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2486U - 一种抗震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2486U
CN221102486U CN202322937861.XU CN202322937861U CN221102486U CN 221102486 U CN221102486 U CN 221102486U CN 202322937861 U CN202322937861 U CN 202322937861U CN 221102486 U CN221102486 U CN 221102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nd plate
protective shell
mounting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378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勇
张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an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an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an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any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2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2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连接器,包括护壳主体和端子,护壳主体包括安装端板和容置连接部,端子一端置于容置连接部内,另一端延伸出安装端板;设定垂直于安装端板并由容置连接部指向安装端板的方向为安装方向,端子沿安装方向依次设置电连部、约束部,缓冲部和焊连部;约束部侧端面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缓冲部弯曲设置且至少具备一个弯折弧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端子上设置侧部端面凹凸起伏的约束部,使得端子与护壳主体在工装过程中契合连接,保持端子稳定固定;通过在端子上设置具有弯曲弧段的缓冲部,在端子受到震动或冲击时进行缓震,减少连接器端子导通电阻的变化量,保持信号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三合一高压电控总成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由电控器、充电器DC/DC转换器三个模块组成。三合一装置在紧凑的尺寸空间内集成了电机减速器等可高速运动装置,因而对连接器的抗震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高速电机的运转对连接器有高频率机械振动场耦合的影响,减速器的启停运转对连接器有冲击影响,对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有影响,有可能在使用中有通讯瞬断等,从而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震动或冲击环境下,端子抗震能力差,连接不稳容易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连接器,包括:
护壳主体,包括安装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板一侧的容置连接部;
端子,所述端子贯穿安装在所述护壳主体中,且所述端子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连接部内,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端板;
设定垂直于所述安装端板并由所述容置连接部指向所述安装端板的方向为安装方向,所述端子包括沿所述安装方向分布的电连部、至少两个约束部,至少一个缓冲部以及焊连部;
所述约束部侧端面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实现所述端子嵌装固定,所述缓冲部弯曲设置且至少具备一个弯折弧度,实现所述端子抗冲击缓冲。
优选的,所述约束部包括第一约束部和第二约束部,所述第一约束部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约束部设置为层叠塔锥状,且在相邻塔锥衔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设置为C形弧段,所述C形弧段的弧面半径与所述安装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容置连接部内部设置有一对封装端面,两个所述封装端面之间留有间隔以局部封装固定所述端子,在两侧所述封装端面尚开设有供所述端子穿过的端子窗口。
优选的,所述焊连部与印制板连接,所述印制板相对于所述安装端板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护壳主体和插装在护壳主体内的端子,通过在端子上设置约束部,约束部侧部端面凹凸起伏,在端子与护壳主体工装连接时,将端子与护壳主体内部材料契合连接,对端子进行固定;通过在端子上设置缓冲部,缓冲部具备至少具备一个弯曲弧段,能够在端子受到震动或冲击时进行缓震,减少连接器端子导通电阻的变化量,保持信号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端子设置为弯曲状,增大端子相对于印制板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惯性矩,增强端子整体的刚性,增强端子在震动和冲击环境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3)本实用新型中端子有多个成簇,实现多芯连接器,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持汽车CAN通讯功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震连接器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震连接器的组装整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的三维立体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封装在护壳主体的端面一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震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壳主体;2、端子;3、密封圈;4、印制板;5、衬套;
11、安装端板;12、容置连接部;
21、电连部;22、约束部;23、缓冲部;24、焊连部;
121、封装端面;122、端子窗口;221、第一约束部;222、第二约束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抗震连接器,包括护壳主体1和贯穿安装在护壳主体1内的端子2。端子2设置有多行多列,形成端子簇(多P I N端子)。
护壳主体1包括安装端板11和容置连接部12;为了描述方便,设定垂直于安装端板11并由容置连接部12指向安装端板11的方向为安装方向,沿安装方向,端子2包括依次设置的电连部21、至少两个约束部22,至少一个缓冲部23和焊连部24。
