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2324U -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02324U
CN221102324U CN202322664079.5U CN202322664079U CN221102324U CN 221102324 U CN221102324 U CN 221102324U CN 202322664079 U CN202322664079 U CN 202322664079U CN 221102324 U CN221102324 U CN 221102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pole
negative pole
cover plate
posi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40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升
艾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mzon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mzon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mzon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mzon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02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02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绝缘支架,设置在盖板本体的底部;正极柱与负极柱,分别安装在盖板本体的左、右端;正极柱电极引片与负极柱电极引片;在盖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泄压防爆孔,在该泄压防爆孔上设置有泄压防爆机构;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左端开设有正极柱配合孔,且在该正极柱配合孔上铆压设置有正极柱配合翻边,而在正极柱与正极柱配合翻边之间注塑有正极柱上塑胶;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左端开设有正极柱配合孔,且在该正极柱配合孔上铆压设置有正极柱配合翻边,而在正极柱与正极柱配合翻边之间注塑有正极柱上塑胶。优点:提升安全性;简化结构,有效提高结构牢靠度,延长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与其他商业化的可充放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安全可靠等优点。如业界所知,锂电池由壳体、设在壳体内的锂电池芯(由隔膜绝缘分隔的复数枚正、负极片构成)和盖板构成。锂电池盖板是锂电池的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公开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列举的有中国专利CN203721782U(动力锂电池盖板)、CN203871392U(一体化高铆接式锂电池盖板)。典型的如CN104466043A(一种极柱式锂电池盖板及使用该盖板的极柱式锂电池),该极柱型锂电池盖板包括基板和穿装在基板上的电极柱,还包括环设于电极柱上的注塑密封件。虽然该发明的注塑密封件对基板和电极柱的加工精度没有过高要求,有利于降低加工制造的成本;并且密封结构简单,在操作时,只需将电极柱穿装在基板的穿装孔中后用注塑机注塑形成注塑密封件即可,方便实用,有利于推广应用。但是该公开文献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在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出现环境颠簸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变形移位甚至出现弯折偏移的现象,电极柱与盖板(即为基板)之间导致结合不稳固,显然这会大大影响锂电池盖板结构的安装牢固性以及锂电池整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其次,其现有的锂电池盖板大多存在着整体结构复杂、部件较多的缺点,同时防护结果较差,当锂电池壳体内的压力超过预先设定值出现爆裂情况后,铝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气体无法排出容易损坏盖板以及造成电气短路的情况,导致安全性较低,并且不利于后续的保养维修。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锂电池的盖板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有利于在该本体的中部设置泄压防爆孔并设置防爆结构来有效提升安全性,有助于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并利用翻边结构与一体注塑的塑胶来保证正、负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结合牢固性以及扭力,并保障正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导电效果优越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包括:一呈矩形板形状构造的盖板本体;一绝缘支架,该绝缘支架定位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的下方位置处;一正极柱与一负极柱,所述正极柱配合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左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导通状态,而所述负极柱则配合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右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绝缘状态;一正极柱电极引片与一负极柱电极引片,所述正极柱电极引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柱的底部,而所述负极柱电极引片则固定连接在所述负极柱的底部;特点是:在所述盖板本体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泄压防爆孔,且在该泄压防爆孔上并且在对应于设置于盖板本体在使用状态下背对绝缘支架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一泄压防爆机构;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正极柱配合孔,在该正极柱配合孔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且在所述正极柱配合孔的底部构成有一正极柱台阶板,在该正极柱台阶板上安装有一正极柱密封圈,而所述正极柱的底部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底面板,所述正极柱底面板贴合设置在所述正极柱密封圈上,且在该正极柱底面板上还设置有一正极柱底面板包胶,该正极柱底面板包胶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相贴合在一起,而在所述正极柱本体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正极柱本体的正极柱上塑胶;同样地,在所述盖板本体的右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负极柱配合孔,且在负极柱配合孔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且在所述负极柱配合孔的底部构成有一负极柱台阶板,在该负极柱台阶板上安装有一负极柱密封圈,在所述负极柱的底部也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底面板,所述负极柱底面板贴合设置在所述负极柱密封圈上,且在该负极柱底面板上还设置有一负极柱底面板包胶,该负极柱底面板包胶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相贴合连接在一起,而在所述负极柱本体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负极柱本体的负极柱上塑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包括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与一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所述正极柱配合孔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则折弯构成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正极柱本体穿过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而所述正极柱底面板则设置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下部并对应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的内部,所述正极柱底面板包胶则贴合连接至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与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