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15575U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915575U CN220915575U CN202322544138.5U CN202322544138U CN220915575U CN 220915575 U CN220915575 U CN 220915575U CN 202322544138 U CN202322544138 U CN 202322544138U CN 220915575 U CN220915575 U CN 220915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ooling medium
- cavity
- liquid cooling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印制线路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印制线路板散热的液冷循环系统,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包括:液冷介质腔,所述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与所述印制线路板的发热单元贴合;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分别密封连通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冷循环系统,使得壳体具备了高效散热的功能。与被动散热和风冷散热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同时,因液冷循环可通过控制流量调节散热效果,因此结合发热量调节液冷循环的流量,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域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上对汽车智能化功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车身域控制器类产品的功能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功能不断增加的同时,产品小型化设计也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高度集成对车载控制器本身的散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车身域控制器常用的散热形式主要有被动散热和风冷散热两种方式,单靠车载控制器自身结构或者增加风扇已经很难满足硬件上的大功率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散热效果,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器,以提高散热效果,使得可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印制线路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印制线路板散热的液冷循环系统,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包括:
液冷介质腔,所述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与所述印制线路板的发热单元贴合;
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分别密封连通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液冷介质腔内设置有流道延长隔板,所述流道延长隔板连接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向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腔壁之间形成有流道隔板间隙;
所述流道延长隔板将所述液冷介质腔分隔为上游腔体和下游腔体,所述上游腔体和所述下游腔体通过所述流道隔板间隙连通;
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和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所述液冷介质入口与所述上游腔体连通,所述液冷介质出口与所述下游腔体连通。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上游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柱;和/或,所述下游腔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柱。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上游腔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流筋板,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板之间形成导流流道。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上游腔体内设置有分液块,所述分液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柱的上游,且对应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位置,以分散开进入所述上游腔体内的液冷介质。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分液块具有面向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一端,且向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方向凸出的分散曲面;
所述分液块还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散热柱的聚拢尖部,以及连接所述分散曲面和所述聚拢尖部的过渡斜面。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导流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柱的下游;和/或,
各个所述导流筋板平行且等间距布置。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上游腔体的面积大于所述下游腔体的面积,且所述印制线路板的发热单元贴合于所述上游腔体的腔体壁。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本体,所述第一壳体本体上设置有向所述印制线路板的方向凹陷的液冷介质槽,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封盖所述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的盖板,所述盖板和所述液冷介质槽围成所述液冷介质腔。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设置有内陷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表面的限位挡边,所述盖板的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限位挡边,且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壳体本体通过摩擦焊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可拆卸的设置有进液嘴,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可拆卸的设置有出液嘴。