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57107Y -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57107Y
CN2657107Y CN 03209077 CN03209077U CN2657107Y CN 2657107 Y CN2657107 Y CN 2657107Y CN 03209077 CN03209077 CN 03209077 CN 03209077 U CN03209077 U CN 03209077U CN 2657107 Y CN2657107 Y CN 26571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combination
belt pulley
detect
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090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gm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gm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gm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gmao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2090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571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571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571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是于一机台的内部设有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而于该机台的顶面上则枢设二个转动轴柱,并于该二转动轴柱中间设有一计数器总成,其中该二转动轴柱是各自安装一旋转盘,一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恰经过该计数器总成,使得该计数器总成可对该料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所获得的数值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而由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真正数量。

Description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数器,特别是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如工厂所见,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总数量的计数装置1,是于该计数装置1的机台内部设有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图中未示),而于该机台的顶面10上则活动地枢设二个转动柱11,并于该二转动柱11中间位置处嵌设一计数齿轮组合12,其中该二转动柱11是可各自安装一旋转盘,使一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可经过该计数齿轮组合12,使得该计数齿轮组合12所设的一被动齿轮121是可啮接于该料带上所设的各个孔洞内,使该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可驱动该被动齿轮,并连动该机台内所设的另一被动齿轮(图中未示),使一感测器可对该另一被动齿轮的齿轮转动情形进行侦测,并将其所获得的齿轮转动数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使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可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总数量。
但是,一般料带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常有缺漏的情形,故所测出的电子元件总数量未必正确,例如,今假设该被动齿轮121与该另一被动齿轮的齿轮比相等(1∶1),而每一电子元件恰对照于三个孔洞,所以当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侦测出该等孔洞总共为30000个时,即可算出该电子元件的数量为10000个,但实际上于料带上的电子元件乃缺漏共200个,因此,该卷料带上的电子元件总数目应该是20800个,而非30000个,故,如何设计出一种计数器,其能够精准计算出料带上的电子元件总数量,而替社会大众带来许许多多的便利性,实在是目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诸多缺失,创作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以期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巧思,能对社会大众提出贡献。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精良、更完美的计数装置,以求于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数量时,能够更加精准无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是于一机台的顶面上设有二个转动轴柱,该二转动轴柱是可各自安装一旋转盘,而于该二转动轴柱中间则设有一计数器总成,使得一料带由该旋转带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上的过程中,恰可经过该计数器总成,使该计数器总成可检测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真正数目,该计数器总成包括:
