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96911U - 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96911U
CN220996911U CN202322449048.8U CN202322449048U CN220996911U CN 220996911 U CN220996911 U CN 220996911U CN 202322449048 U CN202322449048 U CN 202322449048U CN 220996911 U CN220996911 U CN 220996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trap
strapping
belt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90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向荣
邵泽强
巩文宇
方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nxing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nxing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nxing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nxingr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96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96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捆扎机,包括包装斜槽和机头;所述机头被配置成与所述包装斜槽配合形成用于输送打包带的输送通道、并还用于输送并焊接打包带;所述机头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对围绕货物外的打包带做拉紧处理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所述机头还设置有拉长机构,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呈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实现提高捆扎紧实度以提高捆扎质量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捆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捆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货物在运输前,通常需要通过打包带进行打包处理。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778771 A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拉紧、密封和馈送装置的包装机,采用具有浮动功能的包装头进行打包,但是,依然存在打包带受力不均衡的情况。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722388A、CN111392093A、CN211002019U所公开的捆扎机头能够实现双向拉动打包带,以使得打包带受力均匀,进而使得待捆扎物品的各个面能够更加有效的被打包带勒紧。而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打包带通常采用PET等塑料材料制成,在捆扎打包过程中,打包带勒紧在待捆扎物品的外表面上并拉紧达到预设的拉力值后,便可以对打包带的两端部进行切断和焊接,完成打包带捆扎在货物的表面。但是,在完成打包后,因打包带仅是所受的拉力达到的拉力值,因打包带的弹性形变特性不同,而导致打包带发生的弹性形变量存在差异。具体的,参考图1所示,不同的打包带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因弹性形变量有差异,导致完成捆扎打包后,打包带因弹性回缩量有差异而出现打包带未能有效勒紧货物的情况,使得货物捆扎的不紧实而出现捆扎松垮导致捆扎质量下降且捆扎可靠性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捆扎紧实度以提高捆扎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捆扎机,实现提高捆扎紧实度以提高捆扎质量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捆扎机,包括包装斜槽和机头;所述机头被配置成与所述包装斜槽配合形成用于输送打包带的输送通道、并还用于输送并焊接打包带;
所述机头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对围绕货物外的打包带做拉紧处理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所述机头还设置有拉长机构,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呈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还包括:
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基座;
送带模块,所述送带模块中形成送带通道并被配置成输送打包带;
焊接模块,所述焊接模块被配置成切断和焊接打包带;
