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3453A -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7103453A
CN87103453A CN87103453.0A CN87103453A CN87103453A CN 87103453 A CN87103453 A CN 87103453A CN 87103453 A CN87103453 A CN 87103453A CN 87103453 A CN87103453 A CN 87103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slip face
described sealing
seal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71034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08B (zh
Inventor
库尔特·海尔德·法伯里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8710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7103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04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08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5/00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B30B5/04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herein the pressing means is in the form of an endless band
    • B30B5/06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herein the pressing means is in the form of an endless band co-operating with another endless band
    • B30B5/062Pr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ressing means other than those mentioned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wherein the pressing means is in the form of an endless band co-operating with another endless band urged by directly-acting fluid pres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12Indefinite or running length work
    • Y10T156/1741Progressive continuous bonding press [e.g., roll coup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 Diaphragms And Bellow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带压力机滑动面密封装置,它具有在两个导向滚筒上运行的加压带。为了对加压带之间运送的带材施加压力,加压带内侧设有压力室。它在垂直方向以加压板和加压带为界,水平方向以滑动面密封装置为界。滑动面密封装置包括一个沿压力室边缘的环形密封体,密封体以一个面滑动地靠在加压带上,并固定在部分地处在压力室中的支承板上,还包括一个在垂直方向有弹性的围绕压力室边缘的环形膜盒。膜盒一侧固定在支承板上,另一侧固定在加压板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带压力机上的滑动面密封装置,该双带压力机上、下各具有一条均装在两个可旋转地支承于刚性压力机架中的导向滚筒上的无接头加压带,由压力室中的流体介质产生的压力作用于加压带的内侧,压力室在垂直方向以固定在压力机机架上的加压板和加压带为界,而在水平方向以滑动面密封装置为界,滑动面密封装置装在加压板边缘环形的垂直槽中,并可顺槽的方向移动,滑动面密封装置在加压带回行段的内侧作用一个压力,使在加压带之间连续运行的带材受到挤压。
双带压力机(参见DE-OS2421296)用于连续制造无限长带状材料、尤其是生产层压材料、刨花板、纤维板、敷铜层压塑料板以及其它类似的材料。双带压力机具有两条无接头循环运行的加压带(见DE-OS3315367),带材在加压带之间,沿运行方向传送的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必要时也可以在加温的条件下使其硬化。为了产生作用于带材上的压力,上述的所谓均压机具有压力室,在压力室中由流体介质,如油或压缩空气产生压力。压力室在垂直方向以加压板和加压带为边界,在侧面它还必须与外界密封,以保证压力介质不泄漏。这种泄漏不仅会污染带材,而且使双带压力机的能耗增大。
压力室侧边的密封由滑动面密封装置实现。该滑动面密封装置围绕压力室呈环形安装在加压板中,它的一个面以一定的压力靠在加压带上。因为加压板是固死在压力机架上的,而加压带是运动的,所以加压带沿着密封装置的这个面滑动。由此产生了作用于滑动面密封装置上的摩擦力。压力室内的压力介质同样作用于滑动面密封装置上。不论是压力还是摩擦力都必须在密封装置没有过大的变形的条件下由滑动面密封装置承受,并传递到加压板上。
从德国专利DE-PS2722197已知一种类型的滑动面密封装置。该滑动面密封装置由一个具有矩形截面的密封体构成,密封体嵌在“U”形保持架中。“U”形保持架安装在加压板的槽中,其侧面带有角铁,角铁支承在加压板的槽中。因此密封体的摩擦力通过“U”形保持架和角铁传递到加压板上。由压力室内的压力介质作用于密封体上的压力,同样经由“U”形保持架传递到加压板上,因为“U”形保持架靠在槽的背离压力室的壁面上。
