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39302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39302Y CN2539302Y CN02207606U CN02207606U CN2539302Y CN 2539302 Y CN2539302 Y CN 2539302Y CN 02207606 U CN02207606 U CN 02207606U CN 02207606 U CN02207606 U CN 02207606U CN 2539302 Y CN2539302 Y CN 253930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contact
- insulation shell
- lateral margin
- electric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2—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vices facilitating empty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65F1/1468—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transport of the receptacle, e.g. wheels, 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多个导电端子及一盖体,盖体由使用者操作而可相对绝缘壳体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间移位,使得一电子卡的接点在盖体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产生压接,再藉由盖体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同时带动电子卡移动,使电子卡的接点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产生短距离的摩擦接触以刮除灰尘或污垢,进而增进其电性接触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于移动电话中可供一具有晶片的电子卡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在通话上与保密安全性以及可对传输讯号进行各种数字化处理而达到传输声音或影像等优势,几乎已经完全取代类比式的移动电话系统,而为了在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上可以区分出每一使用者的身分,现今所使用的移动电话手机上均必须连接至少一用户识别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而SIM电子卡内含有一储存用户个人门号识别资料的晶片,晶片在电子卡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数个电性接点,因此在移动电话手机的电路板上也必须设有一供电子卡结合的电连接器,使得电子卡在插入移动电话手机之后,电子卡内的晶片可与移动电话手机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而传输资料。
如图1,说明习知的电子卡4与一电连接器3的连接态样。其中,电连接器3具有一位于上方的接触面31,接触面31上形成有六个端子槽道33,可容设六个导电端子32并使其接触部321弹性地突出接触面31,可分别与电子卡4上的六个电性接点41电性接触,六个导电端子32的一端则焊接至移动电话的电路板5上。安装时,电子卡4可先插入一容置装置(图中未示)内,而以枢转的方式使电子卡4具有接点41的一面由上方直接压合在电连接器3的接触面31上,使得电子卡4上的电性接点41直接压接在对应导电端子32的接触部321上形成电性连接。但由于此种直接压接的连接形态,使得电子卡4的接点41与对应导电端子32的接触部321之间,仅有微小面积定点式的接触,故一旦电子卡4上的接点41或是导电端子32的接触部321上任何一方沾惹灰尘或污垢时,均可能产生接触不良,造成电性接触的不稳定,并可能使得移动电话因不能正确读取电子卡4内晶片所储存的资料而无法使用。
如图2,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另一种习知的连接态样是在电连接器3的两侧各设有一导引电子卡4的导槽(图中未示),使电子卡4以平贴于电连接器3的接触面31的方向与电连接器3的导电端子32接触,藉电子卡4横向移动的过程中,造成电子卡4上的接点41与电连接器3的接触部321相接触并互相摩擦,待电子卡4到达定位后,使得电子卡4上的接点41与对应导电端子32的接触部321之间具有较为良好的接触性,以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产生。然而,此种方式虽降低了接触不良的发生率,但相对地因电子卡4与电连接器3相对摩擦的距离相当长,容易使电子卡4的接点41与导电端子32的接触部321产生磨损,尤其是电子卡4抽换次数增加时,磨损更容易发生。
实用新型概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与电子卡电性接触可靠性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藉由该电连接器将一电路板与具有多个接点的电子卡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接触该电子卡的接触面、一接触该电路板的接合面及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该绝缘壳体具有多个位于该接合面与该接触面间的槽道,并定义有一第一方向及一与该第一方向呈一角度的第二方向;
多个导电端子,是分别容置于一槽道内,各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凸出于该接触面及一接合部凸出于该接合面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一盖体,可移动及可枢转地设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盖体与该绝缘壳体的接触面间形成有一插置该电子卡的容置空间;
