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5112U -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5112U
CN220905112U CN202323054071.3U CN202323054071U CN220905112U CN 220905112 U CN220905112 U CN 220905112U CN 202323054071 U CN202323054071 U CN 202323054071U CN 220905112 U CN220905112 U CN 220905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plate
chamber structure
plate part
low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540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玉禄
马文涛
杨丁丁
胡连碧
刘帅
宋少清
杨少臣
陈春瑜
耿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540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5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5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5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室结构及车辆,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下板和与空气室下板相连的空气室上板,空气室上板用于连接前风窗玻璃,空气室下板用于连接前机舱、前围板和车身骨架;空气室上板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空气室下板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第一板部与第三板部远离第四板部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满足整车搭接、安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空气室结构的少件化和精简化,缩减了安装匹配操作工序,精简了现场操作安装过程。

Description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空气室结构位于前风窗玻璃与前机舱之间。目前,空气室结构包括风窗下横梁、前围板、空气室外板和空气室外板加强横梁等,各部件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然而,上述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多,结构复杂,现场操作安装需要经过多道焊接工序,安装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室结构的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下板和与所述空气室下板相连的空气室上板,所述空气室上板用于连接前风窗玻璃,所述空气室下板用于连接前机舱、前围板和车身骨架;
所述空气室上板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空气室下板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三板部远离所述第四板部的一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四板部之间围成开口腔体,所述开口腔体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前机舱,且朝向车顶。
可选地,所述第二板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端设置有上折翻边,所述上折翻边向远离所述空气室下板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上折翻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可选地,所述空气室上板的上侧和沿所述空气室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焊接区,所述空气室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焊接区相对应的第二焊接区,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通过多个焊点相焊接,所述空气室上板上侧的第一焊接区上开设有多个避让缺口。
可选地,所述空气室下板的沿所述空气室下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焊接区,所述第三焊接区用于与所述前机舱和所述车身骨架相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板部远离所述第三板部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焊接区,所述第四焊接区用于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前机舱相焊接。
可选地,所述空气室上板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所述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空气室上板与所述第三板部之间围成间隔腔体。
可选地,所述第三板部上开设有空调进风口,所述空气室上板位于所述空调进风口的上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室结构由空气室下板和空气室上板两个部分组成,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在满足整车搭接、安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空气室结构的少件化和精简化,缩减了安装匹配操作工序,精简了现场操作安装过程,提升了安装操作效率;另外,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则安装该空气室结构需要的工装数量较少,降低了工装开发成本;此外,由于空气室结构的少件化,降低了开发过程中投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内空气室结构的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室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前风窗玻璃、前围板、前机舱和车身骨架,所述空气室结构位于所述前风窗玻璃的下侧、所述前围板的上侧和所述前机舱的后侧,所述空气室结构与所述前风窗玻璃、所述前机舱、所述前围板和所述车身骨架相连。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空气室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下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下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下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结构与前围板、前机舱和车身骨架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结构与前围板、前机舱和车身骨架的装配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室下板,11-第三板部,12-第四板部,13-开口腔体,14-第二焊接区,15-第三焊接区,16-第四焊接区,17-空调进风口,2-空气室上板,21-第一板部,22-第二板部,23-上折翻边,24-第一焊接区,241-避让缺口,25-间隔腔体,3-车身骨架,4-前围板,5-前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目前,空气室结构包括风窗下横梁、前围板、空气室外板和空气室外板加强横梁等,各部件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空气室结构可以在不影响行人保护效果的同时降低噪声,提高乘员的舒适性。