一可动板体,是设于该机台的顶面上,而于该二转动轴柱间的垂直方向依序设有一第一开孔、第二开孔以及一8字形孔;
一座体,是固设于该机台内恰与该板体相对应的水平位置处,该座体于远离该顶面的一面上是枢设一第一皮带轮、一第二皮带轮以及一第三皮带轮,其中该第一皮带轮与一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一第一驱动皮带,而该第二皮带轮与该第三皮带轮之间则套设一第二驱动皮带;
一计数齿轮组合,其上所设的一被动齿轮是可啮合于该料带上所设的孔洞内,使该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可转动该被动齿轮,而该被动齿轮则可连动位于该机台内的另一被动齿轮,使其所设的一感测器可检测该另一被动齿轮的转动情形;
一水平/垂直调整组,该水平/垂直调整组是用以调整该计数齿轮组合与该料带间的水平距离,使该被动齿轮与该料带所设的孔洞间可相互啮合或分开,并可用以调整该测漏组合于该顶面上的升降高度,藉以配合侦测不同宽度的料带;
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设于该机台的内部,是可将该感测器对于该另一被动齿轮所测得的转动情形,换算成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一预估数量;
一测漏组合,设置于相邻该计数齿轮组合的一适当位置处,是用以检测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遗漏情形,其中各该电子元件与该料带相贴合的位置处,是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穿孔;且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将测漏组合所检测的电子元件的遗漏情形统计成一缺漏数量,该预估数量减去该遗漏数量后,即可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实际数量。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测漏组合是由相对应设立的一第一测漏组合与一第二测漏组合所组成,该第一测漏组合与该第二测漏组之间是可藉由光线的接收与发射状态而形成一侦测线,使该料带上的电子元件存在时,恰可遮断该侦测线,而该料带上的电子元件有所缺漏时,则可令该侦测线形成连线。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测漏组合是包括一第一螺杆与一第一测漏元件,其中该第一测漏元件的一端,是凸伸至该顶面相邻该可动板体的一侧边,其另一端套接于该第一螺杆上,而该第一螺杆的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一皮带轮的轴心上,使藉由该第一皮带轮的转动,以控制该第一测漏元件于该顶面上的升降高度。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测漏组合是包括一第二螺杆与一第二测漏元件,其中该第二测漏元件的一端,是自该第二开孔伸出至于该顶面,而与该第二测漏元件处于相对应的状态,其另一端套接于该第二螺杆上,而该第二螺杆的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二皮带轮的轴心上,藉由该第二皮带轮的转动,控制该第二测漏元件于该顶面上的升降高度。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计数齿轮组合设于该第一测漏组合与该第二测漏组合之间,是包括一轴杆、被动齿轮、另一被动齿轮以及感测器,其中该轴杆的一端,是穿露至该顶面而连接至该第一被动齿轮的轴心上,其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另一被动齿轮的轴心上,而该感测器设于相邻该另一被动齿轮的所在位置处,并与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相互连接,而对于该另一被动齿轮所测得的转动齿数,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以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数目。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水平/垂直调整组是包括一柱体与一调整杆,其中该柱体设于该顶面与该座体之间,其内部为一中空轴心,而该调整杆活动地设置于该中空轴心内,其一端由该8字型孔凸伸至该可动板体,而其另一端则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上依序设有一上限位槽、一中限位槽以及一下限位槽,而该中空轴心内的适当位置处则凸设一弹性卡制部,该等凹槽与该弹性卡制部相互卡制。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的适当位置处凹设成一细颈部,该调整杆被上拉直到该细颈部位于该8字形孔内时,该弹性卡制部恰与该下限位槽相互啮合以达定位的效果,使该可动板体可被水平移动,而令该细颈部可于该8字形孔所形成的连续圆形通孔内被自由地移动。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上设有一卡制齿轮,而该柱体相对于该卡制齿轮的位置处则开设至少一卡制孔,使该调整杆被拉动至该上限位槽与该弹性卡制部相互卡制时,恰令一螺丝锁合于各该卡制孔内,而与该卡制齿轮上的槽缝相互卡合,以达固定该调整杆的效果。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被下压直到该弹性卡制部恰与该中限位槽相互卡制时,该调整杆的另一端则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藉由旋转该调整杆而连动该第二皮带轮、该第一皮带轮,调整该测漏组合的升降高度。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柄。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可动板体上位于该被动齿轮的两侧边,是各自设有一导引轮组合,各该导引轮组是包括保持适当间距的一第一导引轮与一第二导引轮,该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经过各该导引轮组合的该第一导引轮与该第二导引轮之间,以达导引该料带的作用。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各该第二导引轮的轴心为一偏心轴设计,该偏心轴藉由一螺丝加以固定于该可动板体上,以期依据该料带的厚度,自由调整该第二导引轮与该第一导引轮间之间距大小。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机台设有与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相互连接一显示屏、一键盘面、至少一驱动马达、一电表信号处理回路、一电源供应回路以及一打印机。
