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0368U -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 Google Patents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60368U
CN221060368U CN202323003670.2U CN202323003670U CN221060368U CN 221060368 U CN221060368 U CN 221060368U CN 202323003670 U CN202323003670 U CN 202323003670U CN 221060368 U CN221060368 U CN 221060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ing
dry
lattice
wall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036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杰
刘进
罗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60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603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干蒸组件包括蒸格、蒸盖和中空的支撑件,蒸盖与蒸格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蒸格通过悬臂固设于支撑件内,且在蒸格的外壁和支撑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允许蒸汽通过的间隙。蒸格的外壁和支撑件的内壁之间除了通过悬臂连接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均互不接触,以形成供蒸汽通过的间隙,由于悬臂的结构简单,并且不需要在悬臂、蒸格或支撑件上开设工蒸汽通过的蒸汽孔,因此该干蒸组件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通过高温蒸汽对食物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其可以用来烹饪多种食材,例如鱼、虾,肉,面食等。
由于目前的电蒸锅在烹饪不同食材时,不同食材的味道会随着蒸汽的流动逐渐弥漫到整个烹饪空间内,造成不同食材的食物串味,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电蒸锅内设有干蒸空间,通常,干蒸腔与支撑臂采用一体结构,成本高,且需要在支撑臂上设有蒸汽孔,工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及电蒸锅,解决串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干蒸组件,包括蒸格、蒸盖和中空的支撑件,所述蒸盖与所述蒸格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所述蒸格通过悬臂固设于所述支撑件内,且在所述蒸格的外壁和所述支撑件的内壁之间形成允许蒸汽通过的间隙。
上述干蒸组件中,蒸格的外壁和支撑件的内壁之间除了通过悬臂连接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均互不接触,以形成供蒸汽通过的间隙,蒸汽通过间隙在干蒸组件内循环,由于悬臂的结构简单,并且不需要在悬臂、蒸格或支撑件上开设工蒸汽通过的蒸汽孔,因此该干蒸组件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循环的蒸汽能够对蒸盖及蒸格的外壁进行加热,使得干蒸组件处于高温环境中,并通过蒸盖及蒸格对干蒸腔内的食物进行干蒸,避免蒸汽进入干蒸腔内产生冷凝水而影响烹饪效果;由于干蒸腔为封闭空间,蒸汽不会进入干蒸腔内,因此干蒸腔内外是两个独立的空间,食物不会串味,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臂至少有两个,且所述悬臂沿所述蒸格外周壁间隔设置。
如此设置,保证蒸格与支撑件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臂包括连接部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格,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支撑件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弯折部与支撑件通过面接触,从而能够增大悬臂与支撑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件与悬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弯折部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固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紧固件能够保证支撑件与悬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所述把手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用户能够通过把手拿取或放置干蒸组件,把手、支撑件和悬臂通过一个紧固件固定连接,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还能够保证把手、支撑件和悬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格包括蒸格本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蒸格本体外周壁上沿的支撑台阶,所述蒸盖盖设于所述支撑台阶。
如此设置,支撑台阶用于支撑蒸盖,使得蒸盖能够稳定地盖合于蒸格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阶开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蒸盖的下沿能够位于所述凹槽内。
如此设置,烹饪过程中蒸盖上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流至凹槽内,避免冷凝水落在干蒸腔内的食物上影响食物口感;同时,凹槽内的冷凝水还能够在蒸盖的下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起到液封的作用,提升蒸盖与蒸格之间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格、所述悬臂和所述支撑件均为金属件,所述悬臂与所述蒸格、所述支撑件焊接固定。
如此设置,焊接的强度高,从而能够保证蒸格、支撑件与悬臂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提升干蒸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蒸锅,包括上盖、加热底座和上述的干蒸组件,所述干蒸组件位于所述加热底座和上盖之间。
如此设置,加热底座产生的蒸汽能够逐渐沿蒸格的外壁向上流动,并通过蒸格的外壁和支撑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向蒸盖的上侧,使得干蒸组件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对干蒸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上盖能够避免电蒸锅内的蒸汽流失,使得蒸盖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蒸盖对干蒸组件加热并保温,从而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蒸笼组件,所述蒸笼组件与所述干蒸组件层叠设置,所述蒸笼组件的底壁上设有蒸汽通孔。
