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24670Y - 自动上车担架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车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24670Y
CN2724670Y CN 200420078869 CN200420078869U CN2724670Y CN 2724670 Y CN2724670 Y CN 2724670Y CN 200420078869 CN200420078869 CN 200420078869 CN 200420078869 U CN200420078869 U CN 200420078869U CN 2724670 Y CN2724670 Y CN 272467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wheel
hinged
wheel suppo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886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全兴
汪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EVERISE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788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2467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2467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2467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左、右纵梁组件1、2、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前轮支架组件4、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后轮支架组件6、护栏组件8、靠背组件9、上车轮组件11、后上车轮推杆12和操纵机构组件13,其特点是左、右纵梁组件1、2后下部固定连接有后锁紧器组件7,相应于后锁紧器组件7和靠背组件9,救护车台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后固定座组件16和前固定座17。本实用新型上车后采用自动前、后固定方式、上车即可锁定,不需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操作简单方便;靠背组件采用气弹簧伸缩,可以在可调节范围内停靠于任何位置;采用上车轮锁紧组件,上车轮架可放下,可以缩短担架的整体长度。

Description

自动上车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担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车担架。主要用于各种环境下救护输送病人。特别适用于医疗部门与救护车配套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上车担架,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上车后采用手动前、后固定方式,操作不方便。
2、靠背组件采用伸缩机构,只能停靠于设定位置。
3、上车轮架固定于左右纵梁上,不可放下,担架整体长度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上车固定操作方便的自动上车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靠背能停靠于任何位置的自动上车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上车轮架可放下的自动上车担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左、右纵梁组件、前轮支架横梁组件、前轮支架组件、后轮支架横梁组件、后轮支架组件、护栏组件、靠背组件、上车轮组件、后上车轮推杆和操纵机构组件,前轮支架横梁组件两端与左、右纵梁组件前内侧相连,前轮支架组件上端分别与前轮支架横梁组件和左、右纵梁组件前端铰接;后轮支架横梁组件两端与左、右纵梁组件后内侧相连,后轮支架组件上端分别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和左、右纵梁组件中间铰接;护栏组件向上连接于左、右纵梁组件中部;靠背组件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前端铰接,上车轮组件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前端铰接;操纵机构组件分别与前轮支架组件和后轮支架组件相连,其特点是左、右纵梁组件后下部固定连接有后锁紧器组件,相应于后锁紧器组件和靠背组件,救护车台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后固定座组件和前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靠背组件包括U型靠背管件组件、靠背横支杆和气弹簧组件,U型靠背管件组件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的前端固定板铰接,靠背横支杆两端分别与左、右纵梁组件的前端固定板固定连接,气弹簧组件一端连接于U型靠背管件组件前端横管中间,另一端连接于靠背横支杆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上述上车轮组件后端上方设置有上车轮锁紧组件,上车轮锁紧组件包括连接轴、左、右棘瓜和拉伸弹簧,左、右棘瓜连接于连接轴两端,拉伸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一端,另一端与左纵梁组件或右纵梁组件前端固定板固定连接,相应于上车轮锁紧组件的左、右棘瓜,上车轮组件后端设置有左、右上车轮管定位块,左、右上车轮管定位块置于左、右棘瓜下方。
操作说明:
将自动上车担架推至救护车前,操作操纵机构组件的右折叠手柄,将自动上车担架推入救护车,再操作操纵机构组件的左折叠手柄,直至将担架完全推入救护车,处于全折叠状态。此时,靠背组件的靠背横支杆嵌入前固定座开口内。以防止担架上下跳动;同时,后锁紧器组件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的锁环插入后固定座组件的固定管下方,固定管则卡入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的围板两侧的卡槽内。防止担架前后移动和上下的跳动。
下车时,提起操纵机构组件的卸锁手柄焊接组件,往外拉动担架,到达一定的位置时后轮自动打开复位着地,再往外移的过程中前轮自动打开复位着地。
与现有上车担架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上车后采用自动前、后固定方式、上车即可锁定,不需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操作简单方便。
2、靠背组件采用气弹簧伸缩,可以在可调节范围内停靠于任何位置。
3、采用上车轮锁紧组件,上车轮架可放下,可以缩短担架的整体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车前正面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立体图。
