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9798Y - 汽车减震保险杠 - Google Patents

汽车减震保险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9798Y
CN2889798Y CN 200620020465 CN200620020465U CN2889798Y CN 2889798 Y CN2889798 Y CN 2889798Y CN 200620020465 CN200620020465 CN 200620020465 CN 200620020465 U CN200620020465 U CN 200620020465U CN 2889798 Y CN2889798 Y CN 28897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eeve
pipe
pillar
steel pip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204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刚瑞
吴达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204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97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97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97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汽车减震保险杠,它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因汽车没有保险杠而造成汽车内乘员伤亡的事故占有的比重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上悬臂和下悬臂与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以及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与轴杆都是转动连接,减震装置中后轴套的轴孔和前轴套的轴孔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使两个减震装置中的轴杆可以在前轴套和后轴套中作水平方向的位移,可承受来自汽车前方任意角度的撞击,最大限度地保证汽车乘员及车辆的安全。

Description

汽车减震保险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为人们的出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车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据报载,2004年中国因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就达10万人,平均不到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因车祸而致伤致残的人不计其数。在众多的车祸中,因汽车没有保险杠而造成汽车内乘员伤亡的事故占有的比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因汽车没有保险杠而造成汽车内乘员伤亡的事故占有的比重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承受来自汽车前方任意角度的相互撞击、最大限度地保证汽车乘员安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包含保险杠主体和两个减震装置;两个减震装置对称设置,两个减震装置的前端分别与保险杠主体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减震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汽车的底盘或悬挂固定连接;保险杠主体由左主体钢管1、右主体钢管51、上悬臂12、下悬臂17、上悬臂左滑套3、上悬臂右滑套53、下悬臂左滑套7、下悬臂右滑套57、左护管8、左护管上套管4、左护管下套管5、右护管58、右护管上套管54、右护管下套管55组成,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的左右两端上,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的左右两端上,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分别固定在左护管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分别固定在右护管5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固定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固定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右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51上;两个减震装置分别由轴杆18、前安装板19、前环形套20、弹簧21、后环形套22、后安装板23、后轴套24和前轴套25组成,前安装板19固定在前轴套25的上端,后安装板23固定在后轴套24的上端,前轴套25和后轴套24分别套设在轴杆18的前后两侧上,前环形套20固定在前轴套25一侧的轴杆18上,后环形套22固定在后轴套24上的前侧,弹簧21设置在前环形套20与后环形套22之间的轴杆18上,后轴套24的轴孔38和前轴套25的轴孔30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分别与轴杆18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前面,也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后面,也可以在汽车的前后同时安装,安装时,保险杠主体距离汽车的车体在100~200mm之间,根据车型,两个减震装置可以安装在汽车的底盘、前后悬挂或汽车的适当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来自汽车正面左侧的或正面右侧的撞击力,通过左护管或右护管将撞击力传递给左主体钢管或右主体钢管以及上悬臂和下悬臂,再通过下悬臂传递给减震装置,由于上悬臂和下悬臂与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以及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与轴杆都是转动连接,再加上减震装置中的后轴套的轴孔和前轴套的轴孔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使两个减震装置中的轴杆可以在前轴套和后轴套中作水平方向的位移,上述这些部件的联合作用,减小和缓冲了撞击力,从而可承受来自汽车前方任意角度的撞击、最大限度地保证汽车乘员以及车辆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图5是图2的D-D剖视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E-E剖视图,图8是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5)本实施方式由保险杠主体和两个减震装置组成;两个减震装置对称设置,两个减震装置的前端分别与保险杠主体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减震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汽车的底盘或悬挂固定连接;保险杠主体由左主体钢管1、右主体钢管51、上悬臂12、下悬臂17、上悬臂左滑套3、上悬臂右滑套53、下悬臂左滑套7、下悬臂右滑套57、左护管8、左护管上套管4、左护管下套管5、右护管58、右护管上套管54、右护管下套管55组成,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