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机台的表面设有一对测量料带上电子元件的探针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一计数齿轮组合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预估数量,并配合一测漏组合以检测出该料带上电子元件缺漏的统计数量,最后由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进行统合计算,藉以求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正确数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的检测料带计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构造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计数器总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计数器总成的立体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计数器总成的平面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元件平面连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敬请参阅图2、3所示,是于一机台2的内部设有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请辅以参阅图6所示),而于该机台2的顶面20上则枢设二个转动轴柱21,并于该二转动轴柱21中间位置处嵌设有一计数器总成3,其中该二转动轴柱21是可各自安装一旋转盘(图中未示),使一料带4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可经过该计数器总成3,使得该计数器总成3可对该料带4上的电子元件41的数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所获得各种数值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以精准地计算出该料带4上所装载电子元件41的真正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4、5所示,该计数器总成3是包括一可动板体31、一座体32、一计数齿轮组合33、一测漏组合34以及一水平/垂直调整组合35,其中兹就各部分的设计,分别详述如下:
(1)该可动板体31是设于该顶面20上(请辅以参阅图1、5所示),而于该二转动轴柱21间的垂直方向依序设有一第一开孔311、一第二开孔312以及一8字形孔313:该座体32是固设于该机台2内恰与该可动板体31相对应的水平位置处,且该座体32于远离该顶面20的一面上活动地枢设有一第一皮带轮321、一第二皮带轮322以及一第三皮带轮323,其中该第一皮带轮321与第二皮带轮322间套设一第一驱动皮带324,而该第二皮带轮322与该第三皮带轮323之间则套设一第二驱动皮带325。
(2)该计数齿轮组合33所设的一被动齿轮331是可啮接于该料带4上所设的孔洞42内,使该料带4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可驱动该被动齿轮331,并运动位于该机台2内的另一被动齿轮332,使得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如图6所示)藉由该另一被动齿轮332的转动数,可计算出该料带4上装载电子元件41的预估数量。
(3)该测漏组合34设置于相邻该计数齿轮组33的适当位置处,是用以侦测该料带4上所装载电子元件41的道漏情形,使得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可计算出该料带4上未装载电子元件41的遗漏数量。
(4)该水平/垂直调整组合35是可令该可动板体31被固定或被适度地水平移动,以调整该计数齿轮组合33与该料带4间的水平距离,使得该被动齿轮331与该料带4所设的孔洞42间可相互啮合或分开,此外,该水平/垂直调整组合35可用以调整该测漏组合34于该顶面20上的升降高度,藉以配合不同宽度料带4的侦测高度。
藉由以上的完美设计与组合,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即可将该另一被动齿轮332的转动情形,换算成为该料带4上所承载电子元件41的一预估数量,且将该测漏组合34所检测的电子元件41遗漏情形统计成一缺漏数量,将该预期数量减去该缺漏数量后,即可正确地计算出该料带4上所装载电子元件41的实际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主要请参阅图5所示,该测漏组合34是由相对应设立的一第一测漏组合341与一第二测漏组合342所组成,该第一测漏组合341与该第二测漏组合342之间是可藉由光线(如:红外线)的接收与发射状态而形成一侦测线,因此,当该料带4上的电子元件41存在时,恰可遮断该侦测线,反之,当该料带4上的电子元件41有所缺漏时,则可形成该侦测线的连线,如此,即可计算出该料带4上所装载电子元件41的遗漏状况,以下兹就该第一测漏组合341与该第二测漏组合342的细部构造,分别详述如下:
