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91433U - 一种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91433U
CN221091433U CN202323225771.4U CN202323225771U CN221091433U CN 221091433 U CN221091433 U CN 221091433U CN 202323225771 U CN202323225771 U CN 202323225771U CN 221091433 U CN221091433 U CN 221091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garettes
plate
rotating
conveying bel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2257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晓倩
吴佳恒
廖远奎
张恒
胡利波
吴传绪
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91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91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其上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第一输送带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条烟;翻转组件,沿第一方向设于出料端的一侧,翻转组件用于承接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并将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翻转180°;第二输送带,设于翻转组件的下方,第二输送带用于承接翻转后的条烟,并将翻转后的条烟输送至下游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翻转180°,以使条烟上的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的上表面,便于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条烟封装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烟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条烟运输过程中商标纸破损,一般会在商标纸的外表面上裹覆一层透明纸。通常,透明纸裹覆工序通过包装机完成。在透明纸包装完成后,条烟通过高架输送带输送到封箱机进行封箱工序。为了保证条烟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的包装质量,在条烟进入装封箱机之前会进行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成像检测,通过检测将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达不到包装质量要求的条烟剔除。但由于条烟透明纸包装完成后,包装机输出的条烟上的透明纸搭口及拉线搭口均位于条烟底部,导致CCD成像检测仪不能检测到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的包装质量,从而无法进行有效剔除,影响条烟封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包装机输出的条烟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不能被检测机构检测进而影响封装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可将包装机输出的条烟翻转180°,以使条烟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朝上,从而能够被检测仪检测到,进而保证检测效果和条烟封装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带,其上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第一输送带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条烟;
翻转组件,沿第一方向设于出料端的一侧,翻转组件用于承接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并将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翻转180°;
第二输送带,设于翻转组件的下方,第二输送带用于承接翻转后的条烟,并将翻转后的条烟输送至下游区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组件可以将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翻转180°,以使条烟上的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的上表面,便于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条烟封装质量。
可选地,翻转组件包括:
转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承接板和阻挡板,承接板与阻挡板相连;
电机,其输出轴与承接板相连,电机用于带动转动件围绕转动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承接板上的条烟翻转180°;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能够移动至承接板上,阻挡板能够阻挡条烟从承接板上移出;当转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条烟位于承接板的下方,且条烟能够掉落到第二输送带上。
可选地,转动件呈L形,当转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承接板沿水平方向延伸,阻挡板沿第一方向位于承接板的一侧,承接板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或承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齐平。
可选地,转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件相连且相对于转动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当电机转动时,两个转动件均围绕转动轴线转动180°。
可选地,还包括限位板,沿第一方向设于转动件的一侧,当转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限位板用于阻挡条烟从转动件上脱离。
可选地,限位板为弧形板,弧形板的轴线与转动轴线相重合,弧形板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机构,靠近阻挡板设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条烟是否与阻挡板相接触。
可选地,检测机构为光电传感器。
可选地,两个转动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输送带;2.出料端;3.第二输送带;4.转动件;5.承接板;6.阻挡板;7.转轴;8.限位板;10.条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翻转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翻转组件和第二输送带3。其中,第一输送带1上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2,第一输送带1用于沿第一方向(如图1中X方向所示)输送条烟10。具体的,第一输送带1由两个皮带辊带动运行。翻转组件沿第一方向设于出料端2的一侧,翻转组件用于承接输出端2输出的条烟10,并将第一输送带1输出的条烟10翻转180°,以使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朝上。第二输送带3设于翻转组件的下方(如图1中Y方向所示),第二输送带3用于承接翻转组件翻转后的条烟10,并将翻转后的条烟10输送至下游区域进行CCD成像检测以及封箱操作。具体的,当条烟10从包装机输出后经过进料端到达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面上,之后在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作用下经过出料端2到达翻转组件上,翻转组件将条烟翻转180°后,条烟10掉落至第二输送带3上,之后第二输送带3将条烟10输送至下游区域进行相应的成像检测和封装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组件可以将第一输送带1输出的条烟10翻转180°,以使条烟10上的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10的上表面,便于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条烟封装质量。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翻转组件包括转动件4和电机。其中,转动件4包括相互垂直的承接板5和阻挡板6,承接板5与阻挡板6相连。电机的输出轴与承接板5的中部相连,电机用于带动转动件4围绕转动轴线(如图2中直线L所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承接板5上的条烟10翻转180°。当转动件4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10能够移动至承接板5上,此时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10的下表面,阻挡板6位于远离出料端的一侧,阻挡板6能够阻挡条烟沿第一方向继续移动而从承接板5上移出;当转动件4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条烟10转动至承接板5的下方,此时条烟10的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10的上表面,随后条烟10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第二输送带3上。
