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3016U -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13016U
CN203313016U CN2013203692382U CN201320369238U CN203313016U CN 203313016 U CN203313016 U CN 203313016U CN 2013203692382 U CN2013203692382 U CN 2013203692382U CN 201320369238 U CN201320369238 U CN 201320369238U CN 203313016 U CN203313016 U CN 203313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platform
driving gear
armatur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692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建伟
陈杨洋
宋爱国
傅威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203692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13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13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130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包括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轴、固定轴旋转控制器、同步轴、第一主动齿轮、主传动电机、绕线旋转台、机架、电枢支撑架、电机电枢、排线机构、中板、内旋转台和压线基座;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同步轴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同步轴上;绕线旋转台的齿槽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固定轴与电机电枢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与压线基座相连接,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排线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排线机构出口的线绕在压线单元上。该同步式装模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股线绕组、小槽口的电机转子绕线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式装模机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背景技术
电枢绕线工艺是电机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工艺环节。目前的电机转子绕线工艺有两种。其一是直接绕线法,采用某种机械将单股漆包线直接绕在转子的线槽中,典型的绕线设备如飞叉式绕线机;其二是间接绕线法,先用绕线机将漆包线绕成匝数符合要求的线圈,然后用嵌线机将绕组嵌入线槽中。
这两种工艺已经普遍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但要求同时满足:单股漆包线绕组、大槽的情况,如电动自行车电机,这种电机的每一个磁靴上都绕有一个线圈,每匝线圈又由多股漆包线绕制,槽口尺寸很小,仅2毫米左右,由于多股线所占空间尺寸较大,加之绕制时会产生“扭麻花”问题,导致无法使用直接绕线法。而线圈又紧紧地绕在磁靴上,无法嵌线,也就无法使用间接绕线法。由于还没有能满足这类电机绕组装配的机械化设备,目前只能人工绕线,不仅生产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人工劳动强度大,易造成工人的指关节老损,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股线绕组、小槽口的电机转子绕线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该装模机构包括从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轴、固定轴旋转控制器、同步轴、第一主动齿轮、主传动电机、绕线旋转台、机架、电枢支撑架、电机电枢、排线机构、中板、内旋转台和压线基座;
中板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主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中板底面,且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中板顶面,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同步轴固定连接, 第一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主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同步轴上,同步轴的顶端通过支撑圈连接在机架顶部的通孔中;第一主动齿轮的齿数和第二主动齿轮的齿数相等,第一主动齿轮的直径和第二主动齿轮的直径相等;
内旋转台固定连接在中板上,绕线旋转台位于内旋转台外侧,绕线旋转台通过滚珠与内旋转台相连,且绕线旋转台的侧面设有齿槽,绕线旋转台的齿槽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
电枢支撑架和固定轴旋转控制器分别固定连接在绕线旋转台顶面,固定轴的一端与固定轴旋转控制器相连,固定轴的另一端嵌至在电枢支撑架中,固定轴穿过电机电枢的中心孔,且固定轴与电机电枢固定连接;
压线基座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从动齿轮通过滚珠与压线基座相连接,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直径和绕线旋转台的直径相等,从动齿轮的齿数和绕线旋转台的齿数相等;从动齿轮中设有两个压线单元;
排线机构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排线机构出口的线绕在压线单元上。
进一步,所述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还包括润滑套,润滑套位于固定轴和电枢支撑架之间,且润滑套固定连接在电枢支撑架的通孔中。
进一步,所述的压线单元包括压杆、螺纹杆、压线电机和压线器, 压杆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上,且压杆的底面与电机电枢的线槽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压线电机固定连接在机架上,螺纹杆的顶端连接在压线电机的转子内腔中,压线器固定连接在螺纹杆的下部,压线器与压杆相啮合,压线电机的转动带动螺纹杆沿着压杆上下运动;两个压线单元相互平行对称布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电枢两侧设置绕组压线机构的方式,将需要绕制的绕组先缠绕在压线机构上,通过压线机构的压线器将绕在压线机构上的绕组从压线机构上压入线槽中,在排线机构的张力作用下,自动收紧到线槽中,绕制方便且全机械化,节省劳动力,绕制效率高,同时,这种绕制不会出现“扭麻花”现象,很好的解决了多股线绕组、小槽口的电机转子绕线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人工装线的初始位置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旋转台转动半圈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杆准备压线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压杆压线后的绕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旋转台转动一圈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杆准备压线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压杆压线后的绕制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旋转台转动两圈时的绕制示意图。
