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1396U -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1396U
CN221001396U CN202323059706.9U CN202323059706U CN221001396U CN 221001396 U CN221001396 U CN 221001396U CN 202323059706 U CN202323059706 U CN 202323059706U CN 221001396 U CN221001396 U CN 221001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steel bar
prefabricated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597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亮
孙玉栋
赵思宇
赵晖
陈郑军
王若禹
徐琦
石玉函
高并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East Chin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597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1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1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1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导向套、垫片以及固定环;在两段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段预制构件的钢筋对准第一壳体的钢筋插入口,钢筋上套装有垫片和固定环,在导向套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引导下,钢筋以及垫片被引导进入第二壳体的第一锥形导向孔内,本申请通过钢筋插入口、第二锥形导向孔以及第一锥形导向孔的配合间接增大了第一段预制构件上钢筋预留孔的对接范围,进而可以减小预制构件两个节段的对接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其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型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后,必须要通过公路运输至工地现场,大型构件因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制定构件生产方案时,必须对构件进行分段处理,即将整体构件划分成两个或多个节段,再在现场两两对接,并且需要保证对接完成后两段预制构件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能够快速对接两段预制构件,并且可提升两段预制构件对接后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对接装置用于将第二段预制构件上的钢筋连接至第一段预制构件的钢筋预留孔内,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导向套、垫片以及固定环;
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段预制构件内,且第一壳体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插入口;第二壳体具有第一锥形导向孔,第一锥形导向孔背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出口,钢筋出口与钢筋预留孔对应连通;
导向套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导向套设置有第二锥形导向孔,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朝向钢筋插入口;
垫片设置于钢筋和第二壳体的内周壁之间;
固定环套设于钢筋上且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注浆孔,第一段预制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注浆孔连通的第二注浆孔。
本申请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对接装置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预埋在第一段预制构件内,在两段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段预制构件的钢筋对准第一壳体的钢筋插入口,钢筋上套装有垫片和固定环,在导向套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引导下,钢筋以及垫片被引导进入第二壳体的第一锥形导向孔内,垫片被挤压在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和钢筋之间,可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本申请通过钢筋插入口、第二锥形导向孔以及第一锥形导向孔的配合间接增大了第一段预制构件上钢筋预留孔的对接范围,进而可以减小预制构件两个节段的对接难度,另一方面,在对接时随着钢筋的插入,钢筋上的固定环进入到第一壳体内,后续只需通过第一段预制构件的第二注浆孔向第一壳体的第一注浆孔注浆即可完成两段预制构件的连接,而套接在钢筋上的固定环可以增大与砂浆的接触面积,使对接后的预制构件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第一段预制构件、第二段预制构件以及对接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接装置对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段预制构件;1a、钢筋预留孔;1b、第二注浆孔;
2、第二段预制构件;21、钢筋;
3、对接装置;31、第一壳体;31a、第一注浆孔;32、第二壳体;33、导向套;34、垫片;35、固定环;3a、钢筋插入口;3b、钢筋出口;
3d、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技术领域的一些情况做一下说明。
目前,在预制构件的两个节段对接方式中,尤其是竖向第一节段吊装安装在第二节段的预埋钢筋上的拼装方式,安装时需要由吊装机器将第一节段吊起并移动至第二节段的预埋钢筋上方,通过人工观察将第一节段上的孔洞与第二节段的预埋钢筋对准,再由吊装机器缓缓将第一节段放下;在对接过程中,第一节段上的预留孔洞直径较小,吊装机器将第一节段吊起后,容易晃动,不能快速将第一节段上的预留孔洞与第二节段的预埋钢筋对准,影响预制构件两个节段的安装速度。
另外,两段预制构件在对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连接稳定,因此,如何保证两个预制构件在对接完成后的稳定性也是本行业内急需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接装置将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预埋在第一段预制构件内,在两段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段预制构件的钢筋对准第一壳体底部的钢筋插入口,使钢筋插入第一段预制构件的钢筋预留孔内,在钢筋插入的过程中,通过导向套和第二壳体进行引导,可保证快速对接,通过注浆孔和固定环的配合使用,保证两段预制构件的连接稳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接装置3用于将第二段预制构件2上的钢筋21连接至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钢筋预留孔1a内,对接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导向套33、垫片34以及固定环35;
