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4658U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44658U CN217444658U CN202123142150.0U CN202123142150U CN217444658U CN 217444658 U CN217444658 U CN 217444658U CN 202123142150 U CN202123142150 U CN 202123142150U CN 217444658 U CN217444658 U CN 2174446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accommodating
- card holder
- accommodating part
- receiv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卡连接器包括卡座和卡托,卡托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相背的两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卡托插入设置在卡座内,且第一容置部与卡座的第一电连接组件相对,第二容置部与卡座的第二电连接组件相对。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卡座上的顶出件,顶出件与第一容置件抵接,以将卡托顶出,且至少部分顶出件位于第二容置件面向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以使至少部分顶出件与第二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重叠,能够减小顶出件和卡托的总长度,即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且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不断更新,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失的交流通信工具。为满足电子设备的通信功能,智能卡,例如: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又称用户识别卡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在电子设备内放置SIM 卡,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和信息的存储等功能。而随着电子设备功能需求的不断发展,双卡终端设备被普遍使用,也即在电子设备中放置两个SIM卡,以扩充电子设备的性能。
目前,SIM卡在电子设备中的设置多通过卡连接器实现,具体的,以双卡连接器为例,卡连接器可以具有卡托,在卡托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共平面的容置槽,SIM卡可以设置在容置槽内,放置有SIM卡的卡托可以插入电子设备中,使SIM卡分别与电子设备的印制电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连接,以实现通信功能。
然而,上述的卡连接器,其长度较长(在卡连接器插入方向上的尺寸),将其插入电子设备内,会影响电子设备被其他结构部件的布局,使电子设备的内部可布局性较差,甚至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解决了现有的卡连接器长度较长而影响电子设备中其他结构部件的布局,降低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甚至影响电子设备性能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卡座和卡托,所述卡座至少一端开口,所述卡座包括第一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连接组件,所述卡托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卡座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连接组件之间;
所述卡托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相对;
还包括顶出件,所述顶出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卡座背向所述开口的一端上,且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卡托的插入方向垂直,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以将所述卡托顶出。
通过使顶出件与第二容置件之间具有重叠的区域,也就是说,至少部分顶出件在卡座底壳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二容置件在卡座的底壳上竖直投影重叠,也即至少部分顶出件和第二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相叠加。对顶出件和卡托的设置位置进行高度集中的布局,能够减小顶出件和卡托的总长度(在卡托插入方向上的尺寸),也就减小了卡连接器的长度,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同时,也降低了对内部功能部件的设置的影响,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卡连接器长度的减小,使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更大,电池的长度可以适当的增加,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位检测件,所述在位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卡托的插入位置,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卡托背向所述开口的一端上,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
也就是说,至少部分在位检测件在卡座底壳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二容置件在卡座底壳上的竖直投影重叠,也即至少部分在位检测件与第二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具有相互叠加的区域。实现在位检测件与卡托的高集中度布局,减小了在位检测件和卡托的总长度,进一步提升了卡连接器布局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卡连接器的长度,扩大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可布局性,并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座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沿着所述卡托的插入方向移动;
所述顶出件包括转动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顶出件通过所述转动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卡托上,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转动端的两侧,所述驱动件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卡座外,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
这样当需要将卡托顶起时,可在驱动件的另一端施力,使驱动件沿着卡托的插入方向移动,驱动件就带动顶出件的输入端沿插入方向移动,而顶出件的输出端沿相反方向移动,输出端推动第一容置件沿插入方向反方向移动,从而将卡托顶出,使卡托可以与卡座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件背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容置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
