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2158U - 等压再生干燥器 - Google Patents

等压再生干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2158U
CN219482158U CN202320995505.0U CN202320995505U CN219482158U CN 219482158 U CN219482158 U CN 219482158U CN 202320995505 U CN202320995505 U CN 202320995505U CN 219482158 U CN219482158 U CN 219482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tower
pipe
branch pipe
gas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55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雄
雷江
侯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anhe Chaolv Purifyi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anhe Chaolv Purifyi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anhe Chaolv Purifyi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anhe Chaolv Purifying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955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2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2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2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压再生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和第三干燥塔、管系,管系包括分别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吹冷进气支管、吹冷出气支管,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再生进气支管、再生出气支管,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湿气进气支管和干气出气支管,位于各干燥塔同一端的各支管并联布置,管系还包括设于各支管上的控制阀;管系用于控制原料气进入加热再生后的干燥塔内进行吹冷,再进入待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进行加热再生,再进入待吸附干燥的干燥塔内进行吸附干燥,以控制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第三干燥塔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吹冷、其中一个进行加热再生、另一个进行吸附干燥。

Description

等压再生干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气体分离干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等压再生干燥器。
背景技术
压缩气体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动力能源,气体经压缩机压缩后,气体压力及温度升高,压缩气体中常含有油、水和粉尘等杂质,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对于不同种类的压缩机而言,其排气压力、温度、计排气量大小各异,工业上常采用各种不同的净化处理方式,目前在压缩空气净化和干燥设备产品中,普遍使用的干燥设备是双塔式干燥器。
双塔式干燥器的结构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358383U的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包括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上的管系以及设于管系上的管系控制阀结构,管系控制阀结构用来控制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吸附干燥、另一个进行加热再生。双塔式干燥器还包括吹冷管线,吹冷管线连接在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的两端,吹冷管线上设有风机,风机用来将冷却气体吹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以进行吹冷。现有技术中,需要依靠风机工作来带动冷却气体进行流动以进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中,气体无法在自身气压作用下进入加热再生的干燥塔中。
对于微小型干燥器而言,由于处理气量较小,采用常规的双塔工艺时,干燥塔的容积较小,相比较而言,风机的占地面积较大;而且风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漏油、漏气等故障,故障率较高,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压再生干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风机带动吹冷气体流动而导致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再生干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等压再生干燥器,包括:
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和第三干燥塔;
