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8142U -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8142U
CN212138142U CN202020564291.8U CN202020564291U CN212138142U CN 212138142 U CN212138142 U CN 212138142U CN 202020564291 U CN202020564291 U CN 202020564291U CN 212138142 U CN212138142 U CN 212138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rame body
microswitch
front pane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42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洪家
栾志明
唐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Hefei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0205642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8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8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8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涉及通信设备领域,能够提高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一种插拔模块,应用于网络设备,插拔模块,包括:框体;电路板,容置于框体内,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扳手,转动设置于框体的底板,在扳手上设置有触控件;转接机构,设置于框体内;其中,当扳手扳向框体的前面板过程中,触控件驱动转接机构按压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扳手扳离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触控件驱动转接机构与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Description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需求的逐步增大,网络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设备中的插拔模块上所设置的电子器件也随之增加,需要进行高密度的设置。例如,对于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器件,插接端口的数量需求逐步增大,在一块电路板上会在顶面(top面)和底面(bottom面)都插接大量的电子器件。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同样需要提升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在插拔模块带电插拔的过程中,能够提前通知网络设备,以使插拔模块在被拔出网络设备之前对插拔模块上运行的关键数据进行保存等保护操作,这个功能的实现即需要在该插拔模块的电路板上设置微动开关。
在现有的插拔模块中,微动开关通过扳手上设置的触控结构伸入到插拔模块内部进行控制,即当插拔模块在位时,触控结构触动微动开关上尺寸很小的触点,使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提示网络设备该插拔模块在位,当工作人员扳动扳手时,微动开关切换至断开状态,向网络设备发送脉冲信号通知插拔模块拔出,以促使网络设备执行相关的保护操作。
为了提升插拔模块整体的可靠性,减少过多灰尘进入插拔模块内部,插拔模块的前面板上的开孔需要尽可能的小。但是,由于扳手整体以及触控结构的公差限制,触动微动开关的触点需要将触控结构维持在一个较大的尺寸上,否则可能出现扳手扳动到位时无法触发微动开关的问题,这样一来,前面板上的开孔难以减小,从而增加了灰尘的吸入,降低了插拔模块乃至网络设备整体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拔模块,应用于网络设备,插拔模块,包括:
框体;
电路板,容置于框体内,在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
扳手,转动设置于框体的底板,在扳手上设置有触控件;
转接机构,设置于框体内;
其中,当扳手扳向框体的前面板过程中,触控件驱动转接机构按压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扳手扳离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触控件驱动所述转接机构与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可选的,微动开关设置于电路板的下表面;
转接机构,包括:
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框体的底板,转接件的第一端用于触动微动开关的触点;
弹性件,固定于框体,并与转接件的第二端抵接;
在扳手扳向框体的前面板过程中,触控件驱动转接件的第一端按压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扳手扳离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转接件的第二端,驱动转接件的第一端与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可选的,转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承接部和按压部;
承接部,靠近转接件的转轴,用于承接伸入到前面板的触控件;
按压部与承接部相接,并沿着前面板向微动开关延伸。
可选的,按压部朝向前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面,按压部朝向微动开关的一侧面设置有按压面;
其中,当按压部于抵接微动开关时,按压面与微动开关平行;当按压部远离微动开关时,限位面抵接于前面板且与前面板平行。
