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2102U -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2102U
CN221072102U CN202322352698.0U CN202322352698U CN221072102U CN 221072102 U CN221072102 U CN 221072102U CN 202322352698 U CN202322352698 U CN 202322352698U CN 221072102 U CN221072102 U CN 22107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witch rail
turnout
beam body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2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peng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peng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peng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peng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2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包括具有主线与支线的道岔梁体,道岔梁体为箱体结构,且腰部横断面呈外扩结构,主线为直线型,支线为曲线型;道岔还包括:长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道岔梁体内,且前端转动设于支线与主线的交汇处,长尖轨的后端顶部设有摆动导向机构,且通过摆动导向机构支撑并与道岔梁体构成滑动连接;短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道岔梁体内的腰部位置,短尖轨前端通过万向球铰支撑件与道岔梁体的腹板构成活动连接,靠近短尖轨后端的道岔梁体的腹板上固设有滚动支承座,用于支撑短尖轨并与短尖轨构成多向活动连接;短尖轨前端顶部设有偏摆机构,用于控制短尖轨的活动轨迹。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道岔重量,并提高转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悬挂式单轨交通因其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节能、环保、减震、可实现全自动运营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系统一般为高架结构,轨道系统一般由钢结构的轨道梁、立柱、道岔及连接件等组成。道岔和轨道梁安装在立柱上,立柱安装在基础之上,车辆倒挂运行在轨道梁的下方。
道岔是悬挂式单轨交通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使车辆从一股道转换行驶到另一股道。
现行的道岔主要有移动式道岔和补偿式梯子型道岔;现行道岔结构有以下缺点:1、体积和重量都很大,成本很高,移动式道岔重量达100吨以上,梯子型道岔已达60吨以上;2、道岔转辙效率比较低,转辙时间20-30秒;3、驱动系统比较复杂,多个驱动机构相互动作才能转辙到位,可靠性较差;4、制作、运输及安装工程都比较费工费时。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道岔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包括具有主线与支线的道岔梁体,所述道岔梁体为箱体结构,且腰部横断面呈外扩结构,所述主线为直线型,所述支线为曲线型;
所述道岔还包括:
长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所述道岔梁体内,且前端通过布置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线与所述主线的交汇处,所述长尖轨相对所述主线的一侧为第一直线导向侧,所述长尖轨相对所述支线的一侧为第一曲线导向侧;所述长尖轨的后端顶部设有摆动导向机构,且通过所述摆动导向机构支撑并与所述道岔梁体构成滑动连接;
短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所述道岔梁体内的腰部位置,且具有第二直线导向侧与第二曲线导向侧,所述短尖轨的前端通过万向球铰支撑件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构成活动连接,靠近所述短尖轨后端的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固设有滚动支承座,用于支撑所述短尖轨并与所述短尖轨构成多向活动连接;所述短尖轨的前端顶部设有偏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短尖轨的活动轨迹;
直线导向板与曲线导向板,均具有两组,布置在所述道岔梁体的顶板与走行面上,用于与所述长尖轨、所述短尖轨共同对转向架的导向轮形成限位导向配合;
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上,且分别与所述摆动导向机构、所述偏摆机构相连,用于同步驱动长尖轨摆动、驱动短尖轨换向,使所述第一直线导向侧、第二直线导向侧以及主线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或所述第一曲线导向侧、第二曲线导向侧以及支线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线导向板对向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设置有第三直线导向侧;
所述曲线导向板对向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设置有第三曲线导向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转辙机,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为长尖轨与短尖轨提供驱动力,并检测长尖轨与短尖轨是否转动到位;
多级齿轮传动组,布置在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使所述摆动导向机构与所述偏摆机构形成同步驱动配合;
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长尖轨与所述转辙机的检测杆之间;
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短尖轨与所述转辙机的检测杆之间;
所述多级齿轮传动组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辙机的驱动杆的活动端之间通过第三连杆机构传动连接;
