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78171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78171Y CN2678171Y CNU2004200018469U CN200420001846U CN2678171Y CN 2678171 Y CN2678171 Y CN 2678171Y CN U2004200018469 U CNU2004200018469 U CN U2004200018469U CN 200420001846 U CN200420001846 U CN 200420001846U CN 2678171 Y CN2678171 Y CN 267817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sulating body
- electric connector
- connector
- banj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绝缘本体前侧面相连一圆筒形可供对接插头置入的对接部,第三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接地效果,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从绝缘本体后侧面相应的槽道插入,以组合形成一电连接器;其中,第一端子至少为“单一接点,双道接触”的结构设计,从而增加了连接器的耐插拔力,更增强了连接器的电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一接点双道接触的电性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其产品更新换代已经逐渐朝着轻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对产品的功效要求愈来愈高;因此,业内既要考虑节省制作成本,又要合理利用产品的有限空间来达到功效提升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相关的现有设计请参阅中国专利CN 01260932及美国专利US 6,382,999号等案,然而这种设计由于组件过多,制作工序复杂,且又需满足产品有限的空间装置,因此不仅给生产带来困扰,也使制作成本提升,例如:复杂结构的设计需相应增加模具制作,不利于降低成本;另外,在现有的设计中的导电端子的设计一般为单一接点接触,如此经对接插头多次插拔后不利于产品抗疲乏强度,从而容易产生对接不稳的现象,影响电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导电端子的单一接点、双道接触的设计来增强产品的电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简化组件的结构,不仅能达到缩小产品体积,且又实现了装配便捷。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复数个导电端子等构件,该等导电端子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组成,其中:
绝缘本体前侧面凸伸一圆筒对接部,该对接部有一可容置对接插头置入的插接孔;上表面为一凹面,设有一长孔及一扣槽;两侧壁局部相应的设有阶状凹面,该凹面处各有一斧形卡块;后侧部有复数个不同形状的端子置入槽,以供端子插入。
导电端子中的第一端子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壳体,其从绝缘本体后侧部的相应置入槽插,由基板上的弹性凸块与绝缘本体的扣槽卡合,并通过弹性臂上的凸刺共同干涉稳固,该第一端子至少具有两弹性臂和一焊接脚,沿每一弹性臂延伸均设有一弹性触点,该弹性触点是为对接插头对接所设计,从而形成了至少“一个接点两个触点”的端子结构,该结构增加了端子耐插拔力作用,也更有效的与对接插头相接触,从而增强电性效果;第二端子亦从绝缘本体后侧部插入,其设有一长条插棒和一固定部,该插棒与对接插头相配合对接,由固定部相应的机构与绝缘本体干涉稳固;第三端子包覆于绝缘本体凹陷的上表面及两侧壁局部的凹面处,由端子的两冀片上所设有卡扣孔与绝缘本体两侧面的斧形凸块相卡合固定,且两焊接脚与绝缘本体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便实现SMT技术;
上述连接器的组合,通过组件间的合理配置来缩减产品的尺寸,从而实现了缩小产品的体积,且在装配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一种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个导电端子等构件,该复数个导电端子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组成;绝缘本体前侧面设有一容置对接插头的圆筒对接部,复数个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相应机构配合形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至少具有两个弹性臂和一个焊接脚,且每一弹性臂均设有一可供对接插头接触的弹性触点。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绝缘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贯穿该上表面的扣槽。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第一端子的基板上设有一弹性凸块,该弹性凸块的形状与绝缘本体的扣槽相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立体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1和分别插设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端子2、第二端子3,以及扣合于绝缘本体1表面的第三端子4等构件,其中:
绝缘本体1是一个六面体,其前侧面11凸伸出一圆筒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设有一中空的插接孔121,以容对接插头插置;上表面13为一凹面,该凹面上有贯穿上表面的一长孔131与一扣槽132,此扣槽是为导电端子卡合所作的设计,其形状不受限制;两侧壁16的局部凹面各有一斧形卡块161,以配合端子卡合稳固;底部15中间设有一定位柱151,该定位柱151为连接器放置电路板时用来防止连接器位移的作用;后侧部14设有与插接孔相连通的一″凹″形容腔141及一″U″形中心孔,该“凹”形容腔141一侧的置入槽1411与底部15贯穿形成一开口的槽道154,以供端子焊接脚23伸出;该中心孔142位于“凹”形容腔1411的凹口处,其中一侧的通槽1421贯穿底部15形成一开口的槽道152,以便端子置入后相应机构稳固其内。
