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2516U -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2516U
CN215002516U CN202023348351.1U CN202023348351U CN215002516U CN 215002516 U CN215002516 U CN 215002516U CN 202023348351 U CN202023348351 U CN 202023348351U CN 215002516 U CN215002516 U CN 215002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assembly machine
pip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83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复
马天军
王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icrowav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icrowav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icrowav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icrowave Vacu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83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2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2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2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还包括冷却组件、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本申请装配机的冷却组件不仅能够使用冷却管对热装管快速降温,还能够结合冷却液的温度及流量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背景技术
行波管是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广泛应用的电子器件,因其具有良好的功率、频带和增益性能,正越来越广泛地的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中。目前,行波管主要是通过装配机进行自动化装配生产,其装配过程主要分为组装和热装两部分。
但是,现有的装配机在进行热装时,是通过治具承载装置带动治具进入加热装置进行热装,由于治具承载装置与治具之间的热胀差异较大且无法有效地快速降温,会造成治具在治具承载装置内的滑动阻力变大而导致相对移动不顺畅,对于装配机的整个装配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以使热装管快速降温,并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还包括:
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
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液口、第二液口和连通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并螺旋环绕所述热装管的冷却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包括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所述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隔板为真空隔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并竖直向上朝所述冷却箱出气。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的外周形成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冷却箱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的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以感测所述冷却液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示输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包括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一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区,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区。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泵包括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所述第一冷却泵和所述第二冷却泵并联且流向相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装配机的冷却组件不仅能够使用冷却管对热装管快速降温,还能够结合冷却液的温度及流量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通过将冷却管的冷却管路设置为呈螺旋状环绕的结构,有利于冷却液在冷却管内沿既定方向流入并流出,避免出现被加热后的冷却液长时间停留于冷却管内,进而影响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装配机冷却组件冷却热装管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装配机冷却组件冷却热装管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移动支架、2热装管、3冷却管、31第一液口、32第二液口、33冷却管路、4冷却箱、41第一储液区、42第二储液区、43隔热板、5温度传感器、6流量传感器、7冷却风扇、8散热翅、9液位传感器、10第一进液管路、11第二进液管路、12第一回液管路、13第二回液管路、14第一冷却泵、15第二冷却泵、16治具承载装置、17冷却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1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2,移动支架设置有治具承载装置,治具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能够放置治具的滑槽,治具能够在滑槽内滑动至热装管内进行加工处理。本申请中的装配机还包括:
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3、冷却箱4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
温度传感器5,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
流量传感器6,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
冷却组件的冷却箱盛放有冷却液,冷却液可选用水或其他含有制冷剂的水溶液,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至冷却管中,围绕在热装管的冷却管对热装管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吸收热装管热量,保证热装管维持在较低的温度,有效减小治具承载装置的热胀程度,使得治具承载装置上的滑槽不受热胀的影响而挤压治具。