为了在双带压力机工作期间保证压力室密封而不会产生泄漏,滑动面密封装置必须能适应带材厚度的变化。为此,已知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在制作于加压板上的槽中安装成可沿垂直方向即可向槽内或向槽外方向移动,因为“U”形保持架被作用在压力室内的压力压向槽的背离压力室的那个壁面上,所以在作上述垂直运动时,会产生阻止这一垂直运动的摩擦力。因为角铁和“U”形保持架是刚性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在加压板槽中的角铁还会产生另一个摩擦力。因此,密封装置在垂直方向的调整是有一定滞后的,由此增加了压力介质的泄漏。实际情况表明,由于在高压下摩擦力特别大,它能使滑动面密封装置卡死在槽中。如果密封装置是在从槽内向外运动时卡死的,则会产生突然的压降,使带材的质量持续下降。在滑动面密封装置向槽内移动被卡死时特别不利,这会使滑动面密封装置严重摩损,在某些情况甚至会使滑动面密封装置和昂贵的加压带全部损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使它在几乎无摩擦力的情况下易于在垂直方向移动,同时它还可以承受双带压力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力,而不发生变形及损坏。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之特征为:滑动面密封装置由一个沿压力室边缘环形走向的整体密封体构成,密封体以其一个面滑动地靠在加压带上,密封体固定在一块整体的、在压力室的边缘区没有通孔的支承板上,支承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压力室的内部,它通过一个在垂直方向有弹性的并围绕压力室边缘环形走向的整体膜盒固定在加压板上。
本发明具有优点的结构叙述于从属权利要求中。由许多层构成的并被压制成一个整体的浸渍过聚醚-醚酮的碳素纤维窄长编织物(Kohlefaserschlauchgeflecht)最适用于作为滑动面密封装置密封体的材料。这种密封体可以承受高拉力而且与加压带之间的滑动磨擦系数较小。为了在本发明的滑动面密封装置中出现少量的泄漏时,能收集漏泄的压力介质,按权利要求46还在大气侧安置了第二个本发明的滑动面密封装置,使两个滑动面密封装置之间形成一个收集漏泄介质的空腔。这些漏泄介质通过加压板上的孔被抽走。
本发明的优点特别在于,滑动面密封装置可以在垂直方向无滞后地跟随运行的带材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厚度变化而引起加压带的偏离。由此保证了滑动面密封装置始终总是能靠在加压带上,这样就不会出现泄漏,因而几乎没有压力介质损失,也不会出现滑动面密封装置沿垂直方向在加压板中被卡住的现象,从而使双带压力机工作可靠,能量消耗少。
下面在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并进一步加以描述。其中:
图1    双带压力机侧视示意图;
图2    从双带压力机内侧看的加压板俯视图;
图3    沿图2中A-A线剖面;
图4    具有双密封装置的加压板边缘部分剖面图;
图5    支承板具有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加压板边缘部分剖面图;
图6    制造密封体的模具;
图7    为制造密封体而部分腐蚀掉的模具;
图8    另一结构形式密封体安装前支承板的边缘部分;
图9    又一结构形式密封体安装前支承板的边缘部分;
图10    将密封体安装到支承板上的装置之另一种结构形式;
图11    相应于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加压板边缘部分;
图12    具有另一种结构形式支撑件的加压板的边缘部分。
图1中所示的双带压力机1具有四个支承在压力机机架中的导向滚筒2、3、4、5。为了清楚起见,在图中未示出压力机机架。加压带6、7围绕在每两个这种导向滚筒上,导向滚筒沿导向滚筒2和3中的箭头方向转动。加压带用液压缸8张紧。加压带6、7一般由高抗拉强度的钢制成。在图中从右向左运行的带材9在加压带6、7之间,即所谓的反应区14中,在同时加热和加压的情况下被压实。带材可以是浸渍过人造树脂的层压材料、纤维粘结混合材料或其它类似材料构成。如果挤压材料要求进行某种处理,也可以在不加热或冷却的情况下进行压实。
为了将热量传递到反应区14的带材9上,对装在进口端的导向滚筒2、3加热并由此加热加压带回行段6和7。由这些回行段所吸收的热量通过其热容量传递到反应区14中,并在使挤压材料硬化的反应区中将热量传递给带材9。当然,加热挤压材料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例如通过设置在压力室12中的传热元件15(见图3)进行,传热元件将热流从被加热而处于高温的加压板10、11传递到加压带6、7上,再从加压带传递到带材9上。这种传热元件15可以采用与已公开的专利DE-OS3325578相同的结构。
为了产生作用于反应区14中带材9上的压力,将可加压的流体压力介质引入压力室12。压力室12是在加压板10、11和加压带6、7之间的空腔。如图2所示,压力室12的侧面以连续围绕压力室周边的环形滑动面密封装置为界。压力室12基本上呈矩形,矩形的角60倒圆,它的半径尽可能小,滑动面密封装置是由一个整体零件弯成所需要的形状。采用合成油作为压力介质,合成油在要求的压力下,通过加压板10、11上的孔16进入压力室12。也可以用气体,例如压缩空气,其效果相同。
图3示出了通过上压力板10的断面,本发明滑动密封装置13安装在压力板中。密封装置主要由带有密封体23的支承板20和固定在压力板10上的膜盒19组成。在压力板10的边缘地区有台阶形槽31和与其相接的沿压力室12边缘的环形槽17,用来固定同样的环形的滑动面密封装置13的支撑件18。支撑件18由截面为“L”形的角钢构成,在它的短臂上焊有一个横截面约为半圆形的金属弹性膜盒,并使它的开口朝向压力室12。膜盒19由多个单张的相互叠在一起的矩形金属箔或金属薄板63组成,沿这些箔或薄板的边缘64将它们焊在一起成薄板组。例如可采用高强度弹簧钢作为这种薄板的材料。接着将该薄板组弯曲成半圆,呈“U”形,如图3所示,具有槽形的结构。由于这种结构使薄板组具有很大的弹性,起到硬弹簧的作用。接着槽形薄板组放入模具中,并如图2以13所表示在相应的位置弯成直角,并将其两端焊在一起。从而使金属膜盒具有一个完整的形状。在这之后将要拆除的模具保证在角60处圈角的弧度。薄板组的各层金属箔或薄片63也可以由在所要求的半圆模中电解沉积而成的电铸成型件构成。然后,在棱边64处将它们彼此焊接在一起。由此可以取消如前所述的为了弯曲薄板组的工艺过程。如图3所示金属膜盒19上与支撑件18相对的一端与由金属制成的刚性支承板20焊在一起。矩形支承板20为一整体,其尺寸大于压力室12的总宽度和总长度,因而在边缘略为突出。在压力室12内有通孔62,经过孔16供入的压力介质可以通过通孔62作用于加压带6上。传热元件15穿过压力室12内支承板20上另外的通孔21到达加压带6上。传热元件15一方面挨着已被加热的加压板10上,另一方面和加压带6滑动接触,这样便将热量从加压板10传递给加压带6。沿支承板20的周边有一圈环形的槽32,密封体座22焊在该槽中,而密封体23固定在密封体座中。在支承板的这一边缘区域中没有通孔,尤其是没有通往大气侧的通孔。
滑动面密封装置13是这样装在加压板10中的,即支撑件18的长臂靠在槽17垂直的压力室侧壁24上,短臂靠在压力板10中台阶形槽31的水平壁面上,槽17中与压力室侧壁相对的壁25是倾斜的,使装在槽17中呈闭合形的楔形导板26能将支撑件18固定在压力室侧壁24上。楔形导板26用螺钉27固定在加压板10上并与之相隔适当的距离。在压力室侧壁24上还有一个槽28,由铝、软铜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具有圆形截面的密封条29装在槽28中,该条被支撑件18的长臂压在槽28中。密封条29防止流体压力介质沿壁30和24越过支撑件18流入槽17中,并由此泄漏到压力室12的外面,即大气侧。如果加压板的温度不是太高,也可以由弹性体制成的“O”形圈代替金属密封条29装在槽28中。