一固定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物件及一设于该盖体上对应位置的第二物件,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可相互活动地组合,使该盖体藉助该固定装置可相对于该绝缘壳体在一位于该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与一位于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位置间枢转,并可沿该第一方向移动至一第三位置;
至少一限位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三物件及一设于该盖体上对应位置的第四物件,在该盖体位于该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时,藉助该第三物件与该第四物件互相产生干涉作用而定位,并使该电子卡与各该对应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电性接触。
附图简单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优点,配合参考附图式及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可清楚的明白,在附图中:
图1是习知一电子卡与一电连接器的一种连接态样的示意图;
图2是习知一电子卡与一电连接器的另一种连接态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构件分解图,说明该绝缘壳体与各该导电端子的组合关系;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说明该盖体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说明该盖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说明该盖体位于第三位置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3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一绝缘壳体11、多个导电端子12及一盖体15。电连接器1可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并可与一电子卡2电性连接。电子卡2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多个电性接点21。
绝缘壳体11具有一前端1101及一后端1102,定义通过前端1101与后端1102的假想线为第一方向1103。绝缘壳体11具有一在上面用以接触子卡2的接触面113、一在下面用以接近电路板的接合面114、位于两相对侧的一第一侧面111与一第二侧面112、一前端面115及一后端面116。而绝缘壳体11具有六个第一端子槽道117,其中三个第一端子槽道117是由前端面115向后并贯穿接合面114与接触面113,而另外三个第一端子槽道117则由后端面116向前并贯穿接合面114与接触面113。
各导电端子1具有一直立的固定部123、一由固定部123的一端横向地延伸一段距离后并向上且回折的接触部121、一由固定部123的另一端斜向地向下延伸的接合部122,固定部123的两侧可设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棘齿1231。各导电端子12位于一对应的端子槽道117内,并利用棘齿1231与端子槽道117的壁面产生干涉,而接触部121可部分弹性地凸出于绝缘壳本11的接触面113,接合部122则凸出于绝缘壳体11的接合面114外,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因端子12的接触部121与电子卡2的接点21接触,而接合部122又焊接于电路板上,使得位于中间的固定部123同时承受上、下的相对力量作用,因此容易造成固定部123弯曲,朝外偏移而突出。但藉由固定部123两侧的棘齿1231与端子槽道117壁面所产生的干涉作用,可有效防止固定部123向外突出。
盖体15为一金属构件,其具有一顶壁153、两相对的第一侧壁151及一第二侧壁152,可利用一固定装置使盖体15相对于绝缘壳体11枢转以及移动。其中,固定装置是由一设于绝缘壳体11上的第一物件与一对应设于盖体15上的第二物件相互组合而成,使得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的组合可具有两个自由度,藉以达到盖体15相对于绝缘壳体11枢转及移动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件是导槽1111、1121,由于导槽1111及导槽1121的结构相同,以下仅以导槽1111为例说明来代表两者。导槽1111位于第一侧面111上沿第一方向1103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具有一接近前端1101的第一端部1112及一接近后端1102的第二端部1113。导槽1121位于第二侧面112的对应位置处。第二物件则是在盖体15的第一侧壁151及第二侧壁152各设有一向内突出的凸轴1511、1521。
当盖体15与绝缘壳体11组合时,顶壁153贴近接触面113,而第一侧壁151与第二侧壁152则分别接近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而各凸轴1151、1152可容置于对应的导槽1111、1121内,使得盖体15得以二凸轴1511、1521中心相对于绝缘壳体11转动,并因凸轴1511可于导槽1111内的第一端部1112及第二端部1113间活动(凸轴1521与导槽1121的关系也同),使得盖体15可沿着第一方向1103相对于绝缘壳体11移动,如此,盖体15便可在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如图6的第二位置及如图7的第三位置间变位。
