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10362Y - 汽车安全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安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10362Y
CN2510362Y CN 01247967 CN01247967U CN2510362Y CN 2510362 Y CN2510362 Y CN 2510362Y CN 01247967 CN01247967 CN 01247967 CN 01247967 U CN01247967 U CN 01247967U CN 2510362 Y CN2510362 Y CN 251036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microprocessor
switch
circuit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479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庚义
张琪
范洪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479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1036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1036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1036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启动开关与点火线圈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设置于汽车各个座椅上的座椅开关和设置于各个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可靠等优点,它必须使驾驶员在不饮酒的状态下和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后方能正常启动机动车,进一步发挥安全带本来应有的作用,在交通事故中避免了伤亡或减轻了致伤程度。它可以在现有的车型上进行改装。

Description

汽车安全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器,特别是一种机动车安全带锁定控制器。
现有的机动车安全带锁定器一般是由固定扣和插入扣构成。绝大多数机动车的驾乘人员没有扣带安全带的习惯,甚至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也是如此,因而导致本不应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令人不解的是,当一起伤亡事故发生后,痛定思痛,接受教训的人极少,不扣安全带的现象依然如旧。这样一来,安全带本身所具有的人身安全最后保障—避免伤亡和减轻致伤程度这一功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据交管部门统计,200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40余万,其中因不带安全带和酒后驾车占很大比例。强制使用安全带后,可使事故伤亡率减少5%以上。目前,只有美国的“福特”车在驾驶员右侧座位上设置有属强制性佩带的滑轨式安全带,它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仅限两个座位,对其他乘座人员缺少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可靠的汽车安全器,它必须使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后方能正常启动机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在机动车启动开关与点火线圈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设置于汽车各个座椅上的座椅开关和设置于各个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均与控制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1.当机动车内只有驾驶员时,车内其它座位因未受压而使得座椅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因此,控制电路通过扣开关来检测驾驶员座位上的安全带是否扣好,如果安全带扣好了,控制电路使启动开关与点火线圈之间的线路连通,驾驶员可以通过启动开关启动机动车;否则,控制电路先进行语音提示,后断开启动开关与点火线圈之间的线路,机动车不能启动或自动熄火。
2.当机动车内还有其他乘座人员时,有乘座人员的座位上的座椅开关因受压而处于闭合状态,控制电路自动检测这些处于闭合状态的座椅开关所对应的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所处的状态,控制电路对无乘座人员座位安全带无须进行检测,当乘座人员的安全带未全部扣好时,控制电路先进行语音提示,后断开启动开关与点火线圈之间的线路,机动车自动熄火或无法启动。根据机动车内安全带的多少来设置扣开关的个数,只要有一个已乘座人员的安全带未扣好,控制电路就会进行语音提示报警,超过设定的延迟时间,机动车便自动熄火。时时提醒乘座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从而在交通事故中避免了伤亡或减轻了致伤程度,进一步发挥安全带本来应有的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使用可靠等优点,它必须使驾乘人员系好安全带后方能正常启动机动车,进一步发挥安全带本来应有的作用,在交通事故中避免了伤亡或减轻了致伤程度。它可以在现有的车型上进行改装。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电路的线路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机动车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3,设置于汽车各个座椅上的座椅开关6和设置于各个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4均与控制电路3连接。
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3是主要由稳压电路、微处理器U1、八选一传输门U2、电阻连接器RP1和切断驱动电路组成,其中:
a.稳压电路是由第一二极管D1、稳压模块V1、滤波电容C1组成,汽车的蓄电池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稳压模块V1的输入端上,稳压模块V1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有滤波电容C1;D1的作用是防止电源接反损坏内部元件。
b.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U1的第三、四、十四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四脚与第五脚之间并有第四电容C4,微处理器U1的第十五脚与第十六脚之间并有晶体振器X1,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C3串联后分别接在微处理器U1的第十五、十六脚上,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C3之间的连接点接地,微处理器U1的第二、一、十八、十七脚分别与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三、九、十、十一脚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十六脚连接,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十六脚与地之间并有第五电容C5,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六、七、八脚接地,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一、二、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均分别与设置于汽车座椅上的座椅开关和设置于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的一端连接,所有座椅开关、扣开关的另一端均接地,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五、四、二、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均分别与电阻连接器RP1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脚连接,电阻连接器RP1的第九脚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是退耦电容,保证微处理器U1和八选一传输门U2可靠工作。
