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21102U -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21102U
CN221121102U CN202323218735.5U CN202323218735U CN221121102U CN 221121102 U CN221121102 U CN 221121102U CN 202323218735 U CN202323218735 U CN 202323218735U CN 221121102 U CN221121102 U CN 22112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channel
inlet
valv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187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行平
王中强
蔡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hongmei Medical Apparatus And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2187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2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2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2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气体进出阀,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阀门通道,以及设置在阀门通道内的阀体,第一壳体的一侧壁为装配侧壁,阀门通道在装配侧壁上形成有阀体装配口,阀体上形成有限位凸起,阀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一限位槽,装配侧壁上设置有压板,以使压板和第一限位槽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只需阀体简单插装,即可实现阀体的固定密封,不需要转动阀体螺纹安装,使其更容易安装,且提高阀体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机器,其一种制氧原理是利用分子筛的吸附性能,通过将空气通入分子筛吸附装置,氮气被吸附,而富含氧气的气流通过分子筛,从而实现氧气的富集。即通过将气体在不同的压力下通过分子筛,利用吸附和脱附的原理,实现气体的分离和富集。
通常分子筛吸附装置的底部设有进气出气口,用于供压缩气流进入分子筛吸附装置或供经吸附和脱附后的氮气从分子筛吸附装置排出。另在分子筛吸附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氧气出气口。当自进气出气口通入压缩气流对分子筛吸附装置加压后,分子筛吸附装置内部产生氧气并上浮从氧气出气口输出,同时也产生氮气,从底部的进气出气口流出。
目前分子筛吸附装置底部的进气出气口是通过阀门与压缩气进入通道或氮气输出通道连接。但是由于常规的阀体是标准件,一般需要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即需要在阀体安装的壳体上额外增加内螺纹,以配合阀体的转动,使阀体螺纹安装在壳体上。该结构对于阀门来说,工艺成型复杂,且阀体的适配性低。同时,由于阀体上预装有密封圈,转动安装阀体的时候,容易影响阀体上预装密封圈的位置,不方便阀体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标准件的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的方式存在不方便安装,且阀体适配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进出阀,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阀门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门通道内的阀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壁为装配侧壁,所述阀门通道在所述装配侧壁上形成有阀体装配口,所述阀体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阀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装配侧壁上设置有压板,以使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对所述限位凸起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压板之间设有压紧环,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紧环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压紧环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阀体装配口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压紧环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阀门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阀体上外螺纹位置对应的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阀门通道,且每个所述阀门通道对应一个所述阀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
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均连通两个所述阀门通道,所述第一进出端口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通道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第一进出端口接通,或所述第一进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接通;
所述第二进出端口与另一个所述阀门通道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第二进出端口接通,或所述第二进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接通。
可选地,所述气体进出阀还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氮气输出通道;
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接模组,所述插接模组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插接端口,且多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一一对应对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口与所述第二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与所述氮气输出通道连通;
