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52183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52183Y
CN2552183Y CN02236159U CN02236159U CN2552183Y CN 2552183 Y CN2552183 Y CN 2552183Y CN 02236159 U CN02236159 U CN 02236159U CN 02236159 U CN02236159 U CN 02236159U CN 2552183 Y CN2552183 Y CN 25521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shell
lid
electric connector
contact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02236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02236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521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521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521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一盖体、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绝缘壳体具有一接触面,一接合面,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复数个第一端子槽道与复数个第二端子槽道设于绝缘壳体内用以分别收纳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与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各第一及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接合部及一本体部,各本体部皆与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实质平行。盖体枢接于该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盖体与绝缘壳体处于盖合状态时系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间形成一插置电子卡的容置空间且盖体与绝缘壳体啮合于一第一啮合位置,盖体可进一步沿着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以相对于该绝缘壳体的方式由第一啮合位置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而稳固锁定至该绝缘壳体的定位处。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可供一电子卡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数字式行动电话系统在通话上的保密安全性以及可对传输讯号进行各种数字化处理而达到传输声音或影像等优势,几乎已经完全取代模拟式的行动电话系统,而为了在数字式行动电话系统上可以区分出每一使用者的身份,现今所使用的行动电话手机上均必须连接至少一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称SIM电子卡),而SIM电子卡内含有一储存用户个人门号识别资料的芯片,芯片在电子卡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复数个电性接点,因此在行动电话手机的电路板上亦必须设有一供电子卡结合的电连接器,使得电子卡在插入行动电话手机之后,电子卡内的芯片可透过电连接器而与行动电话手机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以便传输数据。
请参看图1及图2,显示电子卡300与一习知电连接器6的连接态样。电连接器6具有一绝缘本体61,组设于绝缘本体61中的端子模决62以及一与绝缘本体相互分离的盖体63。组装时,先将电子卡300容置于盖体63内,接着,再将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定位啮合使得电子卡300的复数个接点3001分别对应于端子模块62的接触部621而形成电性连接。查电连接器6的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系属相互分离的二组构件,因此欲将电子卡300容置于盖体63内时,势必须先将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分开,待电子卡300置入盖体63后,再将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重新对位啮合。前揭组装方式将造成使用者于组装前需先将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分离,而在电子卡300容置于盖体63内之后再自行将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对位啮合,因此,使用时欠缺便利性导致实用性不佳。为克服电连接器6的盖体63与绝缘本体61因相互分离所导致实用性不佳的问题,遂有将电连接器的盖体与绝缘本体构成不可分离关系的设计提出。
请参看图3至图5,显示电子卡300与另一习知电连接器7的连接态样。电连接器7具有一绝缘本体71以及一与绝缘本体枢接的上盖72,绝缘本体71设有复数个端子收容槽711而复数个导电端子73即收容于复数个端子收容槽711内。组装时,电子卡300先置入上盖72内,接着上盖72相对于绝缘本体71枢转而盖合于绝缘本体71之上,使得容置于上盖72内的电子卡300的复数个接点3001分别对应于复数个导电端子73的接触部731而形成电性连接。查电连接器7虽具有相互枢接的上盖72与绝缘本体71,惟上盖72的枢转轴系设于导电端子73的接合部732的同侧,因此造成了焊接作业的不便。此外,上盖72与绝缘本体71所形成的电连接器7的体积相当庞大,不符合行动通讯装置的紧密性(compact)需求,因此,实有必要对此型电连接器7作进一步的改良设计。
实用新型概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枢接于绝缘壳体的盖体而盖体的枢转轴系与导电端子的接合部位于不同侧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枢接于绝缘壳体的盖体而盖体具有可稳固盖合锁定于绝缘壳体的机制。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接触面,一接合面其用以面对一电路板,一第一侧面其邻接接触面与接合面,一相对于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其邻接接触面与接合面,复数个第一端子槽道设于接触面与接合面之间,复数个第二端子槽道设于接触面与接合面之间;
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固定于各第一端子槽道内,各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接合部以及一连接接触部与接合部的本体部,接触部凸出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接合部凸出于绝缘壳体的接合面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体部实质平行于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固定于各第二端子槽道内,各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接合部以及一连接接触部与接合部的本体部,接触部凸出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接合部凸出于绝缘壳体的接合面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体部实质平行于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以及
一盖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其枢接于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对于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系与绝缘壳体的接触面间形成一容置电子卡的容置空间且盖体的第二侧边与绝缘壳体的第二侧面啮合于一第一啮合位置,盖体可进一步沿着绝缘壳体的第一侧面以相对于绝缘壳体的方式由第一啮合位置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而稳固锁定于绝缘壳体的定位处。
附图简单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在下文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明白,在图式中:
