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34360U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Google Patents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34360U CN220934360U CN202322384889.5U CN202322384889U CN220934360U CN 220934360 U CN220934360 U CN 220934360U CN 202322384889 U CN202322384889 U CN 202322384889U CN 220934360 U CN220934360 U CN 220934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late body
- top cover
- plastic structure
- liquid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的中间凸起,且中间凸起相对于第一板体的底侧和第二板体的底侧突出设置;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注液通孔和第二极柱通孔;并且,第二板体的底侧设置有自第一注液通孔的周侧凸起的止挡部,止挡部为镂空结构,且止挡部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该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能够提高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并且,中间凸起的设置能够增加下塑胶结构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储能电芯顶盖包括极柱、光铝片、下塑胶等结构。光铝片和下塑胶的同一高度上设置有通孔,形成注液孔,且注液孔上设置有密封钉。现有的注液孔的形状为直筒圆柱状,电解液注入电芯后,电芯的底侧会对电解液形成一定的阻挡,进而使得注液孔的注液速度慢,注液时间长。并且,注液前需要对电芯内部进行抽真空排气,使得电芯内部形成负压,注液完成并在注液孔处安装密封钉后,密封钉容易因负压而被压入电芯内部,进而影响注液孔处的密封性能,使得电解液从注液孔处流出,造成严重的漏液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存在注液速度慢以及容易漏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以提高其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中间凸起,且所述中间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侧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突出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注液通孔和第二极柱通孔;并且,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设置有自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周侧凸起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为镂空结构,且所述止挡部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电芯的电解液从第一注液通孔注入电芯内部,由于第一注液通孔的底侧设置有镂空的止挡部,电解液进入第一注液通孔后会通过止挡部的镂空区域发散状的注入电芯内部,故止挡部能够改变通过第一注液通孔注入电芯内部的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且能将电解液分成多束并使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注入电芯内部,以大大减少电芯内壁对电解液的阻挡,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的注液速度,减短其注液时间;止挡部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以保证通过第一注液通孔注入的电解液能及时从止挡部内流出,避免止挡部对注入第一注液通孔的电解液造成阻挡,进而避免止挡部对注液速度造成影响;并且,注液完成后,第一注液通孔需通过密封钉密封,且电芯内部呈负压,而止挡部对密封钉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以避免密封钉因负压被压入电芯内部而造成密封性问题,进而避免第一注液通孔处的漏液问题;因此,该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能够提高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并且,中间凸起的设置能够增加下塑胶结构的整体强度。
另外,所述止挡部包括侧面和底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相接、且环绕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周缘,并且所述侧面朝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面相接;所述侧面上沿其周向有间隔地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且全部所述分流孔的面积和大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底面对密封钉起到良好的止挡作用,侧面上多个分流孔的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注液通孔注入的电解液能快速沿止挡部的周侧发散状流出,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的注液速度。
另外,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端凸起,所述侧端凸起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底侧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突出设置,且所述侧端凸起上设置有多个孔。这样,侧端凸起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嵌设空间,便于电芯结构的卷芯嵌设在该下塑胶结构的底侧,进而便于电芯顶盖和设置于电芯顶盖底侧的电芯结构之间的安装;侧端凸起上的多个孔能够减轻下塑胶结构的重量,进而减轻电芯顶盖的重量。
另外,所述侧端凸起呈框体结构,且所述侧端凸起内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塑胶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这样,侧端凸起呈框体结构能够进一步减轻下塑胶结构的重量,而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强下塑胶结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包括光铝片,还包括上述任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且所述下塑胶结构的顶侧设置在所述光铝片的底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顶盖中,由于下塑胶结构的第一注液通孔的底侧设置有镂空的止挡部,电解液注入第一注液通孔后,止挡部能将电解液分成多束并使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注入电芯内部,以大大减少电芯内壁对电解液的阻挡,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的注液速度,减短其注液时间;且止挡部对密封钉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以避免密封钉因负压被压入电芯内部而造成密封性问题,进而避免第一注液通孔处的漏液问题;因此,该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能够提高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