的内侧表面上;同样地,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包括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与一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同样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所述负极柱配合孔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则折弯构成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的顶部位置处,所述负极柱本体穿过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而所述负极柱底面板则设置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下部并对应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的内部,所述负极柱底面板包胶则贴合连接至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与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的内侧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正极柱本体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正极柱上塑胶从正极柱底面板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正极柱上塑胶向外包覆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整体,该正极柱上塑胶的底部则与所述盖板本体的上表面相贴合;同样地,在所述负极柱本体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之间也存在空隙,所述负极柱上塑胶从负极柱底面板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负极柱上塑胶向外包覆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整体,该负极柱上塑胶的底部也与所述盖板本体的上表面相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并且围绕所述泄压防爆孔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防爆机构安装腔,所述泄压防爆机构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的状态下与防爆机构安装腔连接固定在一起;而所述泄压防爆机构包括一防爆片和一保护膜,在该防爆片的中央位置处构成有一防爆片承压腔,该防爆片承压腔呈弧形凸起形状并且设置在对应于所述泄压防爆孔的上方位置处,所述防爆片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防爆机构安装腔的腔底壁焊固在一起,而所述保护膜设置在对应于防爆片的上方位置处并且所述保护膜的下表面与盖板本体的上侧表面贴合;而在所述绝缘支架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防爆通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爆片由铝箔所制成,而所述保护膜材质为塑料并呈透明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泄压防爆孔与所述正极柱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注液孔,该注液孔贯穿所述盖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且通过该注液孔能够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注入电解液,且在所述绝缘支架上对应于该注液孔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液让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正极柱台阶板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正极柱台阶板通孔,而在所述绝缘支架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定位套,该正极柱定位套的形状与所述正极柱台阶板通孔相适配,且该正极柱定位套能够配合安装在该正极柱台阶板通孔之中,而在所述正极柱电极引片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该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穿入所述正极柱定位套之中并与正极柱底面板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样地,在所述负极柱台阶板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负极柱台阶板通孔,而在所述绝缘支架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定位套,该负极柱定位套的形状与所述负极柱台阶板通孔相适配,且该负极柱定位套能够配合安装在该负极柱台阶板通孔之中,而在所述负极柱电极引片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该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穿入所述负极柱定位套之中并与负极柱底面板连接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本体由铝板制成,而所述绝缘支架由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正极柱的材质为铝材质,而所述负极柱的材质为铜铝复合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柱上塑胶由导电PPS材料制成,而所述负极柱上塑胶则由绝缘PPS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首先,由于在盖板本体的中部设置了泄压防爆孔并设置了泄压防爆机构,一旦锂电池芯发生电解液泄露甚至爆炸等一些严重的事故后,电解液可以通过绝缘支架上的防爆通气孔流出避免其四处流淌,同时锂电池芯内的压力气体也能够从泄压防爆孔以及防爆通气孔中有序排出从而防止其散溢,由于采用泄压防爆机构的保护膜的材质为塑料并呈透明状态,因而可以清晰直观地发现防爆片是否出现破损或者爆裂破碎等问题,以便快速地对整个锂电池采取检测维保措施;此外,由于在正极柱以及负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翻边结构以及塑胶结构实现固定,由于在对应于盖板本体的下方设置了绝缘支架,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形成相互连接的整体,有效提高整体性的牢靠度,提升极柱和盖板本体之间的扭力,并有效确保正极柱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电气连通状态,不会在一些外力的干扰下四处晃动,也不会刮伤基板等构件,确保锂电池芯能正常工作,并延长了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盖板本体、11.泄压防爆孔、111.防爆机构安装腔、12.泄压防爆机构、121.防爆片、1211.防爆片承压腔、122.保护膜、13.正极柱配合孔、131.正极柱台阶板、1311.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4.正极柱配合翻边、141.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2.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5.正极柱密封圈、16.负极柱配合孔、161.负极柱台阶板、1611.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7.负极柱配合翻边、171.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2.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8.负极柱密封圈、19.注液孔;2.绝缘支架、21.防爆通气孔、22.注液让位孔、23.正极柱定位套、24.负极柱定位套;3.正极柱、31.正极柱底面板、311.正极柱底面板包胶;4.负极柱、41.负极柱底面板、411.负极柱底面板包胶;5.正极柱电极引片、51.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6.负极柱电极引片、61.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7.正极柱上塑胶;8.