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917140Y -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917140Y
CN2917140Y CNU2005201053765U CN200520105376U CN2917140Y CN 2917140 Y CN2917140 Y CN 2917140Y CN U2005201053765 U CNU2005201053765 U CN U2005201053765U CN 200520105376 U CN200520105376 U CN 200520105376U CN 2917140 Y CN2917140 Y CN 291714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unit
loudspeaker box
recess
speak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1053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代孝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91714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91714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凹部(1A)形成于扬声器箱体(1)的后表面,且扬声器(3)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前表面。包含控制器的电路单元(2),例如混频器,可移出地容置在凹部中。还设置有用以保持容置在凹部中的电路单元的保持结构。在需要使用扬声器时,例如,可将电路单元从扬声器箱体中移出,并放置在人类演奏者附近,从而允许人类演奏者例如容易地操作电路单元的控制器。凹部可以被盖(2’)覆盖,此时,扬声器的相关附件能够存放在凹部中。

Description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包括扬声器箱体和电路单元,其中扬声器箱体上固定有扬声器,而电路单元包括用以与扬声器连接混频器设备、扩音器设备等。
背景技术
在扬声器箱中设置有扩音器的扬声器装置通常已为人们所知,例如,从日本特开平No.2004-120424中即可获知。但是,通常所知的扬声器装置没有配备操控扩音器的功能。其他已为人们所知的扬声器例如为吉它扩音器,其具有设置如音量及音质参数等参数的功能。
混频器常用于在演奏中乐器的声音或音调从扬声器发出的场合,不论该演奏为乐队演奏还是独奏,但是混频器和扬声器装置通常相互分离设置。因此,可以想到将混频器装置合并到扬声器装置中,如在上述No.2004-120424中公开的扬声器装置。但是,根据传统技术思想,即使扩音器和混频器部件能被合并到扬声器箱中,这些装置也只能以无法从扬声器箱分离或移出的方式固定在扬声器箱上。
但是,根据这种通常所知的技术,即扩音器和混频器部件被固定(即不可移出地)合并到扬声器箱中,尽管演奏者自己能够方便地设置和改变扩音器和混频器的参数,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演奏者必须停留在扬声器装置附近,所以这种技术的适用性受到限制,从而具有较差的用户友好界面。
能够被人类演奏者个人使用而不必采用大规模PA设备的扬声器装置、混频器等是实用的或方便的;在这种情况下,以使扬声器装置、混频器等易于被带入和带出舞台、活动地点等的方式构造扬声器装置、混频器等也是实用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扬声器装置,其能被方便地使用和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扬声器装置,其包括:扬声器箱体(1),其中安装有扬声器(3),并且在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1A);电路单元(2),可移出地容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中;以及保持结构(11、11a、11b、22a;12、12a、12b、12c、24;2’),用以将电路单元保持在凹部中,其中该电路单元被可移出地容置在凹部中。注意上文和下文的括号中的数字相应于下面关于附图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赋予各个零件、部件等的标号,并且在此添加以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电路单元(例如混频器设备和扩音器设备)可移出地存放在形成在扬声器箱体中的凹部中。因此,当将要使用扬声器装置时,可以将电路单元例如混频器设备和扩音器设备从扬声器箱体移出或拆下,并将其作为分离的部件放置在人类演奏者附近。因此,例如在操作电路单元的控制器时,人类演奏者能够非常方便地使用电路单元。并且,当扬声器装置被带入或带出特定场所时,电路单元能被合适地存放在扬声器箱体中,从而能够非常容易地将扬声器箱体和电路单元作为单个、组合的结合体一起携带,因此能够使扬声器装置和电路单元的带入/带出非常便利。此外,通过用于将可移出地容置在凹部中的电路单元保持在凹部中的保持结构,在带入/带出期间,能可靠地将电路单元保持在凹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包括:啮合部,设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的周边部分上;以及被啮合部,设置在电路单元上相应于啮合部的位置处。通过扬声器箱体的啮合部,使电路单元的被啮合部与容置在凹部中的电路单元啮合,从而使电路单元保持在扬声器箱体中且保持在扬声器箱体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持结构包括:锁定件(12、12a、12b、12c、24),用以将电路单元固定在扬声器箱体上;啮合部(11,11a,11b),设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的周边部分上;以及被啮合部(22a),其设置在电路单元上相应于啮合部的位置处。