(1)该第一测漏组合341是设有一第一螺杆3411与一第一测漏元件3412(如:一红外线发射器),其中该第一测漏元件3412的一端凸伸至该顶面30而相邻于该可动板体31的一侧边,其另一端则套接于该螺杆3411上,而该螺杆3411的一端是连接至该第一皮带轮321的轴心上,使藉由该第一皮带轮321的转动,可控制该第一测漏元件3412于该顶面20上的升降高度。
(2)该第二测漏组合342,是设有一第二螺杆3421与一第二测漏元件3422(如:一红外线接收器),其中该第二测漏元件3422的一端自该第二开孔312伸出至该顶面20,而与该第一测漏元件3412成相对应的状态,该第二测漏元件3422的另一端则套接于该第二螺杆3421上,而该第二螺杆3421的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二皮带轮322的轴心上,使藉由该第二皮带轮322的转动,可控制该第二测漏元件3422于该顶面20上的升降高度。
由于工厂所见的料带4可区分为透明料带、非透明料带以及半透明料带,因此,当该料带4为一透明料带时,其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41若有所缺漏时,由于该第一测漏组合341与该第二测漏组合342之间,是可藉由光线(如:红外线)的接收与发射状态形成一侦测线,以测得电子元件41缺漏的情形,但,该料带4若为一非透明料带时,由于该侦测线无法穿透该非透明料带,因而使得该测漏组合34失去其侦测的目的,故,各该电子元件41与该料带4相贴合的位置处是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穿孔43,以藉由此一巧思,使该侦测线可经由各该穿孔43直接穿透该非透明料带,以达到侦测缺漏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计数齿轮组33是设于该第一测漏组合341与该第二测漏组合342之间,包括一轴杆333、一被动齿轮331、另一被动齿轮332以及一感测器334,其中该轴杆333的一端是穿露至该顶面20,并连接至该被动齿轮331的轴心上,而该轴杆333的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另一被动齿轮332的轴心上,至于该感测器334,是设于相邻该另一被动齿轮332的所在位置处,其是连接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使对于该另一被动齿轮332所测得的转动齿数可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藉以计算出该料带4上的电子元件41数目。
于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5所示,该水平/垂直调整组合35是包括一柱体351与一调整杆352,其中该柱体351设于该顶面20与该座体33之间,其内部为一中空轴心,该调整杆352是设于该中空轴心内,其一端由该8字型孔313凸伸至该可动板体31,而其另一端则可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323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又,该调整杆352上依序设有一上限位槽3521、一中限位槽3522以及一下限位槽3523,而该中空轴心内的适当位置处凸设一弹性卡制部3511,使该等凹槽3521、3522、3523可与该弹性卡制部3511相互卡制。
此外,该调整杆352的适当位置处凹设成一细颈部3524,使该调整杆352被上拉提直到该细颈部3524位于该8字形孔313内时,该弹性卡制部3511恰与该下限位槽3523相互啮合,以达定位的效果,此时,该可动板体31才可被水平移动,而令该细颈部3524可于该8字形孔313所形成的连续圆形通孔内自由移动,藉由此一设计,可控制该被动齿轮331与该料带4上所设的孔洞42的啮合或分离状态;该调整杆352上并设有一卡制齿轮3525,而该柱体351相对于该卡制齿轮3525的位置处则开设至少一卡制孔3512,使该调整杆352被拉动至该上限位槽3521与该弹性卡制部3511相互卡制时,恰可令一螺丝锁合于各该卡制孔3512内,而与该卡制齿轮3525上的槽缝相互卡合,以达固定该调整杆352的效果,另外,当该调整杆352被下压直到该弹性卡制部3511恰与该中限位槽3522相互卡制时,该调整杆352的另一端则可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323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此时,即可藉由旋转该调整杆352而连动该第二皮带轮322、第一皮带轮321,以调整该第一测漏组合341与该第二测漏组合342的升降高度;该调整杆352的一端可设置一把柄3526,使使用者于拉取或推动该调整杆353时,更加容易与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2~6所示,于该可动板体31上且位于该被动齿轮331的两侧边,是可各自设有一导引轮组合36,各该导引轮组合36是包括保持适当间距的一第一导引轮361与一第二导引轮362,使该料带4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可经过该第一导引轮361与该第二导引轮362之间,以达导引该料带4的作用,另,该第二导引轮362的轴心可为一偏心轴设计,使该偏心轴是可藉由一螺丝加以固定于该可动板体31上,藉由此一设计,使用者可依照该料带4的厚度调整该第二导引轮362与该第一导引轮361之间距大小,使该导引轮组合36能够发挥最极佳的导引效果。
于本实用新型中,请参阅图2~6所示,该机台3上设有与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26相互连接一显示屏22、一键盘面23、至少一驱动马达24、一电表信号处理回路25、一电源供应回路27以及一打印机28,藉由以上设计,使该机台2不仅可将测得的数据显示于该显示屏22,并可藉由该打印机28打印,而该键盘面23则可配合该显示屏22,以控制与设定各项测试功能值,另,该机台3的表面可设一对探针插孔20,该对探针插孔20是与该电表信号处理回路35相互连接,使使用者可藉由一个三用电表来对各该电子元件41进行测试,又,该驱动马达24是设于该机台2内与各该转动轴柱21相对应的位置处,藉以驱动各该转动轴柱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是于一机台的顶面上设有二转动轴柱,该二转动轴柱是各自安装一旋转盘,而于该二转动轴柱中间则设有一计数器总成,一料带由该旋转带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上,恰经过该计数器总成,该计数器总成检测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数目,该计数器总成包括:
