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25871U -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25871U
CN220925871U CN202322527072.9U CN202322527072U CN220925871U CN 220925871 U CN220925871 U CN 220925871U CN 202322527072 U CN202322527072 U CN 202322527072U CN 220925871 U CN220925871 U CN 220925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fixedly connected
gear
colum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70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建兵
杨加宏
周凯
徐欢
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Yangtse Spin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Yangtse Spin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Yangtse Spin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Yangtse Spin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70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25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25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25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传动轴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中,当传动轴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滑柱在固定槽与滑动槽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位置,滑柱在调节位置的同时会带动外壁的套筒对进行退绕工作中的粗纱条进行下压或支撑,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张力达到均匀退绕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粗纱条是指在纺纱加工过程中,由纤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所形成的较粗的纱线形态。纺织工业中的纱线通常经过多道工序,从纤维进行初步的清洁、梳理、拉伸等处理,逐步形成粗纱条,然后再经过进一步的纺纱和整理工序,最终变成细细的纱线,用于制造各种纺织品,粗纱条具有较大的纤维直径和较低的纺织密度,因此相对于细的纱线来说更粗糙、更不均匀。粗纱条通常需要经过退绕、卷绕等工序,以便进一步的加工,为了更方便后续的加工需要退绕工作更加均匀,为此会需要使用到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经查公告号:CN206417725U,公开了纱线退绕装置,此技术中公开了“包括具有圆形外周的退绕装置本体和设于退绕装置本体的轴向一侧并沿轴向延伸的插装结构。插装结构用于插设于纱筒内以将退绕装置本体安装于纱筒上,插装结构位于圆形外周的径向内侧,插装结构包括与退绕装置本体连接的连接端和远离退绕装置本体的自由端,其中,在从连接端至自由端的方向上,插装结构的至少部分插装段的横截面的外周上最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沿轴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的纱线退绕装置通过设置插装结构且插装结构位于圆形外周的径向内侧,因此纱线通过退绕装置本体的外周进行退绕,使得纱线之间的粘连较少,从而减少断纱等技术效果”。
然而以上专利还存在一些不足,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是为了使粗纱条更加均匀的进行退绕,上述技术中只能使粗纱条之间的粘连较少减少断纱的效果,而无法对达到对粗纱条进行均匀退绕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旨在改善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无法达到均匀进行退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传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传动轴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的内壁,所述传动轴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柱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槽的内壁,所述滑柱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的内壁,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固定柱上表面的第一电机带动输出端的传动轴在第一固定柱内部固定槽的内部进行旋转,当传动轴旋转时可以带动滑柱在滑动槽与固定槽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在滑柱滑动时可以带动外壁的套筒对进行退绕的粗纱条起到控制张力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使粗纱条退绕更加均匀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柱、挡板、第二电机、第一转轴和分流板,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的后侧外壁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内部,所述分流板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的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挡板外壁的第二电机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转轴在挡板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对第一转轴外壁粗纱条起到快速松卷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支架内部的第三电机时可以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轴齿轮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齿轮,所述第二轴齿轮的上表面与第一轴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齿轮在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轴齿轮在底座的内部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轴齿轮旋转时可以通过上表面的转动轴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支架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转轴在支架的内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壁与第一齿轮的外壁啮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在旋转时可以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转轴在支架的内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的外壁,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支架的上表面相切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板可以对