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7202A -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 Google Patents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07202A
CN1807202A CN200610049364.4A CN200610049364A CN1807202A CN 1807202 A CN1807202 A CN 1807202A CN 200610049364 A CN200610049364 A CN 200610049364A CN 1807202 A CN1807202 A CN 1807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irely
handle
spanner
load
suppor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493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0405C (zh
Inventor
阮卜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Yuhuan Top Sun Machinery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SHUANGYOU MECHANICAL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0493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0405C/zh
Priority to PCT/CN2006/000632 priority patent/WO2007085139A1/zh
Priority to US11/452,956 priority patent/US7389970B2/en
Publication of CN1807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07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04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040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00Devices, e.g. jacks, for lifting loads in predetermined steps
    • B66F1/02Devices, e.g. jacks, for lifting loads in predetermined steps with locking elements, e.g. washers, co-operating with posts
    • B66F1/04Devices, e.g. jacks, for lifting loads in predetermined steps with locking elements, e.g. washers, co-operating with posts the posts being tooth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 B60P7/15Securing or supporting by load bracing means the load bracing means comprising a movable b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撑货器无法进行快速退齿操作的问题。本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包括本体、与本体固连的管子以及穿过本体且部分套接在管子内侧的齿条,手柄和定位爪通过主枢轴与本体铰接,主动爪通过从枢轴与手柄铰接,主动爪与定位爪之间设置板弹簧,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压在板弹簧上的活动挡片,在板弹簧的作用下主动爪和定位爪的前端均可嵌于齿条的齿牙中,所述的手柄上固定着一根挡销,挡销处于定位爪在其前端嵌于齿条的齿牙状态下朝齿条一侧的边缘。本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的特点。

Description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箱式货车或集装箱内货物的撑货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上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固定起来,以防止移位。对于普通的敞篷车,可以直接使用绳索捆绑。但对于集装箱或者厢式货车内的货物,普通的绳索就不能使用了。因此,有必要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使用撑货器能够达到固定货物的目的。
现有的撑货器是由本体、齿条、管子、主动爪和定位爪等零件所组成。利用按压和提拉手柄,使主动爪和定位爪交替移动,带动齿条前进,将齿条和管子向外展开,最后将齿条和管子分别顶压在货厢的侧壁上。从而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移位。在使用完毕后为了安全的考虑,在卸载时需要一齿一齿慢慢的沿齿条退至到零载荷。这时无法进行快速操作,只能一齿一齿的退出,操作麻烦且浪费时间。
