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7736U -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67736U CN221067736U CN202322351368.XU CN202322351368U CN221067736U CN 221067736 U CN221067736 U CN 221067736U CN 202322351368 U CN202322351368 U CN 202322351368U CN 221067736 U CN221067736 U CN 221067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reinforcing
- inner panel
- plat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车门内板包括:内板主体,所述内板主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通孔中心处延伸的加强板;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对角线上,所述连接梁在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结构。通过斜线式的连接梁和在内板主体上设置加强板,避免了由于滑门内板与外板的模态耦合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内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乘用车的普及,乘用车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而车门是汽车的车身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受力构件,如何避免碰撞后车身变形对乘员的伤害是提高乘用车被动安全性的关键问题。车门大多由冲压钣金件采用点焊、激光拼焊成型,其由车门外板、车门内板、车门防撞梁、窗框、车门加强板等近二十个零部件组成。
相关技术中,滑门结构一阶弯曲、一阶扭转模态均与内板局部模态耦合,容易引起滑门振动过大问题,并且目前滑门内板结构的质量较大,不利于汽车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门内板,通过斜线式的连接梁和在内板主体上设置加强板,避免了由于滑门内板与外板的模态耦合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内板,包括:内板主体,所述内板主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多个朝向所述通孔中心处延伸的加强板;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对角线上,所述连接梁在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板,通过斜线式的连接梁和在内板主体上设置加强板,避免了由于滑门内板与外板的模态耦合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梁包括:梁体和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设置于所述梁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梁体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对角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翻边的长度小于另一个所述加强翻边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梁体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梁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加强翻边和所述梁体之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内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内板主体和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以用于连接所述内板主体和所述连接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板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车门外板凸出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门内板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在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内板主体之间延伸,所述加强板朝向所述通孔中心处延伸且朝向车门外板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包括:车门外板和所述的车门内板,所述车门内板和所述车门外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车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板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梁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A;
图5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B;
图6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C;
图7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D;
图8是图2中的局部示意图E;
附图标记:
100、车门内板;
10、内板主体;11、加强板;12、安装区域;13、第三加强筋;
20、连接梁;21、梁体;22、加强翻边;23、第一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
30、连接板;31、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板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内板100的车门,以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的车辆。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板100包括:内板主体10和连接梁20,内板主体10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加强板11,连接梁20连接在通孔的对角线上。其中,斜线式的连接梁20结构可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简化制造工艺,并且实现了轻量化目标。并且斜线式的连接梁20可以将通孔分为两个三角形孔洞,基于此,可以提升内板主体10的结构强度。
以及,如图3所示,连接梁20在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结构。具体地,连接梁20的宽度为a,深度为b,具体地,连接梁20的宽度a在45mm-55mm之间,以及,连接梁20的深度b在15mm-25mm之间,优选地,连接梁20的宽度a为40mm,以及,连接梁20的深度b为20mm。
由此,通过斜线式的连接梁20和在内板主体10上设置加强板11,避免了由于滑门内板与外板的模态耦合引起振动过大的问题。
其中,连接梁20包括:梁体21和加强翻边22,加强翻边22设置于梁体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梁体21连接在通孔的对角线上。也就是说,在梁体21的宽度方向两侧还设置有加强翻边22,其中,加强翻边22一方面可以提升连接梁20的结构强度,即,连接梁20可以给内板主体10提供较强的结构支撑,加强翻边22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连接梁20和车门外板之间的连接刚度。