冷却组件的流量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冷却泵的工作流量,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对冷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获得冷却液的精确温度数据,从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温度数据和流量数据实现对热装管冷却温度的精准预判和精确控制,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有效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具体使用时,冷却组件的冷却管内冷却液温度控制在15℃左右,直至将治具承载装置的温度由高温状态降至65℃左右,避免出现治具承载装置退出热装管后与空气接触迅速降温,造成治具与治具承载装置之间装配精度降低的情形发生。
由上可以看出,本申请装配机的冷却组件不仅能够使用冷却管对热装管快速降温,还能够结合冷却液的温度及流量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液口31、第二液口32和连通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并螺旋环绕所述热装管的冷却管路33。
如图2或图3所示,冷却液能够经冷却管的第一液口(第二液口)通入冷却管路,并经冷却管的第二液口(第一液口)流出,冷却管的冷却管路螺旋状环绕热装管,使得冷却液通过第一液口或第二液口进入冷却管路后,围绕螺旋状环绕的冷却管路规则流动,最终吸收有热量的冷却液由另一端流出。
工作时,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采用冷却泵控制经由输液管路并通过第一液口或第二液口流向冷却管路,并在冷却管路的限制下沿既定方向流动,然后由另一液口流出并最终回流至冷却箱,冷却液在冷却箱内降温后再次循环使用。
由此,通过将冷却管的冷却管路设置为呈螺旋状环绕的结构,有利于冷却液在冷却管内沿既定方向流入并流出,避免出现被加热后的冷却液长时间停留于冷却管内,进而影响冷却效率。
为达到使冷却液在冷却管内规则流动以提高冷却效果,冷却管路的排布方式还可以采用多种任意可行的实施方式,例如,冷却管路由第一液口或第二液口沿热装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至热装管的前端,然后U型弯曲返回,如此往复形成蛇形排布。
本公开所采用的的螺旋状环绕的冷却管路的排布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4包括第一储液区41和第二储液区42,所述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如图2或图3所示,冷却箱设置有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以分区分别盛放低温进液冷却液和高温回流冷却液,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能够有效避免低温进液冷却液和高温回流冷却液之间发生热交换时导致的低温进液冷却液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冷却管的冷却效率。
在如图2或图3所示的示例中,隔热板安装固定于冷却箱的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将冷却箱均分为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以分区分别盛放冷却液。对于隔热板的安装位置,还可以在宽度方向安装固定将冷却箱分隔,对于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的储液体积不作限定,只要其体积能够盛放需定量的冷却液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真空隔热板的真空层导热系数相对较小,能够有效地避免两个储液区之间的热传递,避免进液冷却液温度升高,影响冷却管的冷却效果。另外,真空隔热板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安装固定简单方便,提高设备加工制作效率。
当然,真空隔热板只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对于隔热板的选型,其还可以设置为保温板、陶瓷隔热板等,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7,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并竖直向上朝所述冷却箱出气。
冷却风扇能够提高冷却箱外表面的空气流动,大大提高冷却箱中冷却液的散热效率,冷却风扇设置于底部并竖直向上朝冷却箱出气,能够大大提高风扇气流与冷却箱与的接触面积,使冷却箱中的冷却液快速降温,尤其是回流高温冷却液快速降温,以满足使用需求。
工作时,当冷却箱内温度传感器监测的第一储液区或第二储液区内冷却液的温度高于15℃时,系统控制冷却分散运行对冷却箱进行吹气,从而对冷却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需要温度或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控制冷却分散停止运行,以节约能量。
具体地,如图2或图3所示,在冷却箱的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分别设置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安装固定于冷却箱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并且出口竖直向上朝向冷却箱的侧面设置,使得出口的气流充分接触冷却箱体,提高冷却液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对于冷却箱的结构,所述冷却箱的外周形成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冷却箱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的一侧。
设置于冷却箱侧面的散热翅一方面增加了冷却箱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能够对冷却风扇的气流形成扰动,提高冷却箱表面气流的流动性,有效提高冷却箱中回流高温冷却液的散热效率,以满足使用需求。
如图2或图3所示,冷却箱的外周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翅8,散热翅为焊接固定于冷却箱外周侧的金属薄片,金属玻片自身形成有朝下的弯折,整体呈“鱼鳍”形状,以加快冷却箱内冷却液的散热速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装配机还包括液位传感器9,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以感测所述冷却液的高度。
如图2或图3所示,在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分别安装设置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冷却箱中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中相应的冷却液的液位高度,当第一储液区或第二储液区冷却液的液位过低或低于某设定值时,系统停止进液;当第一储液区或第二储液区冷却液的液位过高或高于某设定值时,系统停止回液。
由上可以看出,液位传感器能够提高整机运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避免冷却液抽干或回流过多溢出的现象,保证设备的有效平稳运行。
进一步地,所示输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包括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一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区,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区。
如图2所示,进液管路包括连通第一储液区的第一进液管路和连通第二储液区的第二进液管路,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回液管路包括连通第一储液区的第一回液管路和连通第二储液区的第二回液管路,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阀。
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能够实现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内冷却液的自由切换控制,能够提高冷却液的重复利用率并保证设备持续不断稳定的运行。