负极柱上塑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正在描述的图例中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包括:一呈矩形板形状构造的盖板本体1;一绝缘支架2,该绝缘支架2定位安装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下方位置处;一正极柱3与一负极柱4,前述正极柱3配合安装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左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导通状态,而前述负极柱4则配合安装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右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绝缘状态;一正极柱电极引片5与一负极柱电极引片6,前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固定连接在前述正极柱3的底部并与之实现电气连接,而前述负极柱电极引片6则固定连接在前述负极柱4的底部并与之实现电气连接,而前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与负极柱电极引片6均定位设置在前述绝缘支架2的下方位置处;且前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以及负极柱电极引片6均与锂电池芯实现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盖板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泄压防爆孔11,且在该泄压防爆孔11上并且在对应于设置于盖板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绝缘支架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一泄压防爆机构12;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正极柱配合孔13,且在该正极柱配合孔13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14,且在前述正极柱配合孔13的底部构成有一正极柱台阶板131,在该正极柱台阶板131上安装有一正极柱密封圈15,而前述正极柱3的底部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底面板31,如图2中所示,前述正极柱密封罐15为O形圈形状构造,而前述正极柱底面板31则呈圆形板件形状构造,前述正极柱底面板31贴合设置在前述正极柱密封圈15上,且在该正极柱底面板31上还设置有一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该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与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相贴合在一起,而在前述正极柱3本体与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正极柱3本体的正极柱上塑胶7;同样地,在前述盖板本体1的右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负极柱配合孔16,且在负极柱配合孔16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17,且在前述负极柱配合孔16的底部构成有一负极柱台阶板161,在该负极柱台阶板161上安装有一负极柱密封圈18,在前述负极柱4的底部也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底面板41,前述负极柱底面板41贴合设置在前述负极柱密封圈18上,且在该负极柱底面板41上还设置有一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该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与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相贴合连接在一起,而在前述负极柱4本体与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负极柱4本体的负极柱上塑胶8,该负极柱上塑胶8为绝缘材质,从而使得负极柱4与负极柱配合翻边17之间保持电气绝缘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前述正极柱3与负极柱4本体均为圆柱形形状构造,前述正极柱底面板31与负极柱底面板41则为圆形板件形状构造,而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与负极柱配合翻边17整体也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当然正极柱配合翻边14与负极柱配合翻边17的形状可随着极柱外形的变化而变化,可为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及其它等不规则形状。而前述正极柱密封圈15和负极柱密封圈18采用氟橡胶材质,密封圈通过压缩外溢填充间隙进行密封,确保正极柱3以及负极柱4底部与前述盖板本体1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包括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与一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前述正极柱配合孔13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则折弯构成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的顶部位置处,前述正极柱3本体穿过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而前述正极柱底面板31则设置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下部并对应于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的内部,前述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则贴合连接至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与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的内侧表面上,该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连接在正极柱底面板31与正极柱配合翻边14的连结处;同样地,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包括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与一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同样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前述负极柱配合孔16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则折弯构成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的顶部位置处,前述负极柱4本体穿过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而前述负极柱底面板41则设置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下部并对应于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的内部,前述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则贴合连接至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与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的内侧表面上,该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也连接在负极柱底面板41与负极柱配合翻边17的连结处。
请重点参见图3,在前述正极柱3本体与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之间存在空隙,前述正极柱上塑胶7从正极柱底面板31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正极柱上塑胶7向外包覆前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整体,该正极柱上塑胶7的底部则与前述盖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同样地,在前述负极柱4本体与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之间也存在空隙,前述负极柱上塑胶8从负极柱底面板41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负极柱上塑胶8向外包覆前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整体,该负极柱上塑胶8的底部也与前述盖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在装配时,通过一体注塑工艺把正极柱上塑胶7与负极柱上塑胶8注塑到空隙中从而和正极柱3、负极柱4处相结合,确保极柱和盖板本体1之间的扭力,提升了产品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盖板本体1上并且围绕前述泄压防爆孔1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防爆机构安装腔111,前述泄压防爆机构12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11的状态下与防爆机构安装腔111连接固定在一起;而前述泄压防爆机构12包括一防爆片121和一保护膜122,在该防爆片121的中央位置处构成有一防爆片承压腔1211,该防爆片承压腔1211呈弧形凸起形状并且设置在对应于前述泄压防爆孔11的上方位置处,前述防爆片12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前述防爆机构安装腔111的腔底壁焊固在一起,而前述保护膜122设置在对应于防爆片121的上方位置处并且前述保护膜122的下表面与盖板本体1的上侧表面贴合;而在前述绝缘支架2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11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防爆通气孔21。
