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01872U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101872U CN221101872U CN202323168446.9U CN202323168446U CN221101872U CN 221101872 U CN221101872 U CN 221101872U CN 202323168446 U CN202323168446 U CN 202323168446U CN 221101872 U CN221101872 U CN 2211018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motor
- bevel gear
- electromagnetic wire
- clamp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板,工作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工作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第一电机与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移动框,移动框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框。本申请中,通过第二夹持框和第三夹持框的配合,在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转动的过程中,此时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连接的移动框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均匀绕制玻璃线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磁线,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电磁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绕制电磁线的装置是手动绕制,费时又费力,由于不同的工作人员,绕制力度也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电磁线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影响后续的测试结果,且人为绕制电磁线也会出现绕制不均匀的情况。基于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以解决上述提出无法均匀绕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板,所述工作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工作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电机与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框。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移动框套装在第一限位杆的外圈且可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移动框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辊。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二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与第一转辊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框。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一侧铰接有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外圈套装有玻璃线,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轮。
优选的,所述工作板的底部设置有剪刀叉组结构,所述剪刀叉组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工作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为多组矩阵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剪刀叉组结构包括第三电机与连接座,所述第三电机与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铰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顶部铰接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滑动连接在工作板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中,通过第二夹持框和第三夹持框的配合,在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转动的过程中,此时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连接的移动框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均匀绕制玻璃线的目的。
2、本申请中,通过电动推杆和夹持板的配合,将电磁线的两侧分别放置在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的内腔中,随后启动位于第二夹持框与第三夹持框中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收缩,带动夹持板相互靠近,对电磁线的两端进行夹持与固定,根据电磁线两侧的尺寸,控制电动推杆收缩的程度,从而满足夹持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移动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夹持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剪刀叉组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板;2、第一电机;3、第一丝杆;4、移动框;5、第二电机;6、第二转轴;7、第二夹持框;8、第一限位杆;9、第二锥齿轮;11、第一连杆;12、第三锥齿轮;13、第一转辊;14、第二连杆;15、第四锥齿轮;16、第二转辊;17、皮带;18、隔板;19、第三转轴;20、第五锥齿轮;21、第三夹持框;22、电动推杆;23、第一移动块;24、夹持板;25、固定板;26、旋转座;27、玻璃线;28、滑轮;29、剪刀叉组结构;30、底板;31、伸缩杆;32、第三电机;33、连接座;34、第二丝杆;35、第二移动块;36、旋转板;37、第三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板1,工作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工作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第一电机2与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移动框4,移动框4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二转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框7。
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3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与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8,移动框4套装在第一限位杆8的外圈且可左右移动。
如图4所示,第二转轴6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移动框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1,第一连杆1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2,第三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9相互啮合,第一连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辊13。
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框4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4,第二连杆1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5,第二连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辊16,第二转辊16与第一转辊13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
如图4所示,移动框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8,隔板18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9,第三转轴1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0,第五锥齿轮20与第四锥齿轮15相互啮合,第三转轴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框21。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第二电机5,带动第二转轴6与第二夹持框7进行转动。第二转轴6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锥齿轮9进行转动,而第二锥齿轮9与第三锥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因此第三锥齿轮12也会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11在第一限位孔的内腔中进行转动。当第一连杆1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转辊13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转辊13与第二转辊16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因此也会带动第二转辊16进行转动。当第二转辊16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连杆14在第二限位孔的内腔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5进行转动。由于第四锥齿轮15与第五锥齿轮20进行转动,从而会带动第三转轴19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左侧的第三夹持框21的转动。因此第二电机5的转动,带动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转动,实现玻璃线27在电磁线外侧的绕制。在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转动的过程中,此时第一电机2启动,带动第一丝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连接的移动框4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均匀绕制玻璃线27的目的。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2,电动推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3,第一移动块23的一侧铰接有夹持板24,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夹持板24与固定板25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工作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座26,旋转座26的外圈套装有玻璃线27,工作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轮28。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电动推杆22收缩,带动夹持板24相互靠近,对电磁线的两端进行夹持与固定,根据电磁线两侧的尺寸,控制电动推杆22收缩的程度,从而满足夹持的需要。当夹持电磁线结束后,随后将玻璃线27的一端穿过滑轮28,与电磁线的一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作板1的底部设置有剪刀叉组结构29,剪刀叉组结构29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0,底板30与工作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1,伸缩杆31为多组矩阵阵列分布,剪刀叉组结构29包括第三电机32与连接座33,第三电机32与连接座3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34,第二丝杆34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35,第二移动块35的顶部铰接有旋转板36,旋转板36的顶部铰接有第三移动块37,第三移动块37滑动连接在工作板1的底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改变工作板1的高度时,此时第三电机32启动,带动第二丝杆34进行转动。第二丝杆34为双向丝杆,第二丝杆34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移动块35进行移动。通过第二移动块35之间距离的改变,实现对旋转板36与第三移动块37之间距离的改变,从而改变工作板1的高度。