具体地,第一储液区中的冷却液作为低温进液冷却液时,第一进液管路中的控制阀打开,第二进液管路中的控制阀关闭,冷却液经冷却泵控制由第一进液管路流入第一液口,进而通过冷却管路对热装管进行冷却,第二液口流出的高温冷却液经由第二回液管路流入至第二储液区(第一回液管路中的控制阀关闭,第二回液管路中的控制阀打开)。
当液位传感器监测的第一储液区液位低于某设定值或第二储液区的液位高于某设定值时,系统控制第二进液管路中的控制阀打开,第一进液管路中的控制阀关闭,此时第二储液区中的冷却液作为低温冷却液(已由温度传感器和冷却风扇控制降温满足使用条件),冷却液经由冷却泵控制由第二进液管路流入第一进液口,进而通过冷却管路对热装管进行冷却,第二液口流出的高温冷却液经由第一回液管路流入至第一储液区(此时第一回液管路中的控制阀打开,第二回液管路中的控制阀关闭),以此往复循环操作使用,从而满足冷却液的自由切换循环使用,提高冷却液的重复利用率并保证设备持续不断稳定的运行。
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冷却泵包括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所述第一冷却泵和所述第二冷却泵并联且流向相反。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却泵设置两台,即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两台冷却泵并联连接于输液管路,并且设置其流向相反,从而实现冷却液在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之间自由循环控制。
具体地,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出口分别设置有开关控制阀,当第一储液区中的冷却液作为低温进液冷却液时,第一冷却泵的控制阀打开,第二冷却泵的控制阀关闭,第一储液区中的冷却液经由第一冷却泵输送至第一液口,并经冷却管道对热装管进行冷却,冷却液由第二液口回流至第二储液区。
当液位传感器监测的第一储液区液位低于某设定值或第二储液区的液位高于某设定值时,控制第二冷却泵的控制阀打开,第一冷却泵的控制阀关闭,此时第二储液区中的冷却液作为低温冷却液(已由温度传感器和冷却风扇控制降温满足使用条件),冷却液经由第二冷却泵反向控制冷却液经由第二液口进入至冷却管道对热装管进行冷却,冷却液由第一液口回流至第一储液区,以此往复循环操作使用,从而满足冷却液的自由切换循环使用,提高冷却液的重复利用率并保证设备持续不断稳定的运行。
至此,已经结合前文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拆分和组合,也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或技术原理之内所做的任何更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却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
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
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液口、第二液口和连通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并螺旋环绕所述热装管的冷却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包括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所述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并竖直向上朝所述冷却箱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的外周形成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冷却箱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以感测所述冷却液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示输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包括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一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区,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泵包括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所述第一冷却泵和所述第二冷却泵并联且流向相反。
CN202023348351.1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Active CN215002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351.1U CN21500251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8351.1U CN21500251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2516U true CN21500251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42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8351.1U Active CN21500251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2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35377U (zh) 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CN215002516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CN211429864U (zh)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液冷结构
CN211120728U (zh) 一种节水型高效冷却塔
CN205648307U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水冷设备
CN210093798U (zh) 一种工业交换机液冷散热装置
CN206895114U (zh) 一种通讯设备的定位散热器
CN211290531U (zh) 一种单泵双温光纤激光冷水机常温水加热ptc装置
CN111212553A (zh) 多温区冷液系统
CN219262653U (zh) 一种钻井泵的新型冷却装置
CN22070963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8287167U (zh) 一种数码印花设备的墨水降温组件
CN205624263U (zh) 冰淇淋机
CN1852646B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蒸发冷却散热装置
CN217213638U (zh) 一种新型服务器散热器
CN215955267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级双芯片冷却的脉动热管散热装置
CN214957804U (zh) 一种水冷温控系统
CN212657089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冷油器
CN215680342U (zh) 一种火力发电高效散热型变压装置
CN219658090U (zh)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CN211550157U (zh) 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19435663U (zh)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10718092U (zh) 一种波纹盘管式多用热源水相变冷凝换热器
CN218524364U (zh) 一种换热系统及空调
CN219103719U (zh) 一种石墨化电阻炉进出水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