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9953U -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9953U
CN220909953U CN202322806369.9U CN202322806369U CN220909953U CN 220909953 U CN220909953 U CN 220909953U CN 202322806369 U CN202322806369 U CN 202322806369U CN 220909953 U CN220909953 U CN 220909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iston
cylinder body
piston ro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8063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子义
刘学忠
曲光
冷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Dongd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Dong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Dongd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Dongd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8063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9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9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9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该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通过在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设循环液腔、在活塞杆和气活塞内设与循环液腔相连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在活塞杆外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与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相连的通液软管,可以在满足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密封和润滑基础上,对气活塞、活塞杆等结构进行有效冷却,有利于压缩工作顺利进行。该压缩机,通过设置油缸体与气缸体配合,可以稳定、高效进行压缩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液封压缩机主要利用曲轴结构带动缸体内的活塞往复运动来对气体增压;通过在活塞和缸体之间设置液封腔来储存循环液,以达到密封、润滑、冷却等目的,如专利CN114439728A所公开的压缩机。上述压缩机的气缸,其液封腔内的循环液主要起密封和润滑作用,顺带发挥一定的冷却作用。对于压缩机来说,其主要是利用活塞往复运动做功的,因此活塞与缸体之间会因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活塞受热后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可能出现活塞运动不畅或卡死等情况,而仅通过向液封腔注入循环液难以达到有效冷却活塞、缸体等结构的目的,亟需改进。另外,现有压缩机使用时,因采用曲轴结构驱动活塞容易晃动致使其使用稳定性较差,也容易发生活塞变形、活塞磨损、活塞与缸体间密封性变差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可有效冷却气活塞、气缸体、活塞杆等结构,以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或提供一种有益选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设有气活塞,所述气缸体的一端连接有封盖,以于气活塞一侧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工作腔,另一端连接有中体,且气活塞上连接有贯穿中体设置的活塞杆,以能通过驱动活塞杆使气活塞配合工作腔工作;
所述活塞杆外于中体和气缸体端部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设有循环液腔,所述气活塞和活塞杆内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液腔连通,另一端于容置空间内的活塞杆上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分别连接有一截于容置空间安置的通液软管,所述通液软管另一端与设于中体上的对外接头相连,以使其能在气体压缩过程中持续输送循环液。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通道与循环液腔的连接口、所述出液通道与循环液腔的连接口对称设于气活塞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体内设有缸套,所述气活塞设于缸套内,所述缸套与气缸体之间设有螺旋冷却腔,所述气缸体上设有与螺旋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封盖或气缸体上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所述中体侧部或气缸体靠近中体的侧部设有配合气活塞工作的吸气口和呼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于循环液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导向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两个上述活塞杆进出液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两个单作用气缸之间连接有油缸体,所述油缸体内设有油活塞,所述油活塞的两端通过两个中体封堵,以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油缸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的液压油口,两个活塞杆的末端分别与油活塞两侧固接,以能通过向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交替注油来驱动两个气活塞交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油活塞与油缸体之间、所述活塞杆与中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导向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申请单作用气缸,通过在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设循环液腔、在活塞杆和气活塞内设与循环液腔相连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在活塞杆外设用于循环液输送的通液软管,不仅满足了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的密封和润滑,还能够对气活塞、活塞杆等结构进行有效冷却,有利于压缩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循环液腔、进出液通道和通液软管合理布置于气缸中,不仅结构紧凑,且在应用时外接管路较少,避免显得杂乱。
2、本申请压缩机,通过在油缸体两端分别设置气缸,不仅压缩效率高,且可以较为稳定进行压缩工作。
综上可知,对于气活塞、活塞杆等结构来说,以上设置,不仅利于压缩工作顺利、稳定进行,还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体,2、气活塞,3、封盖,4、工作腔,5、中体,6、活塞杆,7、容置空间,8、循环液腔,9、进液通道,10、出液通道,11、通液软管,12、对外接头,13、缸套,14、螺旋冷却腔,15、进气阀,16、排气阀,17、油缸体,18、油活塞,19、第一液压腔,20、第二液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包括气缸体1,所述气缸体1内设有气活塞2,所述气缸体1的一端连接有封盖3,以于气活塞2一侧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工作腔4,另一端连接有中体5,且气活塞2上连接有贯穿中体5设置的活塞杆6,以能通过驱动活塞杆6使气活塞配合工作腔4工作;所述活塞杆6外于中体5和气缸体4端部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7,所述气活塞2与气缸体1之间设有循环液腔8,所述气活塞2和活塞杆6内设有进液通道9和出液通道10,所述进液通道9和出液通道10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液腔8连通,另一端于容置空间7内的活塞杆6上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分别连接有一截于容置空间安置的通液软管11,所述通液软管11另一端与设于中体5上的对外接头12相连,以使其能在气体压缩过程中持续输送循环液。