其中,加强翻边22和车门外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中一个加强翻边22的长度小于另一个加强翻边22的长度。即,两个加强翻边22的长度不同,这样可以增加车门内板100的一阶扭转模态。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梁体2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3,第一加强筋23在梁体2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即,通过在梁体21上设置第一加强筋23,这样可以提高连接梁20的局部刚度。另外,第一加强筋23的冲压凹槽深度为h1,宽度为d1,具体地,第一加强筋23的冲压凹槽深度在3mm-5mm之间,以及第一加强筋23的宽度在25mm-35mm之间。优选地,第一加强筋23的冲压凹槽深度为4mm,以及第一加强筋23的宽度为30mm。
同理,连接梁2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4在加强翻边22和梁体21之间延伸。在连接梁20上设置第二加强筋24,第二加强筋24可以起到增强连接梁20的强度的作用,另外,第二加强筋24可以起到增强加强翻边22和梁体21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
以及,参照图2所示,车门内板100还包括:连接板30,连接板30设置在内板主体10和连接梁20的一端,以用于连接内板主体10和连接梁20。即,通过设置连接板30可以连接连接梁20和内板主体10,这样可以提升连接梁20和内板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以提升车门内板100扭转刚度。
另外,参照图所示,连接板30和内板主体10之间形成有减重孔31,至少一个加强板11设置于减重孔31上。通过在连接板30和内板主体10之间设置减重孔31,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车门内板100的重量。
如图5-图8所示,车门内板10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3在加强板11和内板主体10之间延伸。即,通过在加强板11和内板主体10之间设置第三加强筋13,这样可以通过第三加强筋13来加强加强板11和内板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加强板11为四个,其中两个加强板11设置在连接梁20和内板主体10之间形成一半通孔内,其中一个加强板11设置在连接梁20和内板主体10之间形成的另一半通孔内,以及,最后一个加强板11设置在减重孔31内。
参照图5所示,其中一个加强板11位于安装区域12安装位置侧边,该处支撑在提高该处安装区域12刚度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加强板11安装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其中,此处加强板11长度为H1,宽度为D1,具体地,加强板11的长度在110mm-130mm之间,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在20mm-40mm之间。优选地,加强板11的长度为120mm,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为30mm。另外,加强板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h2,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d2,具体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在15mm-25mm之间,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在70mm-90mm之间。优选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20mm,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80mm。
参照图6所示,其中一个加强板11位于滑门中间横梁下侧,为了提高该处横梁的刚度。其中,此处加强板11的长度为H2,宽度为D2,厚度为H3,具体地,加强板11的长度在200mm-220mm之间,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在70mm-90mm之间,以及加强板11的厚度在2mm-4mm之间。优选地,加强板11的长度为210mm,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为80mm,以及加强板11的厚度为3mm。另外,加强板11上设置有三个第三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h3,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d3,具体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在15mm-25mm之间,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在70mm-80mm之间。优选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20mm,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75mm。
参照图7所示,其中一个加强板11位于内板底部区域,为了提高车门内板100底部区域的刚度。其中,此处加强板11长度为H4,宽度为D3,具体地,加强板11的长度在110mm-130mm之间,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在20mm-40mm之间。优选地,加强板11的长度为12mm,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为30mm。另外,加强板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h4,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d4,具体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在15mm-25mm之间,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在90mm-110mm之间。优选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20mm,以及两个第三加强筋13之间的间距为90mm。
参照图8所示,最后一个加强板11位于内板连接梁20的一端,为了提高整个滑门的轻量化程度,根据工艺及性能需求,在该处设计了方形孔洞,并在该处增加一个加强板11。其中,此处加强板11长度为H5,宽度为D4,具体地,加强板11的长度在25mm-35mm之间,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在15mm-20mm之间。优选地,加强板11的长度为30mm,以及加强板11的宽度为18mm。另外,加强板11上设置有一个第三加强筋13,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h5,具体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在15mm-25mm之间。优选地,第三加强筋13的宽度为20mm。
如此,通过四个位置的支撑连接,避免车门出现局部模态,提高了车门整体的NVH性能。
以及,参照图5所示,内板主体10上设置有安装区域12,安装区域1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朝向车门外板凸出设置。其中,为了满足安装孔刚度的需求,根据工艺及设计要求,在该部分进行了三处冲压处理,根据安装孔的位置需求确定结构的参数。其中,多个安装槽用于安装内板加强板、电机以及缓冲块等结构。
