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2601U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2601U
CN221072601U CN202323140590.1U CN202323140590U CN221072601U CN 221072601 U CN221072601 U CN 221072601U CN 202323140590 U CN202323140590 U CN 202323140590U CN 221072601 U CN221072601 U CN 221072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ixedly connected
grouting
height
p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40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永梅
金玉杰
车铭岳
林圣博
曹庆志
陈旭
钱柏亨
姜亚玲
周影
刘东辉
翟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2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2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属于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桩头,桩头呈锥形,桩头顶端固接有桩体,桩体内部中空,桩体内部固接有卡位环,卡位环上抵接有调节筒,调节筒长度与卡位环顶面到桩体顶面的距离相等,调节筒与桩体滑动连接,调节筒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桩头顶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桩体两侧的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调节筒顶部固接有注浆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筒可以调节建筑桩的长度,进而适应桩洞的深度,平衡露在地面以上的建筑桩的高度,使建筑桩的高度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背景技术
建筑桩是一种用于支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基础构件。它们起源于建筑工程领域,旨在解决建筑物在不稳定或不均匀地基上的支撑问题。在建筑桩出现之前,建筑物的基础支撑通常依赖于地基的稳定性。然而,某些地质条件或建筑需求可能导致地基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因此,人们开始使用桩作为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建筑桩的出现改变了建筑工程的发展。通过将桩深入地下,桩能够通过较强的土层或岩石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人员往往先用机器在地面上打出一个一定深度的施工桩洞,由于地面本身的不平整或打桩过程的难以把控或施工人员的疏忽等因素,可能导致这个施工桩洞的深度不合格,从而导致现场的建筑桩会出现长度不合适的情况,这时人员从其他地方更换建筑桩可能会耽误工期造成时间上的浪费,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为此,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包括:桩头,所述桩头呈锥形,所述桩头顶端固接有桩体,所述桩体内部中空,所述桩体内部固接有卡位环,所述卡位环上抵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长度与卡位环顶面到桩体顶面的距离相等,所述调节筒与所述桩体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筒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桩头顶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桩体两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卡接;所述调节筒顶部固接有注浆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块,两所述固定块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均延长出紧固平台,所述紧固平台上开设有贯通孔,两所述紧固平台相互贴合后通过紧固螺栓紧固,两所述固定块相互抱合于所述桩体顶端外侧,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外侧上方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外端固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螺柱内端与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两所述限位块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块外侧固接有防转柱,所述固定块顶面对应所述防转柱开设有防转槽,所述防转柱与所述防转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侧开设有抵接平台,所述抵接平台抵接于所述桩体顶面。
优选的,两所述固定块相互贴合的表面以及两所述固定块内表面上均固接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平台,所述注浆平台底面与所述调节筒顶面固接,所述注浆平台中心贯通,内部同心设置有注浆口,所述注浆口与若干周向设置的连接柱与所述注浆平台固接。
