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35034Y -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35034Y
CN2935034Y CN 200620053266 CN200620053266U CN2935034Y CN 2935034 Y CN2935034 Y CN 2935034Y CN 200620053266 CN200620053266 CN 200620053266 CN 200620053266 U CN200620053266 U CN 200620053266U CN 2935034 Y CN2935034 Y CN 293503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as
drier
cooler
liquid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532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凯
黎援朝
黄可坚
张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532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3503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3503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3503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它主要由干燥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阀门、管道、进气口、出气口等部份组成,其中,干燥器为二个或以上,各干燥器之间为并连结构,每个干燥器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阀门配置在各管道上,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塔或多塔干燥器吸附,直接利用气体被压缩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对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同时利用同一气流使吸附剂降温,完成整个吸附和再生过程,因此在整个再生过程中,无再生气消耗(放空),也不使用再生气增压回收装置,并且可变换多种组合方式,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与现有技术相比,彻底消除了运行能耗,极大地节约能源,解决了运行成本高的关键问题,降低了设备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吸附式压缩气体干燥方法在吸附剂再生时需要消耗电能(或蒸汽)和部分压缩气体。普通的余热(即压缩热)再生干燥装置在进行吸附剂再生时需要使用部分成品气作为再生气,吹扫、冷却吸附剂并放空,消耗一定的成品气;还有些方法虽然能在吸附剂再生过程中不消耗再生气,但需要在设备中加装再生气增压回收装置,增大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7前端连接进气口D,后端依次串联阀门1与2之间处、阀门11、阀门3与4之间处、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8前端连接进气口,后端依次串联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直至连接到阀门7后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它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与串联的阀门11、12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与串联的阀门7、8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阀门11与12之间处依次串联连接气液分离器A2、冷却器A1,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1与2之间处连接进气口D,阀门3与4之间处依次串联气液分离器B2、冷却器B1,直至连接进气口D,阀门7与8之间处连接从阀门11与12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塔或多塔干燥器吸附,直接利用气体被压缩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对吸附剂进行加热再生,同时利用同一气流使吸附剂降温,完成整个吸附和再生过程,在整个再生过程中,无再生气消耗(放空),也不使用再生气增压回收装置,并且可变换多种组合方式,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与现有技术相比,彻底消除了运行能耗,极大地节约能源,解决了运行成本高的关键问题,降低了设备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同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同向时、流程旁路中具有分流旁通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同向时、流程旁路中具有补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同向时、流程旁路中既有分流旁通阀门也有补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反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反向时、流程旁路中具有分流旁通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反向时、流程旁路中具有补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反向时、流程旁路中既有分流旁通阀门也有补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没有填充黑色的阀门为开启状态,填充黑色的阀门为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7前端连接进气口D,后端依次串联阀门1与2之间处、阀门11、阀门3与4之间处、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8前端连接进气口,后端依次串联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直至连接到阀门7后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该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阀门8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从阀门3与4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补热装置G,该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B2与阀门7后端连接处,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和补热装置G,其中,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阀门8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从阀门3与4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B2与阀门7后端连接处,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同向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处于干燥器A工作、干燥器B再生(加热)阶段,由压缩机输出的热气流从进气口D进入,经阀门7、阀门2进入干燥器B,加热里面的吸附剂,使吸附剂再生,之后经阀门4进入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气体冷却分离后,析出的水分经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上的排污阀排出,而气体经阀门5进入干燥器A,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下,气体进一步脱水干燥,最后经阀门9送到出气口E输出成品气;当处于干燥器A工作、B再生(冷吹)阶段,开启阀门8和分流旁通阀门F分流热气流,约30%的热气流通过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进行冷却分离,然后进入干燥器B冷吹其中的干燥剂,其余约70%的热气流直接进入冷却器A1,这样能减少冷却器B1的耗水量,使运行成本降低。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与串联的阀门11、12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与串联的阀门7、8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阀门11与12之间处依次串联连接气液分离器A2、冷却器A1,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1与2之间处连接进气口D,阀门3与4之间处依次串联气液分离器B2、冷却器B1,直至连接进气口D,阀门7与8之间处连接从阀门11与12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该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1与12之间处,分流旁通阀门F与进气口D之间处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补热装置G,该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和补热装置G,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1与12之间处,分流旁通阀门F与进气口D之间处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干燥器加热与冷吹气流反向的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处于干燥器A工作、干燥器B再生(加热)阶段,压缩机输出的热气流从进气口D进入,经阀门2进入干燥器B,加热再生里面的干燥剂,之后经阀门8进入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气体冷却分离后,析出水分经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上的排污阀排出,而气体经阀门5进入干燥器A,气体在吸附剂吸附作用下进一步脱水干燥,经阀门9送到出气口E输出成品气;当处于干燥器A工作、干燥器B再生(冷吹)阶段,开启阀门4和分流旁通阀门F分流热气流,部分的热气流通过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进行冷却分离,冷却后进入干燥器B冷吹其中的干燥剂,其余的热气流直接进入冷却器A1。

