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36934U -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36934U
CN221036934U CN202322802255.7U CN202322802255U CN221036934U CN 221036934 U CN221036934 U CN 221036934U CN 202322802255 U CN202322802255 U CN 202322802255U CN 221036934 U CN221036934 U CN 221036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in bath
heat source
shel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22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稔
袁丽娜
李姜
任存亮
任禹泉
眭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xing Kibing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xing Kibi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xing Kibing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xing Kibing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22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36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36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中,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热源管道,壳体具有换热腔、连通换热腔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出口与锡槽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待加热气体能够依次流经气体入口、换热腔及气体出口,并流入进气通道;热源管道穿设于换热腔,并在壳体上形成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热源入口与锡槽的出气通道相连通,热源出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气体出口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气体出口沿热源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加热保护气所消耗的电能,减少玻璃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生产工艺中,锡槽(tin bath)主要的成型设备之一,锡槽通常位于熔化工序后,熔化产生的玻璃水通过流道及流槽流入锡槽,在盛有熔融金属锡液的锡槽表面漂浮、摊平、抛光、成型并冷却,再通过拉边机的控制,形成市场需要的各种规格的玻璃带,最后再被锡槽出口处的过渡辊拉引到退火窑进行退火。
玻璃生产过程中锡槽需使用96.5%高纯氮并混合3.4%小部分氢气作为锡槽保护气,以维持液态锡长期运行,且保护气中的高纯氮消耗量较大,在玻璃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新的保护气。保护气被生产混合出来时的温度在10℃左右,而锡槽的工作温度在600℃至1100℃的范围内,由于保护气进入锡槽时的温度与锡槽的工作温度之间的差距越小,对玻璃的生产越有利,因此通常对进入锡槽前的保护气进行升温处理,通常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保护气加热至100℃,但由于进入锡槽的保护气气量较大,电加热会消耗较多的电能,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旨在降低加热保护气所消耗的电能,减少玻璃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锡槽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待加热气体能够依次流经所述气体入口、换热腔及气体出口,并流入所述进气通道;以及
热源管道,穿设于所述换热腔,并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所述热源入口与所述锡槽的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热源出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气体出口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气体出口沿所述热源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热源入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热源出口设于所述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气体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气体出口设于所述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并依次分隔出第一发热腔、所述换热腔和第二发热腔,所述第一发热腔与所述热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发热腔与所述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热源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发热腔和所述第二发热腔。
可选地,所述热源管道设有多个,并在所述换热腔中分别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固定,气体入口设有两个,两个气体入口分别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安装,且能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调节相对安装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螺杆、设于所述螺杆一端的纵向伞齿轮和与所述纵向伞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纵向伞齿轮和所述传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壳体的外侧伸入所述换热腔内,并驱动所述纵向伞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杆在所述螺纹孔内转动。
可选地,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锡槽具有两个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锡槽的前段和中段,靠近所述热源入口的所述气体出口与连通所述锡槽的前段的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靠近所述热源出口的的所述气体出口与连通所述锡槽的中段的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从锡槽的放散口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热源入口引入热源管道内,保护气从气体入口进入换热腔内,进入换热腔的保护气与温度远高于保护气的高温废气换热,如此,保护气吸收高温废气的余热而被加热,被加热的保护气再通过气体出口引出换热腔,进入锡槽内,保护锡槽内的锡液。巧妙的利用锡槽运行时排出的高温废气,使用其作为保护气的加热源,不仅能够有效的加热氮气,还能合理的利用浮法玻璃生产时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环保实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将气体出口设为两个,能够分别向锡槽的不同长度方位处输送保护气,防止保护气内的高纯度氮气在锡槽的首段区域或中段区域处被锡液消耗过量,避免出现在锡槽的部分区域内锡液不能获得高纯度氮气的保护的情况,能够避免对玻璃的生产质量产生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板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应用在锡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1 加热器 193 螺纹孔
10 壳体 20 热源管道
11 换热腔 30 调节组件
111 气体入口 31 螺杆
112 气体出口 32 纵向伞齿轮
12 第一分隔板 321 纵向伞齿轮部
13 第一发热腔 33 传动组件
131 热源入口 331 手拧螺杆
14 第二分隔板 331a 手拧部
15 第二发热腔 331b 传动部
151 热源出口 332 竖向伞齿轮
161 第一端 40 控制阀
162 第二端 50 流量计
171 第一侧 60 温度计
172 第二侧 70 锡槽
18 第一壳体 71 进气通道
19 第二壳体 72 出气通道