可选的,框体,还包括与底板相接的侧板;
弹性件为第一弹片;
第一弹片的第一端固定于侧板,第一弹片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臂,容纳臂容置转接件的第二端。
可选的,框体,还包括与底板相接的侧板;
弹性件为环状弹片;
环状弹片固定于底板,且环状弹性部的两侧分别抵接转接件的第二端以及侧板。
可选的,转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框体的第二弹片以及设置于第二弹片的第一端的按压凸起;
在扳手扳向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触控件驱动第二弹片向微动开关进行形变,以使按压凸起按压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扳手扳离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第二弹片复位,驱动按压凸起与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至少两个滑道以及与滑道配合的、上述任一项的插拔模块;
至少两个滑道将机箱分割成多个容置空间;
插拔模块容置于容置空间中。
可选的,微动开关设置于电路板的下表面;
插拔模块的框体一侧形成有用于避让滑道的避让槽,插拔模块的电路板设置于避让槽上方;
在插拔模块插入到机箱的过程中,滑道与避让槽的上壁配合滑动。
可选的,滑道靠近机箱的插接口边缘设置有与避让槽匹配锁定壁,靠近插拔模块的扳手的触控件的位置设置有锁定件;
当扳手扳向插拔模块的前面板时,锁定件与所述锁定壁配合,以将插拔模块与机箱锁定。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在插拔模块的框体内设置转接机构,扳手上的触控件经由转接机构触动微动开关,可以避免由于公差的限制而增加的触控件的尺寸,相对应的,在框体的前面板上所开设的开孔尺寸也可以降低,从而减少灰尘的吸入,提升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扳手与插拔模块分离;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扳手与插拔模块闭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种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种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扳手与插拔模块分离;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种插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扳手与插拔模块闭合;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种插拔模块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块插拔模块被拆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拔模块1,如图1所示,应用于网络设备2,该网络设备2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
该插拔模块1,图2-3所示,包括:框体3、电路板4(点线所示)、扳手5和转接机构6。
框体3,可以包括底板30(标记位置位于电路板4的下方)、与底板30两侧边缘相接的侧板31、32、分别与底板30和侧板31、32相接的前面板33以及顶板(未图示)。
电路板4设置于框体3内,可以通过若干固定在底板30上的支柱(未图示)进行支撑,在该电路板4上插接或标贴有电子器件,例如,芯片、连接器、线缆和微动开关等。电路板4可以为单面插接电子器件,也可以在顶面(top面)和底面(bottom面)进行双面插接,具体根据电路板4的实际需求而定,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微动开关7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的顶面或底面,需要根据电路板4的设计需求而定。
扳手5可以包括固定端和操作端,可以转动连接于底板3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当扳手5设置于底板30的下表面时,则可以直接通过铆接等方式对固定端进行固定,当扳手5设置于底板30的上表面时,由于前面板33的遮挡,需要在前面板33上开槽以使扳手的固定端能够固定到底板30上。在扳手5的操作端设置有触控件51,该触控件51呈一柱状结构,从操作端向前面板33的突出,在扳手5扳向前面板33时,触控件51能够穿过前面板33上的开孔伸入到框体3的内部。
另外,在扳手5的操作端,还可以设置有锁定件52。该锁定件52可以前面板33配合以将扳手5锁定到前面板33上,或者也可以与网络设备2的机箱20内部的结构(例如锁定壁等)配合以将插拔模块1锁定到机箱20上。一般来说,锁定件52可以是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旋钮,也可以是松不脱螺钉等,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转接机构6,设置于框体3的内部,可以固定到底板30,也可以固定到侧板31、32,还可以固定到前面板33。当工作人员将插拔模块1插入到网络设备2的机箱20时,到达指定位置后,向前面板33扳动扳手5(图2中X方向为扳手5的扳入方向,图3中的Y方向为扳手5的扳出方向)时,触控件51向前面板33的方向运动,并穿过在前面板33上的开孔伸入到框体3的内部,此时,触控件51可以驱动转接机构6向微动开关7运动,从而按压微动开关7的触点70,将微动开关7切换到闭合状态,告知该插拔模块1在位。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插拔模块1从网络设备2拆出时,操作扳手5远离前面板33,此时,触控件51逐渐与转接机构6分离,转接机构6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与微动开关7的触点70分开,使微动开关7的触点70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将微动开关7切换到断开状态,告知网络设备2插拔模块1即将被拆出,提前进行数据保护。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在插拔模块的框体内设置转接机构,扳手上的触控件经由转接机构触动微动开关,可以避免由于公差的限制而增加的触控件的尺寸,相对应的,在框体的前面板上所开设的开孔尺寸也可以降低,从而减少灰尘的吸入,提升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当然,随着将开孔尺寸变小,不仅可以在前面板上留出更多的空间用于端口布局和贴膜,还可以通过扳手遮挡开孔,提升网络设备外观上的一致性。