c.切断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继电器J1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三脚连接,继电器J1的受控开关一端J1-1与启动开关1的一端,受控开关的另一端J1-2与点火线圈7连接。第二二极管D2为保护二极管,防止继电器J1动作产生的反向电压损坏三极管Q1。
如图1所示,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专用语音模块5,结合图2可知,专用语音模块5的第一、二、三、四、五脚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第九、八、七、六、十一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与其第十二脚连接,专用语音模块5的输出端与杨声器连接,专用语音模块5是由稳压电路输出端供电。专用语音模块5是现有的市售产品,当其五个输入端第一、二、三、四、五脚分别为高电平时,通过杨声器可发出五种不同的语音提示。
如图1所示,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酒精传感器2,结合图2可知,酒精传感器2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自检装置,自检装置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微处理器U1、八选一传输门U2、稳压模块V1和电阻连接器RP1所采用的型号分别是EM78P156、CD4051、7805、8×47K,它们均是现有的市售产品。电阻连接器RP1的内部结构是:它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脚均分别与内部各自电阻的一端连接,各个电阻的另一端均与电阻连接器RP1的第十脚连接。
微处理器U1内装有控制程序,由晶体振荡器X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组成振荡电路,为微处理U1产生其所需的时钟信号;微处理器U1共有十二个端口,其中:第一、十七、十八脚为输出端口,产生巡检信号;第二脚为输入端口,读入座椅开关6和扣开关4的信息;第三脚为输出端口,控制继电器J1的受控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第六、七、八、九脚为输出端口,控制专用语音模块5,发出五种不同的提示音;第十一、第十二脚为自检备用输入端口;第十脚为输入端口,检测洒精探头的信号。
八选一传输门U2共有十二个端口,其中:第九、十、十一脚是控制端;第三脚为输出端,第一、二、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为输入端。微处理器U1的内部程序通过其第一、十七、十八脚向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九、十、十一脚输出不同的巡检信号,通过八选一传输门U2根据巡检信号依次读入其第一、二、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的状态,即座椅开关6和扣开关4所处的状态,通过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三脚向微处理器U1输出,微处理器U1根据所读入的状态进行逻辑分析判断,以便确定继电器J1的受控开关是否闭合或断开,专用语音模块5是否提示,提示第几条语言等等。
现结合电路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1.当机动车内无人时,车内所有的座椅开关6和扣开关4均处于断开状态,八选一传输门U2的输入端第一、二、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均处于高电平,该状态通过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三脚被输送到微处理器U1后,微处理器U1通过其第十三脚输出高电平,经第一电阻R1、三极管Q1放大后驱动继电器J1工作,使受控开关的两端J1-1、J2-1闭合,将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连通,此时,车外人员可通过遥控器启动机动车发动机,对其进行预热或预冷。
2.当机动车内只有驾驶员时,车内其它座位因未受压而使得座椅开关6处于断开状态,这些座椅开关6所对应的八选一传输门U2的输入端均处于高电平,而驾驶员所坐的座椅所对应的座椅开关因受压而处于闭合状态,使其所对应的八选一传输门U2的输入端处于低电平,微处理器U1读到该信息后,发出巡检信号,读入驾驶员的座位所对应的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4的状态。如果该扣开关4处于闭合状态,即安全带已经扣好,微处理器U1就保持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连通,驾驶员可以通过启动开关启动机动车;一旦该扣开关4处于断开状态,说明安全带并未扣好,微处理器U1首先向专用语音模块5发出指令,专用语音模块5通过杨声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驾驶员扣好安全带,微处理器U1进行延时检测,延时的时间长短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如果延时时间一到,驾驶员仍未扣好安全带,即该扣开关仍处于断开状态,微处理器U1通过其第十三脚发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放大,驱动继电器J1,切断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使发动机熄火,直至驾驶员把安全带扣好为止。
3.当机动车内还有其他乘座人员时,有乘座人员的座位上的座椅开关因受压而处于闭合状态,这些座椅开关6所对应的八选一传输门U2的输入端均处于低电平,而空座位上座椅开关6所对应的八选一传输门U2的输入端仍处于高电平,微处理器U1读到座椅开关6处于低电平信息后,发出巡检信号,读入所有乘座人员的座位所对应的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4的状态。如果这些扣开关4处于闭合状态,即安全带已经扣好,微处理器U1就保持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连通,驾驶员可以通过启动开关启动机动车;如果这些扣开关4中的一个处于断开状态,说明还有安全带未扣好,微处理器U1首先向专用语音模块5发出指令,专用语音模块5通过杨声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乘座人员扣好安全带,微处理器U1进行延时检测,如果延时时间一到,乘座人仍未扣好各自的安全带,即这些扣开关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仍处于断开状态,微处理器U1通过其第十三脚发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放大,驱动继电器J1,切断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使发动机熄火或不能启动,直至将所有乘座人员的安全带扣好为止。
4.当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微处理器U1实时监测,一旦有乘座人员的座位上安全带的锁扣无意脱落或人为脱离,微处理器U1首先向专用语音模块5发出指令,专用语音模块5通过杨声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乘座人员扣好安全带,微处理器U1进行延时检测,如果延时时间一到,乘座人仍未全部扣好各自的安全带,即这些扣开关的其中一个或几个仍处于断开状态,微处理器U1通过其第十三脚发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放大,驱动继电器J1,切断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使发动机自动息火,直至将所有乘座人员的安全带扣好为止。
5.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启动开关1接通,微处理器U1通过设置于驾驶座位附近的酒精传感器随时检测驾驶员口腔发出的酒精浓度,一旦酒精浓度超出规定标准,微处理器U1首先向专用语音模块5发出指令,专用语音模块5通过杨声器发出语音提示,提醒所有驾驶员不能酒后驾车,然后,微处理器U1通过其第十三脚发出指令,通过三极管Q1放大,驱动继电器J1,切断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的线路,使发动机不能启动,直至换上没有喝酒的驾驶员为止。