图中有:从动齿轮1、第二主动齿轮2、压杆3、固定轴4、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同步轴6、联轴器7、第一主动齿轮8、主传动电机9、绕线旋转台11、机架12、电枢支撑架13、电机电枢14、排线机构15、压线器16、第一滚珠17、螺纹杆18、压线电机19、中板20、润滑套22、第二滚珠23、第一螺栓24、内旋转台25、第二螺栓26、第三螺栓27、支撑圈28、压线基座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包括从动齿轮1、第二主动齿轮2、固定轴4、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同步轴6、第一主动齿轮8、主传动电机9、绕线旋转台11、机架12、电枢支撑架13、电机电枢14、排线机构15、中板20、内旋转台25和压线基座30。
中板20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主传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中板20底面,且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中板20顶面。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与同步轴6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齿轮2固定连接在同步轴6上。同步轴6的顶端通过支撑圈28连接在机架12顶部的通孔中。第一主动齿轮8的齿数和第二主动齿轮2的齿数相等,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和第二主动齿轮2的直径相等。
内旋转台25固定连接在中板20上。例如,内旋转台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中板20上。绕线旋转台11位于内旋转台25外侧。绕线旋转台11的内圈通过第一螺栓24固定连接在中板20上,绕线旋转台11的外圈通过第二滚珠23与绕线旋转台11的内圈相连,内旋转台25的上部台面通过第二螺栓26固定连接在绕线旋转台11的外圈上。绕线旋转台11的侧面设有齿槽,绕线旋转台11的齿槽与第一主动齿轮8啮合。
电枢支撑架13和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分别固定连接在绕线旋转台11顶面。固定轴4的一端与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相连,固定轴4的另一端嵌至在电枢支撑架13中。固定轴4穿过电机电枢14的中心孔,且固定轴4与电机电枢14固定连接。
压线基座30通过第三螺栓27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从动齿轮1通过第一滚珠17与压线基座30相连接,从动齿轮1与第二主动齿轮2啮合;从动齿轮1的直径和绕线旋转台11的直径相等,从动齿轮1的齿数和绕线旋转台11的齿数相等;从动齿轮1中设有两个压线单元。每个压线单元包括压杆3、螺纹杆18、压线电机19和压线器16, 压杆3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1上,且压杆3的底面与电机电枢14的线槽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压线电机19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螺纹杆18的顶端连接在压线电机19的转子内腔中,压线器16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8的下部,压线器16与压杆3相啮合,压线电机19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8沿着压杆3上下运动;两个压线单元相互平行对称布置。排线机构15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排线机构15出口的线绕在压线单元的压杆3上。
进一步,所述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还包括润滑套22,润滑套22位于固定轴4和电枢支撑架13之间,且润滑套22固定连接在电枢支撑架13的通孔中。设置润滑套22,可以减少固定轴4的转动阻力。
  上述结构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中,主传动电机9旋转运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8旋转,通过联轴器7,带动同步轴6旋转,从而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旋转,实现同轴同步旋转。绕线旋转台11与从动齿轮1的齿数相同,第一主动齿轮8带动绕线旋转台11旋转,第二主动齿轮2带动从动齿轮1旋转。第一主动齿轮8与第二主动齿轮2同轴同步旋转,从而实现绕线旋转台11与从动齿轮1同方向同步旋转。也就是说,绕线旋转台11与从动齿轮1旋转时,相对静止。
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的动力部件为直流步进电机,固定轴4与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相连接,从而实现固定轴4绕其轴线旋转。电机电枢14固定在固定轴4上。固定轴4带动电机电枢14旋转。螺纹杆18与压线电机19相连,压线电机19转动带动螺纹杆18上下运动。压线器16固定在螺纹杆18上,压线器16与压杆3相啮合,压线器16沿着压杆3能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将缠绕在压杆3上的导线压入线槽中。排线机构15固定于绕线机架12上,排线机构15在绕线时能提供一定的张力。
上述结构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先人工将排线机构15排出的线与第一槽对正,排线机构15已经按设计的导线股数盘好,人工拉出导线,将第一个绕组的第一圈漆包线装配在磁靴上,扎牢。启动机器,从绕线机上方,俯视看,绕线台动力机构绕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绕线旋转台11与从动齿轮1顺时针旋转,开始绕线。当绕线旋转台11转动180度至图3的位置,此时有半匝的导线绕在右压杆上,绕线旋转台11由图3至图4旋转160度,右压线器将半匝线圈压入线槽中,压线后压线器抬起,在排线机构15的线张力作用下,将导线在线槽中抽紧,如图5所示,绕线旋转台11再旋转20度至图6的位置,左压杆已经进入工作位置,准备好绕线;由图3至图6,绕线旋转台旋转360度,同时将半匝线圈绕在线槽上,并且将另外半匝绕线圈在左压杆上,图6至图8完成与上述图4至图5相类似的动作:即左压器将导线压入槽中并抬起,在排线机构15的线张力作用下,将槽中的线自动收紧。至图9位置,完成一匝线的卷绕。重复上述动作,将一个线圈绕完。铁芯固定轴旋转,开始下一个绕组的装配。
按要求的股数通过排线机构15,将从排线机构15排出的多股漆包线绕在左右对称布置的一对压线机构上。排线机构15在绕线时能提供一定的张力。由于从排线机构15排出的多股漆包线是有序排列的,绕在压线机构的漆包线不会重叠、乱序和打扭。压线机构的压杆的尺寸与磁靴、槽口的尺寸有关。它的直径应当保证绕在压线机构上漆包线的中心线上,这样就可以采用与压杆有一定配合间隙的压线器将漆包线压入槽中,漆包线从压杆中脱出,然后靠排线机构15将线抽紧,完成半匝绕线。排线机构15继续排线,可完成规定匝数的绕组。此后,固定轴的旋转控制机构松开,转动,使待绕线的电机铁芯转动到下一绕线位置,旋转控制机构控制固定轴停止转动,继续绕线。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的线圈全部绕在电机电枢上。

Claims (3)

