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4364U -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4364U
CN218524364U CN202222862939.1U CN202222862939U CN218524364U CN 218524364 U CN218524364 U CN 218524364U CN 202222862939 U CN202222862939 U CN 202222862939U CN 218524364 U CN218524364 U CN 218524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exchan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629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飞
崔扬
崔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jing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629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4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4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4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进水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设有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内的水温;出水管道,设有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内的水温;供水组件,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中,所述供水组件设有出水导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所述换热系统能够降低变频模组散热测试的难度并且所述换热系统具有方便移动、容易维护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变频空调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变频空调一般是在定频空调中加入变频模块,通过变频模块来控制空调压缩机的转速,使得空调压缩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节省空调制冷或制热所耗费的能量。
变频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变频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避免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对整个空调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空调正式出厂前都需要对变频空调的变频模组进行散热测试。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冷媒散热的方式进行测试,由于冷媒散热的方式对换热系统的要求很高,一般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空调系统或包含冷媒散热设备的压缩机测试平台才能完成对空调变频模块的散热测试,因此现有的换热系统的结构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进水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设有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内的水温;出水管道,设有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内的水温;供水组件,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中,所述供水组件设有出水导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凝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风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抽水设备,所述抽水设备设有进水导管和所述出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的两端与所述水箱和所述抽水设备相连,所述出水导管的两端与所述抽水设备和所述换热装置相连。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水设备为自吸泵。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元件为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为第二热电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一测量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二测量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的内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可移动固定架,所述供水组件和所述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可移动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电子模组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换热系统。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模组为变频器模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进水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设有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内的水温;出水管道,设有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内的水温;供水组件,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中,所述供水组件设有出水导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所述换热系统在使用中将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接在待散热模组的两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能够实时测量所述进水管道的水温和所述出水管道的水温,并且所述换热装置能够对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的水降温。无需借助其它设备,通过所述换热系统即可完成对所述待散热模组的散热测试。所述换热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变频模组散热测试的难度并且所述换热系统具有方便移动、容易维护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和电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和电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和电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和电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系统和电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换热系统
11 换热装置
111 冷凝器
112 风扇
12 进水管道
121 第一测温元件
13 出水管道
131 第二测温元件
14 供水组件
141 水箱
142 抽水设备
1421 进水导管
1422 出水导管
15 温控装置