参照图5所示,第一个区域有一个安装孔的设计需求,根据设计经验及工艺要求,设计该处区域的宽度为F1,长度为F2。具体地,该处区域的宽度在20mm-30mm之间,以及该处区域的长度在45mm-55mm之间。优选地,该处区域的宽度为25mm,以及该处区域的长度为50mm。
参照图5所示,第二个区域为开启缓冲块的安装孔,其长度为F3,宽度为F4。具体地,该处区域的长度在90mm-110mm之间,以及该处区域的宽度在80mm-90mm之间。优选地,该处区域的长度为100mm,以及该处区域的宽度为85mm。
参照图5所示,第三个区域为电动滑门预留安装位置,为了提高该处的安装孔刚度,增大四个安装孔的位置间隔,并在区域的中间位置增加一处凸起,凸起的长度为F5,宽度为F6,这样可以使该处位置的刚度满足性能要求。具体地,该凸起的长度在45mm-55mm之间,以及该凸起的宽度在20mm-30mm之间。优选地,该凸起的长度为50mm,以及该凸起的宽度为25mm。
以及,参照图1所示,加强板11朝向车门外板延伸,且加强板11还朝向通孔的中心区域延伸。例如,加强板11先朝向车门外板延伸再朝向通孔的中心区域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门,包括:车门外板和车门内板100,车门内板100和车门外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板主体(10),所述内板主体(10)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加强板(11);
连接梁(20),所述连接梁(20)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对角线上,所述连接梁(20)在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拱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0)包括:梁体(21)和加强翻边(22),所述加强翻边(22)设置于所述梁体(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梁体(21)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对角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翻边(22)的长度小于另一个所述加强翻边(2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2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23),所述第一加强筋(23)在所述梁体(2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24),所述第二加强筋(24)在所述加强翻边(22)和所述梁体(21)之间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设置在所述内板主体(10)和所述连接梁(20)的一端,以用于连接所述内板主体(10)和所述连接梁(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主体(10)上设置有安装区域(12),所述安装区域(12)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朝向车门外板凸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10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加强筋(13),所述第三加强筋(13)在所述加强板(11)和所述内板主体(10)之间延伸,所述加强板(11)朝向所述通孔中心处延伸且朝向车门外板延伸。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外板;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板(100),所述车门内板(100)和所述车门外板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51368.XU CN221067736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51368.XU CN221067736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67736U true CN221067736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6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51368.XU Active CN221067736U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67736U (zh) |
-
2023
- 2023-08-30 CN CN202322351368.XU patent/CN2210677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82532B2 (ja) | 車両の後部ドア構造 | |
EP3305629B1 (en) | Vehicle roof structure | |
JP5581699B2 (ja) | 車両骨格構造 | |
JP2008230453A (ja) | 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 |
JP2012111247A (ja) |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 |
JP5157833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221067736U (zh) | 车门内板、车门和车辆 | |
CN108349547B (zh) |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6101384A (zh) | 车辆地板系统 | |
CN212243575U (zh) |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 |
EP3912838A1 (en) | Automobile side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 |
CN213892665U (zh) | A柱上加强板组件和车辆 | |
JP5817548B2 (ja) | 車体下部構造 | |
CN217835804U (zh) | 车辆的中通道总成以及车辆 | |
JP2009029366A (ja) | 側面衝突性能を強化させた自動車用ドア | |
CN219428231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8661295U (zh) | 车门外板支撑结构及汽车 | |
WO2013080305A1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CN218751024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19584317U (zh) | 车身总成及车辆 | |
CN217835792U (zh) | 后轮罩组件、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 |
CN212046819U (zh) | 车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5214783B (zh) | 用于车辆的a柱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0053949U (zh) | 汽车顶盖横梁与侧围总成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7893016U (zh) | D柱加强结构以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