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0374U -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0374U
CN211690374U CN201921335807.5U CN201921335807U CN211690374U CN 211690374 U CN211690374 U CN 211690374U CN 201921335807 U CN201921335807 U CN 201921335807U CN 211690374 U CN211690374 U CN 211690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hole
pouring
retaining wall
annular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58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广志
张执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Qingji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ji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ji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58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0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0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0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包括桩孔基质(1),桩孔基质(1)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2),桩孔(2)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1)表面上;所述桩孔(2)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3),护壁砼(3)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3)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2)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3)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2)底端的三个护壁砼(3)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4),浇筑支撑板(4)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3)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抗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工挖孔过程中,会在桩孔的内壁上逐段浇筑护壁砼以防止桩孔侧壁坍塌。在护壁砼的混凝土未干固时,浇筑支撑板支撑未干固的混凝土使其成型,由于桩孔基质对于桩孔侧壁的挤压,护壁砼未干固的混凝土挤压浇筑支撑板会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侧移,使得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只见出现缝隙,容易发生跑浆和漏浆,在护壁砼内形成空鼓,影响护壁砼的浇筑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护壁砼的混凝土未干固时,浇筑支撑板支撑未干固的混凝土使其成型,由于桩孔基质对于桩孔侧壁的挤压,护壁砼未干固的混凝土挤压浇筑支撑板会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侧移,使得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只见出现缝隙,容易发生跑浆和漏浆,在护壁砼内形成空鼓,影响护壁砼的浇筑质量”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包括桩孔基质,桩孔基质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桩孔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表面上;所述桩孔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护壁砼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底端的三个护壁砼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浇筑支撑板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浇筑支撑板底端设置有环形的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与下部连接板平行设置,浇筑支撑板下端的下部连接板与相邻的浇筑支撑板上端的上部连接板贴合;所述浇筑支撑板内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杆,纵向支杆穿过三个浇筑支撑板内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将三个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底部的深挖,护壁砼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下沉,提高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为圆锥形,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桩孔的内部底端面;所述浇筑支撑板的形状与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形状配合设置。
本申请中,将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设置为圆锥形,这样在后期浇筑桩时能够增加浇筑桩与桩孔护壁的接触连接面积。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浇筑支撑板的内环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的一侧表面与浇筑支撑板的内环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固定焊接。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纵向加强筋,提高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浇筑支撑板板壁的抗变形强度,进而提高了护壁砼浇筑精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桩孔护壁内设置有若干组卡固固定组,卡固固定组包括连接螺杆和若干U型的卡箍,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的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插接于卡箍的U型开口内,连接螺杆穿过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卡箍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
本申请中,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贴合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插接于卡箍内,通过卡箍增加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贴合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之间的接触压力,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发生跑浆和漏浆。连接螺杆的端部与桩孔下方的桩孔基质锚固,支撑浇筑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顶端的浇筑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上部垫板,上部垫板贴合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顶端的浇筑支撑板贴合的护壁砼的顶端面;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上部垫板连接有卡箍,连接螺杆的顶端穿过顶端的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上部垫板、卡箍并通过螺母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垫板贴合于护壁砼的顶端面,防止护壁砼受到桩孔基质的挤压而从护壁砼上部漏出。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浇筑支撑板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上部连接板由两个半环的上部半环对接为环形,下部连接板由两个半环的下部半环对接为环形;所述支撑半筒、上部半环、下部半环一体成型设置。