的左右两端上,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的左右两端上,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分别固定在左护管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分别固定在右护管5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固定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固定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右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51上;两个减震装置分别由轴杆18、前安装板19、前环形套20、弹簧21、后环形套22、后安装板23、后轴套24和前轴套25组成,前安装板19固定在前轴套25的上端,后安装板23固定在后轴套24的上端,前轴套25和后轴套24分别套设在轴杆18的前后两侧上,前环形套20固定在前轴套25一侧的轴杆18上,后环形套22固定在后轴套24上的前侧,弹簧21设置在前环形套20与后环形套22之间的轴杆18上,后轴套24的轴孔38和前轴套25的轴孔30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分别与轴杆18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弹簧可由油压缸或气压缸替代,其减震效果不变或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在保险杠主体上增加了前竖向减震装置,前竖向减震装置由左上轴6、左拉簧10、左下轴11、上弧形管13、减压胶垫14、中间滑动套15、下弧形管16、右上轴56、右拉簧60和右下轴61组成,左上轴6的一端与上悬臂左滑套3固定连接,右上轴56的一端与上悬臂右滑套53固定连接,上悬臂12的两端分别与左上轴6和右上轴56转动连接,左下轴11的一端与下悬臂左滑套7固定连接,右下轴61的一端与下悬臂右滑套57固定连接,下悬臂17的两端分别与左下轴11和右下轴61转动连接,上弧形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上,下弧形管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上,中间滑动套15设在上弧形管13与下弧形管16相汇处的外表面上,中间滑动套15以及上弧形管13和下弧形管16相汇处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减压胶垫14,左拉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上轴6和左下轴11上,右拉簧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上轴56和右下轴61上。本实施方式是为汽车遇到正面撞击时,减小和缓冲撞击力而设计的。当汽车遇到正面撞击力时,上弧形管和下弧形管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向内缩,首先由于中间滑动套和减压胶垫的作用,抵消了一部分撞击力,再由于上弧形管和下弧形管的内缩,使上悬臂沿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上升,这时左拉簧和右拉簧的拉力完成第一次减震,同时推动两个减震装置暂时吸收储存会造成震动的能量,完成二次减震。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在于,在左拉簧10的外部设有左拉簧护套9,在右拉簧60的外部设有右拉簧护套59。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拉簧护套可以使拉簧在汽车遇到撞击时,不能因断裂而射出伤人。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6、图7)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在于,前竖向减震装置由前横向减震装置代替,前横向减震装置由左支柱41、左方形环管42、左外护套43、左上管件44、左下管件45、左内护套46、左支撑弹簧47、右支柱31、右方形环管32、右外护套33、右上管件34、右下管件35、右内护套36、右支撑弹簧37、减压胶垫14和中间滑动套15组成,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柱41的上下两端上,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的后端分别套设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左方形环管42的上下两个横臂分别套设在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内,左外护套43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柱41上,左内护套46的一侧固定在左方形环管42上,左外护套43的另一端与左内护套46的另一端插接,左支撑弹簧47设置在左内护套46及左外护套43内,左支撑弹簧4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柱41和左方形环管42上,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柱31的上下两端上,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的后端分别套设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左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31上,右方形环管32的上下两个横臂分别套设在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内,右外护套33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柱31上,右内护套36的一侧固定在右方形环管32上,右外护套33的另一端与右内护套36的另一端插接,右支撑弹簧37设置在右内护套36及右外护套33内,右支撑弹簧3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柱31和左方形环管32上,中间滑动套15设在左方形环管42与右方形环管32相汇处的外表上,中间滑动套15以及左方形环管42和右方形环管32相汇处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减压胶垫14。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性能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内分别增加有增力管70,增力管70的下端与轴杆18固定连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增加的增力管可以进一步提高保险杠主体的强度,增加保险杠主体与减震装置的连接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六:(参见图8)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的不同点在于,在与左拉簧10交汇处的上悬臂12上开有口12-1。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上悬臂12的另一端以及下悬臂17的两端与各拉簧的交汇处都开有与上悬臂12上相同的开口,这个开口是当前竖向减震装置遇到撞击向内收拢,上悬臂12和下悬臂17旋转时给拉簧预留的空间。
以上实施方式与现有的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是以汽车被撞坏为代价的前提下用来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相比,其作用是首先保护汽车,在保护汽车的同时,也保护了车内乘员的安全,把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