管系,包括分别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吹冷进气支管、吹冷出气支管,管系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再生进气支管、再生出气支管,管系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湿气进气支管和干气出气支管,位于各干燥塔同一端的各支管并联布置,管系还包括设于各支管上的控制阀;
原料气进气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干气出气管,原料气进气管与各吹冷进气支管相连,第一连接管连接各吹冷出气支管并与各再生进气支管相连,第二连接管连接各再生出气支管并与各湿气进气支管相连,干气出气管与各干气出气支管相连;所述原料气进气管上设有冷却器,以对原料气进行冷却;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加热器,以对流经第一连接管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管系控制阀结构用于控制原料气进入加热再生后的干燥塔内进行吹冷,再进入待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进行加热再生,再进入待吸附干燥的干燥塔内进行吸附干燥,以控制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第三干燥塔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吹冷、其中一个进行加热再生、另一个进行吸附干燥。
有益效果是:通过三塔结构,使得原料气直接进入加热再生后的干燥塔对该干燥塔进行吹冷,吹冷气经加热器加热后进入需要加热再生的干燥塔进行加热再生,再生气再进入再生完的干燥塔进行吸附,全程零气耗,依靠原料气自身的压力就可以驱使气体进行流动。仅采用一些阀门就可以实现等压零气耗运行。当应用在微小型的干燥器时,仅多一个小塔、一部分阀门就可以省去风机或压缩机等动设备的投资。干燥器不再设置风机或压缩机运行平稳,省去了后续的维修保养费用,使用成本较低。在吹冷阶段将再生的干燥塔的温度带出作为加热干燥塔的加热起源,加热器仅辅助提高再生气温度即可,耗电量较低。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冷却器,以对流经第二连接管的气体进行冷却。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原料气进气管、第二连接管上均设有气液分离器。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干气出气管上设有后置过滤器。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同一干燥塔中的吹冷进气支管、再生进气支管分置在干燥塔的两端,湿气进气支管与吹冷进气支管位于干燥塔的同一端。对于同一干燥塔而言,加热再生时的气体流向与吹冷时的气体流向相反,避免在干燥塔中出口的位置集聚过多的冷凝水而导致后续吸附干燥时对出口的气体造成污染而使出口的气体重新含水。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所述吹冷进气支管、再生出气支管、湿气进气支管均设于对应干燥塔的下端;所述吹冷出气支管、再生进气支管、干气出气支管均设于对应干燥塔的上端。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显示干燥塔、支路、管路标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显示控制阀标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干燥塔;2、第二干燥塔;3、第三干燥塔;4、原料气进气管;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干气出气管;8、冷却进水管;9、冷却出水管;11、第一再生进气支管;12、第一干气出气支管;13、第一吹冷出气支管;14、第一再生出气支管;15、第一吹冷进气支管;16、第一湿气进气支管;17、第一再生进气控制阀;18、第一干燥出气控制阀;19、第一吹冷出气控制阀;110、第一再生出气控制阀;111、第一吹冷进气控制阀;112、第一干燥进气控制阀;21、第二再生进气支管;22、第二干气出气支管;23、第二吹冷出气支管;24、第二再生出气支管;25、第二吹冷进气支管;26、第二湿气进气支管;27、第二再生进气控制阀;28、第二干燥出气控制阀;29、第二吹冷出气控制阀;210、第二再生出气控制阀;211、第二吹冷进气控制阀;212、第二干燥进气控制阀;31、第三再生进气支管;32、第三干气出气支管;33、第三吹冷出气支管;34、第三再生出气支管;35、第三吹冷进气支管;36、第三湿气进气支管;37、第三再生进气控制阀;38、第三干燥出气控制阀;39、第三吹冷出气控制阀;310、第三再生出气控制阀;311、第三吹冷进气控制阀;312、第三干燥进气控制阀;41、第一冷却器;42、第一气液分离器;51、加热器;61、第二冷却器;62、第二气液分离器;71、后置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等压再生干燥器的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等压再生干燥器包括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第三干燥塔3,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第三干燥塔3上的管系,管系控制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第三干燥塔3中的其中一个吹冷、其中一个加热再生、另一个吸附干燥。
具体地,管系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一干燥塔1上端的第一吹冷出气支管13、第一再生进气支管11、第一干气出气支管12,还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一干燥塔1下端的第一吹冷进气支管15、第一再生出气支管14、第一湿气进气支管16。管系还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二干燥塔2上端的第二吹冷出气支管23、第二再生进气支管21、第二干气出气支管22,还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二干燥塔2下端的第二吹冷进气支管25、第二再生出气支管24、第二湿气进气支管26。管系还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三干燥塔3上端的第三吹冷出气支管33、第三再生进气支管31、第三干气出气支管32,还包括并联地布置在第三干燥塔3下端的第三吹冷进气支管35、第三再生出气支管34、第三湿气进气支管36。