当电路单元要被容置在凹部中时,通过扬声器箱体的啮合部来啮合电路单元的被啮合部,并且通过锁定件将电路单元固定在扬声器箱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扬声器系统,其包括:第一扬声器装置,包括以上述方式设置的电路单元可移出地连接于其上的扬声器装置;以及第二扬声器装置,包括:扬声器箱体(1’),其中安装有扬声器(3’),并且在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1A’),只要凹部的存放尺寸容许,在凹部中能够可移出地存放一个或多个所需的物品(M,C2-C5);以及保持部,其用于将可移出地存放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中的物品(M,C2-C5)保持在凹部中。通过这种配置,扬声器系统中所需的零件和/或附件,例如麦克风和/或连接线,能合适地存放在扬声器装置的凹部中,并与第二扬声器装置一起被携带,因此能够使扬声器装置和所需物品的带入/带出非常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扬声器装置,包括:扬声器箱体(1;1’),其中安装有扬声器(3;3’),并且在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1A;1A’),只要凹部的存放尺寸容许,在凹部中能够可移出地存放一个或多个所需的物品(2;M,C2-C5);电路单元(2),可移出地容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中;或者盖(2’),用以可移出地覆盖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以及保持结构(11、11a、11b、22a、12、12a、12b、12c、24;11’、11a’、11b’、22a’、12’、12a’、12b’、12c’、24’),用于将可移出地容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中的电路单元保持在扬声器箱体上,或者将盖保持在扬声器箱体上。在本发明中,电路单元和盖中所需的任一个通过保持结构连接到扬声器装置。相同的扬声器装置(即相同结构的扬声器装置)能用于电路单元的存放,还可以用于一个或者多个其他所需物品(例如上述扬声器的相关附件)的存放,因此能够方便地使用(即用户界面友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示出例如如何使用电路单元的特定注释或图解在所述盖上示出,这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单元具有台架安装部,并且当电路单元处于从扬声器箱体的凹部移出的状态时,通过台架安装部能够将电路单元安装在特定台架上。在从扬声器箱体移出的状态下,电路单元可安装在台架上,因此能够以更高的便利性使用电路单元。
此外,电路单元容置在扬声器箱体的凹部中时,台架安装部设置在从外部看不到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将电路单元存放在扬声器箱体中而提高扬声器装置的外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箱体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台架安装部,所述表面不同于扬声器的前表面面向的扬声器箱体的表面,并且电路单元的台架安装部在结构上类似于扬声器箱体的台架安装部。因此,用于电路单元和扬声器箱体的各个台架具有相同的结构(即相同的产品);也就是说,可将相同的产品方便地用于电路单元和扬声器箱体,这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的适用性和便利性。
作为一个实施例,保持结构可以采用基于弹性部的弹力和啮合部与被啮合部之间的摩擦力的啮合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紧固或固定部的个数(例如螺钉)减少,电路单元或锁定件(即防脱落部件)仍然能够可靠地保持在扬声器箱体上,而能够以更高的便利性被连接和拆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基本原理的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完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及其他特征,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为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的实例的视图;
图2为以放大尺寸显示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的相关部件的剖视图;
图3为以放大尺寸显示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的相关部件的后视图;
图4A-4C分别为显示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中采用的扬声器箱体细部的后视图、剖面侧视图和底视图;
图5为以放大尺寸显示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中采用的第二扬声器装置的主要或相关部件的剖面侧视图;
图6为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中采用的后盖的放大正视图;