也就是说,至少部分驱动件在底壳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一容置件在底壳上的竖直投影相重叠,也即至少部分驱动件与第一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叠加的区域。这样就对驱动件和卡托的设置实现集中布局,驱动件和卡托的总宽度,也就减小了卡连接器的宽度,进一步扩大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顶出件的面积比值大于30%。在保证使顶出件能够很好的起到顶出功能的同时,使顶出件与第二容置件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位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在位检测件的面积比值大于50%。这样使在位检测件与第二容置件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驱动件的面积比值大于50%。使驱动件与第一容置件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这样就能够实现顶出件、在位检测件与第二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叠加,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这样就能够实现驱动件与第一容置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叠加,减小卡连接器的宽度,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这样就能够使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均具有较大的面积,便于将顶出件和在位检测件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内,以及将驱动件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顶出件的一侧上具有凸起部,所述第一容置件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顶出件抵接。这样通过凸起部实现与顶出件的抵接,而凸起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便于实现与顶出件抵接的同时,能够减小顶出件的大小,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卡接槽上。从而将顶出件设置在驱动件上,使驱动件移动可以带动顶出件转动,进而将卡托顶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朝背向所述卡托的方向延伸。可以便于对驱动件的移动进行操作,从而便于将卡托与卡座分离,取下SIM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座还包括:底壳和位于所述底壳相对两侧的侧壁;
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壳的一端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侧壁形成限位槽,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限位件能够对驱动件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以使驱动件能够保持稳定的沿卡托的插入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连接件;
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在位检测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弹性部和导通部,所述在位检测件通过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通部位于所述导电件背向所述卡托的一侧,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电接触连接;
所述弹性部具有凸起的抵接段,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卡座内时,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分离。
也即当卡托未插入卡座内时,弹性部处于正常状态(也即非伸缩状态),导通部与导电件电接触连接。当卡托插入卡座内时,抵接段与第一容置件抵接,第一容置件推动弹性部使其压缩变形,进而使导通部与导电件分离,两者断开电连接,这样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就可以根据导通部和导电件的电连接或断开来判断卡托是否插入到位,实现在位检测件对卡托位置的检测功能。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卡连接器;
所述卡座和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背向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通过包括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的至少部分顶出件在卡座底壳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二容置件在卡座的底壳上竖直投影重叠,减小了顶出件和卡托的总长度(在卡托插入方向上的尺寸),也就减小了卡连接器的长度,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同时,也降低了对内部功能部件的设置的影响,提升了电子设备的性能。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卡托,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卡托与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卡托和卡座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卡托和卡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出件与卡托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连接器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与在位检测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与卡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插入卡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出件与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连接器装配后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卡连接器; 10-卡座; 10a-开口;
11-第一电连接组件; 12-第二电连接组件; 121-支架;
122-电连接件; 13-底壳; 131-限位件;
14-侧壁; 20-卡托; 20a-第一容置空间;
20b-第二容置空间; 21-第一容置件; 211-第一容置部;
22-第二容置件; 221-第二容置部; 23-门板;
24-密封件; 30-顶出件; 30a-转动端;
30b-输入端; 30c-输出端; 40-驱动件;
41-卡接槽; 42-操作部; 42a-操作区;
50-在位检测件; 51-连接部; 52-弹性部;
52a-抵接段; 53-导通部; 60-导电件;
200-SIM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移动用户所持有的集成电路卡(IC卡)。通过在终端设备内放置SIM 卡,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和信息存储等功能。
随着移动设备的小型化需求,SIM卡先后经历了标准大卡、小卡(mini-SIM)、micro-SIM 卡以及nano-SIM卡的发展阶段。目前,绝大多数的移动设备中,一般都采用nano-SIM卡作为用户识别卡。而且随着对终端电子设备功能需求的发展,电子设备中已普遍使用双卡,也即将两个SIM卡放置于电子设备中,以扩充其性能。
而SIM卡主要通过卡连接器设置在电子设备上,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对SIM卡以及卡连接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占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SIM卡及卡连接器的尺寸越小,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可布局性越高,同时,留给其他功能模块的空间就越大,也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常见的卡连接器包括有卡托和卡座,卡座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在卡托上可以开设有两个共平面的容置槽,以分别设置SIM卡。以卡托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与SIM卡的长度方向一致为例,两个容置槽可以分布在卡托的延伸方向上,卡座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将卡托插入设置在卡座上,卡托的插入方向可以与卡托的长度方向一致,就能够实现SIM卡在电子设备内的设置。