图1至图2是习知电连接器与一电子卡的连接态样示意图;
图3至图5是习知电连接器与一电子卡的另一种连接态样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一电子卡的连接态样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盖体的第一侧边与枢轴构件的枢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盖体与绝缘壳体处于第一啮合位置A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盖体与绝缘壳体处于第二啮合位置B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与一电子卡的连接态样示意图。
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看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是包含一绝缘壳体1,一盖体2、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3以及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电连接器10可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并用以供一电子卡300插置结合,而该电子卡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六个电性接点3001(本实施例以6个接点作为例示说明之用但并非以此为限)。
绝缘壳体1具有一接触面11,一接合面12用以面对电路板,一第一侧面13其邻接接触面11与接合面12,以及一相对于第一侧面13的第二侧面14其亦邻接接触面11与接合面12。复数个第一端子槽道15设于接触面11与接合面12之间。复数个第二端子槽道16亦设于接触面11与接合面12之间。
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3分别固定于复数个第一端子槽道15内。每一第一导电端子3具有一接触部31、一接合部33以及一连接接触部31与接合部33的本体部32。接触部31凸出于绝缘壳体1的接触面11,接合部33凸出于绝缘壳体1的接合面12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体部32实质平行于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
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分别固定于复数个第二端子槽道16内。每一第二导电端子4具有一接触部41,一接合部43以及一连接接触部41与接合部43的本体部42。接触部41凸出于绝缘壳体1的接触面11,接合部33凸出于绝缘壳体1的接合面12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体部42实质平行于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导电端子3的接合部33与各第二导电端子4的接合部43系分置于绝缘壳体1的相对侧面。
如图6至图8所示,盖体2具有一第一侧边21以及一相对于第一侧边21的第二侧边22。盖体2枢接于绝缘壳体1并可盖合锁定于绝缘壳体1之上,此外,盖体2可进一步沿着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以相对于绝缘壳体1的方式由一第一啮合位置A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B而稳固锁定于绝缘壳体1的定位处。详言之,如图6及图6A所示,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具有一枢轴构件131其长度系设计成大于盖体2的第一例边21的长度达一预定距离。组装时,盖体2的第一侧边21的端缘卷绕于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的枢轴构件131上使得盖体2可环绕绝缘壳体1枢动并可进一步沿着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以相对于绝缘壳体1的方式由一第一啮合位置A(请参看图7)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B(请参看图8)而稳固锁定于绝缘壳体1的定位处。
进一步言,盖体2可盖合锁定于绝缘壳体1并与绝缘壳体1的接触面11之间形成一容置电子卡300的容置空间。详言之,如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盖体2的第二侧边22具有一第一凹口221其对应于绝缘壳体1的第二侧面14上所设置的第一凸缘141并可与该第一凸缘141形成紧配合关系。盖体2的第二侧边22另具有一第二凹口222其对应于绝缘壳体1的第二侧面14上所设置的第二凸缘142并可与该第二凸缘142形成紧配合关系。此外,盖体2的第二侧边22另具有一导槽223其与第二凹口222相配合邻接。组装时,如图7所示,当电子卡300容置于绝缘壳体1内且盖体2盖合至绝缘壳体1时,盖体2、电子卡300的复数个接点3001以及复数个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3,4的接触部31,41之间系形成紧配合关系,此时,盖体2的第二侧边22可与绝缘壳体1的第二侧面14啮合于一第一啮合位置A而盖体2的第二侧边22的导槽223恰可与绝缘壳体1的第二侧面14的第二凸缘142相互啮合。接着,如图8所示,为进一步使盖体2盖合锁定于绝缘壳体1的定位处,盖体2可沿着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以相对于绝缘壳体1的方式由第一啮合位置A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B,此时,盖体2的第二侧边22的第一凹口221及第二凹口222分别与绝缘壳体1的第二侧面14的第一凸缘141及第二凸缘142形成紧配合,如此可确保盖体2与绝缘壳体1形成稳固的啮合关系,进而使电子卡300的复数个接点3001能分别与各该第一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1及各该第二导电端子4的接触部41对应形成精确的电性连接。藉此方式,电子卡300可经由电连接器10而与电路板(图未显示)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显示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3的接合部33与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4的接合部43系设置于绝缘壳体1的同一侧面。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的盖体2枢接于绝缘壳体1并可盖合锁定于绝缘壳体1之上,此外,盖体2可进一步沿着绝缘壳体1的第一侧面13以相对于绝缘壳体1的方式由一第一啮合位置A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B而稳固锁定于绝缘壳体1的定位处,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亦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组件标号对照】
1绝缘壳体          10电连接器
11接触面           12接合面
13第一侧面         131枢轴构件
14第二侧面         141第一凸缘        142第二凸缘
15第一端子槽道     16第二端子槽道     2盖体
21第一侧边         22第二侧边         221第一凹口
222第二凹口        223导槽
3第一导电端子      31接触部           32本体部
33接合部           300电子卡          3001接点
4第二导电端子      41接触部
42本体部           43接合部
6电连接器          61色缘本体
62端子模块         621接触部          63盖体
7电连接器          71绝缘本体         711端子收容槽
72上盖             73导电端子
731接触部          732接合部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藉由该电连接器将一电路板与具有复数个接点的电子卡形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壳体,具有一接触面,一接合面其用以面对该电路板,一第一侧面其邻接该接触面与该接合面,一相对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其邻接该接触面与该接合面,复数个第一端子槽道设于该接触面与该接合面之间,复数个第二端子槽道设于该接触面与该接合面之间;
