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4065U -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4065U
CN221114065U CN202323096586.XU CN202323096586U CN221114065U CN 221114065 U CN221114065 U CN 221114065U CN 202323096586 U CN202323096586 U CN 202323096586U CN 221114065 U CN221114065 U CN 221114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mounting bracket
axial direction
ro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965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965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4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4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4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连接机构包括连杆、第一衬套及连接组件,连杆用于连接转向节,第一衬套安装于连杆上;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支架、第二衬套及连接件,安装支架通过第一衬套安装于连杆上,连接件通过第二衬套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用于连接副车架或车身;其中,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为两个不同的方向。本申请所提供的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通过设置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与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不同,这样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能够分别承载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有利于提升连接机构的耐久性能。

Description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中,结构件之间的运动传递需要用衬套类的柔性部件起到隔振作用以及运动干涉变形解耦。在一些重型电动汽车或越野电动汽车中,由于这种汽车的自身重量比传统车型大,衬套需要兼顾各个方向的受力与运动变形,工作环境恶劣。然而,现有的汽车悬架中,连接机构的衬套承载的力与运动受限,衬套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机构,用于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杆,用于连接所述转向节;
第一衬套,安装于所述连杆上;
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支架、第二衬套及连接件,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衬套安装于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衬套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用于连接副车架或车身;
其中,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为两个不同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与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不同,这样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能够分别承载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连接机构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时,能够对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进行缓冲,有利于提升连接机构的耐久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衬套设置为橡胶衬套或液压衬套;
及/或,所述第二衬套设置为橡胶衬套或液压衬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沿所述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两个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套的两侧,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衬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衬套安装至所述安装支架上。
可以理解的是,将两个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衬套的两侧,以便于连接机构受力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上形成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其中,所述安装支架贯穿所述第一套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杆及两个第二套筒,所述固定杆穿设于所述第一衬套并与所述第一衬套固定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套筒分居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第二衬套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筒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为分体结构,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套筒焊接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杆与第二套筒设置为分体结构并焊接固定,以便于安装支架安装到连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第二衬套并与所述第二衬套固定设置,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以供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
本申请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悬架。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通过设置第一衬套的轴向方向与第二衬套的轴向方向不同,这样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能够分别承载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连接机构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时,能够对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进行缓冲,有利于提升连接机构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杆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安装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衬套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衬套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连接机构;10、连杆;11、第一套筒;12、转向节安装部;13、主杆;20、第一衬套;30、连接组件;31、第二衬套;32、安装支架;321、固定杆;322、第二套筒;33、连接件;33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机构100,包括连杆10、第一衬套20及连接组件30,连杆10用于连接转向节,第一衬套20安装于连杆10上;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衬套31、安装支架32及连接件33,安装支架32通过第一衬套20安装于连杆10上,连接件33通过第二衬套31安装于安装支架32上,用于连接副车架或车身。其中,第二衬套31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为两个不同的方向,这样第一衬套20和第二衬套31能够分别承载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连接机构100连接在转向节和副车架之间时或连接在转向节和车身之间时,能够对不同方向的力与运动进行缓冲,实现了衬套不同方向的性能参数解耦,有利于提升连接机构100的耐久性能。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杆10呈杆状,是汽车悬架传递运动和力的导向元件。连杆10包括第一套筒11、转向节安装部12及主杆13,连杆1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套筒11,连杆10的另一端形成有转向节安装部12,也就是说,第一套筒11和转向节安装部12分居于主杆13的两端。第一衬套20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一套筒11内,连杆10通过转向节安装部12安装至转向节上。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衬套20设置为橡胶衬套。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衬套20也可以设置为液压衬套。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衬套31、安装支架32及连接件33,连杆10通过连接组件30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第二衬套31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且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与主杆13的轴向方向垂直,以便于第一衬套20及第二衬套31受力。