第一端子2由金属板材一体冲压成型,其包括一基板21、两弹性臂22及一焊接脚23等构件;该第一端子2从绝缘本体1后侧部14的“凹”形容腔141置入,由基板21上的弹性凸块211与绝缘本体1上表面13的扣槽132相卡合,并通过一弹性臂22上所设有凸刺222与绝缘本体1相应机构共同干涉稳固;两弹性臂22向前延伸的两弹性触部221悬于“凹”形容腔141与插接孔121相通的内腔中,其焊接脚23沿槽道154向外伸出并贴靠于绝缘本体1底部的凹陷部153上,以便满足表面粘接技术(SMT)的制程需求。
该电连接器100的重点在于该第一端子2具有两弹性臂22及一焊接脚23的设计,其两弹性臂22延伸有两弹性触部211,该两弹性触部211与对接插头分别接触,同时仅一焊接脚23伸出绝缘本体1外作为一焊接点;因此该设计在于一个焊接点的作用下,其两点触部可随机地与对接插头接触,不仅能够增加端子的耐插拔力作用,也更有效地与对接插头接触来增强电性效果。
第二端子3包括一插棒31、“U”固定部32及由固定部32一侧缘延伸的粘接部34等构件;该第二端子3从绝缘本体1后侧部的“U”形中心孔142插入,由固定部两侧的卡块321、一侧缘上的凸刺322干涉稳固,其插棒31是与对接插头配合所作的设计;该粘接部34沿绝缘本体1后侧部14的槽道152向外伸出,以便能够完成表面粘接技术。
第三端子4为金属板材一体冲制成型,其由基本部41、两翼片42及两焊接脚43组成;该第三端子4包覆于绝缘本体1上表面13及两侧壁16局部凹陷处,由两翼片42上所设的卡扣孔421与绝缘本体1两侧壁16的斧形凸块161相卡合稳固;基本部41设有一弹性片411,该弹性片411与绝缘本体1上表面13所设有的长孔131配合,且弹性片411前端的弧形触部4111悬于长孔131与插接孔121连通的内腔中,以便能够与对接插头有效地接触,从而起到接地效果;两焊接脚43与绝缘本体1底部15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可实现表面粘接技术。
该连接器组合设计重点在于该连接器利用组件间的合理配置来缩减产品尺寸,从而可实现缩小产品体积,同时也达到了组配的最佳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个导电端子等构件,该复数个导电端子由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第三端子组成;绝缘本体前侧面设有一容置对接插头的圆筒对接部,复数个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相应机构配合形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至少具有两个弹性臂和一个焊接脚,且每一弹性臂均设有一可供对接插头接触的弹性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一贯穿该上表面的扣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子的基板上设有一弹性凸块,该弹性凸块的形状与绝缘本体的扣槽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018469U CN2678171Y (zh) | 2004-01-08 | 2004-01-08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018469U CN2678171Y (zh) | 2004-01-08 | 2004-01-08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78171Y true CN2678171Y (zh) | 2005-02-09 |
Family
ID=3458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42000184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78171Y (zh) | 2004-01-08 | 2004-01-08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78171Y (zh) |
-
2004
- 2004-01-08 CN CNU2004200018469U patent/CN267817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41473Y (zh) | 便于模塑成型的零件及具有该零件的电连接器 | |
US7611391B2 (en) | Battery connector | |
CN2545714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802765Y (zh) | 导电探针 | |
CN267817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60126Y (zh) | 音频电连接器总成 | |
CN269951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86146Y (zh) | 具有防误插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02009124U (zh) | 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及电连接器 | |
CN202167663U (zh) | 板对板电池连接器及其公连接器、母连接器 | |
CN205051032U (zh) | 一种组合转换端子及汽车继电器 | |
CN220382427U (zh) | 提高屏蔽效果的type-c连接器母座 | |
CN2724257Y (zh) | 同轴连接器改良结构 | |
CN2793961Y (zh) | 扬声器连接器 | |
CN2694536Y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204243251U (zh) |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 | |
CN2750523Y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2560119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16488593U (zh) | 一种板上折弯单针带卡钩电连接器 | |
CN103378471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
TWI483494B (zh)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62608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395184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671172Y (zh)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
CN2580640Y (zh) | 音频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2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