图7为显示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中采用的锁定件的相关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8为显示用于将扬声器和混频器固定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中的托架部的放大透视图;以及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保持结构的放大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显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的实例的视图。在所示实例中,除了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即第一扬声器装置)10之外,采用没有与电路单元组合的另一种类型的扬声器装置(即第二扬声器装置)10’。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10包括可相互分离的扬声器箱体1和混频器设备2,混频器设备2作为电路单元能够经由适当的保持结构安装在扬声器箱体1的后表面区中;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示出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使用时的扬声器箱体1和混频器设备2。第二扬声器装置10’包括也可以相互分离的扬声器箱体1’和后盖2’,后盖2’设置在箱体1’的后表面上,用作“防脱落部件”或“保持构件”(同时参见图5);在图1中,示出在相互分离时的扬声器箱体1’和后盖2’。在每个扬声器箱体1和1’中,扬声器3或3’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或1’的前侧内表面。在组合有电路单元的(第一)扬声器装置10和第二扬声器装置10’中,各个扬声器1和1’通常在结构上相互一致,但是混频器设备2和后盖2’在结构上相互不同。
扬声器箱体1和1’以及混频器设备2分别被三角架4A、4B和4C托住。在所示实例中,人类演奏者P可弹奏键盘(电子乐器)KB和使用麦克风M歌唱。键盘KB和麦克风M分别经由缆线C1和C2连接到混频器设备2。此外,扬声器箱体1和1’(即它们的电路)分别经由缆线C3和C4连接到混频器设备2。通过键盘KB上的演奏产生的音频信号和通过麦克风M产生的音频信号(声音信号)被混频器设备2混合,产生的混合立体声双信道的左信号和右信号提供给扬声器箱体1和1’中的各个扬声器3和3’并通过扬声器箱体1和1’中的各个扬声器3和3’发出声音(即被听到)。在所示实例中,混频器设备2与扬声器箱体1分离,混频器设备2可放置在人类演奏者P附近,从而演奏者P能够方便地操作混频器设备2。以多个输入/输出元件(例如麦克风、乐器等)能够连接到混频器设备2的方式可构成混频器设备2,从而使多个人类演奏者能够使用混频器设备2。
每个扬声器箱体1和1’在其后表面具有凹部1A或1A’。当扬声器装置10和10’被带出或带入特定场所时,混频器设备2被安装且存放到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中,从而关上或盖合凹部1A。缆线C1-C4和麦克风M被存放到另一个或第二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中,然后通过后盖2’来关上凹部1A’。因此,当携带两个扬声器装置10和10’时,混频器设备2、缆线C1-C4及麦克风M能够与扬声器装置10和10’一起共同携带。
图4A-4C为显示扬声器箱体1和1’细部的视图;图4A为后视图,图4B为沿图4A的A-A线截取的剖面侧视图,以及图4C为底视图。因为如上所述的两个扬声器箱体1和1’结构为大体上相互一致,所以下面结合图4A-4C仅代表性地描述扬声器箱体1。图4A和4B中示出处于正常直立方位的扬声器箱体1,其中扬声器箱体1从上到下的方向对应于图中从上到下的方向。图4B的左侧将称为“后表面侧”IR,而图4B的右侧将称为“前表面侧”IF。
扬声器箱体1通过合成树脂铸型而形成,而凹部1A形成在扬声器箱体1的后表面侧IR中,并具有向后开口的矩形开口。多个螺丝套(boss)1a1-1a9形成在凹部1A的内侧周边表面和拐角上。凹部1A的底板部分1Aa近似位于扬声器箱体1的中心处,并且底板部分1Aa在其底端部分具有向前表面侧1F凹入的阶梯形部分1Aa1。位于底板部分1Aa前方(即比底板部分1Aa更靠近前表面侧1F)的空间设置为扬声器室S,以固定地容置扬声器3;扬声器3安装在扬声器室S中。设置有挡板和莎纶(saran)网的前壳20(在图4C中由点划线表示)固定在扬声器室S向前开口的开口的前侧外边缘处。
如图4A和4B中的点划线所示,结构啮合部件的啮合件11螺旋到凹部1A内表面上的螺丝套1a1-1a3上,结构锁定装置的锁定件12螺旋到螺丝套1a6-1a8上。扬声器箱体1具有从扬声器箱体1底侧的四个位置略微向下突出的四个底座部分1b,并且这四个底座部分1b位于底侧拐角附近。此外,两个台架啮合(或者台架安装)部13设置在底侧的两个位置处,所述两个位置位于扬声器箱体1底侧的前后方向的中心处。这些台架啮合部13在结构上与下面将描述的混频器设备2的台架啮合部23类似。此外,通过使扬声器箱体1的一部分形成为通孔,将手柄部1c一体形成在扬声器箱体1上。
图2为以放大尺寸显示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10的主要或相关部件的剖视图,而图3为以放大尺寸显示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10的相关部件的后视图,其特别显示出混频器设备2被安装且存放到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中。如图2所示,通过利用螺钉N1将面板22固定在矩形盒子形状的体壳(body case)21上形成混频器设备2的外壳。在体壳21中,容置用于执行混频功能和放大功能的电路,例如主基板2a、电路元件2b、次基板2c及操作部件基板2d。
现在参照图2和3,说明可应用于本发明的保持结构的实例。
保持结构包括利用螺钉N2紧固在螺丝套1a1-1a3上的啮合件11。通过弯曲不锈钢等弹性板形成的啮合件11具有:弯曲部分11a,通过将弹性板的末端部分向内弯入凹部1A的开口中而形成;以及板簧部分11b,比弯曲部分11a更深地弯入凹部1A中。标号11c表示啮合件11的平壁部分。
混频器设备2的面板22具有通常可安装在凹部1A的开口中的轮廓,并且具有从其底边缘的两个位置弯曲突出的两个爪形部分22a。混频器设备2以这两个爪形部分22a夹在啮合件11的弯曲部分11a和板簧部分11b之间的方式插入凹部1A中;因此,在面板22的爪形部分22a与啮合件11的弯曲部分1a相啮合的同时,板簧部分11b被爪形部分22a的后表面挤压,而与其自身的弹性相反。然后,通过后面描述的将混频器设备2紧固在扬声器箱体1上的锁定装置,混频器设备2经由啮合件11的弯曲部分11a和板簧部分11b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上。也就是说,爪形部分22a构成“被啮合部”,而弯曲部分11a和板簧部分11b构成“啮合部”。啮合件11的弯曲部分11a具有附着于其上的薄树脂板,从而从外部仅能看到此树脂板。
