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0315Y - 身体锻炼器 - Google Patents
身体锻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920315Y CN2920315Y CN 200620115905 CN200620115905U CN2920315Y CN 2920315 Y CN2920315 Y CN 2920315Y CN 200620115905 CN200620115905 CN 200620115905 CN 200620115905 U CN200620115905 U CN 200620115905U CN 2920315 Y CN2920315 Y CN 29203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orementioned
- saddle
- handle
- support tube
-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身体锻炼器,主要具备有:基架部,能垂直支撑;握把部,设置握把到在前述基架部前部能升降的握把轴上;鞍部,设置鞍体到在前述基架部后部升降自如地被支撑的鞍轴上端上;旋转机构,在旋转自如地被前述基架部支撑的枢支轴处,使在尖端具备就坐于前述鞍体的使用者以脚驱动的踏板的曲柄臂设置于前述基架部两侧;以及升降机构,通过前述旋转机构来升降前述握把或鞍体,能获得有效的训练效果,同时,在单调的训练中能感觉适度刺激,而且构造精巧的身体锻炼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健身用具,特别是能一边接受上下移动所致的愉快刺激一边快乐地进行踩踏运动,而且,能获得很好训炼效果的身体锻炼器。
背景技术
在期望健康的强烈潮流中,为了解决运动不足,而提案有很多能轻松在屋内训练的健身器材。其中,在设置座设置鞍部、踩踏部、握把部及能调节踩踏重量的负荷装置,而通过踩踏运动来训练的自行车型身体锻炼器正在普及中。
当使用此种身体锻炼器时,在屋内就能轻松地实施配合个人体力的自行车运动。但是,因为其为一边继续相同运动姿势一边反复踩踏踏板的单纯运动,所以,锻炼处所有所局限,而锻炼效果有所限制,同时,无法获得以自行车在屋外行走时的爽快感,而有无法长时间持续的问题。
在此,如图8所示,有一种身体训练器,使支撑握把a及鞍体b的横ㄈ字形框架d轴着在枢支轴e上,同时,设置透过皮带g连卡到踏板曲柄f运动而旋转的轮体h,通过在前述轮体h与前述框架d间横架连杆i,来构成曲柄连杆机构j,与踏板曲柄f的旋转连动而使握把a及鞍体b前后摆动的训练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210037号公报)。
此种训练器,在踩踏运动的同时,身体也会前后摆动,所以,能感觉到骑马的感觉,能一边以身体享受此变化一边训练。但是,在旋转脚部的运动中,会伴随使上半身前后摆动的运动,所以,很容易施加过度负荷到腰部及脊椎等,同时,脚的运动节奏会混乱,而降低训练效果。
又,如图9所示,有一种健康增进装置的发明被提出,其设置滑接到安装在曲柄轴k上的偏心凸轮m上表面的滚子n,与前述滚子n的上下移动连动而鞍体t会升降的健康增进装置(例如,参照日本实开平7-43344号公报)。
在前述健康增进装置的先前技术中,与踏板的旋转连动而鞍体t会连续升降,所以,会产生使身体上下移动的变化,而使用者能感觉一定的刺激。但是,在获得训练效果时,必须连续运动一定时间以上,在单调的鞍体t升降变化中,身体会很快习惯,而有刺激很少的问题。而且,通过鞍体t的升降,全身体重量会当作反复弯曲负荷而施加在曲柄轴k上,所以,其会与轴承机构一齐装置大型化而有难以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身体锻炼器,其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获得很大锻炼效果,同时,在单调的踩踏运动中能持续感觉适度刺激,而且构造精巧的身体锻炼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垂直支撑的基架部;
握把部,位于前述基架部前部可升降的握把轴上;
鞍部,位于前述基架部后部可升降地被支撑的鞍轴上端上;
用于使就坐于前述鞍体的使用者以脚驱动踏板的曲柄臂旋转机构,可旋转地位于前述基架部支撑的枢支轴处,并位于前述基架部两侧;以及,还包括通过前述旋转机构来升降前述握把或鞍体的升降机构;前述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