其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且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可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的第一伸缩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长机构为设置在第一伸缩机构移动部上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部连接在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送带模块包括送带机壳、送带轮和送带电机,所述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送带机壳中,所述送带轮与所述送带机壳之间形成所述送带通道,所述送带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送带电机还被配置成在所述拉紧机构动作后反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拉长打包带;其中,所述送带轮和所述送带电机形成所述拉长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拉紧机构与所述拉长机构集成为一模块,并包括第一电机和滚珠丝杠;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可滑动地滑动座,所述滚珠丝杠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所述第一电机被配置成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以使得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拉紧打包带至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并还被配置成继续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以拉长打包带。
进一步的,所述机头还包括:外壳、第二送带轮、焊接模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送带轮的外周形成所述送带通道;
所述第二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还被配置成反向转动驱动送带轮先被拉紧再被拉长;其中,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送带轮构成集成为同一模块的所述拉紧机构和所述拉长机构。
通过在捆扎打包过程中,在对打包带进行拉紧处理后,利用打包带弹性形变具有回缩的功能,进一步的对拉紧的打包带进行拉长处理,利用打包带被额外拉出的部分的弹性形变的回缩量,以补偿因打包带在机头中吊拉产生的余量以及货物受挤压产生的回缩量而导致打包带产生的松弛量,进而确保货物被打包带紧实的捆扎,实现提高捆扎紧实度以提高捆扎质量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打包带捆扎打包过程中所受拉力与形变量的比例曲线图;
图2为本申请中打包带捆扎打包过程中所受拉力与形变量的比例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中捆扎机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中捆扎机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5为本申请中捆扎机的结构原理图之三;
图6为本申请中捆扎机的结构原理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捆扎机包括包装斜槽100和机头200;所述机头被配置成与所述包装斜槽配合形成用于输送打包带的输送通道、机头中配置有送带模块2和焊接模块3,通过送带模块2完成打包带在输送通道中送带,而焊接模块3则可以对打包带进行焊接和切断处理。
所述机头设置有拉紧机构210,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对围绕货物外的打包带做拉紧处理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所述机头还设置有拉长机构220,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呈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
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货物1000移动到包装斜槽100和机头200所形成的输送通道中,通过送带模块2将打包带沿着输送通道中输送进行送带操作,以使得打包带围绕在货物的外周圈。
然后,拉紧机构210对打包带进行拉紧处理,拉紧机构20在拉紧打包带的过程中,打包带从包装斜槽100中脱离出并紧贴在货物的表面。拉紧机构20对打包带施加拉力直至达到预设拉力值。
拉长机构220进一步的动作将对打包带持续施加外力,以使得打包带被进一步的拉长。拉长机构220动作过程中,打包带还未从捆扎机上完全脱离出。即打包带虽然对货物产生的拉力,但是,捆扎机的机头与货物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如果打包带从机头中脱离出后,会产生打包带发生松弛。与此同时,打包带拉紧后,因货物受打包带的挤压,货物之间的间隙也会减小,会产生打包带发生松弛。
打包带在机头中吊拉产生的余量以及货物受挤压产生的回缩量导致拉紧处理后的打包带在从机头中脱离出后会发生松弛。为此,在完成拉紧后,可以进一步的对打包带进行拉长工序。拉长机构220则将对打包带继续施加拉力,以使得打包带发生进一步的弹性形变被进一步的拉长直至拉伸延长量达到预设拉长值△L。
其中,对于机头200配置有拉紧机构210和拉长机构220的方式可以有多种结构,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机头还包括:安装模块1、送带模块2和焊接模块3。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基座,所述送带模块中形成送带通道并被配置成输送打包带;所述焊接模块被配置成切断和焊接打包带;其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且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可相对移动。
一实施例中,对于拉紧机构而言,其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即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具体的,所述拉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的第一伸缩机构,在送带模块完成送带操作后,第一伸缩机构动作,以使得焊接模块3和送带模块2相互远离,以达到拉紧打包带的目的。