利用螺钉N3将锁定件12固定在螺丝套1a6-1a8上。通过例如弯曲钢板使锁定件12形成为具有沟槽形状的横截面,并且此锁定件12具有弯曲到凹部1A的开口末端边缘的平面部分12a(在图2中水平延伸,因此下文中称为“水平部分”)。水平部分12a具有经由各个弹簧12b固定在水平部分12a两个位置上的两个螺母(nut)板12c。图7为构成锁定装置的主要部件的锁定件12和螺母板12c的放大侧视图。如图所示,每个螺母板12c具有形成于其中的螺孔12d,并且水平部分12a具有通孔12a1,该通孔12a1形成在水平部分12a中与螺孔12d相对的位置处。
此外,在混频器设备2的面板22上,紧固螺钉23可旋转地设置在面板22上侧边缘附近相应于相应的螺母板12c的螺孔12d的位置处。在经由上述啮合部和被啮合部固定混频器设备2的同时,紧固螺钉24的螺纹部分24a经由通孔12a1螺旋穿过螺母板12c的螺孔12d中,从而使混频器设备2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上。也就是说,扬声器箱体1的锁定件12、弹簧12b,螺母板12c和混频器设备2的紧固螺钉24构成一组“锁定件”。
如图2所示,台架啮合部23设置在混频器体壳21的底板部21A的两个位置处。如图2中所示,台架啮合部23均为具有内螺纹部分23a、外螺纹部分23b及凸缘部分23c的螺纹部件的形式。每个台架啮合部23首先穿过体壳21的相应孔21a,直到凸缘部分23c与体壳21的后表面紧密接触,然后将螺母23d从体壳21的内部螺旋到外螺纹部分23b上;以这种方式,将台架啮合部23固定到位。图8为用于使扬声器和混频器固定的托架部(安装支撑部)41的放大透视图。两个托架螺钉41b可旋转地设置在基座41a上,并且两个托架螺钉41b之间的距离等于混频器设备2的两个台架啮合部23之间的距离。通过将托架螺钉41b的螺纹部分41c螺旋到台架啮合部23的内螺纹部分23a上,混频器设备2连接到托架部41上(参见图2)。
位于扬声器箱体1下侧的台架啮合部13在结构上类似于混频器设备2的台架啮合部23,并且台架啮合部13之间的距离等于台架啮合部23之间的距离。因此,扬声器箱体1也能够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连接到托架部41。
如图3所示,混频器设备2的面板22上设置有一对上手柄25a和下手柄25b,从而人类操作者通过握住手柄25a和25b将混频器设备2连接到凹部1A或者将混频器设备2从凹部1A卸下;注意手柄25a和25b中的任一个或者二者都可以配发。在面板22上,设置用于立体声双信道的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的扬声器输出端aL和aR,录音机的输出端bL和bR,以及功率扩大扬声器输出端cL和cR。在面板22上,也设置麦克风输入端d、线路输入端e、麦克风/线路选择开关f、混响调节旋钮g、信道等级旋钮i2-i7、主等级旋钮i1、A.C.电源连接器j、电源开关k等。此外,在扬声器箱体1上靠近凹部1A的位置设置插孔(端)14,其用于将来自混频器设备2的缆线C3(或C4)连接到此处。
图5为以放大尺寸显示第二扬声器装置10’的主要部件的剖面侧视图,而图6为后盖2’的前视图。在图5中,与图2的扬声器装置10中相同的元件由加上标记“’”的相同标号表示,并且不再详细描述这些类似元件,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例如,扬声器箱体1’、凹部1A’、啮合件(啮合部)11’、弯曲部分(啮合部)11a’、板簧部分(啮合部)11b’、锁定件12’、弹簧(锁定件)12b’及螺母板(锁定件)12c’在结构上类似于上述扬声器箱体1、凹部1A、啮合件(啮合部)11、弯曲部分(啮合部)11a、板簧部分(啮合部)11b、锁定件12、弹簧(锁定件)12b及螺母板(锁定件)12c。
麦克风M及其缆线C2、电源线C5及将混频器设备2与扬声器箱体1和1’互连的缆线C3和C4一起存放在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中。后盖2’具有通常可安装在凹部1A的开口中的轮廓,并且适当地连接于凹部1A’的开口。因此,在还携带第二扬声器装置10’期间,通过将后盖2’用作“防脱落部件”或者“保持构件”,能够有效防止麦克风M和缆线C2-C4掉出凹部1A’。
如图6所示,后盖2’具有从其底边缘的两个位置弯曲突出的两个爪形部分22a’。这些爪形部分22a’和啮合件11’的弯曲部分11a’及板簧部分11b’以与上述图2所示的扬声器10的爪形部分22a、弯曲部分11a及板簧部分11b类似的方式执行啮合功能。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爪形部分22a’也结构“被啮合部”,而弯曲部分11a’和板簧部分11b’也结构“啮合部”。此外,在后盖2’上靠近后盖2’的上边,在相应于混频器设备2的紧固螺钉24的位置,可旋转地设置紧固螺钉24’。通常以与图2所示相同的方式,在通过啮合部和被啮合部啮合后盖2’的同时,通过将紧固螺钉24’旋紧在螺母板12c’上,将后盖2’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上。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箱体1,的锁定件12’、弹簧12b’、螺母板12’和后盖2’的紧固螺钉24’也结构一组“锁定件”。
也就是说,在图2和图5的每一幅图中,通过板簧部分(弹力件)11d或11d’的弹力以及爪形部分22a或22a’与弯曲部分11a或11a’之间的摩擦力,将混频器设备2或后盖2’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或1’上。因此,混频器设备2或后盖2’利用锁定件组中非常少的螺钉(所示实例中为两个螺钉)可分离地连接。
