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2442U -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12442U
CN202712442U CN 201220309141 CN201220309141U CN202712442U CN 202712442 U CN202712442 U CN 202712442U CN 201220309141 CN201220309141 CN 201220309141 CN 201220309141 U CN201220309141 U CN 201220309141U CN 202712442 U CN202712442 U CN 20271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circuit board
gland
soft circuit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091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金
张丙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SH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SH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SH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SH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091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1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1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1244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焊接片及压盖。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两弹性臂,且在弹性臂与绝缘本体的底壁之间形成一容置区。每一弹性臂均具有一朝向该容置区垂直弯折的锁扣部,在该锁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该绝缘本体侧壁的扣持壁。压盖包括有操作杆、自该操作杆垂直延伸的肋条、位于肋条之间的退让槽、位于退让槽之间的旋转轴、以及位于该旋转轴两侧的凸块。每一凸块均具有一竖直壁,其面对着该弹性臂的扣持壁。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不但能够提高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具有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组装效率、节省成本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Description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将软性电路板连接至电路基板上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电路板(FPC,F1exible Printed Circuit)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少、灵活度高等优点,完全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软性电路板被广泛应用于电脑及周边产品、通讯产品、显示器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
上述软性电路板通常是通过软性电路板连接器连接至电路基板上。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大致包括有一绝缘本体90、若干个收容于该绝缘本体90内的导电端子91、安装于绝缘本体90两侧的固定端子92、以及一可转动的压盖93,在该绝缘本体90的前端形成有一扁形开口,用以供软性电路板插入。导电端子91的前端用来与软性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接触,导电端子91的尾端则焊接至电路基板上,从而在电路基板与软性电路板之间形成电性导通。固定端子92亦焊接至电路基板上,从而为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提供固定作用,同时固定端子92上还形成有一弧线型的锁扣臂920,用来锁扣压盖93,防止压盖93从绝缘本体上脱落。压盖93可转动地安装于该绝缘本体90的后端,在压盖93上形成有凸轮机构,用来与导电端子91的作动部相配合从而对软性电路板提供夹紧力。此外,压盖93的两端伸入固定端子92的锁扣臂920中,从而确保压盖93不会自绝缘本体90脱落。基本的操作原理是:当该压盖93在竖直位置时,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处于开启状态,此时软性电路板可以很方便地插入绝缘本体90的开口中,而当该压盖93旋转至水平位置时,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处于闭合状态时,此时软性电路板会受到导电端子91的夹持而被保持在绝缘本体90的开口中,从而与导电端子91形成电性接触。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中,由于固定端子92要同时兼顾到其焊接固定的功能和限制压盖93的功能,因此必须设置有焊接部921与弧线型锁扣臂920的结构,这种结构从产品设计或组装工艺上来讲较为繁琐,同时亦带来较大的成本。再者,上述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的压盖93与固定端子92的弧线型锁扣臂920之间配合并不稳固,压盖93极易沿前后方向滑出锁扣臂920,从而自绝缘本体90脱落。此外,由于上述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9的压盖93采用凸轮设计,在转动压盖93时会出现不顺畅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不但能够提高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而且具有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组装效率、节省成本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若干个并排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两个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焊接片,以及一枢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压盖,在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一插槽,用于供一软性电路板插入。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两弹性臂,且在这两个弹性臂与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之间形成一容置区,每一弹性臂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该容置区垂直弯折的锁扣部,在该锁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该绝缘本体侧壁的扣持壁;该压盖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区中,其包括有一操作杆、若干个自该操作杆垂直延伸的肋条、若干个位于这些肋条之间的退让槽、一个位于这些退让槽之间的旋转轴、以及位于该旋转轴两侧的凸块,其中该旋转轴为一圆柱体且被这些退让槽分隔成若干个水平段,该旋转轴偏离该退让槽的中心位置,每一凸块均具有一竖直壁,其面对着该弹性臂的扣持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上直接设置弹性臂来锁扣压盖,可以防止压盖沿前后方向脱落,而通过导电端子的作动部与压盖的旋转轴相配合,可以防止压盖沿上下方向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具有较强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上的焊接片可以仅考虑其焊接固定作用即可,而无需考虑其固定压盖的功能,从而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组装效率、节省成本。