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衬套31设置为橡胶衬套。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衬套31也可以设置为液压衬套。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2呈对称结构,安装支架32包括固定杆321及两个第二套筒322,固定杆321穿设于第一衬套20并与第一衬套20固定设置,两个第二套筒322分居于固定杆321的两端,第二衬套31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套筒322内。其中,安装支架32贯穿第一套筒11设置,固定杆321硫化在第一衬套20中心轴的位置,使得安装支架32通过第一衬套20安装至连杆10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21与两个第二套筒322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为分体结构,且固定杆321与第二套筒322焊接连接,以便于固定杆321穿过第一套筒11,使得安装支架32能够安装在连杆10上。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3呈杆状,连接件33的数量为两个,沿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两个连接件33设置于第一衬套20的两侧,对应设置第二衬套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33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衬套31安装至安装支架32上。两个连接件33在第一衬套20的两侧对称设置,以便于连接机构100受力平衡。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33穿设第二衬套31并与第二衬套31固定设置,连接件33在第二衬套31的中心轴位置与第二衬套31硫化一体,使得连接件33固定在第二衬套31上。其中,连接件3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331,以供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上述所述的连接机构100,连接机构100用于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衬套20及第二衬套31的软硬程度或尺寸等,使得连接机构100适用于不同的性能要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悬架,应用有上述汽车悬架的汽车,整车的耐久性能提升。汽车包括重型电动车、纯电越野车等,由于重型电动车和纯电越野车的自身重量大,衬套的工作环境恶劣,而本申请提供的连接机构100将衬套承受的力与运动作了解耦,便于满足重型电动车和纯电越野车性能指标,整车耐久性得到了提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机构,用于将转向节连接至副车架或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杆(10),用于连接所述转向节;
第一衬套(20),安装于所述连杆(10)上;
连接组件(30),包括安装支架(32)、第二衬套(31)及连接件(33),所述安装支架(32)通过所述第一衬套(20)安装于所述连杆(10)上,所述连接件(33)通过所述第二衬套(31)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32)上,用于连接副车架或车身;
其中,所述第二衬套(31)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为两个不同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二衬套(31)的轴向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20)设置为橡胶衬套或液压衬套;
及/或,所述第二衬套(31)设置为橡胶衬套或液压衬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的数量为两个,沿所述第一衬套(20)的轴向方向,两个所述连接件(33)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套(20)的两侧,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衬套(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33)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衬套(31)安装至所述安装支架(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上形成有第一套筒(11),所述第一衬套(20)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11)内,其中,所述安装支架(32)贯穿所述第一套筒(1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2)包括固定杆(321)及两个第二套筒(322),所述固定杆(321)穿设于所述第一衬套(20)并与所述第一衬套(20)固定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套筒(322)分居于所述固定杆(321)的两端,所述第二衬套(31)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3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21)与两个所述第二套筒(322)的至少其中一者设置为分体结构,且所述固定杆(321)与所述第二套筒(322)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3)穿设所述第二衬套(31)并与所述第二衬套(31)固定设置,其中,所述连接件(3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连接孔(331),以供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9.一种汽车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100)。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悬架。
CN202323096586.XU 2023-11-15 2023-11-15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Active CN221114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96586.XU CN221114065U (zh) 2023-11-15 2023-11-15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96586.XU CN221114065U (zh) 2023-11-15 2023-11-15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4065U true CN221114065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7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96586.XU Active CN221114065U (zh) 2023-11-15 2023-11-15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4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03522C (en) Shackle assembly
AU2004236571B2 (en) Multi-link rear suspension system
CA2389140C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JP2009535251A (ja) 自動車用スタビライザーバー
US20040046348A1 (en) Front-wheel suspension system using a steering gear frame
US4790560A (en)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for use on motor vehicles
CN221114065U (zh) 连接机构、汽车悬架及汽车
CN202764648U (zh) U形稳定推力杆空气悬架
CN215850608U (zh) 汽车悬架、拖拽臂及衬套组件
JP2015123953A (ja) 車軸のラジアスロッド取付構造
JPH1016525A (ja) 車両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US4519628A (en) Vehicle suspensions
CN219263053U (zh) 一种后悬架扭力梁叉棒衬套
CN219650958U (zh)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4492430U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9256979U (zh)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14620149B (zh) 驾驶室后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2499773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9277167U (zh) 一种用于电车的摆臂
CN215826423U (zh) 摆臂、前悬置总成及汽车
CN212604329U (zh) 前下摆臂总成、麦弗逊式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7863689U (zh) 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1844067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后支架及汽车
CN218257603U (zh)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CN216101398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