优选的,所述注浆口内开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桩头内固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周向固接有若干倒刺,所述倒刺伸出所述桩头外表面,所述倒刺斜向上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打桩前,调节筒位于桩体内部,随桩体和桩头一起进行打桩,共同伸入地面以下;所有需要的建筑桩均打桩完毕深入地下后,露在地面以上的建筑桩高度不一,此时,将固定组件安装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的建筑桩上,吊起调节筒,调整调节筒顶面到适宜的高度,然后将限位块插入此时对应的限位槽内,将调节筒固定在此高度,按照此方法将若干需要调节高度的建筑桩调整到适宜的高度后,通过注浆组件对桩体内部和调节筒内部进行注浆,将混凝土灌注进桩体和调节筒内,一方面混凝土可连接桩体和调节筒,使其成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浇筑混凝土增加建筑桩的牢固程度。待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可将固定组件从桩体上拆卸,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筒可以调节建筑桩的长度,进而适应桩洞的深度,平衡露在地面以上的建筑桩的高度,使建筑桩的高度一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头;2、桩体;3、卡位环;4、调节筒;5、限位槽;6、限位块;7、固定块;8、紧固平台;9、贯通孔;10、紧固螺栓;11、连接块;12、螺柱;13、转动把手;14、防转柱;15、防转槽;16、抵接平台;17、密封垫;18、注浆平台;19、注浆口;20、连接柱;21、加强筋;22、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包括:桩头1,桩头1呈锥形,桩头1顶端固接有桩体2,桩体2内部中空,桩体2内部固接有卡位环3,卡位环3上抵接有调节筒4,调节筒4长度与卡位环3顶面到桩体2顶面的距离相等,调节筒4与桩体2滑动连接,调节筒4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5;桩头1顶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桩体2两侧的限位块6,限位块6与限位槽5卡接;调节筒4顶部固接有注浆组件。
打桩前,调节筒4位于桩体2内部,随桩体2和桩头1一起进行打桩,共同伸入地面以下;所有需要的建筑桩均打桩完毕深入地下后,露在地面以上的建筑桩高度不一,此时,将固定组件安装在需要进行高度调节的建筑桩上,吊起调节筒4,调整调节筒4顶面到适宜的高度,然后将限位块6插入此时对应的限位槽5内,将调节筒4固定在此高度,按照此方法将若干需要调节高度的建筑桩调整到适宜的高度后,通过注浆组件对桩体2内部和调节筒4内部进行注浆,将混凝土灌注进桩体2和调节筒4内,一方面混凝土可连接桩体2和调节筒4,使其成为一体,另一方面,通过浇筑混凝土增加建筑桩的牢固程度。待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可将固定组件从桩体2上拆卸,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筒4可以调节建筑桩的长度,进而适应桩洞的深度,平衡露在地面以上的建筑桩的高度,使建筑桩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块7,两固定块7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均延长出紧固平台8,紧固平台8上开设有贯通孔9,两紧固平台8相互贴合后通过紧固螺栓10紧固,两固定块7相互抱合于桩体2顶端外侧,限位块6滑动连接于固定块7上方。
固定块7一端铰接,通过另一端的紧固螺栓10进行紧固来进行在桩体2端部的可拆卸安装,从侧面进行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块7外侧上方固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上螺纹连接有螺柱12,螺柱12外端固接有转动把手13,螺柱12内端与限位块6转动连接,两限位块6相对设置,限位块6外侧固接有防转柱14,固定块7顶面对应防转柱14开设有防转槽15,防转柱14与防转槽15滑动连接。
在固定好固定块7后,转动把手13,螺纹柱相对于连接块11向内移动,同时带动限位块6向内移动,同时为使限位块6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不随螺柱12转动,限位块6底端固接防转柱14,防转柱14滑动连接于防转槽15中,防转槽15限制防转柱14转动进而限制限位块6转动,使得限位块6可插入限位槽5中。
进一步优化方案,固定块7内侧开设有抵接平台16,抵接平台16抵接于桩体2顶面。
在固定块7抱死桩体2外表面的同时,抵接平台16可抵接于桩体2顶面,给予向上的支撑力,避免仅靠固定块7与桩体2间的摩擦力给予调节筒4支撑,延长固定块7的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
进一步优化方案,两固定块7相互贴合的表面以及两固定块7内表面上均固接有密封垫17。
密封垫17一方面可对桩体2与调节筒4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泄漏,另一方面密封垫17可避免固定块7与固定块7之间,固定块7与桩体2之间以及固定块7与调节筒4之间的刚性接触,避免彼此间划伤,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方案,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平台18,注浆平台18底面与调节筒4顶面固接,注浆平台18中心贯通,内部同心设置有注浆口19,注浆口19与若干周向设置的连接柱20与注浆平台18固接。
注浆口19用于连通注浆管,注浆口19与注浆平台18之间通过连接柱20连接,给予了注浆平台18上一定的通气空间,便于注浆时桩体2以及调节筒4内部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优化方案,注浆口19内开设有螺纹。
螺纹便于连接注浆管。
进一步优化方案,桩头1内固接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上周向固接有若干倒刺22,倒刺22伸出桩头1外表面,倒刺22斜向上设置。