为此,本发明人曾申请了一种可以使本体能快速沿齿条退出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的专利(申请号:CN99252919.0),它是在原撑货器基础上,在手柄处设置一个与手柄铰接的小扳手,小扳手的前端位于板弹簧侧。通过小扳手可以使撑货器在使用完毕后能快速将齿条退出,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撑货器是通过小扳手的前端带动板弹簧使主动爪和定位爪位置上升,不与齿条接触的;这样长期使用后,势必对板弹簧造成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小扳手在操作的时候也很难掌控,在整个退齿过程中都要牢牢按住,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施,在使用完毕后能快速将齿条退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进行快速退齿操作,只能一齿一齿的退出,操作麻烦且浪费时间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控制,省时省力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虽然能够快速退齿,但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难以控制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再有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退齿机构直接作用在主动爪和定位爪上,不会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影响,使用寿命长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长期使用容易对其他零部件造成影响,缩短使用寿命等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包括本体、与本体固连的管子以及穿过本体且部分套接在管子内侧的齿条,手柄和定位爪通过主枢轴与本体铰接,主动爪通过从枢轴与手柄铰接,主动爪与定位爪之间设置板弹簧,本体的上部设有一个压在板弹簧上的活动挡片,在板弹簧的作用下主动爪和定位爪的前端均可嵌于齿条的齿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上固定着一根挡销,挡销处于定位爪在其前端嵌于齿条的齿牙状态下朝齿条一侧的边缘。
本发明创造性地在手柄上设置了一根挡销,在按压和提拉手柄使主动爪和定位爪交替移动带动齿条前进时,手柄的位置是水平的,此时,挡销与定位爪不会接触。只有在手柄反转时,挡销才会被抬起,并与定位爪接触,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将齿条退出了。
为了便于操作和控制,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在手柄与本体处设有一个采用限制手柄的转动角度达到防止主动爪和定位爪的前端脱离齿条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在手柄上通过枢轴铰接的全退扳手和一个固定在本体上的挡块,挡块上有一个挡口,全退扳手下端可以靠在此挡口中。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枢轴上设置有一个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手柄和全退扳手上。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手柄上有一个条形孔,全退扳手的下端伸出此条形孔,在上述的扭簧作用下全退扳手与条形孔的一端相接触,且在此状态下全退扳手的下端顶靠在对应于所述的挡块上的挡口位置。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全退扳手的下端内侧面具有一个台阶,所述的台阶与挡块外侧的挡口相适应;所述全退扳手的下端外侧面具有一个倒勾,所述的挡块内侧边设有一个与所述的倒勾形状相吻合的卡口。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全退扳手的上端设有一个伸出手柄外的按钮,在按钮上设有护套。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手柄上有一个条形孔,全退扳手的上端伸出此条形孔,在上述的扭簧作用下全退扳手与条形孔的一端相接触,且在此状态下全退扳手的下端处于对应于所述的挡块上的挡口的位置。
为了限制手柄反转的程度,并且便于操作,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挡口侧边设有一个弧形边,所述的全退扳手的下端侧面具有一个与所述的弧形边相吻合的形状。在全退扳手的下端进入弧形边后,松开全退扳手上端,在扭簧的作用下其下端就会顶在弧形边上,这样手柄就无法继续反转,可以方便地进行快速退出操作了。
在上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中,所述的全退扳手的上端设有一个伸出条形孔外的按钮,在按钮上设有护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改进结构的撑货器的优点在于:
1、由于设置了挡销,在手柄反转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定位爪顶起,从而实现在使用完毕后能快速将齿条退出,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设置了能够锁定和开启手柄反转功能的控制装置,并且能够限制反转的程度,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不甚将定位爪顶起的误操作,整个装置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3、挡销直接作用在定位爪上,不涉及撑货器原有的零部件,不仅容易改造,而且不会对撑货器的零部件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手柄的展开示意图。
图4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手柄的成型图。
图5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手柄的俯视图。
图6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全退扳手的结构图。
图7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1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手柄的展开示意图。
图12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手柄的成型图。
图13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手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全退扳手的展开示意图。
图15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全退扳手的成型图。
