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4184U -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 Google Patents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4184U
CN221114184U CN202322706312.1U CN202322706312U CN221114184U CN 221114184 U CN221114184 U CN 221114184U CN 202322706312 U CN202322706312 U CN 202322706312U CN 221114184 U CN221114184 U CN 221114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necting plate
optical axis
crane
backup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063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骁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Wil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Wil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Wil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Wil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063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4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4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4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支撑板、连接板、第二升降架以及光轴,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支撑板顶部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外部套装有行程丝杆,所述行程丝杆外壁通过螺纹与第二升降架螺纹连接,此动力组件的增加,可以使机器车在拥有速度的同时也可以应对大坡度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好,而且动力车轮只需按所需速度匹配,而大扭矩则由辅轮升降模块来完成,互相兼顾,巡航时可以高速运行,爬坡时可以由辅助轮助推,对机器车电能耗的消耗更小。产品适应性更优,从而解决了目前电动车产品行进速度在一定要求下,则会产生爬坡和越野能力的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轮式机器车普遍采用大功率电机为动力前提,来增加越野和越障的能力,但是鉴于电机扭矩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的现实前提,增加一种搭配方式,来综合配置机器车的速度与动力的均衡,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642830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单车辅助装置,虽然该辅助轮的展开与收拢操作比较方便,具有外形美观、性能可靠、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特点,易于推广使用,但目前电动车产品大多在斜坡或者崎岖路面场景中,不能很好的针对此类环境,因为电机特性,速度越快,扭矩则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扭矩则越大,但是机器车行进速度在一定要求下,则会产生爬坡和越野能力的不足,这是目前市面产品的一个共性,另外该辅助轮不适用于四轮电动车,在路面不平坦时会导致两侧的辅助轮不能够很好的与地面贴合,从而影响辅助轮使用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目前电动车产品大多在斜坡或者崎岖路面场景中,不能很好的针对此类环境,因为电机特性,速度越快,扭矩则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扭矩则越大,但是机器车行进速度在一定要求下,则会产生爬坡和越野能力的不足,这是目前市面产品的一个共性,另外该辅助轮不适用于四轮电动车,在路面不平坦时会导致两侧的辅助轮不能够很好的与地面贴合,从而影响辅助轮使用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支撑板、连接板、第二升降架以及光轴,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支撑板顶部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外部套装有行程丝杆,所述行程丝杆外壁通过螺纹与第二升降架螺纹连接,且行程丝杆底部一端与第一升降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且支撑板底部与光轴顶端连接,所述光轴外部设有第二升降架,所述第二升降架两端底部与直线导轨顶端焊接,且直线导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直线导轨底部两侧安装有驱动轮,且驱动轮分别套装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外部。
优选的,所述光轴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光轴底部套装有第一升降架,且光轴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架,通过三个光轴能够对第二升降架上下滑动进行限位,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升降架上下滑动的平稳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部焊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两端与伸缩杆底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顶部一端与连接板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外部套装有弹簧,所述连接板顶部安装有连接螺栓,通过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对两个驱动轮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从而提高驱动轮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T形状设置,且连接板底部与支撑块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底部与稳定架顶部焊接,从而有利于使稳定架两端能够进行上下高度调节,进而有利于使驱动轮在路面两侧高低不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与地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架设置于支撑板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架与光轴滑动配合与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接触,进而有利于通过第二升降架进行向上移动能够自动关闭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此动力组件的增加,可以使机器车在拥有速度的同时也可以应对大坡度的地形,适应能力更好,而且动力车轮只需按所需速度匹配,而大扭矩则由辅轮升降模块来完成,互相兼顾,巡航时可以高速运行,爬坡时可以由辅助轮助推,对机器车电能耗的消耗更小。产品适应性更优。