加强筋21增加桩头1强度,倒刺22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桩的摩擦力和抗水平力以及切削力,有效提高了桩的稳定性及所承受力度。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头(1),所述桩头(1)呈锥形,所述桩头(1)顶端固接有桩体(2),所述桩体(2)内部中空,所述桩体(2)内部固接有卡位环(3),所述卡位环(3)上抵接有调节筒(4),所述调节筒(4)长度与卡位环(3)顶面到桩体(2)顶面的距离相等,所述调节筒(4)与所述桩体(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筒(4)侧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槽(5);所述桩头(1)顶面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桩体(2)两侧的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所述限位槽(5)卡接;所述调节筒(4)顶部固接有注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两个固定块(7),两所述固定块(7)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均延长出紧固平台(8),所述紧固平台(8)上开设有贯通孔(9),两所述紧固平台(8)相互贴合后通过紧固螺栓(10)紧固,两所述固定块(7)相互抱合于所述桩体(2)顶端外侧,所述限位块(6)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7)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外侧上方固接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上螺纹连接有螺柱(12),所述螺柱(12)外端固接有转动把手(13),所述螺柱(12)内端与所述限位块(6)转动连接,两所述限位块(6)相对设置,所述限位块(6)外侧固接有防转柱(14),所述固定块(7)顶面对应所述防转柱(14)开设有防转槽(15),所述防转柱(14)与所述防转槽(15)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内侧开设有抵接平台(16),所述抵接平台(16)抵接于所述桩体(2)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块(7)相互贴合的表面以及两所述固定块(7)内表面上均固接有密封垫(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组件包括注浆平台(18),所述注浆平台(18)底面与所述调节筒(4)顶面固接,所述注浆平台(18)中心贯通,内部同心设置有注浆口(19),所述注浆口(19)与若干周向设置的连接柱(20)与所述注浆平台(18)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19)内开设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1)内固接有加强筋(21),所述加强筋(21)上周向固接有若干倒刺(22),所述倒刺(22)伸出所述桩头(1)外表面,所述倒刺(22)斜向上设置。
CN202323140590.1U 2023-11-21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Active CN221072601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2601U true CN221072601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69005B (zh) 一种变径式灌注桩装置
CN113756320B (zh) 一种高压线下低净空超长钢筋笼分节吊装入孔的方法
CN221072601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建筑桩
CN208472718U (zh)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利用旋挖钻结合冲击钻组合施工装置
CN114232611B (zh) 桩孔内溶洞填充装置及填充方法
CN108105477B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浇筑用自动定位装置
CN212176500U (zh) 一种可调变径式沉井安全作业平台
CN212452659U (zh) 用于基坑围护的斜向支撑螺纹桩支护结构
CN210530745U (zh) 一种组合式钻孔扩底植桩系统
CN204151788U (zh) 一种便捷式钢套管桩植入机
CN209178978U (zh) 一种低水位下高桩承台斜桩堵漏结构
CN219604335U (zh) 一种用于预制空心桩的桩端联合挤密装置
CN217501582U (zh) 一种深孔帷幕灌浆防钻杆脱落装置
CN114562301B (zh) 带斜撑桩的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20150294U (zh) 混凝土管桩
CN109024559A (zh) 一种建筑工程专用混凝土空心竹节桩
CN218373810U (zh) 牛腿式锚杆静压桩
CN113026565B (zh) 一种用于桥梁敷柱施工的环向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47382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桩基础机构
CN219568871U (zh) 一种桩基施工用护筒夹持器
CN109339033B (zh) 一种低水位下高桩承台斜桩堵漏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17352446U (zh) 一种土体固化结构
CN216839610U (zh) 一种微型钢管桩托换独立基础封桩结构
CN211690374U (zh)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CN218813689U (zh) 锚索钢腰梁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