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11975U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11975U
CN221011975U CN202322651916.0U CN202322651916U CN221011975U CN 221011975 U CN221011975 U CN 221011975U CN 202322651916 U CN202322651916 U CN 202322651916U CN 221011975 U CN221011975 U CN 221011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eating
contact surface
liquid
hea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19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桃
戴朋新
鲁林海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19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11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11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11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均用于加热源自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第一加热件具有第一接触面,第二加热件具有与第一接触面相对布置的第二接触面;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之间,并且第一电极同时与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接触,第二电极同时与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保持间隙。减少了加热结构占据的空间,装配也更加简单,同时降低了物料成本及生产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基质雾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一种典型的电子雾化装置采用陶瓷加热体来加热液体基质,陶瓷加热体利用自身的多孔特性来吸收液体基质并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但单个陶瓷加热体吸收液体的能力以及工作功率有限,所产生的气溶胶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简称TPM)往往无法满需求,因此设计两个或更多个陶瓷加热体成为一个趋势。
在现有技术中,陶瓷加热体电导通结构通常是采用一个电极端子来导通电源与陶瓷加热体的其中一个电极,如果在设计双陶瓷加热体的时候应用此结构,则两个陶瓷加热体需要连接四个电极端子,对产品结构空间的要求比较大,在电子雾化装置有限的结构空间内很难实现,同时四个电极端子也大大增加了物料成本以及增加了装配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安装两个加热体和对应电极的问题,从而简化装配复杂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均用于加热源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一加热件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布置的第二接触面;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保持间隙。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或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发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的第二发热单元,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凹槽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沿纵向方向相背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密封件于所述顶端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密封件于底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固定凹槽的气道窗口,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开口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气道窗口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中。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件于所述固定凹槽内设置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包括沿纵向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加热组件接触,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避开所述加热组件。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段的末端设置为锥形。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件包括从所述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具有竖直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两个对称倾斜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个所述倾斜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凹槽导通的进液穿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背离的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二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背离的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四接触面用于通过所述进液穿孔接收来自所述储液腔中的所述液体基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竖直面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第一密封筋条,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进液穿孔的第二密封筋条。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孔与固定凸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密封件于所述底端设置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与所述固定凸部凹凸配合。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多个从底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的底壁上的毛细凹槽,并且所述毛细凹槽连通所述气道窗口。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主体部,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组件的收容腔,并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供液体基质进入收容腔的导液孔;
碗状部,环绕主体部设置,所述碗状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的斜面或弧面,所述导液孔靠近所述斜面或弧面的最低点。
第二方面,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至少一个加热件,用于加热源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加热件包括导液基体和结合于所述导液基体的雾化面上的发热单元;