一座体;
一计数齿轮组合,其上所设的一被动齿轮是啮合于该料带上所设的孔洞内,使该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恰转动该被动齿轮,而该被动齿轮则可连动位于该机台内的另一被动齿轮,使其所设的一感测器可检测该另一被动齿轮的转动情形;
一微处理器控制回路,设于该机台的内部,是将该感测器对于该另一被动齿轮所测得的转动情形,换算成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一预估数量;其特征是还包括:
一可动板体,是设于该机台的顶面上,而于该二转动轴柱间的垂直方向依序设有一第一开孔、第二开孔以及一8字形孔;
该座体,是固设于该机台内恰与该板体相对应的水平位置处,该座体于远离该顶面的一面上是枢设一第一皮带轮、一第二皮带轮以及一第三皮带轮,其中该第一皮带轮与一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一第一驱动皮带,而该第二皮带轮与该第三皮带轮之间则套设一第二驱动皮带;
一用以调整该计数齿轮组合与该料带间的水平距离,及调整该测漏组合的升降高度的水平/垂直调整组;
一测漏组合,设置于相邻该计数齿轮组合的一适当位置处,是用以检测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遗漏情形,其中各该电子元件与该料带相贴合的位置处,是各自设有至少一个穿孔;且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将测漏组合所检测的电子元件的遗漏情形统计成一缺漏数量,该预估数量减去该遗漏数量后,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的实际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测漏组合是由相对应设立的一第一测漏组合与一第二测漏组合所组成,该第一测漏组合与该第二测漏组之间是可藉由光线的接收与发射状态而形成一侦测线,使该料带上的电子元件存在时,恰遮断该侦测线,而该料带上的电子元件有所缺漏时,则可令该侦测线形成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测漏组合是包括一第一螺杆与一第一测漏元件,其中该第一测漏元件的一端,是凸伸至该顶面相邻该可动板体的一侧边,其另一端套接于该第一螺杆上,而该第一螺杆的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一皮带轮的轴心上,使藉由该第一皮带轮的转动,以控制该第一测漏元件于该顶面上的升降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测漏组合是包括一第二螺杆与一第二测漏元件,其中该第二测漏元件的一端,是自该第二开孔伸出至于该顶面,而与该第二测漏元件处于相对应的状态,其另一端套接于该第二螺杆上,而该第二螺杆的一端,则连接至该第二皮带轮的轴心上,藉由该第二皮带轮的转动,控制该第二测漏元件于该顶面上的升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计数齿轮组合设于该第一测漏组合与该第二测漏组合之间,是包括一轴杆、被动齿轮、另一被动齿轮以及感测器,其中该轴杆的一端,是穿露至该顶面而连接至该第一被动齿轮的轴心上,其另一端,则连接至该另一被动齿轮的轴心上,而该感测器设于相邻该另一被动齿轮的所在位置处,并与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相互连接,而对于该另一被动齿轮所测得的转动齿数,传送至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以计算出该料带上所装载的电子元件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水平/垂直调整组是包括一柱体与一调整杆,其中该柱体设于该顶面与该座体之间,其内部为一中空轴心,而该调整杆活动地设置于该中空轴心内,其一端由该8字型孔凸伸至该可动板体,而其另一端则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上依序设有一上限位槽、一中限位槽以及一下限位槽,而该中空轴心内的适当位置处则凸设一弹性卡制部,该等凹槽与该弹性卡制部相互卡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的适当位置处凹设成一细颈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上设有一卡制齿轮,而该柱体相对于该卡制齿轮的位置处则开设至少一卡制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被下压直到该弹性卡制部恰与该中限位槽相互卡制时,该调整杆的另一端则插接至该第三皮带轮的轴心所设的一轴孔内,藉由旋转该调整杆而连动该第二皮带轮、该第一皮带轮,调整该测漏组合的升降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调整杆的一端设置一把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可动板体上位于该被动齿轮的两侧边,是各自设有一导引轮组合,各该导引轮组是包括保持适当间距的一第一导引轮与一第二导引轮,该料带由该旋转盘被卷绕至该另一旋转盘的过程中,经过各该导引轮组合的该第一导引轮与该第二导引轮之间,以达导引该料带的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各该第二导引轮的轴心为一偏心轴设计,该偏心轴藉由一螺丝加以固定于该可动板体上,以期依据该料带的厚度,自由调整该第二导引轮与该第一导引轮间之间距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机台设有与该微处理器控制回路相互连接一显示屏、一键盘面、至少一驱动马达、一电表信号处理回路、一电源供应回路以及一打印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其特征是:该机台的表面设有一对测量料带上电子元件的探针插孔。