对于转接机构6而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下面逐一描述。
方式一:
转接机构6,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一个弹片60,其固定端60A通过铆钉、螺接等方式固定到框体3上,在该弹片60的自由端60B设置有一个按压凸起61,该按压凸起61可以是由弹片60的自由端60B弯折形成,也可以是将一塑胶件固定到弹片60的自由端60B形成。
如果微动开关7设置于电路板4的下表面,可以将弹片60设置到底板33(图中虚线)上。具体而言,在固定端60B形成有与底板30平行的固定段601,在该固定段601的一侧边缘连接有与固定段601垂直的支撑段602。在支撑段602靠近前面板33的一侧边缘连接有弹性段603,该弹性段603靠近微动开关7的部分设置按压凸起61。
在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触控件51伸入到框体2内的部分,首先接触弹性段603,在弹性段603形变的过程中,按压凸起61逐渐向微动开关7移动,并最终按压到微动开关7的触点70,从而将微动开关7切换到闭合状态。当需要将插拔模块2拆出时,在扳手5的转动过程中,触控件51逐渐向框体2外移动,弹片60在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按压凸起61也逐渐松开被按压的微动开关7的触点70,并在超过临界位置时,使微动开关7切换至断开状态。
当然,如果微动开关7设置于电路板4的上表面,也可以将弹片设置到侧板31、32或者前面板33,视电路板4的具体设计而定。在将弹片设置到前面板33时,可以直接通过弹片覆盖前面板33上的开孔,在触控件51伸入到开孔时,直接顶起弹片,并驱使其触动微动开关7的触点。
方式二:
转接机构6,如图2和图5所示,包括转接件62和弹性件63。该转接件62通过铆接和螺接等方式转动连接于框体3的底板30上,相对应地,微动开关7也可以设置在电路板4的下表面。从转接件62与底板30的连接处62A向微动开关7的方向延伸出第一端62B,该第一端62B用于触动微动开关7的触点70,从转接件62与底板30的连接处62A向远离微动开关7的方向延伸出第二端62C,该第二端62C与弹性件63抵接。
弹性件63固定在框体3上,由于微动开关7设置于电路板4的下表面,弹性件63可以是固定到底板30和侧板31、32。
在工作人员需要将插拔模块1插入到机箱20时,如图3和图6所示,在扳手5扳向框体3的前面板33过程中,触控件51驱动转接件62的第一端62B按压微动开关7的触点70;在工作人员需要将插拔模块1拆出时,在扳手5扳离框体3的前面板33的过程中,弹性件63的弹力作用于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驱动转接件62的第一端62B与微动开关7的触点70分离。
具体而言,在转接件62的第一端62B可以设置承接部620和按压部621。连接处62A、承接部620和按压部621依次设置,承接部620相对连接处62A进行弯折,使第一端62B转向与前面板33基本平行的方向,而按压部621沿着承接部620的方向继续延伸。在弹性件63未被压缩时,承接部620与前面板33呈一锐角,即形成类似导向面的斜面,并且该导向面对应到前面板33上的开孔。当触控件51伸入到前面板33时,最先触碰到该导向面,从而可以使触控件51更稳定地转动该转接件62。
按压部621进一步地向微动开关7延伸,并当按压部621与微动开关7接触时,能够覆盖微动开关7设置有触点70的一面,以保证可靠的按压。按压部621朝向前面板33的一个侧面设置为限位面621A,与该限位面621A相背的一个侧面为按压面621B,该按压面621B直接与微动开关7的触点70接触。
在按压部621抵接到微动开关7时,为了实现更可靠地按压,按压面621B需要能够与微动开关7设置有触点70的一面平行。当触控件51未伸入到框体3时,在弹性件63的作用下,转接件62处于复位状态,限位面621A抵接到前面板33,以避免转接件62过度复位而影响后续的触控操作。进一步地,限位面621A在抵接到前面板33时,可以与前面板33平行,从而为转接件62提供最可靠的抵接。
另外,由于弹性件63设置的位置不同,弹性件63的结构可以不同。举例来说,当需要将弹性件63固定到侧板31上时,弹性件63为第一弹片(即图5中的弹片630);弹片630的第一端固定于侧板31,从固定位置向远离侧板31的方向延伸出弹性段,该弹性段的末端即为弹片630的第二端,弹片630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臂630A,容纳臂630A容置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该容纳臂630A在垂直方向的截面可以呈“コ”形、“┛”或“ロ”形,这里只要能够实现支撑、套设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即可。
在触控件51的作用下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向侧板31转动,弹片630被压缩。在触控件51逐渐被抽出框体3的过程中,触控件51对于转接件62的作用越来越小,此时,被压缩的弹片630的弹力作用到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使转接件62的第一端62B与触点70逐渐分离。
同样是将弹性件63固定到侧板31,该弹性件63也可以为一弹簧(未图示),弹簧的一端直接固定到侧板31,而另一端则抵接到转接件62的第二端。因与上述的弹片630形式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情况下,弹性件63可以固定到底板33上,如图7所示,为环状弹片631,该环状弹片631呈“Ω”形。该环状弹片631的两端的固定部固定到底板33上,两个固定部之间的环状部一侧抵接到侧板31,另一侧抵接到转接件62。在进行压缩时,转接件62的第二端62C对环状部进行挤压变形,恢复时环状部恢复到初始状态,将转接件62的第二端推离侧板31,触点70与转接件62的第一端62B分离。