支架,用于保持所述加热件;
密封件,用于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加热件的固定凹槽;所述密封件具有沿纵向方向相背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密封件于所述顶端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密封件于底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固定凹槽的气道窗口;
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气道窗口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内部;
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加热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密封件顶端的安装开口安装至所述固定凹槽内,从而使所述导液基体的雾化面基本平行地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二者的侧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加热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分别设置有平行相对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隔设置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存在间隙,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接触,第二电极与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接触,从而在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时,可以使两个加热件通电加热。相对于现有的两个加热陶瓷需要连接四个电极才能完成通电加热,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加热件只需要两个电极就能够完成通电加热,从而减少了加热结构占据的空间,装配也更加简单,同时降低的电极的物料成本及生产组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面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面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图7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件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雾化装置;11、电源组件;12、雾化器;
2、壳体;21、第一端;22、第二端;23、吸嘴;24、开口;25、气管;26、密封硅胶;27、硅胶塞;28、卡口;
3、加热结构;31、第一加热件;311、第一接触面;312、第三接触面;313、导液基体;314、发热单元;32、第二加热件;321、第二接触面;322、第四接触面;33、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31、第一段;332、第二段;333、第三段;334、第四段;35、密封件;351、固定凹槽;352、气道窗口;353、分隔筋;354、凸起;355、第一部分;356、第二部分;357、进液穿孔;358、第一密封筋条;359、第二密封筋条;360、毛细凹槽361、纤维吸收元件;
4、支架;41、第一密封环;42、缓冲件;43、卡接槽;44、第二注液孔;45、固定凹部;46、导液孔;47、主体部;471、收容腔;472、凹槽;473、气泡引导凹槽;474、通气孔;48、碗状部;
5、底座;51、固定孔;52、固定凸部;53、入气孔;54、第一注液孔;55、第一卡扣;56、第二卡扣;57、密封塞;58、第二密封环;59、容置槽;510、磁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用于将液体基质雾化为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1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器12和电源组件11。
雾化器12用于存储待液体基质并雾化液体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液体基质可以是药液、植物草叶类液体或含水果提取物的液体基质等;雾化器12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电子气溶胶雾化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基质包括含有尼古丁盐的溶液,作为可选择的示例,液体基质还包括丙二醇、丙三醇、苯甲酸和调味香精中的至少一种。
电源组件11包括电芯(图未示)、气流传感器(图未示)以及控制器(图未示)等;电源组件11用于为雾化器12供电并控制雾化器12工作,以使得雾化器12能够雾化液体基质形成气溶胶;气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子雾化装置1中气流变化,控制器根据气流传感器检测到的气流变化启动电子雾化装置1。
雾化器12与电源组件11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当然,该电子雾化装置1还包括现有电子雾化装置1中的其它部件,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和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至图3所示,雾化器12包括壳体2、支架4、底座5、加热结构3。
壳体2具有沿纵向相背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及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之间的安装空间,第一端21设置有吸嘴23,第二端22设置有开口24,支架4通过开口24收容于安装空间,且通过第一密封环41与安装空间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支架4面向第一端21的一侧与部分安装空间的内壁面配合形成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吸嘴23向第二端22延伸有气管25,支架4与气管25之间通过密封硅胶26抵接,支架4与气管25抵接位置设置有通气孔474,通气孔474与气管25形成气流通道供气溶胶通过。支架4面向第二端22的一侧具有安装腔,加热结构3收容于安装腔,加热结构3与支架4之间设置有缓冲件42,缓冲件42采用硅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缓冲件42同时也能够在支架4与加热结构3之间的部分区域提供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吸嘴23处密封设置有硅胶塞27,通过设置硅胶塞27能够避免空气进入,从而防止液体基质变质,在使用时可以将硅胶塞27去除。
如图13与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支架4,包括主体部47与碗状部48。主体部47内部具有容纳加热结构3的收容腔471,主体部47上设有供液体基质进入收容腔471的导液孔46;碗状部48环绕主体部47,碗状部48具有连接主体部47的斜面或弧面,且斜面或弧面的最低点连接导液孔46,用于将余量的液体基质送至导液孔46。
支架4的碗状部48与部分壳体2的内壁面配合形成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因为主体部47上设有供液体基质进入收容腔471的导液孔46,因此液体基质在任意方向都能够通过导液孔46进入容纳加热结构3的收容腔471,同时因为碗状部48环绕主体部47,碗状部48具有连接主体部47的斜面或弧面,且斜面或弧面的最低点连接导液孔46,用于将余量的液体基质送至导液孔46,从而能够保证液体基质最大程度地通过导液孔46输送到收容腔471的加热结构3,保证后段液体基质量在比较少的状态下也能正常抽吸,大幅提升了液体基质的利用率及用户体验感。
如图13所示,主体部47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凹槽472,导液孔46设置于凹槽472。
在剩下少量液体基质时,由于将导液孔46设置于凹槽472,从而能够进一步使导液孔46处于最低点,进而使少量的液体基质也能够通过导液孔46进入到收容腔471。
如图13所示,凹槽73设置有多个纵向延伸的气泡引导凹槽473,气泡引导凹槽473与导液孔46连通。
