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70935Y -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70935Y
CN2770935Y CN 200420104691 CN200420104691U CN2770935Y CN 2770935 Y CN2770935 Y CN 2770935Y CN 200420104691 CN200420104691 CN 200420104691 CN 200420104691 U CN200420104691 U CN 200420104691U CN 2770935 Y CN2770935 Y CN 27709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hole
oil cylinder
oil
logical valv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10469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春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RE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R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RE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R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10469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7093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709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709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其由活动模板、固定模板、第二油缸及逻辑阀所组合而成,是在于逻辑阀分别反向连接于第一、二油缸的第三油孔及第四油孔之间,其中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一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三油孔相接,另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二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三油孔相接,如此,借由将逻辑阀装设于油缸之外,从而不会破坏油缸结构,以及方便组装、维修、更换零件。

Description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所常见的射出成型机夹模机构,其是以油压驱动为主,结构如台湾新型专利第441497号『直动式油压夹模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主要是在于活动模板A四端设有油缸B、C,该油缸B、C相对设置(如同图1的编号12、13为各一对设置),又油缸B、C内设有直径不同的压杆B1、C1,压杆B1、C1另一端接设于夹模大柱D,夹模大柱D另一端则设有固定模板E,另于油缸B、C二端分别设有第一油室B3、C3及第二油室B2、C2,以供液压油进入第一油室B3、C3或进入第二油室B2、C2,从而可控制活动模板A闭模或开模,另于该油缸B、C内设有逻辑阀F,借由控制逻辑阀F的关闭(此为习知技术,兹不另赘述),以提供闭模或开模所需的压力,然而,此等结构,由于逻辑阀F系设于油缸B、C内,故会破坏油缸B、C的整体结构,容易造成故障,而且使得油缸B、C内的空间变小,以致缸壁变薄,而无法负载过大的压力,容易爆裂,同时组装、维修及更换不易,从而耗时费力,所以在使用上并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破坏油缸的整体结构,避免损坏油缸,同时具有容易组装、维修及更换零件的优点者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包括有:第一、二油缸,该第一、二油缸分别设有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及第四油孔,其中该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连通至一储油槽;逻辑阀,其设有开口,且其另一侧设有油管;所述逻辑阀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油缸的外侧,其中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一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一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另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二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二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
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包括有:活动模板,其四端分别设有夹模大柱,该夹模大柱的一端分别连设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而在夹模大柱及第一、二导杆相接处设有活塞;固定模板,其设于夹模大柱的一端;第一、二油缸,其相对设于活动模板上,而在第一、二油缸内以活塞区分有第一油室及第二油室,该第一、二油缸分别设有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及第四油孔,其中该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连通至储油槽;逻辑阀,其设有开口,且其另一侧设有油管,该逻辑阀内部设有由背压所控制、且可导通或阻断开口的塞块;所述逻辑阀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油缸的第三油孔至第四油孔之间,其中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一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一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另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二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二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逻辑阀由于是设置于油缸的外侧,而非装设于油缸的内部,故不会破坏油缸的完整结构,同时也不会造成油缸壁变薄,从而可供承受较大的压力,也不会有爆裂之虞。