Claims (5)

1、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它包含保险杠主体和两个减震装置;两个减震装置对称设置,两个减震装置的前端分别与保险杠主体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减震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汽车的底盘或悬挂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保险杠主体由左主体钢管(1)、右主体钢管(51)、上悬臂(12)、下悬臂(17)、上悬臂左滑套(3)、上悬臂右滑套(53)、下悬臂左滑套(7)、下悬臂右滑套(57)、左护管(8)、左护管上套管(4)、左护管下套管(5)、右护管(58)、右护管上套管(54)、右护管下套管(55)组成,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的左右两端上,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的左右两端上,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分别固定在左护管(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分别固定在右护管(5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固定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固定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右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51)上;两个减震装置分别由轴杆(18)、前安装板(19)、前环形套(20)、弹簧(21)、后环形套(22)、后安装板(23)、后轴套(24)和前轴套(25)组成,前安装板(19)固定在前轴套(25)的上端,后安装板(23)固定在后轴套(24)的上端,前轴套(25)和后轴套(24)分别套设在轴杆(18)的前后两侧上,前环形套(20)固定在前轴套(25)一侧的轴杆(18)上,后环形套(22)固定在后轴套(24)上的前侧,弹簧(21)设置在前环形套(20)与后环形套(22)之间的轴杆(18)上,后轴套(24)的轴孔(38)和前轴套(25)的轴孔(30)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分别与轴杆(1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前竖向减震装置由左上轴(6)、左拉簧(10)、左下轴(11)、上弧形管(13)、减压胶垫(14)、中间滑动套(15)、下弧形管(16)、右上轴(56)、右拉簧(60)和右下轴(61)组成,左上轴(6)的一端与上悬臂左滑套(3)固定连接,右上轴(56)的一端与上悬臂右滑套(53)固定连接,上悬臂(12)的两端分别与左上轴(6)和右上轴(56)转动连接,左下轴(11)的一端与下悬臂左滑套(7)固定连接,右下轴(61)的一端与下悬臂右滑套(57)固定连接,下悬臂(17)的两端分别与左下轴(11)和右下轴(61)转动连接,上弧形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上,下弧形管(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上,中间滑动套(15)设在上弧形管(13)与下弧形管(16)相汇处的外表面上,中间滑动套(15)以及上弧形管(13)和下弧形管(16)相汇处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减压胶垫(14),左拉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上轴(6)和左下轴(11)上,右拉簧(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上轴(56)和右下轴(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在左拉簧(10)的外部设有左拉簧护套(9),在右拉簧(60)的外部设有右拉簧护套(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前横向减震装置由左支柱(41)、左方形环管(42)、左外护套(43)、左上管件(44)、左下管件(45)、左内护套(46)、左支撑弹簧(47)、右支柱(31)、右方形环管(32)、右外护套(33)、右上管件(34)、右下管件(35)、右内护套(36)、右支撑弹簧(37)、减压胶垫(14)和中间滑动套(15)组成,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柱(41)的上下两端上,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的后端分别套设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左方形环管(42)的上下两个横臂分别套设在左上管件(44)和左下管件(45)内,左外护套(43)的一端固定在左支柱(41)上,左内护套(46)的一侧固定在左方形环管(42)上,左外护套(43)的另一端与左内护套(46)的另一端插接,左支撑弹簧(47)设置在左内护套(46)及左外护套(43)内,左支撑弹簧(4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柱(41)和左方形环管(42)上,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的前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柱(31)的上下两端上,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的后端分别套设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左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31)上,右方形环管(32)的上下两个横臂分别套设在右上管件(34)和右下管件(35)内,右外护套(33)的一端固定在右支柱(31)上,右内护套(36)的一侧固定在右方形环管(32)上,右外护套(33)的另一端与右内护套(36)的另一端插接,右支撑弹簧(37)设置在右内护套(36)及右外护套(33)内,右支撑弹簧(3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支柱(31)和左方形环管(32)上,中间滑动套(15)设在左方形环管(42)与右方形环管(32)相汇处的外表上,中间滑动套(15)以及左方形环管(42)和右方形环管(32)相汇处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减压胶垫(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内分别增加有增力管(70),增力管(70)的下端与轴杆(18)固定连接。
CN 200620020465 2006-03-28 2006-03-28 汽车减震保险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97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0465 CN2889798Y (zh) 2006-03-28 2006-03-28 汽车减震保险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0465 CN2889798Y (zh) 2006-03-28 2006-03-28 汽车减震保险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9798Y true CN2889798Y (zh) 2007-04-18

Family

ID=3802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204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89798Y (zh) 2006-03-28 2006-03-28 汽车减震保险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979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9290A1 (zh) * 2014-04-01 2015-10-08 深圳市智轮电动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车体抗撞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9290A1 (zh) * 2014-04-01 2015-10-08 深圳市智轮电动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车体抗撞结构
US9849912B2 (en) 2014-04-01 2017-12-26 Shenzhen Zhilun Driving Technology for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Vehicle body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37371U (zh) 一种基于道路桥梁设计的防护栏
CN107878371A (zh) 一种汽车前梁缓冲防撞装置
CN206646433U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击的护栏
CN212175612U (zh) 车行道双向缓冲防撞护栏
CN205444045U (zh) 一种可缓冲的安全护栏
CN109440690A (zh) 一种道路安全缓冲护栏装置
CN106828400B (zh) 一种多角度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商用车主动控制防撞机构
CN2918161Y (zh) 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102514634A (zh) 汽车驾驶室后悬置组件及装置
CN101254769A (zh) 一种汽车防撞底盘
CN2889798Y (zh) 汽车减震保险杠
CN110001344A (zh) 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
CN208415097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的缓冲防护栏
CN21607489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缓冲护栏
CN201172426Y (zh) 全浮式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
CN205417479U (zh)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防撞龙骨结构
CN210680317U (zh) 一种中置减震器空气悬架
CN210827224U (zh) 一种高速公路防撞栏杆
CN21408375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颠簸缓冲装置
CN107724301A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一体化护栏板
CN214245502U (zh) 一种道路与交通用防撞护栏
CN214215714U (zh) 一种汽车后护栏支架
CN209441458U (zh) 一种可调式驾驶室前后悬置系统
CN20397473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尾部的缓冲吸能装置
CN109229040A (zh) 一种基于轻量化的可调式自平衡汽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