此外,在所述实例中,在凹部1A和1A’中形成阶梯形部分1Aa1和1Aa1’,以提供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当需要在凹部1A中安装混频器设备2时,能够容易地将混频器设备2插入凹部1A中,而混频器设备2的拐角部分2A(参见图2)不会与凹部1A的底板部分1Aa互相影响。此外,在凹部1A’中,相对较大尺寸的部件,例如麦克风M,能容置在由阶梯形部分1Aa1’界定的相当大或非常深的空间中,同时,可变形件例如一捆柔性缆线C3-C5能容置在由底板部分1Aa中除阶梯形部分1Aa1’之外的其他部分界定的比较浅的空间中,如图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以使缆线C3-C5等可存放在凹部1A’中且通过摩擦力有效防止缆线C3-C5等在凹部1A’中移位的方式,将缆线C3-C5等夹在后盖2’与底板部分1Aa’之间。
凹部1A(1A’)的底板部分1Aa(1Aa’)和与底板部分1Aa(1Aa’)连续的底表面和侧表面形成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因此,尽管如图1所示,凹部1A(1A’)的底表面和侧表面暴露在外面,当移除电路单元(混频器设备2)或盖2’时,基本上不会遇到功能和外观有不方便的问题。
如图6所示,通过三幅图F1-F3示出在后盖2’的表面上使用混频器设备2或(使用后盖2’)的典型连接实例。第一幅图F1示出在乐队演奏中混频器设备2的使用,第二幅图F2示出在独奏中混频器设备2的使用,以及第三幅图F3示出在聚会中混频器设备2的使用。图F1-F3中的每一幅图包括一个或多个人类演奏者、观众、MC、参与者、扬声器箱体、一个或多个乐器、其他设备,例如录音机、混频器设备2的面板22及连接混频器设备2与该设备的缆线的示意性图解。因为在后盖2’的表面上,显示出以上述方式使用本发明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的实例,从而可以容易地得知如何使用(或如何连接)混频器设备2;因此,即使对于初次使用者,混频器设备2也能够提供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作“电路单元”的混频器设备2具有混频功能和放大功能。可替换地,除了混频器,安装在扬声器箱体中的电路单元可以包括例如扩音器、效果赋予装置或其他构成为对将要提供到扬声器的声音信号进行其他适当的信号处理的装置。
此外,“啮合部”、“被啮合部”及“锁定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那些构件,并且可以任何其他适合的方式构成,只要他们能够在扬声器箱体中的凹部开口的边缘附近固定混频器的一侧和后盖,并且在凹部开口的边缘附近固定混频器的其他部分和后盖即可。
现在,参考图9,描述本发明中可采用的保持结构的另一实例。图9为类似于图2的剖面侧视图,其简要示出用以将电路单元(混频器设备等)200保持在扬声器箱体1中或保持到扬声器箱体1上的保持结构。电路单元200的体壳210具有延伸的外周边部分,以与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的周边部分1Ab重叠,与此相应,与图2的相似部件相比,面板220的外周边部分扩展。面板220具有形成在其底侧多个适当位置处的向下钩爪201。体壳210具有多个形成在外周边部分中相应于钩爪201的位置处的啮合孔。通过将钩爪201啮合在相应的啮合孔中将面板220固定在体壳210上。如图所示,体壳210的外周边部分与电路单元200的面板220的重叠层容置在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的周边部分1Ab上,并通过螺钉N10在适当的多个位置处(例如四个位置)固定至周边部分1Ab。以这种方式,电路单元(混频器等)200放在凹部1A中,并保持在(即固定在)扬声器箱体1上。
本发明中可采用的保持结构(即啮合部和被啮合部的结构)的再一实例构成如下。例如,在扬声器箱和混频器(或后盖)中的一个上形成啮合孔,并在扬声器箱和混频器(或后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可插入啮合孔中的爪;在这种情况下,在与爪啮合在啮合孔中的位置相反的一侧上,扬声器箱和混频器(或后盖)相互固定。固定结构可包括设置在混频器(或后盖)上且能够通过触碰(finger)而弹性变形的爪和形成在扬声器箱中且能够与爪啮合的孔。在另一个替换实例中,啮合部和被啮合部可以构成为通过螺钉或者其他方式将扬声器箱和混频器(或后盖)固定在一起。
此外,在包括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或者多个扬声器的扬声器系统中,设置多个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10,而不仅设置一个这种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10。
此外,由于第一(组合有电路单元)扬声器装置10的扬声器箱体1的结构基本与第二扬声器装置10’的扬声器箱体1’相同,附件例如麦克风和/或连接线可以存放在第一扬声器装置10的扬声器箱体1的凹部1A中。类似的,电路单元(混频器设备2)可以容置在第二扬声器装置10’的扬声器箱体1’中。换句话说,电路单元(混频器设备2)或盖2’可以安装在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0和10’中任一希望安装的一个的凹部1A或1A’中;也就是,本发明的扬声器装置10和10’可以根据任一功能来选择使用。
另外,扬声器箱体1的后表面侧中的凹部1A可被划分成两个或更多区域,此时,可将电路单元可拆下地连接在一个划分区域,而另一个划分区域可以设置有后盖(防脱落部件),以提供存放缆线和麦克风空间。
用于存放电路单元、零件、附件等的凹部1A或1A’可设置在除了后表面侧的另一表面中。此外,扬声器可设置在除了前表面侧的左侧、右侧、或上侧。
另外,通过用后盖2’关上凹部1A,可将电路单元保持在凹部1A中,而不必在电路单元中设置专门的固定、啮合或锁定结构。

Claims (18)

1.一种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包括:扬声器箱体,其中安装有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
电路单元,可移出地容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以及
保持结构,用以将可移出地容置在所述凹部中的所述电路单元保持在所述凹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包括:
啮合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的周边部分上;以及