(2)、该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当该动力轮运用于四轮电动车时动力轮在路面两侧高低不平整路面进行行驶时,在弹簧的推动下使稳定架两侧能够自适应调节高,使稳定架两端能带动动力轮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有利于动力轮能始终与地面贴合,从而提供动力,进而有利于避免动力轮悬空空转。
从而解决了目前电动车产品大多在斜坡或者崎岖路面场景中,不能很好的针对此类环境,因为电机特性,速度越快,扭矩则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扭矩则越大,但是机器车行进速度在一定要求下,则会产生爬坡和越野能力的不足,这是目前市面产品的一个共性,另外该辅助轮不适用于四轮电动车,在路面不平坦时会导致两侧的辅助轮不能够很好的与地面贴合,从而影响辅助轮使用的稳定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升降架与行程丝杆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簧与稳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支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电机;2、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行程丝杆;5、直线导轨;6、第一升降架7、第二电机;8、第三电机;9、支撑板;10、稳定架;11、弹簧;12、伸缩杆;13、连接板;14、连接螺栓;15、支撑块;16、第二升降架;17、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1、支撑板9、连接板13、第二升降架16以及光轴17,第一电机1安装于支撑板9顶部一侧,第一电机1输出端外部套装有行程丝杆4,行程丝杆4外壁通过螺纹与第二升降架16螺纹连接,且行程丝杆4底部一端与第一升降架6转动连接,支撑板9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2与第二微动开关3,且支撑板9底部与光轴17顶端连接,光轴17外部设有第二升降架16,第二升降架16两端底部与直线导轨5顶端焊接,且直线导轨5设有两个,两个直线导轨5底部两侧安装有驱动轮,且驱动轮分别套装于第二电机7和第三电机8外部,第二升降架16设置于支撑板9下方,第二升降架16与光轴17滑动配合与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接触,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7、第三电机8为动力组成部分,所有电机均为低速大扭矩电机,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为信号中断判断组件,当该动力轮需要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1的转动,从而使第一电机1带动行程丝杆4进行转动,使行程丝杆4能够带动第二升降架16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第二升降架16通过光轴17能够进行向下滑动,光轴17向下滑动的同时能通过直线导轨5带动动力轮向下进行移动,进而使动力轮能够与地面接触,利用第二电机7和第三电机8的大扭矩,将机器车推升上坡或达到越野目,机器车结束爬坡后,第一电机1则反转,带动行程丝杆4进行上升动作,拉起整体组件,使第二升降架16进行抬升,进而使第二升降架16顶部能够与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接触,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工作,然后第一电机1停止转动,恢复初始状态,机器车可以继续行进或动作。
实施例2:
光轴17设有三个,三个光轴17底部套装有第一升降架6,且光轴17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架16,通过三个光轴17能够对第二升降架16上下滑动进行限位,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升降架16上下滑动的平稳性,并且通过光轴17有利于使第一升降架6与支撑板9连接,使第一升降架6与支撑板9始终保持平行。
实施例3:
连接板13呈T形状设置,且连接板13底部与支撑块15顶部转动连接,支撑块15底部与稳定架10顶部焊接,支撑板9顶部焊接有稳定架10,稳定架10两端与伸缩杆12底部一端转动连接,伸缩杆12顶部一端与连接板13两端转动连接,伸缩杆12外部套装有弹簧11,连接板13顶部安装有连接螺栓14,通过弹簧11的作用下能够对两个驱动轮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从而提高驱动轮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在弹簧11的推动下使伸缩杆12能向外伸缩,从而有利于使稳定架10两端能够进行上下高度调节,进而有利于使驱动轮在路面两侧高低不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与地面贴合,避免动力轮悬空空转。
工作原理:当该动力轮需要进行使用时,通过连接螺栓14将连接板13进行安装,通过第一电机1的转动,从而使第一电机1带动行程丝杆4进行转动,使行程丝杆4能够带动第二升降架16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第二升降架16通过光轴17能够进行向下滑动,光轴17向下滑动的同时能通过直线导轨5带动动力轮向下进行移动,进而使动力轮能够与地面接触,利用第二电机7和第三电机8的大扭矩,将机器车推升上坡或达到越野目,机器车结束爬坡后,第一电机1则反转,带动行程丝杆4进行上升动作,拉起整体组件,使第二升降架16进行抬升,进而使第二升降架16顶部能够与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接触,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工作,然后第一电机1停止转动,恢复初始状态,机器车可以继续行进或动作,从而解决了目前电动车产品大多在斜坡或者崎岖路面场景中,不能很好的针对此类环境,因为电机特性,速度越快,扭矩则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扭矩则越大,但是机器车行进速度在一定要求下,则会产生爬坡和越野能力的不足的问题,通过弹簧11的作用下能够对两个驱动轮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减震,从而提高驱动轮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在弹簧11的推动下使伸缩杆12能向外伸缩,从而有利于使稳定架10两端能够进行上下高度调节,进而有利于使驱动轮在路面两侧高低不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与地面贴合,避免动力轮悬空空转。