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出现倾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第一固定柱上表面的第一电机带动输出端的传动轴在第一固定柱内部固定槽的内部进行旋转,当传动轴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滑柱在固定槽与滑动槽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调节位置,滑柱在调节位置的同时会带动外壁的套筒对进行退绕工作中的粗纱条进行下压或支撑,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张力达到均匀退绕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启动支架内部的第三电机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轴齿轮进行旋转,当第一轴齿轮在旋转时可以通过第二轴齿轮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当转动轴在旋转时会带动外壁的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旋转时可以带动上表面的第二转轴在支架的内部进行转动,并且在第一齿轮旋转时可以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三转轴在支架的内部进行旋转,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的旋转可以达到加快退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的正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的侧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的第一固定柱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的支架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第一固定柱;3、第一电机;4、传动轴;5、固定槽;6、限位块;7、滑柱;8、套筒;9、第二固定柱;10、滑动槽;11、支撑柱;12、挡板;13、第二电机;14、第一转轴;15、分流板;16、支架;17、第三电机;18、第一轴齿轮;19、第二轴齿轮;20、转动轴;21、第一齿轮;22、第二转轴;23、第三转轴;24、第二齿轮;2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2,第一固定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柱2的内部,第一固定柱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5,传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固定槽5的内部,固定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传动轴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在限位块6的内壁,传动轴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柱7,滑柱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筒8,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9,第二固定柱9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0,滑柱7的外壁滑动连接在固定槽5的内壁,滑柱7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的内壁,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组件;
具体的,启动底座1上表面第一固定柱2上表面的第一电机3带动输出端的传动轴4进行旋转,当传动轴4在旋转时通过第一固定柱2内部固定槽5内壁的限位块6对传动轴4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传动轴4在旋转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传动轴4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滑柱7在固定槽5与滑动槽10的内壁上下滑动,通过固定槽5与滑动槽10可以对滑柱7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滑柱7只能进行上下移动,当滑柱7上下移动时会带动外壁的套筒8对粗纱条起到调节张力的作用,从而可以使粗纱条的退绕过程更加的均匀。
参照图1-2,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柱11、挡板12、第二电机13、第一转轴14和分流板15,支撑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挡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柱11的上表面,第二电机13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挡板12的外壁,第一转轴14的后侧外壁与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挡板12的内部,分流板1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挡板12的外壁;
具体的,通过支撑柱11可以对挡板12起到支撑的作用,当启动挡板12外壁的第二电机13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转轴14在挡板12的内部旋转时,可以对第一转轴14外壁的粗纱条起到加快松卷的作用,分流板15可以对粗纱条起到分开的作用,防止出现缠绕导致退绕过程中产生损坏。
参照图4,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6,支架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齿轮18,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齿轮19,第二轴齿轮19的上表面与第一轴齿轮18的外壁啮合连接,第二轴齿轮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转动轴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第一齿轮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支架16的内部,支架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3,第三转轴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第二齿轮24的外壁与第一齿轮21的外壁啮合连接;第三转轴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22的外壁,固定板25的下表面与支架16的上表面相切合;
具体的,通过支架16可以对第三电机17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在启动第三电机17时可以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轴齿轮18进行旋转,当第一轴齿轮18在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轴齿轮19在底座1的内部旋转,第二轴齿轮19在旋转时可以带动上表面的转动轴20进行旋转,转动轴20旋转时可以带动外壁第一齿轮21旋转,当第一齿轮21在旋转时可以带动上表面的第二转轴22在支架16的内部进行旋转,当第一齿轮21在旋转时带动外壁的第二齿轮24一起旋转,第二齿轮24在旋转时可以带动上表面的第三转轴23在支架16的内部旋转,通过固定板25可以对第二转轴22与第三转轴23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出现脱离支架16的内部或者出现倾斜的情况,并且固定板25还可以在第二转轴22与第三转轴23旋转缠绕时防止粗纱条出现磨损的情况。