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上形成有第二插接端口,以使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分别外接对应的气体处理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一一对应插装的密封端口,且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分别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密封端口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罩壳,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氮气输出通道均位于所述罩壳内,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
可选地,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分别在所述罩壳的底面上形成有敞口,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的敞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敞口的外边缘上形成有密封凸起,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对应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氧机,包括上述的气体进出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有益效果在于:
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阀体插入的阀体装配口,通过在阀体上设置限位凸起,并利用设置在装配侧壁上的压板和设置在阀门通道内的第一限位槽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从而在压板固定在装配侧壁上后,能够压向限位凸起,以实现阀体的限位安装和密封。即通过压板和限位凸起的配合,只需阀体简单插装,即可实现阀体的固定密封,提高作为标准件阀体的适配性。同时,不需要在阀门通道内额外增加内螺纹配合,使其更容易安装,且不需要转动阀体安装,避免影响阀体上预装密封圈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进出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进出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进出阀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进出阀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罩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氧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第一壳体;11、阀门通道;111、第一限位槽;112、第二限位槽;113、避让槽;12、第一压缩气进口;13、第一进出端口;14、第二进出端口;15、第一氮气输出口;2、阀体;21、限位凸起;3、压板;31、通孔;4、压紧环;5、第二壳体;51、压缩气输入通道;52、第一进出通道;53、第二进出通道;54、氮气输出通道;55、插接模组;551、第一插接端口;56、第二插接端口;57、底板;571、密封槽;58、罩壳;6、密封件;61、密封端口;7、密封凸起;8、第三壳体;81、压缩机;82、分子筛吸附装置;83、氧气存储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进出阀,如图1-图3所示,包括第一壳体1、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的阀门通道11,以及设置在阀门通道11内的阀体2。第一壳体1的一侧壁为装配侧壁,阀门通道11在装配侧壁上形成有阀体装配口。阀体2上形成有限位凸起21,且阀门通道11的入口处设置有与限位凸起21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11。装配侧壁上设置有压板3,以使压板3和第一限位槽111对限位凸起21进行限位。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在具体应用时,只需将阀体2沿阀体装配口插入壳体1的阀门通道11内,即可通过压板3压向限位凸起21,以实现阀体2的限位安装和密封,而无需使阀体转动螺纹安装,便于安装,且避免影响阀体2上预装密封圈的位置。
优选地,压板3和装配侧壁可通过螺钉等常规的可拆卸构件进行连接,使压板3与第一壳体1能够进行拆装,以便于对阀体2进行拆装。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21和压板3之间设有压紧环4,第一限位槽1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压紧环4对应的第二限位槽112,以使压紧环4置于第二限位槽112内。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只需将阀体2沿阀体装配口插入壳体1的阀门通道11内,即可通过压板3安装在装配侧壁后,使压板3压向压紧环4,并促使压紧环4压向限位凸起21,以进一步实现阀体2的限位安装和密封,从而通过压紧环4可以提高压板3对限位凸起21预压紧的可靠性,并避免压板3直接与限位凸起21接触而导致的磨损。
进一步地,压板3上开设有与阀体装配口对应的通孔31,通孔31的孔径小于压紧环4的外径。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在压板3上设置通孔31,以便于阀体2沿阀体装配口插入壳体1的阀门通道11内,并基于通孔31的孔径小于压紧环4的外径,使压板3安装到位后,能够压向压紧环4。
进一步地,回看图2,阀门通道1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阀体2上外螺纹位置对应的避让槽113。通过该结构的设置,由于阀体2是标准件,且一般需要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因此在不改变阀体2的结构下,将阀体2沿阀体装配口直接插入壳体1的阀门通道11内,通过避让槽113的设置,使阀体2上的外螺纹与阀门通道11的内壁之间存在避让间隙,以避让阀体2上的外螺纹结构,从而便于阀体2的直接插装,且不影响阀体2和第一壳体1之间的配合,以提高本实施例气体进出阀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内并排设置有两个阀门通道11,且每个阀门通道11对应一个阀体2。在第一壳体1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缩气进口12、第一进出端口13、第二进出端口14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15;
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均连通两个阀门通道11,第一进出端口13与其中一个阀门通道11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2控制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一进出端口13接通,或第一进出端口13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接通;