密封体23固定在整体的密封体座22内,密封体座22焊接在位于支承板20上朝向加压带6一侧的槽32中。密封体23的截面基本上呈矩形,并以其背离支承板20的一侧靠在加压带6上。在双带压力机运转时,加压带沿密封体23滑动运动。密封体23由一种起滑动材料作用的塑料制成。为此采用了能承受反应区14中高温的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如聚酰亚胺。如果必要,这些塑料中可加填料。由碳素纤维织物构成的多层窄长形编织物特别适合于作为滑动材料。窄长形编织物用一种芳香族聚醚,即聚醚-醚酮浸渍过,接着将密封体23压入座22中。滑动材料耐高温性能好,并通过用碳素纤维加强而能承受很大的拉力。
由于滑动面密封装置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压力室12的侧面与大气完全密封。密封体23和在周边范围内没有通大气的孔的支承板20直接在加压带上密封。在朝向加压板10的区域内,膜盒19阻止压力介质流向大气。如上所述,由于密封条29的作用,也不会有压力介质通过支撑件18流出。
本发明的滑动面密封装置13要承受双带压力机中所产生的各种力。如图3所示,压力室12有一个力作用于密封装置13上,这个力使滑动面密封装置13向外,即使其离开压力室12压向大气。由于滑动面密封装置13是环形封闭的并和支承板20连在一现,因此不论是作用于纵向还是横向上的压力都传递到由一个整体构成的支承板20中,并由它承受。双带压力机的纵向是指如图1中以箭头所表示的带材送进方向,而横向是指在带材平面内垂直于纵向的方向。通过适当地设计由高抗拉金属制成的支承板20的尺寸,使双带压力机1可以在压力室12中压力为任意值的情况工作。
滑动面密封装置13固定在加压板10上,并通过压力室12中作用于金属膜盒19半圆形开口内表面上的流体压力介质压力和金属膜盒19弹簧力将它压向加压带6。加压带6以一定的速度相对于固定的密封体23运动,因此产生沿双带压力机1的纵向作用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密封体23作用在加压带6上的压力。此摩擦力由密封体23承受,并通过支承板20和金属膜盒19传递到加压板10中。因为密封体23最好由浸渍过聚醚-醚酮的碳素纤维层压塑料构成,所以滑动面密封装置13可以承受很高的压力而不会损坏。
因为带材9的厚度无论沿宽度和沿长度而言一般都有区别,所以滑动面密封装置13在垂直方向,即不论在双带压力机1的纵向还是在横向的垂直方向均应可以移动,以便使密封体23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滑动地靠在加压带6上。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在压力室12中出现不密封性,造成压力介质泄漏,于是为了要补充损失了的压力介质而使能量损耗增加。由于金属膜盒19的弹性,使滑动面密封装置13可以在垂直方向自由运动,以补偿加压带上在垂直方向的偏移,从而保证了压力室12的密封。最好在垂直方向运动时没有摩擦力,以保证垂直运动没有滞后,而且使滑动面密封装置13完全不会被卡住。
图12给出了支撑件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加压板10没有沟和槽。基本上平行于加压带6。在金属膜盒19远离支承板20的一侧,平行于支承板20安装有另一块整体的支承板71,它起着支撑件的作用。用螺钉72将支承板71固定在加压板10上。金属膜盒19仍以其远离支承板20的一端焊接于支承板71上。由于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支撑件,与图3的结构相比,加压室12的高度增大了。当压力室12内需设置各种内装部件时,就可能要求压力室有较大的高度。
滑动面密封装置13的支撑件的另一种形式示于图11中。环形的支撑件66具有一个有两个水平面和一个垂直面的阶梯形断面。水平面之一仍与金属膜盒19相焊接,并靠在加压板10的台阶形槽31的壁30上。第二个远离金属膜盒19的水平面靠在槽17的底面上并相隔适当的距离用螺钉固定在加压板10上。滑动面密封装置的其它结构与图3中所示并已描述过的滑动面密封装置13相同。
本发明滑动面密封装置的结构是通过上加压板10来说明的。当然,在双带压力机1的下加压板11上同样有这种滑动面密封装置13。下面还要介绍另一种本发明滑动面密封装置的结构方案,为了简单起见仍然仅介绍在上加压板10处的密封装置。
图4给出了一种由两个并排安置的环形封闭滑动面密封装置39、40组成的双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是由本发明的滑动面密封装置构成的,其中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完全包围住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在加压板10的边缘部分有一槽34用于安装滑动面密封装置,其中加工了一个带有倾斜壁面的环形槽33。朝着压力室12的滑动面密封装置40之用作固定夹持的支撑件35,安装在靠近压力室一侧的壁面36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5仅有一个臂。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和图3中所示结构相同,其中同样的零件采用同样的标号。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的支撑件38固定在槽33中远离压力室的壁面37上。具有大约呈半圆形断面的金属膜盒41焊在支撑件38朝向加压带6的一端,使半圆形的开口背离压力室12,朝向大气一侧。密封体42固定在金属膜盒41上朝向加压带6的一端。密封体42借助金属膜盒41的弹性压在加压带6上。支撑件35和38同样借助一个具有梯形截面的装在槽33中的环状、楔形板条43固持于槽33中相应的壁36和37上。楔形板条43以适当选择的距离用螺钉固定住。
由上述结构在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和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之间得到一个沿加压板10的周边,围绕压力室12的环形空腔44。空腔44的侧面以密封装置39、40为边界,在垂直方向以加压带6和楔形板条43为界。从压力室12通过内密封装置40泄漏出来的压力介质被收集在这一空腔内。在楔形板条43上隔一定的距离有一些垂直方向的通孔45,它们从空腔44通入位于槽33底部的收集室46内。另一些位于加压板10中的孔47从收集室46通向低压区。因此收集于空腔44中的泄漏出来的压力介质通过通孔45被吸入收集室46中,并从那里通过孔47被抽走。这些被抽出的压力介质可以重新导入压力介质循环回路中去。由于采取了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压力介质从压力室12侧面漏出,污染带材9。