被啮合部,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上与所述啮合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其中,在所述电路单元容置在所述凹部中时,所述电路单元的所述被啮合部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啮合部啮合,从而使所述电路单元保持在所述扬声器箱体中且固定到所述扬声器箱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包括:
锁定件,用以将所述电路单元固定在所述扬声器箱体上;
啮合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的周边部分上;以及
被啮合部,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上相应于所述啮合部的位置处,
其中,当所述电路单元容置在所述凹部中时,所述电路单元的所述被啮合部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啮合部啮合,并且所述锁定件将所述电路单元固定在所述扬声器箱体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连接到安装在所述扬声器箱体中的扬声器,并且即使当所述电路单元处于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移出的状态,所述电路单元仍然通过导线连接到所述扬声器箱体中的扬声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包括能够由人类操作者操作的控制器,以控制或调整提供给扬声器的声音信号,其中当所述电路单元位于与所述扬声器箱体分离的位置时,通过所述操作者的操作能够控制或调节提供给扬声器的声音信号。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后表面,并且具有向后开口的矩形开口。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具有台架安装部,并且当所述电路单元处于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移出的状态时,所述电路单元通过所述台架安装部安装在特定台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单元容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时,所述台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的底板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体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台架安装部,所述表面是除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所述扬声器箱体的表面以外的表面,并且所述电路单元的台架安装部的结构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台架安装部的结构相同。
10.一种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扬声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装置;以及
第二扬声器装置,包括:
扬声器箱体,其中安装有扬声器,并且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只要所述凹部的存放尺寸容许,一个或多个所需的物品可移出地存放在所述凹部中;以及
保持构件,用于将可移出地存放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的物品保持在所述凹部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装置还包括保持结构,用以将所述保持构件可移出地固定到所述扬声器箱体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构件为覆盖所述第二扬声器装置的所述凹部的盖。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为所述扬声器系统中所需的零件和/或附件,例如麦克风和/或连接线。
14.一种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包括:
扬声器箱体,其中安装有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有凹部,只要所述凹部的存放尺寸容许,一个或多个所需的物品可移出地存放在所述凹部中;
电路单元,可移出地容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或者盖,用以可移出地覆盖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以及
保持结构,用于将可移出地容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的所述电路单元固定到所述扬声器箱体上,或者将所述盖固定到所述扬声器箱体上,
其中,所述电路单元或所述盖通过所述保持结构可以连接到所述扬声器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为所述扬声器装置和/或所述电路单元中所需的零件和/或附件,例如麦克风和/或连接线。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具有台架安装部,并且当所述电路单元处于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移出的状态时,所述电路单元通过所述台架安装部安装在特定台架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单元容置在所述扬声器箱体的所述凹部中时,所述台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电路单元的底板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体具有设置在其表面上的台架安装部,所述表面是除扬声器的前表面所面对的所述扬声器箱体的表面以外的表面,并且所述电路单元的台架安装部的结构上与所述扬声器箱体的台架安装部的结构相同。