本实用新型的1、第一电机;2、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行程丝杆;5、直线导轨;6、第一升降架7、第二电机;8、第三电机;9、支撑板;10、稳定架;11、弹簧;12、伸缩杆;13、连接板;14、连接螺栓;15、支撑块;16、第二升降架;17、光轴,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支撑板(9)、连接板(13)、第二升降架(16)以及光轴(17),所述第一电机(1)安装于支撑板(9)顶部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输出端外部套装有行程丝杆(4),所述行程丝杆(4)外壁通过螺纹与第二升降架(16)螺纹连接,且行程丝杆(4)底部一端与第一升降架(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9)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2)与第二微动开关(3),且支撑板(9)底部与光轴(17)顶端连接,所述光轴(17)外部设有第二升降架(16),所述第二升降架(16)两端底部与直线导轨(5)顶端焊接,且直线导轨(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直线导轨(5)底部两侧安装有驱动轮,且驱动轮分别套装于第二电机(7)和第三电机(8)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17)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光轴(17)底部套装有第一升降架(6),且光轴(17)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架(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顶部焊接有稳定架(10),所述稳定架(10)两端与伸缩杆(12)底部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2)顶部一端与连接板(13)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2)外部套装有弹簧(11),所述连接板(13)顶部安装有连接螺栓(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呈T形状设置,且连接板(13)底部与支撑块(15)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块(15)底部与稳定架(10)顶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架(16)设置于支撑板(9)下方,所述第二升降架(16)与光轴(17)滑动配合与第一微动开关(2)和第二微动开关(3)接触。
CN202322706312.1U 2023-09-28 2023-09-28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Active CN221114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06312.1U CN22111418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06312.1U CN22111418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4184U true CN221114184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6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06312.1U Active CN221114184U (zh) 2023-09-28 2023-09-28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4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049B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轮位置转换装置及陆空两用电动汽车
CN107869267B (zh) 叉梳式汽车搬运器
CN208393504U (zh) 一种电机车防侧翻装置
CN101934732A (zh) 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
CN111845984A (zh) 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
CN206664761U (zh) 一种具有升降辅助轮的电动车
CN206243294U (zh) 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底盘
CN221114184U (zh) 机器车辅轮动力组件
CN2863536Y (zh) 全速型电动汽车
CN21207431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车前叉
CN108533028A (zh) 转轮式立体停车库
CN209111883U (zh)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
CN218229006U (zh) 一种自动下检修坑装置
CN215851542U (zh) 一种电力牵引车升降平台
CN21313668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新能源汽车
CN204055314U (zh) 电动公交车的双桥驱动机构
CN114105033A (zh) 一种电动车车身组装用定位升降机构
CN21276590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卡车底盘
CN204055364U (zh) 一种四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218428083U (zh) 一种行驶稳定的履带式汽车底盘支架
CN214524157U (zh) 一种两轮踏板车平衡器
CN109109599A (zh)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前轮可升降的减震底盘及方法
CN204055278U (zh) 一种三桥单胎承载的电动公交车
CN219601609U (zh) 一种基于悬架托举的全矢量线性飞机牵引车
CN218431515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电动摩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