如此设置,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食物放入蒸笼组件内进行湿蒸,或放入干蒸组件的干蒸腔内进行干蒸,干蒸腔内的食物和蒸笼组件内的食物不会相互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电蒸锅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蒸锅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干蒸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干蒸组件在另一角度下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干蒸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00、干蒸组件;10、蒸格;11、蒸格本体;12、支撑台阶;20、蒸盖;30、支撑件;31、第一通孔;40、干蒸腔;50、悬臂;51、连接部;52、弯折部;521、固定孔;60、间隙;70、把手;71、第二通孔;200、上盖;300、加热底座;400、蒸笼组件;401、蒸汽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电蒸锅是通过高温蒸汽对食物加热以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其可以用来烹饪多种食材,例如鱼、虾,肉,面食等。由于目前的电蒸锅在烹饪不同食材时,不同食材的味道会随着蒸汽的流动逐渐弥漫到整个烹饪空间内,造成不同食材的食物串味,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电蒸锅内设有干蒸空间,通常,干蒸腔与支撑臂采用一体结构,成本高,且需要在支撑臂上设有蒸汽孔,工艺复杂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干蒸组件100,该干蒸组件100能够解决食物串味的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如图2及图4所示,具体地,干蒸组件100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蒸盖20与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蒸格10通过悬臂50固设于支撑件30内,且在蒸格10的外壁和支撑件30的内壁之间形成允许蒸汽通过的间隙6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蒸组件100中,蒸格10的外壁和支撑件30的内壁之间除了通过悬臂50连接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均互不接触,以形成供蒸汽通过的间隙60,蒸汽通过间隙60在干蒸组件100内循环,由于悬臂50的结构简单,并且不需要在悬臂50、蒸格10或支撑件30上开设工蒸汽通过的蒸汽孔,因此该干蒸组件100的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循环的蒸汽能够对蒸盖20及蒸格10的外壁进行加热,使得干蒸组件100处于高温环境中,并通过蒸盖20及蒸格10对干蒸腔40内的食物进行干蒸,避免蒸汽进入干蒸腔40内产生冷凝水而影响烹饪效果,同时循环的蒸汽还能够对干蒸腔40外的其他食物进行湿蒸;由于干蒸腔40为封闭空间,蒸汽不会进入干蒸腔40内,因此干蒸腔40内外是两个独立的空间,食物不会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烹饪效果。
其中,蒸格10的周向尺寸小于支撑件30的周向尺寸,蒸格10固设于支撑件30内时,蒸汽能够从蒸格10的外周均匀通过,蒸汽的循环效果好。
如图5所示,悬臂50至少有两个,且悬臂50沿蒸格10外周壁间隔设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悬臂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臂50相对设置于蒸格10的两侧,保证蒸格10与支撑件30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同时,避免悬臂50的数量过多而导致加工困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保证蒸格10与支撑件30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情况下,悬臂50的数量也可以只有一个;或者悬臂50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蒸格10、悬臂50和支撑件30均为金属件,悬臂50与蒸格10、支撑件30焊接固定。焊接的强度高,从而能够保证蒸格10、支撑件30与悬臂5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从而提升干蒸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蒸格10、悬臂50与支撑件30脱落而造成安全隐患。
如图3及图5所示,悬臂50包括连接部51和弯折部52,连接部51一端连接于蒸格10,另一端连接于弯折部52,弯折部52与支撑件30的内壁固定连接。弯折部52与支撑件30通过面接触,从而能够增大悬臂50与支撑件3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支撑件30与悬臂5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如图3及图5所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设有第一通孔31,弯折部52上设有对应于第一通孔31的固定孔521;第一通孔31和固定孔5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部51与蒸格10焊接固定。紧固件能够保证支撑件30与悬臂5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能够省去悬臂50与支撑件30之间焊接的步骤,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其中,紧固件可以设置为螺栓螺母,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31和固定孔521后与螺母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悬臂50与蒸格10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或者悬臂50也可以自蒸格10一体延伸成型,只要能够保证悬臂50与蒸格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保证干蒸组件100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所示,由于蒸格10和支撑件30均为金属件,金属件在烹饪后温度较高,因此干蒸组件100还包括把手70,把手70设置于支撑件30的外壁。用户能够通过把手70拿取或放置干蒸组件100,避免烫手。其中,把手70可以设置为橡胶件、硅胶件等导热系数较低的材质。金属可以为不锈钢、合金等。
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把手70包括第二通孔71,第二通孔71、第一通孔31和固定孔5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这样,能够通过一个紧固件将把手70、支撑件30以及悬臂50同时固定,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方便,并且还能够保证把手70、支撑件30和悬臂5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紧固件可以设置为螺栓螺母,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71、第一通孔31和固定孔521后与螺母通过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其中,把手70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悬臂50相对设置于蒸格10的两侧时,两个把手70分别与两个悬臂50对应布置,以便于用户拿取干蒸组件100。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30也可以开设与第一通孔31间隔布置的第三通孔(图未示),第二通孔71和第三通孔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此时,把手70与支撑件30之间以及支撑件30与悬臂50之间均通过单独的紧固件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把手70也可以包括金属部,把手70的金属部与支撑件30的外壁焊接固定,以保证把手70与支撑件3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如图2至图3所示,蒸格10包括蒸格本体11和一体成型于蒸格本体11外周壁上沿的支撑台阶12,蒸盖20盖设于支撑台阶12。