而上述的卡连接器,由于在共平面内设置有两个用于设置SIM卡的容置槽,使卡连接器的长度较长(在插入方向上的尺寸),占用的空间较大,留给其他结构部件的空间较小,且影响其他结构部件的空间布局,从而使电子设备的内部可布局性较差。而且,降低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对电子设备内的功能部件的设置造成影响,例如,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池的长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
相关技术中也有使用双层卡连接器实现双卡的设置,例如,在卡托相背的两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相同,并与 SIM卡的长度方向一致。使两个SIM卡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内,从而减小卡托的长度,卡托从卡座的插口插入卡座内,从而使SIM卡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并减小了卡连接器的长度。
而为便于SIM卡的安装与拆卸,通常卡座内还设置有顶出机构,卡托插入卡座内时,顶出机构通常位于卡托背向插口一端的外侧,且顶出机构抵接在卡托上,从而可以在需要拆卸时,将卡托顶起,以使卡托与卡座分离。
然而,由于顶出机构等的设置,使卡连接器的长度(插入方向上的尺寸)仍然较长,影响电子设备的内部布局性,甚至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的缩短卡连接器的长度,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内部可布局性,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以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以下以用户识别SIM卡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连接器的卡托与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卡连接器100包括卡托20和卡座10,其中,卡托20用于承载SIM卡,卡座10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卡托20可以与卡座10插接设置,例如,卡座10至少一端开口10a,卡托20能够通过该开口10a插入卡座10内,从而将SIM卡设置在电子设备内。
具体的,参见图3所示,卡托20包括层叠的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第一容置件21与第二容置件22相背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置部211,结合图4所示,第二容置件22与第一容置件21相背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置部221,SIM卡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容置部211 和第二容置部221内,从而将SIM卡200设置在卡托20上。
其中,第一容置部211和第二容置部221可以为两个相背的容置槽,SIM卡可以分别设置在两个容置槽内。或者第一容置部211和第二容置部221也可以是其他能够承载或固定SIM 卡的结构件。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卡托和卡座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卡托和卡座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5所示,卡座10至少一端具有开口10a,结合图6所示,SIM卡200设置在卡托20上后,卡托20可以通过开口10a插入卡座10内。
结合图5和图7所示,卡座10包括有第一电连接组件11和第二电连接组件12,其中,第一电连接组件11和第二电连接组件12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当卡托20经过开口10a插入卡座10内后,卡托20可以位于第一电连接组件11和第二电连接组件12之间。
而且第一容置部211和第一电连接组件11相对,第二容置部221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2 相对,位于第一容置部211内的SIM卡200能够与第一电连接组件11电接触连接,位于第二容置部221内的SIM卡200能够与第二电连接组件12电接触连接,从而使SIM卡200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7所示,卡座10可以包括有底壳13和侧壁14,在底壳13相对的两侧上可以设置有该侧壁14,侧壁14的一端与底壳13的一端围成开口10a,卡座10可以通过底壳13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可以设置在侧壁14背离底壳13的一侧上,第二电连接组件12可以设置在底壳13上,第一电连接组件11位于底壳13上方,例如,第一电连接组件11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出件与卡托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连接器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卡连接器100还包括顶出件30,顶出件30设置在卡座10内,具体的,顶出件30可以转动设置在卡座10内,且顶出件30位于卡座10上背向开口10a的一端。
参见图9和图10所示,卡托20插入设置在卡座10内时,至少部分的顶出件30位于第二容置件22面向第一容置件21的一侧上方,使顶出件30与第二容置件22之间具有重叠的区域。
也就是说,至少部分顶出件30在卡座10的底壳13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二容置件22在卡座10的底壳13上的竖直投影重叠,也即至少部分顶出件30和第二容置件22在第一方向上相叠加,其中,第一方向与卡托的插入方向垂直,可以为卡连接器的高度方向,如图10中的z方向,也即顶出件30占用的是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这样就对顶出件30和卡托20的设置位置进行了高度集中的布局,能够减小顶出件30和卡托20的总长度(在卡托20插入方向上的尺寸,如图10中的x方向),也就减小了卡连接器100的长度,增加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
同时,卡连接器100长度的减小,也降低了卡连接器的设置对内部其他功能部件设置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例如,卡连接器100长度的减小,使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更大,在电子中设置电池时,电池的长度也可以适应性的有所增加,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性能。
其中,以第二容置件22上的第二容置部221所在区域为第二容置区,顶出件30在第二容置件22上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二容置区内,也即至少部分顶出件30与第二容置区在z方向上具有重叠的区域。
具体的,顶出件30与第二容置件22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与顶出件30的面积的比值大于 30%,在保证使顶出件30能够很好的起到顶出功能的同时,使顶出件30与第二容置件22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100的长度。
其中,顶出件30可以转动设置在卡座10内,顶出件30与第一容置件21抵接,通过顶出件30转动使其处于不同的状态,作用于第一容置件21,使第一容置件21移动,从而将卡托20顶出,方便将卡托20从卡座10上拆下,进而便于实现SIM卡200在电子设备上的安装与拆卸。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与在位检测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与卡座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插入卡座内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所示,该卡连接器100还包括有在位检测件50,其中,在位检测件50用于检测卡托20的插入位置,以便电子设备识别卡托20是否在卡座10中插入到位。
其中,为便于对卡托20实现检测,在位检测件50可以设置在卡托20背向开口10a的一端上,也即在位检测件50和顶出件30可以位于卡托20的同一侧上,例如,在位检测件50和顶出件30可以沿着垂直于卡托20插入方向的方向分布。