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进液嘴包括进液嘴本体、进液密封圈和进液紧固件,所述进液嘴本体具有进液安装部、进液接口部以及位于所述进液安装部和进液接口部之间的进液安装板,所述进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进液安装部,并与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紧固件穿过所述进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出液嘴包括出液嘴本体、出液密封圈和出液紧固件,所述出液嘴本体具有出液安装部、出液接口部以及位于所述出液安装部和出液接口部之间的出液安装板,所述出液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出液安装部,并与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出液紧固件穿过所述出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所述第一壳体。
可选地,在上述车载控制器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腔体的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处安装有透气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控制器,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液冷循环系统,液冷循环系统包括液冷介质腔以及与液冷介质腔连通的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通过液冷介质入口进入的液冷介质在液冷介质腔内与印制线路板的发热单元完成换热,并最后通过液冷介质出口流出该液冷介质腔,从而将热量带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液冷循环系统,使得壳体具备了高效散热的功能。与被动散热和风冷散热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同时,因液冷循环可通过控制流量调节散热效果,因此结合发热量调节液冷循环的流量,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的需求。
一种车辆,包括车载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器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由于具有上述车载控制器,因此兼具上述车载控制器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再次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爆炸图。
图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0为第一壳体,101为第一壳体本体,1011为上游腔体,1012为下游腔体,1013为分液块,1014为第一散热柱,1015为导流筋板,1016为第二散热柱,1017为流道延长隔板,102为盖板,103为透气孔,104为透气阀,105为进液嘴,1051为进液嘴本体,1052为进液密封圈,1053为进液紧固件,106为出液嘴,1061为出液嘴本体,1062为出液密封圈,1063为出液紧固件;
200为印制线路板;
300为第二壳体;
400为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控制器,以提高散热效果,使得可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控制器,该车载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300及设置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印制线路板200。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可分别为车载控制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相扣合后,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印制线路板200的定位空间,印制线路板200设置于该定位空间内。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可通过设置于边侧的多个紧固件400进行固定,用于为印制线路板200提供定位和保护功能。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印制线路板200能够有效的散热,通常需要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上开设散热孔,这无疑会影响定位空间的密封性,不利于该车载控制器用于一些恶劣环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为印制线路板200散热的液冷循环系统。需要说明的是,液冷循环系统可以仅在第一壳体100上设置,也可仅在第二壳体300上设置,还可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上均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车载控制器的散热需求,选择液冷循环系统的设置位置以及数量。为了便于理解,本文以液冷循环系统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4所示,具体的,液冷循环系统包括液冷介质腔以及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与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贴合,从而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可将热量通过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传导至液冷介质腔内流动的液冷介质。为了保证较高的热传导效率,在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上对应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的位置可设置相应的凸台,并在凸台上均匀涂敷导热胶后将印制线路板200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到第一壳体100上。
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分别密封连通与液冷介质腔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可通过相应的循环泵,将介质仓内的液冷介质通过液冷介质入口泵入液冷介质腔内,液冷介质在液冷介质腔内,完成路径循环后,通过液冷介质出口流出该液冷介质腔,并进入介质仓内与周围环境加速散热,从而将发热单元的热量带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液冷循环系统,使得壳体具备了高效散热的功能。与被动散热和风冷散热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的散热效率更高;同时,因液冷循环可通过控制流量调节散热效果,因此结合发热量调节液冷循环的流量,以满足产品小型化和高功耗的需求。
