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89754Y - 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89754Y
CN2389754Y CN 99217714 CN99217714U CN2389754Y CN 2389754 Y CN2389754 Y CN 2389754Y CN 99217714 CN99217714 CN 99217714 CN 99217714 U CN99217714 U CN 99217714U CN 2389754 Y CN2389754 Y CN 238975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spanner
tooth
established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2177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裕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92177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8975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8975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8975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在扳手的头部设一容置孔,其内设有棘轮,扳手设一容纳制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末端设一容珠孔,其内设有弹簧及钢珠,钢珠抵顶制齿。它与现有的扳手比具有高的扭力。该扳手非常简单且动作确实。

Description

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尤指一种具有高扭力的棘轮扳手。
一般现有的扳手10如图1所示,其钳口11与扳手10一体成型,钳口11随着扳手10的动作而转动螺栓12,当扳手10转动一定的角度时,因螺栓12间距或受到其它物品阻挡时,必需提起扳手10回覆至原先套合的角度,再套合螺栓12,重复转动螺栓12,因此扳手10的钳口11经常的套合与脱离螺栓12,该螺栓12或扳手10的钳口11很容易因套合及脱离而受损,而且操作速度也较慢。
另一现有的如图2所示的具有一定角度的扳手10使用时因具有一倾斜的使用角度,可使操作者使用顺手,但扳手10的钳口11使用时亦如图1所示的扳手10经常的套合与脱离螺栓12,该螺栓12或扳手10的钳口11很容易因套合及脱离而受损,而且操作速度亦较慢,此即为目前现有扳手的缺点。
另一现有扳手20如图3、4所示,扳手20头部设有一容置孔201,容置孔201以供棘轮21所容置,该容置孔201邻接杆体的一侧设有一容置槽202,容置槽202供制齿22及弹簧23所容置,当动作时,如棘轮21欲顺时针旋转时,棘轮21的齿咬合住制齿22的齿,而制齿22的一侧因受容置槽202的壁抵制,因此棘轮21顺时针方向即无法旋转,扳手20即可顺时针方向带动棘轮21旋转而旋动螺丝或螺母,当棘轮21逆时针旋转时,棘轮21的齿因咬合住制齿22的齿,制齿的一侧因受一弹簧23所卡制,弹簧23本身因具有伸缩的功能,因此棘轮21即可逆时针方向自由旋转,而和制齿22的齿产生跳齿的情形,此情形即为目前市面上棘轮扳手的动作原理,此扳手20最主要的优点乃在于此,因此扳手20不需经常的套合与脱离螺栓12,操作的速度可较快,但此扳手20若需反向操作螺丝或螺母时,则需将扳手20整支转向,如此棘轮21即可反方向旋转,但考虑需反方向旋转,因此扳手20即无法制成如图2所示的具有角度的扳手10,使用时具有一倾斜的使用角度,使操作时较为顺手,是目前此扳手20的主要缺点,US5636557的公开专利即为此形式的扳手20。
因此亦有另一棘轮式的棘轮扳手30问世,请参阅图5所示,包括有一棘轮31,并设有一制齿32,制齿32的两侧设有齿以提供棘轮31的齿啮合,制齿32可在中心位置旋转一角度,该制齿32使棘轮31产生单向自由旋转的滑动,当需转向时,仅需旋动制齿32以中心旋转一角度,此时制齿32的另一侧的齿即可咬合棘轮31的齿,该制齿32可使棘轮31产生另一方向自由旋转的滑动,因此利用旋动制齿32使制齿32产生切换作用,而改变棘轮31旋转的方向,如此即可制成如图2所示的具有角度的扳手10,但此方式的改进却产生另一无法改进的缺点,即制齿32与棘轮31间仅靠少数几个齿的互相咬合而传动,不象图3所示的扳手20制齿22与棘轮21可咬合较多的齿,因此若扭力太大,常会造成制齿32或棘轮31的咬合齿损坏,扳手30即需更新,此即为目前工作时常发生的缺点,因此此扳手30主要设计在扭力较小的使用目的上,US5884538、US5626062及US5782147此三件专利即为此种形式设计的专利。
另在US5533427及US5230262二件公开的专利,即具备了图3及图5的所有优点,此二件专利,如US5533427专利的扳手10的棘轮40与制齿50咬合较多的齿可承受较大的扭力,并利用转向控制60、70的作用,使制齿50咬合棘轮40的位置改变,即可改变棘轮40旋转的方向,不必如图3所示的扳手20需转面才可改变旋转方向,扳手10即可如图2所示设计成具有一角度,可使使用者较为顺手,但此种方式的扳手10,缺点乃在于扳手10的头部20因需容纳棘轮40及转向控制60、70及制齿50,因此头部20的长度较图3所示的扳手20长,此为US5533427的缺点。US5230262的专利设计原理如U35533427,不同之处乃在于转向的方法有所不同,此二件专利为具有高扭力的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它与现有的扳手比具有高的扭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棘轮扳手,在扳手的头部设一容置孔,其内设有棘轮,扳手设一容纳制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末端设一容珠孔,其内设有弹簧及钢珠,钢珠抵顶制齿。
其中棘轮在其棘齿顶端朝上延伸一直径小的延伸体,该延伸体上设有一可供扣环嵌入的环槽。
其中制齿设有上棘齿及下棘齿,两棘齿的节圆直径一大一小,下棘齿与棘轮的棘齿对应,该上棘齿与转盘的转向棘齿对应。
其中转盘内环孔设一环槽且与棘轮的环槽对应,通过扣环嵌入其中与棘轮组合,该转盘的端面设有压花盘面,该压花盘面的底面设一转向棘齿,该转向棘齿与制齿的上棘齿对应啮合。
其中在转盘侧面延伸设一连动块,该制齿相对位置设一凹槽,连动块与制齿的凹槽配合。
其中在制齿顶面设凹孔,在头部的容置槽顶端设一贯穿槽,推钮的延伸杆穿越贯穿槽并嵌入制齿的凹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扳手设一容纳制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末端设一容珠孔,其内设有弹簧及钢珠,钢珠抵顶制齿,该制齿受限于容置槽的墙面而产生迫紧,且施力愈大,迫紧的力量即愈大,因而具有高扭力转动的功能,该扳手非常简单且动作确实。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扳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现有扳手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扳手示意图
图3是另一现有扳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现有扳手立体图
