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896U -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896U
CN214254896U CN202022819585.3U CN202022819585U CN214254896U CN 214254896 U CN214254896 U CN 214254896U CN 202022819585 U CN202022819585 U CN 202022819585U CN 214254896 U CN214254896 U CN 214254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able
current
carrying
terminal
adap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19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ngni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ngni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ngni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ngni New Energy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19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包括多个可浮动端子、定位插销、载流插片和装配壳体,所述可浮动端子与定位插销间隙配合堆叠成端子组合件;所述装配壳体内预留有自适应空间,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进行定位和卡合形成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后,再与载流插片弹性接触形成大功率载流接触对。本实用新型可承载大电流,且当载流插片斜插入时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防止端子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充电接触端子模块,具体涉及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器正在向大功率充电方向发展,充电电流将由现在最大250A向400A~600A迈进,需要载流能力更大的功率模块。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是汽车线束的动力传输神经,连接器端子是其中关键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发展,大功率充电是解决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大功率充电带来的发热问题和产品之间存在的尺寸公差问题,经常存在带点插拔烧蚀和簧片断针现象。现有接触对由于公端与母端之间处于相对固定连接,当存在偏离中心配合时,公端与母端之间的簧容易被压溃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浮动连接、容错性好、可承载大电流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可浮动端子、定位插销、载流插片和装配壳体,所述可浮动端子与定位插销间隙配合堆叠成端子组合件;所述装配壳体内预留有自适应空间,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进行定位和卡合形成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后,再与载流插片弹性接触形成大功率载流接触对。
所述可浮动端子包括位于上下两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以及位于中间部分的载流基体,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通过Y型接触弹臂与载流插片弹性接触;所述载流基体的中间位置开设定位孔,定位插销穿过定位孔。
所述可浮动端子的数量根据载流需求确定,可浮动端子的形状为双Y叉型,由薄壁高弹性铜合金冲压成型,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较低的插拔力。
所述定位插销为圆棒状,可浮动端子套设在定位插销中间,且以定位插销为轴向四周偏转,形成自适应机构;所述定位插销两端通过压铆固定。
所述定位插销的材料与可浮动端子材料相同,或者采用电位相近的铜合金,防止产生电化学腐蚀。
所述载流插片的数量为两片,载流插片分别插入可浮动端子上、下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再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与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连接,可以减少连接电阻,降低放热量,提升载流能力。
所述载流插片由高导电率的铜合金加工而成,厚度和宽度根据所需载流要求确定,较为灵活。
所述装配壳体内设置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端子组合件通过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与装配壳体进行定位和卡合,实现端子组合件在装配壳体内的定位装配。
所述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装配后预留有间隙空间,便于端子组合件偏转。
当载流插片斜插入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时,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内的每一片可浮动端子浮动以适应载流插片的倾斜角度,保证端子组合件与载流插片的可靠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浮动连接的方式,容错性好,可消除由误插入角大小不一引起的端子变形、接触不充分等影响载流能力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承载大于400A的直流电流,且温升不大于50K。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浮动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端子组合件安装于装配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端子组合件两端插设载流插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可浮动端子1、定位插销2、载流插片3和装配壳体4。可浮动端子1与定位插销2间隙配合堆叠成端子组合件,本实施例中,可浮动端子1的形状为双Y叉型,由薄壁高弹性铜合金冲压成型,可根据载流需求,自由搭配所需数量的可浮动端子1。采用双Y叉型的可浮动端子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较低的插拔力,32片可浮动端子可以承载大于400A的直流电流,温升不大于50K,其他载流可适当增减可浮动端子的数量。
如图3所示,可浮动端子1包括位于上下两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11以及位于中间部分的载流基体12。载流基体12的中间位置开设定位孔13,定位插销2穿过定位孔13,并且,定位插销2的直径小于定位孔13直径,使得可浮动端子1能够在定位插销2上活动。
如图2所示,定位插销2的材料与可浮动端子1材料相同,或者采用与薄壁高弹性铜合金电位相近的铜合金或其他不会形成明显电化学腐蚀的材质,机加工成型成圆棒状,多个可浮动端子1套设在定位插销2中间,定位插销2与可浮动端子1间隙配合成浮动件,定位插销2两端压铆固定或其他方式固定,使可浮动端子1固定在圆棒中间,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自由偏转,形成自适应机构。