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所述摆动导向机构相连;
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所述偏摆机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导向机构包括:
滑道,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上,所述滑道的轨迹与所述长尖轨的摆动方向平行布置;
换向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与长尖轨之间,用于将第一从动轮的转动转换为所述长尖轨的摆动,所述换向组件包括:
转动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转动设有第一导轮;
换向盘,固设于所述长尖轨的顶部,且开设有导槽,供所述第一导轮滑动配合;
第二导轮,安装在所述换向盘的底部,并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均为桁架结构,且相邻端之间能够锁合;
所述短尖轨包括:
第一导向架,靠近所述曲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位于背离所述道岔梁体腰部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侧、所述主线的导向侧平滑相接;
第二导向架,靠近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位于背离所述道岔梁体腰部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曲线导向侧、所述支线的导向侧平滑相接;
横梁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架与所述第二导向架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摆机构包括:
偏心轮,第二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偏心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尖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导向架与所述第二导向架均包括上弦梁、下弦梁以及连接所述上弦梁与下弦梁之间的腹杆;所述上弦梁与所述下弦梁平行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支承座布置有四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二导向架的上弦梁与下弦梁的相对侧,所述滚动支承座包括:
支座,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
第一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且与所述上弦梁或下弦梁的外侧滑动配合;
第二滚轮,转动设于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滚轮垂直方向布置,且与所述上弦梁的底侧或所述下弦梁的顶侧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止挡机构,布置有四个,均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且朝向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的交汇处布置,用于对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进行限位并提供横向支撑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道岔梁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缺口,供摆动导向机构与长尖轨的顶部连接,道岔梁体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二缺口,供短尖轨部分贯穿并与偏摆机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万向球铰支撑件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二导向架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之间,所述万向球铰支撑件包括:
第一安装座,固设于导向架的外侧;
第二安装座,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上方布置;
支撑杆,两端均为球头轴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凹槽构成多向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支承座能够为所述短尖轨提供前后,上下,左右的偏摆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通过摆动导向机构使得长尖轨悬空布置于道岔梁体内,并以转动轴为中心与道岔梁体转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摆动导向机构能够驱动长尖轨作偏转,同时通过万向球铰支撑件与滚动支承座,使得短尖轨悬空布置,通过驱动机构同步带动凸轮偏转机构,使得短尖轨与长尖轨实现配合;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长尖轨、短尖轨结构,转动机构采用单个转辙机作为动力单元,能够实现长尖轨、短尖轨高效转辙,单次转辙时间小于等于5s,采用单个转辙机驱动,转辙机和信号系统能完全融入,同时长尖轨、短尖轨分别通过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与转辙机的检测杆相连,能够实现对长尖轨、短尖轨的转辙是否到位进行检测,能保证道岔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采用紧凑的长、短尖轨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道岔梁体的结构尺寸,与现有的移动式道岔和梯子型道岔相比,其尺寸和重量都大大的降低;现有的移动式道岔自重约100吨,梯子型道岔约65吨,本实用新型道岔自重小于30吨,大大的降低了道岔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运输及安装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中摆动导向机构与凸轮偏摆机构以及多级齿轮传动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中转辙机、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