图3为本图1的正面侧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左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车后正面立体图。
图7为图6的正面侧视图。
图8为图7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支架横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轮支架组件立体图。
图12为图1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侧视图。
图14为图11中前附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1中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1中上支撑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1中前轮架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轮支架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轮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后轮支架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后锁紧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锁紧器支架左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中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1中锁紧组件焊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管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车轮锁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车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上车轮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上车担架。主要由左、右纵梁组件1、2、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前轮支架组件4、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后轮支架组件6、后锁紧器组件7、护栏组件8、靠背组件9、上车轮锁紧组件10、上车轮组件11、后上车轮推杆12、操纵机构组件13、主面板14、加强板15、后固定座组件16和前固定座17等组成。
如图9,左、右纵梁组件1、2主要由纵梁管101、纵梁前接手102、纵梁后接手103、固定板104、横梁管接头105、上车轮内导套106、上车轮伸缩管107和手柄108、小套管109、前轮转轴管110、护栏限位套111、六角螺母112、113、六角头螺栓114、115、116、开口型扁头轴心铆钉117、平头铆钉118和O型胶圈119等组成。纵梁前接手102、纵梁后接手103和横梁管接头105分别套置于纵梁管101前端、后端的中间,固定板104固定连接于纵梁管101前端。
如图10,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两端与纵梁前接手102固定连接。
如图11~13,前轮支架组件4主要由左、右前附轮组件401、402、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403、上支撑杆组件404、主轮与支架组件405、前轮架焊接总成406、前轮组件转轴垫407、限位套408、扭转弹簧409、32鞍垫410、六角螺母411、六角头螺栓412、413等组成。
如图14,左、右前附轮组件401、402主要由前附轮4011、附轮支架焊接总成4012、前附轮斜支架杆护板4013和开口型扁圆头抽心铆钉4014等组成。
如图15,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403主要由左、右前轮下铰支撑杆焊接组件4031和前轮下铰支撑横管4032组成。前轮下铰支撑横管4032两端分别与左、右前轮下铰支撑杆焊接组件4031相连。
如图16,上支撑管组件404主要由上支撑杆焊接组件4041和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42组成。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42连接于上支撑杆焊接组件4041上端。
如图17,前轮架焊接总成406主要由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前轮支撑杆4062、前轮转轴管4063、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64和限位套4065组成。前轮支撑杆4062两端分别与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中间相连。前轮转轴管4063横向插置于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上端,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64套置于前轮支撑杆4062上。限位套4065置于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64一侧。
左、右前附轮组件401、402的附轮支架焊接总成4012和前附轮斜支架杆护板4013固定连接于前轮架焊接总成406的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上。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403的左、右前轮下铰支撑杆焊接组件4031下端与前轮架焊接总成406的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64相连,上端分别与左、右上支撑杆组件404铰接。上支撑杆组件404的前轮下铰支撑杆管接4042和扭转弹簧409套置于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上,扭转弹簧409与上支撑杆组件404相连。主轮与支架组件405连接于前轮架焊接总成406的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下端,前轮架焊接总成406的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上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的前固定板104铰接。
如图18,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主要由后连杆横梁501、横梁支管502、螺栓503、螺母504和弹性圆柱销505组成。后连杆横梁501两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上的纵梁后接手103相连。横梁支管502向上连接于后连杆横梁501上,通过螺栓503、螺母504与主面板14背面固定连接。弹性圆柱销505插置于后连杆横梁501上。