凸轮,滑接在前述枢支轴及前述握把轴下端部;以及,摆动臂,可在垂直面内摆动地轴接在前述基架部上;
而且,前述握把轴与前述凸轮上面相滑接,前述摆动臂则与凸轮下面相滑接,前述摆动臂后部,与前述鞍轴下部相连接。
其中,前述基架部包括:
用于支撑握把轴的握把支撑筒,外插有可被前述凸轮上押而升降的握把轴;以及,
用于支撑握鞍轴的鞍支撑筒,外插有可被摆动臂上押而升降的鞍轴,并具有鞍轴轴向延伸的纵狭缝;前述鞍轴,自前述纵狭缝突出鞍支撑筒外,具有卡合与前述摆动臂相卡合的凸片。
其中,前述握把部及鞍部,分别包括有用于选择握把及鞍体一齐上下移动的共动模式、仅鞍体上下移动的鞍体震动模式、仅握把上下移动的握把震动模式或握把及鞍体一齐静止的静止模式而能蹬踏板运动,并解除与前述升降机构的连卡而可停止握把及鞍体上下移动的解除机构。
其中,前述解除机构,由用以使握把支撑筒内的握把轴保持在不接触凸轮的高度上的握把轴保持机构所构成。
其中,前述解除机构,由用以使鞍支撑筒内的鞍轴保持在摆动臂无法接触前述凸片的高度上的鞍轴保持机构所构成。
其中,前述解除机构,具有连续贯通握把支撑筒及贯穿握把支撑筒的握把轴、或鞍支撑筒及贯穿鞍支撑筒的鞍轴,且握把轴或鞍轴由用于维持高度的支撑销构成。
其中,前述握把轴下端部处具有滑接凸轮的滚子,同时,具有按压机构,前述按压机构具有使滚子往凸轮方向按压的弹簧。
对照先前技术的有益功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就坐于鞍体的使用者踩踏踏板而被训练动作驱动,握把或鞍体会上下移动,所以,使用者相对于踏板的姿势,以一定循环反复变化。结果,即使是屋内的训练,随着其姿势的变化,负荷会施加在不同肌肉,同时,即使是对于相同肌肉,也会反复作用微妙改变的负荷,而能获得平衡良好的训练效果。同时,通过以一定周期反复上下移动,在踩踏运动时能产生轻快的节奏感,在单调的屋内训练上加上跃动感,即使长时间运动也能不感觉厌倦。
通过踏板脚蹬的驱动力来升降握把或鞍体,所以,在上升时踏板旋转负荷会增加而提高运动量,能提高训练效果。而且,前述旋转负荷周期性反复增减,所以,波状增减的负荷会作用在肌肉上而有效刺激,结果,能提高提升肌肉力量的效果。又,升降机构的凸轮,以其朝上面来上押握把轴,另外,以朝下面滑接而下押摆动臂,所以,自上下双方承受的负荷会相抵消。结果,对于支撑凸轮的枢支轴的负荷会降低,能获得滑顺的踏板旋转,同时,能使机械小型化而当做屋内运动机器地方便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了当握把支撑筒及鞍体支撑筒外插上下移动的握把轴及鞍轴而支撑时,两轴能滑顺地升降动作,所以,踏板能滑顺地旋转,能防止对膝部及足腕的过度负荷。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分别形成能停止握把及鞍体上下移动的解除机构时,通过其组合使用,选择包含握把及鞍体一齐上下移动的共动模式、仅鞍体上下移动的鞍体震动模式、仅握把上下移动的握把震动模式或握把及鞍体一齐静止的静止模式等四种动作模式而能踩踏踏板运动。因此,能对运动赋予种种变化,通过灵活运用,能转换气氛而快乐地实施训练,也能因应个人喜好自由选择。而且,通过其切换所致的运动负荷增减,能选择对应使用者体力及疲劳度的运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以保持握把轴到不接触凸轮的高度的握把轴保持机构来构成解除机构时,能以简单构造来确实解除握把的升降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以鞍体到凸片不接触摆动臂的高度的鞍体保持机构来构成解除机构时,能以简单构造来确实解除鞍体的升降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以连续贯穿握把支撑筒及贯穿握把支撑筒的握把轴、或鞍支撑筒及贯穿鞍支撑筒的鞍轴,且让握把轴或鞍轴能维持一定高度的支撑销来构成解除机构时,通过插入支撑销的简单操作,能确实地解除握把或鞍体的升降动作。
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在前述握把轴下端部设置滑接凸轮的滚子,设置使前述滚子按压凸轮的按压机构时,握把轴不会跳起,同时,滚子能沿着凸轮表面转动,结果,握把轴不会晃动能滑顺地上下移动。
以下,参照附图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形态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重要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5是说明图1动作状态的重要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6是说明图1另一动作状态的重要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7是说明图1又一动作状态的重要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8是习用身体训练器的前视示意图。