第二进出端口14与另一个阀门通道11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2控制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二进出端口14接通,或第二进出端口14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接通。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通过在第一壳体1上设置多个端口,可外接双分子筛,并通过阀体2控制不同的端口连通,以实现双分子筛的交替制氧功能,无需占用制氧机内部大量空间,以实现小体积的制氧机,并且更方便安装。令其中一个阀体2为阀A,其对应分子筛A;另一个阀体2为阀B,其对应分子筛B,则具体原理如下:
第一阶段:通过控制阀A仅连通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一进出端口13,使压缩气流从第一压缩气进口12流向第一进出端口13,并输出至分子筛A中;
第二阶段:待分子筛A内部受压产生氧气和氮气后,通过控制阀A仅连通第一进出端口13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氧气上升从分子筛A顶部输出,氮气下降从第一进出端口13流向第一氮气输出口15,并向外输出;
第三阶段,在阀A进行第二阶段进行的同时,通过控制阀B连通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二进出端口14,使压缩气流从第一压缩气进口12流向第二进出端口14,并输出至分子筛B中;
第四阶段,待分子筛B内部受压产生氧气和氮气后,通过控制阀B连通第二进出端口14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氧气上升从分子筛B顶部输出,氮气下降从第二进出端口14流向第一氮气输出口15,并向外输出。此时,阀A同时执行上述第一阶段。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步骤,实现分别给两个分子筛输入压缩气体,使两个分子筛在不同时间段内产生氧气和氮气,从而使氮气轮流通过第一氮气输出口15向外输出,并且实现氧气不断输出。
优选地,阀体2作为标准件,可采用常规可控制多通道开合的电磁阀,例如基于三孔两位的电磁阀,在阀体2上设置有三个接孔分别对应不同的气体端口,通过阀体2内部阀芯的上下移动,以切换相应的接孔连通。即阀体2的具体结构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结合图5-图7所示,气体进出阀还包括第二壳体5,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5内的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氮气输出通道54;
第二壳体5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接模组55,插接模组55包括多个分别与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且多个第一插接端口551分别与第一压缩气进口12、第一进出端口13、第二进出端口14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15一一对应对接。即压缩气输入通道51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与第一压缩气进口12对接,以使第一压缩气进口12与压缩气输入通道51连通;第一进出通道52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与第一进出端口13对接,以使第一进出端口13与第一进出通道52连通;第二进出通道53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与第二进出端口14对接,以使第二进出端口14与第二进出通道53连通;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与第一氮气输出口15对接,以使第一氮气输出口15与氮气输出通道54连通;
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分别位于第二壳体5的底面上形成有第二插接端口56,以使多个第二插接端口56分别外接对应的气体处理装置。即压缩气输入通道51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压缩气体供给装置对接;第一进出通道52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一台分子筛对接;第二进出通道53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另一台分子筛对接;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氮气处理装置对接。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设置第二壳体5与第一壳体1对接,并在第二壳体5内设置相应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可为水平走向,使气体通道的一端上形成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且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上形成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一方面可通过相应的气体通道在水平方向上延长气流走向,再使气流进入对应的气体处理装置,从而为经过本实施例气体进出阀的气流提供缓冲空间,避免影响分子筛内部氮氧分离效果;另一方面可根据制氧机内部各装置的集成位置,合理布置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的水平走向,以便于本实施例的气体进出阀与其他气体处理装置相连接,以减小制氧机内部装置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制氧机内部装置的集成度,有助于实现制氧机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同时,利用插接模组55的设置,将多个第一插接端口551紧凑布置,只需将插接模组55与第一壳体1上的气体端口对接,即能将第一壳体1上的气体端口和第二壳体5的气体通道进行快速连通,从而便于本实施例气体进出阀的装配。
进一步地,回看图6,第二壳体5和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6。密封件6上形成有与多个第一插接端口551一一对应插装的密封端口61,且第一压缩气进口12、第一进出端口13、第二进出端口14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15分别插装在对应的密封端口61内。
具体地,密封件6上形成有四个密封端口61,分别为端口A、端口B、端口C以及端口D。端口A配合插装在与压缩气输入通道51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内,且第一压缩气进口12配合插装在端口A内;端口B配合插装在与第一进出通道52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内,且第一进出端口13配合插装在端口B内;端口C配合插装在与第二进出通道53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内,且第二进出端口14配合插装在端口C内;端口D配合插装在与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内,且第一氮气输出口15配合插装在端口D内。