其中,在所述封盖3或气缸体1上设有与工作腔4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15,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16,所述中体5侧部或气缸体1靠近中体的侧部设有配合气活塞2工作的吸气口和呼气口。
工作时,先向循环液腔8通入循环液用于气活塞2与气缸体1之间的密封和润滑,循环液的进出路线如下:依次通过与进液口相连的通液软管11、进液通道9、循环液腔8、出液通道10、与出液口相连的通液软管11,压缩过程中持续通入循环液,以在满足密封和润滑基础上,对气活塞2、活塞杆6等结构进行有效冷却,以保证以上结构能够顺利进行气体压缩工作。其中,通液软管合理布置在气缸内,不仅保证了压缩过程能持续通入循环液,还使得整体结构比较紧凑,从外看起来也比较整洁。对于活塞杆来说,其应用于压缩机上时,可以但不局限于采用曲柄连杆机构、液压机构等形式来驱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9与循环液腔8的连接口、所述出液通道10与循环液腔8的连接口对称设于气活塞2上,如此设置,利于循环液有效发挥冷却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活塞2与气缸体1之间于循环液腔8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导向组件,其具体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由导向环和其侧部的密封圈构成,来满足导向和密封双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体1内还设有缸套13,缸体可以增加耐磨性,所述气活塞2设于缸套13内,所述缸套13与气缸体1之间还设有螺旋冷却腔14,所述气缸体1上设有与螺旋冷却腔14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如此设置,可以更有效对气缸体、活塞等结构进行冷却。
如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两个上述单作用气缸,两个单作用气缸之间连接有油缸体17,所述油缸体17内设有油活塞18,所述油活塞18的两端通过两个中体5封堵,以形成第一液压腔19和第二液压腔20,所述油缸体17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液压腔19和第二液压腔20连通的液压油口,两个活塞杆6的末端分别与油活塞18两侧固接,以能通过向第一液压腔19和第二液压腔20交替注油来驱动两个气活塞交替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油活塞与油缸体之间、所述活塞杆与中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导向组件,其结构参考第一密封导向组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设有气活塞,所述气缸体的一端连接有封盖,以于气活塞一侧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工作腔,另一端连接有中体,且气活塞上连接有贯穿中体设置的活塞杆,以能通过驱动活塞杆使气活塞配合工作腔工作;
所述活塞杆外于中体和气缸体端部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设有循环液腔,所述气活塞和活塞杆内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一端分别与循环液腔连通,另一端于容置空间内的活塞杆上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外分别连接有一截于容置空间安置的通液软管,所述通液软管另一端与设于中体上的对外接头相连,以使其能在气体压缩过程中持续输送循环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与循环液腔的连接口、所述出液通道与循环液腔的连接口对称设于气活塞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内设有缸套,所述气活塞设于缸套内,所述缸套与气缸体之间设有螺旋冷却腔,所述气缸体上设有与螺旋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或气缸体上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阀,所述中体侧部或气缸体靠近中体的侧部设有配合气活塞工作的吸气口和呼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活塞与气缸体之间于循环液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导向组件。
6.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杆进出液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两个单作用气缸之间连接有油缸体,所述油缸体内设有油活塞,所述油活塞的两端通过两个中体封堵,以形成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油缸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连通的液压油口,两个活塞杆的末端分别与油活塞两侧固接,以能通过向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交替注油来驱动两个气活塞交替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活塞与油缸体之间、所述活塞杆与中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导向组件。
CN202322806369.9U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Active CN220909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6369.9U CN220909953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806369.9U CN220909953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9953U true CN220909953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2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806369.9U Active CN220909953U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9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082332A (ja) 高圧圧縮機の圧縮装置
CN111894940B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往复运动的油缸结构
US9909714B2 (en) Lubricator
CN220909953U (zh)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及其压缩机
CA2494996A1 (en) Long-piston hydraulic machines
CN105386954A (zh) 一种高压液氮泵
CN101776052A (zh) 液压空压机
CN210343628U (zh) 一种用于润滑油输送的带回油卸压功能的气动桶泵
CN220909924U (zh) 一种活塞杆进出液的双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
KR101153624B1 (ko) 흡입밸브와 토출밸브가 일체형으로 형성된 플런저 펌프
CN209115283U (zh) 一种双气缸水冷空压机泵头
CN216922465U (zh) 往复泵柱塞密封液压压紧装置
CA2491298A1 (en) Pneumatic reciprocating motor
CN213360338U (zh) 一种液压驱动增压器及液压驱动套管气增压装置
CN213574495U (zh) 一种补偿式高密封双组份注浆泵
CN117386578A (zh) 一种连接体进出液的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
CN220319745U (zh) 一种四级循环液封压缩机总成
CN116538052B (zh) 一种带进排气阀的双作用循环液封压缩气缸总成
CN219605488U (zh) 气动液压泵
CN220828323U (zh) 一种带冷却的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双作用气缸
CN220909928U (zh) 一种单作用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
CN220815933U (zh) 一种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双作用气缸
CN220828324U (zh) 一种带冷却的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
CN205172855U (zh) 一种高压液氮泵
CN220828325U (zh) 一种液驱循环液封压缩机单作用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