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57069U - 一种斜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57069U
CN214657069U CN202120023597.7U CN202120023597U CN214657069U CN 214657069 U CN214657069 U CN 214657069U CN 202120023597 U CN202120023597 U CN 202120023597U CN 214657069 U CN214657069 U CN 214657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trut
piles
bracing
hidden
forc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3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娟
胡宝山
王建军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P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P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P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P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23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57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57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57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斜撑结构,第一斜撑组件和第二斜撑组件关于基坑的中轴线对称,对基坑侧壁起到抵挡横向土压力的作用。通过在支护桩上施工冠梁,在传力桩上施工暗梁,斜撑的一端与冠梁连接,另一端与暗梁连接,斜撑可拆卸。当支护桩、传力桩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盆式开挖至坑底标高,开槽施工暗梁及配筋垫层后,直接将斜撑与暗梁和冠梁连接,在基坑开挖至坑底且底板及传力带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斜撑,使斜撑可以重复利用,提高了斜撑的利用率。解决了普通支撑一次性材料浪费问题,相对于普通斜撑,无需另外设置后浇带,结构施工方便,斜撑只在周边设置,开挖方便,加快了土方开挖的进度。

Description

一种斜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撑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是指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它是一个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深度进行施工。基坑工程常采用的支撑体系大部分都为水平支撑,但水平支撑往往杆件过于密集,造成基坑内挖土空间较小,造价高且工期较长;后来为了方便出土及减少造价,就出现了斜抛撑工艺,即采用中心盆式开挖放坡至坑底,待中心的底板(带牛腿)施工后,再分段开槽施工斜抛撑,待斜抛撑形成后,再开挖周边留土,但此工艺需另设置后浇带,需与结构设计沟通后浇带的留设位置,结构施工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撑结构,斜撑采用钢管或型钢无需养护,节约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养护时间,且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斜撑可以重复利用,解决了普通支撑的一次性材料浪费问题,相对于普通斜抛撑,无需另外设置后浇带,结构施工方便,斜撑只在周边设置,土方开挖方便,加快了土方开挖的进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斜撑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包括:第一斜撑组件和第二斜撑组件;
所述第一斜撑组件包括:冠梁、暗梁、多个支护桩、多个传力桩和多个斜撑;
多个所述支护桩沿基坑的一侧侧壁施工,所述支护桩从地表面向下施工;
所述冠梁位于多个所述支护桩的顶部;
多个所述传力桩位于所述基坑内,多个所述传力桩间隔排列,所述传力桩桩顶标高位于基坑底部;
所述暗梁位于多个所述传力桩的顶部;
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暗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用以连接所述支护桩和所述传力桩;
所述第一斜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斜撑组件关于基坑的中轴线对称。
建筑基坑是指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它是一个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深度进行施工,第一斜撑组件和第二斜撑组件关于基坑的中轴线对称,对基坑侧壁的土起到抵挡横向土压力的作用。通过在支护桩上施工冠梁,在传力桩上施工暗梁,斜撑的一端与冠梁上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暗梁上的预埋件固定连接,使斜撑能够可拆卸。当支护桩和传力桩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周边留土,中心盆式开挖至坑底标高,开槽施工暗梁及配筋垫层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直接将斜撑与暗梁的预埋件和冠梁的连接板连接并施加预应力,在周边留土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及传力带,待底板及传力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刻拆除斜撑,使斜撑可以重复利用,提高了斜撑的利用率。解决了普通支撑的一次性材料浪费问题,相对于普通斜撑,无需另外设置后浇带,结构施工方便,斜撑只在周边设置,土方开挖方便,加快了土方开挖的进度。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还包括:连接板和多个螺栓;
所述连接板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呈钝角;
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在所述冠梁上,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多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斜撑固定。