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的结构和内滑动面密封装置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它没有支承板。因为空腔44处于低压状态,所以不会产生必须由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承受的朝向大气方向的纵向力及横向力。在图4中为了清楚起见,在压力室12中用短的虚线表示压力低得多的压力介质。在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的密封体42上只有摩擦力,该摩擦力通过金属膜盒41和支撑件38传递到加压板10中。密封体42的结构可以和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的密封体23一样,只是它没采用中间的支承板而直接固定在金属膜盒上。由于作用在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上的压力并从而摩擦力均小于作用在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上的压力和摩擦力。因此,一般来说密封体42的结构要简单一些,它可以由一个焊接在金属膜盒41上的完整的环形金属带构成,在金属带上硫化胶合上一层构成滑动面的弹性体。也可以直接在金属膜盒41上的相应部位硫化胶合上弹性体。
如前所述,整体的支承板20承受由压力室12中的压力所产生的作用于滑动面密封装置13上的横向力和纵向力。由于在支承板20中有安装热量传递元件15的孔21,从而使支承板的截面减小。因此当在加压板10中安装许多传热元件15时,在高压的情况下剩下的截面面积可能不足以承受总的压力。从原则上说,可以相应地增加支承板材料的厚度。然而由于加压板10体积的限制而不能够在任何情况都采取上述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图5中所示的支承板结构。
在图5中所示的支承板48上,在加压板10设有传热元件15的地方,设有凹槽49。凹槽49的面积至少应该等于传热元件15的底面积,并加工成使其与运动的加压带6呈平面滑动接触状态。传热元件15总是靠在凹槽49背离加压带的那个面上。由此使热流从加热了的加压板通过传热元件15和支承板48的凹槽49传递到加压带6上。因此,支承板48各处具有同样的截面,所以可以在高压下承受传入的纵向和横向力。因摩擦而引起的纵向力最好也通过支承板48和金属膜盒19传递到加压板10中。
为了制造由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物构成的密封体23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模具50。这个由金属制成的模具50具有“U”形的断面,并弯成封闭的矩形框,如图2中标号13所表示的形成。在模具50中根据要求的厚度放入多层浸渍了聚醚-醚酮-树脂的碳素纤维窄长形织物层。接着在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物上放上一个具有矩形断面的框形挤压头52。然后在同时供热的情况下用挤压头52向碳素纤维圆筒形编织物加压,使树脂熔化。在树脂熔化后,模具50在加压的情况下冷却,这时部分树脂结晶,而各层51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层压塑料,即密封体23,而该层压塑料和模具50连在一起。为了保证树脂和模具50的连接,可以在型面内壁上加工出附加的倒截68,如图6中型面内壁所示。一旦树脂冷却了,则可取去挤压头52,并用腐蚀法去除如图7中虚线所示的多余的模具50。因为聚醚-醚酮-碳素纤维层压塑料具有抗大部分化学材料,特别是抗腐蚀金属材料时所使用的酸洗剂腐蚀的能力,所以在腐蚀金属模具50时,层压塑料不会被腐蚀。模具50被腐蚀到仅留下底座22,使密封装置能焊在支承板20上,并同时使密封体23超出密封体座22。
图8至10示出了制造密封体23的其它几种方法。在支承板20的边缘应放置密封体23的地方敷上一个由优质金属构成的环形金属网5。(如图9所示),并将它与支承板20焊接起来。可以采用凸焊、滚焊、或二氧化碳激光焊接。也可以在支承板20的边缘加工出一个环形槽53,如图8所示,优质钢网54放置于该槽中,然后与支承板20焊接起来。优质钢网54用于改善支承板20和密封体23之间的固持情况。如图10所示,密封体23被压在支承板20上。为此支承板20和一块具有与支承板20相同厚度的边缘板条56一起放置在一块牢固的底板55上。在边缘板条56和支承板20上放上一个充填框57,充填框覆盖住整个边缘板条56和部分支承板的边缘区域,但是将应该安放密封体23的地区空开。在支承板20的内部区域还放有一块充填板58。因此在与支承板20焊接起来的优质钢网54上方,充填框57和充填板58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在该空间中一层层地放入浸渍过聚醚-醚酮-树脂的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物51。放入的数量根据要求决定。接着借助挤压头51在加压的条件下加热这些层51,然后冷却。这样使许多层51连成一个整体的层压塑料,即密封体23。在聚醚-醚酮-树脂的结晶的同时使密封体23和支承板连接在一起。这样连接由于优质钢网54的倒截而得到加强。这种结构形式的密封体23没有密封体座,而是直接固定在支承板20上。因此摩擦力由密封体23的高强度碳素纤维直接承受,并进一步传递到支承板20上。
如前所述,也还有其它的塑料适于作密封材料。在图11的实施例中所示的环形密封体70由聚酰亚胺制成。该密封体70装在一个“U”形的,同样是环形的支承板条69中,并被夹住。“U”形支承板条由金属制成并承受摩擦力,使摩擦力不会破坏拉伸强度较低的塑料。该“U”形支承板条69还是与支承板20焊在一起。
如前所述,最好采用耐高温的热固性塑料或热塑性塑料的混合材料,尤其是采用含有聚醚-醚酮-树脂的碳素纤维层压塑料作为制造密封体23的材料。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料。例如可可在支承板20上有选择地由镀上一个完整的环形镍层作为密封体23。在加压带6相应的面上可镀硬铬。为减小摩损,可以在镍层或铬层中添加如金刚砂、氮化硼或工业钻石等硬颗粒。此外也可以添加带有干润滑特性的颗粒如聚四氟乙烯、石墨或二硫化钼。本发明双带压力机中的滑动面密封装置的特点在于,整块的支承板20承受纵向力和横向力,围绕于压力室12边缘的环形密封体23固定在支承板20上。安装在垂直方向有弹性的,同样是环形的整体膜盒19。支承板20通过膜盒19固定在加压板10或11上,膜盒允许滑动面密封装置13在垂直方向作冶摩擦的运动。

Claims (51)