2.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逻辑阀当组装及有故障需检修或更换零件时,均相当方便施工,无庸拆解到油缸,故具有省时、省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油缸的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闭模时第一油缸的液压油流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闭模时第二油缸的液压油流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油缸的逻辑阀塞块被顶开后液压油流动的示意图;
图6系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油缸的逻辑阀塞块被顶开后液压油流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开模时液压油流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开模时第一油缸的液压油流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开模时第二油缸的液压油流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油缸的逻辑阀塞块被顶开后液压油回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油缸的逻辑阀塞块被顶开后液压油回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模板及固定模板开模的示意图;
图13为习知油压夹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活动模板     11  夹模大柱      12  第一导杆
13  第二导杆     14  活塞          2   固定模板
3   第一油缸     31  第一油室      32  第二油室
33  第一油孔     34  第二油孔      35  第三油孔
36  第四油孔     4   第二油缸      41  第一油室
42  第二油室     43  第一油孔      44  第二油孔
45  第三油孔     46  第四油孔      5   逻辑阀
51  开口         52  油管          53  塞块
6   逻辑阀       61  开口          62  油管
63  塞块         A   活动模板      B   油缸
B1  压杆         B2  第二油室      B3  第一油室
C   油缸         C1  压杆          C2  第二油室
C3  第一油室     D   夹模大柱      E   固定模板
F   逻辑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活动模板1、固定模板2、第一油缸3、第二油缸4及逻辑阀5、6,其中:
活动模板1,其四端分别设有夹模大柱11,该夹模大柱11的一端分别连设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导杆12及第二导杆13,其中该第一导杆12及第二导杆13为相对设置(如图2析示),而于夹模大柱11及第一、二导杆12、13相接处设有活塞14。
固定模板2,设于夹模大柱11的另一端。
第一油缸3,相对设于活动模板1第一导杆12的活塞14外缘,而于第一油缸3内区分有第一油室31及第二油室32,又第一油缸3分别设有第一油孔33、第二油孔34、第三油孔35及第四油孔36,其中该第一油孔33及第二油孔34连通至储油槽(图中未示)。
第二油缸4,相对设于活动模板1第二导杆13的活塞14外缘,而于第二油缸4内区分有第一油室41及第二油室42,又第二油缸4分别设有第一油孔43、第二油孔44、第三油孔45及第四油孔46,其中该第一油孔43及第二油孔44连通至储油槽(图中未示)。
逻辑阀5、6,如图3、4所示,分别连接于第一油缸3、第二油缸4的第三油孔35、45至第四油孔36、46之间,该逻辑阀5、6上设有一开51、61,分别与第一油缸3的第四油孔36及第二油缸4的第四油孔46相接,又逻辑阀5、6另一侧设有一油管52、62,分别与第一油缸3的第三油孔35及第二油缸4的第三油孔45相接,另于该逻辑阀5、6内设有一可由背压所控制的塞块53、63,该塞块53、63可导通或阻断开口51、6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3所示,当快速闭模时,此时储油槽内的液压油可由第一油缸3的第一油孔33进入至第一油室31,则液压油可经由第四油孔36顶开逻辑阀5内的塞块53,使其开启而不再阻断开口51,由于第一油室31内进入的液压油量的增加,则会对活塞14遂渐产生推力,使第一油缸3在夹模大柱11上,带动活动模板1相对于活塞14移动,同时第一油缸3的第二油室32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如图5所示),则可经由第三油孔35通过油管52,然后经过逻辑阀5而依序通过开口51及第四油孔36而进入到第一油室31内补充,而第二油孔34则为关闭状态,如此,借以构成一差动的回路;同时活动模板1另一侧的第二油缸4,如图4所示,则因活动模板1移动而被同时带动,由于第二油缸4移动时,其第二油室42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则会经由第四油孔46而顶开逻辑阀6内的塞块63(如图6所示),使其开启而不再阻断开口61,则液压油由第四油孔46经过逻辑阀6的开口61,再通过油管62及第三油孔45而进入到第一油室41内,此时第二油孔44则为关闭状态,第一油孔43打开,第二油室42的油经由逻辑阀6排至第一油室41内,多出的油则由第一油孔43排至储油槽,如此,则可经由第一油缸3及第二油缸4同时带动活动模板1移动,从而达到快速闭模的作用。
当活动模板1与固定模板2一旦闭合后,如图7所示,则开始进行高压锁模,此时逻辑阀5、6则以背压控制其塞块53、63分别阻塞开口51、61,借以分别阻断第一、二油缸3、4由第三油孔35、45进入到第四油孔36、46的液压油回路,同时第一、二油缸3、4的第二油孔34、44则开启进行液压油的泄压,而储油槽的液压油则会由第一、二油缸3、4的第一油孔33、43,分别加压进入第一油室31、41内,从而加大压力达到进行高压锁模的作用。
当高压开模时,如图8、9所示,则逻辑阀5、6以背压控制其塞块53、63分别阻塞开口51、61,借以分别阻断第一、二油缸3、4由第四油孔36、46进入到第三油孔35、45的液压油回路,而第一、二油缸3、4则会开启第二油孔34、44,而储油槽内的液压油则会由该第二油孔34、44而进入到第二油室32、42内,同时第一油室31、41内的液压油则会由第一油孔33、43进行泄压回流至储油槽,借以进行高压开模,从而使活动模板1及固定模板2开模。
当高压开模后,则进行快速开模的动作,如图10所示,储油槽内的液压油可由第二油缸4的第二油孔44进入至第二油室42,则逻辑阀5、6分别不再以背压控制,液压油则可经由第三油孔45顶开逻辑阀6内的塞块63,使其开启而不再阻断开口61,由于第二油室42内进入的液压油量增加,则会对活塞14逐渐产生推力,使第二油缸4在夹模大柱11上,带动活动模板1相对于活塞14移动,从而与固定模板2分离,同时第二油缸4的第一油室41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则可经由第三油孔45通过油管62,然后经过逻辑阀6而依序通过开口61及第四油孔46而进入到第二油室42内,此时第一油孔43则为关闭状态,如此,借以构成一差动的回路;同时活动模板1另一侧的第一油缸3,如图11所示,则因活动模板1移动而被同时带动,由于第一油缸3移动时,第一油室31内的液压油受到压力后,会经由第四油孔36而顶开逻辑阀5内的塞块53,使其开启而不再阻断开口51,这样液压油即由第四油孔36经过逻辑阀5的开口51,再通过油管52及第三油孔35而进入到第二油室32内补充,而第一油孔33此时则为关闭,第二油孔34则为打开,第一油室31的液压油经由逻辑阀5排至第二油室32,多出的油则由第二油孔34排至储油槽,如此,则可经由第一油缸3及第二油缸4同时带动活动模板1移动(如图12所示),以达到快速开模的作用。