与长尖轨、短尖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中驱动机构与长尖轨、短尖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中长尖轨与短尖轨的结构示意图,且图中示意出了万向球铰支撑件、滚动支承座与短尖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中万向球铰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主线;1b、支线;1c、腰部;3、长尖轨;4、短尖轨;7、万向球铰支撑件;8、滚动支承座;9、止挡机构;10、第三曲线导向侧;11、第三直线导向侧;21、转辙机;22、多级齿轮传动组;23、第一连杆机构;24、第二连杆机构;25、第三连杆机构;31、转动轴;41、第一导向架;42、第二导向架;43、横梁连接架;51、滑道;52、换向盘;53、转动杆;54、第一导轮;55、第二导轮;61、偏心轮;62、第一连接杆;71、第一安装座;72、第二安装座;73、支撑杆;81、支座;82、第一滚轮;83、第二滚轮;101、第一缺口;102、第二缺口;211、驱动杆;212、检测杆;221、主动轮;222、第一从动轮;223、第二从动轮;301、第一直线导向侧;302、第一曲线导向侧;401、第二直线导向侧;402、第二曲线导向侧;411、上弦梁;412、下弦梁;413、腹杆;520、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8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参图1、图2所示,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包括具有主线1a与支线1b的道岔梁体,道岔梁体为钢板焊接而成的内空的箱体结构,且腰部1c横断面呈外扩结构,断面尺寸增大,道岔梁体底部中间部分设有走行面断开;主线1a为直线型,支线1b为曲线型;
参图6所示,道岔还包括:长尖轨3与短尖轨4;其中,长尖轨3水平悬空布置于道岔梁体内,且前端通过竖向布置的转动轴31转动连接在支线1b与主线1a的交汇处,长尖轨3相对主线1a的一侧为第一直线导向侧301,长尖轨3相对支线1b的一侧为第一曲线导向侧302;长尖轨3的后端顶部设有摆动导向机构,且通过摆动导向机构支撑并与道岔梁体构成滑动连接;短尖轨4水平悬空布置于道岔梁体内的腰部1c位置,且具有第二直线导向侧401与第二曲线导向侧402,短尖轨4的前端通过万向球铰支撑件7与道岔梁体的腹板构成活动连接,靠近短尖轨4后端的道岔梁体的腹板上固设有滚动支承座8,用于支撑短尖轨4并与短尖轨4构成多向活动连接;短尖轨4的前端顶部设有偏摆机构,用于控制短尖轨4的活动轨迹;长尖轨3与短尖轨4均为桁架结构,且相邻端之间能够锁合;
具体的,短尖轨4包括:第一导向架41、第二导向架42以及横梁连接架43;其中,第一导向架41,靠近曲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第二直线导向侧401位于背离道岔梁体腰部1c腹板的一侧,第二直线导向侧401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直线导向侧301、主线1a的导向侧平滑相接;第二导向架42,靠近直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第二曲线导向侧402位于背离道岔梁体腰部1c腹板的一侧,第二曲线导向侧40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曲线导向侧302、支线1b的导向侧平滑相接;第一导向架41与第二导向架42均包括上弦梁411、下弦梁412以及连接上弦梁411与下弦梁412之间的腹杆413;上弦梁411与下弦梁412平行布置;横梁连接架43,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架41与第二导向架42的顶部。
参图7所示,还包括直线导向板与曲线导向板,均具有两组,布置在道岔梁体的顶板与走行面上,用于与长尖轨3、短尖轨4共同对转向架的导向轮形成限位导向配合;直线导向板对向第二直线导向侧401设置有第三直线导向侧11;曲线导向板对向第二曲线导向侧402设置有第三曲线导向侧10。
参图3与图4所示,驱动机构,固设于道岔梁体的顶壁上,且分别与摆动导向机构、偏摆机构相连,用于同步驱动长尖轨3摆动、驱动短尖轨4换向,使第一直线导向侧301、第二直线导向侧401以及主线1a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或第一曲线导向侧302、第二曲线导向侧402以及支线1b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
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转辙机21、多级齿轮传动组22、第一连杆机构23、第二连杆机构24;其中,转辙机21,采用S700K,固设于道岔梁体的顶壁,为长尖轨3与短尖轨4提供驱动力,并检测长尖轨3与短尖轨4是否转动到位,其安全性、转辙效率和可靠性更好;多级齿轮传动组22,布置在道岔梁体的顶壁,使摆动导向机构与偏摆机构形成同步驱动配合;第一连杆机构23,连接在长尖轨3与转辙机21的检测杆212之间;第二连杆机构24,连接在短尖轨4与转辙机21的检测杆212之间;
具体的,参图4所示,多级齿轮传动组22包括:主动轮221,主动轮221的中心轴与转辙机21的驱动杆211的活动端之间通过第三连杆机构25传动连接;第一从动轮222,与主动轮221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摆动导向机构相连;第二从动轮223,与主动轮221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偏摆机构相连。
参图4所示,摆动导向机构包括:滑道51、换向组件、转动杆53、换向盘52以及第二导轮55;其中,滑道51,固设于道岔梁体的顶壁上,滑道51的轨迹与长尖轨3的摆动方向平行布置;换向组件,连接在第一从动轮222的转动中心轴与长尖轨3之间,用于将第一从动轮222的转动转换为长尖轨3的摆动,换向组件包括:转动杆53,与第一从动轮222的转动中心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转动设有第一导轮54;换向盘52,固设于长尖轨3的顶部,且开设有导槽520,供第一导轮54滑动配合;第二导轮55,安装在换向盘52的底部,并与滑道51滑动配合。
偏摆机构包括:偏心轮61与第一连接杆62;其中,偏心轮61,第二从动轮223的转动中心轴偏心连接在偏心轮61上;第一连接杆62,一端与偏心轮61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短尖轨4固定连接。
参图7所示,滚动支承座8布置有四组,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架41、第二导向架42的上弦梁411与下弦梁412的相对侧,滚动支承座8包括:支座81、第一滚轮82以及第二滚轮83;其中,支座81,固设于道岔梁体的腹板上;第一滚轮82,转动设置于支座81上,且与上弦梁411或下弦梁412的外侧滑动配合;第二滚轮83,转动设于支座81上,并与第一滚轮82垂直方向布置,且与上弦梁411的底侧或下弦梁412的顶侧滑动配合。滚动支承座8能够为短尖轨4提供前后,上下,左右的偏摆活动。