管系还包括设置在各支管上的控制阀,分别为第一吹冷出气控制阀19、第一再生进气控制阀17、第一干燥出气控制阀18、第一吹冷进气控制阀111、第一再生出气控制阀110、第一干燥进气控制阀112、第二吹冷出气控制阀29、第二再生进气控制阀27、第二干燥出气控制阀28、第二吹冷进气控制阀211、第二再生出气控制阀210、第二干燥进气控制阀212、第三吹冷出气控制阀39、第三再生进气控制阀37、第三干燥出气控制阀38、第三吹冷进气控制阀311、第三再生出气控制阀310、第三干燥进气控制阀312。各控制阀用来控制所在支路的通断。
等压再生干燥器还包括原料气进气管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干气出气管7,原料气进气管4与第一吹冷进气支管15、第二吹冷进气支管25、第三吹冷进气支管35相连,第一吹冷进气支管15、第二吹冷进气支管25、第三吹冷进气支管35均并联在原料气进气管4上。
第一连接管5与第一吹冷出气支管13、第二吹冷出气支管23、第三吹冷出气支管33相连,第一吹冷出气支管13、第二吹冷出气支管23、第三吹冷出气支管33均并联在第一连接管5上,同时第一连接管5与第一再生进气支管11、第二再生进气支管21、第三再生进气支管31相连,第一再生进气支管11、第二再生进气支管21、第三再生进气支31管均并联在第一连接管5上。
第二连接管6与第一再生出气支管14、第二再生出气支管24、第三再生出气支管34相连,第一再生出气支管14、第二再生出气支管24、第三再生出气支管34均并联在第二连接管6上,同时第二连接管6与第一湿气进气支管16、第二湿气进气支管26、第三湿气进气支管36相连,第一湿气进气支管16、第二湿气进气支管26、第三湿气进气支管36均并联在第二连接管6上。
干气出气管7与第一干气出气支管12、第二干气出气支管22、第三干气出气支管32相连,第一干气出气支管12、第二干气出气支管22、第三干气出气支管32均并联在干气出气管7上。
原料气进气管4上设置有第一冷却器41和第一气液分离器42,能够对原料气进行冷却和气液分离。第一连接管5上设置有加热器51,能够对第一连接管5内流经的气体进行加热。第二连接管6上设置有第二冷却器61和第二气液分离器62,能够对流经第二连接管6的气体进行冷却和气液分离。干气出气管7上设置有后置过滤器71,能够对成品气进行过滤。
如图1所示,等压再生干燥器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冷却器41、第二冷却器42上的冷却进水管8和冷却出水管9,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对第一冷却器41、第二冷却器42进行水冷。其中,第一冷却器41、第二冷却器61、第一气液分离器42、第二气液分离器62、后置过滤器71均为现有成品。
以第二干燥塔2再生全程为例,等压再生干燥器的使用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第一吹冷进气控制阀111、第一吹冷出气控制阀19、第二再生进气控制阀27、第二再生出气控制阀210、第三干燥进气控制阀312、第三干燥出气控制阀38开启,其余的控制阀关闭;原料气经第一冷却器41、第一气液分离器42后经第一吹冷进气控制阀111进入第一干燥塔1进行吸附干燥,成品气经第一吹冷出气控制阀19进入加热器51加热至200-250℃后经第二再生进气控制阀27进入第二干燥塔2内对第二干燥塔2进行加热解析,湿热的再生气经第二再生出气控制阀210进入第二冷却器61、第二气液分离器62冷却分离后经第三干燥进气控制阀312进入第三干燥塔3进行吸附,成品气由第三干燥出气控制阀38排出经后置过滤器71去除吸附剂粉尘后排出。
当第二干燥塔2加热至再生出口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启第二吹冷进气控制阀211、第二吹冷出气控制阀29、第三再生进气控制阀37、第三再生出气控制阀310、第一干燥进气控制阀112、第一干燥出气控制阀18,关闭其余的控制阀;原料气经第二吹冷进气控制阀211进入第二干燥塔2对第二干燥塔2进行吹冷,吹冷气经第二吹冷出气控制阀29进入加热器51进行加热后经第三再生进气控制阀37进入第三干燥塔3对第三干燥塔3进行加热解析,再生气经第三再生出气控制阀310进入第二冷却器61、第二气液分离器62冷却分离后经第一干燥进气控制阀112进入第一干燥塔1进行吸附,成品气经第一干燥出气控制阀18排出。
当第二干燥塔2吹冷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第三干燥塔3吹冷、第一干燥塔1加热解析、第二干燥塔2吸附干燥,控制阀适应性地开启、关闭,以此类推进行三塔循环。
应当说明的是,干燥器在使用初期,原料气需要经吹冷进气支管进入其中一个干燥塔内进行吸附,然后再经加热对另一个干燥塔进行加热再生。当加热再生的干燥塔达到设定温度后则开启正常的吹冷、加热再生、吸附干燥流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等压再生干燥器的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同一干燥塔中吹冷进气支管、再生气进气支管分置在干燥塔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干燥塔中吹冷进气支管、再生气进气支管可以位于干燥塔的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等压再生干燥器的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能够对进入吸附干燥的干燥塔前的气体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取消第二冷却器,流出再生塔的气体直接进入吸附干燥的干燥塔内。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Claims (6)

1.一种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和第三干燥塔(3);
管系,包括分别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吹冷进气支管、吹冷出气支管,管系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再生进气支管、再生出气支管,管系还包括设于各干燥塔两端的湿气进气支管和干气出气支管,位于各干燥塔同一端的各支管并联布置,管系还包括设于各支管上的控制阀;