Claims (2)

1、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包括有:
第一、二油缸,该第一、二油缸分别设有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及第四油孔,其中该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连通至一储油槽;
逻辑阀,其设有开口,且其另一侧设有油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阀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油缸的外侧,其中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一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一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另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二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二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
2、一种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包括有:
活动模板,其四端分别设有夹模大柱,该夹模大柱的一端分别连设有直径不同的第一导杆及第二导杆,而在夹模大柱及第一、二导杆相接处设有活塞;
固定模板,其设于夹模大柱的一端;
第一、二油缸,其相对设于活动模板上,而在第一、二油缸内以活塞区分有第一油室及第二油室,该第一、二油缸分别设有第一油孔、第二油孔、第三油孔及第四油孔,其中该第一油孔及第二油孔连通至储油槽;
逻辑阀,其设有开口,且其另一侧设有油管,该逻辑阀内部设有由背压所控制、且可导通或阻断开口的塞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阀分别连接于第一、二油缸的第三油孔至第四油孔之间,其中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一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一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另一逻辑阀的开口与第二油缸的第四油孔相接,而其油管则与第二油缸的第三油孔相接。
CN 200420104691 2004-12-24 2004-12-24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7093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4691 CN2770935Y (zh) 2004-12-24 2004-12-24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104691 CN2770935Y (zh) 2004-12-24 2004-12-24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70935Y true CN2770935Y (zh) 2006-04-12

Family

ID=3670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10469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70935Y (zh) 2004-12-24 2004-12-24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7093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6799A1 (zh) * 2009-12-04 2011-06-09 Huang Buming 锁模装置
CN104029752A (zh) * 2014-06-20 2014-09-10 浙江工业大学 自行车支架安全装置
CN107244050A (zh) * 2017-07-28 2017-10-13 温州剑红塑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压高速锁模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6799A1 (zh) * 2009-12-04 2011-06-09 Huang Buming 锁模装置
CN104029752A (zh) * 2014-06-20 2014-09-10 浙江工业大学 自行车支架安全装置
CN107244050A (zh) * 2017-07-28 2017-10-13 温州剑红塑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压高速锁模机构
CN107244050B (zh) * 2017-07-28 2023-04-11 温州剑红塑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压高速锁模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7124B (zh) 快速液压油缸
CN200958466Y (zh) 混凝土泵送机构
CN2770935Y (zh) 差动油缸与逻辑阀系统
CN201003628Y (zh) 气动式闸阀
CN2848627Y (zh) 垂直液压升降尾板
CN2858028Y (zh) 不停机管路用单滤筒液压过滤器
CN206320116U (zh) 具有自动锁紧功能的液压缸
CN102562852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离合器分泵
CN101032953A (zh) 直接装在车上的液压千斤顶系统
CN109501339B (zh) 双层轮胎硫化机加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CN105465457B (zh) 一种真空压铸系统
CN2179406Y (zh) 液压静力压拔桩机
CN204754884U (zh) 自控式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
CN103538224A (zh) 一种二板直压式注塑机的合模装置
CN2861401Y (zh) 液动遥控密码锁
CN1857816A (zh) 钢塑复合管凸环挤压方法及挤压机
CN107213948A (zh) 一种玻璃回收装置
CN109821961B (zh) 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
CN2799306Y (zh) 汽车能量再次利用装置
CN200982187Y (zh) 压裂水力喷射泵
CN2876398Y (zh) 高速油缸的快速启动与制动装置
CN110756766A (zh) 一种压铸机用单油缸分级压射机构
CN101050780A (zh) 一种液压油缸及其使用方法
CN220365803U (zh) 高强度油缸缸体结构
CN201159104Y (zh) 发动机液压制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