1、双带压力机上的滑动面密封装置,该双带压力机上、下各具有一条均装在两个可旋转地支承于刚性压力机架中的导向滚筒上的无接头加压带,由压力室中的流体介质产生的压力作用于加压带的内侧,压力室在垂直方向以固定在压力机机架上的加压板和加压带为界,而在水平方向以滑动面密封装置为界,滑动面密封装置装在加压板边缘环形的垂直槽中,并可顺槽的方向移动,滑动面密封装置在加压带回行段的内侧作用一个压力,使在加压带之间连续运行的带材受到挤压,其特征为:滑动面密封装置(13)由一个沿压力室(12)边缘环形走向的整体密封体(23)构成,密封体以其一个面滑动地靠在加压带(6、7)上,密封体(23)固定在一块整体的、在压力室(12)的边缘区没有通孔的支承板(20)上,支承板(20)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压力室(12)的内部,它通过一个在垂直方向有弹性的并围绕压力室(12)边缘环形走向的整体膜盒(19)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板(20)由高抗拉强度的金属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膜盒(19)由高抗拉强度的金属制成。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膜盒(19)具有一个约为半圆形的截面,半圆形截面的开口朝向压力室(12)的内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膜盒(19)由一组单片的金属箔或金属薄板(63)构成,薄板在棱边(64)处相互焊接在一起,该组件最后被弯成膜盒(19)的形式。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膜盒(19)的单片金属箔或金属薄板(63)由电铸成型件构成,这些薄板在棱边(64)处彼此被焊在一起。
7、按照权利要求3至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金属膜盒(19)与支承板(20)焊接起来。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膜盒(19)上远离支承板(20)的一侧有一个环形走向的完整支撑件(18)垂直地固定在膜盒上,该支撑件(18)以一个完整的环形面在边缘区并压在加压板(10、11)上以密封压力介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加压板(10、11)上沿压力室(12)的边缘有一个环形槽(17),支撑件以一个完整的面压在槽(17)中压力室一侧的壁(24)上。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撑件(18)具有“L”形截面,其长臂靠在槽(17)中压力室一侧的壁(24)上,短壁和金属膜盒(19)焊接起来,并靠在压力板(10、11)中的台阶槽(31)的水平壁(30)上,该壁面在压力室(12)中与槽(17)相连。
11、按照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撑件(18)被一个装在槽(17)中的楔形板条(26)紧压在槽(17)的壁(24)上。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楔形板条(26)用螺钉(27)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13、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66)用螺钉直接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件(66)具有台阶形截面,其中支承件(66)的一个水平面与金属膜盒焊接起来,而支承件(66)的第二个远离金属膜盒(19)的水平面用螺钉(67)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15、按照权利要求8至14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加压板(10、11)槽(17)中,被支撑件(18、66)所压住的壁(24)上加工了一个环形槽(28),为了使压力室(12)与支撑件(18、66)的大气侧相密封,在槽中安装了一个环形闭合的密封条(29)。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条(29)具有圆形截面。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条(29)由铝制成。
18、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条(29)由软铜制成。
19、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条(29)由一种弹性体制成。
20、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膜盒(19)远离支承板(20)的一侧,平行于支承板(20)设置了另一块支承板(71),膜盒(19)与第二块支承板焊在一起,第二块支承板(71)直接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第二块支承板(71)用螺钉(72)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22、按照权利要求1至21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板(20、71)具有将压力介质输往压力室(12)中的加压带(6、7)上的通孔(62)。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板(20、71)上为传热元件(15)设有通孔(21)。
24、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支承板(48)具有凹槽(49),以凹槽的一个面滑动地靠在加压带(6、7)上,而传热元件(15)靠在凹槽上背离加压带(6、7)的一面。
25、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具有矩形截面。
26、按照权利要求1至25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由塑料制成。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由聚酰亚胺制成。