如图4和图5所示,装配壳体4内预留有自适应空间,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4进行定位和卡合形成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后,再与载流插片3弹性接触形成大功率载流接触对。装配壳体4一般是由注塑而成的塑料件,其内部设有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端子组合件通过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与装配壳体4进行定位和卡合,实现端子组合件在装配壳体4内定位装配。此外,端子组件装配后壳体与端子组件之间预留有0.5mm左右的间隙空间,当端子组合件需要偏置时可以适当的偏转以保持可靠的接触。装配壳体4侧面设置有定位卡扣41,当端子组合件安装在装配壳体4内后,定位插销2的两端卡入定位卡扣41。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通过Y型接触弹臂11与载流插片3弹性接触。载流插片3的数量为两片,一个载流插片从上方插入可浮动端子1上半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另一个载流插片从下方插入可浮动端子1下半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载流插片3插设完成之后再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与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连接,减少连接电阻,降低放热量,提升载流能力。本实施例中,载流插片3由高导电率的铜合金加工而成,其厚度和宽度可根据所需载流要求进行定义设计,当载流要求大于400A时,其厚度一般需大于3.5mm。
当载流插片3斜插入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时,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内的每一片双Y叉型端子可以浮动以适应载流插片3的斜插入角度,保证端子组合件与载流插片3的可靠连接。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规接触对会存在振动和冲击使端子组合件和载流插片3偏转产生内应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消除或减缓类似应力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Claims (10)

1.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浮动端子(1)、定位插销(2)、载流插片(3)和装配壳体(4),所述可浮动端子(1)与定位插销(2)间隙配合堆叠成端子组合件;所述装配壳体(4)内预留有自适应空间,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4)进行定位和卡合形成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后,再与载流插片(3)弹性接触形成大功率载流接触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浮动端子(1)包括位于上下两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11)以及位于中间部分的载流基体(12),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通过Y型接触弹臂(11)与载流插片(3)弹性接触;所述载流基体(12)的中间位置开设定位孔(13),定位插销(2)穿过定位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浮动端子(1)的数量根据载流需求确定,可浮动端子(1)的形状为双Y叉型,由薄壁高弹性铜合金冲压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销(2)为圆棒状,可浮动端子(1)套设在定位插销(2)中间,且以定位插销(2)为轴向四周偏转,形成自适应机构;所述定位插销(2)两端通过压铆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插销(2)的材料与可浮动端子(1)材料相同,或者采用电位相近的铜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插片(3)的数量为两片,载流插片(3)分别插入可浮动端子(1)上、下部分的Y型接触弹臂(11),再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与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插片(3)由高导电率的铜合金加工而成,厚度和宽度根据所需载流要求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壳体(4)内设置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端子组合件通过止位结构和弹性固定结构与装配壳体(4)进行定位和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合件与装配壳体(4)装配后预留有间隙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其特征在于:当载流插片(3)斜插入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时,可浮动自适应功率模块内的每一片可浮动端子(1)浮动以适应载流插片(3)的倾斜角度。
CN202022819585.3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Active CN214254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9585.3U CN21425489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19585.3U CN21425489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896U true CN214254896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5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19585.3U Active CN21425489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41473Y (zh) 便于模塑成型的零件及具有该零件的电连接器
EP3582291B1 (en) Battery module
KR100530347B1 (ko) 리튬 이차 전지 모듈
CN112670763A (zh)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CN214254896U (zh) 一种可浮动自适应大功率接触端子模块
CN211629359U (zh) 用于pcb板的浮动式插座
CN203826624U (zh) 一种具有正向力保持结构的汽车插接器插座端子
CN211017428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动、大电流高压接插铜排
CN211350796U (zh) 电池连接装置及电池
CN218385836U (zh) 一种新型大电流端子
CN219040800U (zh) 桥型触头
CN213959182U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片型簧片
CN106384901B (zh) 汽车用激光焊接端子
CN214625574U (zh) 浮动连接器组件
CN215497176U (zh) 电连接端子和电连接组件
CN216597894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15527980U (zh) 一种具备二道安全锁功能的排针连接器
CN218632536U (zh) 一种通信电源系统弹片复合型插接件
CN216958578U (zh) 一种用于eps的电流转接端子
CN217562941U (zh) 车用高压连接器互锁端子及其互锁组件
CN215496976U (zh) 接线面板、接线面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8415084U (zh) 一种高功率端子
CN216450831U (zh) 可横向浮动的母座连接器
CN218975834U (zh) 一种冠簧
CN221102486U (zh) 一种抗震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