另外,由于压盖的旋转轴为圆柱状而非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凸轮结构,因此在压盖的锁紧操作中,圆柱状的旋转轴能够很顺滑地在导电端子的呈凹槽状的作动部中转动,因此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从另一视角观看所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压盖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压盖处于开启状态时,压盖与导电端子之间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用以将软性电路板60连接至电路基板上,其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的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的从另一视角观看所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的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若干个并排插设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30、两个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两侧端的焊接片40,以及一枢设于绝缘本体10上的压盖50。
上述绝缘本体10大致呈矩形状,其包括顶壁、底壁、前表面、后表面及两侧壁,且底壁沿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顶壁的宽度。在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上形成有插槽11,用于供一软性电路板60(如图6所示)插入。在插槽11的内壁的上下表面上形成有若干个贯穿绝缘本体10前后表面的平行且间隔的端子收容槽12,用于容纳导电端子30。在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上位于插槽11的两侧各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固定槽13,用于容纳焊接片40。该固定槽13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基本上与焊接片40的长度相同,且该固定槽13的底面呈开放式。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绝缘本体10的两侧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两弹性臂20,且在两个弹性臂20与底壁之间形成一容置区14,用来供压盖50在此区间活动。每一弹性臂20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容置区14垂直弯折的锁扣部21,在锁扣部21上形成有垂直于绝缘本体10侧壁的竖直的扣持壁22,用来防止压盖50沿前后方向脱落。在锁扣部21上还形成有一倒角结构23,可有利于在安装时压盖50能够顺利滑入容置区14内。此外,在容置区14还形成有位于扣持壁22前面的转动槽15,用来供压盖50的两端部在其中转动。
上述若干个导电端子30自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并排插入对应的端子收容槽12中,每一导电端子30均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一上臂31与一下臂32,以及连接上臂31中间位置与下臂32中间位置的一连接臂33,其中上臂31在位于连接臂33的前后侧分别形成一上触点部310及一作动部312,而下臂32在位于连接臂33的前后侧则分别形成一下触点部320及一固定部32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用于与软性电路板60顶面上的对应导电接点电性接触,上臂31的作动部312实际上是一种凹槽结构,其可以与压盖50的旋转轴54配合。下臂32的下触点部320用于与软性电路板60底面上的对应导电接点电性接触,下臂32的固定部322呈勾状,可以固定至绝缘本体10的底壁的后边缘,并且其固定部322的底面可以焊接至电路基板上,用于与电路基板上的对应导电接点形成电性连接。
上述两焊接片40自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插入位于插槽11两侧的对应的固定槽13中。每一焊接片40均呈竖直板状,其具有一向前延伸的卡扣部41及一向下延伸的焊接部42。卡扣部41上设置有倒刺,用来将焊接片40固定至对应的固定槽13内,而焊接部42则从固定槽13的下方延伸而出并超出该绝缘本体10的下表面,从而能够焊接至电路基板上,为该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提供固定作用。
上述压盖50是以竖直状自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推入容置区14内。下面将以竖直状态下的压盖50为例来介绍其详细结构:压盖50包括有一位于上方的操作杆51、若干个位于操作杆51的下方并自操作杆51垂直向下延伸的肋条52、若干个位于这些肋条52之间的退让槽53、一个位于这些退让槽53之间的旋转轴54、以及二位于该旋转轴54两侧的凸块55。详细地,压盖50的旋转轴54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被这些退让槽53分隔成若干个水平段,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作动部312穿过退让槽53而跨置于旋转轴54上。此外,旋转轴54是沿图3和图5绘制的视图的前后方向偏离退让槽53的中心位置,这样压盖50在转动时,旋转轴54能够带动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作动部312上下移动,从而进一步带动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上下位移,因此位于导电端子30的上触点部310与下触点部320之间的软性电路板60就可以被夹紧或松开。另外,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一凸块55均具有一圆弧转角550及一竖直壁552,当压盖50以竖直状自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进入容置区14时,凸块55的圆弧转角550可以圆滑地沿着弹性臂20的倒角结构23而推动两弹性臂20,使得两弹性臂20略微张开,压盖50得以顺利进入容置区14,而凸块55则进入转动槽15内,然后两弹性臂20恢复原状,而凸块55上的竖直壁552则与弹性臂20的锁扣部21的扣持壁22相互面对,从而限制压盖50自绝缘本体10上脱落。
如图7所示,当压盖50呈竖直状安装于绝缘本体10上时,导电端子30的作动部312与压盖50的旋转轴54啮合,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自然伸展,绝缘本体10的插槽11呈开启状态,此时将软性电路板60插入绝缘本体10的插槽11中,位于软性电路板60上的导电接点并未与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与下臂32的下触点部320形成很扎实的电性接触状态。
请同时参考图6及图7所示,当压盖50旋转90度后,该压盖50基本上会呈水平状态,由于压盖50的旋转轴54偏离退让槽53的中心位置,因此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作动部312会被压盖50的旋转轴54抬起,相应地,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就会向下位移,从而紧紧地压住软性电路板60的顶面。更进一步地讲,当压盖50转动90度后,插槽11呈闭合状态,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导电端子30的上臂31的上触点部310与下臂32的下触点部320能够夹紧软性电路板60,从而与软性电路板60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通过在绝缘本体10上直接设置弹性臂20来锁扣压盖50,可以防止压盖50沿前后方向脱落,而通过导电端子30的作动部312与压盖50的旋转轴54相配合,可以防止压盖50沿上下方向脱落,因此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具有较强的使用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上的焊接片40可以仅考虑其焊接固定作用即可,而无需考虑其固定压盖50的功能,从而简化结构设计、提高组装效率、节省成本。另外,由于压盖50的旋转轴54为圆柱状而非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凸轮结构,因此在压盖50的锁紧操作中,圆柱状的旋转轴54能够很顺滑地在导电端子30的呈凹槽状的作动部312中转动,因此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