Claims (5)

1.一种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在机动车启动开关(1)与点火线圈(7)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3),设置于汽车各个座椅上的座椅开关(6)和设置于各个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4)均与控制电路(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3)是主要由稳压电路、微处理器(U1)、八选一传输门(U2)、电阻连接器(RP1)和切断驱动电路组成,其中:
a.稳压电路是由第一二极管(D1)、稳压模块(V1)、滤波电容(C1)组成,汽车的蓄电池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稳压模块(V1)的输入端上,稳压模块(V1)的输出端与地之间并有滤波电容(C1);
b.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U1)的第三、四、十四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四脚与第五脚之间并有第四电容(C4),微处理器(U1)的第十五脚与第十六脚之间并有晶体振器(X1),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C3)串联后分别接在微处理器(U1)的第十五、十六脚上,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容(C3)之间的连接点接地,微处理器(U1)的第二、一、十八、十七脚分别与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三、九、十、十一脚连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十六脚连接,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十六脚与地之间并有第五电容(C5),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六、七、八脚接地,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一、二、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均分别与设置于汽车座椅上的座椅开关和设置于安全带锁扣上的扣开关的一端连接,所有座椅开关、扣开关的另一端均接地,八选一传输门(U2)的第五、四、二、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脚均分别与电阻连接器(RP1)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脚连接,电阻连接器(RP1)的第九脚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c.切断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继电器(J1)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1)的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三脚连接,继电器(J1)的受控开关一端(J1-1)与启动开关(1)的一端,受控开关的另一端(J1-2)与点火线圈(7)连接。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专用语音模块(5),专用语音模块(5)的第一、二、三、四、五脚分别与微处理器(U1)的第九、八、七、六、十一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与其第十二脚连接,专用语音模块(5)的输出端与杨声器连接,专用语音模块(5)是由稳压电路输出端供电。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酒精传感器(2),酒精传感器(2)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安全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连接的自检装置,自检装置与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连接,微处理器(U1)的第十一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稳压电路输出端连接。
CN 01247967 2001-10-23 2001-10-23 汽车安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036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47967 CN2510362Y (zh) 2001-10-23 2001-10-23 汽车安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47967 CN2510362Y (zh) 2001-10-23 2001-10-23 汽车安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10362Y true CN2510362Y (zh) 2002-09-11

Family

ID=3365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479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10362Y (zh) 2001-10-23 2001-10-23 汽车安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1036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8150A (zh) * 2016-01-20 2016-03-30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智能型驻车制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8150A (zh) * 2016-01-20 2016-03-30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智能型驻车制动装置
CN105438150B (zh) * 2016-01-20 2018-03-27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智能型驻车制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803B (zh) 驾驶员酒驾检测警示干预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CN101624015A (zh) 一种可识别驾驶员的防酒后驾车车载系统
CN109927551A (zh) 一种共享新能源汽车防酒后驾车车载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510362Y (zh) 汽车安全器
CN1586944A (zh) 车载酒精传感器自动控制汽车开启的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201457078U (zh) 一种可识别驾驶员的防酒后驾车车载系统
CN103434480B (zh) 一种安全带未系警报系统及方法
CN201092784Y (zh) 车用车速的自动关锁装置
CN104590203A (zh) 一种具有自动检测功能的安全带
CN110641363B (zh) 一种车辆自燃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2458199Y (zh) 机动车安全带锁定器
CN207660746U (zh) 一种副油箱控制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439972Y (zh) 汽车用防碰撞警示控制装置
CN2480241Y (zh) 一种驾驶员状态监控装置
CN2467352Y (zh) 限制酒后开车、车辆防盗控制器
CN2474411Y (zh) 一种必须系好安全带才可行驶的安全控制装置
CN2585792Y (zh) 一种重新启停汽车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CN212890221U (zh) 一种车内滞留儿童中暑预防系统
CN216546090U (zh) 一种防止盗车抢车断油断电装置
CN2735460Y (zh) 车载酒精检测控制装置
CN201046696Y (zh) 汽车驾乘员安全带保险装置
CN200954808Y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锁
CN2224762Y (zh) 车灯故障报警器
CN2780561Y (zh) 系带监测器
CN2201665Y (zh) 机动车辆酒烟检测自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