参阅图3及图5,当盖体15位于第一位置时,盖体15的凸轴1511是位于导槽1111的第二端部1113处(因凸轴1521的作动关系与凸轴1511相同,以下仅以凸轴1511为代表说明)。盖体15以凸轴1511为中心而转动至远离绝缘壳体11之处,使得盖体15的顶壁153是倾斜的,而与绝缘壳体11的接触面113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此时定义顶壁153的方向为第二方向1104,故第二方向1104与第一方向1103呈一夹角,使用者可将一具有移动电话SIM晶片的电子卡2插入容置空间内,待电子卡2插入容置空间后,盖体15则再以凸轴1511为中心向绝缘壳体11顶面转动以压迫电子卡2贴近接触面113,而位于如图6的第二位置。此时电子卡2的接点21可压接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1。接着,使用者可拨动盖体15向绝缘壳体11的前端1101移动,盖体15的凸轴1511循第一方向1103由导槽1111的第二端部1113移动至第一端部1112处,使盖体15由第二位置到达第三位置(如图7),并同步带动电子卡2移动,而此一作用会使电子卡2的接点21与相对应的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1产生短距离的摩擦,使接点21与接触部121两者间互相除灰尘或除污垢,以增加两者电性接触的可靠性。不但避免了习知点对点直接压接接触时所可能产生电性接触不良的问题,也同时避免习知另外一种长距离摩擦接触所可能产生接点磨损的缺点,具有兼顾电性接触及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欲取出电子卡2时,则仅需将盖体15由第三位置反向推动至第二位置处,再将盖体15掀开至第一位置处即可。
再者,由于盖体15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间变位,在设计上,为了使盖体15能够定位在一位置处,可设有至少一限位装置。于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包括一设于绝缘壳体上的第三物件及一对应设于盖体上的第四物件,藉由第三物件与第四物件所产生的干涉作用而将盖体固定在一位置处。第三物件与第四物件相互干涉的设计可有相当多的变化,以下仅举几个例子。如图3,第三物件是在绝缘壳体11的第一侧面111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一向外凸出且概呈倒L形的第一定位部161,第一定位部161具有一接近接触面113的第一侧缘1611、一接近接合面114的第二侧缘1612、一接近后端1102的第三侧缘1613及一邻接第二侧缘1612与第三侧缘1613的缺口1614,而第四物件则是盖体15的第一侧壁151上所对应设置的第一卡接部171,第一卡接部171具有一接近前端1101的缺口1714,缺口1714是由接近接触面113的第一内侧缘1711、接近接合面114的第二内侧缘1712及接近后端1102的第三内侧缘1713围束而成。第三内侧缘1713形成一角偶端1715。
如图5,盖体15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卡接部171的角偶端1715卡合于缺口1614,可限制盖体15进一步转动而远离绝缘壳体11,同时亦防止盖体15在倾斜状态下向前端1101移动。如图6,盖体15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接部171的第一内侧缘1711可接触第一定位部161的第一侧缘1611并受第一侧缘1611的阻挡,使得盖体15的顶壁153可与接触面113相距一定的距离。而盖体15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卡接部171的第一内侧缘1711、第二内侧缘1712及第三内侧缘1713可分别接触第一定位部161的第一侧缘1611、第二侧缘1612及第三侧缘1613,形成一种相互嵌合的作用,使得盖体15不能向前端1101继续移动也不能转动而定位。
另,第三物件也可进一步包含在绝缘壳体11的第一侧面111接近接合面114之处具有一凸出的第二定位部162,第二定位部162具有一接近接触面114且于第一方向1103延伸的挡止侧缘1621,而第四物件则进一步包含在盖体15的第一侧壁151远离顶壁153的边缘对应地设有一第二卡接部172,第二卡接部172对应挡止侧缘1621形成一抵接边缘1721。盖体15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抵接边缘1721可接触挡止侧缘1621而使盖体15固定限位,此一作用亦可强化第一卡接部171与第一定位部161的效果,而盖体15由第二位置到达第三位置时,藉由平行第一方向1103延伸的挡止侧缘1621,可导引抵接边缘1721沿第一方向移动。又,第三物件更可包含在绝缘壳体11的第一侧面111接近前端1101位置处设一呈凸块状的第三定位部163,而第四物件则在盖体15的第一侧壁151接近前端1102处相对设置一如缺槽的第三卡接部173,第三卡接部173在接近前端1102处形成一开放端1731。盖体15由第二位置到达第三位置时,开放端1731可容纳第三定位部163进入第三卡接部173内,而嵌合固定。可进一步强化第一卡接部171与第一定位部161的效果。再者,第三物件亦可进一步在绝缘壳体11的第一侧面111接近后端1102位置处设有一凸出的第四定位部164,第四定位部164具有一几乎平行第一方向1103但略为向下倾斜的挡止侧缘1641,而第四物件则在盖体15位于凸轴1511的位置下方对应形成一第四卡接部174,使第四卡接部174具有一平行第一方向1103的抵接边缘1741。盖体15由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抵接边缘1741可随盖体15转动而接触挡止侧缘1641,由于挡止边缘1641略为向下倾斜,可以避免盖体15过度偏转,此一作用亦可强化第一卡接部171与第一定位部161的效果。而本实施例中,虽第三物件与第四物件具有多个产生干涉的限位装置组合,但全部一起实施并非必要,可选择性地组合或单独使用。熟习此项技艺者可在绝缘壳体11的第二侧面112与盖体15的第二侧壁152处设有相同的限位装置,并可视实际所需加以变化设计,于此即不再一一叙述。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盖体15由使用者操作,可相对绝缘壳体11在一第一位置、一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间移位,使电子卡2的接点21在盖体15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与导电端子12的接触部121产生压接,再藉由盖体15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同时带动电子卡2移动,使电子卡2的接点21与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121产生短距离的摩擦接触以刮除灰尘或污垢,进而增进其电性接触的可靠性。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藉由该电连接器将一电路板与具有多个接点的电子卡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接触该电子卡的接触面、一接触该电路板的接合面及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该绝缘壳体具有多个位于该接合面与该接触面间的槽道,并定义有一第一方向及一与该第一方向呈一角度的第二方向;