其中,约束部22侧端面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缓冲部23弯曲设置且至少具备一个弯折弧度,实现端子2抗冲击缓冲。
具体地,参照附图3和附图6中给出的端子2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约束部22分为第一约束部221和第二约束部222;其中,第一约束部221设置为多边形结构,临近缓冲部;如图中所示,第一约束部221截面四边形,整体呈矩形,参照附图所示,第二约束部222设置为层叠塔锥状,临近电连部21,且相邻塔锥衔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第一约束部221还可设置成球状、五角星状、六面体等;第二约束部222还可设置成葫芦状、珠串状等。
在容置连接部12内部设置有两个封装端面121,封装端面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容纳并固定端子的腔室,在两个封装端面121上分别设置有供端子穿出的端子窗口122。参照附图5中剖面示意图,第一约束部221和第二约束部222,均置于两个封装端面121之间,第一约束部221和第二约束部222的宽度均大于临近的端子窗口122的宽度。
封装端面121可以是两个封装板的侧面,也可以是封装块/实体的两个侧面,封装板或封装块与安装端板11通过注塑工艺获得,一体成型。通过在端子上设置多边形结构的第一约束部221和凹凸起伏的第二约束部222,在端子通过工装压入护壳主体1后,能够与封装端面121之间的注塑材料牢牢切合,限制端子2在安装方向上的自由度,固定端子。
缓冲部23设置为弯曲弧段,弯曲弧段的设置,能够增大端子相对于印制板4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惯性矩,增强端子整体的刚性,提高端子在震动和冲击环境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参照附图4中所示,缓冲部23设置为一段C形弧段,C形弧段的弧面半径与安装方向垂直。
端子2材质为铜,能够导电,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缓冲部23的C形弧段设置相当于弹簧的作用,在极端振动或冲击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形,吸收周边空间方向内的振动动能,从而减缓对端子的影响,减少连接器在导通电阻上的变化量,使信号保持稳定。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在震动冲击环境下,依旧保持汽车CAN通讯功能稳定。
电连部21伸出封装端面,进行电连接;焊连部24的端部超出安装端板11的端面并插装在印制板4上与印制板4焊接连接,印制板4相对于安装端板11平行设置。
端子连接器与印制板4螺栓连接,参照附图2及附图4,在安装端板11的四个拐角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衬套5,衬套5支撑螺栓高扭力紧固安装,以将护壳主体1固定在印制板4上。
在安装端板11靠近容置连接部12一侧上设置有密封圈3,密封圈3使得端子连接器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端子上设置约束部和缓冲部,提高连接器在焊接印制板上抵抗震动和冲击的能力,保持端子信号传输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5)

1.一种抗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壳主体,包括安装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端板一侧的容置连接部;
端子,所述端子贯穿安装在所述护壳主体中,且所述端子的一端置于所述容置连接部内,所述端子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端板;
设定垂直于所述安装端板并由所述容置连接部指向所述安装端板的方向为安装方向,所述端子包括沿所述安装方向分布的电连部、至少两个约束部,至少一个缓冲部以及焊连部;
所述约束部侧端面的轮廓形状凹凸起伏,实现所述端子嵌装固定,所述缓冲部弯曲设置且至少具备一个弯折弧度,实现所述端子抗冲击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部包括第一约束部和第二约束部,所述第一约束部设置为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二约束部设置为层叠塔锥状,且在相邻塔锥衔接处设置有圆弧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设置为C形弧段,所述C形弧段的弧面半径与所述安装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连接部内部设置有一对封装端面,两个所述封装端面之间留有间隔以局部封装固定所述端子,在两侧所述封装端面尚开设有供所述端子穿过的端子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焊连部与印制板连接,所述印制板相对于所述安装端板平行设置。
CN202322937861.XU 2023-10-31 一种抗震连接器 Active CN221102486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2486U true CN221102486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8383A1 (en) Inverter terminal block provided to motor case
WO2023273030A1 (zh) 浮动连接导体、浮动电连接器及车载电子装置
CN221102486U (zh) 一种抗震连接器
WO2022252376A1 (zh) 电连接器及车载电子装置
JP2015133866A (ja) 接続構造
CN214798066U (zh) 一种连接器卡接结构
CN209447976U (zh) 一种电池采样装置及电池包
CN112670763A (zh)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CN2194771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电连接结构
JP5877463B2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
JP3113971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CN217259897U (zh) 电连接组件及电驱动总成
CN117080782B (zh) 一种耐振动的插座端子和插头端子
CN217037761U (zh) 一种符合自动化装配的风扇结构
CN220209200U (zh) 一种具有模块化连接结构的电池
CN214254896U (zh)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CN218039897U (zh) 接线座总成、动力驱动设备及车辆
CN217134730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三合一电驱系统高压连接器
CN214589635U (zh) 一种高压线束快速连接设备
CN221126455U (zh) 一种车载压缩机的接线端子安装结构及车载压缩机
CN219843170U (zh) 一种弹性连接件
CN216698805U (zh) 充电器
CN214313737U (zh) 电连接器
CN219738880U (zh) 一种光伏关断器结构
CN214850310U (zh) 线束固定组件、电连接装置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