而对于拉长机构220而言,则可以为设置在第一伸缩机构移动部上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部连接在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上。具体的,在拉紧机构210通过第一伸缩机构完成打包带的拉紧动作后,拉长机构220通过第二伸缩机构动作,使得焊接模块3和送带模块2之间进一步的相对远离,以对打包带进行拉长处理。
其中,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可以为气缸或电推杆等器件。
或者,如图4所示,送带模块2包括送带机壳21、送带轮22和送带电机23,所述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送带机壳中,所述送带轮与所述送带机壳之间形成所述送带通道,所述送带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送带电机还被配置成在所述拉紧机构动作后反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拉长打包带;其中,所述送带轮和所述送带电机形成所述拉长机构。
具体的,对于拉出模块而言,其集成在送带模块2中,借助送带模块2中的送带电机带动送带轮反转,以实现对打包带进行拉长处理。
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拉长机构而言,其可以为独立的部件,同样的,基于图4所示,送带轮和送带电机可以作为拉紧机构来使用,相应的,拉长机构则采用伸缩机构来驱动焊接模块3和所述送带模块2相互远离以达到拉长打包带的目的。
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对于拉紧机构210与所述拉长机构220可以集成为同一个模块,其包括第一电机13和滚珠丝杠14;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可滑动地滑动座12,所述滚珠丝杠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所述电机被配置成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以使得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拉紧打包带至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并还被配置成继续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以拉长打包带。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送带模块2完成送带操作后,第一电机13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以使得滑动座在安装基座上滑动,进而实现焊接模块3和送带模块2相对远离以拉紧打包带。而在打包带达到预设拉力值后,第一电机13继续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以使得打包带进一步的被拉长设定的距离。
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机头还包括:外壳230、第二送带轮240、焊接模块3和第二电机(未图示),所述第二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送带轮的外周形成所述送带通道;
所述第二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还被配置成反向转动驱动送带轮先被拉紧再被拉长;其中,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送带轮构成集成为同一模块的所述拉紧机构和所述拉长机构。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正转以驱动第二送带轮240转动实现送带操作。并且,在完成送带操作后,第二电机反转,进而通过第二送带轮240反转对打包带反转拉拽,第二电机反转过程中打包带所受的拉力将达到预设拉力值。然后,第二电机将持续反转,以使得打包带被继续拉拽伸长直至新增的伸长量达到预设拉长值。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第二送带轮240而言可以为单独一个转轮,或者,为了提高对打包带的拉紧力,第二送带轮240可以包括第一带轮241和第二带轮242,第二电机正转以驱动第一带轮241送带,第二电机反转通过第二带轮242反转对打包带进行拉紧和拉长。
基于上述捆扎机,其具体的打包方法如下。
打包方法包括:
送带收带工序,捆扎机输送打包带以使得打包带围绕在待捆扎的货物的外表面。
具体的,在送带收带工序下,捆扎机将打包带先围绕货物的外周布置,然后,再进行收紧使得的打包带贴靠在货物的外表面。
拉紧工序,拉紧打包带直至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具体的,在拉紧工序围绕货物外表面的打包带被施加外力拉紧,打包带将紧贴在货物的表面并对货物产生一定的压力。拉紧工序下,打包带被持续施加外力直至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F1,而对于预设拉力值F1的设定,则可以根据具体打包货物的情况下进行设计。针对货物完成打包后,对于处于有效的打包状态下的货物而言,货物将持续被打包带施加拉紧力以维持货物处于有效的捆扎状态,为此,预设拉力值F1可以为打包带需要满足货物被有效捆扎状态下所产生的持续拉紧力,也就是为了满足货物储存、运输中的安全,打包带保留的持续拉紧力。
拉长工序,继续对打包带施加拉力,以使得打包带产生的拉伸延长量达到预设拉长值△L。
具体的,在完成拉紧工序后,打包带将紧贴在货物的表面,此时,打包带还未从捆扎机上完全脱离出。即打包带虽然对货物产生的拉力,但是,捆扎机的机头与货物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此时,如果打包带从机头中脱离出后,会产生打包带发生松弛。与此同时,打包带拉紧后,因货物受打包带的挤压,货物之间的间隙也会减小,会产生打包带发生松弛。
因此,至少上述两个原因会导致拉紧处理后的打包带发生松弛,为此,在完成拉紧工序后,进一步的对打包带进行拉长工序。拉长工序则将对打包带继续施加拉力,以使得打包带发生进一步的弹性形变被进一步的拉长直至拉伸延长量达到预设拉长值△L。
切断焊接工序,切断打包带并对打包带重叠在一起的两端部进行焊接处理。
