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20209Y -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20209Y
CN2920209Y CN 200620122133 CN200620122133U CN2920209Y CN 2920209 Y CN2920209 Y CN 2920209Y CN 200620122133 CN200620122133 CN 200620122133 CN 200620122133 U CN200620122133 U CN 200620122133U CN 2920209 Y CN2920209 Y CN 292020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heelchair
assembled
electric wheelchair
m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221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必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hsiang Machi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221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92020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2020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2020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包括一主车架,两个组设座与两个嵌设头,并设有两个手动轮及电动轮架组,轮架上设有两个驱动轮,轮架后端装设有两个防倾轮,该轮架的驱动轮与防倾轮之间设有两个卡嵌件,该电动轮架组设置于该主车架的下端,以该卡嵌件与该嵌设头对应卡嵌结合。本实用新型可按实际需求组配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对使用者而言不仅经济且节省收纳空间,并且,组配成为电动轮椅后,该驱动轮位于轮椅的重心轴线上,可成为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不仅回转半径极小,且行驶舒适。

Description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主车架配合两个手动轮及一电动轮架组,可按实际需求随时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型式电动轮椅的结构。
背景技术
轮椅对于残疾人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生活代步工具,而轮椅一般分为电动及手动两大类,各有其不同的适用性,例如,手动轮椅相当轻便,有助于外出的搬运,且操作上以手拨驱动无须电力,可供作为运动及复健之用,而电动轮椅,则可适合长途行驶或外出代步。
然而,如上述手动轮椅与电动轮椅各有其不同的适用性,对于残疾人而言,几乎必需同时拥有两种才能适时选用,同时拥有电动轮椅或手动轮椅,对于一般人而言,一方面经济负担重,另一方面占用空间较大,实际上未必理想。
鉴于上述问题,如果能设计出一种轮椅,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轻易变更构件的组配型态,使轮椅成为手动轮椅或电动轮椅,则不仅可大幅降低成本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减少收纳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轮椅以其驱动轮的位置设计,可分为中间轮驱动轮椅与非中间轮驱动轮椅,其中,中间轮驱动轮椅是指,在使用者乘坐于轮椅后所产生的轮椅重心轴线位置,装设驱动轮,并在驱动轮前方配置有前导轮,而于驱动轮后方配置有防倾轮,而非中间轮驱动轮椅,则是指驱动轮非设置位于轮椅乘坐后的重心轴线位置,而于驱动轮前、后,通常仅配置有前导轮或防倾轮其中之一。
中间轮驱动的电动轮椅,回转半径极小,几乎可进行原地360度回转,并且,驱动轮装设位于使用者的重心轴线处,行驶过程中,驱动轮运转时使用者不会有突然被推动前倾的不适感,而非中间轮驱动者则无法达到以上的优点。
因此,在此技术领域中,需要根据使用需求随时可组配成一般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轮椅的结构,使使用者轻易地操作及减少经济负担,并减少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它可以按实际需求组配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对使用者而言不仅经济且节省收纳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包括一主车架,于一连结架的两侧各连结配置有一侧架构成,该两侧架之间连结设有一座椅,该两侧架的前端各设有一前导轮,其中,它还包括:两个组设座,设于主车架其侧架的侧端位置,两个嵌设头,设于主车架其侧架的底端位置,两个手动轮,以一轮轴可组卸地枢设于该侧架的组设座上,一电动轮架组,一轮架上设有两个驱动轮,以马达及变速箱连动该两个驱动轮,并以一电池供电于马达及一行驶操控器,轮架后端装设有两个防倾轮,该轮架位于驱动轮与防倾轮之间设有两个卡嵌件,该电动轮架组可设置于该主车架的下端位置,以该卡嵌件与该嵌设头对应卡嵌结合,完成结合后,该驱动轮位于轮椅的重心轴线。
采用上述结构后,对使用者而言,可按实际需求随时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在进行手动轮与主车架的拆解或组配时,仅需按压控制轴杆,即可进行手动轮与主车架的组、卸,在进行电动轮架组与主车架的拆解或组配时,仅需控制卡嵌件的勾扣,即可进行电动轮架组与主车架的组、卸,即操作上相当便捷。