如图5所示,液冷介质腔内设置有流道延长隔板1017,流道延长隔板1017连接于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向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流道延长隔板1017的一端与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腔壁连接,另一端与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腔壁之间形成有流道隔板间隙,即与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腔壁并不连接。
流道延长隔板1017将液冷介质腔分隔为上游腔体1011和下游腔体1012,上游腔体1011和下游腔体1012通过流道隔板间隙连通。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均设置于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液冷介质入口与上游腔体1011连通,液冷介质出口与下游腔体1012连通。循环泵将液冷介质通过液冷介质入口泵入上游腔体1011内,并沿上游腔体101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与发热单元进行换热。液冷介质流动至上游腔体1011的第二端后,通过流道隔板间隙进入下游腔体1012,并沿下游腔体1012的第二端向第一端的方向流动,直至流动至下游腔体1012的第一端,最后通过液冷介质出口流出该液冷介质腔,将发热单元的热量带走。
本实施例中,通过流道延长隔板1017将液冷介质腔分隔为两部分,使得液冷路径延长了一倍,提高了液冷介质的利用率,使得一次循环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在上游腔体101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柱1014,也可在下游腔体1012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柱1016。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换热需求,在上游腔体1011和/或下游腔体1012内设置相应数量的散热柱。第一散热柱1014和第二散热柱1016可以增加与液冷介质的接触面积,也可增加液冷介质的停留时间,使得液冷介质可以有效带走更多热量。
散热柱可对应发热单元的位置进行布置,为了保证液冷介质在此处具有更长的停留时间,可在此位置增加散热柱的布置数量,以保证相邻两个散热柱之间较小的间隙,阻碍液冷介质,以降低流动速度,增加换热时间。第一散热柱1014和第二散热柱1016可均为圆柱形柱体,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第一散热柱1014和第二散热柱1016的形状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上游腔体1011内可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导流筋板1015,相邻两个导流筋板1015之间形成导流流道,位于最外侧的导流筋板1015和邻近的腔体壁也可形成导流流道。本实施例中,通过导流筋板1015形成的导流流道,可对液冷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同时也可增加与液冷介质的接触面积。
由于第一散热柱1014的作用之一为阻碍液冷介质的通过,增加停留时间,使得液冷介质在流经第一散热柱1014所在的区域时,液冷介质的流动方向变得杂乱,互相撞击、混合。基于此,可将导流筋板1015设置于第一散热柱1014的下游,以对液冷介质紊乱的流动方向进行引导,方便液冷介质在流道隔板间隙处实现转弯。各个导流筋板1015可平行且等间距布置,导流筋板1015可设置为沿上游腔体101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由于在液冷介质入口进入的液冷介质,会较为集中的向下游流动,使得上游腔体1011的两侧的位置流经的液冷介质很少,甚至没有液冷介质经过,影响散热效率。
基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可在上游腔体1011内设置分液块1013,分液块1013设置于第一散热柱1014的上游,且对应液冷介质入口的位置,以分散开进入上游腔体1011内的液冷介质。由液冷介质入口进入的液冷介质,首先流经分液块1013,在分液块1013的分散作用下,将撞击在分液块1013上的液冷介质向两侧分散,使得液冷介质流经更大的面积,提高液冷介质在上游腔体1011内的流经宽度,提高换热面积。
分液块1013具有面向液冷介质入口的一端,且向液冷介质入口的方向凸出的分散曲面,该分散曲面可以为圆曲面,也可为其他曲面。由液冷介质入口进入的液冷介质,首先撞击在该分散曲面上,由于分散曲面由靠近液冷介质入口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因此在分散曲面的引导作用下,液冷介质逐渐向两侧扩展,并在离开分散曲面后,也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两侧扩展,直至撞击在上游腔体1011的腔体壁上。
分液块1013还具有面向第一散热柱1014的聚拢尖部,以及连接分散曲面和聚拢尖部的过渡斜面。部分未因惯性继续向两侧扩展的液冷介质,则会沿过渡斜面向聚拢尖部的方向流动,继而使得液冷介质既具有相外侧扩展的部分,也具有相中间聚拢的部分,进一步提高了液冷介质的分散效果,以充分与下游的第一散热柱1014进行接触换热。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游腔体1011的面积大于下游腔体1012的面积,且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贴合于上游腔体1011的腔体壁。具体的,可减小下游腔体1012的宽度,以增加液冷介质在下游腔体1012内的流速。
将需要散热的发热单元集中布置在上游腔体1011所在区域,充分利用上游腔体1011的温度低的特点,且增加上游腔体1011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多液冷介质,以带走更多热量。上游腔体1011和下游腔体1012面积不同,使液冷介质在充分带走热量的同时,以较快速度排出液冷介质腔,减少整个液冷循环系统的压力损失。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本体101,第一壳体本体101上设置有向印制线路板200的方向凹陷的液冷介质槽。具体的,第一壳体本体101可通过一体成型工艺,直接成型该液冷介质槽。第一壳体100还包括封盖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的盖板102,盖板102和液冷介质槽围成液冷介质腔。盖板102扣合在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后,需要进行密封,防止液冷介质腔内流动的液冷介质泄漏。
如图5所示,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设置有内陷于第一壳体本体101的上表面的限位挡边,限位挡边的上表面相当于液冷介质腔的上表面,因此可根据设计的液冷介质腔的深度,设计限位挡边的上表面至液冷介质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盖板102的一侧表面贴合于限位挡边,通过限位挡边对盖板102进行支撑。在盖板102安装到位后,盖板102的另一侧表面与第一壳体本体10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即盖板102完成安装后,与第一壳体本体101外表面共面,提高第一壳体100外表的平整度。盖板102和第一壳体本体101可通过摩擦焊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搅拌摩擦焊工艺使盖板102与第一壳体本体101连接在一起,既省去了打螺钉的成本,又提高了液冷循环系统的密封性。