在冠梁上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对冠梁和斜撑起到连接的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还包括:配筋垫层;
所述配筋垫层铺设所述暗梁的表面,所述配筋垫层用于增加受力面积。
配筋垫层位于基底的表面,可以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进行后续绑扎钢筋等施工,也起到了增加基坑底部受力面积的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还包括:多个预埋件;
多个所述预埋件位于所述配筋垫层上,所述预埋件与所述斜撑固定连接,所述斜撑通过所述预埋件固定在所述暗梁上。
预埋件的一端与暗梁连接,另一端与斜撑连接,可在暗梁和斜撑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的所述斜撑与所述冠梁焊接固定,所述斜撑与所述预埋件焊接固定。
斜撑分别与冠梁和预埋件焊接,使其连接的更加牢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的所述斜撑与所述暗梁之间的夹角为25°-35°。
在角度的范围内,使其支撑更加的稳固。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该斜撑结构的斜撑的材质为型钢或钢管。
钢管或型钢结构自重轻,造价低,塑性和柔韧性好,结构稳定性高,且便于机械加工、结构连接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基坑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斜撑搭建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斜撑拆除后完工图。
图中标号:
1、第一斜撑组件;11、冠梁;12、暗梁;13、支护桩;14、传力桩;15、斜撑;2、第二斜撑组件;3、连接板;4、配筋垫层;5、预埋件;6、周边留土;8、底板;9、底板传力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基坑工程常采用斜抛撑工艺,即采用中心盆式开挖放坡至坑底,待中心的底板施工后,再分段开槽施工斜抛撑,待斜抛撑形成后,再开挖周边留土,但此工艺需另设置后浇带,需与结构设计沟通后浇带的留设位置,结构施工较麻烦。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斜撑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包括:第一斜撑组件1和第二斜撑组件2。由于基坑是在地表面向下开挖坑,所以最终形成的坑体是四面围土,环形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斜撑组件1和第二斜撑组件2以基坑的中轴线为基准两端对称,所以第一斜撑组件1和第二斜撑组件2是相同的。由于基坑四面环土,所以图中未标明另外相对称的两侧也是由斜撑组件来抵持基坑侧壁的土压力,方便后续的基坑工程的继续进行。
第一斜撑组件1包括:冠梁11、暗梁12、多个支护桩13、多个传力桩14和多个斜撑15。
支护桩13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工法桩等,支护桩13间隔排列成一列位于基坑的侧壁处,支护桩13的作用主要是起到挡土的作用。冠梁11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梁,位于支护桩13的顶部将所有的支护桩13连在一起,使支护桩13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且通过预埋件5与钢支撑的连接,冠梁11在施工时必须凿除桩顶的浮浆等。传力桩14桩顶标高位于基坑的底面,由于基坑的底面会低于地面,所以传力桩14的会低于支护桩13。传力桩14之间同样等间隔分布如2米,暗梁12呈长条状,且暗梁12固定在传力桩14的上方,将传力桩14的顶部连接起来,暗梁12和冠梁11相互平行状态。斜撑15的一端与冠梁11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冠梁11的侧面,另一端与暗梁12固定连接,且连接位置位于暗梁12的顶部。由于传力桩14的高度低于支护桩13,所以当斜撑15固定在暗梁12和冠梁11之间时,为倾斜状态。斜撑15的材质为钢管和型钢,质量轻且不需要养护,当支护桩13和传力桩14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时,周边留土,中心盆式开挖至坑底标高,开槽施工暗梁12及配筋垫层4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将斜撑15与冠梁11和暗梁12连接,斜撑15施工完毕并施加预应力后,周边留土6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8及底板传力带9,待底板8及底板传力带9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斜撑15,可直接从暗梁12和冠梁11处拆下,方便拆卸,斜撑15可重复利用。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基坑是在地面往下挖土,所以会形成四面环土的情况,第一斜撑组件1和第二斜撑组件2关于基坑的中轴线对称,对基坑侧壁的土起到抵挡横向土压力的作用。通过在支护桩13上施工冠梁11,在传力桩14上施工暗梁12,斜撑15的一端与冠梁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暗梁12固定连接,使斜撑15能够可拆卸。当支护桩13、传力桩14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周边留土6,中心盆式开挖至坑底标高,开槽施工暗梁12及配筋垫层4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直接将斜撑15与暗梁12和冠梁11连接,在斜撑15施工完毕并施加预应力后,周边留土6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8及底板传力带9,待底板8及底板传力带9达到设计强度后,可拆除斜撑15,使斜撑15可以重复利用,提高了斜撑15的利用率。解决了普通支撑的一次性材料浪费问题,相对于普通斜撑15,无需另外设置后浇带,结构施工方便,斜撑15只在周边设置,土方开挖方便,加快了土方开挖的进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板3和多个螺栓。连接板3设置在冠梁11上,通过连接板3将斜撑15和冠梁11活动连接。连接板3的底面固定在冠梁11的表面,侧面位于传力桩14所在的方向,底面和侧面形成钝角以满足斜撑15固定时的倾斜状态。在侧面上设有两个通孔,两个螺栓穿过两个通过将L型连接板3和斜撑15固定。支护桩13、传力桩14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周边留土,中心盆式开挖至坑底标高,开槽施工暗梁12及配筋垫层4并达到设计强度后,直接将斜撑15与暗梁12和冠梁11连接,斜撑15施工完毕并施加预应力后,周边留土开挖至坑底,施工底板8和底板传力带9,待底板8及传力带9达到设计强度后,直接将斜撑15拆除,留下冠梁11和暗梁12。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配筋垫层4,配筋垫层4位于基坑底部表面,作用是增加受力面积,且可以使表面平整便于在上边做后续绑扎钢筋等措施,同时也保护了基坑表面不被破坏,增加了后续基坑的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好包括:多个预埋件5,在配筋垫层4上设有多预埋件5。预埋件5和斜撑15固定连接,且预埋件5固定在暗梁12上,用于连接暗梁12和斜撑15。通过预埋件5方便斜撑15拆卸,维持了斜撑15的可循环利用。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实施例一的替换方案,区别之处在于,斜撑15和冠梁11之间为焊接固定,斜撑15和预埋件5也为焊接固定。当需要将斜撑15从冠梁11和暗梁12之间拆卸下来时,直接将斜撑15锯断,即可拆除斜撑15。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斜撑15和暗梁12之间的夹角为25°-35°,特定的角度区间,使斜撑15和暗梁12之间的配合支撑更加的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斜撑结构,应用于基坑工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斜撑组件和第二斜撑组件;