图9是习用健康增进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身体锻炼器,如图1所示的身体锻炼器1,具备基架部2、前述基架部2前部的握把部5、后部的鞍部8、实施踩踏运动的旋转机构12及上下移动握把4或鞍体7的升降机构13。而且,在本形态中,具有解除前述升降机构13的作用而能停止握把或鞍体上下移动的解除机构20。
基架部2,构成机器基座的对象,所以,其包含设于载置面的座部2A及自前述座部2A立起的立起部2B。前述座部2A,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1、图3所示,由在中央往前后延伸的干轴部31、自前述干轴部31前后端部往各侧方延伸的前腕部32及后腕部33所构成,略成工字型。而且,干轴部31使用扁平钢管,前腕部32及后腕部33,使用圆钢管来构成,同时,熔接在干轴部31前后端部上。而且,在后腕部33及后腕部33端部处,盖着有止滑用盖体34。而且,本说明书中,将配有握把且使用者朝向的侧当作前侧。
前述立起部2B系例示包含:曲柄支撑部35,在靠近前述干轴部31前端处立起;轮体支撑部36,与曲柄支撑部35前侧并列立设;鞍支撑筒18,在曲柄支撑部35后侧少许往后侧倾斜而自干轴部31立起;握把支撑筒16,配置在前述曲柄支撑部35上方,少许往前侧倾斜立起;以及臂支撑部40,在前述鞍支撑筒18及曲柄支撑部35中间立起少许高度。而且,前述握把支撑筒16,固着于自前述鞍支撑筒18中间往前延伸的下管体37尖端部而被支撑,同时,通过在与前述曲柄支撑部35上端部之间横架辅助支撑材(图面未绘出),而坚固地安装在干轴部31。
前述鞍支撑筒18,在前后成长角筒状,例如10~25度左右,在本实施形态中,往后倾斜15度安装。而且,在其左侧面下部处,形成有纵长狭缝17,又,在上部穿设有左右贯穿的后支撑孔38。
前述握把支撑筒16,与鞍支撑筒18相同地,在前后成长角筒状,例如5~20度左右,在本实施形态中,往前倾斜10度安装。而且,在其上部穿设有左右贯穿的前支撑孔39。
前述握把部5,包含纵长的握把轴3及自其上端部往左右延伸的握把4,本实施形态的握把4,使用两侧朝上弯曲而能稳定支撑两腕的型式。又,在本实施形态的握把轴3下端处,轴着有滚子24。
又,本实施形态的握把轴3,如图1、图4所示,由筒状的握把上轴3U及直径比前述握把上轴3U还要小的握把下轴3D所构成,使握把下轴3D上部插入握把上轴3u下部,同时,以固定螺丝41来螺着一体化。而且,在握把上轴3U内,通过滑动握把下轴3D上部,能增减握把轴3的长度,而对应体格能调整成适合的高度。而且,握把下轴3D靠上处,穿设有左右贯通的前保持孔42。而且,前述握把轴3,通过使握把下轴3D插入握把支撑筒16内,上下滑动自如地被基架部2支撑。
前述鞍部8,如图1、图2所示,由纵长的鞍轴6及安装于其上端部的鞍体7所构成。本实施形态的鞍轴6,由鞍上轴6U及直径比前述鞍上轴6U还要大的筒状鞍下轴6D所构成,使鞍上轴6U下部插入鞍下轴6D上部,同时,使用固定螺栓件43来紧固。松开固定螺栓件43的同时,在鞍下轴6D内滑动鞍上轴6U下部而增减鞍轴6长度后,再度以固定螺栓件43固定时,能对应体格而调整安鞍体成适合的高度。
本实施形态的鞍下轴6D,其上部穿设有左右贯穿的后保持孔44,同时,在其下部形成有往左侧延伸的圆棒状凸片19。而且,鞍轴6,使前述凸片19在通过前述狭缝17而突出外侧的状态下,使前述鞍下轴6D插入鞍支撑筒18,藉此,上下滑动自如地被基架部2支撑。
前述旋转机构12,如图4所示,由枢支轴9、轴着于前述枢支轴9的曲柄臂11及踏板10所构成,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具有施加惯性力矩到踩踏旋转运动的惰性机构45。前述枢支轴9,透过轴承(图未绘出)被前述曲柄支撑部35轴支,其两侧安装有与枢支轴9轴向成直角且相互往相反方向延伸的左右曲柄臂11、11。在前述曲柄臂11、11尖端部安装有踏板10,与普通自行车同样地,就坐于前述鞍体7的使用者,以脚驱动来踩踏踏板而能循环运动。
前述惰性机构45包括有:大直径皮带轮46,固定于前述枢支轴9而与曲柄臂11一体旋转;飞轮47,轴着于前述轮体支撑部36而一体旋转;小直径皮带轮48;以及传动皮带49,横架在大小直径皮带轮46、48间。而且,踏板10的旋转,持续透过传动皮带49来提高旋转比率而传递到飞轮47,前述飞轮47旋转所致的惯性力矩,以与实际行走的自行车惰性类似的感觉传递到踏板10,结果,能获得有效的训练效果。