由于液体基质从导液孔46进入到收容腔471后会被加热结构3消耗,通过在凹槽472设置多个纵向延伸的气泡引导凹槽473,并将气泡引导凹槽473与导液孔46连通,因此导液孔46产生的气泡被气泡引导凹槽473引导上浮,而不会阻碍液体基质进入导液孔46。
如图7与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结构3包括加热组件与电极组件。
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所述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均用于加热源自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第一加热件31具有第一接触面311,第二加热件32具有与第一接触面311相对布置的第二接触面321;
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第一电极33的至少部分以及第二电极34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之间,并且第一电极33同时与第一接触面311及第二接触面321接触,第二电极34同时与第一接触面311及第二接触面321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接触面311与第二接触面321之间保持间隙。
由于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分别设置有平行相对的第一接触面311与第二接触面321,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间隔设置在第一接触面311与第二接触面321之间存在间隙,通过第一电极33与第一接触面311及第二接触面321接触,第二电极34与第一接触面311及第二接触面321接触,从而在两个电极分别连接电芯的正负极时,可以给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供电,可以使两个加热件通电加热。相对于现有的两个加热陶瓷需要连接四个电极才能完成通电加热,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加热件只需要两个电极就能够完成通电加热,从而减少了加热结构3占据的空间,装配也更加简单,同时降低的电极的物料成本及生产组装成本。
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均基本平行于第一接触面311或第二接触面321的方向延伸。
第一接触面311和第二接触面321作为两个加热件对应的雾化面,雾化面平行于电极方向纵向布置,有利于减少在雾化器12内的横向安装空间;两个加热件的雾化面之间的间隙作为气溶胶的释放空间并且提供气流经过,有效减少气溶胶的滞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可以包括由多孔陶瓷材料制成导液基体313和形成于导液基体313上的发热单元314,发热单元314可以是电阻浆料通过印刷或者沉积方式形成在导液基体313表面上的发热线路,也可以是贴装固化在导液基体313表面上的发热片或发热网。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加热件31或第二加热件32的导液基体313构造成平板形状。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为导电材料制成的柱体,导电材料可以为金、银或铜等。
第一加热件31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面311上的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加热件32包括位于第二接触面321上的第二发热单元,第一发热单元与第二发热单元并联连接于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之间。
如图6、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结构3还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凹槽351的密封件35,密封件35具有沿纵向方向相背的顶端与底端,密封件35于顶端设置有安装开口,密封件35于底端设置有贯穿固定凹槽351的气道窗口352,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能够通过安装开口间隔安装于固定凹槽351,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穿过气道窗口352且部分延伸至固定凹槽351中。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35可以是硅胶材质或者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底座5封闭壳体2的开口24,底座5设置有固定孔51与固定凸部52,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穿过固定孔51,密封件35于底端设置有固定凹部45,固定凹部45与固定凸部52凹凸配合。
如图3至图5所示,底座5还设置有入气孔53、第一注液孔54、第一卡扣55与第二卡扣56。用户对吸嘴23吸气时,气体通过入气孔53进入到加热结构3。支架4在第一注液孔5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注液孔44,第一注液孔54与第二注液孔44导通储液腔,且第一注液孔54设置有磁性元件510,,第二注液孔44设置有密封塞57,第二注液孔44的内壁设置多个凹槽,在密封塞57与第二注液孔44的内壁凹槽之间限定补气通道,补气通道的位置远离陶瓷发热体的下液通道,避免了气道聚集在下液通道内阻止液体流至陶瓷发热体。磁性元件510可以为铁磁性材料,用于通过磁吸作用将雾化器12与电源组件11连接,从而保持电极的导通。
密封塞57用于阻止液体基质从第一注液孔54及第二注液孔44流出,在液体基质消耗完后,用户可以打开密封塞57与磁性元件510,通过第一注液孔54与第二注液孔44向储液腔补充液体基质。支架4在第一卡扣55对应位置设置有卡接槽43,第一卡扣55与卡接槽43卡接,从而使支架4稳固在安装腔。壳体2在第二卡扣56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口28,第二卡扣56与壳体2卡接,从而使底座5与壳体2位置固定,同时底座5的外周通过第二密封环58与壳体2的内侧面密封。
加热结构3的组装过程:先将密封件35安装在底座5上,预先组装在底座5上的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从密封件35的气道窗口352伸入固定凹槽351中,然后将两个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从固定凹槽351的上方装入固定凹槽351中并和中间的第一电极33及第二电极34接触,最后同底座5一起与支架4组装。
相比先将加热组件装入密封件35再安装电极组件的做法,上述加热结构3安装顺序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在伸入固定凹槽351时顶到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的底端面,导致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出现破损或发生位移。
如图11与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35于固定凹槽351内设置有分隔筋353,分隔筋353位于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之间,用于分隔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
分隔筋35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凹槽351横向两端,分隔筋35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加热件31及第二加热件32抵接,将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分隔出间隙。在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安装过程中,分隔筋353还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引导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安装在固定凹槽351,并固定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的位置。
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均包括沿纵向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31与第二段332,第一段331与加热组件接触,第二段332的至少部分避开加热组件。
