从上下方向上相互推挤的关系。因此,若不预先将第3弹簧构件18的弹性力加强到超过第1及第2弹簧构件9、17的推压力,则卷盘承受本体3将下降。其结果,将发生卷盘驱动翼轮8或齿轮10,甚至摩擦连接构件11不能保持一定高度位置的缺点。基于这样的理由,反而不能将前述第2弹簧构件17的弹性力过于加强,因而存在有难以在前述齿轮10和摩擦构件15之间加上充份的压接触力的问题。
又,也有发生在第3弹簧构件18和基座1之间的接触阻力会阻碍摩擦连接构件11对卷盘承受本体3的跟随动作的缺点。这缺点将引起例如尽管卷盘承受本体3在旋转,但摩擦连接构件11却无法对机构14加上足够的推压力。其结果会造成机构14发生错误动作,例如:意外地引起带的行走方向的转换,或者令录音机停止等。
本实用新型就是顾及这样的事情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摩擦传送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力确实传送给卷盘承受本体,可有效地防止与卷盘承受本体的旋转、停止发生关联而动作的例如自动反向机构或自动停止机构等的错误动作,且动作可靠性极高的卷盘承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旋转自如地被安装在立着设置在基座上的卷轴上的卷盘承受本体,设置有与卷带盘相结合的结合部以及在轴向上相面对的一对相向面;在该卷盘承受本体的外周边上,旋转自如地安装有用以摩擦传送电动机的旋转力给该卷盘承受本体的摩擦传送机构;同时,将结合到随着前述卷盘承受本体的旋转、停止而动作的机构的摩擦连接构件,装在上述卷盘承受本体的一对相向面之间;而且在该摩擦连接构件与一方的相向面之间设置有弹簧构件,以便在他方的相向面方向上推压该摩擦连接构件。
具体地说来,则前述卷盘承受本体由具备有从摩擦传送机构受到旋转力的突缘的圆筒体;压入该圆筒体的上端部的盖;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该盖外周边上的卷盘驱动翼轮;以及对于该盖在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在旋转方向上如同成一体动作地连接到前述盖的下端的受压体所构成,其特征为将弹簧构件装在把上述卷盘驱动翼轮和受压体在轴向上相向而作成的卷盘驱动翼轮侧的相向面和前述摩擦连接构件之间。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1为基座,2为立着设置在基座上的卷轴。在此轴2上旋转自如地装有卷盘承受本体31,该本体由嵌装于该卷轴2的前端部上的止脱构件(例如E形环)来防止脱落。
该卷盘承受本体31的构成是:与图2所示的已有装置相同,将盖7压入到其下端部备有突缘5的圆筒体6的上端部;将卷盘驱动翼轮8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装在该盖7的外周边上;再将受压体32装到能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圆筒体6的外周边上的突缘5上面的齿轮10与盖7之间。即在由卷盘承受本体31的盖7与突缘5所形成的在轴向上相向的一对相向面之间,隔着齿轮10插装有受压体32。
受压体32在其突缘部33的上面设有圆筒部34,其设在圆筒部34的上端部的结合部35则和设在前述盖7上的被结合部7a相结合,并安装在前述圆筒体6的外周边上。因而受压体32通过结合部35与被结合部7a的结合关系,在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在旋转方向上与盖7作一体旋转。
又,在该受压体32的突缘部33与齿轮10之间,以及在齿轮10与前述突缘5之间,分别插装有片状的摩擦构件(例如毛毡)36、15,以便将齿轮10的旋转分别摩擦传送到受压体32以及突缘5。
受压体32的圆筒部34的内部的、装在该受压体32与盖7之间的第2弹簧构件37,以其弹性力付与使受压体32向下(齿轮10一侧)的力,在中间隔有上述摩擦构件36,15的突缘部33与齿轮10之间,以及齿轮10与突缘5之间产生接触力。并通过该第2弹簧构件37,摩擦构件36、15,受压体32的突缘部33等,构成有用以将齿轮10的旋转摩擦传送到卷盘承受本体31的摩擦传送机构38。
另一方面,在前述受压体32的突缘部33的上面且在圆筒部34的外周边上,旋转自如地安装有摩擦连接构件40。该摩擦连接构件40,与图2所示的摩擦连接构件11相同,是将臂部42从圆盘部41的外周边向离心方向延伸的,即是将其臂部42结合到随着该卷盘承受本体31的旋转、停止而动作的机构(例如自动反向机构或自动停止机构)14的。
