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9817U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19817U CN210619817U CN201921583531.2U CN201921583531U CN210619817U CN 210619817 U CN210619817 U CN 210619817U CN 201921583531 U CN201921583531 U CN 201921583531U CN 210619817 U CN210619817 U CN 210619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plate
- unit
- wire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414 Extremiti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单元和旋转单元;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旋转单元;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含主电机、丝杠、固定块、放料辊、活动块和连接板,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底板上表面的左侧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主电机的底端与固定块的顶端连接,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顶端连接,所述活动块与固定块右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活动块侧面的螺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活动块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面连接,放料辊的底端与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放料辊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螺纹;该线束绕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绕线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的装配过程中,通常会将数根导线缠绕为一股制成线束,使用线束可使电气设备内的布线更加的简洁清楚,这样在后续的维修、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内的线路连接一目了然,从而加快维修维护的速度,目前线束的缠绕主要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没有专门的绕线工具,因此绕线的效率非常的低,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绕出的线束形状不统一,费时费力,绕制出来的线束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线束绕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绕线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单元和旋转单元;
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旋转单元;
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含主电机、丝杠、固定块、放料辊、活动块和连接板,所述固定块的底端与底板上表面的左侧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主电机的底端与固定块的顶端连接,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顶端连接,所述活动块与固定块右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侧面的螺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右端与连接板的左侧面连接,所述放料辊的底端与连接板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放料辊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螺纹;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在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主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通过移动单元,可以在绕线的过程中上下移动,防止绕线不均匀,同时提高绕线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单元包含转轴、安装板、电机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有四个且底端分别与底板上表面的右侧连接,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下表面的四角连接,所述电机的顶端与安装板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底端连接,所述转轴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所述转轴的顶端设有绕线单元,可以控制绕线单元进行旋转,使束线均匀的缠绕成型,方便后续对其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单元包含卡线柱、安装块、收线板、连接块、电动伸缩杆、支撑板和滑块,所述支撑板下表面的中部与转轴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四个滑槽且每个滑槽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安装块的底端与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有四个且内侧端分别与安装块的四个侧面连接,四个电动伸缩杆的外侧端分别与四个连接块的内侧面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板上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有收线板,所述安装块的顶端与卡线柱的底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四个收线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线圈,以方便不同的使用情况。
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盖、安装轴和外螺纹,所述安装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放料辊顶端凹槽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轴的顶端与防护盖下表面的中部连接,可以防止在绕线过程中束线从放料辊上脱落,从而导致束线相互缠绕。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块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有四个且底端分别设在收线板的顶端中部,四个旋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卡块的内侧端,可以防止在绕线时束线超过收线板的高度,从而导致线圈形状不统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线束绕线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通过移动单元,可以在绕线的过程中上下移动,防止绕线不均匀,同时提高绕线效率;