相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2,如图8所示,在网络设备2的机箱20中设置有多个滑道21。滑道21将机箱20内一个完整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容置空间22,每一个容置空间22可以放置一个插拔模块1。
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网络设备2的机箱20内部的容置空间,微动开关7设置于电路板4的下表面。
插拔模块1的框体3一侧形成有用于避让滑道21的避让槽34(图中虚线圈所圈选的空间),插拔模块1的电路板4设置于避让槽34上方。电路板4可以通过支柱支撑到避让槽34上方,这样一来,可以将底板33到电路板4之间的空间设置插接到电路板4下表面的电子器件,例如上面提到的微动开关7。可以理解的是,避让槽34的形成可以由底板30和侧板31形成,即,底板30和侧板31被分割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最外侧的底板30A和侧板31A,另一部分是向内部弯折后形成的底板30B和侧板31B,其中,从底板30A开始,之间的连接顺序为:底板30A连接侧板31B,侧板31B连接底板30B,底板30B连接侧板31A。这样一来,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即可以在框体3的右下角形成该避让槽34。前面板33同样可以设置一个缺口与避让槽34相匹配。
在插拔模块1插入到机箱20的过程中,滑道21与避让槽34的上壁(也就是底板30B的下表面)配合滑动。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机箱20和插拔模块1之间的锁定,滑道21靠近机箱20的插接口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避让槽34匹配锁定壁22,靠近插拔模块1的扳手5的触控件51的位置设置有锁定件52。当扳手5扳向插拔模块1的前面板33时,锁定件52与锁定壁22配合,以将插拔模块1与机箱20锁定。
锁定件52可以是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旋钮,也可以是松不脱螺钉等,具体结构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相对应的,锁定壁22可以是与锁定件52的结构相适应的结构。例如,如果锁定件52为带有卡勾的旋钮,则锁定壁22上可以设置有一个卡接孔与该卡勾进行配合卡接;如果锁定件52为松不脱螺钉,则锁定壁22上则可以设置以螺钉孔。
并且,由于锁定件52设置到了避让槽34的位置,也可以减少实现锁定时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提升电路板4上电子器件的布设密度。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在插拔模块的框体内设置转接机构,扳手上的触控件经由转接机构触动微动开关,可以避免由于公差的限制而增加的触控件的尺寸,相对应的,在框体的前面板上所开设的开孔尺寸也可以降低,从而减少灰尘的吸入,提升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当然,随着将开孔尺寸变小,不仅可以在前面板上留出更多的空间用于端口布局和贴膜,还可以通过扳手遮挡开孔,提升网络设备外观上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插拔模块,包括:
框体;
电路板,容置于所述框体内,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微动开关;
扳手,转动设置于所述框体的底板,在所述扳手上设置有触控件;
转接机构,设置于所述框体内;
其中,当所述扳手扳向所述框体的前面板过程中,所述触控件驱动所述转接机构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所述扳手扳离所述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所述触控件驱动所述转接机构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
所述转接机构,包括:
转接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底板,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用于触动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
弹性件,固定于所述框体,并与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抵接;
在所述扳手扳向所述框体的前面板过程中,所述触控件驱动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所述扳手扳离所述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于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驱动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承接部和按压部;
所述承接部,靠近所述转接件的转轴,用于承接伸入到所述前面板的触控件;
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承接部相接,并沿着所述前面板向所述微动开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朝向所述前面板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面,所述按压部朝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面设置有按压面;
其中,当所述按压部于抵接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按压面与所述微动开关平行;当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微动开关时,所述限位面抵接于所述前面板且与所述前面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与所述底板相接的侧板;
所述弹性件为第一弹片;
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二端设置有容纳臂,所述容纳臂容置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与所述底板相接的侧板;