通过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的第一段331与加热组件接触,从而完成电极组件与加热组件的连接,电芯通过电极组件向加热组件供电。
第二段332的至少部分避开加热组件,同时穿过气道窗口352时既可以与气道窗口352的内壁抵触,也可以不与气道窗口352的内壁抵触。如图5所示,气道窗口352的内壁可以设置多个凸起354,多个凸起354环形排布在气道窗口352的边缘,在相邻凸起354之间形成多个毛细凹槽360,毛细凹槽360从固定凹槽351的底壁延伸到密封件35的底端,并且毛细凹槽360朝向两侧延伸形成弧形,进而将源自以上加热组件内渗透或者雾化腔内冷凝的液体基质引导到底座5内上纤维吸收元件361上,纤维吸收元件361用于保持少量液体基质防止其泄漏到电子雾化装置1外部,作为合适的示例,纤维吸收元件361包括纤维棉。同时在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伸入固定凹槽351时,减少电极组件与气道窗口352内壁的摩擦,方便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伸入固定凹槽351。
更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段331的直径大于第二段332的直径。
第一段331的直径大于第二段332的直径,可以加强第一段331与加热组件的电触点面积,保持电极组件与加热组件的良好接触。由于第二段332的直径小于第一段331的直径,因此可以减少热量向下传导。同时由于支架4与底座5安装后,在固定孔51与通气口位置形成了雾化腔,而第二段332位于雾化腔内,因此可以减少电极组件对雾化腔空间的占据,有利于减小电极组件对气流的阻碍。
更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还包括沿纵向方向与第二段332连接的第三段333,第三段333固定在固定孔51内,使电极组件能够固定安装在底座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段333的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段332的直径。优选第三段333的直径大于第二段332的直径,从而使第三段333能够更好地与固定孔51的内壁抵接,加强电极组件与底座5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段331、第二段332与第三段333可以为导电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更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三段333的末端横向延伸有第四段334,第四段334横向延伸为板状。通过设置板状的第四段334,从而增加了第一电极33(第二电极34)与电源的连接面积,方便了电源与电极组件的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5在面向第二端22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59,容置槽59用于容纳第四段334,从而避免第四段334凸出于底座5的底面,进而避免了电极组件受到损伤。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331的末端设置为锥形。
由于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与加热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的方向相反,且电极组件与加热组件接触,因此在加热结构3安装时,为了避免电极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的一端与加热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的一端发生抵触,导致电极组件与加热组件在安装后发生损坏或移位,因此将第一段331的末端设置有锥形,从而可以避免电极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的一端与加热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的一端发生抵触。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结构3是先将电极组件伸入固定凹槽351,因此将第一段331的末端设置为锥形,能够在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装入固定凹槽351接触到锥形面时,会沿着锥形面滑到第一电极33与第二电极34的侧面,从而避免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顶住第一电极33及第二电极34。
如图4、图5、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5包括从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具有竖直面的第一部分355和具有两个对称倾斜面的第二部分356,第二部分356的两个倾斜面上设置有与固定凹槽351导通的进液穿孔357。
具有倾斜面的第二部分356能够提供导向,方便密封件35安装入支架4的安装腔,在支架4的安装腔的内壁也具有相对应的倾斜面,从而与第二部分356上的倾斜面匹配,保证了支架4与密封件35之间的密封。同时支架4在进液穿孔357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液孔46,进液穿孔357通过导液孔46与储液腔导通。
如图9与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31设置有与第一接触面311背离的第三接触面312,第二加热件32设置有与第二接触面321背离的第四接触面322;第三接触面312与第四接触面322用于通过进液穿孔357接收来自储液腔中的液体基质。
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均包括导液基体313和结合于导液基体313上的发热单元314,导液基体313具有微孔阵列区,微孔阵列区具有多个定向延伸的微孔,用于将液体基质从第三接触面312引导至第一接触面311,以及从第四接触面322引导至第二接触面321;第一接触面311与第二接触面321的微孔阵列区作为雾化面的雾化区,雾化面中微孔阵列区以外的区域为雾化面的非雾化区,非雾化区围绕雾化区设置。发热单元314设置于雾化区,电极与发热单元3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还可为玻璃基板,也可以为致密的陶瓷基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31与第二加热件32均包括多孔陶瓷基体和发热单元314,其中,第一加热件31的多孔陶瓷基体具有第一接触面311与第一接触面311相背离的第三接触面312,发热单元314结合于第一接触面311上;第二加热件32的多孔陶瓷基体具有第二接触面321和背离该第二接触面321的第四接触面322,发热单元314结合于第二接触面321上,第一接触面311以及第二接触面321上的两个发热单元314通过电极组件的两个电极与电源连接。
如图11所示,竖直面上设置有环绕于第一部分355上的第一密封筋条358,倾斜面上设置有环绕于进液穿孔357的第二密封筋条359。
通过在第一部分355的竖直面设置有第一密封筋条358与第二密封筋条359,从而可以加强密封件35与支架4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在第二部分356的倾斜面上设置有环绕于进液穿孔357的第二密封筋条359,加强了进液穿孔357与支架4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避免液体基质从进液穿孔357处流入到气流通道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均用于加热源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第一加热件具有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对布置的第二接触面;
