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0958U -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0958U
CN219650958U CN202320531152.9U CN202320531152U CN219650958U CN 219650958 U CN219650958 U CN 219650958U CN 202320531152 U CN202320531152 U CN 202320531152U CN 219650958 U CN219650958 U CN 219650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nnecting piece
suspension structure
piece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11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
倪鑫磊
戈剑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11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0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0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0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所述悬架结构包括弹性摆臂和转向节;所述弹性摆臂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结构采用弹性摆臂,弹性摆臂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既能提供悬架的竖直刚度,又能实现悬架力和力扭的传递及运动导向。相较于传统的悬架结构,取消了螺旋弹簧及摆臂衬套等零部件的设计,从而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悬架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减轻悬架结构的重量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架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悬架结构是车辆的车架与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力,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从而保证车辆能平稳的行驶,提高驾驶者的操控性及乘客的舒适性。
现有的悬架结构通常由螺旋弹簧、减振器总成,下摆臂总成和转向节等组成,其中螺旋弹簧为悬架的弹性元件,提供悬架的竖直刚度,摆臂为导向元件,实现悬架力和力扭的传递及悬架运动导向。即悬架的刚度和导向分别由螺旋弹簧和摆臂实现,导致零部件数量较多,且通常情况下摆臂还附带有橡胶衬套,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悬架结构的整体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悬架结构零部件数量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结构,包括弹性摆臂和转向节;
所述弹性摆臂包括弹性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梯形结构,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尺寸小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以及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的第一表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弹性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树脂基复合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弹性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转向节通过球形铰链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减振器总成,所述减振器总成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悬架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架结构及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结构采用弹性摆臂,弹性摆臂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既能提供悬架的竖直刚度,又能实现悬架力和力扭的传递及运动导向。相较于传统的悬架结构,取消了螺旋弹簧及摆臂衬套等零部件的设计,从而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悬架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减轻悬架结构的重量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悬架结构具备相同或相似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悬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悬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摆臂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弹性摆臂,11-弹性件,101-第一表面,12-第一连接件,13-第二连接件,14-紧固件,2-转向节,3-减振器总成,4-球形铰链,41-铰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种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种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下面通过列举具体的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悬架结构,包括弹性摆臂1和转向节2;所述弹性摆臂1包括弹性件11、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转向节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用于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悬架结构包括弹性摆臂1和转向节2,弹性摆臂1与转向节2连接,转向节2用于与车辆的车轮连接,带动车轮运动及转向。摆臂用于导向和支撑,维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弹性摆臂1包括弹性件11、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弹性件11使弹性摆臂1具有弹性特性,能够发生变形、弯曲等,可以允许悬架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跳动,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辆的冲击力,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车辆能平稳的行驶。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弹性件11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连接件12与转向节2连接,转向节可以传递并承受车辆的载荷,支承并带动车轮绕主销转动而实现车辆转向,在车辆行驶的状态下,转向节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第二连接件13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车身、副车架是针对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而言的,承载式车身的整个车身为一体,没有刚性车架,其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等部位的结构刚性以及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总成部件在车身上的装配要求,可以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承载式车身的固有振动频率较低,车身噪音较小,安全性较高,但车身的抗变形能力低,制造成本高,通常多应用于轿车车型上。非承载式车身具有刚性车架,刚性车架包括主车架和副车架,主车架实质上就是车身,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主车架悬置于副车架上,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副车架的振动通过弹性元件传递到主车架,从而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非承载式车身的抗颠簸性能较好、抗变形能力也较好,但车辆质心高,高速行驶的稳定性较差,通常多应用于SUV、越野车等车型上。本实施例的悬架结构对于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均可适用,当应用于承载式车身时,第二连接件13直接与车身连接,当应用于非承载式车身时,第二连接件13与副车架连接。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均为刚性结构,能为摆臂提供一定的刚性支撑,在转弯及制动等情况下,悬架承受的侧向力及纵向力需要通过摆臂来传递,因此需要摆臂具备足够的刚性来进行力或力扭的传递,避免摆臂出现过度变形或弯曲的情况,同时能保证摆臂与转向节2和车身或车架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结构采用弹性摆臂,弹性摆臂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既能提供悬架的竖直刚度,又能实现悬架力和力扭的传递及运动导向。相较于传统的悬架结构,取消了螺旋弹簧及摆臂衬套等零部件的设计,从而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悬架的整体结构,有助于减轻悬架结构的重量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弹性件11为梯形结构,所述弹性件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端部尺寸小于所述弹性件1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端部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件11为梯形结构,由于第一连接件12与转向节2连接部位的尺寸较小,第二连接件13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部位的尺寸较大,因而相应的,设置弹性件11靠近第一连接件12的端部尺寸小于弹性件11靠近第二连接件13的端部尺寸,以节省摆臂的加工材料,减轻悬臂结构的整体重量,降低成本。
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以及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弹性件1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方向即图3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之间的间距指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即,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沿第一方向的距离,该距离大于第一连接件12沿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同时也大于第二连接件13沿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由于弹性件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之间,相当于弹性件11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连接件12沿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以及大于第二连接件13沿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从而可以允许弹性件11充分发挥其弹性特性,进行变形、弯曲等,有效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辆的冲击力,提供悬架结构的竖直刚度,减轻车辆振动,保证车辆能平稳的行驶。