图16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全退扳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改进结构撑货器实施例2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本体1、管子2、齿条3、齿牙31、手柄4、条形孔41、主枢轴5、定位爪6、从枢轴7、主动爪8、板弹簧9、活动挡片10、挡销11、枢轴12、全退扳手13、按钮131、倒勾132、台阶133、挡块14、挡口141、弧形边142、卡口143、扭簧15、护套16、柄套17、缺口18、槽19、换档槽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包括本体1、管子2、齿条3、定位爪6、主动爪8等零件。在本实施例中,齿条3是用条形板材压成齿形后再用制管机压制成形的。采用这种方式制成的齿条3,其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意变化,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传统的采用铸造方式生产的齿条3相比,优点是十分明显的。
管子2与本体1固连,齿条3穿过本体1且部分套接在管子2的内侧。手柄4和定位爪6通过主枢轴5与本体1铰接,主动爪8通过从枢轴7与手柄4铰接,主动爪8与定位爪6之间设置板弹簧9。在手柄4上套有柄套17,为了起到防滑作用,在柄套17上设有防滑圈。柄套17通常是由塑料制成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板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主动爪8与定位爪6上的销子上。板弹簧9在安装完成后,其顶部被设在本体1上部的活动挡片10压住。活动挡片10可在板弹簧9的顶部滑动,在板弹簧9的作用下主动爪8和定位爪6的前端均可嵌于齿条3的齿牙31中。活动挡片10是安装在本体1的换档槽20内的。
如图1所示,在撑货器工作时,首先将活动挡片10扳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活动挡片10压在板弹簧9上,板弹簧9受此压力又作用在定位爪6上。将手柄4向上扳动,主动爪8卡在齿条3的齿牙31中不动,而定位爪6在板弹簧9压力及手柄4的转动下,向左移动一个齿牙31。在手柄4往回扳动时,定位爪6卡在齿条3的齿牙31中不动,而主动爪8在板弹簧9压力及手柄4的转动下,向左移动一个齿牙31。如此,手柄4来回扳动一次,齿条3就往外(往右)顶出一个齿位。通过反复扳动即可使齿条3向外展开,从而使齿条3和管子2的外端分别顶压于货厢的两侧壁上,对货物进行固定。
在需要卸下撑货器时,先将活动挡片10扳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相反的一端。将手柄4向上扳动,定位爪6在板弹簧9作用下卡在齿条3的齿牙31中不动;主动爪8向右移动一个齿位。在手柄4往回扳动时,主动爪8被卡在齿条3的齿牙31中不动;而定位爪6随着手柄4往回扳动向右移动一个齿位。如此,手柄4来回扳动一次,齿条3就向内(向左)缩回一个齿位。通过反复扳动即可使齿条3缩回。
为了快速退齿,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手柄4上固定着一根挡销11,挡销11处于定位爪6在其前端嵌于齿条3的齿牙31状态下朝齿条3一侧的边缘。在手柄4反转时,挡销11就能够将定位爪6顶住,从而使定位爪6和主动爪8能够松开,实现快速退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反转的角度很难控制,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手柄4与本体1处设有一个采用限制手柄4的转动角度达到防止主动爪8和定位爪6的前端脱离齿条3的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在手柄4上通过枢轴12铰接的全退扳手13和一个固定在本体1上的挡块14。挡块14上有一个挡口141,全退扳手13下端可以靠在此挡口141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手柄4的腹部有一个条形孔41,条形41可以在制作手柄4的板材裁剪后冲压成型,并且将手柄4的条形孔41局部淬火。全退扳手13的下端伸出此条形孔41。
如图1所示,枢轴12上设置有一个扭簧15,扭簧15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手柄4和全退扳手13上。在扭簧15作用下全退扳手13与条形孔41的一端相接触,且在此状态下全退扳手13的下端处于对应于所述的挡块14上的挡口141的位置。如图6所示,全退扳手13的下端内侧面具有一个台阶133,所述的台阶133与挡块14外侧的挡口141相适应;所述全退扳手13的下端外侧面具有一个倒勾132,所述的挡块14内侧边设有一个与所述的倒勾132形状相吻合的卡口143。全退扳手13的上端设有一个伸出手柄4外的按钮131,在按钮131上设有护套16。护套16防止操作时划伤,一般是由塑料等材料制成。
在扭簧15的作用下,全退扳手13下端的台阶133靠在设于挡块14的挡口141中。一方面全退扳手13下端的台阶133顶在挡口141的顶部,防止手柄4继续转动;另一方面台阶133和挡口141之间由于扭簧15的作用产生横向的作用力,防止全退扳手13转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在使用时限制手柄4的反转,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误操作。
在需要反转的时候,只需提起手柄4,全退扳手13的下端脱离挡口141,手柄4就可以转动了。在转动到全退扳手13的倒勾132与挡块14内侧的卡口143扣合时,手柄4就无法继续转动了。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控制手柄4反转的程度。
实施例2:
如图9~18所示,本实施例中,条形孔41设置在手柄4的背部。全退扳手13的上端伸出此条形孔41。全退扳手13上设有一个用于放置扭簧15端部的槽19,并且为了便于安装护套16,在按钮131上设有三道缺口18。挡块14的内侧设有挡口141,挡口141侧边设有一个弧形边142。全退扳手13的下端侧面具有一个与所述的弧形边142相吻合的形状。其余大致与实施例1类同。
使用时,在对手柄4施加反向扳动的作用力时,条形孔41的一端就会对全退扳手13的上端施加作用力,此时,全退扳手13的下端由于被挡口141阻挡而无法运动,这样就可以防止手柄4反向运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不甚造成脱齿。