28、按照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70)被夹紧在具有“U”形截面的支承板条(69)中,支承板条(69)焊接在支承板(20)上。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用埋入其中的高抗拉强度纤维加强。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由一层层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物(51)构成,这些编织层用耐高温热塑性树脂浸渍并压制成一整体。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该热塑性树脂是聚醚-醚酮。
32、按照权利要求29至31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在侧面用金属密封体座(22)加强,而密封体座(22)焊在支承板(20)上。
33、按照权利要求32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座(22)焊在支承板(20)的槽(32)中。
34、按照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浸渍过热塑性树脂的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层(51)装在具有“U”形截面的环形闭合的金属模具(50)中,它们在模具中在先加温然后冷却的条件下被压成一个整体,即成为密封体(23),接着腐蚀该“U”形模具(50)直到密封体座(22)的大小为止。
35、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为了改善密封体(23)和密封体座(22)的连接,模具(50)的内壁设有倒截(68)。
36、按照权利要求29至31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支承板(20)上环形地沿压力室(12)边缘焊上金属网(54),浸渍过热塑性树脂的碳素纤维-窄长形编织物(51)在先加温及随后冷却的条件下压在金属网上构成密封体(23)。
37、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金属网(54)焊接于支承板(20)的槽(53)中。
38、按照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金属网(54)由优质钢制成。
39、按照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密封体(23)由一个有选择地镀在支承板(20)上的沿压力室(12)边缘呈环形的金属滑动层构成。
40、按照权利要求39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金属滑动层是镍层。
41、按照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构成密封体(23)相对滑动面的加压带(6、7)内表面是镀硬铬的表面。
42、按照权利要求39至41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至少在一个涂覆层填入耐磨颗粒。
43、按照权利要求42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耐磨颗粒是几微米大小的金刚砂、氮化硼或工业金刚石。
44、按照权利要求39至41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至少在一个涂覆层中填入具有干润滑特性的颗粒。
45、按照权利要求44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干润滑特性的颗粒是石墨,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钼。
46、按照权利要求1至45之一所述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在加压板(10、11)中设置了另一个环形闭合的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它完全围绕住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并在两个滑动面密封装置(39、40)之间形成一个空腔(44),该空腔收集从压力室(12)泄漏出来的压力介质,这些泄漏出来的压力介质通过加压板(10、11)上的孔(47)从空腔(44)中抽出。
47、按照权利要求46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有一个环形走向的密封体(42),密封体的一个面滑动地靠在加压带(6、7)上,密封体(42)装在同样是环形的金属膜盒(41)上,金属膜盒(41)远离加压带(6、7)的一侧固定在环形支撑件(38)上,支撑件则安装在加压板(10、11)上。
48、按照权利要求47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的密封体(42)由在金属带上硫化胶合的弹性体构成,金属带焊在金属膜盒(41)上。
49、按照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外滑动面密封装置(39)的支撑件(38)靠在加压板(10、11)上沿压力室(12)边缘环形走向的槽(33)中远离压力室的壁(37)上,而内滑动面密封装置(40)的支撑件(35)则靠在槽(33)中压力室一侧的壁上,两个支撑件(35、38)均借助楔形板条(43)挤压在槽(33)的相应的壁(36、37)上,楔形板条(43)用螺钉固定在加压板(10、11)上。
50、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槽(33)的底部有一个收集泄漏压力介质的收集室(46),通孔(45)从空腔(44)穿过楔形板条(43)到达收集室(46),通孔(45)从空腔(44)穿过楔形板条(43)到达收集室(46)。
51、按照权利要求50所述的滑动面密封装置,其特征为:加压板(10、11)中抽吸泄漏介质的孔(47)通向位于槽(33)底的收集室46中。
CN87103453.0A 1986-05-16 1987-05-12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Expired CN1004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3616619A DE3616619C2 (de) 1986-05-16 1986-05-16 Dichtungsanordnung an einer Doppelbandpress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zugehörigen Dichtungskörper
DEP3616619.7 1986-05-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6262.6A Division CN1013944B (zh) 1986-05-16 1987-05-12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7103453A true CN87103453A (zh) 1987-11-25