另外,电芯顶盖还包括密封钉,所述光铝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具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二注液通孔;所述密封钉插接在所述第二注液通孔内,且所述密封钉的底端与所述止挡部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设置在0.5mm-2mm。这样,由于光铝片设置在下塑胶结构的顶侧,故直接在第一注液通孔上方设置第二注液通孔有助于加快电解液的注液速度。
另外,所述第二注液通孔为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孔段更靠近所述第一注液通孔。这样,阶梯状的第二注液通孔也能对密封钉起到一定的止挡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注液通孔处的密封性问题。
另外,电芯顶盖还包括防爆阀,所述中间凸起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防爆阀安装在所述中间凸起的背面上、且与所述多个通气孔相对设置。这样,中间凸起相对于防爆阀向下凸出,以保证下塑胶结构与防爆阀之间排气空间充足,而中间凸起上通气孔的设置在起到排气作用的同时,也能在防爆阀爆破时,过滤防爆阀的爆破片,以避免防爆阀的爆破片掉入下塑胶结构底侧的电芯结构内。
另外,所述中间凸起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防爆阀卡入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槽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中间凸起的突出高度。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将防爆阀安装在中间凸起的背面,进而使得防爆阀与中间凸起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
另外,所述中间凸起呈长方形,所述通气孔呈条状、且沿所述下塑胶结构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多个所述通气孔相互间隔地均匀设置在所述中间凸起上。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保证防爆阀处的排气面积充足,进而使得中间凸起能起到更好的导气作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和光铝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顶盖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芯顶盖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10:下塑胶结构;
110:第一板体;111:第一极柱通孔;
120:第二板体;121:第一注液通孔;122:第二极柱通孔;
130:中间凸起;131:通气孔;132:卡槽;
140:止挡部;141:侧面;1411:分流孔;142:底面;
150:侧端凸起;151:孔;152:加强筋;
20:光铝片;210:第二注液通孔;211:第一孔段;212:第二孔段;220:第三极柱通孔;230:第四极柱通孔;
30:密封钉;
40:防爆阀;
50:正极极柱;
60:负极极柱;
70:密封圈;
X:下塑胶结构的长度方向;
Y:下塑胶结构的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开设”、“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参见图1-图3,包括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以及位于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之间的中间凸起130,且中间凸起130相对于第一板体110的底侧和第二板体120的底侧突出设置;第一板体110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111;第二板体120上设置有第一注液通孔121和第二极柱通孔122;并且,第二板体120的底侧设置有自第一注液通孔121的周侧凸起的止挡部140,止挡部140为镂空结构,且止挡部140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横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电芯的电解液从第一注液通孔121注入电芯内部,由于第一注液通孔121的底侧设置有镂空的止挡部140,电解液进入第一注液通孔121后会通过止挡部140的镂空区域发散状的注入电芯内部,故止挡部140能够改变通过第一注液通孔121注入电芯内部的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且能将电解液分成多束并使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注入电芯内部,以大大减少电芯内壁对电解液的阻挡,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注液速度,减短其注液时间;止挡部140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横截面面积,以保证通过第一注液通孔121注入的电解液能及时从止挡部140内流出,避免止挡部140对注入第一注液通孔121的电解液造成阻挡,进而避免止挡部140对注液速度造成影响;并且,注液完成后,第一注液通孔121需通过密封钉30密封,且电芯内部呈负压,而止挡部140对密封钉30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以避免密封钉30因负压被压入电芯内部而造成密封性问题,进而避免第一注液通孔121处的漏液问题;因此,该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能够提高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并且,中间凸起130的设置能够增加下塑胶结构10的整体强度。
具体地,止挡部140包括侧面141和底面142,侧面141与第二板体120的底侧相接、且环绕第一注液通孔121的周缘,并且侧面141朝远离第二板体120的方向延伸且与底面142相接;侧面141上沿其周向有间隔地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1411,且全部分流孔1411的面积和大于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底面142对密封钉30起到良好的止挡作用,侧面141上多个分流孔1411的设置使得通过第一注液通孔121注入的电解液能快速沿止挡部140的周侧发散状流出,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注液速度。