图5是另一现有扳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系统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制齿转向移位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制齿转向移位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制齿转向移位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可与套筒搭配的棘轮扳手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钢珠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钢珠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扳手头部的立体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的组合剖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的整体立体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单向动作的另一实施例图。
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的样式有数种,无法一一加以图解说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最佳实施例加以说明,首先请参阅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的头部41设有一容置孔42,可供棘轮50容置,再由转盘70盖合,该容置孔42邻近扳手杆体侧设一容置槽43,可供制齿60容置,该容置槽43底端设一容珠孔44,供弹簧45及一钢珠46容置,令钢珠46抵顶制齿60的凸块61;
棘轮50在其棘齿51顶端朝上延伸一直径较小的延伸体52,该延伸体52设一环槽53可供扣环80嵌入;
制齿60设有上棘齿62及下棘齿63,其下棘齿63与棘轮50的棘齿51对应,产生连动迫紧或滑动跳齿的自由转动,该上棘齿62与转盘70的转向棘齿73对应连动(啮合);
转盘70的内环孔71设一环槽74且与棘轮50的环槽53对应,并供扣环80嵌入,而与棘轮50组合,该转盘70的端面设有压花盘面72可供使用者推动,压花盘面72底面设一转向棘齿73,该转向棘齿73与制齿60的上棘齿62对应,推动制齿60转向;
上述结构,主要由弹簧45的推力,令钢珠46推顶制齿60的凸块61侧面,令制齿60与棘轮50接触且同时紧靠着容置槽43的墙面,如图8所示,该棘轮50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连动制齿60转动,由于该制齿60受限于容置槽43的墙面而产生迫紧,且施力愈大,迫紧的力量即愈大,因而具有高扭力转动的功能。当棘轮50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该制齿60即同现有的棘轮扳手一样产生滑动跳齿的现象,令棘轮50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可改变制齿60迫紧的位置,而改变棘轮50自由转动的方向。
请参阅图9、10所示,由转盘70的转动,令转向棘齿73连动制齿60的上棘齿62转动,并使凸块61推顶钢珠46及弹簧45朝容珠孔44内伸缩直至凸块61移位,令钢珠46抵入凸块61的另一边面,并推顶制齿60与棘轮50及容置槽43的另一墙面抵接,即完成制齿60转向切换的动作,该棘轮50即可执行另一转向的锁固迫紧或自由转动的操作,转向控制完全由转盘70直接驱动的操作,非常简单且动作确实,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双向转动螺栓21,也因此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的杆体47可制成具有角度弯折的结构,如图2扳手的样式,在操作时可避开螺栓21的阻碍,进行较大角度的来回摆动,操作更为迅速且方便,且互相咬合的齿较多,扭力相对即可较大。
请参阅图11、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控制的第二实施例,将前述棘齿转向的方式改由连动块75控制,在转盘70侧面延伸设一连动块75,该制齿60相对位置设一凹槽64,该制齿60的凹槽64较连动块75大,以避免制齿60在滑脱跳齿时受连动块75的阻碍,由连动块75拨动制齿60产生移位转向的动作,使钢珠46抵于凸块61的另一面。
另请参阅图13、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控制的第三实施例,该制齿60设有凹孔65,并在头部41的容置槽43端设一贯穿槽48,推钮90的延伸杆91可穿越贯穿槽48并嵌入制齿60的凹孔65,即可由推钮90直接连动制齿60产生移位转向的动作,此设计制齿60不需具有不同节圆直径的上棘齿62及下棘齿63与转盘70。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可在转盘70设一连动杆76,连动杆76可嵌入制齿60的凹孔65内,当转盘70转动时,即可带动制齿60,产生移位转向的动作,此设计制齿60亦不需具有不同节圆直径的上棘齿62及下棘齿63。
再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可在转盘70设一连动槽77,连动槽77的大小正可嵌入制齿60,当转盘70转动时,即可带动制齿60,产生移位转向的动作。
再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可设一插杆68直接插入制齿60的凹孔65内,转盘70亦设连动槽77,当移动插杆68,插杆68在转盘70的连动槽77的一侧移向另一侧,即可带动制齿60产生移位的作用,即可产生转向的功能。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可在一般的棘轮扳手与套筒搭配使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提高其经济效益。
再参阅图19、2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珠46及弹簧45,可将钢珠46设计成半弧的形状,利用半弧面抵制制齿60,亦可实现上述移位转向的动作。
当本实用新型如考虑成本或客户的需求而不需实施双向动作时,即作用与图3的扳手相同时,亦可如图21、22、23、24所示,一棘轮扳手40在棘轮扳手40头部位置设一容置孔42,可供棘轮50容置,该容置孔42邻近扳手杆体侧设一容置槽43,可供制齿60容置,该容置槽43末端设一容珠孔44,供弹簧45及一钢珠46容置在内,令钢珠46抵顶制齿60的凸块61,如此钢珠46、弹簧45及制齿60、棘轮50的所有位置均不变,仅简化转向的设计,亦可成为单向的高扭力扳手,此为US5533427无法实现的结构,即US5533427仅能设计成具有转向功能,当需实施单向时,结构即需大大改变,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具有客户需求上及成本上的扩充性。
当动作时,该棘轮50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连动制齿60转动,由于该制齿60受限在容置槽43的墙面而产生迫紧,且施力愈大,迫紧的力量即愈大,因而具有高扭力转动的功能,当棘轮50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制齿60的凸块61抵顶钢珠46,而钢珠46受弹簧45推抵,弹簧45因具有伸缩的功能,于是该制齿60即可下压钢珠46,制齿60与棘轮50咬合的齿即可分开,同上述的双向棘轮扳手产生滑动跳齿的现象,令棘轮50自由转动,如此即完成单向的制动。
请参阅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亦可在制齿60上设一凹部66,而令钢珠46抵在制齿60的凹部66内,如此亦可完成上述的功用。再请参阅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亦可在制齿60上设一抵制端67,令钢珠46抵在制齿60的抵制端67,如此亦可完成上述的功用。