考虑到不同车企或车型具有不同直径规格的水泵系统,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液冷介质入口可拆卸的设置有进液嘴105,液冷介质出口可拆卸的设置有出液嘴106。进液嘴105和出液嘴106与第一壳体本体101的分体式设计,增加了进液嘴105和出液嘴106尺寸设计的灵活性,提高了该车载控制器与不同循环泵的适配度,使得车载控制器可兼容不同的客户或车型,同时降低了第一壳体的成型难度。
进液嘴105可包括进液嘴本体1051、进液密封圈1052和进液紧固件1053,进液嘴本体1051具有进液安装部、进液接口部以及位于进液安装部和进液接口部之间的进液安装板,进液密封圈1052套设于进液安装部,并与液冷介质入口密封连接。进液安装部上可设置多条用于嵌装进液密封圈1052的环槽,以提高进液密封圈1052的安装稳定性。进液紧固件1053穿过进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第一壳体100。进液接口部用于与循环泵的相应管路连通。进液密封圈1052可为O型密封圈,通过O型密封圈的使用,实现了进液嘴本体1051与第一壳体本体101的径向密封,进液紧固件1053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进液嘴本体1051与第一壳体本体10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出液嘴106包括出液嘴本体1061、出液密封圈1062和出液紧固件1063,出液嘴本体1061具有出液安装部、出液接口部以及位于出液安装部和出液接口部之间的出液安装板,出液密封圈1062套设于出液安装部,并与液冷介质出口密封连接。出液安装部上可设置多条用于嵌装出液密封圈1062的环槽,以提高出液密封圈1062的安装稳定性。出液紧固件1063穿过出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第一壳体100。出液接口部用于与循环泵的相应管路连通。出液密封圈1062可为O型密封圈,通过O型密封圈的使用,实现了出液嘴本体1061与第一壳体本体101的径向密封,出液紧固件1063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出液嘴本体1061与第一壳体本体10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的连接处密封连接,在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300对接的位置,可设置胶槽,可在胶槽内均匀涂敷密封胶,然后将第二壳体300通过壳体螺钉与第一壳体100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液冷循环系统直接设置在壳体上,使得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可做密封连接,使整个车载控制器产品达到一个密封状态,可以有效保护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以应对车身上各种应用环境的场景需求。
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腔体的透气阀104。相应的可在第一壳体100上开设连通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300之间腔体的透气孔103,并在透气孔103处安装透气阀1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透气阀104,可避免密闭腔体内电子元器件发热产生的热空气,遇到较低温度的壳体(因液冷循环系统的存在,使得壳体的温度较低)产生水汽凝结,而对印制线路板造成损坏。透气阀104允许气体自由进出,但液体水不能通过,能起到防水透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实施例公开的车载控制器,由于具有上述车载控制器,因此兼具上述车载控制器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再次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300)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300)之间的印制线路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30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印制线路板(200)散热的液冷循环系统,所述液冷循环系统包括:
液冷介质腔,所述液冷介质腔的腔体壁与所述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贴合;
液冷介质入口和液冷介质出口,分别密封连通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介质腔内设置有流道延长隔板(1017),所述流道延长隔板(1017)连接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向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二端的腔壁之间形成有流道隔板间隙;
所述流道延长隔板(1017)将所述液冷介质腔分隔为上游腔体(1011)和下游腔体(1012),所述上游腔体(1011)和所述下游腔体(1012)通过所述流道隔板间隙连通;
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和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液冷介质腔的第一端,且所述液冷介质入口与所述上游腔体(1011)连通,所述液冷介质出口与所述下游腔体(10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腔体(1011)内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柱(1014);和/或,所述下游腔体(1012)内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柱(10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腔体(1011)内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流筋板(1015),相邻两个所述导流筋板(1015)之间形成导流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腔体(1011)内设置有分液块(1013),所述分液块(1013)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柱(1014)的上游,且对应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位置,以分散开进入所述上游腔体(1011)内的液冷介质;
所述分液块(1013)具有面向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一端,且向所述液冷介质入口的方向凸出的分散曲面;