卡托20插入设置在卡座10内时,至少部分在位检测件50位于第二容置件22面向第一容置件21的一侧上方,使在位检测件50与第二容置件22之间具有重叠的区域。
也就是说,至少部分在位检测件50在底壳13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二容置件22在底壳13 上的竖直投影重叠,也即至少部分在位检测件50与第二容置件22在第一方向(高度z方向) 上具有相互叠加的区域。使在位检测件50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实现在位检测件50与卡托20的高集中度布局,减小了在位检测件50和卡托20的总长度,进一步提升了卡连接器 100布局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卡连接器100的长度,扩大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可布局性,并有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其中,在位检测件50与第二容置件22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与在位检测件50的面积的比值大于50%,这样使在位检测件50与第二容置件22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100的长度。
具体的,参见图12所示,第二电连接组件12可以包括支架121和设置在支架121上的电连接件122。其中,支架121为绝缘件,例如,可以是塑胶件。电连接件122可以是导电金属件,具体的,支架121上可以设置有一个电连接件122,或者,支架121上也可以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电连接件122。
相应的,第一电连接组件也可以包括有电连接件,电连接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电连接件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第二电连接组件的电连接件与第一电连接组件的电连接件数量应对应。
支架121上可以设置有导电件60,导电件60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导电件60可以是金属片,或者,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导电件60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导电性能的结构件。
在位检测件50也可以设置在支架121上,具体的,在位检测件50可以包括连接部51、弹性部52和导通部53,连接部51一端可以设置在支架121上,并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连接部51另一端与弹性部52连接,弹性部52与导通部53连接,当卡托20未插入卡座10内时,弹性部52处于正常状态(也即非伸缩状态),导通部53与导电件60电接触连接。
弹性部52上具有凸起的抵接段52a,当卡托20插入卡座10内时,参见图13所示,抵接段52a与第一容置件21抵接,第一容置件21推动弹性部52使在位检测件50压缩变形,进而使导通部53与导电件60分离,两者断开电连接,这样印刷电路板就可以根据导通部53 和导电件60的电连接或断开来判断卡托20是否插入到位,实现在位检测件50对卡托20插入位置的检测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3所示,顶出件30可以包括有转动端30a、分别设置在转动端30a两侧的输入端30b和输出端30c。其中,顶出件30通过转动端30a转动设置在卡座10上,顶出件30的输出端30c与第一容置件21抵接。
具体的,顶出件30的转动端30a上可以开设有轴孔,在卡座10上设置有转轴,顶出件 30通过转轴与轴孔的配合转动设置在卡座10内。
卡座10上还可以设置有驱动件40,具体的,驱动件40可以设置在卡座10的底壳13上,驱动件40能够沿着卡托20的插入方向(图13中的x方向)移动,驱动件40的一端可以与顶出件30的输入端30b连接,驱动件40的另一端可以伸出至卡座10外,以便于推动驱动件 40移动。
当需要将卡托20顶起时,可在驱动件40的另一端施力,使驱动件40沿着卡托20的插入方向移动,驱动件40就带动顶出件30的输入端30b沿插入方向移动,顶出件30的输出端30c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使输出端30c推动第一容置件21反方向移动,也即第一容置件21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参见图12所示,从而将卡托20顶出,使卡托20可以与卡座10分离。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出件与卡座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参见图14所示,在驱动件40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接槽41,顶出件30的输入端30b 伸入设置在卡接槽41内,从而实现驱动件40一端与输入端30b的连接,使驱动件40移动即可带动顶出件30转动。
在驱动件40的另一端上还可以设置有操作部42,操作部42可以朝向背离卡托20的方向延伸,可以便于对驱动件40的移动进行操作。其中,操作部42上可以具有凹陷的操作区42a,将卡座10设置在电子设备内时,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与该操作区42a相对,以便用户可通过操作孔作用于操作区42a,从而推动驱动件40移动,实现卡托20的顶出。
继续参见图14所示,在底壳13上还设置有限位件131,该限位件131可以与侧壁14形成限位槽,驱动件40可以位于该限位槽内,限位件131能够对驱动件40起到限位导向作用,以使驱动件40能够保持稳定的沿卡托20的插入方向移动。
其中,该限位件131可以是限位挡板,或者,限位件131也可以是位于底壳13上的限位凸块,或者,限位件131也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件。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连接器装配后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5所示,卡托20插入设置在卡座10内时,至少部分驱动件40位于第一容置件 21背向第二容置件22的一侧下方,使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件21之间具有重叠的区域。
也就是说,至少部分驱动件40在底壳13上的竖直投影与第一容置件21在底壳13上的竖直投影相重叠,也即至少部分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件21在第一方向(高度z方向)上相重叠,使驱动件40占用卡托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这样就对驱动件40和卡托20的设置实现集中布局,驱动件40和卡托20的总宽度(垂直于卡托20插入方向,如图中的y方向),也就减小了卡连接器100的宽度,进一步扩大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用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其中,以第一容置件21上的第一容置部211所在区域为第一容置区,驱动件40在第一容置件21上的投影可以位于第一容置区内,也即至少部分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区在z方向上具有重叠的区域。
具体的,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件21的重叠区域的面积与驱动件40的面积的比值大于 50%,使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件21具有较大的重叠区域,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减小卡连接器100的长度。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IM卡与卡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6所示,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可以交错设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置件21的延伸方向为与其上的SIM卡200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向,第二容置件22的延伸方向为与其上的SIM卡200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一容置件21与第二容置件22交错设置,是指第一容置件2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容置件 22的延伸方向交错,这样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就形成了两个相背的台阶结构,在第二容置件22面向第一容置件21的一侧上方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20a,在第一容置件21面向第二容置件22的一侧下方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间20b,从而可以使顶出件30、在位检测件 50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a内,驱动件40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0b内,实现对卡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尺寸小型化,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的可布局性。