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利用密封件6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一压缩气进口12、第一进出端口13、第二进出端口14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1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插接端口551对接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以避免气体泄漏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5包括底板57和连接在底板57上的罩壳58。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均位于罩壳58内,且多个第二插接端口56均位于底板57的底面上。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将底板57和罩壳58可通过螺钉等常规的可拆卸构件进行连接,使第二壳体5能够进行拆装,以便于对罩壳58内的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进行检修和清理。
进一步地,结合图6和图7所示,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分别在罩壳58的底面上形成有敞口,多个第二插接端口56分别与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的敞口一一对应连通。分别在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敞口的外边缘上形成有密封凸起7,并在底板57的顶面上设有与多个密封凸起7一一对应的密封槽571。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为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均设置敞口,以便于底板57上的多个第二插接端口56与对应气体通道的敞口进行连通,从而使多个第二插接端口56与对应的气体通道连通。另外,在底板57和罩壳58连接安装后,利用气体通道敞口上的密封凸起7和对应的密封槽571配合,对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的敞口进行封闭和密封,从而确保压缩气输入通道51、第一进出通道52、第二进出通道53以及氮气输出通道54内的密封性,以避免气体泄漏的情况。优选地,罩壳58内设有氮气储存腔室,使氮气输出通道54靠近对应第二插接端口56的一端与氮气储存腔室连通,且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氮气储存腔室连通,使分子筛产生的氮气先输出至氮气储存腔室内,再通过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输出至氮气处理装置,以便于对分子筛内产生的氮气进行预存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氧机,包括上述的气体进出阀。
如图8所示,制氧机可包括第三壳体8,以及设置在第三壳体内的压缩机81、气体进出阀、分子筛吸附装置82以及氧气存储腔体83。其中,分子筛吸附装置82设置有两个。
具体地,两个分子筛吸附装置82分别为分子筛A和分子筛B,则本实施例气体进气阀与制氧机内部其他气体处理装置的连接方式为:
压缩机81的出气端与压缩气输入通道51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对接,第一进出通道52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分子筛A底部的进气出气口对接,第二进出通道53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与分子筛B底部的进气出气口对接,氮气输出通道54对应的第二插接端口56外接氮气处理装置,分子筛A和分子筛B顶部的氧气出气口分别与氧气存储腔体83对接。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气体进气阀与制氧机内部其他气体处理装置的连接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制氧机具体运行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控制阀A仅连通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一进出端口13,此时压缩气输入通道51和第一进出通道52连通,使压缩机81输出的压缩气体沿此通路输出至分子筛A中;
第二阶段:待分子筛A内部受压产生氧气和氮气后,通过控制阀A仅连通第一进出端口13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此时压缩气输入通道51和第一进出通道52关闭,且第一进出通道52和氮气输出通道54连通,分子筛A内部的氧气上升从顶部输出至氧气存储腔体83,氮气下降并沿此通路输出至氮气储存腔室,以便于向外输出给氮气处理装置;
第三阶段,在阀A进行第二阶段进行的同时,通过控制阀B连通第一压缩气进口12和第二进出端口14,此时压缩气输入通道51和第二进出通道53连通,使压缩机81输出的压缩气体沿此通路输出至分子筛B中;
第四阶段,待分子筛B内部受压产生氧气和氮气后,通过控制阀B连通第二进出端口14和第一氮气输出口15,此时压缩气输入通道51和第二进出通道53关闭,且第二进出通道53和氮气输出通道54连通,分子筛B内部的氧气上升从顶部输出至氧气存储腔体83,氮气下降并沿此通路输出至氮气储存腔室。此时,阀A同时执行上述第一阶段。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步骤,实现分别给两个分子筛吸附装置82输入压缩气体,使两个分子筛吸附装置82在不同时间段内产生氧气和氮气,从而使氮气轮流通过氮气输出通道54向外输出,并且实现氧气不断输出。
由于传统制氧机多为单分子筛进行制氧,若采用双分子筛进行制氧,需要多个气阀来串联起整个管道系统,包括分气控制阀、气动阀、均压阀和单向阀等,以使两个分子筛交错制氧排氮。但是消费者在选择制氧机时,更喜欢体积小的制氧机,不会占用家里太大的空间,如果制氧机内采用多个气阀的话,会大大占用制氧机的内部空间,迫使制氧机的体积变大,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且多个气阀安装起来及其不便,影响装配效率。因此本实施例的制氧机,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气体进出阀连接双分子筛吸附装置82,通过一个气阀实现两个分子筛吸附装置82交错制氧排氮,而无需占用制氧机内部大量空间,以实现小体积的制氧机,并且更方便安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出阀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阀门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阀门通道内的阀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壁为装配侧壁,所述阀门通道在所述装配侧壁上形成有阀体装配口,所述阀体上形成有限位凸起,所述阀门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装配侧壁上设置有压板,以使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限位槽对所述限位凸起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压板之间设有压紧环,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压紧环对应的第二限位槽,以使所述压紧环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阀体装配口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压紧环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阀体上外螺纹位置对应的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阀门通道,且每个所述阀门通道对应一个所述阀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