本申请中,浇筑支撑板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方便浇筑支撑板的安装和拆除。在挖孔过程中,可以使用拆除上部的浇筑支撑板支撑下部的护壁砼的方式使得浇筑支撑板重复周转使用,一般准备四至六副浇筑支撑板即可足够供应使用。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连接有若干侧壁锚杆,侧壁锚杆的一端穿过护壁砼并且锚固于桩孔侧表面的桩孔基质内,侧壁锚杆的另一端穿过护壁砼的环形内环面、浇筑支撑板环形内环面。
本申请中,侧壁锚杆的端部穿过护壁砼、浇筑支撑板,使得浇筑支撑板在浇筑和支撑过程中保证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因重力的作用而下沉。
优化的,上述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所述护壁砼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环形钢筋圈与护壁砼共轴设置,纵向钢筋与护壁砼的轴线平行设置,环形钢筋圈与纵向钢筋焊接固定。
本申请中,在护壁砼内设置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以提高护壁砼的支撑强度,纵向钢筋与环形钢筋圈焊接或者绑扎固定,以使得环形钢筋圈和纵向钢筋在护壁砼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将三个浇筑支撑板的上部连接板、下部连接板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底部的深挖,护壁砼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的下端插入桩孔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下沉,提高护壁砼的浇筑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半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部垫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包括桩孔基质1,桩孔基质1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2,桩孔2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1表面上;所述桩孔2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3,护壁砼3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3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2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3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2底端的三个护壁砼3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4,浇筑支撑板4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3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5,浇筑支撑板4底端设置有环形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与下部连接板6平行设置,浇筑支撑板4下端的下部连接板6与相邻的浇筑支撑板4上端的上部连接板5贴合;所述浇筑支撑板4内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杆7,纵向支杆7穿过三个浇筑支撑板4内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纵向支杆7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浇筑支撑板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了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提高了浇筑支撑板4两端的抗挤压强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的端部受到挤压变形,进而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产生缝隙发生跑浆和漏浆。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杆7将三个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连接,使得三个浇筑支撑板4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提高三个浇筑支撑板4的整体受力强度,纵向支杆7在水平方向上支撑浇筑支撑板4的位置,防止浇筑支撑板4受力后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置,提高了护壁砼3的浇筑位置精度。随着桩孔2底部的深挖,护壁砼3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纵向支杆7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通过纵向支杆7的锚固,控制上一节护壁砼3下沉,提高护壁砼3的浇筑位置精度。
所述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为圆锥形,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形状与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形状配合设置。
本申请中,将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设置为圆锥形,这样在后期浇筑桩时能够增加浇筑桩与桩孔护壁的接触连接面积。
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8,纵向加强筋8的一侧表面与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筋8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固定焊接。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之间的纵向加强筋8,提高了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 6之间的浇筑支撑板4板壁的抗变形强度,进而提高了护壁砼3浇筑精度,
所述桩孔护壁内设置有若干组卡固固定组,卡固固定组包括连接螺杆10和若干U型的卡箍9,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插接于卡箍9的U型开口内,连接螺杆10穿过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杆10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 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本申请中,将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插接于卡箍9内,通过卡箍9增加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之间的接触压力,防止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之间发生跑浆和漏浆。连接螺杆10的端部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支撑浇筑支撑板4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
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上部垫板12,上部垫板12贴合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护壁砼3的顶端面;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连接有卡箍9,连接螺杆10的顶端穿过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
本申请中,通过上部垫板12贴合于护壁砼3的顶端面,防止护壁砼3受到桩孔基质1的挤压而从护壁砼3上部漏出。
所述浇筑支撑板4由两个支撑半筒41对接为管状,上部连接板5由两个半环的上部半环51对接为环形,下部连接板6由两个半环的下部半环61对接为环形;所述支撑半筒41、上部半环51、下部半环61 一体成型设置。
本申请中,浇筑支撑板4由两个支撑半筒对接为管状,方便浇筑支撑板4的安装和拆除。在挖孔过程中,可以使用拆除上部的浇筑支撑板4支撑下部的护壁砼的方式使得浇筑支撑板4重复周转使用,一般准备四至六副浇筑支撑板4即可足够供应使用。