Claims (8)

1. 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若干个并排插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两个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焊接片,以及一枢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压盖,在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上形成有一插槽,用于供一软性电路板插入,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向后水平延伸形成两弹性臂,且在这两个弹性臂与该绝缘本体的底壁之间形成一容置区,每一弹性臂均具有一位于其自由端、且朝向该容置区垂直弯折的锁扣部,在该锁扣部上形成有垂直于该绝缘本体侧壁的扣持壁;该压盖容纳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区中,其包括有一操作杆、若干个自该操作杆垂直延伸的肋条、若干个位于这些肋条之间的退让槽、一个位于这些退让槽之间的旋转轴、以及位于该旋转轴两侧的凸块,其中该旋转轴为一圆柱体且被这些退让槽分隔成若干个水平段,该旋转轴偏离该退让槽的中心位置,每一凸块均具有一竖直壁,其面对着该弹性臂的扣持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压盖的每一凸块上均形成有一圆弧转角,而在该绝缘本体的该弹性臂的锁扣部上形成有一倒角结构,当该压盖自该绝缘本体的后表面推入该容置区时,该凸块的圆弧转角能够沿着该弹性臂的倒角结构而推动两弹性臂张开。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容置区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位于该扣持壁前面的转动槽,当该压盖进入该容置区时,其凸块进入对应的转动槽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上位于该插槽的两侧各形成有一向后延伸的固定槽,该固定槽沿绝缘本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等于该焊接片的长度,且该固定槽的底面呈开放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这两个焊接片自该绝缘本体的前表面插入对应的固定槽中,每一焊接片均呈竖直板状且均具有一向前延伸的卡扣部及一向下延伸的焊接部,其中该卡扣部固定至对应的固定槽内,而该焊接部则从该固定槽的下方延伸而出并超出该绝缘本体的下表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插槽的内壁的上下表面形成有若干个贯穿该绝缘本体前后表面的平行且间隔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自该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并排插入至对应的端子收容槽中,每一导电端子均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一上臂与一下臂,以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连接臂,其中该上臂在位于该连接臂的前后侧分别形成一上触点部及一作动部,而该下臂在位于该连接臂的前后侧则分别形成一下触点部及一固定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的上臂的作动部穿过该压盖的对应的退让槽而跨置于该旋转轴上。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的下臂的固定部均呈勾状,用来勾住该绝缘本体的底壁的后边缘。
CN 201220309141 2012-06-29 2012-06-29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9141 CN202712442U (zh) 2012-06-29 2012-06-29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9141 CN202712442U (zh) 2012-06-29 2012-06-29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12442U true CN202712442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9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091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2442U (zh) 2012-06-29 2012-06-29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12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92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927A (zh) * 2017-02-28 2018-09-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
CN108511927B (zh) * 2017-02-28 2019-09-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端子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5001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8465309B2 (en) Detection switch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CN201285983Y (zh) 电连接器
CN293267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1119002B (zh) 电子转接器
CN20111286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064404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0576649C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1466267U (zh) 电连接器装置
CN201230107Y (zh) 电连接器
CN202712442U (zh) 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CN2831506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695763U (zh) 电连接器
CN201829642U (zh) 电连接器
US7241177B1 (en) Terminal-protective card connector
CN201570630U (zh) 电连接器
CN201682080U (zh) 电连接器
CN20331256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8723216U (zh)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JP2004178823A (ja) ラッチアーム付き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に接続されるプラグコネクタ
CN211045832U (zh) 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218352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10607815U (zh) 电源连接器组合
CN201682079U (zh) 排线连接器
CN100405673C (zh) 卡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