具体的,在对打包带进行拉长处理以后,对打包带进行焊接和切断等操作,具体可以参考常规打包过程中打包带切断和焊接的过程,在此不做限制。打包带完成焊接切断后,依靠其自身产生弹性变形会对货物提供持续且有效的捆扎力,以确保货物被有效的捆扎牢靠。
完成切断焊接工序后,打包带从捆扎机的机头中脱离出并贴靠在货物的对应的表面上。
参考图1所示,为常规技术中打包带进行捆扎打包后,打包带的受力或弹性变形变化量。根据打包带的变形量与受拉力的曲线可知,打包带在受力初期,变形量与所受拉力基本呈正比,而在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一定拉力值后,打包带继续增加拉力所产生的变形量显著增大直至打包带被拉断。
而对于不同批次生产的打包带其变形量与受拉力的曲线是有差异的,以图中打包带S1和打包带S2为例。其中,要对货物起到有效捆扎的前提下,打包带捆扎在货物表面上后,打包带所受的最小有效拉力值为F0。
打包带S1在拉力增加量小但变形量大的位置所受的拉力要比打包带S1在拉力增加量小但变形量大的位置所受的拉力小。
以打包带S1能够有效捆扎货物所设计的原始拉力F`为例,针对打包带S1通过捆扎机施加拉力值F`,然后,打包带S1完成焊接和裁断,打包带S1从捆扎机中脱离出。此时,打包带S1因松弛会产生原始回缩量为△L`。相应的,打包带S1捆扎在货物表面其所受的拉力为FS1,FS1大于F0,所以打包带S1处于有效捆扎的状态。
同一捆扎机采用打包带S2对同样的货物进行捆扎时,因所设定的原始拉力F`不变,所以,打包带S2从捆扎机中脱离出后,因松弛产生与打包带S1基本相同的回缩量即△L`。但是,打包带S2捆扎在货物表面其所受的拉力为FS2显然已经低于F0,所以打包带S2则不能将货物有效的捆扎牢靠。
参考图2所示,为采用本申请货物捆扎打包方法打包带进行捆扎打包后,打包带的受力或弹性变形变化量。同样的,以不同批次生产的打包带S1和打包带S2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相同类的货物被有效捆扎所需要的打包带受的拉力不同。为此,将预设拉力值F1与对应的货物相匹配,即为货物完成打包后打包带满足货物被有效捆扎状态下所产生的持续拉紧力。其中,预设拉力值F1可以不小于最小有效拉力值F0。
在实际捆扎操作过程中,以打包带S1为例,打包带S1在拉紧工序下,打包带S1所受拉力达到F1,然后,进行拉长工序。拉长工序下,打包带S1被进一步的拉长△L,此时,打包带S1所受的拉力增大量较小。然后,打包带S1完成焊接和裁断并从捆扎机中脱离出。此时,打包带S1因松弛会产生原始回缩量为△L`。相应的,打包带S1捆扎在货物表面其所受的拉力为FS1,FS1大于F0,所以打包带S1处于有效捆扎的状态。
同样的,对于打包带S2。打包带S2在拉紧工序下,打包带S2所受拉力达到F1,然后,进行拉长工序。拉长工序下,打包带S2被进一步的拉长△L,此时,打包带S2所受的拉力增大量较小。然后,打包带S2完成焊接和裁断并从捆扎机中脱离出。此时,打包带S2因松弛会产生原始回缩量为△L`。相应的,打包带S2捆扎在货物表面其所受的拉力为FS2,FS2大于F0,所以打包带S2也处于有效捆扎的状态。
这样,便可以在捆扎过程中,不会因不同批次的打包带自身弹性变形特性有差异,而导致捆扎质量参差不齐,以确保货物能够获得良好的捆扎。并且,利用额外拉出的打包带部分的弹性形变的回缩量,以补偿因打包带在机头中吊拉产生的余量以及货物受挤压产生的回缩量而导致打包带产生的松弛量,进而确保货物被打包带紧实的捆扎。
其中,为了方便快速的获得△L的数值,则可以根据货物的外周长来估算△L的数值,即待捆扎的货物的外周长为L0;△L:L0=(1-5):400。或者,△L的取值不小于打包带在机头中吊拉产生的余量以及货物受挤压产生的回缩量。
一实施例中,对于所述拉紧工序而言,其具体为:对打包带的两端部分别施加拉力;拉紧工序中打包带所受的拉力增量与打包带的拉伸延长量的比为k1;所述拉长工序具体为:对打包带的两端部分别施加拉力;拉长工序中打包带所受的拉力增量与打包带的拉伸延长量的比为k2;其中,k1>k2。
具体的,通过对打包带的两端部分别施加拉力,使得打包带能够均衡的捆扎在货物外,以减少摩擦力导致打包带受力不均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打包捆扎的质量。
另外,在打包带从捆扎机上脱离后,打包带紧贴在货物的外表面,并且,打包带对货物的棱角产生压力。
具体的,在打包带从捆扎机中完全脱离出并捆扎贴近在货物的外表面后,由于打包带额外拉长的部分补偿了打包带因打包带在机头中吊拉产生的余量以及货物受挤压产生的回缩量,所以使得打包带捆扎在货物表面后,打包带自身始终对货物具有持续拉紧力,进而使得打包带对货物的棱角始终产生压力以捆紧货物。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货物捆扎打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货物捆扎打包方法,对于对于捆扎机而言进行如下结构设计和改进。

Claims (9)

1.一种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斜槽和机头;所述机头被配置成与所述包装斜槽配合形成用于输送打包带的输送通道、并还用于输送并焊接打包带;
所述机头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对围绕货物外的打包带做拉紧处理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所述机头还设置有拉长机构,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呈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还包括:
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基座;
送带模块,所述送带模块中形成送带通道并被配置成输送打包带;
焊接模块,所述焊接模块被配置成切断和焊接打包带;