所述弹性件为环状弹片;
所述环状弹片固定于所述底板,且环状弹性部的两侧分别抵接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框体的第二弹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一端的按压凸起;
在所述扳手扳向所述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所述触控件驱动所述第二弹片向所述微动开关进行形变,以使所述按压凸起按压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在所述扳手扳离所述框体的前面板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弹片复位,驱动所述按压凸起与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分离。
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至少两个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配合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插拔模块;
所述至少两个滑道将所述机箱分割成多个容置空间;
所述插拔模块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
所述插拔模块的框体一侧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滑道的避让槽,所述插拔模块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避让槽上方;
在所述插拔模块插入到所述机箱的过程中,所述滑道与所述避让槽的上壁配合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靠近所述机箱的插接口边缘设置有与所述避让槽匹配锁定壁,靠近所述插拔模块的扳手的触控件的位置设置有锁定件;
当所述扳手扳向所述插拔模块的前面板时,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锁定壁配合,以将所述插拔模块与所述机箱锁定。
CN202020564291.8U 2020-04-15 2020-04-15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212138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4291.8U CN212138142U (zh) 2020-04-15 2020-04-15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4291.8U CN212138142U (zh) 2020-04-15 2020-04-15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8142U true CN212138142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8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4291.8U Active CN212138142U (zh) 2020-04-15 2020-04-15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8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1130B2 (en) Computer system with vertically offset hard disk drives
CN107765785B (zh) 具有免工具开启装置的机箱
JPH03269608A (ja)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拡張ユニット
CN100530036C (zh) 抽取式适配卡扩充装置
US20050157454A1 (en) Connection port module
US20220374057A1 (en) M.2 interface module and server including the same
JP5953431B2 (ja) ブレードサーバ・スライドイン・モジュール用の装置
CN102043451B (zh) 机箱
US841146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CN212138142U (zh) 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US7755888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01408380Y (zh) 服务器
CN114625219A (zh) 电源装置及服务器
CN113225946A (zh) 利用杠杆作用退出抽取式模块的电子装置及一种杠杆机构
CN114167950B (zh) 外接卡组装架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TW531739B (en) External storage device uni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or having the same
CN211128670U (zh) 抽拉模块阵列
US20130107478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CN109828641B (zh) 计算卡载体设备及计算机
CN2840150Y (zh) 储存装置与主机板之间的转接结构
CN216818819U (zh) 插槽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632497U (zh) 扩展卡安装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686137Y (zh) 连接端口模块
CN212752498U (zh) 一种插拔模块和网络设备
CN221039897U (zh) 一种锁紧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