所述分液块(1013)还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散热柱(1014)的聚拢尖部,以及连接所述分散曲面和所述聚拢尖部的过渡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筋板(1015)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柱(1014)的下游,各个所述导流筋板(1015)平行且等间距布置;和/或,
所述上游腔体(1011)的面积大于所述下游腔体(1012)的面积,且所述印制线路板(200)的发热单元贴合于所述上游腔体(1011)的腔体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本体(101),所述第一壳体本体(101)上设置有向所述印制线路板(200)的方向凹陷的液冷介质槽,所述第一壳体(100)还包括封盖所述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的盖板(102),所述盖板(102)和所述液冷介质槽围成所述液冷介质腔;
所述液冷介质槽的开口侧设置有内陷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101)的上表面的限位挡边,所述盖板(102)的一侧表面贴合于所述限位挡边,且所述盖板(102)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本体(10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盖板(102)和所述第一壳体本体(101)通过摩擦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可拆卸的设置有进液嘴(105),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可拆卸的设置有出液嘴(1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嘴(105)包括进液嘴本体(1051)、进液密封圈(1052)和进液紧固件(1053),所述进液嘴本体(1051)具有进液安装部、进液接口部以及位于所述进液安装部和进液接口部之间的进液安装板,所述进液密封圈(1052)套设于所述进液安装部,并与所述液冷介质入口密封连接,所述进液紧固件(1053)穿过所述进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所述第一壳体(100);
所述出液嘴(106)包括出液嘴本体(1061)、出液密封圈(1062)和出液紧固件(1063),所述出液嘴本体(1061)具有出液安装部、出液接口部以及位于所述出液安装部和出液接口部之间的出液安装板,所述出液密封圈(1062)套设于所述出液安装部,并与所述液冷介质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出液紧固件(1063)穿过所述出液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紧固于所述第一壳体(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300)的连接处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壳体(100)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300)之间的腔体的透气孔(103),且所述透气孔(103)处安装有透气阀(10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4138.5U CN220915575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544138.5U CN220915575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915575U true CN220915575U (zh) | 2024-05-07 |
Family
ID=9091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544138.5U Active CN220915575U (zh) | 2023-09-19 | 2023-09-19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915575U (zh) |
-
2023
- 2023-09-19 CN CN202322544138.5U patent/CN2209155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78664U (zh) | 适于电子设备液冷散热的液冷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单元 | |
EP3382858A1 (en) | Cooling of an electric motor | |
US20080314559A1 (en) |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heat dissipa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110060967A (zh) |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 | |
JP2023535803A (ja) | 液冷放熱構造及び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ケース | |
TWM591156U (zh) | 高效液冷散熱系統 | |
AU2021225220A1 (en) |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and server system | |
CN220915575U (zh) | 一种车载控制器 | |
CN220096075U (zh) | 一种集成热管理装置及汽车 | |
CN219592959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车辆 | |
CN209675272U (zh) |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 | |
CN213818658U (zh) | 液冷机箱 | |
CN205842887U (zh) |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1429851U (zh) |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 |
CN211075562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全包围散热组件 | |
CN207583484U (zh) | 一种带放气阀结构的节温器座总成 | |
JP2023535804A (ja) |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ケース | |
EP4444055A1 (en) |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 |
CN220566300U (zh) | 电子水泵和车辆 | |
CN212910605U (zh) | 均温散热器结构 | |
CN219644454U (zh) | 散热装置及其域控制器 | |
CN215073604U (zh) | 一种液电分离的激光电视液冷散热系统 | |
CN221448915U (zh) | 一种带水冷的控制器 | |
US20240357773A1 (en) | Cooling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 |
CN216905747U (zh) |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