进一步地,前述防爆片121由铝箔所制成,而前述保护膜122材质为塑料并呈透明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当锂电池壳体内的压力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在压力作用下,防爆片121爆裂破碎,铝电池壳体内的压力气体经防爆通气孔21与泄压防爆孔11泄出,而爆裂的防爆片121经保护膜122缓冲,避免溅射到相邻的锂电池上而造成二次伤害如引起电气短路,并且由于保护膜122呈透明状态,一旦防爆片121出现了破损或者爆裂破碎等问题,便可以清晰直观地发现,从而快速地对整个锂电池采取检测维保措施。
请继续参见图1与图2,在前述盖板本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泄压防爆孔11与前述正极柱3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注液孔19,该注液孔19贯穿前述盖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且通过该注液孔19能够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注入电解液,且在前述绝缘支架2上对应于该注液孔19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液让位孔22。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正极柱台阶板131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而在前述绝缘支架2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定位套23,该正极柱定位套23的形状与前述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相适配,且该正极柱定位套23能够配合安装在该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之中,而在前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51,该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51穿入前述正极柱定位套23之中并与正极柱底面板31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样地,在前述负极柱台阶板161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而在前述绝缘支架2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定位套24,该负极柱定位套24的形状与前述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相适配,且该负极柱定位套24能够配合安装在该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之中,而在前述负极柱电极引片6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61,该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61穿入前述负极柱定位套24之中并与负极柱底面板41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前述盖板本体1由铝板制成,而前述绝缘支架2由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前述正极柱3的材质为铝材质,而前述负极柱4的材质为铜铝复合材质。
优选地,前述正极柱上塑胶7由导电PPS材料制成,而前述负极柱上塑胶8则由绝缘PPS材料制成。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在装配时绝缘支架2焊接固定到盖板本体1的下部,防爆片121与保护膜122激光焊接连接至盖板本体1上,在安装正极柱3时,先将正极柱密封圈15安装至正极柱台阶板131上,再将正极柱3整体安装在正极柱密封圈15,同时对正极柱配合翻边14进行铆压折弯操作,使得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能够锁合住正极柱底面板31,最后再对整体组件进行注塑,使得正极柱上塑胶7能够包覆住正极柱配合翻边14与正极柱3,负极柱4的安装过程同理,最终实现正极柱3与负极柱4的安装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包括:一呈矩形板形状构造的盖板本体(1);一绝缘支架(2),该绝缘支架(2)定位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下方位置处;一正极柱(3)与一负极柱(4),所述正极柱(3)配合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左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导通状态,而所述负极柱(4)则配合安装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右端位置处并与其保持电气绝缘状态;一正极柱电极引片(5)与一负极柱电极引片(6),所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固定连接在所述正极柱(3)的底部,而所述负极柱电极引片(6)则固定连接在所述负极柱(4)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泄压防爆孔(11),且在该泄压防爆孔(11)上并且在对应于设置于盖板本体(1)在使用状态下背对绝缘支架(2)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一泄压防爆机构(12);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正极柱配合孔(13),在该正极柱配合孔(13)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14),且在所述正极柱配合孔(13)的底部构成有一正极柱台阶板(131),在该正极柱台阶板(131)上安装有一正极柱密封圈(15),而所述正极柱(3)的底部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底面板(31),所述正极柱底面板(31)贴合设置在所述正极柱密封圈(15)上,且在该正极柱底面板(31)上还设置有一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该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相贴合在一起,而在所述正极柱(3)本体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正极柱(3)本体的正极柱上塑胶(7);同样地,在所述盖板本体(1)的右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一负极柱配合孔(16),且在负极柱配合孔(16)的周向边缘位置处朝向上铆压设置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17),且在所述负极柱配合孔(16)的底部构成有一负极柱台阶板(161),在该负极柱台阶板(161)上安装有一负极柱密封圈(18),在所述负极柱(4)的底部也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底面板(41),所述负极柱底面板(41)贴合设置在所述负极柱密封圈(18)上,且在该负极柱底面板(41)上还设置有一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该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相贴合连接在一起,而在所述负极柱(4)本体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之间注塑有用于固定该负极柱(4)本体的负极柱上塑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包括有一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与一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所述正极柱配合孔(13)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则折弯构成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正极柱(3)本体穿过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而所述正极柱底面板(31)则设置在该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下部并对应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的内部,所述正极柱底面板包胶(311)则贴合连接至正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