至少部分的顶出件30以及至少部分的在位检测件50可以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0a内。至少部分的驱动件40可以位于第二容置空间20b内。这样就能够实现顶出件30、在位检测件 50与第二容置件22在高度方向上的叠加,同时也能实现驱动件40与第一容置件21在高度方向上的叠加,减小卡连接器100的长度和宽度,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实现。
同时,使顶出件30、在位检测件50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0a,驱动件40位于第二容置空间20b,占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但第一容置空间20a与第二容置空间20b为交错设置形成的空间,利用了卡托20自身错位形成的高度空间,可减小对卡连接器100高度的影响,有助于降低卡连接器100的高度,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可布局性。
具体的,参见图16所示,第一容置件2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容置件22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垂直,也即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垂直交错设置。这样就能够使第一容置空间20a 和第二容置空间20b均具有较大的面积,便于将顶出件30和在位检测件50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0a内,以及将驱动件40设置在第二容置空间20b内。
其中,第一容置件21背向驱动件40的一端和第二容置件22背向驱动件40的一端可以对齐设置,这样可以使第二容置空间20b相对较大,以便于驱动件40的设置。
第一容置件21背向顶出件30的一端和第二容置件22背向顶出件30的一端也可以对齐设置,使第一容置空间20a相对较大,以便于顶出件30和在位检测件50的设置。
继续参见图16所示,第一容置件21上具有凸起部212,具体的,结合图9所示,第一容置件21面向顶出件的一侧上设置有凸起部212,在卡托20插入卡座10内时,凸起部212 与顶出件30抵接。这样通过凸起部212实现与顶出件30的抵接,而凸起部212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0a内,便于实现与顶出件30抵接的同时,能够减小顶出件30的大小,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卡连接器的长度。
其中,卡托20还可以包括有门板23,门板23位于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背向顶出件30的一端,门板23与第一容置件21和第二容置件22相连,在将卡座10设置在电子设备上时,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可以开设有安装口,将卡托20插入设置在卡座10内时,门板23可以覆盖设置在该安装口上。
在门板23的周向上可以设置有密封件24,以保证门板23与电子设备的安装口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密封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触控电视、对讲机、上网本、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壳体、印刷电路板和上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印刷电路板可以位于第一电连接组件背向第二电连接组件的一侧,也即印刷电路板可以与卡座的底壳相对设置,第一电连接组件可以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第一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连接组件分别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这样当卡托插入卡座内时,第一容置件上的SIM卡就能够与第一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第二容置件上的SIM卡可以与第二电连接组件电连接,从而将SIM卡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和卡托,所述卡座至少一端开口,所述卡座包括第一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连接组件,所述卡托通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卡座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第二电连接组件之间;
所述卡托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相背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相对,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相对;
还包括顶出件,所述顶出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卡座背向所述开口的一端上,且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在第一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卡托的插入方向垂直,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以将所述卡托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位检测件,所述在位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卡托的插入位置,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卡托背向所述开口的一端上,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卡座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沿着所述卡托的插入方向移动;
所述顶出件包括转动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顶出件通过所述转动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卡托上,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位于所述转动端的两侧,所述驱动件一端与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卡座外,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件背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容置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顶出件的面积比值大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检测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在位检测件的面积比值大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重叠区域面积与所述驱动件的面积比值大于5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至少部分所述顶出件、至少部分所述在位检测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至少部分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容置件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顶出件的一侧上具有凸起部,所述第一容置件通过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顶出件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卡接槽上。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朝背向所述卡托的方向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底壳和位于所述底壳相对两侧的侧壁;