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保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接触面或所述第二接触面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发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的第二发热单元,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凹槽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沿纵向方向相背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密封件于所述顶端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密封件于底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固定凹槽的气道窗口,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开口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气道窗口且部分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于所述固定凹槽内设置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位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之间,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加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包括沿纵向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加热组件接触,所述第二段的至少部分避开所述加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末端设置为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从所述底端向顶端延伸形成具有竖直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两个对称倾斜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个所述倾斜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凹槽导通的进液穿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面背离的第三接触面,所述第二加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面背离的第四接触面,所述第三接触面与所述第四接触面用于通过所述进液穿孔接收来自所述储液腔中的所述液体基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面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第一部分上的第一密封筋条,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环绕于所述进液穿孔的第二密封筋条。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孔与固定凸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固定孔,所述密封件于所述底端设置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与所述固定凸部凹凸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多个从底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的底壁上的毛细凹槽,并且所述毛细凹槽连通所述气道窗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主体部,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组件的收容腔,并且所述主体部上设有供液体基质进入收容腔的导液孔;
碗状部,环绕主体部设置,所述碗状部具有连接所述主体部的斜面或弧面,所述导液孔靠近所述斜面或弧面的最低点。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
至少一个加热件,用于加热源自所述储液腔的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所述加热件包括导液基体和结合于所述导液基体的雾化面上的发热单元;
支架,用于保持所述加热件;
密封件,用于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加热件的固定凹槽;所述密封件具有沿纵向方向相背的顶端与底端,所述密封件于所述顶端设置有安装开口,所述密封件于底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固定凹槽的气道窗口;
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气道窗口延伸至所述固定凹槽内部;
底座,用于支撑所述电极组件;
其中,所述加热件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密封件顶端的安装开口安装至所述固定凹槽内,从而使所述导液基体的雾化面基本平行地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二者的侧部接触。
CN202322651916.0U 2023-09-26 2023-09-26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1011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1916.0U CN22101197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1916.0U CN22101197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11975U true CN221011975U (zh) 2024-05-28

Family

ID=91173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1916.0U Active CN22101197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11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8986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46298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382193U (zh) 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EP3850963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365870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976898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111685387A (zh) 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431542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0693088A (zh) 电子烟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21011975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254554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6853796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85379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提供系统
CN22101197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支架
CN21183283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241751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2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712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88402U (zh) 一种具有内外换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205715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64274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