可选地,如图1所示,转动件4呈L形,当转动件4处于第一位置时,承接板5沿第一方向延伸,阻挡板6沿第一方向位于承接板5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当转动件4处于第一位置时,承接板5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面或承接板5的上表面与第一输送带1的输送面相齐平,从而确保条烟10能够顺利到达承接板5的上表面上。
可选地,如图2所示,转动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件4相对于转动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具体的,两个转动件4通过转轴7相连,转轴7的轴线为转动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7相连。当电机转动时,两个转动件4均围绕转动轴线转动180°,即两个转动件4互换位置。通过设置两个转动件4,当一个转动件4转动至第二位置释放条烟10时,另一个转动件4能够转动至第一位置承接第一输送带1输出的下一个条烟10,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限位板8,沿第一方向设于转动件4的一侧,当转动件4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时,限位板8用于阻挡条烟10从转动件4上脱离。具体的,限位板8为弧形板,弧形板的轴线与转动轴线相重合,弧形板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经申请人研究发现,当转动件4带动条烟10围绕转动轴线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条烟10有可能从L板上脱离。本申请通过设置限位板8,在转动件4转动时,限位板8会给条烟10施加阻挡力,从而防止条烟10从转动件4上掉落。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机构,靠近阻挡板6设置。具体的,检测机构为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条烟10是否与阻挡板6相接触。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以对条烟10是否到达阻挡板6进行检测,防止出现条烟10未到位转动件4就开始转动的情况。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翻转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电机和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条烟10与阻挡板6相接触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控制系统接收该信号并控制电机运行,电机带动转动件4沿转动方向(如图2中R方向所示)转动180°,以使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位于条烟10的上表面,便于进行封箱之前的CCD成像检测。之后条烟10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第二输送带3的输送面上,并被输送至下游区域进行封箱操作。
可选地,两个转动件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由于铝合金材质具有质量轻、表面光滑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选用铝合金材质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翻转装置,可将包装机输出的条烟翻转180°,以使条烟透明纸搭口和拉线搭口朝上,从而能够被检测机构检测到,进而保证检测效果和条烟封装质量。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带,其上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第一输送带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条烟;
翻转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出料端的一侧,所述翻转组件用于承接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并将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翻转180°;
第二输送带,设于所述翻转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用于承接翻转后的条烟,并将所述翻转后的条烟输送至下游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转动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承接板和阻挡板,所述承接板与所述阻挡板相连;
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承接板相连,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转动件围绕转动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使所述承接板上的所述条烟翻转180°;当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输送带输出的条烟能够移动至所述承接板上,所述阻挡板能够阻挡所述条烟从所述承接板上移出;当所述转动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条烟位于所述承接板的下方,且所述条烟能够掉落到所述第二输送带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呈L形,当所述转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承接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阻挡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承接板的一侧,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或所述承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齐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件相连且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当所述电机转动时,两个所述转动件均围绕所述转动轴线转动18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于所述转动件的一侧,当所述转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转动时,所述限位板用于阻挡所述条烟从所述转动件上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线相重合,所述弧形板的两端沿竖直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机构,靠近所述阻挡板设置,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条烟是否与所述阻挡板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为光电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CN202323225771.4U 2023-11-27 一种翻转装置 Active CN221091433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91433U true CN221091433U (zh) 2024-06-07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2344A (en) Inspection machine for containers
JP4153240B2 (ja) 個体物品を筒状袋体包装ステーションに供給する装置ならびに方法
FR2548948A1 (fr) Systeme automatique pour l'alimentation d'un materiau d'emballage d'une ligne de fabrication et/ou d'emballage, notamment pour la fabrication et le conditionnement de cigarettes
US20070080045A1 (en) Automatic container recycling apparatus
JP2529626B2 (ja) 包装材切開除去装置
JPH10101036A (ja) 連続帯状包装袋の切断装置
CN221091433U (zh) 一种翻转装置
JP3943389B2 (ja) 薬包体搬送装置
CN210853209U (zh) 一种内袋计数运输的内外袋一体包装机
CN114379838A (zh) 一种侧开式烟包的包装工艺
US81178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verse sealing of a packaging tube
CN210527026U (zh) 纸箱机出口散包的检测系统
CN211139830U (zh) 打包设备
KR101544185B1 (ko) 약제 포장장치의 약포 배출모듈
US4967541A (en) Horizontal wrapp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article infeed system
KR20210057247A (ko) 소형 김의 포장장치
JP2569593Y2 (ja) 印刷物等の包装装置
EP1827901A1 (fr) Dispositif de dechargement d'objets en vrac
US5072575A (en) Method of feeding articles into a horizontal wrapping machine
CN218055833U (zh) 一种焊丝盘自动码垛系统
CN110626553A (zh) 打包设备
JPH0699952A (ja) 充填包装機
CN218343786U (zh) 一种盒装乳制品自动装箱设备
CN219857945U (zh) 一种装盒机及其出盒检测机构
US5070679A (en) Horizontal wrapp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article infee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