如图19,后轮支架组件6主要由后轮下铰支撑管组件601、上支撑杆组件602、后轮支架焊接总成603、主轮及支架组件604、后轮支架横梁605、扭转弹簧606和限位套607等组成。
如图20,后轮支架焊接总成603由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后轮下铰支撑杆管接6032、后轮支撑杆6033和限位套6034组成。后轮下铰支撑杆管接6032套置于后轮支撑杆6033上,后轮支撑杆6033两端与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中间相连。
主轮及支架组件604装置于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下端。后轮下铰支撑管组件601下端与后轮支撑杆6033上的后轮下铰支撑杆管接6032相连,上端与上支撑杆组件602下端铰接,上支撑杆组件602上端套置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的后连杆横梁501上。后轮支架横梁605两端与后轮支架焊接总成603的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上端相连。扭转弹簧606套置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的后连杆横梁501上,一端与上支撑杆组件602相连。
如图21,后锁紧器组件7由锁紧器支架左焊接总成701(图22)、锁紧器支架右焊接总成702、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703、锁紧组件焊接总成704、卸锁连杆705和拉伸弹簧706等组成。
如图23,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703由围板7031和锁环7032连接而成。围板7031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向后的卡槽70311,锁环7032向后连接于卡槽70311下方的围板7031两侧,左、右锁紧器支架总成701、702一端分别连接于围板7031两侧,另一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后端固定连接,锁紧组件总成704(图24)两端与围板7031两侧铰接,卸锁连杆705后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前端与操纵机构组件13相连,拉伸弹簧706一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另一端与围板7031前侧中间相连。
如图25,护栏组件8由U型护栏管801和护栏接头802组成。护栏组件8向于连接于左、右纵梁组件1、2中部。
如图26,靠背组件9由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靠背横支杆902和气弹簧组件903组成。气弹簧组件903一端套置于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前端横管上,另一端套置于靠背横支杆902上。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后端开口端分别与左、右纵梁组件1、2的固定板104铰接,靠背横支杆902两端分别与左、右纵梁组件1、2前端固定板104固定连接。
如图27,上车轮锁紧组件10主要由连接轴1001、左、右棘瓜1002、1003、拉伸弹簧1004和弹簧圆柱锁1005组成。左、右棘瓜1002、1003用弹簧圆柱锁1005固定连接于连接轴1001两端,拉伸弹簧1004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轴1001一端,另一端与左纵梁组件1或右纵梁组件2前端固定板104固定连接。
如图28,上车轮组件11主要由上车轮左组件1101、上车轮右组件1102、上车轮U型推杆组件1103、上车轮及支架组件1104和上车轮定位管1105等组成。上车轮及支架组件1104套置于上车轮左组件1101和上车轮右组件1102中后部,上车轮U型推杆组件1103两端与上车轮及支架组件1104相连,上车轮管定位块1105连接于上车轮左组件1101和上车轮右组件1102后端,上车轮左组件1101和上车轮右组件1102后部铰接于左、右纵梁组件1、2前端固定板104上。上车轮锁紧组件10左、右棘瓜1002、1003置于上车轮管定位块1105上方。
如图29,后上车轮推杆12由U型后推杆1201、桥接块1202和提示牌1203组成。桥接块1202后端固定连接于U型后推杆1201后端横杆中间,前端固定连接于主面板14下端面。U型后推杆1201开口端通过纵梁后接手103与左、右纵梁1、2后端固定连接。
如图30,操纵机构组件13主要由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前轮折叠连杆1303、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后轮牵引杆1305、后轮折叠连杆1306、卸锁手柄焊接组件1307、折叠手柄轴1308、中间摆杆1309和扭转弹簧1310等组成。卸锁手柄焊接组件1307套置于折叠手柄轴1308中间,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和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套置于折叠手柄轴1308两边(图31)。前轮折叠连杆1303后端与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相连,前端与中间摆杆1309铰接,中间摆杆1309与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一端铰接,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另一端与前轮支架组件4的上支撑杆组件404铰接,中间摆杆1309铰接于右纵梁组件前端固定板104上。扭转弹簧1310两端分别与中间摆杆1309和右纵梁组件前端固定板104相连。后轮折叠连杆1306后端与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相连,前端与中间摆杆1309铰接,中间摆杆1309套置于后轮支架组件6的后轮支架横梁605上,与后轮牵引杆1305一端铰接,后轮牵引杆1305另一端与后轮支架组件6的左侧的上支撑杆组件603铰接,扭转弹簧1312两端分别与中间摆杆1309和后轮支架组件6的后轮支架横梁605相连。
主面板14固定连接于左、右纵梁组件1、2之间。加强板15连接于左、右纵梁组件1、2前固定件401之间。
如图31,后固定座组件16由后固定座1601和后固定管1602组成。后固定座1601连接于后固定管1602两端。后锁紧器组件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的锁环703插入后固定座组件的固定管1602下方,固定管1602则卡入锁紧固定架焊接总成的围板7031两侧的卡槽70311内。
如图32,前固定座17呈倒钩状,倒钩开口1701向后,靠背组件9的靠背横支杆嵌入前固定座开口1701内。