然而,上述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多,结构复杂,现场操作安装需要经过多道焊接工序,安装操作繁琐,增加了过程成本;另安装该空气室结构需要的工装数量多,成本投资大。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第一方面,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下板1和与空气室下板1相连的空气室上板2,空气室上板2用于连接前风窗玻璃,空气室下板1用于连接前机舱5、前围板4和车身骨架3;空气室上板2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空气室下板1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三板部11和第四板部12,第一板部21与第三板部11远离第四板部12的一端相连。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结构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可以为各种车型的汽车,如可以为轿车、商务车、越野车或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空气室下板1与空气室上板2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即第一板部21与第三板部11远离第四板部12的一端相焊接。空气室下板1与前机舱5、前围板4和车身骨架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空气室上板2与前风窗玻璃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空气室上板2还用于连接前风窗横梁,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
空气室下板1是一体成型的,也即第三板部11和第四板部12是一体结构。空气室上板2也是一体成型的,也即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是一体结构。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相对折弯,以形成夹角状连接结构,第一板部21与第二板部22之间形成的夹角优选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室结构由空气室下板1和空气室上板2两个部分组成,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在满足整车搭接、安装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空气室结构的少件化和精简化,缩减了安装匹配操作工序,精简了现场操作安装过程,提升了安装操作效率;另外,空气室结构中部件的数量较少,结构简单,则安装该空气室结构需要的工装数量较少,降低了工装开发成本;此外,由于空气室结构的少件化,降低了开发过程中投资成本。
参照图2和图7,第三板部11与第四板部12之间围成开口腔体13,开口腔体13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开口腔体13的开口朝朝向前机舱5,且朝向车顶。
具体的,空气室下板1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开口腔体13的开口指开口腔体13远离其底部的开口。需要说明的是,该类V形是形状上与V形类似,但不为严格意义上的由两条直线构成的V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方位、前后方位、内外侧方位与车辆的上下方位、前后方位、内外侧方位一致。
开口腔体13用于提供足够的空间安装隔音物体、雨刮电机及各类管线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开口腔体13的设置,为隔音物体、雨刮电机及各类管线等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此外,类V形的断面形状还起对空气室下板1的加强作用。
参照图4,第二板部22远离第一板部21的一端设置有上折翻边23,上折翻边23向远离空气室下板1的方向折弯,第二板部22与上折翻边2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具体的,上折翻边23向上折弯,也即向远离空气室下板1的方向折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上折翻边23的设置,增强了空气室上板2的刚度,提升了空气室上板2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3、图5和图6,空气室上板2的上侧和沿空气室上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焊接区24,空气室下板1上设置有与第一焊接区24相对应的第二焊接区14,第一焊接区24与第二焊接区14通过多个焊点相焊接,空气室上板2上侧的第一焊接区24上开设有多个避让缺口241。
具体的,空气室上板2两侧的第一焊接区24为平面结构,空气室上板2上侧的第一焊接区24具有多个平面结构。第二焊接区14与第一焊接区24相匹配,第一焊接区24与第二焊接区14的焊接方式具体为点焊。多个焊点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均匀布置在第一焊接区24。避让缺口241用于避免整车其它结构,避让缺口24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如1个至3个。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的空气室结构的焊点数量较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室结构减少了焊点数量;此外,空气室上板2与空气室下板1采用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6,空气室下板1的沿空气室下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焊接区15,第三焊接区15用于与前机舱5和车身骨架相焊接。第四板部12远离第三板部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焊接区16,第四焊接区16用于与前围板4和前机舱5相焊接。
具体的,空气室下板1与前围板4、前机舱5和车身骨架的焊接方式具体为点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空气室结构与其它部件的搭接匹配难度,提高了单件精度稳定性,保证了整车的搭接精度。
另外,可以通过调整空气室上板2与空气室下板1的尺寸、断面形状、局部结构形式、料厚、材质等方式实现空气室结构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类型整车安装搭接需求。
参照图2和图4,空气室上板2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第一板部21与第二板部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空气室上板2与第三板部11之间围成间隔腔体25。具体的,间隔腔体25用于为其它结构件提供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板部21与第二板部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的设置,提高了空气室上板2与第三板部11之间围成的间隔腔体25的空间大小,为其它结构件提供了足够的安装空间。
参照图5,第三板部11上开设有空调进风口17,空气室上板2位于空调进风口17的上方。具体的,空调进风口17的数量为两个。风从空调进风口17进入,以使车内空调器运作。