Claims (8)

1、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7)前端连接进气口(D),后端依次串联阀门(1)与(2)之间处、阀门(11)、阀门(3)与(4)之间处、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8)前端连接进气口(D),后端依次串联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直至连接到阀门(7)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该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阀门(8)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从阀门(3)与(4)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补热装置(G),该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B2)与阀门(7)后端连接处,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和补热装置(G),其中,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阀门(8)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从阀门(3)与(4)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B2)与阀门(7)后端连接处,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5、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干燥器(A)、冷却器(A1)、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冷却器(B1)、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及管道(C)、进气口(D)、出气口(E)组成,其中,干燥器(A)和干燥器(B)之间为并连结构,干燥器(A)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A1)和气液分离器(A2),干燥器(B)配置一组串联的冷却器(B1)和气液分离器(B2),阀门(1)、(2)、(3)、(4)、(5)、(6)、(7)、(8)、(9)、(10)、(11)、(12)配置在管道(C)上,串联的阀门(1)、(2)与串联的阀门(9)、(10)与串联的阀门(11)、(12)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上部,串联的阀门(3)、(4)与串联的阀门(5)、(6)与串联的阀门(7)、(8)并联,该阀门组的两端分别连接干燥器(A)和干燥器(B)的下部,阀门(9)与(10)之间处连接出气口(E),阀门(11)与(12)之间处依次串联连接气液分离器(A2)、冷却器(A1),直至连接到阀门(5)与(6)之间处,阀门(1)与(2)之间处连接进气口(D),阀门(3)与(4)之间处依次串联气液分离器(B2)、冷却器(B1),直至连接进气口(D),阀门(7)与(8)之间处连接从阀门(11)与(12)之间处至冷却器(A1)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该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1)与(12)之间处,分流旁通阀门(F)与进气口(D)之间处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补热装置(G),该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分流旁通阀门(F)和补热装置(G),分流旁通阀门(F)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1)与(12)之间处,分流旁通阀门(F)与进气口(D)之间处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补热装置(G)一端连接进气口(D),另一端连接阀门(1)与(2)之间处。
CN 200620053266 2006-01-10 2006-01-10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503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3266 CN2935034Y (zh) 2006-01-10 2006-01-10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53266 CN2935034Y (zh) 2006-01-10 2006-01-10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35034Y true CN2935034Y (zh) 2007-08-15

Family

ID=3835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532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35034Y (zh) 2006-01-10 2006-01-10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35034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7270A (zh) * 2017-12-15 2018-03-30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硅粉干燥及氮气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7270A (zh) * 2017-12-15 2018-03-30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硅粉干燥及氮气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1003B (zh) 利用压缩热再生的吸附式压缩气体干燥工艺及装置
CN204395739U (zh) 一种零气耗余热再生式吸干机
CN201823451U (zh) 鼓风加热内循环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102872688A (zh) 零损耗内循环式气体干燥方法及装置
CN202356000U (zh) 真空加热零气耗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203002186U (zh) 湿气分流再生吸附式压缩气体干燥器
CN101940867B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202569923U (zh) 空气干燥器
CN101314103A (zh) 一种压缩气体余热再生高效干燥装置
CN201404756Y (zh) 三通阀闭式循环加热再生式气体干燥器
CN202724981U (zh) 零气耗压缩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CN219482158U (zh) 等压再生干燥器
CN2935034Y (zh)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CN116422113A (zh) 一种变温变压吸附的干燥空气生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460431U (zh) 吸附干燥机
CN201404757Y (zh) 四通阀闭式循环加热再生式气体干燥器
CN202724980U (zh) 压缩热再生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201768479U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201930694U (zh) 利用压缩热再生的吸附式压缩气体干燥装置
CN101601959A (zh) 一种零气耗低露点压缩热再生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94503B (zh) 发动机燃料气净化装置
CN102743957A (zh) 一种高温含油压缩空气余热再生干燥装置
CN201223765Y (zh) 一种压缩气体余热再生高效干燥装置
CN101000206B (zh) 一种无耗气压缩气体余热再生干燥工艺
CN210021661U (zh) 一种再生系统无动力零气耗压缩热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