前述飞轮47,至少其周面以铁、麻田散铁系或肥粒铁系不锈钢、镍或钴等强磁性体来形成,沿着飞轮47周面安装使磁铁片带状并列的磁铁带50,藉此,来装备负荷机构53。而且,通过前述负荷机构53的磁力作用,施加一定煞车到飞轮47的旋转,结果,能赋予一定负荷到踏板10的旋转动作。而且,当通过操作使牵引前述磁铁带50一端的钢索安装到握把轴3的调整球形柄52,来调整磁铁带50与飞轮47间的间隙时,能增减磁力强度而调整施加在踏板10上的负荷。
前述升降机构13,使用前述旋转机构12的旋转驱动来升降前述握把4及鞍体7的对象,其包含与踩踏动作连动而旋转的凸轮14及摆动臂15。前述凸轮14,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成椭圆形,被轴着在前述枢支轮9。因此,当踩踏踏板10而旋转曲柄臂11时,凸轮14与前述枢支轮9一体旋转。而且,在前述凸轮14的朝上面处,滑接有前述握把轴3下端的滚子24。而且,也能使用略成三角形或略成四角形等的凸轮14来加速对于踏板动作的升降节距,或者,也可以使用偏心凸轮。
前述摆动臂15,如图5所示,前后长长地配置,同时,使其约略中央部枢着在臂支撑部40上端部,而可成天枰状摆动自如地被支撑。在前述摆动臂15前端部处轴着有第2滚子54,前述第2滚子54,滑接到前述凸轮14的朝下面。另一边摆动臂15后端部,自前述鞍轴6下部往横向突设的凸片19下侧延伸。
而且,当就坐于前述鞍体7的使用者通过踩踏踏板10训练而旋转前述凸轮14时,如图6所示,透过滑接到凸轮14朝上面的滚子24而被支撑的握把轴3,以凸轮14被上押,而且,当凸轮14旋转90度时,会回复到图5所示原来高度。如此一来,握把轴3,反复与凸轮14旋转相连动的上下移动。另一边后端部透过凸片19以使用者体重及鞍部8荷重来按压,藉此,前端部透过第2滚子54滑接到凸轮14朝下面的摆动臂15,反复随着凸轮14旋转的往复状运动。而且,如图6所示,后端部透过前述凸片19上押鞍轴6,而且,当凸轮14旋转到90度时,会回复到图5所示原来高度。如此一来,鞍轴6,与凸轮旋转相连动而与前述握把轴一齐反复上下移动。结果,使用者相对于踏板10的姿势,以一定循环反复改变,所以,即使是窄屋内的单纯动作,通过前述姿势的改变,能施加负荷到不同部位的肌肉,同时,对于相同肌肉也会反复作用微妙改变的负荷,而能获得平衡良好的训练效果。而且,即使是单纯的形态动作,通过以一定周期反复上下移动,在踩踏运动时能产生轻快的节奏感,在单调的屋内训练上加上跃动感,即使长时间运动也能不感觉厌倦。
又,通过踏板10的踩踏力量来上押握把或鞍体,所以,在其上升时,踏板旋转负荷会增加而提高运动量,而提高训练效果。而且,前述旋转负荷周期性反复增减,所以,能有效刺激承受波状负荷的肌肉,能提高肌肉力量。
而且,相对于升降机构13的凸轮14,通过上押滑接到其朝上面的握把轴3会被施加朝下负荷,在另一边摆动臂15滑接到朝下面,所以,会被施加朝上负荷。因此,上下方向的负荷会彼此抵销,结果,对于支撑凸轮14的枢支轴9的弯曲负荷会降低,能获得滑顺的踏板10旋转,同时,能使机械小型化而当做屋内运动机器地方便使用。
而且,在本形态中,反复小幅度上下移动的握把轴3及鞍轴6,插入握把支撑筒16及鞍支撑筒18内而被支撑,所以,摩擦会降低而能滑顺地升降。结果,踏板10的旋转动作会变得滑顺,而不会施加过度负荷到使用者膝部或脚腕等。
如图4所示,在握把轴3下部处,在与前述曲柄支撑部35间横架弹簧25,且设有使前述滚子24朝凸轮14压抵的按压机构26。通过前述按压机构26,例如即使凸轮14转速变高速,握把轴3也不会跳起,滚子24能沿着凸轮14表面滑顺地转动。结果,握把轴不会晃动而能滑顺地上下移动。
前述解除机构20,使握把4及鞍体7的上下移动能分别选择而个别停止的对象,由设于握把部5的握把轴保持机构21及设于鞍部8的鞍轴保持机构22所构成。
前述握把轴保持机构21,通过连续贯穿如图4所示的形成于握把支撑筒16的前支撑孔39、如图5所示的握把轴3前保持孔42及连续贯穿前两者的前支撑销23F来形成。如图7所示,当少许抬起握把轴3时,前支撑孔39与前保持孔42的高度会一致而连通,前述前支撑销23F,会连续插入前支撑孔39与前保持孔42内。而且,握把轴3,被前支撑销23F支撑而固定在上述高度位置,所以,设于其下端的前述滚子24,自旋转中的凸轮14周面往上离开。结果,握把4,不会再上押以踩踏运动而旋转的凸轮14,上下移动会停止而静止。而且,当不使用前支撑销23F时,如图1所示,可弹性卡合到握把轴3前面的夹子状挟持器55而暂置。
又,前述鞍轴保持机构22,通过图4所示的形成于鞍支撑筒18的后支撑孔38、图5所示的鞍轴6后保持孔44,及透过管体56安装于鞍支撑筒18的后支撑销23B来形成。如图7所示,当少许抬起鞍轴6时,后支撑孔39与后保持孔42的高度会一致而连通,前述后支撑销23B,会连续插入后支撑孔39与后保持孔42内。而且,鞍轴6,被后支撑销23B支撑而固定在上述高度位置,所以,设于其下端的前述凸片19,系自与旋转中的凸轮14连卡而摆动的摆动臂15后端部往上离开。