所述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内,且第一壳体31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插入口3a;第二壳体32具有第一锥形导向孔,第一锥形导向孔背离第一壳体31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出口3b,钢筋出口3b与钢筋预留孔1a对应连通;
所述导向套33设置在第一壳体31内,且导向套33设置有第二锥形导向孔,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朝向所述钢筋插入口3a;
所述垫片34设置于所述钢筋21和所述第二壳体32的内周壁之间;
所述固定环35套设于钢筋2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1内,所述第一壳体31设置有第一注浆孔31a,所述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设置有与第一注浆孔31a连通的第二注浆孔1b。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两段需要对接的预制构件分别定义为第一段预制构件1以及第二段预制构件2,其中,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预埋或通过其他方式设置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内,第一方向配置为对接方向,例如,高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段预制构件2上预埋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钢筋21(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仅以一根钢筋21做示意),而第一段预制构件1内具有钢筋预留孔1a,在对接时,至少部分的钢筋21依次穿过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最终伸入钢筋预留孔1a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31沿第一方向靠近第二段预制构件2的开口配置为所述钢筋插入口3a,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背离第一壳体31的一个开口配置为所述钢筋出口3b,其中,钢筋插入口3a、第二锥形导向孔、第一锥形导向孔、钢筋出口3b以及钢筋预留孔1a沿第一方向同轴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1的外周形状为方形,而第二壳体32的外周形状为圆形,在制造第一段预制构件1时,只需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进行预埋,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浇筑成型后即可得到方形孔和圆孔,同理,钢筋预留孔1a的制作也可以采用预埋的方式,例如,将钢筋模具依次穿过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并向外延伸出至少部分,这样的话,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成型后即可得到方形孔、圆孔以及钢筋预留孔1a。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现有的制作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套33的外周形状为圆形,而第一壳体31的内周形状也为圆形,且导向套33的外径等于第一壳体31的内径,导向套33的沿第一方向的顶面与第一壳体31的上端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接开始前,垫片34套设在钢筋21的外圆周上,随着钢筋21的插入,最终垫片34被挤压于第一锥形导向孔和钢筋21之间,可以起到稳固的作用,如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接开始前,将固定环35套设在钢筋21的外圆周上,固定环35位于垫片34的下方,如图3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预埋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内,在两段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段预制构件2的钢筋21对准第一壳体31的钢筋插入口3a,钢筋21上套装有垫片34和固定环35,在导向套33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引导下,钢筋21以及垫片34被引导进入第二壳体32的第一锥形导向孔内,垫片34被挤压在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和钢筋21之间,可保证二者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钢筋插入口3a、第二锥形导向孔以及第一锥形导向孔的配合间接增大了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钢筋预留孔1a的对接范围,进而可以减小预制构件两个节段的对接难度,另一方面,在对接时随着钢筋21的插入,钢筋21上的固定环35进入到第一壳体31内,后续只需通过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第二注浆孔1b向第一壳体31的第一注浆孔31a注浆即可完成两段预制构件的连接,而套接在钢筋21上的固定环35可以增大与砂浆的接触面积,使对接后的预制构件更加牢固。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垫片34的外周壁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楔形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34的外圆周面为锥形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34的外圆周面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紧密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垫片34填充在钢筋21和第一锥形导向孔之间,可以对钢筋21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保证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导向套33的一侧,且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对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位于导向套33的上方,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接合并同轴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朝向钢筋插入口3a,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接合连通,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配置为所述钢筋出口3b。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以及导向套33一体成型,从而有效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套33的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能够与其上方的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接合连通,在钢筋21插入时,钢筋21首先受到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引导,然后第二锥形导向孔将钢筋21引导进入第一锥形导向孔内,通过两个锥形导向孔的引导使得钢筋21逐渐对准钢筋预留孔1a,可提高对接的准度和效率。