原料气进气管(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和干气出气管(7),原料气进气管(4)与各吹冷进气支管相连,第一连接管(5)连接各吹冷出气支管并与各再生进气支管相连,第二连接管(6)连接各再生出气支管并与各湿气进气支管相连,干气出气管(7)与各干气出气支管相连;所述原料气进气管(4)上设有冷却器,以对原料气进行冷却;所述第一连接管(5)上设有加热器(51),以对流经第一连接管(5)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管系用于控制原料气进入加热再生后的干燥塔内进行吹冷,再进入待加热再生的干燥塔内进行加热再生,再进入待吸附干燥的干燥塔内进行吸附干燥,以控制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第三干燥塔(3)中的其中一个进行吹冷、其中一个进行加热再生、另一个进行吸附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冷却器,以对流经第二连接管(6)的气体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进气管(4)、第二连接管(6)上均设有气液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气出气管(7)上设有后置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同一干燥塔中的吹冷进气支管、再生进气支管分置在干燥塔的两端,湿气进气支管与吹冷进气支管位于干燥塔的同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压再生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冷进气支管、再生出气支管、湿气进气支管均设于对应干燥塔的下端;所述吹冷出气支管、再生进气支管、干气出气支管均设于对应干燥塔的上端。
CN202320995505.0U 2023-04-26 2023-04-26 等压再生干燥器 Active CN219482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5505.0U CN219482158U (zh) 2023-04-26 2023-04-26 等压再生干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5505.0U CN219482158U (zh) 2023-04-26 2023-04-26 等压再生干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2158U true CN219482158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2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5505.0U Active CN219482158U (zh) 2023-04-26 2023-04-26 等压再生干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2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6271A (zh) * 2023-09-21 2023-11-14 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露点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6271A (zh) * 2023-09-21 2023-11-14 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露点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CN117046271B (zh) * 2023-09-21 2024-02-06 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露点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9341A (zh) 吸附式高压天然气脱水工艺及装置
CN219482158U (zh) 等压再生干燥器
CN110787600A (zh) 一种带再生气干燥器的闭式两塔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CN103480246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低露点气体干燥装置
CN101940867A (zh) 零耗气低露点余热再生吸附式干燥器
CN114791134B (zh) 一种回收显热且多方位节能型双转轮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CN20350778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低露点气体干燥装置
CN210374300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的空分装置
CN106194503B (zh) 发动机燃料气净化装置
CN201404762Y (zh) 吸附式高压天然气脱水装置
KR100915152B1 (ko) 에너지 절감형 컴프레서
CN2625818Y (zh) 再生气循环吸附干燥机
CN210448618U (zh) 一种气体零气耗除油吸附式干燥系统
CN218358383U (zh) 一种压缩气体的热干燥装置
CN218794985U (zh) 一种节能型零气耗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
CN214159086U (zh) 一种可再生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7187453U (zh) 一种气体干燥装置
CN219647094U (zh) 一种可再生的天然气脱水装置
CN206613354U (zh) 微热再生式吸附干燥机
CN220939912U (zh) 一种节能双塔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CN1083289C (zh) 吸附式余热再生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CN217383693U (zh) 一种烘干用转轮除湿机
CN218973023U (zh) 利用再生气换热器预冷的空分系统
CN215782599U (zh) 一种多功能吸干机
CN214552322U (zh) 一种余热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