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壳的一端围成所述开口,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侧壁形成限位槽,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连接件;
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在位检测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弹性部和导通部,所述在位检测件通过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电接触连接;
所述弹性部具有凸起的抵接段,当所述卡托插入所述卡座内时,所述抵接段与所述第一容置件抵接,以使所述导通部与所述导电件分离。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和上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卡连接器;
所述卡座和所述印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印刷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背向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17.一种卡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叠设的第一容置件和第二容置件,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上分别设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和所述第二容置部相背设置;
所述第一容置件和所述第二容置件交错设置,以在所述第二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一容置件的一侧上方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在所述第一容置件面向所述第二容置件的一侧下方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42150.0U CN217444658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42150.0U CN217444658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44658U true CN217444658U (zh) | 2022-09-16 |
Family
ID=83209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42150.0U Active CN217444658U (zh) | 2021-12-14 | 2021-12-14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4465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214440A (zh) * | 2024-02-22 | 2024-06-18 |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超薄叠层双卡卡托 |
WO2024193507A1 (zh) * | 2023-03-23 | 2024-09-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容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12-14 CN CN202123142150.0U patent/CN2174446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93507A1 (zh) * | 2023-03-23 | 2024-09-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卡容置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8214440A (zh) * | 2024-02-22 | 2024-06-18 |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化超薄叠层双卡卡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444658U (zh) | 一种卡连接器、电子设备及卡托 | |
CN103178221A (zh) | 电子装置 | |
CN112421321B (zh) | 卡座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697399B (zh) |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多卡插座及包括其的多卡连接器 | |
US20060234536A1 (en) | Sim card connector | |
CN101262105A (zh) | 一种带屏蔽的高速高密度电连接器 | |
EP1079466B1 (en) | Bo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o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used therein | |
CN201112691Y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 |
JP2002124234A (ja) | 電気的な接続装置、電気的な接続装置を有する電池、および電池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 |
JP2023553649A (ja) | カードホルダー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0466385C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14628926B (zh) | 卡座组件和电子设备 | |
CN110600914A (zh) |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CN113794790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2850478U (zh) | 卡托、电子卡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CN211182583U (zh) | 卡座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 |
US7744413B2 (en) | Metal module housing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CN2490729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00594637C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117134788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15816520U (zh) | 薄型化电连接器插座 | |
CN201038464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15732289U (zh) | 超薄叠层卡座连接器 | |
CN212138142U (zh) |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 |
CN212626142U (zh) | 卡片、电路板及通讯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