2 电子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变频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变频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避免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对整个空调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空调正式出厂前都需要对变频空调的变频模组进行散热测试。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冷媒散热的方式进行测试,由于冷媒散热的方式对换热系统的要求很高,一般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空调系统或包含冷媒散热设备的压缩机测试平台才能完成对空调变频模块的散热测试,因此现有的换热系统的结构过于复杂。至少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换热装置;进水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设有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内的水温;出水管道,设有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内的水温;供水组件,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中,所述供水组件设有出水导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所述换热系统在使用中将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接在待散热模组的两组,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能够实时测量所述进水管道的水温和所述出水管道的水温,并且所述换热装置能够对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出水管道的水降温。无需借助其它设备,通过所述换热系统即可完成对所述待散热模组的散热测试。所述换热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变频模组散热测试的难度并且所述换热系统具有方便移动、容易维护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换热系统1包括:换热装置11;进水管道12,与所述换热装置11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12设有第一测温元件121,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12内的水温;出水管道13,设有第二测温元件131,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31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13内的水温;供水组件14,所述出水管道13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14中,所述供水组件14设有出水导管1422,所述换热装置11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1422相连。
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1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在本实施例中只是为了清晰表明水的流动方向,在实际场景中,所述换热装置11可以不设置具体实际存在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
可选地,所述换热系统1还包括温控装置15,所述温控装置15与所述换热装置11电连接。所述温控装置15可以为一温度控制器,通过将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换热装置11电连接,以实现所述温度控制器对所述换热装置11的控制。所述温控装置15具有一预设温度,当所述进水管道12或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温超过所述预设温度时,所述温控装置15用于控制所述换热装置11对所述进水管道12或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降温。
可选地,所述换热装置11可以包括冷凝器111,所述换热装置11还可以包括风扇112,所述风扇112可以与所述冷凝器111一体相连,也可以固定设在所述冷凝器111上,所述风扇112用于散热,所述泠凝器111的换热效率与所述风扇112的转速相关。具体可以为,当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测量的所述进水管道12的水温较高时,提高所述风扇112的转速以实现对所述进水管道12的水快速降温,或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31测量的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温较高时,提高所述风扇112的转速以实现对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快速降温。另外,当所述换热系统1包括所述温控装置15时,当所述进水管道12或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温超过所述温控装置15的预设温度时,所述温控装置15用于提高所述风扇112的转速以实现对所述进水管道12或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降温。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换热装置11的散热效率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换热装置11,所述温控装置15与所述换热装置11的通信过程是现有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风扇112的扇叶可以为W形波浪结构,所述风扇112的扇叶结构均相同,均匀分布于所述风扇112的转轴外部,所述扇叶的数量优选设为6叶,本实施例对扇叶数量并不明确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可选地,所述供水组件14包括水箱141和抽水设备142,所述抽水设备142设有进水导管1421和所述出水导管1422,所述进水导管1421的进口设于所述水箱141中,所述进水导管1421的出口设于所述抽水设备142中,所述出水导管1422的进口设于所述抽水设备142中,所述出水导管1422的出口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1的进水端中。其中,所述抽水设备142可以为自吸泵,具体地,所述抽水设备142可以为一种自动吸水泵,所述自动吸水泵内部设有泵体和增压室,所述增压室设于所述泵体下方,所述增压室与所述进水导管1421和所述出水导管1422相连。
可选地,所述水箱141还包括一补水结构,所述补水结构设于所述水箱141上,所述补水结构可以为常见的水龙头等。另外,所述水箱141还包括一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环设于所述水箱141的内壁上,通过所述导流结构能够引导水流沿所述水箱141的内壁流动,其中所述导流结构可以为一螺旋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为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31为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12的表面,所述第一测量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12的内部;第二测温元件131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13的表面,所述第二测量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13的内部。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测量部设于所述进水管道12的内部、将所述第二测量部设于所述出水管道13的内部,能够实时获取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温,从而能够使所述换热装置11及时降低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温。另外,还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与所述温控装置15电连接,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能够及时将测量的温度传给所述温控装置15,以使所述温控装置15根据测量的温度控制所述换热装置11。所述温控装置15控制所述换热装置11的方法为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均包括热电偶芯体和热电偶管,所述热电偶芯体设于所述热电偶管内部,通过将所述热电偶芯体设于所述热电偶管内部能够使得所述热电偶芯体耐腐蚀和耐温。另外,所述热电偶管的相关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灵活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可选地,所述换热系统1还包括可移动固定架,所述供水组件14和所述换热装置11设于所述可移动固定架上。所述供水组件14和所述换热装置11可以固定设于所述可移动固定架上,通过将所述换热装置11、所述供水组件14等固定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固定架上,能够使得所述换热系统1方便移动,从而提升散热测试的灵活性。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所述换热系统1包括:换热装置11;进水管道12,与所述换热装置11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12设有第一测温元件121,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12内的水温;出水管道13,设有第二测温元件131,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31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13内的水温;供水组件14,所述出水管道13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14中,所述供水组件14设有出水导管1422,所述换热装置11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1422相连。