多个导电端子,是分别容置于一槽道内,各端子具有一接触部凸出于该接触面及一接合部凸出于该接合面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一盖体,可移动及可枢转地设于该绝缘壳体上,该盖体与该绝缘壳体的接触面间形成有一插置该电子卡的容置空间;
一固定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物件及一设于该盖体上对应位置的第二物件,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可相互活动地组合,使该盖体藉助该固定装置可相对于该绝缘壳体在一位于该第二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与一位于该第一方向上的第二位置间枢转,并可沿该第一方向移动至一第三位置;
至少一限位装置,包含一设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三物件及一设于该盖体上对应位置的第四物件,在该盖体位于该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及第三位置时,藉助该第三物件与该第四物件互相产生干涉作用而定位,并使该电子卡与各该对应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电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具有一接近该绝缘壳体的接触面的顶壁、一邻接该顶壁以接近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侧壁及一邻接该顶壁以接近该绝缘壳体的第二侧面的第二侧壁,而该绝缘壳体在该第一方向上形成有一前端及一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的第一物件是二分别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的导槽,该导槽在平行该第一方向上具有相反之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而该第二物件则是二分别位于该盖体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并用以容置于该对应的导槽内的凸轴,使该盖体得以该凸轴为中心相对于该绝缘壳体转动并藉由该凸轴可于该对应导槽内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间活动而相对于该绝缘壳体移动,进而使该盖体可在该第一位置、该第二位置及该第三位置间变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的第三物件是一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定位部,使该第一定位部具有一接近该接触面的第一侧缘、一接近该接合面的第二侧缘、一接近该后端的第三侧缘及一邻接该第二侧缘与该第三侧缘的缺口,而该第四物件则是相对设于该盖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卡接部,使该第一卡接部为一在接近该前端处具有开放端的缺槽形态,而该第一卡接部则形成有一接近该接合面的第一内侧缘、一接近该接合面的第二内侧缘、一接近该后端的第三内侧缘及一由该第三内侧缘接近该开放端的处向该接合面方向呈一角度延伸所形成的角偶端,在该盖体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卡接部的角偶端是与该缺口卡合以限制该盖体远离该绝缘壳体的转动角度,在该盖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卡接部的第一内侧缘可接触该定位部的第一侧缘并受该第一侧缘的挡止,而在该盖体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该卡接部的第一内侧缘、第二内侧缘及第三内侧缘可分别对应接触该定位部的第一侧缘、第二侧缘及第三侧缘而加以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的第三物件是一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二定位部,使该第二定位部具有一接近该接触面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挡止侧缘,而该第四物件则是设于该盖体的第一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使该第二卡接部对应该挡止侧缘位置形成一抵接边缘,在该盖体由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抵接边缘可接触该挡止侧缘而使该盖体限位,而该抵接边缘并可沿该第一方向相对于该挡止侧缘移动,使该盖体由该第二位置到达该第三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的第三物件是一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三定位部,而该第四物件则为一在接近该前端处具有开放端的缺槽形态的第三卡接部,在该盖体由该第二位置到达该第三位置时,该开放端可容该第三定位部相对进入该第三卡接部内而相互嵌合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的第三物件是一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的第四定位部,使该定位部具有一挡止侧缘,而该第四物件则是一设于该盖体的第一侧壁的第四卡接部,使该第四卡接部形成一抵接边缘,在该盖体由该第二位置转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抵接边缘可随该盖体转动而接触该挡止侧缘,藉以限制该盖体的顶壁远离该接触面的转动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装置具有一组以上不同型态的第三物件与第四物件的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在该接触部与该接合部之间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更设有一个以上与该对应端子槽壁面产生干涉作用的棘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07606U CN2539302Y (zh) | 2002-03-06 | 2002-03-06 | 电连接器 |