手动轮椅与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这两种形式组合在一起,不仅经济且节省收纳空间,当转换成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时,回转半径极小,且驱动轮装置设于使用者的中心轴线处,使使用者行驶舒适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轮椅的组配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轮椅收折状态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轴与组设座;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轴与组设座进行拆解操作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椅完成组设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嵌设头与卡嵌件嵌设结合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架组与主车架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嵌设头与卡嵌件解除卡嵌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轮椅完成组设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如图1、3、4、6、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主要在主车架设有两个组设座、两个嵌设头,并以两个手动轮及电动轮架组,可拆卸的结构型态组设于该主车架上,其中:
该主车架10,主要于一连结架11的两侧各连结配置有一侧架12所构成,于该两个侧架12之间并连结设有一座椅13供使用者乘坐,该两个侧架12的前端则各配设有一前导轮14,该前导轮14可进行360度的回转;主车架10不使用时,可便于收纳,该连结架11由两组交叉枢设的连杆111构成,可通过该连杆111的交叉枢点112,施力压缩两侧架12,使两侧架12进行靠拢收折(如图3所示)。
该组设座20,设于该主车架10其侧架12的侧端位置,该组设座20可成型为横向具有一枢孔21结构。
该嵌设头30,设于该主车架10其侧架12的底端位置,该嵌设头30可成型为中间凹设而两侧凸起的结构。
该手动轮40,以一轮轴41可组卸地枢设于该侧架12的组设座20上;该轮轴41可成型为在内部穿设有一控制轴杆42并于控制轴杆42上穿设有一复位弹簧43,该控制轴杆42的端缘并成型有相邻的一躲凹44及一抵面45,该轮轴41对应抵面45处开设有一设置孔46,以一圆珠47活动地设置于该设置孔46及该抵面45之间,且使该圆珠47得自该设置孔46凸出局部但不脱出该设置孔46;当按压控制轴杆42使躲凹44与圆珠47相对应时,该圆珠47位于躲凹44处而不凸出设置孔46;因此,该手动轮40透过轮轴41穿设过组设座20的枢孔21时,得以该凸出设置孔46的圆珠47与枢孔21端缘形成卡制,而限制轮轴41脱出该组设座20,并得于按压控制轴杆42使该圆珠47位于躲凹44处,而解除圆珠47与枢孔21端缘的卡制,使手动轮40与组设座20脱离。
该电动轮架组50,在一轮架51上装设有两个驱动轮52,以马达53及变速箱54连动该两个驱动轮52,并以一电池供电于马达53及一行驶操控器55,在轮架51后端装设有两个防倾轮56;该轮架51位于驱动轮52与防倾轮56之间位置设有两个卡嵌件57,该卡嵌件57可为具扳转操作的勾扣571结构。
该电动轮架组50可设置于该主车架10的下端位置,并以该卡嵌件57的勾扣571与该嵌设头30的凹设处相对应卡嵌结合,完成结合后,该驱动轮52位于轮椅的重心轴线;当然并可通过解除该卡嵌件57与嵌设头30的卡嵌而使电动轮架组50拆离主车架10。
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各构件及结构的组配关系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用者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将手动轮或电动轮架组组配于主车架上,成为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的电动轮椅,且组配过程相当简便,可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其运作状态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4、5所示,若要组配成为一般的手动轮椅时,可先将手动轮40的轮轴41对准组设座20的枢孔21,并按压该控制轴杆42使圆珠47通过躲凹44而脱离设置孔46,接着,以轮轴41穿设过组设座20的枢孔21后,松开按压的控制轴杆42,使抵面45恢复与圆珠47的抵合,圆珠47局部凸出于设置孔46并与枢孔21的端缘形成卡制,限制轮轴41脱出组设座20(如图4所示),而完成一手动轮40与主车架10的组设,以同样的方式组设另一侧的手动轮40后,即可完成手动轮椅的组配;当进行手动轮40与主车架10的拆解时,可先按压轮轴41的控制轴杆42,使圆珠47透过躲凹44脱离设置孔46(如图5所示),接着,从组设座20处抽出轮轴41,即可拆解手动轮40与主车架10。
如图6、7所示,进行电动轮椅的组配时,可先将电动轮架组50设置位于主车架10的下端,并使防倾轮56朝向后方,而卡嵌件57与嵌设头30相对应,以主车架10朝下渐向电动轮架组50接近,直至卡嵌件57的勾扣571与嵌设头30的凹设处相扣嵌结合为止(如图7所示),并将行驶操控器55设置于侧架12端面的扶手上,即可完成电动轮椅的组配;如图8、9所示,进行电动轮架组50与主车架10的拆解时,可翻转卡嵌件57的勾扣571,使卡嵌件57与嵌设头30解除卡嵌,移开主车架10,即可完成电动轮架组50与主车架10的拆解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考虑到轮椅使用者多为肢体不便者,因此各部构件的组合及拆解,均朝简便操作的方式作为基础考虑;例如:进行手动轮40与主车架10的拆解或组配时,仅需按压控制轴杆42,即可进行手动轮40与主车架10的组、卸;而进行电动轮架组50与主车架10的拆解或组配时,仅需控制卡嵌件57的勾扣571,即可进行电动轮架组50与主车架10的组、卸,操作上相当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组配成为电动轮椅后,该驱动轮52位于轮椅的重心轴线60上,配合前导轮14及防倾轮56的设置,可成为一中间轮驱动型式的电动轮椅;其中,中间轮驱动轮椅是指,在使用者乘坐于轮椅后所产生的轮椅重心轴线60位置,装设驱动轮,并于驱动轮前方配置有前导轮,而于驱动轮后方配置有防倾轮;中间轮驱动的电动轮椅,回转半径极小,几乎可进行原地360度回转;驱动轮装设位于使用者的重心轴线处,行驶过程中,驱动轮运转时使用者不会有突然被推动前倾的不适感。