CNU2005201053765U 2004-09-22 2005-09-21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1714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5139A JP4496904B2 (ja) 2004-09-22 2004-09-22 スピーカセット
JP2004275139 2004-09-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917140Y true CN2917140Y (zh) 2007-06-27

Family

ID=3542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0537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917140Y (zh) 2004-09-22 2005-09-21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CN200510106307.0A Active CN1753572B (zh) 2004-09-22 2005-09-21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
CN201110396013.1A Active CN102421041B (zh) 2004-09-22 2005-09-21 扬声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6307.0A Active CN1753572B (zh) 2004-09-22 2005-09-21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
CN201110396013.1A Active CN102421041B (zh) 2004-09-22 2005-09-21 扬声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04090B2 (zh)
EP (1) EP1641312B1 (zh)
JP (1) JP4496904B2 (zh)
CN (3) CN2917140Y (zh)
DK (1) DK1641312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572B (zh) * 2004-09-22 2012-01-04 雅马哈株式会社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9540B2 (ja) 2012-01-06 2014-08-13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
CN103428606A (zh) * 2012-05-23 2013-12-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声音输出功能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2706A (en) * 1956-07-10 1958-09-16 Philco Corp Switching apparatus
US3023274A (en) 1958-11-26 1962-02-27 Henry W Shaw Portable lectern
US3052758A (en) 1959-02-25 1962-09-04 Trix Electrical Co Ltd Column speakers suitable for use in public address systems
US3183305A (en) 1962-07-27 1965-05-11 Ampeg Company Inc Portable sound system
US4052561A (en) * 1976-04-05 1977-10-04 Audiophonics Corporation Lectern with detent-hinged shelf for portable sound system
US4076957A (en) * 1976-07-15 1978-02-28 Audiophonics Corporation Portable sound device for public address
JPS57197665A (en) 1981-05-29 1982-12-03 Fujitsu Ltd Cueing system for error in number of used byte for magnetic disc device
JPS6320148Y2 (zh) * 1981-06-10 1988-06-03
JPS6285989A (ja) 1985-10-11 1987-04-20 Canon Inc 感熱転写材
JPS6285989U (zh) * 1985-11-18 1987-06-01
US4843624A (en) * 1988-01-13 1989-06-27 Rashak Enclosures Portable enclosure system for audio equipment
JP2762716B2 (ja) * 1990-07-06 1998-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のスピーカ
US5390246A (en) * 1993-04-19 1995-02-14 Gay; Jean-Philippe Portable multimedia marketing system
JPH08163677A (ja) * 1994-12-09 1996-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ーカ装置