KR10-2003-0005717A KR100491278B1 (ko) | 2002-03-06 | 2003-01-29 | 전기 커넥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207606U CN2539302Y (zh) | 2002-03-06 | 2002-03-06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39302Y true CN2539302Y (zh) | 2003-03-05 |
Family
ID=3368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076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539302Y (zh) | 2002-03-06 | 2002-03-06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491278B1 (zh) |
CN (1) | CN2539302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0630C (zh) * | 2004-08-05 | 2008-12-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86216B1 (ko) * | 2004-08-09 | 2007-02-23 | 주식회사 두레디앤이 | 모바일폰용 카드 접속장치 |
JP5090502B2 (ja) * | 2010-06-30 | 2012-12-05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組立体 |
CN113974439B (zh) * | 2020-07-27 | 2023-09-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电器部件、烹饪设备、盖体和锅体 |
CN114258220A (zh) * | 2021-11-01 | 2022-03-29 | 中山得意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
2002
- 2002-03-06 CN CN02207606U patent/CN253930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1-29 KR KR10-2003-0005717A patent/KR10049127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40630C (zh) * | 2004-08-05 | 2008-12-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插座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30074132A (ko) | 2003-09-19 |
KR100491278B1 (ko) | 2005-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35119B2 (en) |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 |
CN2682676Y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94862A (zh) | 分路连接器组件及其分路组件 | |
CN253930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7444658U (zh)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
US20060234536A1 (en) | Sim card connector | |
CN2779651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4044048U (zh) | 掀盖式电连接器 | |
CN2857335Y (zh) | 卡连接器扣合装置 | |
CN2831506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KR100511821B1 (ko) | 배터리 커넥터 | |
CN253930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556747U (zh) | 电连接器 | |
US20040219813A1 (en) | Memory card connector with switch terminals | |
CN205509139U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614829A (zh) | 多连接型插头连接器以及纵叠型和横置型插座连接器 | |
CN202503148U (zh) | 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 |
CN2520041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824359Y (zh) | 具有防呆结构的网络插座连接器 | |
CN2833950Y (zh) | 具有防呆结构之网络插座连接器 | |
CN274660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52183Y (zh) | 电连接器 | |
EP0831563A3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CN202712442U (zh)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
CN200983429Y (zh) | 记忆卡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