所述第一斜撑组件包括:冠梁、暗梁、多个支护桩、多个传力桩和多个斜撑;
多个所述支护桩沿基坑的一侧侧壁施工,所述支护桩从地表面向下施工;
所述冠梁位于多个所述支护桩的顶部;
多个所述传力桩位于所述基坑内,多个所述传力桩间隔排列,所述传力桩桩顶标高位于基坑底部;
所述暗梁位于多个所述传力桩的顶部;
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与所述暗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用以连接所述支护桩和所述传力桩;
所述第一斜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斜撑组件关于基坑的中轴线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和多个螺栓;
所述连接板包括:底面和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呈钝角;
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在所述冠梁上,所述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多个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斜撑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筋垫层;
所述配筋垫层铺设所述暗梁的表面,所述配筋垫层用于增加受力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预埋件;
多个所述预埋件位于所述配筋垫层上,所述预埋件与所述斜撑固定连接,所述斜撑通过所述预埋件固定在所述暗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与所述冠梁焊接固定,所述斜撑与所述暗梁焊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与所述暗梁之间的夹角为25°-3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材质为型钢或钢管。
CN202120023597.7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斜撑结构 Active CN214657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3597.7U CN214657069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斜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3597.7U CN214657069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斜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57069U true CN21465706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0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3597.7U Active CN214657069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斜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57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4289B1 (ko) 복합형 강가시설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2779914A (zh) 一种斜撑结构及其在基坑中组合支撑的施工方法
CN207017275U (zh) 可装配可回收的深基坑支护体系
CN109356169B (zh) 一种基坑排桩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04058A (zh) 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529763A (zh) 一种利用钢混组合钢围堰施工海域浅滩承台的方法
CN113417300B (zh)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64578B (zh) 一种逆作桩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2294871B1 (ko) 독립케이슨의 코어(core)벽체 구조물을 축조하는 방법
CN214657069U (zh) 一种斜撑结构
CN216515635U (zh) 用于基坑围护的装配式斜向内支撑结构
CN214328954U (zh) 一种柱形支撑节点
KR102174732B1 (ko) 지지성능이 우수하고 수톱니부의 교환이 가능한 앵글잭
JP3160485U (ja) 深礎基礎杭体鉄筋籠の坑内建込工法
CN110847213A (zh) 轻型钢制笼式塔吊基架及装配施工方法
CN219973215U (zh) 一种基坑支护加固结构
CN110952453B (zh) 一种桥台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397650A (zh) 一种大型钢圆筒围堰结构
CN219220410U (zh) 一种顶管施工用的圆形竖井结构
CN212671008U (zh) 一种用于逆作法施工的桩柱结构
CN211446570U (zh) 一种桥台结构
CN217601493U (zh)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
CN217629966U (zh) 一种临地铁的大跨度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
CN107190757A (zh) 可装配可回收的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及支护体系
CN215562554U (zh) 塔吊基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