支撑台阶12用于支撑蒸盖20,使得蒸盖20能够稳定地盖合于蒸格10上,并与蒸格本体11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其中,支撑台阶12能够便于在蒸格本体11的周沿上加工悬臂50,因此悬臂50可以自支撑台阶12朝向背离蒸格本体11一侧延伸;当然,悬臂50也可以自蒸格本体11的外周壁等其他位置朝向背离蒸格本体11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支撑台阶12开设有环状的凹槽(图未示),蒸盖20的下沿能够位于凹槽内。蒸盖20的下沿嵌设于凹槽内能够提升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蒸汽通过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的间隙进入干蒸腔40内而影响烹饪效果。由于在烹饪过程中蒸盖20上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能够沿着蒸盖20的倾斜方向流至蒸盖20的下沿并落在凹槽内,从而能够避免蒸盖20上的冷凝水堆积过多而落在干蒸腔40内的食物上影响食物口感。同时,凹槽内的冷凝水还能够在蒸盖20的下沿和凹槽的内壁之间起到液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蒸盖20与蒸格10之间的密封性,提升烹饪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蒸锅,包括上盖200、加热底座300和上述的干蒸组件100,干蒸组件100位于加热底座300和上盖200之间。加热底座300产生的蒸汽能够逐渐沿蒸格10的外壁向上流动,并通过蒸格10的外壁和支撑件3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60沿a方向流向蒸盖20的上侧,使得干蒸组件100处于高温环境中,以对干蒸腔4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上盖200能够避免电蒸锅内的蒸汽流失,使得蒸盖20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蒸盖20对干蒸组件100加热并保温,从而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提升对干蒸组件100的干蒸腔内的食物的烹饪效率。
如图1所示,电蒸锅还包括蒸笼组件400,蒸笼组件400与干蒸组件100层叠设置,蒸笼组件400的底壁上设有蒸汽通孔401。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将不同的食物放入蒸笼组件400内进行湿蒸,或放入干蒸组件100的干蒸腔40内进行干蒸,并且蒸汽不会进入干蒸腔40内,干蒸腔40和蒸笼组件400是两个独立地空间,干蒸腔40内的食物和蒸笼组件400内的食物不会相互串味,从而避免影响食材本身的味道,提升电蒸锅的烹饪效果。
其中,可以是蒸笼组件400架设于干蒸组件100的支撑件30的上沿,上盖200盖合于蒸笼组件400上,此时,通过间隙60流向蒸盖20上侧的蒸汽能够通过蒸汽通孔401向上流动进入蒸笼组件400内,并对蒸笼组件4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也可以是干蒸组件100的支撑件30架设于蒸笼组件400的上沿,上盖200盖合于干蒸组件100,加热底座300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401向上流动进入蒸笼组件400内,并通过间隙60流向蒸盖20上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格(10)、蒸盖(20)和中空的支撑件(30),所述蒸盖(20)与所述蒸格(10)合围形成封闭的干蒸腔(40),所述蒸格(10)通过悬臂(50)固设于所述支撑件(30)内,且在所述蒸格(10)的外壁和所述支撑件(30)的内壁之间形成允许蒸汽通过的间隙(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50)至少有两个,且所述悬臂(50)沿所述蒸格(10)外周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50)包括连接部(51)和弯折部(52),所述连接部(51)一端连接于所述蒸格(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弯折部(52),所述弯折部(52)与所述支撑件(30)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0)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弯折部(52)上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固定孔(521),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固定孔(5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70),所述把手(70)设置于所述支撑件(30)的外壁,所述把手(70)设有第二通孔(71),所述第二通孔(71)、所述第一通孔(31)和所述固定孔(52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10)包括蒸格本体(11)和一体成型于所述蒸格本体(11)外周壁上沿的支撑台阶(12),所述蒸盖(20)盖设于所述支撑台阶(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阶(12)开设有环状的凹槽,所述蒸盖(20)的下沿能够位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10)、所述悬臂(50)和所述支撑件(30)均为金属件,所述悬臂(50)与所述蒸格(10)、所述支撑件(30)焊接固定。
9.一种电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00)、加热底座(30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干蒸组件,所述干蒸组件位于所述加热底座(300)和上盖(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笼组件(400),所述蒸笼组件(400)与所述干蒸组件层叠设置,所述蒸笼组件(400)的底壁上设有蒸汽通孔(401)。
CN202323003670.2U 2023-11-07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Active CN221060368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60368U true CN221060368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5276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US6418835B1 (en) Rotisserie oven structure
CN213371512U (zh) 烹饪器具
CN221060368U (zh)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CN219088972U (zh) 一种多用式空气炸锅
CN215016343U (zh) 一种蒸汽式空气炸锅的冷凝水收集结构
KR20039364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CN221060372U (zh) 电蒸锅
CN221083412U (zh) 干蒸组件及电蒸锅
CN210185361U (zh) 分离组件及电饭煲
CN209437043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21060369U (zh) 连接结构、干蒸组件以及蒸锅
CN213850218U (zh) 空气炸锅
CN208658717U (zh) 烹饪锅具
CN221060371U (zh) 电蒸锅
CN107374335B (zh) 一种电蒸锅
CN209528916U (zh) 一种蒸盘、蒸具及蒸箱
CN211883381U (zh) 一种电蒸箱
CN205903165U (zh) 一种多功能蒸汽锅
CN211722745U (zh) 锅具
CN221060370U (zh) 电蒸锅
CN211722840U (zh) 烹饪器具
CN213429674U (zh) 慢炖锅底座结构
CN217243766U (zh) 一种多功能电蒸锅
CN209353424U (zh) 一种保温性能好的蒸汽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