在需要快速退齿时,只要轻按全退扳手13上的按钮131即可。此时,全退扳手13的上端脱离条形孔41的端部,同样其下端脱离挡口141。这样就可以将手柄4反转了。此外,在手柄4继续反转时,全退扳手13的下端就会进入挡块14的弧形边142,松开全退扳手13上端,在扭簧15的作用下其下端就会顶在弧形边142上,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快速退出操作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管子2、齿条3、齿牙31、手柄4、条形孔41、主枢轴5、定位爪6、从枢轴7、主动爪8、板弹簧9、活动挡片10、挡销11、枢轴12、全退扳手13、按钮131、倒勾132、台阶133、挡块14、挡口141、弧形边142、卡口143、扭簧15、护套16、柄套17、缺口18、槽19、换档槽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包括本体(1)、与本体(1)固连的管子(2)以及穿过本体(1)且部分套接在管子(2)内侧的齿条(3),手柄(4)和定位爪(6)通过主枢轴(5)与本体(1)铰接,主动爪(8)通过从枢轴(7)与手柄(4)铰接,主动爪(8)与定位爪(6)之间设置板弹簧(9),本体(1)的上部设有一个压在板弹簧(9)上的活动挡片(10),在板弹簧(9)的作用下主动爪(8)和定位爪(6)的前端均可嵌于齿条(3)的齿牙(3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上固定着一根挡销(11),挡销(11)处于定位爪(6)在其前端嵌于齿条(3)的齿牙(31)状态下朝齿条(31)一侧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手柄(4)与本体(1)处设有一个采用限制手柄(4)的转动角度达到防止主动爪(8)和定位爪(6)的前端脱离齿条(31)的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在手柄(4)上通过枢轴(12)铰接的全退扳手(13)和一个固定在本体(1)上的挡块(14),挡块(14)上有一个挡口(141),全退扳手(13)下端可以靠在此挡口(1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轴(12)上设置有一个扭簧(15),扭簧(15)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手柄(4)和全退扳手(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上有一个条形孔(41),全退扳手(13)的下端伸出此条形孔(41),在上述的扭簧(15)作用下全退扳手(13)与条形孔(41)的一端相接触,且在此状态下全退扳手(13)的下端顶靠在对应于所述的挡块(14)上的挡口(141)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退扳手(13)的下端内侧面具有一个台阶(133),所述的台阶(133)与挡块(14)外侧的挡口(141)相适应;所述全退扳手(13)的下端外侧面具有一个倒勾(132),所述的挡块(14)内侧边设有一个与所述的倒勾(132)形状相吻合的卡口(14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退扳手(13)的上端设有一个伸出手柄(4)外的按钮(131),在按钮(131)上设有护套(1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上有一个条形孔(41),全退扳手(13)的上端伸出此条形孔(41),在上述的扭簧(15)作用下全退扳手(13)与条形孔(41)的一端相接触,且在此状态下全退扳手(13)的下端处于对应于所述的挡块(14)上的挡口(141)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口(141)侧边设有一个弧形边(142),所述的全退扳手(13)的下端侧面具有一个与所述的弧形边(142)相吻合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撑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退扳手(13)的上端设有一个伸出条形孔(41)外的按钮(131),在按钮(131)上设有护套(16)。
CNB2006100493644A 2006-01-26 2006-01-26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Active CN10056040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93644A CN100560405C (zh) 2006-01-26 2006-01-26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PCT/CN2006/000632 WO2007085139A1 (fr) 2006-01-26 2006-04-10 Dispositif d'arrimage de chargement
US11/452,956 US7389970B2 (en) 2006-01-26 2006-06-15 Goods fasten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structur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493644A CN100560405C (zh) 2006-01-26 2006-01-26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07202A true CN1807202A (zh) 2006-07-26
CN100560405C CN100560405C (zh) 2009-11-18

Family

ID=36839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493644A Active CN100560405C (zh) 2006-01-26 2006-01-26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89970B2 (zh)
CN (1) CN100560405C (zh)
WO (1) WO200708513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764B (zh) * 2007-04-24 2010-05-26 杭州奥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货物撑杆
WO2012145973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撑货器