可以理解地,上述示例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列举的示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唯一限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以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的空气室结构。且因车辆包括上述空气室结构,因此也具备上述空气室结构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8和图9,该车辆还包括前风窗玻璃、前围板4、前机舱5和车身骨架3,空气室结构位于前风窗玻璃的下侧、前围板4的上侧和前机舱5的后侧,空气室结构与前风窗玻璃、前机舱5、前围板4和车身骨架3相连。
具体的,空气室结构包括空气室下板1和与空气室下板1相连的空气室上板2,空气室上板2与前风窗玻璃相连,空气室下板1与前机舱5、前围板4和车身骨架相焊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的实施例中空气室结构的各个结构,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室下板(1)和与所述空气室下板(1)相连的空气室上板(2),所述空气室上板(2)用于连接前风窗玻璃,所述空气室下板(1)用于连接前机舱(5)、前围板(4)和车身骨架(3);
所述空气室上板(2)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所述空气室下板(1)包括呈夹角状相连的第三板部(11)和第四板部(12),所述第一板部(21)与所述第三板部(11)远离所述第四板部(12)的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部(11)与所述第四板部(12)之间围成开口腔体(13),所述开口腔体(13)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所述开口腔体(13)的开口朝向所述前机舱(5),且朝向车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22)远离所述第一板部(21)的一端设置有上折翻边(23),所述上折翻边(23)向远离所述空气室下板(1)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二板部(22)与所述上折翻边(2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室上板(2)的上侧和沿所述空气室上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焊接区(24),所述空气室下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焊接区(24)相对应的第二焊接区(14),所述第一焊接区(24)与所述第二焊接区(14)通过多个焊点相焊接,所述空气室上板(2)上侧的第一焊接区(24)上开设有多个避让缺口(2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室下板(1)的沿所述空气室下板(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焊接区(15),所述第三焊接区(15)用于与所述前机舱(5)和所述车身骨架(3)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板部(12)远离所述第三板部(11)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焊接区(16),所述第四焊接区(16)用于与所述前围板(4)和所述前机舱(5)相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室上板(2)的断面形状为类V形,所述第一板部(21)与所述第二板部(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空气室上板(2)与所述第三板部(11)之间围成间隔腔体(2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部(11)上开设有空调进风口(17),所述空气室上板(2)位于所述空调进风口(17)的上方。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风窗玻璃、前围板(4)、前机舱(5)和车身骨架(3),所述空气室结构位于所述前风窗玻璃的下侧、所述前围板(4)的上侧和所述前机舱(5)的后侧,所述空气室结构与所述前风窗玻璃、所述前机舱(5)、所述前围板(4)和所述车身骨架(3)相连。
CN202323054071.3U 2023-11-13 2023-11-13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20905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4071.3U CN220905112U (zh) 2023-11-13 2023-11-13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54071.3U CN220905112U (zh) 2023-11-13 2023-11-13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5112U true CN220905112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5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54071.3U Active CN220905112U (zh) 2023-11-13 2023-11-13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5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096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JPH0324391B2 (zh)
CN220905112U (zh) 空气室结构及车辆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US11787273B2 (en) Roof module for a vehicle roof of a passenger vehicle
CN111976842A (zh) 车身后围总成
CN20975727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892000B (zh) 汽车前围结构
JPH11115810A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1267963B (zh)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车型的前挡板结构
CN110979468B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及汽车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US6918628B2 (en) Rear roof frame for motor vehicles
CN210063132U (zh) 车身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10203423A (ja) 車体のフロア構造及びこのフロア構造に用いられるクロスメンバの製造方法
CN215851486U (zh) 一种侧围前延伸板、侧围总成及车辆
JPH11268640A (ja) 鉄道車両の製造方法と鉄道車両
CN108859971B (zh) 前门后视镜密封支架结构
CN217374682U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汽车前壁板及车辆
CN217918122U (zh) 前围上部结构及车辆
CN219406298U (zh) 一种外后视镜加强板安装结构及车辆后视镜总成
CN210707635U (zh) 水箱上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7198374U (zh) 一种仪表板管梁固定支架及白车身
CN217554025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板及汽车
CN219650999U (zh) 一种冷却模块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