Claims (6)

1.一种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包括:一主车架,一连结架的两侧各连结配置有一个侧架构成,于该两个侧架之间连结设有一座椅,该两侧架的前端各设有一前导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两个组设座,设于主车架其侧架的侧端位置;
两个嵌设头,设于主车架其侧架的底端位置;
两个手动轮,一轮轴可组卸区设于该侧架的组设座上;
一电动轮架组,一轮架上设有两个驱动轮,以马达及变速箱连动该两个驱动轮,并以一电池供电于马达及一行驶操控器,轮架后端装设有两个防倾轮,该轮架的驱动轮与防倾轮之间设有两个卡嵌件,该电动轮架组可设置于该主车架的下端位置,以该卡嵌件与该嵌设头对应的卡嵌结合,完成结合后,该驱动轮位于轮椅的重心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结架由两组交叉枢设的连杆构成,该两组连杆通过一交叉枢点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设座可成型为横向具有一枢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嵌设头可成型为中间凹设而两侧凸起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轴可成型为在内部穿设有一控制轴杆并于控制轴杆上穿设有一复位弹簧,该控制轴杆的端缘并成型有相邻的一躲凹及一抵面,该轮轴对应抵面处开设有一设置孔,以一圆珠活动区设置于该设置孔及该抵面之间,且令该圆珠自该设置孔局部凸出但不脱出该设置孔。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嵌件为可翻转操作的,并可与该嵌设头的中间凹设处相对应的卡嵌结合的勾扣结构。
CN 200620122133 2006-06-27 2006-06-27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020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2133 CN2920209Y (zh) 2006-06-27 2006-06-27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22133 CN2920209Y (zh) 2006-06-27 2006-06-27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20209Y true CN2920209Y (zh) 2007-07-11

Family

ID=38252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2213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20209Y (zh) 2006-06-27 2006-06-27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92020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6331A (zh) * 2013-10-28 2015-04-29 电能有限公司 电动轮椅的悬吊结构
WO2021147615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倾轮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6331A (zh) * 2013-10-28 2015-04-29 电能有限公司 电动轮椅的悬吊结构
WO2021147615A1 (zh) * 2020-01-21 2021-07-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倾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20209Y (zh) 可组装成手动轮椅或中间轮驱动电动轮椅的结构
CN201949238U (zh) 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的轮椅
CN101589979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车
KR20080039165A (ko) 휴대용 접이식 미니 자전거
CN203777184U (zh) 电动轮椅
CN201414891Y (zh) 电动手摇轮椅
CN201056275Y (zh) 可手动操作的滑板车
CN202243883U (zh) 倒三轮、四轮自行车无车把转向机构
CN201727664U (zh) 电动轮椅
CN101200208A (zh) 可折叠自行车
CN2675527Y (zh) 滑板车
CN201140771Y (zh) 轮轴结构
CN210503015U (zh) 多地形独轮电动平衡车
CN20208918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三轮车
CN101371810B (zh) 能平稳上下楼梯的轮椅
CN211635180U (zh) 一种重力感应电动滑板
CN201201667Y (zh) 电动按摩车座
CN211731703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车架底盘
CN201329922Y (zh) 折叠式带靠背摩托车座
CN2710603Y (zh) 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20884661U (zh) 一种新型双电池双电机自动切换驱动的电动滑板车
CN2565733Y (zh) 侧三轮双人自行车
CN208325534U (zh) 一种健身休闲使用自行车
CN2688165Y (zh) 多功能摇篮
CN208746157U (zh) 一种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