41)与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的内侧表面上;同样地,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包括有一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与一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同样呈圆筒形形状构造并从所述负极柱配合孔(16)的周向边缘处朝向上延伸设置,而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则折弯构成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的顶部位置处,所述负极柱(4)本体穿过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而所述负极柱底面板(41)则设置在该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下部并对应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的内部,所述负极柱底面板包胶(411)则贴合连接至负极柱配合翻边筒体部(171)与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的内侧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柱(3)本体与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42)之间存在空隙,所述正极柱上塑胶(7)从正极柱底面板(31)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正极柱上塑胶(7)向外包覆所述正极柱配合翻边(14)整体,该正极柱上塑胶(7)的底部则与所述盖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同样地,在所述负极柱(4)本体与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折弯部(172)之间也存在空隙,所述负极柱上塑胶(8)从负极柱底面板(41)向上延伸并填充在该空隙之中,且该负极柱上塑胶(8)向外包覆所述负极柱配合翻边(17)整体,该负极柱上塑胶(8)的底部也与所述盖板本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并且围绕所述泄压防爆孔(11)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防爆机构安装腔(111),所述泄压防爆机构(12)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11)的状态下与防爆机构安装腔(111)连接固定在一起;而所述泄压防爆机构(12)包括一防爆片(121)和一保护膜(122),在该防爆片(121)的中央位置处构成有一防爆片承压腔(1211),该防爆片承压腔(1211)呈弧形凸起形状并且设置在对应于所述泄压防爆孔(11)的上方位置处,所述防爆片(12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防爆机构安装腔(111)的腔底壁焊固在一起,而所述保护膜(122)设置在对应于防爆片(121)的上方位置处并且所述保护膜(122)的下表面与盖板本体(1)的上侧表面贴合;而在所述绝缘支架(2)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泄压防爆孔(11)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多个防爆通气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片(121)由铝箔所制成,而所述保护膜(122)材质为塑料并呈透明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本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泄压防爆孔(11)与所述正极柱(3)之间的位置处开设有一注液孔(19),该注液孔(19)贯穿所述盖板本体(1)的厚度方向,且通过该注液孔(19)能够用于向锂电池壳体的壳腔内注入电解液,且在所述绝缘支架(2)上对应于该注液孔(19)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液让位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柱台阶板(131)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而在所述绝缘支架(2)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定位套(23),该正极柱定位套(23)的形状与所述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相适配,且该正极柱定位套(23)能够配合安装在该正极柱台阶板通孔(1311)之中,而在所述正极柱电极引片(5)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51),该正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51)穿入所述正极柱定位套(23)之中并与正极柱底面板(31)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样地,在所述负极柱台阶板(161)的中部位置处还开设有一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而在所述绝缘支架(2)的左端端部位置处则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定位套(24),该负极柱定位套(24)的形状与所述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相适配,且该负极柱定位套(24)能够配合安装在该负极柱台阶板通孔(1611)之中,而在所述负极柱电极引片(6)上还向上凸设构成有一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61),该负极柱电极引片连接部(61)穿入所述负极柱定位套(24)之中并与负极柱底面板(41)连接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由铝板制成,而所述绝缘支架(2)由耐高温聚丙烯材料制成;所述正极柱(3)的材质为铝材质,而所述负极柱(4)的材质为铜铝复合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上塑胶(7)由导电PPS材料制成,而所述负极柱上塑胶(8)则由绝缘PPS材料制成。
CN202322664079.5U 2023-10-07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Active CN221102324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02324U true CN221102324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6065U (zh) 一种电池顶盖装配结构
CN214753928U (zh) 一种密封电池盖板
CN212062562U (zh) 一种电池顶盖极柱的加强结构及电池
CN210272439U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装配结构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214411343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结构及电池
CN211629141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结构
WO2024094179A1 (zh) 电池的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21102324U (zh) 一种结合稳固的正极导通式锂电池盖板
CN211629142U (zh) 一种电池盖板装置
CN111384318A (zh) 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
CN210006771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219180634U (zh) 动力电池盖板和电池
CN217691396U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包覆式结构以及电池顶盖组件
CN218385463U (zh) 电池顶盖的分体注塑铆接结构与电池顶盖
CN114447413B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110828720A (zh) 一种电池盖板
CN216054918U (zh) 电池的盖板组件以及电池
CN215342741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盖板装置
CN215869579U (zh) 一种方形电池新型极简盖板结构
CN211045494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绝缘结构
CN214043796U (zh) 一种动力电池装置
CN211629148U (zh) 一种锂电池的盖板结构
CN218939954U (zh) 一种极柱组件、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20400737U (zh) 一种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