CN1004408B CN1004408B (zh) 1989-06-07

Family

ID=630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7103453.0A Expired CN1004408B (zh) 1986-05-16 1987-05-12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CN88106262.6A Expired CN1013944B (zh) 1986-05-16 1987-05-12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6262.6A Expired CN1013944B (zh) 1986-05-16 1987-05-12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4816114A (zh)
EP (1) EP0245762B1 (zh)
JP (1) JPS62270299A (zh)
CN (2) CN1004408B (zh)
DE (1) DE3616619C2 (zh)
SU (1) SU1753939A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9895C (zh) * 2000-11-28 2010-02-17 阿吾尔技术股份公司 隔膜支承以及在一个压敏元件内初始密封的方法
CN109922948A (zh) * 2016-10-17 2019-06-21 辛北尔康普机器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滚动棒和连续式压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6691A1 (de) * 1985-02-26 1986-09-04 Feldmühle AG, 4000 Düsseldorf Gleit- oder dichtelementpaarung
US5352321A (en) * 1989-06-29 1994-10-04 Kurt Held Continuously operating double band press
DE3921364A1 (de) * 1989-06-29 1991-01-03 Held Kurt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doppelbandpresse
US5034088A (en) * 1989-11-16 1991-07-23 Doboy Packaging Machinery, Inc. Band wheel and tension control
EP0550782B1 (de) * 1990-12-24 1995-10-18 Kurt Held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Doppelbandpresse
DE4111022A1 (de) * 1991-04-05 1992-10-08 Hymmen Theodor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r flaechenpressung auf fortschreitende werkstuecke
DE4128024A1 (de) * 1991-08-23 1993-02-25 Held Kurt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doppelbandpresse
US6908295B2 (en) * 2000-06-16 2005-06-21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mbossing precise microstructures and embossing tool for making same
US20080187739A1 (en) * 2007-01-16 2008-08-07 Baker Charles H Compositions for use as building materials, other molded items, and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making them
US20100116179A1 (en) * 2008-10-15 2010-05-13 Baker Charles H Polyurethane composite matrix material and composite thereof
JP5936217B1 (ja) * 2015-11-19 2016-06-22 株式会社ディムコ ダブルベルト式加圧装置
US9587678B2 (en) * 2015-11-24 2017-03-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Non-contacting fiber laminate bearing seal
DE102019005916A1 (de) * 2019-08-22 2021-02-25 Siempelkamp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Gmbh Verfahren zum Vorspannen der Membran einer Membranpresse und Presse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9147A (en) * 1973-03-22 1974-10-01 Beloit Corp Fibrous web press nip structure including nonporous belts backed by fluid pressure chambers having flexible sills
DE2421296A1 (de) * 1974-05-02 1975-11-13 Held Kg Adol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endloslaminaten
DE2546944C3 (de) * 1975-10-20 1980-05-22 Duevelius, Rembert, 8133 Feldafing Heißplattenpresse mit Dehnkörp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selben
DE2932013A1 (de) * 1976-08-10 1981-02-19 Duevelius Rembert Plattenpresse zum herstellen von laminaten u.ae. formkoerpern