更为具体地,止挡部140可以呈碗状、桶装等形状,止挡部140的厚度设置在0.8mm左右,且优选为0.8mm。分流孔1411的形状可以是梯形、矩形、三角形等,其具体可根据侧面141的形状设置,本实施例中,止挡部140呈碗状,且分流孔1411为梯形孔。并且,止挡部140的底面142上也可以设置通孔,且通孔的径向尺寸需小于密封钉30径向的最小尺寸。
第一板体110、第二板体120以及中间凸起130之间,止挡部140与第二板体120之间均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以一体成型,其具体可根据实际设计和使用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并且,第一极柱通孔111和第二极柱通孔122分别用于正极极柱50和负极极柱60穿过下塑胶结构10。第一注液通孔12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板体110上,此时,止挡部140设置于第一板体110的底侧、且自第一注液通孔121的周侧朝远离第一板体110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端凸起150,侧端凸起150自第一板体110的底侧和第二板体120的底侧突出设置,且侧端凸起150上设置有多个孔151。这样,侧端凸起150分别与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之间形成嵌设空间,便于电芯结构的卷芯嵌设在该下塑胶结构10的底侧,进而便于电芯顶盖和设置于电芯顶盖底侧的电芯结构之间的安装;侧端凸起150上的多个孔151能够减轻下塑胶结构10的重量,进而减轻电芯顶盖的重量。
具体地,侧端凸起150呈框体结构,且侧端凸起150内设置有多个沿下塑胶结构10的长度方向X延伸的加强筋152。这样,侧端凸起150呈框体结构能够进一步减轻下塑胶结构10的重量,而加强筋152的设置能够增强下塑胶结构10的强度。
更为具体地,侧端凸起150上的孔151和加强筋152的数量可以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等,且孔151的数量多于加强筋152的数量。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芯顶盖,参见图4-图6,包括光铝片20,还包括上述任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下塑胶结构10的顶侧设置在光铝片20的底侧,且下塑胶结构10和光铝片2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0,并且密封圈70套设在极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顶盖中,由于下塑胶结构10的第一注液通孔121的底侧设置有镂空的止挡部140,电解液注入第一注液通孔121后,止挡部140能将电解液分成多束并使其分别沿不同的方向注入电芯内部,以大大减少电芯内壁对电解液的阻挡,进而提高第一注液通孔121的注液速度,减短其注液时间;且止挡部140对密封钉30能够起到止挡作用,以避免密封钉30因负压被压入电芯内部而造成密封性问题,进而避免第一注液通孔121处的漏液问题;因此,该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能够提高注液速度,还能避免漏液问题。
进一步地,电芯顶盖还包括密封钉30,光铝片20上设置有与第一注液通孔121具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二注液通孔210;密封钉30插接在第二注液通孔210内,且密封钉30的底端与止挡部14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设置在0.5mm-2mm,示例性地,可以是0.5mm、0.9mm、1.6mm、2mm等。这样,由于光铝片20设置在下塑胶结构10的顶侧,故直接在第一注液通孔121上方设置第二注液通孔210有助于加快电解液的注液速度。
具体地,第二注液通孔210为包括第一孔段211和第二孔段212的阶梯孔,第一孔段21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孔段212的径向尺寸,且第二孔段212更靠近第一注液通孔121。这样,阶梯状的第二注液通孔210也能对密封钉30起到一定的止挡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注液通孔处的密封性问题。
光铝片20上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极柱通孔111和第二极柱通孔122具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三极柱通孔220和第四极柱通孔230,正极极柱50依次穿过第一极柱通孔111和第三极柱通孔220延伸至电芯顶盖外部,负极极柱60依次穿过第二极柱通孔122和第四极柱通孔230延伸至电芯顶盖外部。
进一步地,电芯顶盖还包括防爆阀40,中间凸起130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31,防爆阀40安装在中间凸起130的背面上、且与多个通气孔131相对设置。这样,中间凸起130相对于防爆阀40向下凸出,以保证下塑胶结构10与防爆阀40之间排气空间充足,而中间凸起130上通气孔131的设置在起到排气作用的同时,也能在防爆阀40爆破时,过滤防爆阀40的爆破片,以避免防爆阀40的爆破片掉入下塑胶结构10底侧的电芯结构内。
具体地,防爆阀40可通过卡接、粘接、螺接等方式安装在下塑胶结构10上,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凸起130连接第一板体110和第二板体120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卡槽132,防爆阀40卡入卡槽132内。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将防爆阀40安装在中间凸起130的背面,进而使得防爆阀40与中间凸起130之间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卡槽132的凹陷深度小于中间凸起130的突出高度,以使得下塑胶结构10与防爆阀40之间存在间隔,进而保证排气空间充足;卡槽132的凹陷深度等于防爆阀40的厚度,使得下塑胶结构10的顶侧能够贴合光铝片20的底侧,避免下塑胶结构10和光铝片20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使得电芯顶盖更加紧凑。
更为具体地,卡槽132可以设置在中间凸起130沿下塑胶结构10的宽度方向Y的中间位置,也可以设置在中间凸起130沿下塑胶结构10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附近的位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卡槽132设置在中间凸起130沿下塑胶结构10的宽度方向Y的中间位置。
中间凸起130呈长方形,通气孔131呈条状、且沿下塑胶结构10的宽度方向Y延伸;并且,多个通气孔131相互间隔地均匀设置在中间凸起130上,示例性地,通气孔131的数量可以是六个、十二个等,其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且通气孔131沿下塑胶结构10的宽度方向Y的尺寸较大,以使得中间凸起130能保证防爆阀40处的排气面积充足,进而起到更好的导气作用;通气孔131沿下塑胶结构10的长度方向X的尺寸小于防爆阀40的爆破片,以避免防爆阀40的爆破片掉入下塑胶结构10底侧的电芯结构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的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中间凸起,且所述中间凸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底侧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突出设置;