Claims (6)

1.一种棘轮扳手,在扳手的头部设一容置孔,其内设有棘轮,其特征在于:扳手设一容纳制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末端设一容珠孔,其内设有弹簧及钢珠,钢珠抵顶制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棘轮在其棘齿顶端朝上延伸一直径小的延伸体,该延伸体上设有一可供扣环嵌入的环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制齿设有上棘齿及下棘齿,两棘齿的节圆直径一大一小,下棘齿与棘轮的棘齿对应,该上棘齿与转盘的转向棘齿对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转盘内环孔设一环槽且与棘轮的环槽对应,通过扣环嵌入其中与棘轮组合,该转盘的端面设有压花盘面,该压花盘面的底面设一转向棘齿,该转向棘齿与制齿的上棘齿对应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转盘侧面延伸设一连动块,该制齿相对位置设一凹槽,连动块与制齿的凹槽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制齿顶面设凹孔,在头部的容置槽顶端设一贯穿槽,推钮的延伸杆穿越贯穿槽并嵌入制齿的凹孔。
CN 99217714 1999-08-06 1999-08-06 棘轮扳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975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7714 CN2389754Y (zh) 1999-08-06 1999-08-06 棘轮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9217714 CN2389754Y (zh) 1999-08-06 1999-08-06 棘轮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89754Y true CN2389754Y (zh) 2000-08-02

Family

ID=34009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2177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9754Y (zh) 1999-08-06 1999-08-06 棘轮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8975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381C (zh) 棘轮扳手
US6220123B1 (en) Structure of a ratchet wrench
US7770494B2 (en) Ratchet driver
CN1650773A (zh) 侧按式推出机构
CN200970760Y (zh) 可反向的钻孔和驱动工具ⅱ
CN1168564C (zh) 钻孔器/螺丝刀夹头
CN1247790A (zh) 棘轮传动装置
CN2868567Y (zh) 具单向动作功能的开口扳手
CN1807202A (zh)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CN2389754Y (zh) 棘轮扳手
CN1152761C (zh) 钻孔器/螺丝刀夹头
CN2897558Y (zh) T形棘轮扳手
CN200963798Y (zh) 棘轮扳手
CN1772551A (zh) 两轮车辆的停放支架
CN1155455C (zh) 棘动扳手
CN2532945Y (zh) 一种改进的换向棘轮扳手
CN106181836A (zh) 扳手
CN2480108Y (zh) 可防止制转滑动的起子头
CN2866006Y (zh) 棘轮扳手
CN2532946Y (zh) 一种改进的双向棘轮扳手结构
CN2564307Y (zh) 起子的棘轮机构
CN2390726Y (zh) 一种可小角度微调固定结构的棘轮扳手
CN1262640A (zh) 棘轮型套筒扳手
CN2426784Y (zh) 双向螺丝起子
CN2917976Y (zh) 两段式操作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