其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上且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可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使得打包带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为设置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之间的第一伸缩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长机构为设置在第一伸缩机构移动部上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移动部连接在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带模块包括送带机壳、送带轮和送带电机,所述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送带机壳中,所述送带轮与所述送带机壳之间形成所述送带通道,所述送带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送带电机还被配置成在所述拉紧机构动作后反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拉长打包带;其中,所述送带轮和所述送带电机形成所述拉长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长机构被配置成驱动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对达到预设拉力值的打包带做拉长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与所述拉长机构集成为一模块,并包括第一电机和滚珠丝杠;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可滑动地滑动座,所述滚珠丝杠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焊接模块或所述送带模块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所述第一电机被配置成驱动所述滚珠丝杠转动以使得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送带模块相互远离以拉紧打包带至所受的拉力达到预设拉力值,并还被配置成继续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以拉长打包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还包括:外壳、第二送带轮、焊接模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送带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焊接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在所述第二送带轮的外周形成所述送带通道;
所述第二电机被配置成正向转动驱动所述送带轮转动送带,所述第二电机还被配置成反向转动驱动送带轮先被拉紧再被拉长;其中,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送带轮构成集成为同一模块的所述拉紧机构和所述拉长机构。
CN202322449048.8U 2023-09-04 2023-09-11 捆扎机 Active CN2209969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48151 2023-09-04
CN202322384815 2023-09-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96911U true CN220996911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9048.8U Active CN220996911U (zh) 2023-09-04 2023-09-11 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96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018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ying bundles with a paper pulp strap
JP5508268B2 (ja) 張力装置、融着装置および給送装置を改良したバンド掛機
US4177724A (en) Strap tensioning device
JPS5952087B2 (ja) 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TWI468321B (zh) 捆包機送退帶機構
JPS599403B2 (ja) 荷体の包装方法ならびに包装装置
CN111392093B (zh) 打包机用机头及打包机
CN214190243U (zh) 一种束带机的上料环结机构
JP3386075B2 (ja) 伸縮性フィルムで荷を包装する方法と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機械及びフィルム
CN220996911U (zh) 捆扎机
CA2460913C (en) Bundling assembly for strapping machine
JPS6193006A (ja) 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2722388B (zh) 捆扎机用机头及捆扎机
CN211002019U (zh) 一种对拉式打包机头及打包设备
US3552305A (en) Tensioning apparatus
US20180127123A1 (en) Stretch Film Processing To Replace Strapping
CN212501203U (zh) 一体式打包机头及打包设备
US4387631A (en) Strap tensioning apparatus
CN219097066U (zh) 一种捆扎机机芯
CN219192651U (zh) 一种带有自动结绳功能的打包绳输送机构
CN218022351U (zh) 送退带拉紧组合机构
CN117022754A (zh) 货物捆扎打包方法及捆扎机
SU1101382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бв зки лентой пакета изделий
JP3063012B2 (ja) 剛体被結束物の自動結束方法及び装置
SU1013349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бв зки пакетов изделий ленто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