可选的,所述垫片34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34可以采用橡胶材质或者是具有一定弹性模量的金属材质或者是其他具备弹性的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垫片34选择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可以使得垫片34和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挤压力,从而将钢筋21压紧在第二壳体32内。
可选的,如图3所示,垫片34在第一方向的高度为H1,第一锥形导向孔在第一方向的高度为H2,H1大于或等于2/3H2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34的高度为第一锥形导向孔的至少2/3高度,也即垫片34的高度至少为第二壳体32高度的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片34的内周贴合连接在钢筋21的外周上,而垫片34的外周贴合连接在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增大垫片34与第二壳体32的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并且增大垫片34的高度可增加垫片34对钢筋21的包裹范围,进而可避免至少部分的钢筋21免遭水汽的入侵,从而避免钢筋21腐蚀情况的发生。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固定环35的外形为圆台状,且固定环35的中心设置有供钢筋21穿过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35在对接完成后位于第一壳体31内,固定环35的下端面与第一壳体31的下端面平齐或者是固定环35的下端面高于第一壳体31的下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35通过其中心的通孔套设在钢筋21的外周面上,通孔的内周壁紧密贴合于钢筋21的外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35的外周面为锥形斜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圆台状的固定环35具有更大的外周面积,可以进一步增大与砂浆的接触面积,使对接后的预制构件更加牢固。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31上的第一注浆孔31a的孔径大小为20毫米至2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31上具有第一注浆孔31a,砂浆可以通过第一注浆孔31a进入第一壳体31的内部,而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设置有第二注浆孔1b,第二注浆孔1b与第一注浆孔31a相连通,在对接完成后,通过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的第二注浆孔1b向第一注浆孔31a注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注浆孔31a以及第二注浆孔1b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作,第一壳体31上的第一注浆孔31a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直接制作,而第二注浆孔1b的制作可以在浇筑第一段预制构件1时,用一根杆件插入第一注浆孔31a内,在浇筑成型后,将杆件抽出,即可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得到与第一注浆孔31a相连通的第二注浆孔1b。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制作第二注浆孔1b,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注浆孔31a和第二注浆孔1b的内径相等,且第一注浆孔31a和第二注浆孔1b沿某一方向接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灌浆时采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灌缝处理,强度标号为M80,灌浆结束后,通过混凝土振捣器的振动棒插入第一注浆孔31a内,使砂浆充满整个第一壳体31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浆孔31a的直径为20毫米至25毫米之间,在不影响第一壳体31内砂浆成型的情况下,增大第一注浆孔31a的直径有利于向第一壳体31内灌注砂浆,有利于振捣器振动棒插入,第一注浆孔31a的直径在选用时可以选择20毫米、25毫米、23毫米和20毫米至25毫米之间的任意长度,优选为23毫米。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的外周上均设置有多条凹槽3d。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d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形、V形或矩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凹槽3d在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的外周上均匀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多条凹槽3d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与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结合力,提高结构的牢固性。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凹槽3d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为对接方向或高度方向,凹槽3d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为水平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凹槽3d在第一方向等距且平行分布。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凹槽3d的方向设计,可以避免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从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底部脱离出来。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3,用于将第二段预制构件2上的钢筋21连接至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钢筋预留孔1a内,本申请实施例的对接装置3的一种工作示意如下:
一、将垫片34和固定环35套装在需要对接的第二段预制构件2的钢筋21上;