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固定于各该第一端子槽道内,各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接合部以及一连接该接触部与该接合部的本体部,该接触部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该接触面,该接合部则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该接合面而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本体部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实质平行;
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对应固定于各该第二端子槽道内,各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一接合部以及一连接该接触部与该接合部的本体部,该接触部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该接触面,该接合部则凸出于该绝缘壳体的该接合面而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本体部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实质平行;以及
一盖体,具有一第一侧边其枢接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例面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该盖体处于盖合状态时系与该绝缘壳体的接触面间形成一容置该电子卡的容置空间且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二侧面啮合于一第一啮合位置,该盖体可进一步沿着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侧面以相对于该绝缘壳体的方式由该第一啮合位置移动至一第二啮合位置而稳固锁定于该绝缘壳体的定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的接合部与各该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的接合部系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相同侧面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复数个第一导电端子的接合部与各该复数个第二导电端子的接合部系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相对侧面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当处于盖合状态时,系与该电子卡的复数个接点以及各该复数个第一与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形成紧配合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侧面具有一枢轴构件其长度大于该盖体的该第一侧边的长度达一预定距离,该盖体的该第一侧边的端缘卷绕于该枢轴构件上使得该盖体可环绕该绝缘壳体枢动并可进一步沿着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一侧面以相对于该绝缘壳体的方式由该第一啮合位置移动至该第二啮合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具有一第一凹口其对应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二侧面的一第一凸缘并可与该第一凸缘形成紧配合关系,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另具有一第二凹口其对应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二侧面的一第二凸缘并可与该第二凸缘形成紧配合关系,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另具有一与该第二凹口相配合邻接的导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该绝缘壳体处于该第一啮合位置时,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的该导槽系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二侧面的该第二凸缘相互啮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该绝缘壳体处于该第二啮合位置时,该盖体的该第二侧边的该第一凹口与该第二凹口系分别与该绝缘壳体的该第二侧面的该第一凸缘与该第二凸缘形成紧配合。
CN02236159U 2002-05-24 2002-05-24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5521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36159U CN2552183Y (zh) 2002-05-24 2002-05-24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236159U CN2552183Y (zh) 2002-05-24 2002-05-24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52183Y true CN2552183Y (zh) 2003-05-21

Family

ID=3371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361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552183Y (zh) 2002-05-24 2002-05-24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5218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614B (zh) * 2007-05-11 2010-09-1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子卡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3614B (zh) * 2007-05-11 2010-09-1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子卡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7702C (zh)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卡接纳装置
EP1002347A1 (en)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1508910A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CN102025054B (zh) 电连接器
CN1216431A (zh) 包括蓄电装置的电话装置和适合这种电话装置的蓄电装置
CN2552183Y (zh) 电连接器
CN1311587C (zh) 用于接受电插头的电连接器
CN2865046Y (zh) Usb卡的转接装置
CN2539302Y (zh) 电连接器
CN2711921Y (zh)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连接器
CN2552184Y (zh) 电连接器
CN1334998A (zh) 具有任选辅助电源的非接触式电子通信装置
CN2697853Y (zh) 电连接器
CN2383227Y (zh) 模组连接器
CN1285143C (zh) 一种小型安全数位记忆卡的连接器
CN1754289A (zh) 用于在便携式电子仪器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尤其用于对所述仪器的电池进行再充电的装置
CN1278457C (zh) 一种拇指型快闪记忆卡的连接器
EP1128488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 speed signal transmission
CN274658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686155Y (zh) 电源连接器
CN1156061C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通讯装置的输出输入连接器
CN2428887Y (zh) 通讯连接器
CN2365775Y (zh) 输出输入连接装置
CN2634764Y (zh) 具有同时安装麦克风与内建电池连接器的手机
CN2657028Y (zh) 数码相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5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