CN102941991A (zh) * 2012-12-01 2013-02-27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货箱内的分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24051A1 (de) * 2008-05-16 2009-11-19 Maha Maschinenbau Haldenwang Gmbh & Co. Kg Arretiervorrichtung
US8118525B2 (en) * 2009-02-10 2012-02-21 Asian Industrial Products, Inc. Cargo bar
CN101936302B (zh) * 2010-09-07 2012-10-10 宁波巨神制泵实业有限公司 潜水电泵的电缆干式出线装置
US8740190B2 (en) * 2012-03-29 2014-06-03 Raul Tijerina Vehicle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6889830B2 (ja) * 2017-02-16 2021-06-1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管継手
US11584627B2 (en) * 2020-03-13 2023-02-21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s Inc. Safety catch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077A (en) * 1890-09-23 Lifting-jack
US1946242A (en) * 1931-11-21 1934-02-06 Duff Norton Mfg Company Lifting jack
US3968801A (en) * 1974-11-14 1976-07-13 Jerry Lee Simon Calf puller
CN2196051Y (zh) * 1994-03-22 1995-05-03 黄汉卿 改良结构的货物固定架
US5813647A (en) * 1997-04-01 1998-09-29 Chen; Ming-Chi Retaining/fixing device
US5979876A (en) * 1998-11-23 1999-11-09 Kinedyne Corporation Jack bar quick release
CN2373312Y (zh) * 1999-02-12 2000-04-12 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撑货器
CN100417546C (zh) 2003-11-01 2008-09-10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撑货器
CN2657985Y (zh) * 2003-11-01 2004-11-24 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新型撑货器
CN1743203A (zh) 2005-08-02 2006-03-08 玉环双友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撑货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4764B (zh) * 2007-04-24 2010-05-26 杭州奥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货物撑杆
WO2012145973A1 (zh) * 2011-04-29 2012-11-0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撑货器
CN102941991A (zh) * 2012-12-01 2013-02-27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货箱内的分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0405C (zh) 2009-11-18
US20070170407A1 (en) 2007-07-26
US7389970B2 (en) 2008-06-24
WO2007085139A1 (fr)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7202A (zh)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CN2818243Y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1172828C (zh) 止动缸
CN1288012C (zh) 电动转向锁紧装置
CN1810538A (zh) 座椅滑动装置
CN2860935Y (zh) 改进结构的撑货器
CN110578411B (zh) 一种多功能立体车库升降平台
CN1014133B (zh) 轮胎拆卸装置
CN110593155A (zh) 一种交通路障回收及摆放装置
CN1236185C (zh) 立体车库
CN210760417U (zh) 一种用于载车平台的轮胎夹持锁定装置
CN213805030U (zh) 一种高稳定性道路隔离警示路桩
CN101049843A (zh) 具有原地自转功能的儿童四轮车
CN211007835U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停车板
CN203739856U (zh) 一种液压式汽车轮胎脱困辅助装置
CN200981202Y (zh) 一种双向调节锁紧机构和带有该机构的双向张夹器
CN200981203Y (zh) 一种双向锁紧机构和带有该机构的双向张夹器
CN214451470U (zh) 一种共享单车自动停车装置
CN216783701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摩托车集成式后尾箱
CN2480108Y (zh) 可防止制转滑动的起子头
CN2711453Y (zh) 电动车离合器机构
CN110656794A (zh) 一种具有自驱功能的升降送取两轮车和汽车装置
CN219687290U (zh) 一种排队防溜车装置
EP1757515A1 (en) Drive roll and auxiliary drive means provided with a drive roll of this type
CN204553744U (zh) 一种双稳态棘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