如上所述,个别设置能停止握把4及鞍体7上下移动的握把轴保持机构21及鞍轴保持机构22,而具有能分别选择停止上下移动的解除机构20,所以,通过其组合使用,选择包含握把4及鞍体7一齐上下移动的共动模式、仅鞍体7上下移动的鞍体震动模式、仅握把4上下移动的握把震动模式或握把4及鞍体7一齐静止的静止模式等4种动作模式而能踩踏踏板运动。通过切换上述模式而增减运动负荷,能选择对应疲劳度及体力的运动量。而且,通过变更各模式,能对训练赋予种种变化,能转换气氛而快乐地实施训练,也能因应个人喜好自由选择模式。
而且,本实施形态的解除机构20,采用通过连续贯穿握把支撑筒16及贯穿握把支撑筒16的握把轴3、或鞍支撑筒18及贯穿鞍支撑筒18的鞍轴6的支撑销23来分开与凸轮14连卡动作的简单构造,所以,以简单的操作就能确实地解除握把4及鞍体7的升降动作。
而且,以上说明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态。因此,其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在上述实施形态的外的各种变形例当然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内。而经由前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符合新型专利的要素,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7)
1、一种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垂直支撑的基架部;
握把部,位于前述基架部前部可升降的握把轴上;
鞍部,位于前述基架部后部可升降地被支撑的鞍轴上端上;
用于使就坐于前述鞍体的使用者以脚驱动踏板的曲柄臂旋转机构,可旋转地位于前述基架部支撑的枢支轴处,并位于前述基架部两侧;
以及,还包括通过前述旋转机构来升降前述握把或鞍体的升降机构;前述升降机构进一步包括:
凸轮,滑接在前述枢支轴及前述握把轴下端部;以及,摆动臂,可在垂直面内摆动地轴接在前述基架部上;
而且,前述握把轴与前述凸轮上面相滑接,前述摆动臂则与凸轮下面相滑接,前述摆动臂后部,与前述鞍轴下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基架部包括:
用于支撑握把轴的握把支撑筒,外插有可被前述凸轮上押而升降的握把轴;
以及,用于支撑握鞍轴的鞍支撑筒,外插有可被摆动臂上押而升降的鞍轴,并具有鞍轴轴向延伸的纵狭缝;前述鞍轴,自前述纵狭缝突出鞍支撑筒外,具有卡合与前述摆动臂相卡合的凸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握把部及鞍部,分别包括有用于选择握把及鞍体一齐上下移动的共动模式、仅鞍体上下移动的鞍体震动模式、仅握把上下移动的握把震动模式或握把及鞍体一齐静止的静止模式而能蹬踏板运动,并解除与前述升降机构的连卡而可停止握把及鞍体上下移动的解除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解除机构,由用以使握把支撑筒内的握把轴保持在不接触凸轮的高度上的握把轴保持机构所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解除机构,由用以使鞍支撑筒内的鞍轴保持在摆动臂无法接触前述凸片的高度上的鞍轴保持机构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解除机构,具有连续贯通握把支撑筒及贯穿握把支撑筒的握把轴、或鞍支撑筒及贯穿鞍支撑筒的鞍轴,且握把轴或鞍轴由用于维持高度的支撑销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身体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握把轴下端部处具有滑接凸轮的滚子,同时,具有按压机构,前述按压机构具有使滚子往凸轮方向按压的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15905 CN2920315Y (zh) | 2006-05-22 | 2006-05-22 | 身体锻炼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620115905 CN2920315Y (zh) | 2006-05-22 | 2006-05-22 | 身体锻炼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920315Y true CN2920315Y (zh) | 2007-07-11 |