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均连通两个所述阀门通道,所述第一进出端口与其中一个所述阀门通道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第一进出端口接通,或所述第一进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接通;
所述第二进出端口与另一个所述阀门通道连通,以使对应的阀体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和第二进出端口接通,或所述第二进出端口和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接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出阀还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氮气输出通道;
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插接模组,所述插接模组包括多个分别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插接端口,且多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一一对应对接,以使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出端口与所述第一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出端口与所述第二进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氮气输出口与所述氮气输出通道连通;
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面上形成有第二插接端口,以使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分别外接对应的气体处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插接端口一一对应插装的密封端口,且所述第一压缩气进口、第一进出端口、第二进出端口以及第一氮气输出口分别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密封端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罩壳,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氮气输出通道均位于所述罩壳内,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均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进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分别在所述罩壳的底面上形成有敞口,多个所述第二插接端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气输入通道、第一进出通道、第二进出通道以及氮气输出通道的敞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敞口的外边缘上形成有密封凸起,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对应的密封槽。
10.一种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进出阀。
CN202323218735.5U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Active CN22112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8735.5U CN221121102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218735.5U CN221121102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21102U true CN221121102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63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218735.5U Active CN221121102U (zh) 2023-11-27 2023-11-27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21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4365B2 (en) Airflow channel module for oxygen concentrator
CN202250732U (zh)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CN221121102U (zh) 一种气体进出阀及制氧机
CN207005391U (zh) 一种延时龙头
US20230414895A1 (en) Portable oxygen concentrator
CN210509541U (zh) 一种具有多重压缩效果的隔膜泵
CN114159928B (zh) 集成进出气阀及变压吸附气路系统
EP4223392A1 (en) Integrated air inlet and outlet valve and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air path system
CN216273104U (zh) 一种分子筛集成组件
CN208814659U (zh) 一种电子筛制氧机的布局结构
CN211198602U (zh) 精简的制氧机
CN111765071A (zh)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220386183U (zh) 氧气浓度的调节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6711476A (zh)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控压设备
CN205151767U (zh) 家用增氧装置
CN111658859A (zh) 一种吸奶器
CN105697849A (zh) 电气一体化控制器
CN210687092U (zh) 淋浴装置、水龙头机构及通路切换组件
CN221105538U (zh) 一种气泡水机
CN216431277U (zh) 一种集成进出气阀及变压吸附气路系统
CN217421487U (zh) 一种ro泵
CN219885678U (zh) 一种出气基座组件和制氧机
CN208184909U (zh) 水泵及家用电器
CN221162090U (zh) 流道板、泵主体、热管理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386182U (zh) 氧气浓度的调节装置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