1.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模机构包括从动齿轮(1)、第二主动齿轮(2)、固定轴(4)、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同步轴(6)、第一主动齿轮(8)、主传动电机(9)、绕线旋转台(11)、机架(12)、电枢支撑架(13)、电机电枢(14)、排线机构(15)、中板(20)、内旋转台(25)和压线基座(30);
中板(20)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主传动电机(9)固定连接在中板(20)底面,且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穿过中板(20)顶面,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7)与同步轴(6)固定连接, 第一主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主传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齿轮(2)固定连接在同步轴(6)上,同步轴(6)的顶端通过支撑圈(28)连接在机架(12)顶部的通孔中;第一主动齿轮(8)的齿数和第二主动齿轮(2)的齿数相等,第一主动齿轮(8)的直径和第二主动齿轮(2)的直径相等;
内旋转台(25)固定连接在中板(20)上,绕线旋转台(11)位于内旋转台(25)外侧,绕线旋转台(11)通过滚珠23与内旋转台(25)相连,且绕线旋转台(11)的侧面设有齿槽,绕线旋转台(11)的齿槽与第一主动齿轮(8)啮合;
电枢支撑架(13)和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分别固定连接在绕线旋转台(11)顶面,固定轴(4)的一端与固定轴旋转控制器(5)相连,固定轴(4)的另一端嵌至在电枢支撑架(13)中,固定轴(4)穿过电机电枢(14)的中心孔,且固定轴(4)与电机电枢(14)固定连接;
压线基座(30)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从动齿轮(1)通过第一滚珠(17)与压线基座(30)相连接,从动齿轮(1)与第二主动齿轮(2)啮合;从动齿轮(1)的直径和绕线旋转台(11)的直径相等,从动齿轮(1)的齿数和绕线旋转台(11)的齿数相等;从动齿轮(1)中设有两个压线单元;
排线机构(15)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排线机构(15)出口的线绕在压线单元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套(22),润滑套(22)位于固定轴(4)和电枢支撑架(13)之间,且润滑套(22)固定连接在电枢支撑架(13)的通孔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线单元包括压杆(3)、螺纹杆(18)、压线电机(19)和压线器(16), 压杆(3)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1)上,且压杆(3)的底面与电机电枢(14)的线槽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压线电机(19)固定连接在机架(12)上,螺纹杆(18)的顶端连接在压线电机(19)的转子内腔中,压线器(16)固定连接在螺纹杆(18)的下部,压线器(16)与压杆(3)相啮合,压线电机(19)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8)沿着压杆(3)上下运动;两个压线单元相互平行对称布置。
CN2013203692382U 2013-06-26 2013-06-26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13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92382U CN203313016U (zh) 2013-06-26 2013-06-26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92382U CN203313016U (zh) 2013-06-26 2013-06-26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13016U true CN203313016U (zh) 2013-11-27

Family

ID=49619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6923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13016U (zh) 2013-06-26 2013-06-26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130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6844A (zh) * 2013-06-26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N10416788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东南大学 一种圆筒直线电机的线圈绕线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6844A (zh) * 2013-06-26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N103296844B (zh) * 2013-06-26 2015-02-11 东南大学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N10416788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东南大学 一种圆筒直线电机的线圈绕线机
CN104167886B (zh) * 2014-08-29 2016-06-08 东南大学 一种圆筒直线电机的线圈绕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326B (zh) 一种卷绕头机构
CN106826801B (zh) 平面关节型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103296844B (zh)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N107226382A (zh) 具有延时自动换向的大推力电缆排线设备及排线方法
CN102693797B (zh) 特制电阻板的绕线装置
CN203313016U (zh) 一种绕线机的同步式装模机构
CN204242954U (zh) 自动拆线装置
CN104952609A (zh) 行星式无超导接头多饼线圈绕线机
CN207329958U (zh) 一种具有延时自动换向的大推力电缆排线设备
CN107276340A (zh) 一种转子绕组的绕线装置
CN101860145B (zh) 电动车电机电枢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CN208150664U (zh) 电缆复缠装置
CN110732609A (zh) 高频变压器引脚矫正装置
CN103296843B (zh) 一种绕线机的嵌线装置
CN207200536U (zh) 一种转子绕组的绕线装置
CN201797421U (zh) 电动车电机电枢绕线装置
CN206363882U (zh) 一种无极灯耦合器生产绕线机
CN202678015U (zh) 特制电阻板的绕线装置
CN207425616U (zh) 一种励磁绕线结构
CN201838455U (zh) 环形线圈绕线机张力控制机构
CN220421621U (zh) 一种电机定子高精准度绑线装置
CN220710116U (zh) 一种磁环绕线机的夹持旋转机构
CN107769403A (zh) 电机定子及其制造工艺
CN206271820U (zh) 电芯卷绕驱动装置及电芯卷绕机
CN221101872U (zh) 一种电机电磁线的自动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1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