DE2722197C2 (de) * 1977-05-17 1979-06-07 Kurt 7218 Trossingen Held Gleitflächendichtung an kontinuierlichen Laminiermaschinen
DE2953078C2 (de) * 1979-02-23 1983-02-03 Kurt 7218 Trossingen Held Gleitflächendichtung an einer Laminiermaschine
DE2907087C3 (de) * 1979-02-23 1981-10-15 Held, Kurt, 7218 Trossingen Gleitflächendichtung an einer kontinuierlichen Laminiermaschine
DE2907086C3 (de) * 1979-02-23 1981-10-29 Held, Kurt, 7218 Trossingen Elastische Gleitflächendichtung an Doppelbandpressen
DE2937410A1 (de) * 1979-09-15 1981-04-02 Into Solymar Benalmadena Costa Malaga Kerttula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plattenpresse
DE2937971A1 (de) * 1979-09-20 1981-04-02 Theodor Hymmen Kg, 4800 Bielefeld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r flaechenpressung auf fortschreitende werkstuecke
JPS5983830A (ja) * 1982-11-05 1984-05-15 Honda Motor Co Ltd しゆう動体
DE3315367A1 (de) * 1983-04-28 1984-10-31 Held, Kurt, 7218 Trossingen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presse mit mehrlagigen pressbaendern
DE3325578C2 (de) * 1983-07-15 1985-11-14 Held, Kurt, 7218 Trossingen Doppelbandpresse zur kontinuierlichen Herstellung von Laminaten
KR890004033B1 (ko) * 1985-04-16 1989-10-16 에누오우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레이디얼 오일 시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9895C (zh) * 2000-11-28 2010-02-17 阿吾尔技术股份公司 隔膜支承以及在一个压敏元件内初始密封的方法
CN109922948A (zh) * 2016-10-17 2019-06-21 辛北尔康普机器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滚动棒和连续式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3616619A1 (de) 1987-11-19
SU1753939A3 (ru) 1992-08-07
US4816114A (en) 1989-03-28
EP0245762A1 (de) 1987-11-19
EP0245762B1 (de) 1990-04-04
CN1004408B (zh) 1989-06-07
JPH0344878B2 (zh) 1991-07-09
JPS62270299A (ja) 1987-11-24
CN1013944B (zh) 1991-09-18
DE3616619C2 (de) 1994-11-17
CN1040759A (zh) 1990-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7103453A (zh) 双带压力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
US6571935B1 (en) Monolithic belt with reinforced sidewall
EP2350223B1 (en) Method of forming large diameter thermoplastic seal
WO1999013248A1 (fr) Joint statique d'etancheite
CN1015297B (zh) 连续工作的双带压力机
EP0706446B1 (en) Composi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US4711168A (en)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a double band press
CN217727574U (zh) 一种耐磨板生产用全方位除杂装置
CN212920496U (zh) 一种用于热缩带焊接制备的热缩套设备
CN211414177U (zh) 一种耐磨板焊板机
CN212672143U (zh) 一种改进型气缸用调节底座
CN1065425A (zh) 在行进的工件上施加表面压力的装置
CN215434664U (zh) 一种压延机挡料装置
CN208558363U (zh) 一种聚乙烯波纹管一次成型设备及其波纹管
CN2589733Y (zh) 铝基树脂二层复合卷制轴承
CN113524532B (zh) 复合脚垫生产车间用的循环冷却装置及产品收集方法
CN214688361U (zh) 一种防形变聚四氟乙烯模压板
CN217917683U (zh) 一种耐磨分段绝缘器导流滑道
CN1235732C (zh) 塑料双壁波纹管成型模块强化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148520C (zh) 一种防漏耐用截止阀
CN1141504C (zh) 一种快开关的截止阀结构
EP0456536B1 (fr) Courroie pour dispositif de freinage d'une installation de refendage de bandes métalliques
CN214779857U (zh) 一种丝管蒸发器丝生产用焊线自动排线装置
CN215256204U (zh) 一种可调节式的闸门装置及盾构机
US5462154A (en) Slat for transporting device for extruded articles of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