工作原理:将电磁线的两侧分别放置在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内腔中,随后启动位于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中的电动推杆22。电动推杆22收缩,带动夹持板24相互靠近,对电磁线的两端进行夹持与固定,根据电磁线两侧的尺寸,控制电动推杆22收缩的程度,从而满足夹持的需要。当夹持电磁线结束后,随后将玻璃线27的一端穿过滑轮28,与电磁线的一端固定连接。随后启动第二电机5,带动第二转轴6与第二夹持框7进行转动。第二转轴6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锥齿轮9进行转动,而第二锥齿轮9与第三锥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因此第三锥齿轮12也会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11在第一限位孔的内腔中进行转动。当第一连杆1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第一转辊13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转辊13与第二转辊16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因此也会带动第二转辊16进行转动。当第二转辊16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连杆14在第二限位孔的内腔中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锥齿轮15进行转动。由于第四锥齿轮15与第五锥齿轮20进行转动,从而会带动第三转轴19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左侧的第三夹持框21的转动。因此第二电机5的转动,带动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转动,实现玻璃线27在电磁线外侧的绕制。在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转动的过程中,此时第一电机2启动,带动第一丝杆3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连接的移动框4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均匀绕制玻璃线27的目的,第一限位杆8的存在限制了移动框4的移动方向。当需要改变工作板1的高度时,此时第三电机32启动,带动第二丝杆34进行转动。第二丝杆34为双向丝杆,第二丝杆34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二移动块35进行移动。通过第二移动块35之间距离的改变,实现对旋转板36与第三移动块37之间距离的改变,从而改变工作板1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申请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工作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一电机(2)与固定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移动框(4),所述移动框(4)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转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3)之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与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8),所述移动框(4)套装在第一限位杆(8)的外圈且可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6)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移动框(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2),所述第三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连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辊(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4)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4),所述第二连杆(14)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5),所述第二连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辊(16),所述第二转辊(16)与第一转辊(13)之间通过皮带(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9),所述第三转轴(1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20),所述第五锥齿轮(20)与第四锥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第三转轴(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框(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2),所述电动推杆(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块(23),所述第一移动块(23)的一侧铰接有夹持板(24),所述第二夹持框(7)与第三夹持框(21)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夹持板(24)与固定板(25)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座(26),所述旋转座(26)的外圈套装有玻璃线(27),所述工作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轮(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1)的底部设置有剪刀叉组结构(29),所述剪刀叉组结构(29)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与工作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1),所述伸缩杆(31)为多组矩阵阵列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叉组结构(29)包括第三电机(32)与连接座(33),所述第三电机(32)与连接座(3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34),所述第二丝杆(34)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35),所述第二移动块(35)的顶部铰接有旋转板(36),所述旋转板(36)的顶部铰接有第三移动块(37),所述第三移动块(37)滑动连接在工作板(1)的底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68446.9U CN221101872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168446.9U CN221101872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101872U true CN221101872U (zh) | 2024-06-07 |
Family
ID=9130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168446.9U Active CN221101872U (zh) | 2023-11-23 | 2023-11-23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101872U (zh) |
-
2023
- 2023-11-23 CN CN202323168446.9U patent/CN2211018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40359B (zh) | 一种方便替换线缆的通信电缆塔专用理线器及方法 | |
CN213242257U (zh) | 一种非晶合金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立式绕线装置 | |
CN114582624A (zh) | 一种变压器制造低压线圈绕组加工装置 | |
CN221101872U (zh)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 |
CN111675031A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光纤线缆生产用自动缠绕装置 | |
CN109052032B (zh) | 一种新型绕线机 | |
CN117353530A (zh) |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 |
CN210845949U (zh) | 一种漆包线漆制作原料分层搅拌装置 | |
CN216997051U (zh) | 一种玄武岩纤维卷绕机构 | |
CN215920243U (zh) | 一种电机转子输出轴加工用固定夹持工装 | |
CN210029522U (zh) | 一种滚轴可替换的漆包线生产用高效绕线机 | |
CN210619817U (zh)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
CN114530294A (zh) | 方便绕线辊更换的电缆生产用管绞机 | |
CN209947529U (zh) | 一种自粘性双涤纶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绕线装置 | |
CN203313016U (zh) |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 |
CN208127351U (zh) | 磁力轮同步传动的锂电池卷绕头 | |
CN218928611U (zh) | 一种扩张段缠绕芯模 | |
CN220774134U (zh)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 |
CN219525846U (zh) | 一种电缆成品用电缆成圈机 | |
CN219123020U (zh) | 一种电缆生产用托架 | |
CN213387211U (zh) | 一种服装生产用绕线机 | |
CN221466331U (zh) | 一种电线线组生产的电线集束装置 | |
CN213815654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全自动绕包机 | |
CN212443026U (zh) | 一种预应力电线杆骨架成型用加工定位平台 | |
CN219979230U (zh) | 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管式绞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