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极柱通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第一注液通孔和第二极柱通孔;并且,
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设置有自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周侧凸起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为镂空结构,且所述止挡部的镂空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侧面和底面,所述侧面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相接、且环绕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周缘,并且所述侧面朝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面相接;
所述侧面上沿其周向有间隔地均匀设置有多个分流孔,且全部所述分流孔的面积和大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背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端凸起,所述侧端凸起自所述第一板体的底侧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侧突出设置,且所述侧端凸起上设置有多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凸起呈框体结构,且所述侧端凸起内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塑胶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
5.一种电芯顶盖,包括光铝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且所述下塑胶结构的顶侧设置在所述光铝片的底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钉,所述光铝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注液通孔具有同一中轴线的第二注液通孔;所述密封钉插接在所述第二注液通孔内,且所述密封钉的底端与所述止挡部的底部之间的间隙设置在0.5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注液通孔为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径向尺寸,且所述第二孔段更靠近所述第一注液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阀,所述中间凸起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防爆阀安装在所述中间凸起的背面上、且与所述多个通气孔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起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处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防爆阀卡入所述卡槽内,且所述卡槽的凹陷深度小于所述中间凸起的突出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凸起呈长方形,所述通气孔呈条状、且沿所述下塑胶结构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多个所述通气孔相互间隔地均匀设置在所述中间凸起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84889.5U CN220934360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384889.5U CN220934360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34360U true CN220934360U (zh) | 2024-05-10 |
Family
ID=9096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384889.5U Active CN220934360U (zh) | 2023-09-01 | 2023-09-01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34360U (zh) |
-
2023
- 2023-09-01 CN CN202322384889.5U patent/CN2209343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01921U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 |
CN211907492U (zh) | 顶盖组件及电池 | |
CN217062304U (zh) |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 |
CN217881689U (zh) | 一种导流盖板及圆柱电池 | |
CN217086732U (zh) |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 |
CN217062312U (zh) | 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 |
CN220934360U (zh)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
CN117039365A (zh) | 电芯顶盖的下塑胶结构及电芯顶盖 | |
CN116979196A (zh) | 一种盖板组件及具有该盖板组件的动力电池 | |
CN216288678U (zh) |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 |
CN201303012Y (zh) | 蓄电池盒 | |
CN214336798U (zh) | 锂电池盖板组件 | |
CN214280086U (zh) | 顶盖片与下塑胶的连接结构 | |
CN216793833U (zh) | 电池盖板和电池包 | |
CN111599951B (zh) | 电池盖板组件 | |
CN114725593A (zh) | 一种具有注液导流结构的电池盖 | |
CN212542633U (zh) | 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 |
CN220753708U (zh) | 一种注液结构、盖板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 |
CN209592215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221805796U (zh) | 一种新能源动力锂电池隔圈结构 | |
CN217405556U (zh) | 电池外壳及锂电池 | |
CN219937338U (zh) | 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 |
CN217086649U (zh) | 电池 | |
CN218039462U (zh) | 电池壳体及电池 | |
CN116454494B (zh) | 一种下塑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