前固定座17和后固定座组件16用螺钉前、后固定于救护车底板上。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包括左、右纵梁组件(1、2)、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前轮支架组件(4)、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后轮支架组件(6)、护栏组件(8)、靠背组件(9)、上车轮组件(11)、后上车轮推杆(12)和操纵机构组件(13),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两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前内侧相连,前轮支架组件(4)上端分别与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和左、右纵梁组件(1、2)前端铰接;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两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后内侧相连,后轮支架组件(6)上端分别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和左、右纵梁组件(1、2)中间铰接;护栏组件(8)向上连接于左、右纵梁组件(1、2)中部;靠背组件(9)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前端铰接,上车轮组件(11)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前端铰接;操纵机构组件(13)分别与前轮支架组件(4)和后轮支架组件(6)相连,其特征在于左、右纵梁组件(1、2)后下部固定连接有后锁紧器组件(7),相应于后锁紧器组件(7)和靠背组件(9),救护车台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后固定座组件(16)和前固定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靠背组件(9)包括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靠背横支杆(902)和气弹簧组件(903),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后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的前端固定板(104)铰接,靠背横支杆(902)两端分别与左、右纵梁组件(1、2)的前端固定板(104)固定连接,气弹簧组件(903)一端连接于U型靠背管件组件(901)前端横管中间,另一端连接于靠背横支杆(902)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上车轮组件(11)后端上方设置有上车轮锁紧组件(10),上车轮锁紧组件(10)包括连接轴(1001)、左、右棘瓜(1002、1003)和拉伸弹簧(1004),左、右棘瓜(1002、1003)连接于连接轴(1001)两端,拉伸弹簧(1004)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轴(1001)一端,另一端与左纵梁组件(1)或右纵梁组件(2)前端固定板(104)固定连接,相应于上车轮锁紧组件(10)的左、右棘瓜(1002、1003),上车轮组件(11)后端设置有左、右上车轮管定位块(1105),左、右上车轮管定位块(1105)置于左、右棘瓜(1002、100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后锁紧器组件(7)包括左、右锁紧器支架总成(701、702)、锁紧固定架总成(703)、锁紧组件总成(704)、卸锁连杆(705)和拉伸弹簧(706),锁紧固定架总成(703)包括围板(7031)和锁环(7032),围板(7031)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向后的卡槽(70311),锁环(7032)向后连接于卡槽(70311)下方的围板(7031)两侧,左、右锁紧器支架总成(701、702)一端分别连接于围板(7031)两侧,另一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后端固定连接,锁紧组件总成(704)两端与围板(7031)两侧铰接,卸锁连杆(705)后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前端与操纵机构组件(13)相连,拉伸弹簧(706)一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另一端与围板(7031)前侧中间相连;后固定座组件(16)包括左、右后固定座(1601)和后固定管(1602),左、右后固定座(1601)连接于后固定管(1602)两端,锁环(7032)插置于后固定管(1602)下方,后固定管(1602)卡入围板(7031)两侧的卡槽(70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后锁紧器组件(7)包括左、右锁紧器支架总成(701、702)、锁紧固定架总成(703)、锁紧组件总成(704)、卸锁连杆(705)和拉伸弹簧(706),锁紧固定架总成(703)包括围板(7031)和锁环(7032),围板(7031)左、右两侧开设有开口向后的卡槽(70311),锁环(7032)向后连接于卡槽(70311)下方的围板(7031)两侧,左、右锁紧器支架总成(701、702)一端分别连接于围板(7031)两侧,另一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后端固定连接,锁紧组件总成(704)两端与围板(7031)两侧铰接,卸锁连杆(705)后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前端与操纵机构组件(13)相连,拉伸弹簧(706)一端与锁紧组件总成(704)中间相连,另一端与围板(7031)前侧中间相连;后固定座组件(16)包括左、右后固定座(1601)和后固定管(1602),左、右后固定座(1601)连接于后固定管(1602)两端,锁环(7032)插置于后固定管(1602)下方,后固定管(1602)卡入围板(7031)两侧的卡槽(703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前固定座(17)呈倒钩状,倒钩开口(1701)向后,靠背组件的靠背横支杆嵌入前固定座开口(17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前固定座(17)呈倒钩状,倒钩开口(1701)向后,靠背组件的靠背横支杆嵌入前固定座开口(170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操纵机构组件(13)包括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前轮折叠连杆(1303)、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后轮牵引杆(1305)、后轮折叠连杆(1306)、卸锁手柄组件(1307)、折叠手柄轴(1308)、中间摆杆(1309)和扭转弹簧(1312),卸锁手柄组件(1307)套置于折叠手柄轴(1308)中间,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和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套置于折叠手柄轴(1308)两边,前轮折叠连杆(1303)后端与前轮叠手柄组件(1301)铰接,前端与中间摆杆(1309)铰接,中间摆杆(1309)与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一端铰接,前轮支架牵引杆(1302)另一端与前轮支架组件(4)的上支撑杆组件(404)铰接,中间摆杆(1309)铰接于右纵梁组件前端固定板上,扭转弹簧(1312)两端分别与中间摆杆(1309)和右纵梁组件前端固定板相连;后轮折叠连杆(1306)后端与后轮叠手柄组件(1304)相连