CN 03209077 2003-09-08 2003-09-08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6571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9077 CN2657107Y (zh) 2003-09-08 2003-09-08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09077 CN2657107Y (zh) 2003-09-08 2003-09-08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57107Y true CN2657107Y (zh) 2004-11-17

Family

ID=34325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09077 Expired - Lifetime CN2657107Y (zh) 2003-09-08 2003-09-08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57107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974A (zh) * 2010-03-09 2010-07-21 上海伊诺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模块点数机
CN105690995A (zh) * 2016-01-27 2016-06-22 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Smt料带自动计数喷码机
CN110210602A (zh) * 2019-05-22 2019-09-06 深圳市立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物料盘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98657A (zh) * 2019-08-20 2019-11-01 深圳市蓝眼科技有限公司 测值针及测量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974A (zh) * 2010-03-09 2010-07-21 上海伊诺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模块点数机
CN105690995A (zh) * 2016-01-27 2016-06-22 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Smt料带自动计数喷码机
CN110210602A (zh) * 2019-05-22 2019-09-06 深圳市立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物料盘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98657A (zh) * 2019-08-20 2019-11-01 深圳市蓝眼科技有限公司 测值针及测量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0122A (zh) 摄像头升降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657107Y (zh) 用以检测料带上所装载电子元件数量的计数装置
CN217819490U (zh) 一种基于地下水检测试验用分层取样装置
CN115824141A (zh) 一种lcd显示屏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及方法
CN211652049U (zh) 一种按键寿命测试机
CN208761818U (zh) 一种防拉带放料机构
CN206781304U (zh) 一种卡扣式自动用印的取放印章装置
CN212844679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装置
CN206270463U (zh) 一种自动测试机测试头升降蜗轮蜗杆传动结构
CN213336744U (zh) 一种汽车制动踏板的行程测试装置
CN213274194U (zh) 一种自动油墨防滑角度测试仪
CN109765388A (zh) 自动清点耗材盒数量的方法、系统及耗材盒存储装置
CN107014265A (zh) 一种智能读数卷尺
CN2201041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试验检测机
CN209166401U (zh) 一种行星齿轮齿数检测机
CN112414541A (zh) 一种自动化车外噪声测试装置和噪声测试方法
CN206281449U (zh) 用于结构钢丝视觉测量系统的工装
CN206551717U (zh) 螺纹旋转自动取放印章的机构
CN220206560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测厚工具
CN219870691U (zh) 一种橡胶履带辅助检测装置
CN215522746U (zh) 一种具有转向功能的高速公路环境检测装置
CN215374334U (zh) 轮胎扭转力矩校验装置
CN215767158U (zh) 一种适应多地形环境监测装置
CN218297142U (zh) 一种房屋鉴定用倾斜测量装置
CN213238749U (zh) 一种可对机壳内圈同心度进行检测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Designer after: Zhang Zhao

Designer before: Liu Zh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DESIGNER; FROM: LIU ZHAO TO: ZHANG ZHAO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