可选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的第一表面10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1的方向,所述弹性件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弹性件11的第一表面101上,沿垂直于第一表面101的方向,即如图3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弹性件11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的厚度。结合前述实施例,由于弹性件11沿第一方向的尺寸较长,因而设置弹性件11沿图示B方向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件12的厚度,同时大于第二连接件13的厚度,以避免弹性件11出现过度弯曲无法复原的现象,或在多次弯曲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现象,从而保证摆臂的使用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11为树脂基复合板。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为树脂基复合板,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的纤维增强材料,通常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增强体,基体能够将载荷传递给纤维,从而能够发挥纤维抗张性能优异的特点,还能使载荷均匀分布,起到保护纤维免遭外界损伤的作用,材料的比重较小,力学及化学性能较高,应用于悬架结构中的摆臂,既能使摆臂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又能延长摆臂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悬架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均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14,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分别与所述弹性件1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均为连接板,可以选用硬度及刚度性能较好的合金板等,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穿设螺栓或螺钉等紧固件14,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分别与弹性件11固定连接。通过紧固件14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件12和弹性件11以及第二连接件13和弹性件11均为可拆卸连接,若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和弹性件11三者之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损坏,则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进行维护或更换,从而极大的便利了悬架结构的检修与维护。
进一步的,由于第一连接件12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件13的尺寸,相应的,可以设置第一连接件12上的通孔数量小于第二连接件13上的通孔数量,在满足第一连接件12与转向节2的稳固连接,第二连接件13与车身或副车架的稳固连接的基础上,使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更能节省加工成本。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连接件12上开设两个通孔,第二连接件13上开设三个通孔,当然,通孔的具体数量依据实际需要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3,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转向节2通过球形铰链4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12与转向节2通过球形铰链4铰接,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12上设置有与球形铰链4进行铰接的铰接部41,铰接部41与球形铰链4铰接完成后,转向节2可以相对摆臂全方位转动,转向节2与车辆的车轮连接,从而使得车辆的行驶更为灵活。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3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实现第二连接件13与车身或副车架的固定。通常该部位的螺栓需要选择长度较长的螺栓,以加强固定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1和图2,悬架结构还包括减振器总成3,所述减振器总成3与所述转向节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悬架结构还包括减振器总成3,减振器总成3的一端与转向节2远离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减振器总成3的另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减振器总成3包括活塞缸和活塞杆,活塞杆同轴插设于活塞缸内,能相对活塞缸伸缩或伸出,当悬架发生竖向跳动时,摆臂的弹性件11产生弯曲变形,减振器总成的活塞杆和活塞缸产生相对运动,过程中可以对车辆起到减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悬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可以为汽车、客车、货车等任意车型,车辆应用有上述的悬架结构,由于悬架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成本较低,从而使得车辆的内部结构更为简单,生产制造成本更低。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摆臂(1)和转向节(2);
所述弹性摆臂(1)包括弹性件(11)、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转向节(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用于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为梯形结构,所述弹性件(1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端部尺寸小于所述弹性件(1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端部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以及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本体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件(11)的第一表面;
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弹性件(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为树脂基复合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均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14),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1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3)分别与所述弹性件(1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与所述转向节(2)通过球形铰链(4)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所述车身或所述副车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器总成(3),所述减振器总成(3)与所述转向节(2)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结构。
CN202320531152.9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650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1152.9U CN2196509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1152.9U CN2196509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0958U true CN219650958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1152.9U Active CN219650958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0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06871C (en) Shackle assembly
CN100418798C (zh) 汽车的后轮悬架装置
CN210101233U (zh) 一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219650958U (zh) 一种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0760131U (zh) 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KR20010057514A (ko) 차량용 토션 빔 타입 현가장치의 토션 빔 마운팅 구조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CN108382459B (zh)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CN201914037U (zh) 汽车前控制臂总成
JP2015123953A (ja) 車軸のラジアスロッド取付構造
CN210283807U (zh) 后纵臂总成结构及汽车底盘后悬架
CN218197806U (zh) 一种商用车随动轴复合空气悬架
CN200984953Y (zh) 半独立悬架
CN20983328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麦弗逊悬架系统
CN112455174A (zh) 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5398051U (zh) 摆臂组件、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3921218U (zh) 一种液压成形悬架结构
CN214928773U (zh) 一种挂车独立悬架系统
CN218257603U (zh)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CN216101398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
CN219361247U (zh) 一种滑板车的后轮减震结构
CN217598260U (zh) 一种汽车抗震型摆臂
CN215621240U (zh) 矿用无轨胶轮人员输送车后悬挂系统
CN219263053U (zh) 一种后悬架扭力梁叉棒衬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