同时,将片状摩擦构件(例如毛毡)43插装在圆盘部41与受压体32的突缘部33之间,且将第一弹簧机构44插装在圆盘部41的上面与盖7之间。然后,由于该第1弹簧构件44的弹性力通过上述摩擦构件43将摩擦连结机构40压接到受压体32的突缘部33上。然后在摩擦构件43与圆盘部41之间产生滑动,同时将齿轮10的旋转力传送到摩擦连接构件40,因而产生对机构14进行推压的推压力。
就这样,按这样构成的卷盘承受装置,将卷带盘(未图示)装在前述卷盘驱动翼轮8上,借助旋转传送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送给齿轮10,则齿轮10因此旋转,然后其旋转即通过摩擦传送机构38而传送给卷盘承受本体31,从而旋转驱动上述卷带盘。
然后当被卷回到卷带盘中的录音带到达终端时,卷盘承受本体31的旋转在前述齿轮10与摩擦构件15、36之间发生滑动中停止。其结果是摩擦连接构件40对机构14产生的推压力便消失,例如机构14应为转换录音带行走方向而动作,或者为停止录音机而动作。
至此,在摩擦传送机构38中,中间夹有摩擦构件36的突缘部33与齿轮10之间的接触力,以及中间夹有摩擦构件15的齿轮10与突缘5之间的接触力,主要靠第2弹簧构件37产生。又,第1弹簧构件44的弹性力,不但呈现将卷盘驱动翼轮8向上推压的作用,而且将摩擦连接构件40向受压体32推压,且上述第2弹簧构件37在辅助产生在摩擦传送机构38上的接触力的方向上起作用。
因此,可将第2弹簧构件37的弹性力,加强到使摩擦传送机构38能十分确实地作用的程度。又,由于第1弹簧构件44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使卷盘驱动翼轮8在轴向上容易移动,而且最好在摩擦连接构件40与受压体32之间产生足以将与卷盘承受本体31的旋转、停止有关的推压力传送给摩擦连接构件40的摩擦力,所以可减弱其弹性力。
故可以分别独立地最佳设定第一和第二弹簧构件37、44的弹性力。因为能最佳设定第一弹簧构件44的弹性力,故可能随着卷盘承受本体32的旋转、停止在摩擦连接构件40上产生可靠的推压力,可有效防止机构14的误动作。
又,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将卷盘驱动翼轮8与盖7作成一体构造亦可。这时候,第1弹簧构件44将呈现通过摩擦构件43将摩擦连接构件40向受压体32推压的作用,以及辅助由第2弹簧构件37所引起的摩擦传送机构38的压接触力的作用。
又,将盖7与受压体32作成一体构造,可省掉其间的摩擦构件36,然后将第2弹簧构件37装在盖7与齿轮10之间亦可。即,这样作亦可达到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若依本实用新型,则可将第1弹簧构件44的轴向弹性力,与第2弹簧构件37相独立地加以减弱,也可使摩擦连接构件40与摩擦构件43之间的压接触力变小。又,由于第1弹簧构件44以及摩擦连接构件40是装在卷盘承受本体31的在轴向上相向的一对相向面之间,此一对相向面并同时旋转、停止,故摩擦连接构件40可确实跟随卷盘承受本体32的旋转、停止动作。因此,可在摩擦连接构件40上确实产生与卷盘承受本体31的旋转、停止有关的推压力,以保证机构14的稳定动作。
至于第二弹簧构件37,由于不能影响到第一弹簧构件44,仅在摩擦传送机构38上产生压接触力,故可具有能得到所定的压接触力的十分强的弹性力。亦即由第1以及第2弹簧构件44、37在摩擦传送机构38上所产生的推压力将在同一方向上作用,所以可达到即使第2弹簧构件37具有强大的弹性力,也不至于因此损伤第1弹簧构件44的机能等的效果。
因此,与已知技术相比,可谋求构造简化(减少弹簧构件),而且达到可确实动作等多种实用效果。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为已知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1………基座        2………卷轴
5………突缘        6………圆筒体
7………盖        8………卷盘驱动翼轮
10………齿轮
14………机构(自动反向机构、自动停止机构)
20………旋转传送机构
31………卷盘承受本体
35………结合部        36………摩擦构件
37………第2弹簧构件
38………摩擦传送机构
40………摩擦连接构件
43………摩擦构件        44………第1弹簧构件

Claims (3)