所述护壁砼3连接有若干侧壁锚杆11,侧壁锚杆11的一端穿过护壁砼3并且锚固于桩孔2侧表面的桩孔基质1内,侧壁锚杆11的另一端穿过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浇筑支撑板4环形内环面。
本申请中,侧壁锚杆11的端部穿过护壁砼3、浇筑支撑板4,使得浇筑支撑板4在浇筑和支撑过程中保证位置精度,防止浇筑支撑板4因重力的作用而下沉。
所述护壁砼3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环形钢筋圈13与护壁砼3共轴设置,纵向钢筋14与护壁砼3的轴线平行设置,环形钢筋圈13与纵向钢筋14焊接固定。
本申请中,在护壁砼3内设置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以提高护壁砼3的支撑强度,纵向钢筋 14与环形钢筋圈13焊接或者绑扎固定,以使得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在护壁砼3内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孔基质(1),桩孔基质(1)内设置有人工挖设的桩孔(2),桩孔(2)的上端开口位于桩孔基质(1)表面上;所述桩孔(2)内设置有桩孔护壁,桩孔护壁包括若干护壁砼(3),护壁砼(3)为环形并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护壁砼(3)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桩孔(2)内壁,桩孔护壁由若干护壁砼(3)对接为管状;靠近桩孔(2)底端的三个护壁砼(3)的内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浇筑支撑板(4),浇筑支撑板(4)的环形外侧面贴合于护壁砼(3)的环形内表面上;所述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环形的上部连接板(5),浇筑支撑板(4)底端设置有环形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与下部连接板(6)平行设置,浇筑支撑板(4)下端的下部连接板(6)与相邻的浇筑支撑板(4)上端的上部连接板(5)贴合;所述浇筑支撑板(4)内设置有若干纵向支杆(7),纵向支杆(7)穿过三个浇筑支撑板(4)内的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纵向支杆(7)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为圆锥形,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形状与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形状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筋(8),纵向加强筋(8)的一侧表面与浇筑支撑板(4)的内环面固定焊接,纵向加强筋(8)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固定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护壁内设置有若干组卡固固定组,卡固固定组包括连接螺杆(10)和若干U型的卡箍(9),相邻的两个浇筑支撑板(4)的下部连接板(6)、上部连接板(5)插接于卡箍(9)的U型开口内,连接螺杆(10)穿过上部连接板(5)、下部连接板(6)、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连接螺杆(10)的下端插入桩孔(2)的内部底端面并与桩孔(2)下方的桩孔基质(1)锚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顶端设置有一个环形的上部垫板(12),上部垫板(12)贴合于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贴合的护壁砼(3)的顶端面;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连接有卡箍(9),连接螺杆(10)的顶端穿过顶端的浇筑支撑板(4)的上部连接板(5)、上部垫板(12)、卡箍(9)并通过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支撑板(4)由两个支撑半筒(41)对接为管状,上部连接板(5)由两个半环的上部半环(51)对接为环形,下部连接板(6)由两个半环的下部半环(61)对接为环形;所述支撑半筒(41)、上部半环(51)、下部半环(61)一体成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砼(3)连接有若干侧壁锚杆(11),侧壁锚杆(11)的一端穿过护壁砼(3)并且锚固于桩孔(2)侧表面的桩孔基质(1)内,侧壁锚杆(11)的另一端穿过护壁砼(3)的环形内环面、浇筑支撑板(4)环形内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砼(3)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环形钢筋圈(13)和纵向钢筋(14),环形钢筋圈(13)与护壁砼(3)共轴设置,纵向钢筋(14)与护壁砼(3)的轴线平行设置,环形钢筋圈(13)与纵向钢筋(14)焊接固定。
CN201921335807.5U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Active CN211690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807.5U CN211690374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5807.5U CN211690374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0374U true CN21169037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7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5807.5U Active CN211690374U (zh) 2019-08-17 2019-08-17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0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4931B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盾构环型基桩与施工方法
CN103510510B (zh) 一种增强型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及施工方法
CN105672307A (zh) 一种扩底组合端承桩基础
CN105002915A (zh) 一种人工挖孔桩钢护筒护壁的施工工法
CN113737776B (zh) 一种海相深厚淤泥质土条件下超长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05171547U (zh) 可回收微型锚杆墙
CN210918893U (zh) 一种用于桩孔孔壁快速修复的钻头
CN211690374U (zh) 一种建筑地基人工挖掘防护结构
CN210917394U (zh) 基坑支护桩
CN209838429U (zh) 一种后锚盾构衬砌支护结构
CN108661045B (zh) 一种预制gfrp管混凝土拼接桩
CN212335996U (zh) 一种抗压抗拔变直径钢筋笼扩底桩
CN214614035U (zh) 一种高强预应力混凝土复合桩
KR101131951B1 (ko) 합성말뚝 제조 및 시공방법
CN215669558U (zh) 基坑支护体系的前置式斜桩
CN211735364U (zh) 预制装配式护壁人工挖孔桩
CN113187026B (zh) 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及加固模具
CN211080280U (zh) 一种大直径桩基围护微型桩群
CN211113669U (zh) 一种预应力钢筋砼护壁桩
CN212077920U (zh) 挡土止水预应力高强支护桩
CN208219667U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0597332U (zh) 一种桩孔施工防塌开挖结构
CN112942316A (zh) 预制方桩及其施工工艺
CN111980017A (zh) 一种大直径灌注桩断桩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112411605A (zh) 一种输电塔基础锚栓的置筋加固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000 3rd floor, No.5 Nanhai Branc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QINGJIA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3rd floor, No.5 Nanhai Branch Road, Shin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JIAN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NGJIA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