192 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加热器101,加热器101包括:
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连通换热腔11的气体入口111和气体出口112,气体出口112与锡槽70的进气通道71相连通,待加热气体能够依次流经气体入口111、换热腔11及气体出口112,并流入进气通道71;以及
热源管道20,穿设于换热腔11,并在壳体10上形成有热源入口131和热源出口151,热源入口131与锡槽70的出气通道72相连通,热源出口151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气体出口112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气体出口112沿热源管道2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从锡槽70的放散口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热源入口131引入热源管道20内,保护气从气体入口111进入换热腔11内,进入换热腔11的保护气与温度远高于保护气的高温废气换热,如此,保护气吸收高温废气的余热而被加热,被加热的保护气再通过气体出口112引出换热腔11,进入锡槽70内,保护锡槽70内的锡液。巧妙的利用锡槽70运行时排出的高温废气,使用其作为保护气的加热源,不仅能够有效的加热氮气,还能合理的利用浮法玻璃生产时产生的高温废气的余热,环保实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将气体出口112设为两个,能够分别向锡槽70的不同长度方位处输送保护气,防止保护气内的高纯度氮气在锡槽70的首段区域或中段区域处被锡液消耗过量,避免出现在锡槽70的部分区域内锡液不能获得高纯度氮气的保护的情况,能够避免对玻璃的生产质量产生干扰。
可选地,壳体1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热源入口131设于第一端161,热源出口151设于第二端162。使热源管道20能够在换热腔11内具有较长的长度,以能够对换热腔11内的保护气充分加热。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热源出口151与热源入口131均设于第一端161或第二端162,热源管道20在换热腔11内呈“U”型。
可选地,壳体10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71和第二侧172,气体入口111设于第一侧171,气体出口112设于第二侧172。使得保护气能够在换热腔11内停留较长的时间,能够爱与热源管道20内的放散气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气体出口112与气体出口112均设于第一侧171或第二侧172。
可选地,壳体10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板12和第二分隔板14,并依次分隔出第一发热腔13、换热腔11和第二发热腔15,第一发热腔13与热源入口131连通,第二发热腔15与热源出口151连通,热源管道20连通第一发热腔13和第二发热腔15。有助于使壳体10内具有较多的放散气体,并使得放散气体在壳体10内充分停留,有助于放散气体在壳体10内充分散热。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不设有第一发热腔13和第二发热腔15,热源管道20与热源出口151和热源入口131直接连接。
可选地,锡槽70具有两个进气通道71,分别连通锡槽70的前段和中段,靠近热源入口131的气体出口112与连通锡槽70的前段的进气通道71相连通,靠近热源出151口的的气体出口112与连通锡槽70的中段的进气通道71相连通。在玻璃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锡槽70内的玻璃呈熔融状态,并在由锡槽70的玻璃入口流向玻璃出口的过程中逐渐降温,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锡槽70内玻璃的温度,对锡槽70划分出了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不失一般性的,玻璃入口的位置在锡槽70的前端,玻璃出口的位置在锡槽70的后端,因此高温区位于锡槽70的前端,中温区和低温区位于锡槽的中后段。由于放散气体在锡槽70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中一直进行热交换,导致热源管道20的温度自热源入口131处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不断降低,也即,靠近热源入口131处的放散气体的温度会高于靠近热源出口151处的放散气体的温度,因此靠近热源入口131的气体出口112所导出的保护气的温度略高,而靠近热源出口151的气体出口112所导出的保护气的温度略低,也即,可以通过壳体10上长度位置不同的气体出口112导出温度不同的保护气。其中,可以将温度较高的保护气被输送至锡槽70的高温区,将温度较低的保护气被输送至锡槽70的中温区或低温区,以缩减保护气进入锡槽70时的温度和锡槽70的工作温度之间的差距,提高玻璃的生产质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锡槽仅具有一个进气通道,两个气体出口与一个进气通道连通。
可选地,热源管道20设有多个,并在换热腔11中分别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和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自锡槽70流出的放散气体自第一发热腔13分流成若干份流入热源管道20,又在第二发热腔15中汇聚,然后流出热源出口151。热源管道20在加热腔的空间内间隔分布,使得放散气体能够均匀加热换热腔11内的不同高度、不同宽度方向上的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是热源管道20仅设有一个。
可选地,壳体10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19,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19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装配固定,气体入口111设有两个,两个气体入口111分别设在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19。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之间的可拆装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换热腔11内堆积的尘垢。气体入口111具有两个,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排布,使待加热的保护气能够快速的进入换热腔11内。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壳体10不具有能够沿长度方向装配的第一壳体18和第二壳体19,壳体10为一个一体成型的整体。
可选地,壳体10还包括调节组件30,调节组件30能够实现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相互安装,且能通过调节组件3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调节相对安装位置。也即通过调节组件30时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之间稳固连接在一起,防止保护气从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之间的间隙中跑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之间具有能够互相固定的弹性卡接结构。
请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调节组件30包括设于第二壳体19的螺杆31、设于螺杆31一端的纵向伞齿轮32和与纵向伞齿轮32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33,第二壳体19上设有固定块192,固定块上设有与螺杆31相匹配的螺纹孔193,纵向伞齿轮32和传动组件33均位于第一壳体18,且传动组件33与第一壳体18固定连接,传动组件33自壳体10的外侧伸入换热腔11内,并驱动纵向伞齿轮32转动,以带动螺杆31在螺纹孔193内转动。通过螺杆31在螺纹孔193内的旋转使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相互靠近,直至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互相压紧。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传动组件33位于换热腔11内,传动组件33被设于换热腔11内的电机驱动,且第一壳体18或第二壳体19上设有感应器,当感应到第一壳体18与第二壳体19相互靠近时,电机驱动传动组件33工作,使得纵向伞齿轮32旋转。
进一步可选地,传动组件33包括手拧螺杆331和竖向伞齿轮332,手拧螺杆331具有手拧部331a和传动部331b,手拧部331a设于壳体10外侧,传动部331b伸入换热腔11内,并和齿轮连接,纵向伞齿轮32上设有纵向伞齿轮部321,纵向伞齿轮部321能够和竖向伞齿轮332啮合。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旋拧手拧部331a使竖向伞齿轮332旋转,并驱动纵向伞齿轮32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传动组件33包括驱动螺杆31、与驱动螺杆31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和竖向伞齿轮332,驱动电机使驱动螺杆31旋转,以使竖向伞齿轮332旋转。