1、一种卷盘承受装置包括立着设置在基座上的卷轴;具有与卷带盘相结合的结合部以及在轴向上面对着的一对相向面,而且旋转自如地装在前述卷轴上的卷盘承受本体;旋转自如地装在该卷盘承受本体的外周边上,用以摩擦传送电动机的旋转力给前述卷盘承受本体的摩擦传送机构;装在前述卷盘承受本体上的前述一对相向面之间的摩擦连接构件;以及装在该摩擦连接构件与一方的相向面之间,并用以将该摩擦连接构件向他方的相向面方向推压的弹簧构件,其特征在于把上述摩擦连接构件结合于可随着前述卷盘承受本体的旋转、停止而动作的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盘承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盘承受本体为由备有用以接受来自摩擦传送机构的旋转力的突缘的圆筒体;压入该圆筒体的上端部的盖;在轴向上移动自如地装在该盖外周边上的卷盘驱动翼轮;以及被连接在前述盖的下端的受压体所构成,具有弹簧构件装在使上述卷盘驱动翼轮与受压体在轴向上面对着而形成的位于卷盘驱动翼轮侧的相向面与前述摩擦连接构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盘承受装置,其特征在于受压体为对盖连接成在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在旋转方向上作一体动作;而摩擦传送机构为由该受压体、圆筒体的突缘,装在这些受压体与圆筒体的突缘之间的盘状旋转体,以及装在前述盖与受压体之间并将该受压体推压向上述盘状旋转体方向的第2弹簧构件所构成。
CN 87206701 1987-04-21 1987-04-21 卷盘承受装置 Withdrawn CN87206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7206701 CN87206701U (zh) 1987-04-21 1987-04-21 卷盘承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87206701 CN87206701U (zh) 1987-04-21 1987-04-21 卷盘承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206701U true CN87206701U (zh) 1988-07-06

Family

ID=482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87206701 Withdrawn CN87206701U (zh) 1987-04-21 1987-04-21 卷盘承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87206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67C (zh) * 1993-12-30 2001-04-04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盒式录象机的卷盘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67C (zh) * 1993-12-30 2001-04-04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盒式录象机的卷盘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80C (zh) 薄片材料切断装置
CN1045132C (zh) 盘夹持装置
CN87206701U (zh) 卷盘承受装置
CN87102952A (zh) 卷盘承受装置
CN115530684A (zh) 一种浮动式贴边清洁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CN1270961C (zh) 电梯用卷扬机
CA2087796C (en) Rope traction device
CN1011639B (zh) 简易的声音重放装置
JP2023543533A (ja) 安全制動を有する巻尺
CN110429439A (zh) 一种旋转插座
CN2283299Y (zh) 磁带驱动机构的全自动停止装置
CN218693319U (zh) 校平压筋机构
CN113830540B (zh) 一种摩擦驱动推料机器人
JP4132443B2 (ja) 速度ガバナー
CN215797791U (zh) 一种电梯滚轮导靴
CN1111858C (zh) 记录再生装置的托盘装载机构
CN215720775U (zh) 一种驻车装置
CN218458617U (zh) 一种麻将机的推牌机构
CN215592320U (zh) 一种电磁吸盘及应用该电磁吸盘的上料系统
JP3643208B2 (ja) 回転台
CN2556730Y (zh) 摩擦片传动结构
KR0160898B1 (ko) 테이프 레코더의 핀치로울러 구동장치
JPS6144275Y2 (zh)
CN1169013A (zh) 盒式录音带驱动装置
JPH0627036Y2 (ja) テープ巻き取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