所述换热系统1在使用中将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接在待散热模组的两端,所述第一测温元件121和所述第二测温元件131能够实时测量所述进水管道12的温度和所述出水管道13的温度,并且所述换热装置11能够对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的水降温。无需借助其它设备,通过所述换热系统1即可完成对所述待散热模组的散热测试。所述换热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变频模组散热测试的难度并且所述换热系统具有方便移动、容易维护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抽水设备142设有两个所述进水导管1421和两个所述出水导管1422,两个所述进水导管1421的进口均设于所述水箱141中,两个所述进水导管1421的出口均设于所述抽水设备142中,两个所述出水导管1422的进口均设于所述抽水设备142中,两个所述出水导管1422的出口均设于所述换热装置11的进水端中。所述抽水设备142通过设置两个所述进水导管1421和两个所述出水导管1422能够提高所述抽水设备142的进水效率和出水效率,从而提高所述换热系统1整体的散热效率。另外,所述抽水设备142的进水导管数量和出水导管数量并不限制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换热系统1具有两个所述抽水设备142,并且各所述抽水设备142均具有各自的进水导管1421和出水导管1422,通过在所述换热系统1中设置两个所述抽水设备142,能够避免当其中一个所述抽水设备142发生故障时整个换热系统1无法有效运行,在其中一个抽水设备142发生故障时切换另一个正常工作的抽水设备142即可保证所述换热系统1能有效运行,从而提高所述换热系统1的可靠性。另外,所述抽水设备142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换热装置11具有两个所述风扇112,通过设置两个所述风扇112能提高所述换热装置11的换热效率,并且能够实现更加灵活的换热控制。另外,所述风扇112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中包含两个所述换热装置11和两个所述电子模组2,各所述电子模组2都有对应的换热装置11,通过在所述换热系统1中设置多个所述换热装置11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所述电子模组2散热,当需要对多个所述电子模组2进行散热时,通过一个换热系统1即可达到对各所述电子模组2散热的目的,从而提高所述换热系统1的可用性。另外,由于各所述电子模组2与所述供水组件14的连接一致,因此在图5中对其中一个所述电子模组2与所述出水管道13的连接进行了省略,所述电子模组2的数量并不限制于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图1所示的换热系统1和电子模组2。
可选地,所述电子模组2与所述换热系统1中的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相连。其中,所述电子模组2可以为变频模组,具体可以为空调系统中不同功率的变频器模组。
可选地,可选地,所述进水管道12和所述出水管道13是根据所述电子模组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命名的,所述进水管道12连接在所述电子模组2的进水端,所述出水管道13连接在所述电子模组2的出水端。
可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压缩机、备用控制器,所述备用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所述备用控制器用于当所述电子模组2发生故障时而所述压缩机能够正常工作时,所述备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系统结构简单并且所述换热系统具有方便移动、容易维护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装置;
进水管道,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相连,且所述进水管道设有第一测温元件,所述第一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进水管道内的水温;
出水管道,设有第二测温元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用于测量所述出水管道内的水温;
供水组件,所述出水管道的出口设于所述供水组件中,所述供水组件设有出水导管,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凝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抽水设备,所述抽水设备设有进水导管和所述出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水箱和所述抽水设备相连,所述出水导管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抽水设备和所述换热装置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设备为自吸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为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测温元件为第二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温元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测量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一测量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测温元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测量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二测量部设置于所述出水管道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固定架,所述供水组件和所述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可移动固定架上。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电子模组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模组为变频器模组。
CN202222862939.1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Active CN218524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2939.1U CN21852436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62939.1U CN21852436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4364U true CN218524364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50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62939.1U Active CN218524364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4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043A (zh) 电池和电池模块
CN108680050B (zh) 一种带空气冷却的导热油加热冷却系统
CN115528351A (zh) 一种可利用逆变器余热的储能液冷系统
WO2023044740A1 (zh) 机箱、储能系统及数据系统
CN218524364U (zh)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CN213235377U (zh) 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CN111237140B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111271927A (zh) 电缆自动降温系统
CN215453752U (zh) 一种水冷变频柜
CN214413330U (zh) 一种变频器水冷系统
CN215809089U (zh) 一种智能静压变频控制系统
CN111077957B (zh) 一种多途径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16096028A (zh) 双排机柜式数据中心及制冷系统
CN111692630A (zh) 一种智能电热芯片加热电锅炉
CN217057689U (zh) 供暖系统
CN220081777U (zh) 一种离心泵的冷却装置
CN219437431U (zh) 一种散热式机柜
CN220528460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变频器及空调器
CN219868265U (zh) 一种水冷式空调系统
CN215002516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CN220437752U (zh) 一种纯水试验系统及试验装置
CN215446676U (zh) 一种散热结构、电器盒及室外机
CN220915099U (zh) 一种用于水冷电机冷却液冷却的双变频器冷却系统
CN219178369U (zh) 一种冷凝器用高效换热装置
CN217563997U (zh) 一种液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