,前端与中间摆杆(1309)铰接,中间摆杆(1309)套置于后轮支架组件(6)的后轮支架横梁(605)上,与后轮牵引杆(1305)一端铰接,后轮牵引杆(1305)另一端与后轮支架组件(6)的左侧的上支撑杆组件(603)铰接,扭转弹簧(1312)两端分别与中间摆杆(1309)和后轮支架组件(6)的后轮支架横梁(605)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前轮支架组件(4)包括左、右前附轮组件(401、402)、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403)、上支撑杆组件(404)、主轮与支架组件(405)、前轮架总成(406)和扭转弹簧(409),前轮下铰支撑管组件(403)包括左、右前轮下铰支撑杆组件(4031)和前轮下铰支撑横管(4032),前轮下铰支撑横管(4032)两端与左、右前轮下铰支撑杆组件(4031)相连;前轮架总成(406)包括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和前轮支撑杆(4062),前轮支撑杆(4062)两端与左、右前附轮支架杆(4061)相连,左、右前附轮组件(401、402)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附轮支架杆(4061)前侧,主轮与支架组件(405)连接于左、右附轮支架杆(4061)下端,前轮下铰支撑杆组件(4031)下端与前轮支撑杆(4062)铰接,上端与上支撑杆组件(404)下端铰接,上支撑杆组件(404)上端与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铰接,扭转弹簧(409)套置于前轮支架横梁组件(3)上,与上支撑杆组件(404)相连,左、右附轮支架杆(4061)上端与左、右纵梁组件(1、2)的前固定板(104)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车担架,其特征在于后轮支架组件(6)包括左、右后轮下铰支撑管组件(601)、左、右上支撑杆组件(602)、后轮支架焊接总成(603)、左、右主轮及支架组件(604)、后轮支架横梁(605)和扭转弹簧(606),后轮支架焊接总成(603)包括左、右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和后轮支撑杆(6033),后轮支撑杆(6033)两端与左、右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中间相连,左、右主轮及支架组件(604)分别装置于左、右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下端,后轮支架横梁(605)两端与后车轮管焊接组件(6031)上端相连,左、右后轮下铰支撑管组件(601)下端与与后轮支撑杆(6033)铰接,上端分别与左、右上支撑杆组件(602)下端铰接,左、右上支撑杆组件(602)上端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铰接,扭转弹簧(606)套置于后轮支架横梁组件(5)上,一端与后轮下铰支撑杆管接(6032)相连。
CN 200420078869 2004-08-23 2004-08-23 自动上车担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467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8869 CN2724670Y (zh) 2004-08-23 2004-08-23 自动上车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8869 CN2724670Y (zh) 2004-08-23 2004-08-23 自动上车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24670Y true CN2724670Y (zh) 2005-09-14

Family

ID=3503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88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24670Y (zh) 2004-08-23 2004-08-23 自动上车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24670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704A (zh) * 2018-07-12 2018-12-18 深圳市诚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领域使用的折叠推床
CN114131228A (zh) * 2021-11-19 2022-03-04 海波重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焊焊接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704A (zh) * 2018-07-12 2018-12-18 深圳市诚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领域使用的折叠推床
CN109009704B (zh) * 2018-07-12 2020-03-06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医疗领域使用的折叠推床
CN114131228A (zh) * 2021-11-19 2022-03-04 海波重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焊焊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2791Y (zh) 一种婴儿车收折骨架
CN1292948C (zh) 童车
CN1080899A (zh) 可折叠的婴儿手推车框架及连接于其上的座椅
CN2844391Y (zh) 煤矿快速掘进机机载锚杆机
CN1408597A (zh) 婴儿车
CN1153854A (zh) 支架
CN1486899A (zh) 可折叠的儿童车
CN2724670Y (zh) 自动上车担架
CN101032976A (zh) 儿童推车
CN2788781Y (zh) 安装在四轮摩托车上的收折担架
CN2389811Y (zh) 可折叠的婴儿车
CN2637282Y (zh) 一种多功能推车
CN1840421A (zh) 两用手提便携式折叠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759883Y (zh) 一种婴儿车座位收折结构
CN2782507Y (zh) 一种婴童伞车骨架收折机构
CN2799383Y (zh) 三折叠式脚踏、电动两用自行车
CN214057356U (zh) 一种车载式两轮车固定装置
CN2805513Y (zh) 可拆卸洗澡椅
CN1701990A (zh) 车辆
CN87103893A (zh) 婴儿座车
CN216546504U (zh) 代步车的折叠座椅
CN2790863Y (zh) 一种婴儿伞车收折之安全锁结构
CN217969772U (zh) 一种联动折叠式代步车
CN217074454U (zh) 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顶篷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00957825Y (zh) 一种三维折叠四轮婴儿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