US5933507A (en) * 1996-12-11 1999-08-03 Fender Music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Highly portable stereo sound system comprising mixing console-amplifier and speakers
US6437230B2 (en) 2000-06-13 2002-08-20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Effector apparatus i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2001356763A (ja) * 2000-06-13 2001-12-26 Kawai Musical Instr Mfg Co Ltd 電子楽器の出力制御装置
DE20019525U1 (de) 2000-11-17 2001-01-04 Holland Bert E Aktenkoffer bzw. Tragetasche mit integriertem Lautsprechersystem
CN2520086Y (zh) * 2001-11-22 2002-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倒相式低音音箱
JP4086622B2 (ja) * 2002-03-11 2008-05-14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20030174855A1 (en) * 2002-03-12 2003-09-18 Bernie Hawkins Speaker mounting system
JP4016775B2 (ja) * 2002-09-19 2007-12-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音響機器
JP4082974B2 (ja) 2002-09-26 2008-04-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
US6968067B2 (en) * 2003-03-24 2005-11-22 Patrick Lopez Portable entertainment system
US8027499B2 (en) * 2004-05-14 2011-09-27 Wearing John A Portable audio system with changeable functionality
US7469052B2 (en) * 2004-06-18 2008-12-23 Peavey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ortable soun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496904B2 (ja) * 2004-09-22 2010-07-07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セ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3572B (zh) * 2004-09-22 2012-01-04 雅马哈株式会社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1041B (zh) 2014-07-30
CN1753572B (zh) 2012-01-04
JP4496904B2 (ja) 2010-07-07
US7604090B2 (en) 2009-10-20
DK1641312T3 (en) 2015-08-31
CN102421041A (zh) 2012-04-18
US20060060416A1 (en) 2006-03-23
JP2006093962A (ja) 2006-04-06
EP1641312A1 (en) 2006-03-29
CN1753572A (zh) 2006-03-29
EP1641312B1 (en)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4940A1 (en) Musical instrument case
CN2917140Y (zh) 组合有电路单元的扬声器装置及系统
US20130154920A1 (en) Guitar input and output dock for a tablet computer
JP2003530799A (ja) 取外し可能スピーカー装置用音響増幅スピーカー・キャビネット
US20020146140A1 (en) Speaker assembly
US20070030993A1 (en) Monitor apparatus
CN110166886A (zh) 一种可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
JP2004109544A (ja) 電子音響機器
US20050079904A1 (en) Detachable display unit for portable video player device
CN202285172U (zh) 一种便携式卡拉ok装置
CN209912490U (zh) 一种带语音控制的智能娱乐系统
CN106851470A (zh) 基于电视或投影仪应用的多媒体智能音箱
CN203966535U (zh) 连续组合可拆卸按键模组电子琴
CN210202067U (zh) 一种带灯光效果的音箱
KR200443016Y1 (ko) 헤드셋용 음향효과장치
KR101365804B1 (ko) 스피커 결합용 반주기 거치대
CN2504863Y (zh) 音箱结构
JP3231500U (ja) 照明シーリング装着Bluetooth加振器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JP3232755U (ja) 自立式三面透明パーテーション加振器スピーカーシステム
CN101770770A (zh) 电子键盘乐器
JP3048252U (ja) ノートブック型コンピュータ
CN105230043A (zh) 扬声器装置
JP2001092458A (ja) 機器の構造
JPS6311814Y2 (zh)
JPH0626191Y2 (ja) 収納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