2、通过旋转单元,可以控制绕线单元进行旋转,使束线均匀的缠绕成型,方便后续对其的使用,通过绕线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四个收线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线圈,以方便不同的使用情况;
3、设有防护盖、安装轴和外螺纹,可以防止在绕线过程中束线从放料辊上脱落,从而导致束线相互缠绕,设有卡块和旋转轴,可以防止在绕线时束线超过收线板的高度,从而导致线圈形状不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移动单元、21主电机、22丝杠、23固定块、24放料辊、25活动块、26连接板、3旋转单元、31转轴、32安装板、33电机、34支撑杆、4绕线单元、41卡线柱、42安装块、43收线板、44连接块、45电动伸缩杆、46支撑板、47滑块、5防护盖、6安装轴、7外螺纹、8卡块、9旋转轴、10控制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单元2和旋转单元3;
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旋转单元3,旋转单元3包含转轴31、安装板32、电机33和支撑杆34,支撑杆34有四个且底端分别与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连接,四个支撑杆34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32下表面的四角连接,电机33的顶端与安装板32下表面的中部连接,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轴31的底端连接,转轴31位于安装板32的上方,电机3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转轴31的顶端设有绕线单元4,可以控制绕线单元4进行旋转,使束线均匀的缠绕成型,方便后续对其的使用,绕线单元4包含卡线柱41、安装块42、收线板43、连接块44、电动伸缩杆45、支撑板46和滑块47,支撑板46下表面的中部与转轴31的顶端连接,支撑板46设有四个滑槽且每个滑槽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安装块42的底端与支撑板46上表面的中部连接,电动伸缩杆45有四个且内侧端分别与安装块42的四个侧面连接,四个电动伸缩杆45的外侧端分别与四个连接块44的内侧面连接,连接块44的底端设有滑块47,滑块47与支撑板46上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连接块44的顶端设有收线板43,安装块42的顶端与卡线柱41的底端连接,电动伸缩杆4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四个收线板43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不同大小的线圈,以方便不同的使用情况;
移动单元2:移动单元2包含主电机21、丝杠22、固定块23、放料辊24、活动块25和连接板26,固定块23的底端与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连接,固定块23的右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22,主电机21的底端与固定块23的顶端连接,主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22的顶端连接,活动块25与固定块23右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活动块25侧面的螺孔与丝杠22螺纹连接,活动块25的右端与连接板26的左侧面连接,放料辊24的底端与连接板26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放料辊24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螺纹,通过移动单元2,可以在绕线的过程中上下移动,防止绕线不均匀,同时提高绕线效率;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0,控制开关组10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主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还包括防护盖5、安装轴6和外螺纹7,安装轴6的外侧设有外螺纹7,外螺纹7与放料辊24顶端凹槽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安装轴6的顶端与防护盖5下表面的中部连接,可以防止在绕线过程中束线从放料辊24上脱落,从而导致束线相互缠绕,还包括卡块8和旋转轴9,旋转轴9有四个且底端分别设在收线板43的顶端中部,四个旋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卡块8的内侧端,可以防止在绕线时束线超过收线板43的高度,从而导致线圈形状不统一。
在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各用电器正常工作,首先将束线放到放料辊24上,防护盖5底部设有安装轴6,安装轴6外侧的外螺纹7与放料辊24顶端凹槽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盖上防护盖5,这样可以防止在绕线过程中束线从放料辊24上脱落,从而导致束线相互缠绕,然后将束线的一端卡进卡线柱41内,然后根据需求启动电动伸缩杆45来调节四个收线板43的距离,当固定好距离后,将卡块8旋转到收线板43的上方,这样可以防止在绕线时束线超过收线板43的高度,从而导致线圈形状不统一,之后启动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轴31的底端连接,转轴31的顶端设有绕线单元4,这样可以控制绕线单元4进行旋转,使束线均匀的缠绕成型,方便后续对其的使用,于此同时启动主电机21,主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22的顶端连接,丝杠22带动放料辊24上下移动,这样可以在绕线的过程中使放料辊24上的束线上下移动,防止绕线不均匀,同时提高绕线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开关组10选用的是型号为ZK6PC-AC的开关,主电机21和电机33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建议选用波市镇海格瓦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5GU50K的减速电机,电动伸缩杆45可选用无锡东宇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伸缩杆,具体型号为YMD-601。控制开关组10控制主电机21、电机33和电动伸缩杆45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单元(2)和旋转单元(3);
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旋转单元(3);