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到该装置的时候,先将需要进行退绕的粗纱条放置在第一转轴14的外壁,再将粗纱条的一端从分流板15的内部穿过并缠绕在第二转轴22与第三转轴23的外壁,启动第一固定柱2上表面的第一电机3带动输出端的传动轴4在固定槽5的内部进行旋转,通过固定槽5内壁的限位块6可以对传动轴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传动轴4在旋转时发生倾斜的情况,通过传动轴4旋转可以带动滑柱7在第二固定柱9内部滑动槽10的内壁与第一固定柱2内部固定槽5的内壁上下滑动,通过滑柱7进行上下滑动可以带动外壁的套筒8对粗纱条起到支撑或者下压的效果,从而达到对粗纱条张力调节使退绕工作更加均匀的效果,启动支撑柱11上表面挡板12外壁的第二电机13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转轴14进行旋转,进行退绕工作,再启动支架16内部的第三电机17带动输出端的第一轴齿轮18进行旋转,第一轴齿轮18旋转时带动第二轴齿轮19在底座1的内部进行转动,第二轴齿轮19在转动时通过上表面的转动轴20带动第一齿轮21进行旋转,第一齿轮21在旋转时可以带动第二转轴22在支架16的内部进行旋转,在第一齿轮21旋转时会带动第二齿轮24一起旋转,第二齿轮24旋转时可以带动上表面的第三转轴23在支架16的内部旋转,通过固定板25可以对第二转轴22与第三转轴23起到限制的作用,防止倾斜并且防止脱离支架16的内部,当第二转轴22与第三转轴23旋转时可以对退绕后的粗纱条进行收卷,从而达到提高粗纱条退绕的工作效率,该装置不仅可以通过控制张力使粗纱条退绕过程中更加的均匀,还可以提高粗纱条退绕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2),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2)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5),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槽(5)的内部,所述固定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所述传动轴(4)的下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块(6)的内壁,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柱(7),所述滑柱(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套筒(8),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9),所述第二固定柱(9)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10),所述滑柱(7)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槽(5)的内壁,所述滑柱(7)的外壁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10)的内壁,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支撑柱(11)、挡板(12)、第二电机(13)、第一转轴(14)和分流板(15),所述支撑柱(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挡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13)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12)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14)的后侧外壁与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4)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所述挡板(12)的内部,所述分流板(1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板(12)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7),所述第三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齿轮(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轴齿轮(19),所述第二轴齿轮(19)的上表面与第一轴齿轮(18)的外壁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齿轮(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所述转动轴(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的外壁转动连接在支架(1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3),所述第三转轴(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的外壁与第一齿轮(21)的外壁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所述固定板(25)的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22)的外壁,所述固定板(25)的下表面与支架(16)的上表面相切合。
CN202322527072.9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Active CN220925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7072.9U CN22092587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7072.9U CN22092587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25871U true CN220925871U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39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7072.9U Active CN22092587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25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4790B2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機における糸の製造を中断する方法
US2747359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heavy denier yarn packages
JPH0160567B2 (zh)
EP326985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13897715A (zh) 一种绒毛机
JPS581213B2 (ja) オ−プンエンドセイボウキノ クチツケホウホウオヨビソウチ
CN1267592C (zh) 抑制气圈的纺纱方法和装置
CN220925871U (zh) 一种粗纱条均匀退绕的装置
DE2227903B2 (de)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bzw. Behändem von textilem Garn
CN219636589U (zh) 便于调节的纺线均匀绕线装置
CN214782677U (zh) 一种纺织面料快速梳理设备
CN210655674U (zh) 一种络筒机用纱线上蜡装置
CN219280137U (zh) 一种棉花纺织生产用并条机
CN215710773U (zh) 一种高平行度包芯纱用自动络筒机
CN112048789B (zh) 一种多股纱线自动合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US346811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n end spinning
CN2623706Y (zh) 紧密纱纺纱装置
CN220224479U (zh) 一种纺纱加工用的捻线装置
JPS61622A (ja) 摩擦紡績機
CN220619242U (zh) 一种棉纱线生产用细纱导纱装置
CN216129725U (zh) 一种绒毛机
CN213976451U (zh) 一种棉纱卷线防断裂装置
CN219603782U (zh) 一种面料生产加捻变形机
CN219636628U (zh) 一种卷线均匀的倒纱机
CN216639787U (zh) 一种用于棉纱加工用的并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