参图6与图8所示,万向球铰支撑件7具有两组,分别设置在第一导向架41、第二导向架42与道岔梁体的腹板之间,万向球铰支撑件7包括:第一安装座71、第二安装座72以及支撑杆73;其中,第一安装座71,固设于导向架的外侧;第二安装座72,固设于道岔梁体的腹板上,且第二安装座72位于第一安装座71的上方布置;支撑杆73,两端均为球头轴结构,分别与第一安装座71、第二安装座72的凹槽构成多向活动连接。
参图6所示,还包括止挡机构9,布置有四个,均固设于道岔梁体的腹板上,且朝向长尖轨3与短尖轨4的交汇处布置,用于对长尖轨3与短尖轨4进行限位并提供横向支撑力,止挡机构9上设置有减震部件,作为优选,可以采用橡胶等减震材料。止挡机构9可以支承并对长尖轨3和短尖轨4限位,保证转辙的安全。作为优选,止挡机构9可以采用门型或工字型结构,其底部通过螺栓连接在道岔梁体腹板上,另一侧安装橡胶板,可以实现减震作用。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道岔梁体顶部设置防护栏杆;为了保障设备的经久耐用,驱动机构部位设置防护罩。参图5所示,道岔梁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缺口101,供摆动导向机构与长尖轨3的顶部连接,道岔梁体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二缺口102,供短尖轨4部分贯穿并与偏摆机构相连。在长尖轨3的转动端设有减震器,减震器安装在道岔梁体两侧面上;在短尖轨4的端部也设有减震器,减震器安装在道岔梁体顶面上。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换向架主线1a通车时,驱动机构的转辙机21驱动多级齿轮传动组22同步带动摆动导向机构与凸轮偏摆机构运动,发生以下动作:长尖轨3摆动,长尖轨3以前端为转动支点,后端由摆动导向机构带动,使得第一直线导向侧301与主线1a的导向侧平滑承接;短尖轨4换向,在凸轮偏摆机构的作用下,短尖轨4能够以滚动支承座8为活动支点,整体作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的偏摆,使得第二直线导向侧401一端与第一直线导向侧301平滑承接,另一端与道岔梁体的主线1a的导向侧平滑承接;换向架的一侧导向轮先后依次与道岔梁体的腹板、直线导向板作导向配合,另一侧导向轮先后依次与第一直线导向侧301、第二直线导向侧401作导向配合;
当换向架支线1b通车时,驱动机构驱动长尖轨3作反向摆动,使得第一曲线导向侧302与支线1b的导向侧平滑承接,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短尖轨4作换向,使得第二曲线导向侧402一端与第一曲线导向侧302平滑承接,另一端与道岔梁体的支线1b导向侧平滑承接;换向架的一侧导向轮先后依次与道岔梁体的腹板、曲线导向板作导向配合,另一侧导向轮先后依次与第一曲线导向侧302、第二曲线导向侧402作导向配合。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包括具有主线与支线的道岔梁体,所述道岔梁体为箱体结构,且腰部横断面呈外扩结构,所述主线为直线型,所述支线为曲线型;
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还包括:
长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所述道岔梁体内,且前端转动设于所述支线与所述主线的交汇处,所述长尖轨相对所述主线的一侧为第一直线导向侧,所述长尖轨相对所述支线的一侧为第一曲线导向侧;所述长尖轨的后端顶部设有摆动导向机构,且通过所述摆动导向机构支撑并与所述道岔梁体构成滑动连接;
短尖轨,水平悬空布置于所述道岔梁体内的腰部位置,且具有第二直线导向侧与第二曲线导向侧,所述短尖轨的前端通过万向球铰支撑件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构成活动连接,靠近所述短尖轨后端的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固设有滚动支承座,用于支撑所述短尖轨并与所述短尖轨构成多向活动连接;所述短尖轨的前端顶部设有偏摆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短尖轨的活动轨迹;
直线导向板与曲线导向板,均具有两组,布置在所述道岔梁体的顶板与走行面上,用于与所述长尖轨、所述短尖轨共同对转向架的导向轮形成限位导向配合;
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上,且分别与所述摆动导向机构、所述偏摆机构相连,用于同步驱动长尖轨摆动、驱动短尖轨换向,使所述第一直线导向侧、第二直线导向侧以及主线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或所述第一曲线导向侧、第二曲线导向侧以及支线的导向侧三者相邻之间作导向承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向板对向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设置有第三直线导向侧;
所述曲线导向板对向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设置有第三曲线导向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转辙机,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为长尖轨与短尖轨提供驱动力,并检测长尖轨与短尖轨是否转动到位;
多级齿轮传动组,布置在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使所述摆动导向机构与所述偏摆机构形成同步驱动配合;
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长尖轨与所述转辙机的检测杆之间;
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短尖轨与所述转辙机的检测杆之间;
所述多级齿轮传动组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中心轴与所述转辙机的驱动杆的活动端之间通过第三连杆机构传动连接;
第一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所述摆动导向机构相连;
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传动配合,且转动中心轴与所述偏摆机构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导向机构包括:
滑道,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壁上,所述滑道的轨迹与所述长尖轨的摆动方向平行布置;