移动单元(2):所述移动单元(2)包含主电机(21)、丝杠(22)、固定块(23)、放料辊(24)、活动块(25)和连接板(26),所述固定块(23)的底端与底板(1)上表面的左侧连接,所述固定块(23)的右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22),所述主电机(21)的底端与固定块(23)的顶端连接,所述主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22)的顶端连接,所述活动块(25)与固定块(23)右侧面的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25)侧面的螺孔与丝杠(22)螺纹连接,所述活动块(25)的右端与连接板(26)的左侧面连接,所述放料辊(24)的底端与连接板(26)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放料辊(24)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内螺纹;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10),所述控制开关组(10)设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所述主电机(2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3)包含转轴(31)、安装板(32)、电机(33)和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有四个且底端分别与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连接,四个支撑杆(34)的顶端分别与安装板(32)下表面的四角连接,所述电机(33)的顶端与安装板(32)下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电机(33)的输出轴与转轴(31)的底端连接,所述转轴(31)位于安装板(32)的上方,所述电机(3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所述转轴(31)的顶端设有绕线单元(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单元(4)包含卡线柱(41)、安装块(42)、收线板(43)、连接块(44)、电动伸缩杆(45)、支撑板(46)和滑块(47),所述支撑板(46)下表面的中部与转轴(31)的顶端连接,所述支撑板(46)设有四个滑槽且每个滑槽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所述安装块(42)的底端与支撑板(46)上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5)有四个且内侧端分别与安装块(42)的四个侧面连接,四个电动伸缩杆(45)的外侧端分别与四个连接块(44)的内侧面连接,所述连接块(44)的底端设有滑块(47),所述滑块(47)与支撑板(46)上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44)的顶端设有收线板(43),所述安装块(42)的顶端与卡线柱(41)的底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盖(5)、安装轴(6)和外螺纹(7),所述安装轴(6)的外侧设有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放料辊(24)顶端凹槽内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安装轴(6)的顶端与防护盖(5)下表面的中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块(8)和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有四个且底端分别设在收线板(43)的顶端中部,四个旋转轴(9)的外侧固定连接卡块(8)的内侧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3531.2U CN210619817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3531.2U CN210619817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19817U true CN210619817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6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83531.2U Active CN210619817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198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0030A (zh) * | 2020-12-12 | 2021-04-16 | 毛继鹏 |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多股束丝系统及束丝工艺 |
-
2019
- 2019-09-23 CN CN201921583531.2U patent/CN2106198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0030A (zh) * | 2020-12-12 | 2021-04-16 | 毛继鹏 |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多股束丝系统及束丝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38027U (zh) | 铝合金轮毂去毛刺机 | |
CN209786626U (zh) | 一种电力电缆拉直设备 | |
CN210619817U (zh) | 一种线束绕线装置 | |
CN214543331U (zh) | 一种用于电力线路架设的辅助装置 | |
CN213857166U (zh) | 一种铁塔生产车间用板材批量打孔设备 | |
CN210284715U (zh) |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捆扎装置 | |
CN212387448U (zh) | 一种电力施工缠线装置 | |
CN202985346U (zh) | 封头抛光机plc控制系统 | |
CN212581175U (zh) | 一种电缆生产切割设备 | |
CN210764992U (zh) | 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用切割机 | |
CN213568372U (zh) | 一种生产车间棒材轧机用摆放机构 | |
CN108545552A (zh) | 一种电工用电线绕线装置 | |
CN211619607U (zh) | 一种用于纺织纱线的缠绕机 | |
CN209716997U (zh) | 一种铝型材矫直装置 | |
CN210394161U (zh) | 一种用于灯管生产加工切割机 | |
CN209097928U (zh) | 一种可自动卷绕的电缆生产用卷绕装置 | |
CN210349567U (zh) | 一种变压器线圈箔压装置 | |
CN110190455A (zh) | 一种快速接线装置 | |
CN106300152B (zh) | 电力电缆剥线装置 | |
CN203800782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子线圈预翻槽装置 | |
CN213057823U (zh) | 一种电线生产用自动包装设备 | |
CN212785106U (zh) | 一种电机绕组缠绕设备 | |
CN214298663U (zh) | 一种高温线缆生产用的成卷机 | |
CN210667915U (zh) | 一种电缆成缆机 | |
CN210418728U (zh) | 一种电缆绕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