请参照图3和图4,可选地,调节组件30包括螺杆31和相配合的纵向伞齿轮32,第一壳体18靠近第二壳体19的一端具有朝向壳体10的外侧延伸的第一翻折边,第二壳体19靠近第一壳体18的一端具有朝向壳体10的外侧延伸的第二翻折边,螺杆31和纵向伞齿轮32将第一翻折边和第二翻折边锁紧固定。
可选地,锡槽70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气体出口112的控制阀40,控制阀40设有多个,且与气体出口112一一对应设置。锡槽70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气体出口112的流量计50,流量计50设有多个,且与气体出口112一一对应设置。锡槽70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气体出口112的温度计60,温度计60设有多个,且与气体出口112一一对应设置。控制阀40能够控制保护气能否从气体出口112出流出,以及流出的气体流量的大小和时间。流量计50能够检测流出每一气体出口112的保护气的流量大小,温度计60能够检测流出每一气体出口112的保护气的温度大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只有一个气体出口112处设有流量计50或温度计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
壳体,具有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锡槽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待加热气体能够依次流经所述气体入口、换热腔及气体出口,并流入所述进气通道;以及
热源管道,穿设于所述换热腔,并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热源入口和热源出口,所述热源入口与所述锡槽的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热源出口与外部空间相连通;
所述气体出口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所述气体出口沿所述热源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热源入口设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热源出口设于所述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沿其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气体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所述气体出口设于所述第二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并依次分隔出第一发热腔、所述换热腔和第二发热腔,所述第一发热腔与所述热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发热腔与所述热源出口连通,所述热源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发热腔和所述第二发热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管道设有多个,并在所述换热腔中分别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拼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装配固定,气体入口设有两个,两个气体入口分别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实现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安装,且能通过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调节相对安装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螺杆、设于所述螺杆一端的纵向伞齿轮和与所述纵向伞齿轮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纵向伞齿轮和所述传动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壳体的外侧伸入所述换热腔内,并驱动所述纵向伞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杆在所述螺纹孔内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和/或,所述锡槽具有两个所述进气通道,分别连通所述锡槽的前段和中段,靠近所述热源入口的所述气体出口与连通所述锡槽的前段的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靠近所述热源出口的所述气体出口与连通所述锡槽的中段的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和/或,所述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气体出口的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有多个,且与所述气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2802255.7U 2023-10-18 2023-10-18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Active CN221036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2255.7U CN221036934U (zh) 2023-10-18 2023-10-18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2255.7U CN221036934U (zh) 2023-10-18 2023-10-18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36934U true CN221036934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67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2255.7U Active CN221036934U (zh) 2023-10-18 2023-10-18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36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1036934U (zh) 锡槽前端保护气加热装置
CN210142795U (zh) 一种激光器头部壳体及激光器
US20140027093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use in information/data center
CN217898907U (zh) 排水结构
CN100573016C (zh) 热交换器和冷却系统
CN212704383U (zh) 具有冷却结构和功能的立式加工中心皮带式主轴箱
CN21398095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水冷散热装置
CN211716670U (zh) 一种速热式电采暖锅炉
CN21351407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钢制柱形散热器
CN213026248U (zh) 均流板结构
CN209843771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9802883U (zh) 一种检测仪器冷却装置
CN114121429A (zh) 一种高智能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18524364U (zh)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CN220622100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器气腔
CN213091181U (zh) 一种驱动桥总成台架试验用冷却管路
CN21556830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动调节阀
CN109640561A (zh) 移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85438U (zh) 一种弯管换热器
CN207762871U (zh) 一种容积式换热器
CN215900951U (zh) 一种碳酸锂脱水用低温循环风蒸发器
CN219390624U (zh) 壳板式换热器
CN215114148U (zh) 一种高温气体冷却装置
CN220003489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0154494A (zh) 层压机用封闭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