Family
ID=3825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201159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0315Y (zh) | 2006-05-22 | 2006-05-22 | 身体锻炼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920315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833A (zh) * | 2011-04-21 | 2012-10-24 | 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 健身车及其调整鞍座功能的方法 |
CN108288908A (zh) * | 2017-01-10 | 2018-07-17 | 李启飞 | 永磁灶 |
-
2006
- 2006-05-22 CN CN 200620115905 patent/CN29203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43833A (zh) * | 2011-04-21 | 2012-10-24 | 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 健身车及其调整鞍座功能的方法 |
CN102743833B (zh) * | 2011-04-21 | 2014-10-29 | 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 | 健身车及其调整鞍座功能的方法 |
CN108288908A (zh) * | 2017-01-10 | 2018-07-17 | 李启飞 | 永磁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04083U (zh) | 健身按摩椅 | |
US6840892B1 (en) | Recuperating machine | |
US6802797B2 (en) | Four bar exercise machine | |
US6793609B1 (en) | Stationary exercise cycle | |
KR100730734B1 (ko) | 신체 단련 기구 | |
CN200960373Y (zh) | 身体锻炼健身器 | |
US20060160668A1 (en) | Fitness bike | |
JP4478208B1 (ja) | 運動補助装置 | |
CN111672053B (zh) | 一种坐卧式多功能健身康复机 | |
CN2920315Y (zh) | 身体锻炼器 | |
TW500618B (en) | Positionable-axle bicycle ergometer | |
US6508745B1 (en) | Stationary exercise bicycle with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 |
CN206508500U (zh) | 骑马机结构 | |
CN104190046B (zh) | 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 | |
CN101641138A (zh) | 训练板及具备该训练板的训练器材 | |
CN106994235B (zh) | 骑马机结构 | |
CN116212315A (zh) | 一种方便调节松紧度的体育教学用腿部肌肉拉伸训练器 | |
JP3118248U (ja) | 身体鍛錬器 | |
CN103961842B (zh) | 运动用自行车支撑台 | |
CN214286538U (zh) | 脚踏板训练装置 | |
CN204034158U (zh) | 一种健身磁疗式康复器 | |
JPS61217177A (ja) | 筋肉鍛練機 | |
EP2008695A1 (en) | Exercising device | |
CN218451829U (zh) | 一种体育健身平式蹬推器 | |
CN207477927U (zh) | 一种健身自行车室内锻炼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