换向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与长尖轨之间,用于将第一从动轮的转动转换为所述长尖轨的摆动,所述换向组件包括:
转动杆,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固定连接,且外端转动设有第一导轮;
换向盘,固设于所述长尖轨的顶部,且开设有导槽,供所述第一导轮滑动配合;
第二导轮,安装在所述换向盘的底部,并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均为桁架结构,且相邻端之间能够锁合;
所述短尖轨包括:
第一导向架,靠近曲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位于背离所述道岔梁体腰部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直线导向侧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侧、所述主线的导向侧平滑相接;
第二导向架,靠近直线轨道的一侧布置,且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位于背离所述道岔梁体腰部腹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曲线导向侧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曲线导向侧、所述支线的导向侧平滑相接;
横梁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架与所述第二导向架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摆机构包括:
偏心轮,第二从动轮的转动中心轴偏心连接在所述偏心轮上;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短尖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架与所述第二导向架均包括上弦梁、下弦梁以及连接所述上弦梁与下弦梁之间的腹杆;所述上弦梁与所述下弦梁平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支承座布置有四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架、所述第二导向架的上弦梁与下弦梁的相对侧,所述滚动支承座包括:
支座,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
第一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且与所述上弦梁或下弦梁的外侧滑动配合;
第二滚轮,转动设于所述支座上,并与所述第一滚轮垂直方向布置,且与所述上弦梁的底侧或所述下弦梁的顶侧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机构,布置有四个,均固设于所述道岔梁体的腹板上,且朝向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的交汇处布置,用于对所述长尖轨与所述短尖轨进行限位并提供横向支撑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梁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缺口,供所述摆动导向机构与所述长尖轨的顶部连接,所述道岔梁体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二缺口,供所述短尖轨部分贯穿并与所述偏摆机构相连。
CN202322352698.0U 2023-08-31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Active CN221072102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2102U true CN221072102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7217B (zh) 轨道交通道岔系统
CN108454651B (zh)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EP4350075A1 (en) Fixed turnout track and vehicle-mounted track change system
CN111172821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单轴单梁平转式道岔
CN109208410B (zh) 悬挂式单轨道岔摆动式补偿轨装置及其补偿方法
CN215971482U (zh) 一种架空轨道固定式道岔和prt交通轨道
WO2017101765A1 (zh)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N109208398B (zh) 道岔和跨座式轨道系统
CN111321638A (zh) 悬挂式单轨移车台
CN221072102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CN110509946A (zh)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210554782U (zh) 悬挂式单轨道小车换向机构及悬挂式单轨道小车
CN117107559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
CN117090085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道岔的使用方法
CN216105647U (zh) 一种航车防脱轨装置
CN107628063B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换位转辙机构
WO2008126102A1 (en) A track switching system for an elevated suspended coach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2350426Y (zh) 单轨双动整体道岔
CN113062153B (zh) 轨道道岔
CN201280692Y (zh) 高架轨道u形梁运输用承重回转装置
CN211340239U (zh) 用于悬挂式空铁换向的变轨装置、空铁道岔和空铁系统
CN110106794B (zh) 一种高效架桥机
CN107724193B (zh)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走行面翻转修正式道岔
CN113246079A (zh) 宽度可调的轨道工程车车体架车平台
CN209274614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关节可挠型道岔的挠曲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