二、外部设备将第一段预制构件1起吊,并使得对接装置3的钢筋插入口3a与第二段预制构件2的钢筋21在高度方向对准后,将第一段预制构件1下放,如图1所示,;
三、随着钢筋21插入对接装置3内,钢筋21依次穿过导向套33的第二锥形导向孔以及第二壳体32的第一锥形导向孔,最终钢筋21的顶端伸入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钢筋预留孔1a内,此时垫片34被挤压于钢筋21和第一锥形导向孔之间,而固定环35位于第一壳体31内,此时对接完成,如图3所示;
四、通过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的第二注浆孔1b向第一壳体31上的第一注浆孔31a注浆,并使得砂浆充满整个第一壳体31的内部,此时注浆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对接装置(3)用于将第二段预制构件(2)上的钢筋(21)连接至第一段预制构件(1)的钢筋预留孔(1a)内,其特征在于,对接装置(3)包括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导向套(33)、垫片(34)以及固定环(35);
所述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设置在第一段预制构件(1)内,且第一壳体(31)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插入口(3a);第二壳体(32)具有第一锥形导向孔,第一锥形导向孔背离第一壳体(31)的一侧开口配置为钢筋出口(3b),钢筋出口(3b)与钢筋预留孔(1a)对应连通;
所述导向套(33)设置在第一壳体(31)内,且导向套(33)设置有第二锥形导向孔,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朝向所述钢筋插入口(3a);
所述垫片(34)设置于所述钢筋(21)和所述第二壳体(32)的内周壁之间;
所述固定环(35)套设于钢筋(2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31)内,所述第一壳体(31)设置有第一注浆孔(31a),所述第一段预制构件(1)上设置有与第一注浆孔(31a)连通的第二注浆孔(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4)的外周壁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孔壁楔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2)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导向套(33)的一侧,且第二锥形导向孔的小端口与第一锥形导向孔的大端口对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4)具有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4)在第一方向的高度为H1,第一锥形导向孔在第一方向的高度为H2,H1大于或等于2/3H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5)的外形为圆台状,且固定环(35)的中心设置有供钢筋(21)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上的第一注浆孔(31a)的孔径大小为20毫米至2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以及第二壳体(32)的外周上均设置有多条凹槽(3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d)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CN202323059706.9U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Active CN221001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9706.9U CN221001396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9706.9U CN221001396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1396U true CN221001396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2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59706.9U Active CN221001396U (zh) 2023-11-13 2023-11-13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1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6075B (zh) 一种新型水泥灌浆钢筋连接接头
CN202176063U (zh) 水泥灌浆钢筋连接接头
KR100500913B1 (ko) Grp 맨홀구조 및 grp 맨홀의 본체와 연결관의제조공정
CN221001396U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对接装置
CN210086653U (zh) 一种组合钢管混凝土结构
KR101469145B1 (ko) 패널존이 형성된 원심성형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기둥
CN110424573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5759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无筋混凝土剪力墙
CN210562609U (zh) 一种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
KR101458435B1 (ko) 안장형 띠철근과 이중 대근을 이용한 hpc기둥의 제작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105735308A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
CN212477709U (zh) 一种高承载大直径装配式复合工程桩
KR20110026206A (ko) 콘크리트 파일용 조인트
CN214940048U (zh) 高承载力的预制桩
CN113047530A (zh) 混凝土构件或成品钢筋笼的竖向钢筋连接套筒及连接方法
KR20190080461A (ko) 콘크리트 슬래브 및 콘크리트 슬래브 제조방법
CN114134805A (zh) 一种采用拼接的预制桥墩及施工方法
CN111502038A (zh) 一种装配式pc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0378341Y1 (ko) Grp 맨홀구조
JP4415409B2 (ja) 推進工法用ヒューム管の鉄筋籠及びこの鉄筋籠を使用した推進工法用ヒューム管の製造方法
CN113266106B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支承柱
CN108222375B (zh) 填补加强式锚垫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61256B (zh) 一种预制frp多管芯约束混凝土组合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20100216U (zh) 一种预灌砼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装置
CN218911385U (zh) 一种组合拼接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